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琅琊榜/論超極限戰/也谈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国幸存/你已陷入了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
發佈時間: 9/22/2015 1:11:43 AM 被閲覽數: 169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琅琊榜


注意:将自动播放下一集


琅琊榜

南梁大通年间,北魏兴兵南下,林燮携年方十七岁的独生爱子林殊率赤焰军七万将士出征,不料遭奸人陷害,以致刚刚经历浴血奋战、击退北魏大军的赤焰将士冤死于梅岭。得部下拼死相救、侥幸生还的林殊,在琅琊阁的帮助下建立江左盟,于十二年后以宗主梅长苏的身份归来,暗中相助虽身为皇子、但因个性耿直遭到武帝厌弃的挚友智除奸佞,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扫除积弊,抢在生命的尽头为七万赤焰忠魂洗雪了污名。此时由于武帝多年的昏乱治理,南朝境内纷乱四起,已代北魏而立的东魏趁机兴兵南下,朝中无人能够领兵。为解国难,梅长苏服下激发体力的草药,毅然奔赴战场,在生命最后的三个月里,平定北境狼烟,以林殊的方式在沙场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論“超極限戰”


海外逸士

據說國內出了本軍事著作﹐叫“超極限戰”﹐說是最新的軍事理論。本人有幸從報紙
上得窺一斑。原來“超極限戰”的理論原則可以非常簡單地總結為﹕不擇手段﹐動
員一切力量﹐從各個方面去打擊敵人。其主旨是“不擇手段”。如果不是不擇手段﹐
就不可能做到“超極限戰”的。
       
戰爭原本是政治的延續。當政治問題不能用政治手段來解決時﹐就採用戰爭手段。
戰爭被叫做“流血的政治”﹐而政治則是“不流血的戰爭”。由於戰爭的目標是為
了解決政治問題﹐所以戰爭的對象只局限於政客﹐或以政客為代表的政府之間。雖
然平民照例會在戰爭中遭到家破人亡的犧牲﹐但戰爭的目標不是針對平民的﹐只是
池魚之殃。
       
其實﹐戰爭中不擇手段的論調古已有之。兵法云﹕“兵不厭詐”﹐即是。古人沒有
今人聰明﹐一個“詐”字洩露玄機。現代人說“超極限戰”﹐沒有一點陰險味道﹐
反而令人高深莫測。古人雖想“超極限”﹐但限於當時武器水平﹐無法作現代化的
立體性實施。當時的火鴉火箭也可算是空中攻擊。到了飛機發明後才真正開始了立
體實施。但戰爭的目標主要還是摧毀敵人的軍事設施﹐打垮敵人的軍事力量﹐以使
敵人屈服﹐從而達到其政治目的。
       
現在提出“超極限戰”理論﹐正好被恐怖分子利用。或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要暗示
恐怖分子怎樣去攻擊中共的主要敵人美國﹐因為美國是中共佔領台灣和向外擴張的
主要障礙。由於恐怖分子不是政客﹐更加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居然把平民作為攻擊
目標。所以“超極限戰”實際上為恐怖分子提供了理論依據。其實﹐你對別人進行
“超極限戰”﹐別人也可以對你進行“超極限戰”。誰都不佔便宜。這是相反相成
的。結果還得以軍力武器為賭注﹐才能決定最終的勝負。不過﹐不講道德人性的一
方還會佔得些便宜。別人做不出(不是想不到)的事﹐他們做得出。




也谈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国幸存


yablue

中国历史上给打得最惨。最没有保留自己的文明。还说别人灭亡了。

中国没有民族服装, 民族舞蹈。

1.汉服就是胡服
朱熹说:今世之服, 大抵皆胡服。
沈括: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

2.语言学家章太炎认为普通话就是金元虏语。
词尾子儿音来之蒙古语种。
你我他您是蒙古语, 满语, 汉语是吾尔彼。
了啦吗嗯是蒙古语, 汉语是之乎者也。
汉语中骂人的话, cao, j8, b都来之蒙古语。j8汉语是阳*。
奴才这个词来自古蒙古语,意思是“狗”。
哥是蒙古语, 汉语是兄。
“大清”(清朝)是满文“战士”的音译(Daicing), 这个词来之蒙古语。
达赖是蒙古语“大海”的音译。

“懒汉”,  “笨汉”,  “窝囊 汉”, “汉儿”,  “汉狗”, “一文汉” (意思是汉人只值一文钱),  “汉子 ” 都是胡人(鲜卑)发明的词。
“汉子”原意为贱人, 见陆游的注释和《康熙字典》。

3.汉人跟古中国人联系不大。
远古中国人是黄黑混和。
北京山顶洞人3个头骨有一个就有黑人。-
商朝的殷墟的遗骸,人类学家认为约有八十具是黄种人,三十具是黑种人。
《诗经》:“周余黎民”。“民首皆黑,故曰‘黎民’。”黎民就是黑头的人。
中国早先百姓称为‘黔首’, 黔,黑色。
现代中国人属蒙古利亚人种。

4. “民乐”中演出的乐器几乎都是外来的。源于外国的乐器如笛子、琵琶等等。
《华夏文化-走近中国古典乐器》

5.2战,中国也是给打得最惨。
300万中国妇女被强*。中国人被日本人吃了数以千计。中国慰安妇数以万计。 70 年了还在要求日本道歉。

6. 阿Q就是印度第2



单选投票, 共有 22 人参与投票


距结束还有: 995 天17 小时51 分钟


 
36.36% (8)
 
63.64% (14)
   



郎咸平:你已陷入了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



京港台:2015-9-22 04:00| 来源:郎咸平 博客 | 





 

  美国学者斯蒂芬·罗奇认为当前中国股市所经历的剧烈动荡是一个“挤泡沫”的过程。巨额的资产泡沫被挤掉甚至破裂将会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影响。说实话啊,现在来看,你要让我预测一下中国的股市还是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情况,我无法准确的给你回答,而且我相信,由于受太多的外在因素的困扰,单纯的只靠一些理论知识,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但是,我们可以回过头总结过去的经验,因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早在2006年,我们就经历过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但是当时的泡沫并没有破裂,我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错误的政策导致资产进一步泡沫化。

    资产泡沫化的源头

  在2006年之前,由于我们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已经开始全面恶化,因此制造业企业家把应该投资在制造业的钱,拿出来炒楼、炒股从而造成了楼市泡沫、股市泡沫。按照我的理论来看,这根本就是制造业危机的开始,因为企业家不干制造业了,而是跑去炒楼、炒股。当然了,你们也晓得政府是一如既往地不听我的,政府推行宏观调控的时候,认为是流动性过剩。在他们的想法里面呢,总认为流动性收回来之后那就好了,那我们手中就没有那么多钱炒楼了,也没有那么多钱炒股了,所以楼市泡沫、股市泡沫就一并得到解决。因此2007年,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之下,政府总共六次提高利率,其目的呢就是希望收回流动性,认为只要把流动性收回来之后,那就好了。但是,请各位回忆一下,2007年6次提高利率是什么结果?你发现,股价全部大涨,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提高利率不就收回流动性了吗?你手中的钱不就少了吗?那就不能炒股了吗?那么股价应该下跌啊,怎么会不跌反涨呢?不好意思,告诉各位朋友,我的理论是对的,那就是因为你每一次提高利率的结果,就是更进一步地打击了我们制造业的投资环境。所以哥们儿就更不想干了,他们会做什么呢?他们就拿出更多的钱去炒楼、炒股,从而造成每一次提高利率,股价都是大涨。因此2006年的泡沫所象征的就是未来制造业的全面危机,到了2008年年中的时候,也就是在金融海啸还没有来的时刻,广东省制造业就已经倒闭了30%,江浙两省制造业已经倒闭了20%,为什么?因为制造业的投资经营环境已经从2006年开始全面恶化。

    当年的日本就这样陷入美国策划的阴谋

  我在《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一书中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真正的危机——资产泡沫化、经济停滞化和通货膨胀化,以及奥巴马“落井下石”的三个策略——汇率大战、贸易大战推动汇率大战和成本大战。现在我拿出当年的的分析,告诉你美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说到汇率大战,根据工信部、商务部做过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如果人民币升值超过3%,将对我们传统出口制造业造成严重的冲击。这样一来,珠三角很多的工厂就得关门了。因此,中国政府根本无法同意人民币大幅升值,如果我们不同意的话,那就必须在别的方面让步。我就想起了发生在日本类似的故事。各位读者还记得美国丢下的第三颗炸弹么?——“日经指数看跌期权”。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华尔街的公司怎么能够在日本发行这种衍生性的金融工具从而炸毁了日本的泡沫呢?这就牵扯到了一个精心策划的大阴谋。

  当时的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它的农业和服务业。但是日本人很难开放农业和服务业。以农业为例,因为部分日本议员的议席是按照一个选区农民的数量确定的。城市化之后,农民变少,但是这种选举制度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农民的声音左右了政策,迫使日本政府很难开放农业。如果政府开放美国农产品进口而伤害到日本农民的化话,其必然结果就是内阁倒台。此外,日本的服务业也很难开放,以零售业为例,日本的零售业有一个《大店法》,它限制大超市的数量,这就使外资很难进入日本的零售业。

  美国人难道不知道日本无法开放农业和服务业吗?这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声东击西策略。本来美国人想跟日本人要的就是金融市场开放,却拿日本的农业和服务业说事。美国人当然知道,日本这套农协制度在那里,谁伤害了农协的利益谁就得下台,所以,美国人偏偏先对农业问题纠缠不休。等到日本人说,我们各退一步好不好?美国人就说,好呀,那我不逼你开放农业了,你给我开放金融吧。

  日本人是怎么同意开放金融业的呢?因为日本人信心膨胀,觉得自己是举世无双的财阀体系,大的银行背后都有大的企业集团,大的企业集团下面也都有大的银行,同样,什么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都是有大财阀背景的。比如,美国《商业周刊》对世界上的商业银行做了排名,前五名竟然都是日本的银行。在这种虚幻的排名影响下,日本人感觉特别良好,想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一样,因为我们四大银行在全世界也是高居前几名。但是我们和日本人所不知道的是,金融大战靠的是水平,而不是排名。这方面,我们和日本一样差劲。

  当然了,美国人说服日本人还是相当有一套的。美国人搬出来日本开放金融市场的三个理论,我们发现这三个理论和一些所谓的学者,比如陈志武,在中国兜售的理论也都差不多。

  第一个是金融发展有利于经济,所以必须放宽监管。美国人就吹牛说我们美国华尔街这套上市啊、企业债的融资模式,比你们日本传统的模式有更高的效率。甚至就是炒股票,我们的操盘手也比你们的更有技术,背后都有计算模型的。所以,你应该开放给我加入你的交易所,允许我开展投行业务。此外美国还分析日本的财阀模式,美国人说什么呢?说你这个都是内部自己胡乱定价,怎么能有效率呢?其实,这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只是用来忽悠日本人的,美国人真正想干的事就是希望日本放松监管,允许引入一些日本人不懂的金融产品,以便美国人上下其手大赚一把。其结果是什么呢?举例而言,1984年4月,放松对日本国内投资的限制;1984年12月,对外国金融机构开放包销日元债券业务;1985年4月,批准创新的金融产品;最后19687年10月,大藏省实施一连串的金融自由化措施,其中包括最重要的融资融券。

  第二个是平衡理论。美国人说,你看看美国从日本买了很多东西,所以,日本得到了巨额外汇储备。但是这个储备没有用来买美国东西,反而被用来购买美国国债。太多钱买国债,肯定影响了国债的价格和利率,这样不就搅乱了美国的经济和金融秩序了吗。如果你日本人不愿意改革汇率,那么,你就多买点美国的股票、房地产、金融产品吧。在1989年9月,索尼收购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股票;10月,三菱宣布收购洛克菲勒中心的地产项目。那么,美国究竟卖了什么金融产品给日本呢?这个就是1988年卖个日本人的股指期货,1989年再度卖给日本人的股指期权。

  第三是金融发展关涉国际竞争力,所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其结果是1985年11月,东京证券交易所批准了美国摩根士丹利和美林证券等六家外国证券公司加入,随后摩根士丹利在1987年和1989年先后获得日本第二大和第三大证券交易所——大阪交易所和名古屋交易所的会员资格。此时,美国人的“轰炸三部曲”——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期权和华尔街获准进入日本操作已经完成,日本经济泡沫在随后快速破裂。

  你们认为美国针对我们的三大策略的目的是什么?其目的就和当初对付日本一样,希望我们开放金融市场,允许外资成为交易所会员,以完成轰炸中国泡沫的三部曲。



backchina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太阳变方/为什么印度崛起无望/为何中国难民不爱外逃/全球经济又到7年崩盘一次的时候
  • 真的民主/新罪名可恶罪不服不行/死了都要撸不灰飞烟灭不痛快/宪政学者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