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拐点/智囊三谏胡耀邦一错再错终饮恨/胡没有做过两件事/周恩来要求枪毙刘少奇
發佈時間: 11/23/2015 10:22:15 PM 被閲覽數: 227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历史的拐点,为何总是选择了邪道?


作者:dwqdaniel  于 2015-11-23--贝壳村




近日中共七常委全体出席胡耀邦100周年诞辰座谈会,座谈会开的有意思,咱习总突然分析出胡耀邦的思想核心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胡耀邦生前有一句话哪一件事是要去实现共产主义的?,都猴年马月了,习总自己信共产主义吗?这分明是借逝去的老好人耀邦往自己脸上贴金,安定人心,再次证明自己伟光正合法性而已。再说了,你们共产党自耀邦去世后走了什么好道? 咱只记得:大约是从胡耀邦赵紫阳被搞下台的那年月起,贪腐队伍的数量越来越庞大,胆子也越来越大,步子更大了,胃口也越来越好。。。到后来,一只只贪污受贿数十亿的肥虎也不会让草民们感觉到惊讶了。

令人搞笑的是:这个党组织里一贯声张呼号的文人,见了这个座谈会竟然激动无比,纷纷热泪盈眶地赞美习总英明:说什么纪念胡耀邦座谈会是历史机遇,中国历史的新拐点又来到了,中华民族复兴大梦即将开始!说这话的有常去VOA做客的章某某、有社科院的牧某某等自认为体制内清明知识分子,但时刻以组织所给予的归属感而自豪,他们指望这个组织出个明君皇帝或者好大臣带领中国人民真正步入世界人类文明生活的轨道,但我看无疑是痴心妄想,这些文人大概没读好好读过历史。

中国专制集权暴政社会始于秦朝,历史上最早的秦末农民起义是可歌可泣的,反抗暴政,报仇雪恨,还有什么样的武装暴动比这更加激动人心的事情?没有!但是,以反抗暴政为目的的革命运动,在无数英烈抛头颅洒热血牺牲性命之后,所建立起来的并不是一个自由的王朝和国家,刘邦在打败项羽之后,大汉朝继承秦制,依然是专制与极权的章法。儒教正式被统治者扶出台面以后,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成了国人的共识,从此中国人民过上了如果没有皇帝,就什么也不是的幸福的苦逼生活,这里少不了中国奴才知识分子的推泼助澜,真可谓八字缺爹,五行欠操!

二千年的所谓中华"文明史",使中国人民离了皇上便觉得六神无主,更是不具备把自己和皇上看成同样是个人的平等思想,反之却奴性十足,直到今天。习总去庆丰包子铺吃了餐包子,那坐椅就被当作圣物收藏了,那地方也被当作圣地圈起来了,那店里的包子竟被成百上千地买了从北京带回成都。难道成都没包子店?这类闹剧丑事只有咱中国人干得出来。可见皇民思想之严重。其实,历史老人不是没有给中国人机会,每一个王朝的覆灭都是一个契机。上帝也从来没有抛弃这个族群,上帝的每一次到来,都是为了惩罚,这国人却浑然无知。因为中国人实在没有更高的智慧,找出一条新的出路,建立起一个完全不同于前朝的社会。这国的读书人根本就不知道人还有另外一种活法,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由有尊严有幸福可言。当1840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大清一次次地被狂扁被羞辱,这国的知识分子也是羞愤有余,却不似进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不伦不类的特色理论成为国策,似乎只有加入中国特色才有脸面,不如此真的对不起他祖宗十八代。

历史当然有拐点,胡耀邦所处的八十年代的社会环境,确实为中国提供了走向文明进步的一次时机!可惜,人性之恶——专制的好滋味让真正握有实权的当政者又一次屠灭了它。之后,中国社会再次步入了走向黑暗,走向罪恶的深渊,仅三十年时间即走进贫富悬殊的世界前列,民怨沸腾,社会混乱,造富制贫,公平公正公理被权力公然强奸成为常态就是例证。

而今,历史上最恶劣的权贵资本相结合的、封建军事专制体制已经成形固化,中国人民完全被排除在体制及权力之外。此国家要想走进民主,自由,科学,倡盛繁荣的现代文明之国,只能是中国大梦,权力不会放弃即有利益,当政者不会有真正的体制改革。。。一切在癌变!

一个权贵横行,民不聊生,环境污染,有毒食品遍地的社会动乱危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难予避免,正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为悲催的周期宿命。有人说,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关键路口,总是作了最坏的选择,从清末立宪之争,再到45年国共谈判,最后是80年代现代化改革,每每决定命运的路口上,这时力量的双方一定是兵戎相见和你死我活,从未出现过'伟大的妥协',我怀疑这个民族,确切说是这个民族的统治精英,从他们掌权那一刻起,便鬼魂附体般患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原教旨主义’病症。

人们总是缅怀那些历史上失败英雄,从谭嗣同、秋瑾、宋教仁,再到胡耀邦,赵紫阳。。。他们均不能改变历史,任何时候阻碍进步的反向力量总是无比强大,民族希冀的灯火总在风雨飘摇中被浇灭,重新燃起,再被浇灭。

backchina





智囊三谏不以为然 胡耀邦一错再错终饮恨



2015年11月21日
    
智囊三谏不以为然 胡耀邦一错再错终饮恨

    
      针对胡耀邦性格上的弱点,胡耀邦的智囊吴江在五年内曾三次直谏。但是,胡耀邦三次都不以为然,最终导致被人废黜,作了拔高的“深刻检讨”,脱离实情自我贬低,结果检讨被人做手脚后下发全党,悔之不及。本文摘自2013年11月1日《文化读书周报》,作者陈侃章,原题为《吴江“三谏”胡耀邦》。
    
      2008年,适逢“真理标准讨论”三十周年,吴江先生身为“真理标准讨论”的具体组织者,向我敞开心扉,纵情谈论,讲了不少他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时光倏忽,吴江先生道山归去将届一年。关于吴江先生,我觉得有不少话要说,然而至今未成纪念文章。据吴江先生二公子家英兄告,在他家父的忘年交中,吴老与我交往时间最长,给我的亲笔信函最多,面对面访谈的次数最频,且是他常常念叨之人。他从医院中发出的人生最后一封信也是写给我的。然而抱憾的是,吴老仙逝,我因事缠身,竟不能面送他最后一程!不用说,那莫名的愧疚和惆怅相牵相绕无时不已。
    
      吴江先生经历丰富,理论造诣高深,参与了中共许多重要理论的形成,又有一段时间身处政治核心漩涡之中。他与中央领导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胡耀邦等曾零距离接触,与胡乔木、周扬、邓力群等理论家切磋争鸣,还与陈伯达、康生等也甚为熟稔。2008年,适逢“真理标准讨论”三十周年,这位“真理标准讨论”的具体组织者,向我敞开心扉,纵情谈论,讲了不少他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我希望在他身体许可的前提下,能留下点见之于书报文章以外的文字。不胜惊诧,这位九十多岁老人的记忆力和精力竟如此强健、旺盛,不间断地亲笔写下不少文字,或者口授与我。除了寄来原稿以外,他又给我一些经年积累而成的原始资料,其中有些当可归属历史文献之列。如毛泽东本要写“一分为二”方面的文章,当吴江等人向他汇报搜集到的材料时,他兴趣索然了;如刘少奇东北调研,吴江随行,见到满目疮痍,刘沉痛之情难于言表;如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三十周年之际,力促吴写篇纪念文章,却被毛泽东断然阻止;如邓小平当年领导他们撰写“九评”反修文章时果敢刚毅、冷静决策;如胡耀邦当年带头反对“两个凡是”时,华国锋有意避胡约见;以及他与胡乔木、周扬、邓力群、吴冷西等的或同或异,当然他也讲到康生、陈伯达人性的另外一面等等。
    
      不过,话题还是围绕胡耀邦较多,特别是胡在总书记岗位上,吴江在不同时期的三次“直谏”,且围绕“厚重”、“威重”、“慎重”三个主题词展开,令人印象深刻,沉思难已。
    
      一、“厚重寡言”为上
    
      胡耀邦从中央党校调至中央,旋之升任党中央总书记。但胡对亲手创办的《理论动态》还是念兹在兹。胡与吴早已相识,然实打实的接触,还是始于中央党校。对于吴在理论上的敏锐性,大是大非的不唯上,胡十分赏识。故离开党校之前,胡耀邦让吴兼任理论研究室主任,还在家中“设宴”,“拜托”吴江办好《理论动态》。吴江清楚,《理论动态》刊物虽小,分量甚重,因而凡是重要的文章他都事先报请胡定夺。有人形容,如果说《理论动态》的董事长是胡耀邦,那么总经理就是吴江。所以胡工作重心虽然转至中央,两人的联系还是频繁密切。
    
      吴江时时关注着胡耀邦在总书记岗位上的工作,因为他知道胡公道正派、待人宽厚,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承担风险,富于牺牲精神。但吴也有感觉,胡似少了点政治家应有的城府,喜欢即兴讲话,且又直言无忌。果不然,对胡的微言渐成气候,一些当年反对右派平反,拥护“两个凡是”的人借此大做文章,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吴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总想对胡说点什么,又苦无合适时机。不过,很自然的机会还是出现了,当时吴江准备向胡耀邦推荐一篇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文章。因为在过去,吴江凡认为较为重要的文章,总是首先征询胡的意见。吴认为胡鉴文品评往往有独特的高度,别样的视角,因而这次送文定夺也顺理成章——虽然他已处于总书记之尊。为此吴江在寄上文章的同时,修书一封,信中吴如此强调:“我的文章中引用了《晋书·尧俞传》。这篇传记说尧俞的为人,‘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敢欺’。因为厚重言寡,虽遇人不设城府,实内含威严,故令人不敢欺;若厚重言多,又不设城府,那就难免为人所乘而受人之欺。”
    
      吴老对我说,他当时写信时本想就此打住,后想,如此转弯抹角,胡不一定能够产生联想,加之胡素来喜欢听我直言,所以干脆直抒胸意:
    
      “总书记过去说自己在经济上是打麻雀战,现在地位变了,麻雀战的方法也得变一变,这方面‘言寡’恐怕要比‘言多’适当一些。今后可能有很艰苦的攻坚战,麻雀战的战略应当放弃。以上可能有放肆之处,请批评。”
    
      听到这里时,我忙问效果如何?
    
      吴老说,效果有一点,但不大。总书记随之让秘书调来《晋书》,细细地读了一遍《尧俞传》。事后他对吴江说:“多读书真好啊,可惜我读书的时间太少了!”
    
      在吴江看来,胡耀邦常常“金针度人”,却不知道有人却在借“针”度人;胡在潜心工作渴望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周遭的风云变幻。这第一次直谏时在1982年3月。
    
      二、“威重”“宽厚”失衡
    
      吴江第二次直谏胡耀邦是在1984年5月,其时吴江已经离开中央党校,挂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实际上是“投闲置散”。也许此时此境中,吴江对胡耀邦这位老领导的优缺点及工作境况,看得更为分明。
    
      胡耀邦立于改革开放之潮头,拨乱反正,组织发起“真理标准讨论”,倾力平反冤假错案,一时名重朝野。但这是他上任总书记之前,又是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鼎力支持下完成的。然一旦登上总书记高位,所处环境更加复杂,其工作方法的弱点,其性格使然的不足,以及当时组织架构的束缚,也日渐显露出来。
    
      吴江先生断断然地告诉我,在当时混沌初开的中国,胡并不是总书记最优人选,胡的才智是“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毫无疑义,他具有开创新局面之万丈雄心,却对盘根错节的政局苦无解困纾难之良策,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谁都承认,邓小平是从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又经过风浪沉浮的伟大战略家,面对积重难返,阻力重重,强调谁反对改革,谁因循守旧,“不换思想就走人”;而胡的经历、魄力尚不可与邓同列,偏偏他又“仁慈掌兵”,强调宽容——“只换思想不换人”。然而“换人的思想”谈何容易!有些人就此抓住胡宅心仁厚的特点,加之胡在具体的经济问题上又发表了一些不合实际或操之过急的言论,于是不明声色地弹拨了胡与老一辈领导之间的关系,确也产生一时的误解。有意无意间,社会上对胡耀邦的负面评论回风逆浪,而有些人推波助澜。为了使胡兼听则明,也为了使胡能够正确估计当时环境,吴江思前想后,毫不讳言地给胡耀邦书写了几句告诫:“宽厚有余,威重不足。有开创新局面之雄心,而无控制局势之能力。容易受人欺侮,容易被人颠覆。”吴江嘱咐胡耀邦秘书,务将这张纸条递交总书记过目。
    
      我又追问,胡看后作何反应?
    
      吴老告诉我,据说总书记看后,发出会心的微笑,笑声当然还是潇洒,可实蕴含着诸多无奈。他自言自语地说:吴江懂我,又不懂我;吴江理解我,又不理解我。乃将“吴江诤言”存放在侧。也许吴的“诤言”实在犀利,胡在辞去总书记之日,将此纸条重新捡出阅读,然后付之一炬。
    
      其后发生的事不必赘笔,不幸而被吴言中。
    
      三、“慎重”对待检讨
    
      第三次直谏是在1987年1月。
    
      吴江在第一时间里知道胡耀邦将辞去总书记一职,其内心比胡在任总书记时还焦急。深谙中共历史的吴江知道,凡第一把手辞职,必然要在中央重要会议上作检讨,而这一“检讨”又将记录在案,公开与否,酌情而定。胡是豁达看得开的人,他的自我检讨,极有可能会上纲上线。而在吴江看来,胡耀邦将会在中国历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如果脱离实情任意贬低,这不仅仅是他人生历史上的败笔。吴江毫不迟疑,急速向胡耀邦传话:“慎重对待检讨,不可轻易、更不可无限上纲。堂堂正正的上,堂堂正正的下。”然而此时的胡耀邦,不知何故,依然不听劝阻,还是作了拔高的“深刻检讨”。吴江得悉后,只能徒唤奈何。
    
      十三大刚开完,吴江即求见胡耀邦。胡会见吴时,身心依然健棒。由于两人实在太熟了,所以没有过多寒暄。胡说:“我有两个想不到,一个想不到我能登上这样的高位;一个想不到我会犯这样严重的错误。”吴有点安慰且带点不解地说:“高位未必真高,错误也未必严重······您不是常说,公道自在人心吗?还是让历史说话吧。至于您所作的检讨······”
    
      吴老告诉我,当时他话还没有完全讲完,卸任总书记就接过话题:“谢谢你们的关心,我心领了。那次检讨我没有很好考虑,事先也没有同家里人商量。至于最后党内下发的那份检讨,下发前并未送我看过。”
    
      吴江说:“我了解到那是有人做了手脚。听说中央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闻知后‘雷霆震怒’,作出了严厉的批评······”
    
      当吴老向我叙说了上述相关话题后,又告诉我,所说的有些方面他略有披露,但不少细节因各种原因尚未展开,我还会进一步向你讲讲相关情况。你在方便时或可代为交代。
    
      话题谈到这份上,我也就直问吴老:“社会上,圈子里,都说您是胡耀邦的智囊,这是否属实?”
    
      吴哈哈一笑,断然否定:“胡耀邦没有智囊,我也不是,这都是好事者的瞎猜。不过可以慰藉的是他充分信任我,让我放胆工作。我算遇到了‘明君’,这也值了。”
    
      吴老继续打开话盒:“其实我接触胡并非始于中央党校,早在1954年,我在中央书记处第四办公室工作,分管工青妇,多次列席团中央工作会议,其时胡任职团中央第一书记。团中央的书记们都认为胡耀邦思想活跃,不迷信权威,敢说真话,与人坦诚相见,十分开明。但对胡也有一致的意见,就是有些事情未酝酿成熟就仓促做出决定,故而有时无法适应。而我把胡耀邦不在场时听到的这些意见,也如实向他作了反馈。”
    
      吴老坦率地对我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真是至理名言,尽管胡极其聪慧,随着岗位的变化,对工作方法也有所调整。可有人借题发挥,最终还是抓住了他骨子底里的弱点,做出了令人扼腕的大文章。”
    
      其实,吴江先生也是京兆书生,性情中人,他之敢于对在任总书记如此“直谏”,一方面说明了他对胡耀邦的了解,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现实的考量,当然,从另一侧面也印证了这位老共产党员不会随浪浮沉。
    
    来源:文化读书周报





祖笙:胡耀邦没有做过两件事




2015年11月23日 

     
      纪念胡耀邦,不能光是停留在语言上,而该践行在行动中。胡耀邦之所以能成为党国政界打动人心的一个具象符号,首先是因为他有着君子之风,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罪恶的体制下,各有各的无奈。胡耀邦生前或也有过不得已而为之,可单凭他没有做过的两件事,就足以让国人缅怀到永远。  
                       
     胡耀邦生前,没有对举国的冤声载道充耳不闻,视若无睹,更没有像行尸走肉一般,任由冤民在冬天冻死在首都的小巷里。胡耀邦在任时平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出力最大,最有胆识,态度最坚决,断案最公正”。他告诫:“在今天这样的形势下,再不能通过我们的手去制造冤假错案!”
    
    胡耀邦生前,没有把自己摆放到文人墨客的对立面,没有总想着整作家、整记者、整艺术家······更没有大兴文字狱,或是在虐杀了某个作家的独子之后,一边对该作家实行饿杀,一边还变态得在其家旁安装监控摄像头······胡耀邦曾保证过再也不会有文字狱,在生前对文人墨客始终奉若上宾。
    
    就凭胡耀邦生前没有做过的这两件事,他在国人的心田,就已灌注了永不枯竭的脉脉温情。对衔冤负屈者而言,胡耀邦是乱世中的救星,是新一代的包公,是真正体察民情的父母官;在文人墨客而言,胡耀邦是一个开明的政治家,是知识分子可亲可敬的兄长,是社会良心能遮风挡雨的大树。
    
    那些被当局随后当作犹太人一般对待的冤民,一样是父母所生;那些至今还在和杀人犯、抢劫犯同囚的政治犯与良心犯,家里一样也有老小;那些在海外被迫艰难流亡到今天的华人,记忆深处也同样会有故乡幽深的小巷······换在胡耀邦在位时,黄种人的内心,可以免去多少难于愈合的创伤?
    
    高规格在语言上、在形式上纪念胡耀邦是容易的。在行动中、在现实里沿着胡耀邦走过的足迹,确实走出更加贴近人心的路子,也并非就难乎其难。胡耀邦能够让人缅怀的一面,说白了主要闪烁的是人性的光辉。人类本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张扬人性的一面,抑制兽性的一面,这何难之有呢?
    
    中国史上不乏束杖理民、敬天爱民的典范,比如文帝,比如景帝,比如宋璟,比如刘禅······胡耀邦也能算是这类典范之一。胡耀邦是史上最坏体制的一个异数,不仅有君子之风,而且稍显古风。古人推崇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今人膜拜不择手段,活在当下。所以这类典范,于今系凤毛麟角。
    
    权力可造福于人类,也能祸害于苍生。权力能让一个人得到永生,权力也能让一个人走向疯狂。向善是为官一场,向恶是为官一场,临了都同样带不走一片云彩。而善恶的有别,决定了为官者在生前死后的迥然不同。譬若胡耀邦,迄今仍被缅怀纪念;譬若周永康,落得生不如死,遗臭万年。
    
    写于2015年11月23日(廖祖笙之子廖梦君在罗干担任中央政法委书记期间、周永康担任公安部部长期间、刘云山担任中宣部部长期间、周济担任教育部部长期间、张德江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惨烈遇害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中学,和杀人犯同穿连裆裤的流氓集团“统一宣传口径”,指鹿为马,放任绝人之后者逍遥法外第3417天!遇害学生的尸检报告、相关照片及“破案”卷宗全是不可示人的国家机密!作家廖祖笙在国内传媒和网络的表达权被匪帮全面非法剥夺!廖祖笙夫妇的出境自由被“执法”机关非法剥夺,被反动当局连续非法断网1718天!廖祖笙被迫颠沛流离期间,风烛残年的母亲和岳母蹊跷被摔至大腿骨折、股骨碎裂······在令人发指的残酷迫害中,幕后迫害的操纵者能非法控制全国的媒体和互联网,能控制公检法,能控制广东和福建,能控制电信,能控制银行,能控制学校,能不时操弄“不作恶”的谷歌,能任意操弄无脊梁的百度······为国防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并立过军功的廖祖笙,因在文字层面坚持为国家前程和百姓福祉呼号,遭到法西斯新变种疯狂迫害,呼天不应,叫地不灵,蛇鼠一窝、寡廉鲜耻的无良当局从上到下装聋作哑!)
    
    廖祖笙邮箱:liaozusheng@gmail.com





周恩来要求枪毙刘少奇 遭毛泽东拒绝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9月29日

    
    以前流传的资料和文章中,都会说周恩来在文革中是多么多么的好,甚至还帮忙保护刘少奇的家属等等。殊不知,开启文革大幕迫害刘少奇的,除了毛泽东这个总导演和总策划外,最积极的助手和帮凶就是周恩来,此外才是江青、林彪,还有时任首都安全小组组长的叶剑英。周恩来之所以在帮助毛泽东迫害刘少奇的行动中异常积极和卖力,就是因为他和刘少奇自战争期间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刘少奇自从毛泽东大搞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时就跟毛泽东成为一伙,从而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而周恩来呢,在中央红军转移出根据地时,他一直就成为党政军的第一把手,直到战略转移过程中毛泽东逐步实际上掌握了权力,他才不得不退居第二位。从第一位退到第二位,要说周恩来心中没有怨气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否则的话也就不会有在延安中周恩来支持王明反对毛泽东的故事发生。
    
    在周恩来地位降低的过程中,刘少奇的地位则在冉冉升起,因为刘少奇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方,在长征中不遗余力地帮助毛泽东,成为消灭红四方面军和逼张国焘叛逃的重要功臣,为稳定毛泽东的一把手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得到毛泽东的信任和重用。更微妙的是,刘少奇和周恩来都是白区工作出身,一直以来刘少奇都是在周恩来的手下工作的。可是,1937年5月17日召开的苏区党代表大会上,刘少奇做了《关于白区党群工作》的报告,这标志着刘少奇已经成为中央在白区工作的合法和正确的代表,从而正式取代了周恩来的地位。这形同在一个领域里,老二老三或者老幺开始取代老大的地位,曾经的老大不仇恨是绝对不可能的。毛泽东也就算了,周恩来暂时没有办法,可刘少奇算什么,充其量就是毛泽东的狗腿子,连他也爬到自己的头上,周恩来不仇恨肯定是不可能的。
    
    抗战初期,苏联派王明领导中共中央,这就产生了王明和毛泽东之间的政治斗争,周恩来坚决站在苏联和王明一边,与支持毛泽东的刘少奇派系发生矛盾,势同水火。认为,也正因如此,苏联方面才一直欣赏周恩来的。而毛泽东最终斗败了王明,1943年3月16日~3月20日,这也是被王明、张国焘同时称为毛泽东“篡党夺权”的重要日子!刘少奇经毛泽东提议任排名第二的军委副主席,正式取代了周恩来的所有地位,毛泽东也自此成为共产党名副其实的第一号人物。
    
    然后延安整风展开,借机清理王明路线的人,刘少奇派系对周恩来进行了残酷的斗争,彭真甚至建议开除周恩来的党籍,周恩来屡次检讨不过关。七大选举,周恩来得票在第二十二位,已无资格进入政治局,还是毛泽东把他拉入政治局。本来周恩来在白区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刘少奇,但由于上述原因,刘少奇成了白区唯一正确路线代表,周恩来成了错误路线代表。这段历史,周恩来肯定刻骨铭心,难以释怀。
    
    1945年4月20日,中央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毛泽东和他亲密战友刘少奇的功绩。随后在4月23日召开的七大上面,刘做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把毛泽东思想写进了党章。党内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是邓拓,但理论化系统化总结毛泽东思想并公开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却是刘少奇。凭借此一功绩,刘少奇成为了毛泽东最贴心的助手,并在后来的党章修改中将其定为接班人的不二人选。
    
    俗话说,功高震主,历史上最接近帝皇的最有权势的人,要么被皇帝害死或者最好结局是免除官职,要么就要取代皇帝自己来坐第一把交椅,除此之外要想明哲保身很难很难,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就是这样来的。是的,刘少奇是帮助毛泽东坐上第一把手的功臣,也是将毛泽东推向神坛的始作俑者,从而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人物。但是看遍史书,愈是这样的得力助手和功臣,古来愈是令帝皇猜疑,作为开国太祖且猜忌心奇重的毛泽东,自然而然的对刘少奇就放心不下了。尤其是当建国后刘少奇和毛泽东在如何建设和发展的路线上出现分歧时,毛泽东对刘少奇的猜忌就越发沉重,对他的信任也就不断的打着折扣。
    
    问题是,除了刘少奇这个老二外,周恩来也是一个事实上的老二,其所掌握的权势和人脉丝毫不亚于刘少奇。由于刘少奇身处二把手职位,所以过去的白区和建国后的各地党政机关,都大量充斥着刘少奇提拔和任用的人。刘少奇之所以遭毛泽东猜忌,不仅仅是功高震主,其所掌握的权势也震主。周恩来的权势和地位虽然屡遭波折,但周恩来的资历比毛泽东还老,人脉比刘少奇还深沉,就算地方派系大量充斥着刘少奇的人,周恩来的人脉也是大量充斥其间。更何况共和国确立后,周恩来主政国务院,由于计划经济的关系,全国的企业系统基本上都由周恩来的人垄断。两个老二,各霸一方,这让毛泽东指挥起来就不能得心应手,心里很不舒服。更重要的是,这两个老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都有随时取代毛泽东的可能,这自然就让毛泽东食不甘睡不宁。于是取代一个敲打一个的战略就在毛泽东脑海里成型,而这个战略的执行者就是高岗。
    
    高岗的资历比刘少奇和周恩来浅薄得多,只因在东北执行毛泽东的社会改造计划非常成功而得到毛泽东赏识,从而直接被提拔进中央,成为政府内仅次于周恩来的实权人物。显而易见,聪明如周恩来者看出了危机,毛泽东这是打算培养高岗取代自己啊。所幸的是毛泽东目标太多太大,他不仅打算让高岗去代自己,更打算让高岗敲打敲打刘少奇,结果使得刘少奇与高岗势同水火。周恩来看出了机会,自然就会暗中相助刘少奇,不惜用栽赃陷害的方法抹黑高岗,最终迫使斗争经验相对比较稀少的高岗感觉前途一片黑暗不得不自杀了事。高岗的去世令毛泽东极度震惊,于是更坚定了必须将两个老二搞下去的决心。据王光美后来披露,起初是毛泽东企图联合刘少奇搞掉周恩来的,但是刘少奇居然意外地拒绝了,于是毛泽东就反过来联合周恩来搞掉刘少奇。早就深感危机重重的周恩来自然会把握机会并一口答应,更何况他跟刘少奇早就势同水火,搞倒这样的仇敌自然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也许起初毛泽东仅仅是想降低刘少奇的地位,但是大跃进造成的三年自然灾害后刘少奇成绩斐然,在党内的地位更加稳固,从而让毛泽东更加难受。更重要的是,苏联的赫鲁晓夫居然开始清算和反叛斯大林,这让毛泽东更是感觉到危机重重,不仅担心会动摇自己的神圣地位,而且担心死后会被清算。更加让毛泽东兔死狐悲的是,上台仅仅十年的赫鲁晓夫居然被部下背叛,通过不流血的政变将他赶下台。这让猜疑心本就沉重的毛泽东危机感更甚,他老是担心自己被部下背叛,从而通过政变被赶下台。这样的部下,毛泽东认为最有可能的就是权势极大的刘少奇和周恩来,其中随着刘少奇主政中央且政绩越来越良好而被毛泽东视为第一号威胁,就这样联合第二个威胁周恩来彻底扳倒第一个威胁刘少奇就成了毛泽东的不二选择。
    
    扳倒刘少奇的计划早就制定,除了刘少奇及其属下的人被蒙在鼓里外,江青、林彪、周恩来都是一清二楚,其中周恩来成为坐镇首都第一线的第一执行人。首先,毛泽东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刘少奇阵营的掌握了党和国家要害部门的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然后迫使刘少奇和邓小平主持批判工作和负责公开给他们定罪。再然后就是在首都组建首都安全工作小组,小组组长由毛泽东提名由十大元帅中排名最靠后且权势最小的叶剑英担任,小组的其他成员则由周恩来主持提名并报毛泽东批准,整个小组的日常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周恩来的主导之下。为什么安全小组的组长会是叶剑英呢?分析后发现,打天下靠军人,所以有军功的军人在建国后一般都会瞧不起文人。而刘少奇恰恰文人出身,且没有直接指挥和参与过任何军事战斗,他能成为党内第二把手,除了邓小平等少数人外,有军功的多数元帅和将军们多数是不服气的,其中高岗就公开指责和抨击过刘少奇,而叶剑英自然也是属于此列的。更何况,叶剑英地位偏低,长期郁郁不得志,毛泽东突然赏识和提拔他自然会让他感恩戴德从而甘效犬马之力。为什么文革以后,邓小平主张给刘少奇平反时,叶剑英会坚决反对,就是因为他自己就是迫害刘少奇的主力之一,对刘少奇平反就意味着他自己必须认错,这对于文革后位高权重的他是很难做到的。
    
    就这样,首都安全工作小组的建立,彻底接管了首都的军事和警察势力,不仅成功监控和压制了刘少奇势力,就算刘少奇势力发觉后试图政变也不能够了。这个时候,刘少奇势力就成为了瓮中之鳖,只能任人宰割。所有的安全问题都解决后,毛泽东终于结束长达半年之久的离京生活,开始回归北京主持扳倒刘少奇的斗争。刘少奇被扳倒后,相关的定罪工作由周恩来负责的小组主持,最终周恩来在毛泽东授意之下,将刘少奇以“内奸工贼叛徒”之名定罪。公开的史料记载,周恩来曾要求枪毙刘少奇,但毛泽东没有同意,只许可开除出党。这并不是周恩来有多狠毒而毛泽东有多良善,周恩来之所以狠是因为他与刘少奇势同水火,不斩草除根他是很不放心的;毛泽东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他要让刘少奇成为活靶子,成为他推动文革深入进行样板和催化剂,以方便毛泽东派别的人彻底清理刘少奇的派系人马。就这样,刘少奇夫妇经常被抓出来批斗,当清理刘少奇势力的目标彻底完成后,刘少奇就被秘密关押,直到最终被迫害虐待而死。
    
    清理了刘少奇这个老二,按说周恩来这个老二也应该跑不了了。可是早就在此之前,当毛泽东询问整倒刘少奇以后怎么办时,聪明的周恩来推荐了林彪,甘愿自己成为第三乃至更低的人物,从而避免成为毛泽东的直接打击对象。直到林彪被迫叛逃坠机而死之后,周恩来想不当老二也不行了,因为毛泽东实在找不到可以担当老二的人手了,周恩来自然而然的就浮出了水面。这个时候的周恩来,虽然身体很不好,但依然成为毛泽东的眼中钉肉中刺。可惜的是,毛泽东的身体也很差,不久后周恩来和毛泽东就相继辞世,文革彻底结束!
    
    来源:百草止水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海派文化/胡耀邦下台/黄埔一期名录/巴黎恐袭,欧盟大同梦碎/伊斯兰国的法理教义
  • 王明親屬文革被折磨死無一倖免/習仲勛痛斥未遂政變逼宮胡耀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