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岁月》地主子女狂不得
张宗铭文集第三部《疯狂岁月》
张宗铭著
第五十一章
当人民共和国的脚步,铿锵地进入1958年夏天的时候,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在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下前进!在全民办工业、大炼钢铁、大修水利、发誓要把钢铁翻一番、二十年内“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样的大跃进中!贵州农村从八月中旬成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起,短短三个月中,农村“人民公社”就迅猛地成立了2300多个,于是,全民炼钢的热潮,也从城市转入了农村!
自张忠离家后,张勇就放弃了读书,做起了小商贩,如今长得和杨老伯一般高了,像个小大人一样了。三年前他选择不读书,当了个叫卖的小贩,可谓自立自足,日子过得悠哉游哉,好不浪漫!
张勇刚上街叫卖碗儿糕、猪儿粑、泡粑……时,他的叫喊声,就好像只拐脚母鸭在叫,叫得沙沙哑哑的,就像气闷在胸口吐不出来一样!天晓得是生理的变化呢,还是叫卖多了,他叫呀叫的,竟叫得像个男高音在唱歌了。暑假期间张炎、鄢源、方宇……经常到河滨公园去游泳,老远就看到他站在杨柳树上,唱着他刚学会的时新歌曲……那男高音的嘹亮歌声至少传到一里路之外!在人们的赞美声中和邀请声中……他又一个轻盈的飞燕式扎入了水中!有几个初中的女学生还成了他的崇拜者,为他做了三角游泳短裤,每逢星期天下午,她们都要在这里的杨柳树下来看张勇跳水;听他唱歌……张勇这样自由自在的激情中生活着,仿佛寻找到了他梦想中的宁静和自我,这不读书的几年,恰好是他人生中最美妙、也最幸福的时光!
这年,张勇十六岁的生日刚过几天,他卖碗儿糕、猪儿粑、泡粑、黄粑……卖到了刚筹建起来的“省歌舞团”的门口。他那嘹亮的“碗儿糕、猪儿粑、泡粑”一叫响,叫得正缺男高音的负责人动了心,急忙把团长拉了出来,对团长说:“你听他的叫卖声,天生的好嗓子呀!前些天,我听到了他的叫卖声,不买他的东西还真有些对不起人哩,我们正缺男高音,我负责打磨他几年,肯定能行!”
团长将张勇叫了进去,对他说:“小老弟,你会唱歌吗?”
张勇说:“咋不会,我就特别喜欢唱歌。”
团长说:“那……你唱一首给我们听听。”
张勇做生意讲价还价惯了,问他:“我唱好了,你多给我买些碗儿糕、泡粑?”
团长说:“你唱好了,我就招你当演员,比你卖这些东西强多了,也比你小商小贩风光多了!”
张勇听了,当然想当演员哪,就立即想唱。团长说你忙些哪样,我带你到台上去唱。再说……你也得把你的玩艺……从腰中解下来呀!
张勇说,我习惯这样……唱惯了,你要我放下来唱,我反倒不自在哩!团长想了想,觉得将他腰间的玩艺当成道具,不就更好吗?于是带他进去,舞台上这时有十几个漂亮的男女小演员,有的正在练的翻筋斗,有的正在练嗓子……见团长带着卖碗儿糕、猪儿粑、泡粑的张勇来了,就都嘴边挂着讪笑………以为张勇是报名前来应试的,就想看张勇出洋相!
团长见张勇一点也不慌张,心想,他沿街叫卖惯了,每天面对上万的贵阳人吆喝……这十几个人,他怎么会心慌呢?于是问张勇:“现在的电影歌曲,你能唱几首?”
张勇说:“我常唱‘上甘岭’的‘一条大河波浪宽’给人听。”
“太好了!太好了!就唱这首歌曲吧。”
于是,张勇就唱起来了: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工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们生长的地方……
张勇唱完了,台上沉寂了好一会,那些想看他出洋相的小演员们,嘴角上挂起的讪笑此时也消失了。团长和声乐组的演员们,也都禁不住的为他鼓起掌来了!听见有这么好的男高音唱歌,歌舞团的书记这时走了进来,声乐组的负责人急忙上前说道:“书记,我早就注意到他了,真是一个好材料!”
团长也在一边说话:“是,真是个好人才!”
书记问着张勇:“你多高的文化程度?”
张勇说:“小学四年级。”
书记又问:“你的家庭出身呢?”
张勇听到这样的问话,心一下子就凉了,自他懂事以来,他特别害怕别人这样问他,更何况现在当着这么多的人,他能说自己的父亲是个罪大恶极的恶霸地主,被愤怒农民活活打死在斗争会场吗?会说他的母亲也是一个地主婆,现在杳无音讯吗?
书记还真的喜欢上张勇了,见他不回答,明白他的出身一定不会好。就说:“你和我上楼去填个表吧。出身不可选择,你自己的道路……还是可以选择的。”
张勇这才跟着书记上楼填写了招生表。这天,他早早地收摊回到了家中,高兴地把他在歌舞团唱歌、可能会被吸收成为歌舞团团员的事,告诉了杨老伯、王妈和张炎……他急不可耐地请求王妈说:
“妈,这些天我会天天赶早些回来。我没回来,你可不要四处走哇,万一送通知书的人来了……会找不到人的!”
杨老伯听到张勇这样一说,真觉得行行出状元,张勇靠吆喝卖碗儿糕、猪儿粑、泡粑……这样的叫卖,还真的吆喝出头了!于是认真地对张勇说:“儿呀,你也进十六岁了,也该有个正经事干了,靠卖碗儿糕、猪儿粑、泡粑……能混出个明堂来?蔫卵哟!”
王妈听见张勇这样被人夸赞,这样有出息,眼睛都笑成了豌豆角。她忙不迭声地说道:“好好,这几天白天,我就不去和居委会收废铁了。你没看到,毓秀路小学对面的铁工厂,也垒起炼钢炉了!我们去找铁工厂的负责人,左说右说,请他们为我们这些干居民炼出街道居民的第一炉钢来,等着向云岩区人民政府报喜哩!大跃进四处都缺人手,赵委员说炼钢炼铁,人人有责!说你白天出去卖碗儿糕、猪儿粑、泡粑……要你不干白天的事了;晚上,要你去参加街道炼钢!妈就答应和你去干夜班,我白天不出去了!”
哪知张勇又问:“夜晚去炼钢,居委会给不给我钱?”
王妈说:“嗨,居委会哪来的钱?大跃进大炼钢铁是炼思想,是不计报酬的!”
不料张勇说:“不给钱的事,哪个人愿去白干呢?”
所以,当毓秀路的所有居民都在大跃进、大炼钢铁的政治运动中,凑的凑铁,砍的砍树,有的实在凑不上的,还把秤砣也拿去参加炼钢!忙活了两三个晚上,毓秀路的干居民们,在铁工厂师傅的帮助下,把他们收来的废铁倒入铁工厂的“炼钢炉”中,在鼓风机的帮助下,用他们刚砍下的树木,就真的炼出几十斤铁水来了!
当众人在大炼钢铁运动中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张勇还站在小院的阁楼走廊上,练他那嘹亮的嗓子哩!其实,张勇若是悄声些,不去参加炼钢运动也就罢了,他栽就栽在他的声音大嘹亮了!他的声音从他站着的阁楼顶上,一传就传到毓秀路顶上的赵委员的耳中,赵委员就对王妈说:
“你看,我们忙得屁滚尿流,你家张勇就像只小公鸡那样,昂声昂气地招引姑娘家哩!”
(2015/08/18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