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年,成吉思汗在尼沙普然战役中被箭射中不治身亡后,他的儿子拖雷为了给他报仇,将尼沙普然城中的生命全部屠杀,甚至连狗和猫都不能幸免。这个屠杀过程一直持续到蒙古军队西征结束。据估计,被屠杀的平民有175万之多,但是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人类社会,凶残也会被神话,凶残也会成为一种魅力。所以成吉思汗1小时杀死174.8万人的传说就传开了。本文摘自网易探索,作者古道,原题为《成吉思汗在1小时内真的杀死175万人?》。
近日美国著名历史学和人类学专家约书亚·克拉克发表文章,向读者再次重新分析和审视了历史上最著名的领袖成吉思汗,解密了一些有关成吉思汗的谜团,特别是向世人揭开了成吉思汗1小时杀死174.8万人的历史传说。
克拉克认为,在冷战结束后,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又重新被世界所认识。做为蒙古国的“国父”,成吉思汗重新在蒙古被象神一样虔诚的膜拜。而在苏联的统治时期,蒙古人甚至不能大声说出成吉思汗的名字。现在,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蒙古人民甚至可以参观这位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的墓室,有关成吉思汗的纪念品和工艺品也在近年大量出现,蒙古政府甚至正在考虑版权问题,“成吉思汗”将成为受保护的知识产权,用法律的形式来保护“成吉思汗”这个名字。
很多西方批评者认为,“成吉思汗”热潮的死灰复燃,使人们重新闻到了血腥的气味。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这为可汗的负面评价,人们不禁怀疑到底成吉思汗是一位嗜血的异教徒,还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政治家。
欧洲学者认为,在成吉思汗的统治下,欧洲和亚洲没有留下任何有形的文物、如建筑或艺术品,军事行动成为外交的主要手段,宗教的宽容和人民平等的权利都没有实现,奴隶制度的泛滥,各种血腥屠杀的传说也留存于世。但是克拉克认为,在成吉思汗的背后,不仅仅是神圣的光环,应该用严肃客观的态度来对待真实发生的历史,他的观点受到了广泛的肯定。
克拉克认为,也许成吉思汗并没有制造如此之多的屠杀事件。快速浏览成吉思汗的“屠杀传说”,有这样一个惊人的传说:据说成吉思汗有一次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杀死了174.8万人。数字是惊人的,那么这个传说是真实的吗?这个传说的背后,还有什么秘密呢?174.8万这个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呢?
克拉克在他的文章中,认真做了分析和推断。克拉克认为,成吉思汗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杀死这么多人,是绝对不可能的。做为君主,他的确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着很多人的生命,但是如果成吉思汗要在一个小时之内杀死这些生命,他将不得不每分钟杀死29,133个生命。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克拉克综合了各种历史资料和证据,向人们揭示了这个传说背后的故事。的确,成吉思汗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至少杀死了上百万人。每征服一个地区,成吉思汗就会赦免一部分向蒙古军队投降的平民,然后会杀死那些敢于反抗蒙古军队的平民。但是人们为了神话这位领袖的功绩和征服力,将一个夸张的数字加在了成吉思汗的头上。实际上,真正凶残的统治者是成吉思汗的儿子拖雷和其后代。
1227年,成吉思汗在尼沙普然(Nishapuran)战役中被箭射中不治身亡后,他的儿子拖雷为了给他报仇,将尼沙普然(Nishapuran)城中的生命全部屠杀,甚至连狗和猫都不能幸免。这个屠杀过程一直持续到蒙古军队西征结束。据克拉克估计,被屠杀的平民有175万之多,但是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人类社会,凶残也会被神话,凶残也会成为一种魅力。
所以成吉思汗1小时杀死174.8万人的传说就传开了,这个传说也继续神话了成吉思汗的神圣形象。实际上,成吉思汗并不是一个凶残的屠夫,真正的成吉思汗并不残暴嗜杀。
来源:网易
真实揭秘美国人为何不喜欢中国人
请看博讯热点:海外华人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8月30日 转载)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美国投资置业买房子。中国人有钱,爱买房,而且是现金一次性付款,似乎成了全世界皆知的事。在美国,甚至有媒体发出〝中国人要买下美国〞的惊呼。
然而,中国人在美国不是人人都受爱戴,在美国的一些住宅区,有些来自中国的新邻居并不十分受欢迎。美国有网站搜罗出了老美对中国邻居的一些评价,挺有意思,大家分享,
一、中国人做饭气味较浓。
中国人做饭都喜欢热油热锅,菜、佐料〝滋啦~〞下锅,煎炸炒炖,五香粉八角花椒辣椒的香味就出来了。只是,在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什么族裔的人都有,而不同族裔的人,习惯不同口味的食物,我们觉得香的东西,到了人家老美的鼻子里,也许就不觉得了。
美国人做饭,油烟少,在家里做饭,屋外基本闻不到什么气味。所以他们可能不太习惯出门散步的时候,路过别人家,就知道这家人晚上吃的什么。
记得以前听说过,在纽约郊外的一个别墅区,有个美国老太太,隔壁就住着一家中国人。这家中国人喜欢吃煎咸鱼、臭豆腐,走在他家附近的路上一阵阵臭味久久不散。
有一次中国女主人刚把咸鱼煎好,就听见有警察在喊门(纽约警察在敲门时都会自报:NYPD)。原来是隔壁美国老太终于忍受不了,报了警。
二、中国人喜欢改建,跟美国社区不协调。
走在美国很多社区,你都会感觉景色很美,心情舒畅。原因是除了美国人喜欢把自己的前庭后院装饰得很漂亮,他们还很注意小区的房屋风格一致化。
洛杉矶有媒体报道,中国买家黄先生,为自己23岁在南加大上学的儿子,购买了帕沙迪纳市一处99年前建的都铎豪宅。这个豪宅在当地小有名气,几乎相当于是那个小区的地标性建筑。这幢有7间卧室、10间浴室的英式豪宅当时售价为600万元。
黄家买下豪宅后,想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一些装修。于是他们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向市府提出过改建围墙等意向,却三次在市府公听会上遭邻居封杀。一些邻居却担心新屋主会拆旧房,修深圳风格的建筑。他们甚至还要求市议会将这幢民宅定为不可拆毁的地标建筑。
三、中国〝土豪〞现金一次性购房拉高房价不公平。
美国一些社区的老住户,包括华裔住户在内,对新来的中国买家有些担心,担心他们大笔抛出现金购屋会推高社区房价。有一位圣马利诺市居民表示,本地人多贷款购屋,而国内来的买家则用现金购屋,贷款购屋者从申请贷款到拿到贷款通常需要30至45天,与用现金购屋者相比毫无优势可言,〝这对本地人不公平。〞
四、中国邻居不喜欢参加社区义工等活动。
美国人很喜欢做义工,小到帮孩子的老师整整作业纸,大到上前线为国征战,随处可见义工的身影,也就是所谓志愿者〝volunteer〞,义务劳动。
在社区,居民们更是会尽自己的能力为社区服务。参加社区服务的人大多是社区的居民,他们既可以是来自社区的中小学生、家庭妇女、退休人员,也可以是办公地点设在该社区的企业、机构里的在职人员,还可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愿意为社区服务的人员。
社区服务的内容包罗万象去老人服务中心服务、去公立图书馆整理书,也可以去移民学校教新移民英语。
也许是受中国自古〝自扫门前雪〞观念的影响,还有可能是语言信息不灵通,不知道怎么做义工,在美国一些社区义工活动上,华人的身影比较少见。
五、中国人太实际,好看不如好吃
十几年前来美国的华裔移民有砍自家房产上的树,拆旧房建大房的传统,给当地老居民留下了不注意保护环境的印象。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少见了。不过,美国很多别墅都有比较大的私有绿地,而中国家庭却认为,好看不如好吃——不太热衷于园艺,而比较喜欢种菜,养动物(可以食用的)。
有一位住在皇后区的女主妇,因为女儿要生孩子,就买了一大笼活鸡,作为〝营养储备〞——既可以炖鸡汤,又可以下蛋。没想到,管理部门却给她发来了一纸禁令,并引用某一具有百年历史的社区盟约,责令她从自家院内把活鸡迁走。
来源:高娓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