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Facebook创办人扎克伯格的女儿Max诞生,他在社交网页上公布了一封写给女儿的信,宣布捐出自己99%脸书股份做慈善,目前市值约450亿美元。他成立了一个以自己及太太姓氏为名的基金会“Chan Zuckerberg”,旨在提倡平等及儿童权益,要为女儿打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450亿美元的捐款夺人眼球,但如果耐下心好好读一读 扎克伯克写给女儿的长信,读到一些词句——“为了后代生活在一个更好的世界里,我们这一代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我们爱你,为了你、为了所有的孩子,我 们肩负巨大的责任为你们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人间信仰的力量。想象一下,一个父亲面对襁褓中的新生婴儿,无论在什么国家、 什么文化之下,他的言辞都该有种发自肺腑的真诚。
以真金白银的方式,袒露一颗赤子之心。扎克伯格的举动,感染打动了全世界很多人。遗憾的是,也有很多人习惯以阴谋论看待,称扎克伯格的慷慨,不过是为了逃税返税外加沽名钓誉。在美国继承巨额财富要缴纳相当比例的遗产税没错,但很多富豪对于遗 产税,并不像局外人想象的那么抗拒。小布什上台后,曾准备推动逐步取消遗产税。可当时120名美国富豪联名反对,理由是取消遗产税会损害公益事业,扩大贫 富之间的鸿沟。
总是以逃税来看待富豪们的慈善举动,显然是一种狭隘。执着于寻找别人做事目的或动机,却无视基本事实,只能产生偏见。纵然 扎克伯格避了税、得了名,只要捐出来的钱,真的相当多数都投入了慈善,改善了很多弱势者的境遇,不就是人间大爱了吗?用挑剔到绝对无菌的标准,来苛求善 举,其实是对善的扼杀。人的天堂只能建在人间,只能用人间的方式去建。
每当有国外富豪大手笔投入慈善的新闻,中国互联网上就会有习惯性对比,不少指责中国富豪的境界不堪。但看到富豪和富豪差距的同时,也要看到富豪背后文化和环境的差距。比如美国富豪慈善捐赠多,但美国中产阶级、普通人捐的 也不少,甚至捐款占收入比更高。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他们的信仰和社会价值观。很多人愿意信奉各尽其力、互助互救,以促进社会走向美好;只有在这样 的氛围中,才能理解“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这种富豪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崇尚天堂,但在方法上还是立足人间。还在不断完善中的基金会制 度,就是企业家精神在慈善领域发挥作用的最好例子。尽管也有批评,说基金会保障了富豪家族长久利益等,但总体而言,这种制度有效平衡了各方诉求,也让慈善 更高效、更有持续的生命力。这也是很多富豪在很年轻时,就愿意承诺将钱捐出成立基金的重要原因。
我们要看到45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更要 看到这种立足人间的信仰。百余年来,中国历经的不仅是世事动乱,还有内心信仰的天堂地狱、起升跌落。在各种主义和理念之间疲于奔命,在最纯洁无私的信仰坍 塌之后,最世俗功利的思维框架才容易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更好理解富豪的慈善为何总显得动机不纯,而普通人也习惯寻找善行背后的不堪动机,以反常为 正常。而让人们的信仰正常化,依然道阻且长。
所以,艳羡扎克伯格的捐赠之前,先要想想怎样的世界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富豪。与其惊叹扎克伯格 的巨额捐赠,对吝啬的中国富豪揶揄讽刺,不如耐心再读读她写给女儿的信,体味充盈其中的责任感。“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希望你能够在一个比今天更好的世 界里长大。”为了中国能变成“一个比今天更好的世界”,为了未来的中国能出现扎克伯格,每一个人都有道义上的责任,都有可努力的空间。当然,也包括中国富 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