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严控因特网/大跃进期间的吹牛图片/毛澤東拒日賠款的18個莫名其妙
發佈時間: 7/5/2015 1:10:57 AM 被閲覽數: 121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中国言论自由的未来:习近平政府严控因特网



2015年7月04日
    
    
      
                       
     华盛顿—习近平上台以来加紧言论控制,打压异议人士,但另一方面中国的互联网日益活跃,这对中国言论自由有什么影响?
    
    这是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阿斯彭正在举办的思想节所关注的话题之一。
    
    习近平政府严控因特网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中国的习近平政府对新闻和言论自由的控制更加严格。
    
    专程从中国来参加研讨会的著名专栏作家麦克·安替说他同意这个评估:“习近平政府上台后中国的互联网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都在缩小。 ”
    
    安替是中国活跃的博客和专栏作家;目前是财新媒体撰稿人。
    
    美国的《现在我知道谁是我的同志》(Now I Know Who My Comrades Are) 一书的作者艾米莉·帕克多年来研究中国和中国互联网;她认为中国政府加紧控制的行动正反映了互联网日益强大的力量:“他们看到因特网越来越强大,政府看到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组织起来,6亿用户这个数目足以让中国政府感到担心。”
    
    《现在我知道谁是我的同志》一书讲述了从集权国家的民众如何通过互联网寻找与自己有共同理想的同志,社交网站让这些国家的民众有了发挥言论自由的平台。
    
    帕克说,西方人在谈到中国因特网的时候倾向于把它当作一个言论和信息自由的议题,但是她认为中国政府更担心的是人们通过互联网结社:“他们当然会打压批评的声音,不过他们的底线是集体行动;真正会让你陷入麻烦的是如果你在互联网上召集人们到某个地方集合或者呼吁集体行动。”
    
    人人上微信
    
    专栏作家安替说对于中国民众来说互联网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美国)有选举,新闻自由,你们有主流媒体,有强大的娱乐业,但是中国在因特网出现之前没有这些,所以因特网对他们来说代表了这一切。”
    
    他说,因此言论自由在中国其实就是一个网络自由的问题。
    
    作家艾米莉·帕克最近到过中国,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使用微信,如果你不上微信你就是与社会脱节。。(中国的)微信和微博同推特和脸书的区别在于,微信和微博受到审查。”
    
    帕克也说,微信微博仿照推特和脸书但是它们具有更多的功能,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斯诺登效应
    
    对于中国互联网今天的现状,专栏作家安替说斯诺登事件是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线。
    
    他说斯诺登事件使得美国不能再理直气壮地批评中国了:“当美国政治人物和外交官访问北京的时候他们不再讨论言论自由和网络自由了 ,而更多地是讨论网络攻击等问题。”
    
    安替说就在斯诺登事件爆发之后中国推出了新的法规:“新的法律基本上是给了政府任意逮捕博客作者的权利。”
    
    中国2013年的司法解释规定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达到5千次,转发五百次以上就可以被定罪。
    
    不过美国作家艾米莉·帕克说,即使没有斯诺登事件,中国的言论自由不能说会比现在更好。
    
    互联网如何改变中国
    
    作家安替说中国互联网的现状是中国的互联网一方面受到严格审查和控制,一方面非常活跃与发达;而政府是推动创新的主要力量:“审查者变为创新推动者,这是一幅奇怪的画面,但这在中国正在发生。”
    
    西方认为审查与创新是相互矛盾的。美国作家帕克说,长远来看中国的模式是否能持续现在还无法判断:“不过我个人对于高度审查环境下有多少创新持怀疑态度。”
    
    帕克说,不要对互联网改变中国抱有太多幻想,她举例说当年美国的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时人们期待着它们能够给中国带来自由化,中国的审查制度会灭亡:“事实上这些公司没有改变中国,中国改变了这些公司。微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微软主动把一些博客关掉,而不是中国政府关掉的。”
    
    帕克说不光是微软,多数美国公司以及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人可能都要自我审查:“就拿作者来说,如果你写了关于中国书,是应该做一些改动以便在中国出版呢,还是坚持原则,最后导致没有人能读到这本书。这是一个困难的抉择。”
    
    她说,不管是美国企业在中国还是中国的异议人士都面临这样的选择:坚持到底还是妥协。
    
    科罗拉多州阿斯彭思想节6月25号开始,将于7月4号结束。年度阿斯彭思想节聚集了世界和美国各界精英交流思想,探讨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
    
    来源:美国之音




大跃进期间的吹牛图片,很珍贵 !

2015-07-03 艺术商业评论 艺术商业评论


































































来源:中国兴化政府网






毛澤東拒日賠款的18個莫名其妙 轟動世界(图)



1972年中日建交前夕,周恩来將經過毛澤東同意的中方方案即擬議中的《聯合聲明草案》八項向日本公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長竹入義勝作了披露。其中包括“放棄向日本要求战爭賠償的權利”,這個條款不僅日本颇爲震驚,同时也震驚全世界。作家金鑫在《毛拒日賠款的18個莫名其妙轟動世界》一文中提出“18個莫名其妙”。
 


1972年9月,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
 
一個現代主政者,行事理應通情達理。然而,毛澤東的重大決策往往令人莫名其妙,1972年轟動世界的拒絕日本战爭賠款事件正是這樣。
 
莫名其妙之一,國家战爭賠償是一筆巨款。1946年國民党行政院賠償委员會估計,日本賠款不下620億美元(按当时價格計算),1972年爲1,200億美元,21世紀初约合6,000億美元——也就是说,中國人均近500美元!
 
莫名其妙之二,战後進行战爭賠償是世界史慣例。請注意:二战結束後,只有几百萬人口的犹太人從德國獲得600億美元的賠償。
 
莫名其妙之三,有國際法作依據。1945年2月,英美蘇首腦舉行雅爾塔會議时,便制定了要求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給予盟國战爭賠償的原則——這是符合國際法的,甚至對于追隨德國與盟軍作战的羅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四個幫凶國也提出了賠償要求。
 
莫名其妙之四,亚洲各參战國都得到了日本的战爭賠償。根據國際法的規定,战敗國的賠償對象是參战國。亚洲各參战國以各種方式獲得的日本战爭賠償如下:緬甸1.4億美元,菲律賓5.5億美元,印度尼西亚2.23億美元,柬埔寨15億日元,老撾10億日元……需要指出的是,緬甸在二战中的地位很特殊:一方面國土受到了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反英獨立运動又投靠日本,給亚洲主要的侵略者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使反法西斯同盟——特別是中國,受到了極大傷害。更需要指出的是,越南先後要了两次战爭賠償:未统一前南越要了3900萬美元,统一後又要了85億日元。
 
莫名其妙之五,未參战國也得到了日本的战爭賠償。馬来西亚2,500萬新元,韓國3億美元。需要指出:韓國李承晚政府自1952年初開始索要賠償,日本政府援引國際法一直置之不理:1961年樸正熙上台後繼續索要,不依不饶,1965年终于如愿以償。
 
莫名其妙之六,中立國也得到了日本的战爭賠償。瑞士11億日元,西班牙20億日元,瑞典5億日元,丹麥7億日元。
 
莫名其妙之七,日本的幫凶國——泰國也得到了战爭賠償。二次大战前,亚洲只有三個獨立的國家:中國、日本和泰國。中日战爭爆發以来,泰國一直宣稱严守中立,雖然泰國表面上中立,但实際上親日。1941年太平洋战爭爆發後,泰國和日本簽定了“日泰同盟條约”;1942年1月25日,泰國在日本之後也向美英宣战,後来日本战費不足,泰國政府还借給日本一筆巨款;作爲報酬,日本將占領的英國殖民地緬甸、馬来亚的一部份土地割让給了泰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泰國政府在1945年8月16日宣布:“1942年1月25日的泰國對美英宣战宣言無效”。盡管如此,泰國也得到了150億日元的战爭賠款。
 
莫名其妙之八,外蒙古也得到了战爭賠償。二战时期,外蒙古尚未獨立,还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日本一向不承認外蒙古索要賠償的资格;但外蒙政府堅持不懈,终于獲得了50億日元賠款。
 
莫名其妙之九,强找理由的新加坡也得到了战爭賠償。新加坡政府以日軍在新加坡屠杀中國人爲借口,持之以恒地索要賠償,1967年獲得日本2,500萬新元贈款。
 
莫名其妙之十,最大的受害國——中國却拒絕了賠償。1953年到1977年,日本政府和20多個國家簽署了與战爭責任有關的54項協議,共賠償了约5,000億日元。其中,恰恰中國是受战爭創傷最慘重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共不足7年,而中國被日本侵略却長達14年!
 
莫名其妙之十一,1972年的日本非昔日可比,具備雄厚的賠償资本。應該说,中國的毛澤東时代極其幸运,1968年日本已經成爲世界第二經濟强國,到1972年中日建交谈判时,已經具備了完全賠償的超强能力。
 
莫名其妙之十二,日本政府已經做好了理賠的准備。1972年5月,美國總统尼克松訪问中國大陆爲实現中日邦交正常化開辟了道路,一时日本國內要求中日友好的呼聲空前高涨,于是田中內閣應运而生。上台伊始,田中角榮便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复交当做外交第一要務,自然战爭賠償是首先需要解決的问題。当时,日本已經做好了賠付的一切准備,朝野異乎寻常的一致。爲此,田中特意委托日本公明党委员長竹入義勝充当信使,試探中國政府意图。7月25日竹入訪问中國大陆,結果竹入喜出望外,田中闻讯也欣喜若狂——因爲毛澤東拒絕了日本賠償。
 
莫名其妙之十三,難道中國對日本有什么愧怍嗎?中日交往數千年,直到十九世紀中叶以前,中華民族一直是大和民族的學习榜樣,只有恩德,没有歉疚。
 
莫名其妙之十四,战爭賠償不是强盜的恩賜,而是中國自己的損失。按1972年價格計算,在日本侵華14年期間,中國直接損失1,200億美元,間接損失5,000億美元。
 
莫名其妙之十五,战爭賠償不是强盜的恩賜,而是中國人民的血肉代價。侵華14年,日本强盜杀死中國軍民2,100萬!致傷致殘1,400萬!还有難以數計的中國婦女被奸淫!——這是一筆用金錢無法償还的血肉账!
 
莫名其妙之十六,死于日本軍刀之下的2,100萬中國人,只能得到一句免費的“反省”。两位死于法國戴高樂機場坍塌事故的中國公民,獲得了400萬元的賠償。
 
莫名其妙之十七,對毛伟人的“英明”決策,連少數正直的日本人都感到匪夷所思。日本學者TOTSUKA指出,中國拒絕日本國家賠償不合情理,也不合法理。
 
还有最大的莫名其妙,如此重大國是,爲什么毛澤東一人獨斷專行?
 
“一人做主,中國老百姓白让人欺負,是誰在出賣國人的利益?賣國兴党天理不容啊!!!”
 

世界民意論坛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生死连/朱永嘉;丁香花园里的旧式左派/斗遍天下的江青,一生没和他红过脸
  • 抗战胜利70周年/中美俄三角关系的七大演变/绝对 = 意识 的证明/黑色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