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刺蝶/阿拉伯之春与2015诺贝尔和平奖/地球环境的最大敌人/中国开始第四轮财富大洗劫
發佈時間: 10/20/2015 2:02:46 PM 被閲覽數: 259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刺蝶

注意:将自动播放下一集



何清涟:阿拉伯之春与2015诺贝尔和平奖



2015年10月20日


    
    
    何清涟:阿拉伯之春与2015诺贝尔和平奖


    2015年10月9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集团之一的突尼斯总工会(UGTT)秘书长 艾巴西(右)在突尼斯首都办公室接受祝贺
    
    2015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用委婉的方式提醒世界注意“阿拉伯之春”的结果:满地血污狼藉中还剩下一颗果实。这颗果实得以保存,是因为有这个机构的努力,促使该国实现政治的和平过渡、结束动乱。
    
    突尼斯:革命血污中唯一存活的民主婴儿
    
    2011年中东北非茉莉花革命初起之时,世界一片赞扬之声,将其命名为“阿拉伯之春”,认为是完成“第三波民主化”未竟之功,可见寄望之厚。但等埃及“二次革命”发生,军政府卷土重来并对穆斯林兄弟会残酷清算之后,西方世界才恍然明白,这场革命血污中没能产生民主婴儿。
    
    如今,在推翻卡扎菲政权的利比亚,地方武装持续冲突,陷入东西两个政府分治的分裂之局。叙利亚内战让400多万人流离失所,最后汇成逃向欧洲的巨大难民潮。最严重的是,IS乘乱而起从中渔利,成为国际上最具威胁的恐怖组织。但由于政治正确的禁忌,西方传媒甚至不愿意将这些满地狼藉的后果与数年前的“阿拉伯之春”联系起来。
    
    2015诺贝尔和平奖被授予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理由被陈述得非常清楚:这个由突尼斯劳工总联合会、工业贸易和手工业联盟、人权联盟和律师联盟于2013年组成的全国对话大会,代表了突尼斯社会的不同面向和价值,在中东北非动荡局面之中,发挥各自的调停作用,促成突尼斯实现了和平的政治过渡,较短时间内建立宪法体系,保障了全体人民的基本权利。诺贝尔奖官方特别强调,和平奖是颁给这个“四合一”的机构,而非分别颁给这四个组织。
    
    突尼斯经历了整整5届过渡政府、多次大规模抗议甚至政治暗杀。全国对话大会成立后,通过多次磋商寻求解决政治困局。面对伊斯兰复兴运动党和呼声运动党的政治僵局,他们起草了一份路线图,为建立首个民主宪法、实施选举开辟了道路。2014年年底,动荡以来首次总统选举中,世俗派政党联盟“呼声运动”领导人埃塞卜西成功当选;2015年1月动荡后的首届正式政府成立,政治过渡基本结束。在如今执政的呼声运动联盟中,就有很多全国对话大会中的四个机构成员的身影。
    
    为什么四个国家当中,只有突尼斯有这种成熟并有政治头脑的社会组织存在?正如我在《突尼斯宪政的“路径依赖”》(2014年2月1日)等多篇文章中谈到的:本·阿里当政期间实行开明专制,除了追求经济发展之外,他还将捍卫人权、扩大民主作为优先的执政目标,他宣布废除多项对新闻出版的管制法令,允许私人经营报刊与电视台;他允许多党制,政府甚至为反对党的活动提供资助,从而创造了“突尼斯奇迹”。与埃及、利比亚等国不同,突尼斯在革命前已经形成了中产社会,民众的权利意识发育程度较高。
    
    正如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主席菲弗所说:“国家各不相同,体制各不相同,但我们希望在突尼斯起作用的价值观和进程能够启发其他国家。”
    
    人口爆炸式增长是阿拉伯国家的动乱之源
    
    不可否认,阿拉伯之春提供给世界的教训是:革命可以推翻旧的专制,但不一定带来民主。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第三波》(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中,将近代历史上的民主化分为三波,第一波始于美国独立与法国大革命,在19世纪末带动了整个欧洲的民主运动;第二波始于二战后的民族国家独立浪潮。第三波民主化始于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这一波民主化在80年代延伸至拉美及东亚,在1989年时达到高潮。东欧的民主抗争,间接促成了苏联的瓦解;90年代初期席卷南非。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让许多过去没有任何民主经验的国家,经历了自由化、民主化、及民主转型,部分甚至完成了民主巩固。据1998年自由之家判断,当时世界上有88个国家属于全自由、53国是半自由、只有50国是不自由的国家。
    
    尽管民主浪潮势不可挡,但中东及北非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却与第三波民主化擦身而过。2011年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初起并影响埃及时,西方媒体兴高采烈,将其赋名为“阿拉伯之春”,甚至预言这将开启第四波民主化之门。当时我曾发表看法:这场革命与第三波民主化的苏联东欧剧变不同,苏东波发生之时,外界很清楚变化的未来方向将是民主政治,而中东北非这些国家发生的革命,外界很难判断未来的制度出口在哪里。根据这些国家的历史,我曾分析说,谁离权力最近,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统治者。
    
    我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乃因为我坚信任何社会转型过程,都有其“路径依赖”,即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不仅锻造现在,还会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选择。(《埃及政治局势的“场景想定”》, 2011年1月31日)
    
    中国与欧洲方面,一谈到叙利亚难民,就认为这是美国推广民主政治惹的祸。事实却并非如此。正如我在《“外部势力”对两波民主化影响之异同》(2011年7月22日)所说,革命之所以发生,是这些国家内部政治经济演变的必然结果。自“冷战”结束之后,西方自由世界失去了“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的敌人,纷纷调整外交政策,不再以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为主要考量因素。当中东北非发生革命之际,西方国家正好陷入2008年开始的由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萧条而财力衰竭。当革命发生之时,美国反应迟钝,几天以后才算是表态从道义上支持。
    
    中东北非之所以发生革命,与近30多年人口激增有关。从1960年到2000年,阿拉伯世界的人口数量从7500万增至3亿,增长4倍。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中,就已经指出这一问题。他指出,与1990年相比,在突尼斯,进入就业市场的就业者将增加30%;在埃及增长约50%。阿拉伯社会识字人口的迅速增多造成了有文化的年轻一代和很大程度上没文化的老一代之间的鸿沟,因此“知识和力量之间的分离”可能“会使政治系统处于紧张状态”。
    
    阿拉伯之春发生的四个国家有个共同特征,即青年失业率高达30%以上。
    
    叙利亚难民危机冲击欧洲之后,至少有两条权威性分析指向阿拉伯世界的人口问题。阿拉伯学专家、前奥地利外交官Karin Kneissl发表《难民:年轻男子的长征》,指出难民潮的一大原因是阿拉伯国家的人口剧增,30年间,仅叙利亚人口就从900多万激增到2200多万人,前往欧洲的难民80%是30岁之下的年轻人。
    
    德国联邦刑警公务员联盟主席安德·.舒尔茨(André Schulz)9月14日发表文章《多变的难民政策》,指出早在阿拉伯之春发生之时,德国外事领域和德国安全部门就对难民潮的威胁进行了提醒。比如德国刑警部门BKA就蛇头犯罪增长势头带来难民数量增加这一可能性,给联邦政府发出了预警,此后在2012、2013和2014年都做出类似预警。但欧盟和德国的政治决策层对此装聋作哑,导致今天这一结局。
    
    和平奖意在提醒:和平来之不易
    
    奥斯陆今年颁发此奖,意在提醒世界,阿拉伯之春波及的其他国家,除突尼斯之外,都陷入动乱之中,和平将姗姗来迟。
    
    最应该吸取这场教训的国家,其实有人口众多、失业率奇高的中国。中国朝野对这场革命的看法来自两个极端:一是当权者,他们从中吸取并用来警示中国人的经验是经过阉割的结论:阿拉伯之春证明,民主将带来动乱。二是少数异议人士对这场革命的无条件欢呼,欢呼声现在虽然已经淡去,但认为革命血污必将产生民主婴儿的想法却还存在。
    
    在决定未来中国的政治走向中,中国当局现阶段是主导力量,异议人士的努力并不起决定作用。因此,中国当局如果还有一丝一毫政治责任心,应该从阿拉伯之春吸取教训:学习本·阿里的开明专制,为本国各种社会组织留下一点政治活动空间,为未来中国的和平转型保存力量。
    
    来源:美国之音




童大焕:当代中国是地球环境的最大敌人



2015年10月20日 转载

     童大焕 独立学者
    
    童大焕:当代中国是地球环境的最大敌人


    
    资源的过度损耗、环境的过度破坏,今天中国出现「国在山河破」的悲伤局面。
    
    谷歌公司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交互式地图——「全球森林监察(Global Forest Watch)」,它可以实时显示全球森林的覆盖情况。网络上出现该幅地图的数据来源有多个,其中包括了NASA的森林面积覆盖率的分析数据。于是,网络上出现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一幅不堪入目的中国地图》这是一幅令中国人悲伤的地图,地图上最深的绿色表示森林覆盖率在75%-100%,次深的绿色是50-75%,浅绿是25-50%,灰色表示覆盖率低于25%,粉色表示树木正在减少。
    
    在亚欧两洲的森林覆盖图上,找遍中国地图,几乎找不到一点深绿,大片的灰色之下,偶尔稀疏地出现浅绿,东南部福建、广东等地则笼罩着令人悲伤的粉色,表示森林正在减少。
    
    相形之下,比中国大陆更寒冷干旱的中国北部的俄罗斯及其同纬度地区则基本上一片翠绿,被森林所覆盖。同纬度的日本、韩国、法国以及中国台湾岛乃至缅甸、尼泊尔则明显状况要好得多。基本可以说,谷歌卫星图俯瞰,中国的四周一片绿色,惟独中国被大片黄土所覆盖!
    
    根据GFW的统计,2001-2012年间,中国森林的损耗面积位列全球第六。中国期间共失去约611.3万公顷的林地,而新增的林地面积仅约损失份额的1/3。俄罗斯、巴西、美国分别是森林覆盖损耗量最高的三个国家。而在2012年,除台湾地区外,中国的林木覆盖规模为1.64亿公顷,美国和俄罗斯分别为2.61和7.42亿公顷。
    
    通过在Global Forest Watch网站的检索发现,当以森林覆盖为指标进行浏览时,中国大片国土置身于灰暗之中。除东北边境、江南丘陵、西南部分地区外,中国西部及北方地区的绿点分布廖若星辰。然而,周边国家的森林覆盖度更鲜明地加剧了中国林地的尴尬处境。将地图等比放大后,中韩日东亚三国首都所处的森林环境令人国人羞愧:北京周边仅有少量森林覆盖,在地图上若隐若现;首尔则被簇拥于附近成片的森林当中;而东京周边的森林密度之高,使日本国土犹如被喷绿漆,非林区的灰白地带在地图上难觅踪迹。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中国人口太多,导致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损耗?还是因为别的制度安排不合理,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损耗、环境的过度破坏,形成今天「国在山河破」的悲伤局面?
    
    我的答案是后者!
    
    我们曾经一度认为人口过多是我们经济不发达、环境破坏大的主要原因。但我们的很多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具体到水资源问题,等等,都不是因为人口太多,而是因为制度失败导致人口分布和资源利用不合理,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所致。
    
    近代以来,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是不断下降的,近两百年时间内中国人口占世界比例下降了一半,意味着中国人均资源相对世界平均水平升高了一倍。而众所周知,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更实行了人类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大规模、长时间计划生育政策(至今未解除),使中国人口的生育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人口的减少丝毫没有缓解中国的人类活动对地球的破坏。中国的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破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当代中国,当仁不让地成为地球环境的最大破坏者和敌人。
    
    一是新中国成立后至今长达66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在与自然规律支配下的城市化尤其是大城市化为敌。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城市化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自然发展过程,是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又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率、强化社会分工与合作、提升人类自由与生活品质的经济社会的内在发展规律和要求。但是,愚蠢的中国决策者和半桶子水的知识分子,一直以「中国从来就是个农业社会」(我说你成人之前从来还都只是个受精卵呢)等各种理由反对和阻碍城市化,尤其是大城市化。通过严格的、人为的户籍管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规模砍伐树木以大链钢铁和大规模开垦土地、大小三线建设、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大跃进、就地城镇化、西部大开发、严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等等,妄想把人留在乡村和小城镇。
    
    为此,我们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若干年前,中科院通过卫星遥感,曾对我国西部12省区的土地承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西部有五分之一的土地承载力处于超负荷状态,严重超载造成许多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有人计算了一下,中国目前适宜生存的好地方只有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荒漠化及严重水土流失地区的面积各增加了约1.5倍,中国等于丢失了大约350万平方公里土地。而中科院《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年搬动的土石方量是世界人均值的1.4倍。中国的人类活动具有明显的破坏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至3.5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人口从6亿增长到了13亿,多了一倍,而可居住土地由于水土流失从600多万平方公里减少到300多万平方公里,少了一半。
    
    换句话说,人口不能自由进入城市,导致大量人口被迫滞留在农业和农村,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落后国家和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土地过度耕种过度开垦,对自然形成极大破坏。
    
    朝野上下对大城市化恐惧,使传统的城市化呈现出与世界发展潮流相背离的「规划逆城市化」倾向:在本该城市化的大中城市,呈现出普遍的「过于保守的城市化」问题,画地为牢,严防死守,对大量业已自动进入城市的外来人口权利和福利视而不见,导致规模史无前例、后患无穷的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问题。而在很多从自然发展规律上看注定要衰败的一些中小城市和乡村,则普遍出现地方官员主导下的「过度城市化问题」,鬼城空城遍地,高铁站上结出一个又一个硕大的「新城苦瓜」。
    
    完全可以这么说:当代中国一切阻碍正常城市化尤其是阻碍中国正常大城市化的人,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除了在城市化问题上的战略性失误以外,还有两大因素也在加剧中国自然环境的大规模破坏。一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政府主导经济发展而不是由市场主导经济发展,导致严重的政府和官员短期行为。为了官员短期任职内的经济发展,不惜牺牲环境。环境保护法律在中国像橡皮图章,有模有样却无丝毫力气。
    
    另一大因素是土地公有(国有或集体所有)导致了全国范围内全面而长期的公地悲剧,使用时竭泽而渔,保护起来则软弱无力。尤其是私人资本很难进入到保护自然与环境中的植树造林等过程中去,无法从中获得科学、合理的长期回报。
    
    我在前几天的一篇文章《目送全民盗贼的时代渐行渐远——台湾行思2》中写到公有制对社会生态的全面破坏,导致礼崩乐坏全民盗贼化,这篇文章则谈到土地公有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同样无与伦比。
    
    中国要从自然和社会生态上全面回到正常国家行列,必须首先全面回到正常国家的经济(私有制)基础中来,回到公民的财产自由和迁徙自由以及思想的自由市场中来。人类一切和平、稳定、富裕、幸福,一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都是财产自由、市场自由、思想自由的副产品。这一点,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上没有任何例外。  博讯























网易: 中国开始第四轮财富大洗劫,自己看看吧(1张图)


[博讯论坛]

来源: 网易/日期: 2015-10-19


如果图片没有显示,可以点击图片

  2015是大危之年,中国将陷于一场大萧条。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中国经济“繁荣”时掩盖的很多矛盾,将随着经济萧条的到来而彻底爆发。一个最让人担心的一个事实就是:中国普通百姓的财富将遭受一轮残酷的洗劫。首先,中国人的财富主要有四种载体,分别是:1、现金;2、股票;3、存款;4、房子;

  这四种财富载体就好比四层“羊毛”,将被分四轮去剪。

  第一轮洗劫:现金



  这一轮剪羊毛早在前几年就开始发生,它瞄准的是最外面的一层“羊毛”:中国百姓的手里的“流动资金”。前几年煤矿、房地产等依然属于暴利行业,民间对资金的需求旺盛,但是由于中国金融体系不健全,银行融资顽固不化,被誉为“地下金融”的民间借贷开始兴起,由于银行担负不了社会融资的责任,只有从民间开始补充。

  民间借贷的高额利息十分诱人,因此人们又不惜铤而走险,这也让民间借贷绵延不绝。但是其中也蕴藏着极大的风险,这种以亲情、友情和利益为纽带的融资方式基本是靠信誉作为担保的,一旦资金链断裂,借贷方矢口否认或跑路现象时有发生。

  2011年的温州、2012年的鄂尔多斯、2013年的陕西神木,有多少人投诉无门?多少亲人反目成仇?多少家庭的财富血本无归?这已经成为铁一般的事实!

  第二轮洗劫:股票

  这一层羊毛依然是附着在外面,蓬松散乱却最易剪。自从2015年在6月15日的股灾以来,两市流通市值减少了22万亿元,每位投资者平均损失近24万元。不过,根据央行公布的个人投资者持股数据计算,个人投资者的人均损失约为6万元。

  每人损失6万元是什么概念呢?根据《新京报》报道,截至2015年4月17日,A股账户数为1.98亿户,其中主力为“一人一户”,就是说约1亿中国人是股民。如果每人损失约为6万元,那么也就损失6万亿,再根据去年的中国GDP收入14万亿比较,今年的股灾损失是去年GDP收入的八分之三!这么多资金蒸发,2015年的股灾绝对史无前例的。

  而且这一亿股民基本上都是工薪阶层,炒股的费用往往是他们的血汗钱。比如我身边凡是炒股的朋友,亏损多则上百万、几十万、少则几万,都对自己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次股灾不仅造成财富洗劫,更对中国的消费疲软产生了更加负面的影响。

  第三轮洗劫:存款

  这是中间的一层“羊毛”,羊羔需要它来保暖过冬,除非到了非剪不可的地步,一般不会去剪掉它。但是如今中国经济下行严重,需要它来“取暖”。

  于是去年以来,央行连续5次降息动作,如今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只有1.75%,而9月份我国居民价值消费指数(CPI)同比上涨2%,而且这里的CPI是官方统计数据,如果按照M2减去GDP增速的数值计算,目前我国真实通胀水平基本达到6%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你把1万块钱以定期方式存入银行一年,一年下来你的钱的购买力只剩下了9575元了,蒸发掉了475元!并且CPI的涨幅很可能继续上升,而基准利率还会持续降低!,“负利率”不仅会长期存在,而且负值不断拉大。所以普通人如果只把钱存在银行,那么钱只能越存越少。

  而且根据国务院最新公布的《存款保险条例》,自2015年5月1日开始,实行50 万的赔付上限。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公司还是个人,一旦你存钱的银行破产后,银行最多赔你人民币50万元,一来防止经济危机带来的挤兑潮,二来可以名正言顺的剪下这层羊毛。

  第四轮洗劫:房子

  这是贴着羊皮的一层“绒毛”,如果连它都被剪掉了,羊羔就要光着身子了。房子成了很多中国人的寄托和希望,甚至要以房养老。如果房价真的下跌了,很多人就真要光着身子了!如果房价继续上涨或者维持高位,将有更多的百姓被剪羊毛!

  首先,房价上涨,就是一轮剪羊毛。1987年全国平均房价是多少?408元/平方米!直到2012年房价翻了多少倍?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只需明白:老百姓辛辛苦苦挣的钱都是买了房子,有多少人是举两代人、几个家庭之力换回一个立足之地?

  任志强称:“对于房价来说,土地出让金大约占到54%-55%,再加上25%的所得税、增值税可能到60%,包括地价和各种税费在内的成本占到房价的70%左右。”以100万元购买了一套房子,里面约700万元属于上交国家的钱了。

  到了现在,从行情变化来看,虽然局部地区房地产回暖,但从房地产市场供给、新开工指标、房地产商购置土地即待开发土地指标等方面看,房地产市场目前仍比较乏力。依然处于消化库存的阶段。

  房价早已绑架了中国经济,如果房价下降,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意味着与房地产相关的消费如建材、纺织、家电等都将大幅下降,贷款买房的百姓将守着一堆负资产,老百姓仍然是最大的受害者。如果房价不下降,住房作为一项基本需求,将有更多的老百姓不吃不喝去供养它,难道房价不是最残忍的“剪羊毛”吗?

  除了以上四轮羊毛之外,中国企业的效益也持续走低,制造业的边缘化导致很多工人失业,工厂倒闭、实体店关门、公务员降福利、生意惨淡这些都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些都是难以承受之重!

  再从国际环境来说,2015年是美元加息年,资金加速逃离。逃跑的李嘉诚只不过是有先见之明而已。中国经济泡沫的大破灭,一定是在国际资本出逃后,李嘉诚肯定知道中国财富的大洗劫就要开始,必须在大风暴来临之前转移财富。元末明初,沈万三积累起巨额财富,明初被朱元璋洗劫一空,商业巨贾面对国家机器尚不能幸免,那平民只能更惨,在权力面前只能束手了。

  综上所述:中国人的财富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究其本质就是因为中国金融市场不成熟导致,传统利益阶层的固化,严重阻碍了金融结构的创新和进步。

  更可悲的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以余额宝、理财通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也越来越低,超过6%的已经难觅。中国普通百姓只留下两条活路:一是创业,二是投资。创业,永远都是九死一生。我们所看到的成功永远都是其中的0.01%,而那99.9%的失败者不可能走近你的视线。虽然政府一直号召“大众创业”,但是真的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创业,创业需要成熟的构思、团队和资本靠山,盲目的、跟风的创业相当于送死。

  世上的事物都有它的客观变化规律,当外界力量不能主导这种变化规律时,就会有一种内生力量逐渐强大,倒逼它顺应这种变化。所以中国正在被倒逼进行一场伟大的金融变革,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对于中国金融系统来说,这股力量就是“互联网+金融”。

  在传统金融时代,有的机构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去赚钱,有的是依靠设立小圈子和门槛去赚钱,投机主义泛滥,这是非常初级、野蛮的金融业态。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必须依托大数据、云平台和移动应用,精准定位每一个网民的深层次需求,跟产品和平台进行配对,建立新的商业模式,这就是一种高级、健康的金融业态。中国的金融效率、交易结构,甚至整体金融架构都将发生深刻变革,金融生态系统面临重组。

  综上所述,这一轮财富收割,其实也是整个社会的财富的再分配。有知识、懂新技术、携带正能量、理解社会变革的人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不要再为你的过去而骄傲了,因为在这个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过去所有的成功,都是你明天的拖累,原来优质的资产,都将成为你明天的负债!






一幅不堪入目的中国地图!




发布时间:2015-10-12 微号网

谷歌公司上周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交互式地图——“全球森林监察(Global ForestWatch)”,它可以实时显示全球森林的覆盖情况。该幅地图的数据来源有多个,其中包括了NASA的森林面积覆盖率的分析数据。

这真是一幅令中国人悲伤的地图,现在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的不堪入目。

最深的绿色表示覆盖率在75%-100%,次深的绿色是50-75%,浅绿是25-50%(如下图示)。灰色的表示覆盖率低于25%。粉色的部分,表示树木正在减少。

这是亚欧两洲的森林覆盖地图:

现在我们拉近一点,看看中国和周边:

我们被包围了!

现在再拉近一点,看看华北华东地区:

好吧,有一点点绿。

再拉近,北京附近:

而韩国首尔附近是这样的:

日本东京附近是这样的:

这里是北京:

这里是首尔:

这里是东京:

NASA从太空拍摄雾霾笼罩下的中国

谷歌卫星图俯瞰中国大片黄土

俄罗斯一片翠绿

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面对绿色植被的不断减少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的国家和企业应该何去何从,是继续从事环境换取利润,用短期的经济增长来透支子孙后代的幸福,这是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玩命/贫困的传递已非偶然/光棍危机如何缓解/中国人口危机已现
  • 大好时光/迷人在秋天/被误解的鲁迅/加州怀旧之旅/超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