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著名学者秦晖新书《走出帝制》网店下架传被查禁
發佈時間: 11/30/2015 7:34:27 PM 被閲覽數: 33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著名学者秦晖新书《走出帝制》网店下架传被查禁



2015年11月30日 

     
     
     著名学者秦晖新书《走出帝制》网店下架传被查禁


    中国媒体淡化中美在人权对话上的分析
    
    昨天(11月28日),出版界从业者从微博传出消息称,称清华大学教授秦晖的新书《走出帝制》因政治原因被查禁,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被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约谈。
    
    有微博网友说“ 一夜间,《走出帝制》已经从各大网上书店消失,当当、亚马逊、京东都没有了。”记者今天尝试在上述几家知名网上书店购买此书,或显示链接被删除,或被告知无货。
    
    知情人士告诉本台记者,该书的确被下令查禁。有业内人士称,该书原本在山西一家出版社洽谈出版,该社要求删节,“名字也不是这个,书都快出了,秦把书交给了群言出了。”
    
    《走出帝制》今年十月份由北京的“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群言出版社”出版,由秦晖先生近几年在报刊上发表的一些近代史文章组编而成,据说颇见功力但并未对当下时政有直接的发言。
    对此,记者刘虎调侃说,“《走出帝制》被下架,看来是书名起错了,要是《走进帝制》,也许就没事了。这事儿,编辑有责任。”
    
    该书序言称,2011年时逢辛亥百年,秦晖应报章之邀开了个专栏,就中国“走出帝制,走向共和”中的许多问题谈了很多不一样的看法,到了2014年“一战”百年、2015年新文化运动百年,秦晖又写了些相关文字,这期间还对太平天国与近代中日关系也发表过意见;所有这些看法其实都来自多年以来秦晖对近现代史的一个宏观构想,如何“走出帝制,走向共和”?如何理解“三千年未有之变”何以发生?
    政治学者刘瑜曾为该书写作书评《巨轮调头的时刻》,该文提出,秦晖很像是一个思想的管道工,哪里出现了认识和观念的严重堵塞,他就常常“赶赴现场,进行疏通清理”。
    
    刘瑜说,“虽然专业背景是中国古代史,但他传奇般的知识面、记忆力和思辨力使其“管道疏通”工作远远超出了中国古代史领域。《走出帝制》是其将知识梳理能力运用到清末民初史的一次尝试。
    
    表面而言,《走出帝制》是一个大杂烩式的文集,综合了秦先生对清末到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的分析与评价。仔细阅读,会发现“大杂烩”背后,有清晰的逻辑与层层递进的追问。
    
    刘瑜认为,《走出帝制》追问的第一层,是辛亥革命到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更确切地说,作为辛亥革命的成果——中华民国——在大陆时期的表现,到底有没有、有多少“成就”可言?《走出帝制》的第二层追问:清末民初的启蒙为什么失败?
    
    秦晖总结:文化无高下,制度有优劣。转型之难不在于如何在“中西文化”之间做出一个选择,而在于如何构建一个尊重“底线自由”的制度来呵护多元文化的生长。对此,刘瑜的评论是“怀绝望之心,行希望之事”。
    
    来源:法广
    
    走出帝制
    
    著名学者秦晖新书《走出帝制》网店下架传被查禁


    
    作者: 秦晖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副标题: 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出版年: 2015-10-1
    
    页数: 420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唐阳光人文图书
    
    ISBN: 9787802569027
    
    内容简介
    
    本书是秦晖先生近几年写的一些近代史文章组编而成。2011年时逢辛亥百年,秦晖应报章之邀开了个专栏,就中国“走出帝制,走向共和”中的许多问题谈了很多不一样的看法。
    
    到了2014年“一战”百年、2015年新文化运动百年,秦晖又写了些相关文字。这期间还对太平天国与近代中日关系也发表过意见。所有这些看法其实都来自多年以来秦晖对近现代史的一个宏观构想,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走出帝制,走向共和”?如何理解“三千年未有之变”何以发生?秦晖认为,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头绪纷纭,但抓住了这一头一尾的两大变局——形成我们过去主要传统的“周秦之变”,与历时百余年我们至今仍身历其中的“晚清以来之变”,也就能真正把握中国悠久历史的脉搏,并看到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了。
    
    作者简介 • • • • • •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
    
    《南非的启示》(2013)(第十四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经济观察报》2013年度十大好书、《钱江晚报》2013年度非虚构白银奖、《出版人》2013中国书业年度评选十大好书、《都市时报》2013年度十大好书)
    
    《共同的底线》(2013)(《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2013年度非虚构类致敬图书、《新京报》2013年度社科好书、凤凰网2013年度十大好书、新浪网2013年度十大好书、《中国企业家》年度好书TOP10(人文类)、《出版商务周报》第二届(2013年)风云图书)
    
    《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2012)
    
    《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2010)
    
    《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2004)
    
    《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2004)
    
    《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2003)
    
    《问题与主义》(1999)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演员”越来越清晰,“剧本”越来越模糊
    
    003 辛亥革命“成功”了吗?
    
    004 “辛亥观”的演变
    
    007 “细节化”的辛亥叙事:什么是“政党”?
    
    010 革命还是立宪:也许是个假问题?
    
    014 “政治革命”还是“种族革命”
    
    016 和平的君主立宪可能吗?不可能仅仅因为是满族皇帝?
    
    019 辛亥研究,如今细节是越来越清楚,而背景却越来越模糊了
    
    第二章 “改朝换代”与君主和平立宪的可能性问题
    
    —— “封建”与帝制的比较
    
    025 假如辛亥前是汉族王朝?
    
    030 辛亥革命推翻了什么“王朝”?论此王朝并非彼“王朝”(dynasty)
    
    033 “光荣的女王”是个“亡国之君”?
    
    037 “有国王的共和国”与“半封建”帝国的宪政之路
    
    040 辛亥中国:革命为什么成为大概率事件?
    
    第三章 为什么人们厌恶了帝制?
    
    047 大灾难的形成机制
    
    049 “必然”论与“偶然”论的中国版
    
    053 周期性浩劫与“乱世增长”
    
    056 “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如此仇恨为哪般?
    
    060 重新审视历史上的“制度”问题
    
    第四章 不仁不义的帝制和亦道亦德的宪政
    
    ——辛亥之变的价值观基础
    
    067 向往“飞天”的传统
    
    071 从“陈荔秋中丞”谈起
    
    075 “法道互补”:“乡愿”人格遮蔽“乡绅”意识
    
    077 从陈兰彬想到刘锡鸿
    
    081 “天下为公”,还是“天下为家”?
    
    083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第五章 “宏大叙事”与“祛魅”
    
    ——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的若干解析
    
    089 晚清的大势所趋
    
    093 既往“宏大叙事”何以不受欢迎
    
    095 “祛魅”重在已成为事实的行为,而不在追究动机
    
    097 关于保路运动的“祛魅”
    
    100 要害不在于是否“国有”,而在于如何“国有”
    
    103 在国有、私有的“宏大叙事”背后
    
    第六章 “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
    
    ——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上)
    
    107 “西化”与“现代化”说法的由来
    
    109 “文化”的“西化”与“制度”的现代化
    
    112 太平天国:中国的“西化而非现代化”大潮
    
    115 太平天国是一场大规模的传统“民变”
    
    119 “满汉话题”和“土地革命话题”
    
    123 基督教神权国家:太平天国是“邪教”吗?
    
    126 “洋兄弟”为什么翻脸:国际关系好坏并非“文化”问题
    
    第七章 “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
    
    ——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中)
    
    133 中世纪式的“西化”与秦始皇式的焚书
    
    137 另类“民变”与另类“西化”:太平天国的总体评价
    
    139 “拳民”与“教民”的由来
    
    144 “石头剪刀布,百姓洋人官”:义和团只是“民教冲突”的产物?
    
    第八章 “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
    
    ——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下)
    
    151 关于义和团的“爱国”与“愚昧”
    
    156 义和团“反西化”:又一次“文化”灾难
    
    161 既不“西化”也不“反西化”的辛亥革命
    
    第九章 辛亥革命:“成功”,“尚未成功”,还是“失败”?
    
    ——关于革命失败与革命理想是否实现的辨析
    
    172 辛亥革命:“好事没做成”还是“坏事做成了”
    
    176 民国历史的第一面相: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180 民国历史的第二面相: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
    
    182 中国人口模式的转变发生于民国时期
    
    185 民国经济对印度的“赶超”
    
    190 关于民国经济评价的两个辩论
    
    193 工业化的畸形问题:东北与香港之别
    
    196 逆差中的繁荣:全球化中的民国经济
    
    200 历史的先声
    
    第十章 民族主义的实践:中国“站起来了”的历程
    
    207 关于民族、民生、民权的“三阶段”说
    
    208 民国时期的外患主要来自日、俄
    
    212 国内斗争、列强争夺与国权维护
    
    215 评价民国时期外交的标准
    
    219 两次正确“站队”的重大意义
    
    224 共赴国难:抗日战争中的“正面”与“敌后”
    
    228 抗日与摩擦:关于“积极”与“消极”的讨论
    
    232 从五四抗争到华盛顿会议:不同往昔的“红白脸”互动
    
    第十一章 “半殖民地”状态的终结:再谈中国“站起来了”的历程
    
    239 “革命外交”:“修约”、“废约”和“改约”
    
    241 恢复关税主权与司法主权
    
    242 政治多元化与外争国权的关系
    
    245 中东路事件:“革命外交”的最大挫折
    
    248 “解脱百年枷锁”:对日抗战中废约的实现
    
    附录 为什么中国对日关系会“以德招怨”?
    
    255 “半殖民地”色彩的消除
    
    257 中国已经跻身于“列强”?—以入越受降为例
    
    262 中国“列强”地位的一度丧失
    
    第十二章 抗战后中国巩固、强化国家权益的曲折历程
    
    268 民国的遗产:南海诸岛—兼评所谓“地图开疆”说
    
    271 中国取得边界争议地区的主动权
    
    275 “再版巴黎和会”:雅尔塔体系造成的新国耻及纠正
    
    277 新疆“内向”及苏联的反扑
    
    280 20 世纪60 年代新疆问题的最后解决
    
    284 总结:综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十三章 重论“大五四”的主调,及其何以被“压倒”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一)
    
    第十四章 两次启蒙的切换与“日本式自由主义”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二)
    
    第十五章 从“日本式自由主义”到“俄国式社会主义”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三)
    
    来源:豆瓣
    
    秦晖:走出帝制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一本書的故事——《風騷與艷情》修訂本自序
  • 《克格勃——苏联秘密警察全貌》:苏联在美国安插了多少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