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虎妈猫爸/中国股灾/美遗迹惊现3000年前甲骨文/文明集中地or迷信之都
發佈時間: 7/10/2015 2:22:43 PM 被閲覽數: 131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虎妈猫爸


更多精彩影视剧,就在
 




周立波调侃中国股灾[巨乐]


小迷的英雄氅

   

老板进去,瘪三出来
人才进去,棺材出来
博士进去,白痴出来
杨百万进去,杨白劳出来
进去时候想发财,出来时候想发疯
握着双枪进去,举着双手出来
想学巴菲特进去,被扒层皮出来
小康家庭进去,五保特困出来
拍着胸脯进去,抽着耳光出来
周立波冲进去,周扒皮逃出来
男人进去,太监出来
大小非解禁进去,大小便失禁出来


图说香港:文明集中地or迷信之都?(高清组图)


文章来源:
从以捕鱼为生的小渔村,到商业贸易中心,香港几乎是世界上最适合迷信滋长的城市。“不稳定性”的行业特色,使香港人极度缺乏安全感。长期处在“不确定时代”的香港,一面是文明国度,一面是迷信之都。编辑/一叶舟


 
从以捕鱼为生的小渔村,到商业贸易中心,香港几乎是世界上最适合迷信滋长的城市。“不稳定性”的行业特色,使香港人极度缺乏安全感。长期处在“不确定时代”的香港,一面是文明国度,一面是迷信之都。编辑/一叶舟


 
按常理判断,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的地区,越不容易滋生迷信。若以文明程度论,香港不可能成为迷信的集中地。然而,象征着现代文明的香港,确是“迷信之都”。图为2011年1月13日,两位香港女士在祈求“美满良缘”活动现场。REUTERS/Bobby Yip


 
香港前身是广东沿海的小渔村,原住民从事着传统社会中风险最高的职业——捕鱼。被英国接管后,香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为转口贸易航运中心,商人成为社会主要阶层。渔业和商业这两大“不稳定”的职业,都使迷信在香港的土地上得以延续。图为2012年1月10日,两位游客在黄大仙庙观看墙壁上的“生肖太岁对照表”。Jens Kalaene


 
20世纪下半叶,香港逐渐演变为全球最重要的商业城市之一。但由于它的经济结构主体始终是金融服务业,缺少足够的实体经济支撑,因此香港经济极不稳定。居民的生活受之影响,导致香港人安全感缺失。图为2002年4月17日,香港街头的算命先生在为路人“指点迷津”。IC


 
除了金融,它还有高度发达的博彩业,在香港七百万人中,热衷赌马的人数超过百万。图为2013年9月8日,香港2013-2014年度马季赛事正式开锣,沙田马场“开锣日”吸引了6.6万人入场。


 
没有第二个城市像香港一样聚集了如此多的高风险行业。近半个世纪以来,香港的GDP一直在大幅波动,一旦世界范围内发生经济动荡,更显得异常脆弱,香港人的神经也会随之更加紧绷。图为2014年1月31日,一位表演者在香港尖沙咀附近游行,为新年祈福。


 
同时,“脆弱”的香港还配有高度自由的经济政策。《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中,香港已连续20年排名全球第一。而自由放任则意味着个人财富的高度不确定性。图为2015年2月23日,一位“财神爷”向路人派发红包。AP Photo/Vincent Yu


 
香港还是全亚洲贫富悬殊最严重的城市,基尼系数高达0.53。巨大的贫富差距降低了底层阶级的幸福感,加剧了个人生活的“不确定性”。图为2015年2月18日,香港民众到黄大仙祠上头炷香。


 
除了经济上的不确定性,政治上始终缺乏安全感,也导致香港人的神经更加脆弱。1949年后,香港社会震荡时有产生。人们渴望“稳定”和“安全”,却似乎只有风水先生能带来“慰藉”。图为2004年1月24日,香港沙田车公庙外,有专卖“风水”用品的店铺。


 
在传统文化和高风险行业等多重影响下,香港社会掀起了“风水热潮”,香港人成为了最迷信的人。他们对风水命理深感兴趣,常去寺庙作福求签,亦对神灵鬼怪深信不疑。图为2014年8月17日,一位香港女子准备烧掉一张写有“冤死鬼”的护身符。AP Photo/Kin Cheung


 
在香港,暴富神话和破产悲剧不断上演,香港自身的前途却始终未知。无论是李嘉诚这样的商界大亨还是平常百姓,每个人的命运都无法掌控。图为2013年1月29日,在蛇年来临之际,香港一个蛇羹店老板在屋内手握一条眼镜蛇。 REUTERS/Bobby Yip


 
在一个不确定的年代,人人都想探究自己的命运。在香港,人们求签问卜最常去的便是黄大仙庙。图为2014年10月4日,黄大仙庙的求签处挤满了人。


 
不仅是普通市民,香港政府官员和社会知名人士也需要风水师的“指引”。2007年4月,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院长杨日昌被迫辞职,原因是在研究院迁址时用公款看了风水。图为已故香港女富豪龚如心和她的风水师陈振聪。据悉,在2007年龚如心去世后,陈振聪因伪造其遗嘱,被判入狱12年。REUTERS/Johnathan Midgley of Haldanes/Handout


 
2004年11月22日,香港财政司长Henry Tang与香港迪士尼团队总经理Don Robinson一同宣布:香港迪士尼将于2005年9月12日正式开门迎客。这一日期正是由风水先生精心挑选的“吉日”。图为2011年1月21日,迪士尼乐园内在进行表演。Dale de la Rey/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香港娱乐圈的迷信氛围更为浓重,类似明星养小鬼、找大师的八卦很多都街知巷闻。图为2009年7月30日,电影《旺角监狱》举行开机仪式现场。IC


 
香港街头还有神婆“打小人”的场面。“打小人”需要神婆将小人的名字写于纸上,再将纸片放在砖块上,用力用鞋子敲打纸片。“打小人”已经被香港民政事务局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图为2014年11月20日,香港铜锣湾,神婆在用高跟鞋“打小人”。


 
香港著名的黄大仙“问卜一条街”,有过百间为人解签、祈福、问卜和看相、看风水的店铺。图为2014年10月4日,黄大仙“问卜一条街”,几乎每一个风水店铺前都坐着求签人。IC


 
香港市面上有关风水命理的书籍多不胜数,主要是教人如何生财、旺姻缘、升职加薪、布置屋中家具电器,甚至如何于赌博中赢钱。据悉,里昂证券(CLSA)自1992年开始,在农历新年前都会发布“里昂证券风水指数”,在香港很受欢迎。图为2011年发布的里昂风水指数小册子。IC


 
在香港,运程书被誉为出版界的奇葩。无论经济好坏,运程书都有相当稳定的销量。图为2014年2月14日,香港堪舆学家李丞责(左)携其著作《马上行运2014生肖运程》出席签售会,吸引了大批读者。IC


 
在香港“风水热潮”中,各大电视台纷纷邀请风水师们出席节目,为观众讲解各种风水疑难。不少报章及杂志开设风水专栏,还有电视台专门为风水师开设了风水节目。图为2006年2月5日,香港风水师苏民峰主持的节目《峰生水起精读班》现场。



2010年10月5日,“国际风水玄学展2010”在香港举行,有香港多位高人气风水师出席。IC



近年,香港“风水热潮”已蔓延至内地。图为2013年1月5日,海南三亚一栋在建大型楼盘悬挂着“热烈欢迎香港著名风水学大师宋韶光先生来我项目观摩指导”的横幅,十分惹眼。CFP



 
香港风水师麦玲玲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当下的内地就像当年的香港,无论是政治、经济,所有问题都会问风水先生。对风水的需求在提升,内地似乎也进入了“不确定时代”。图为2014年11月1日,洛阳一楼盘邀请麦玲玲女士到现场,讲解居家风水。


wenxuecity

kayura 发表评论于
敬重神明是中华文化的传统。香港人作为纯汉人,要比大陆人这些伪汉人做的好很多。
Mr_Anderson 发表评论于
迷信小打小闹,远不及世界三大教。
aquestion 发表评论于
搞建筑的不相信风水的不多吧。不能说现今科学无法解释的都是迷信扯淡。
维真 发表评论于
香港垃圾多骗子多,风水佬就是一例。

不过香港远称不上是迷信之都。世界的迷信之都大概有三个地方:

1.梵蒂冈,2.麦加,3.耶路撒冷。

这三个地方除了迷信,没什么其他的存在价值。
Angry小鸟 发表评论于
风水在香港,怎么说呢,也许不能看成是单纯的迷信。我看过一个西方人说,风水在香港起到了心理医生的作用。
大青虾 发表评论于
乱说,港人那么高的素质怎么会迷信。这叫宗教自由





美遗迹惊现3000年前甲骨文 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图)


文章来源:




图:拉斯坎普称,岩画展现了商朝的第三代君王接受一个谦卑的人向他敬献狗的场景,这符合公园前1500至1000年间,狗在中国常被用于祭献仪式的习俗。



图:在亚利桑那州发现的岩画,拉斯坎普认为这也可能是中国古文字,其部分图案中能识别出汉字“回”。

中国人是否先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一名美国学者说,他的一个新发现再次支持了这一说法。

据外媒9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发现了可能是中国古文字的岩画,并推测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约1300年,这比哥伦布1492年抵达美洲早了近2800年。

报道说,这些岩画由美国业余岩画研究者约翰·拉斯坎普在国家岩画遗迹公园里发现,据他考证已有3300年历史,展现了中国商王朝的祭献和占卜仪式。

有专家认为,这些岩画周围分布着美洲土著人的“作品”,有可能是古代中国探险者与美洲土著人“挥笔同书”的结果。

拉斯坎普对英国《每日邮报》记者说:“诸如此类的科研发现证实了中国人至少在2500年前就在探索(美洲)并与土著人积极互动……这些发现所呈现的规律显示,中国人在美洲可能只是‘远征’,而非‘定居’。”

他称,自己已经识别出了84个象形符号,这些符号与分布在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俄克拉何马、犹他、亚利桑那和内华达等地的“中国人活动遗址”相匹配。专家研究认为,这些符号可能是几千年前中国人使用的文字。

拉斯坎普已就此著书并撰写学术论文,目前这篇论文正处于同行评审阶段。

拉斯坎普并非宣称“中国人最早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人。英国退役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曾提出,郑和1421年启航的船队里,有船只最终抵达北美洲。拉斯坎普显然认为,中国人远早于这个时间就到过北美。

然而,一些专家质疑对拉斯坎普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考古学证据能证明古代中国人到过美洲大陆。


wenxuecity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轻音乐/胡乔木反击邓小平 四项基本原则迟早废/一代知识分子的启程与回归/中国网络最大危险来自哪里
  • 土豪/民情考察/股市救不起 整顿振雄心/世界体系和中国系统的融合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