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访李锐/沙漠秀影/农民耗300万建毛像/《十年》未来变现实/十年后最贵的/周恩来/上海踩 北京霾
發佈時間: 1/5/2016 9:50:50 AM 被閲覽數: 23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沙漠秀影


作者:白露为霜  于 2016-1-4 贝壳村



拉斯维加斯最吸引我的是看秀。几日前Wynn大酒店的百老汇音乐剧名曲集锦ShowStoppers,世界顶级的舞台、灯光、服装和音响,高超的舞技,激情的歌声,经典的内容,真正是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事实上拉斯维加斯本身就是一个大秀场。它向来来往往的过客们推销着一个个金星闪烁又光怪陆离的梦想- 堵台上的各色筹码像是熠熠生辉的金币,勾引着一夜暴富的欲望;性价比极高的豪华酒店和林立的品牌名店让你满心窃喜地以为五星级、阿玛尼、香乃尔不再是小众们的专利;夜店的朦胧和暧昧,秀台上俊男美女的健美曼妙,性感多姿,仿佛美丽爱情正不断向你招手。在这里,人人似充满浪漫的幻想,个个似握有幸福未来的确据。

然而,当汽车拐出拉斯维加斯大道,驶入15号高速那条荒芜之路,你会突然惊醒:这座城只是沙漠里的一个幻影。



白露为霜注:不同于拉斯维加斯的很多秀,ShowStoppers允许摄影(无闪光灯)。


 

 

 

 

 

 

 

 

 

 

 

 

 

 

 

 

 

 

 

 

 

 



backchina







孔捷生:《十年》未来场景惊变现实



2016年1月04日

    
    
    (专栏作家 孔捷生)
    
    孔捷生:《十年》未来场景惊变现实


    ■《十年》这部电影虚构了五个香港未来的故事。互联网
    
    我在香港看电影《十年》,上午十一点最早场依然爆满。观后颇为动容,真是一部真正属于香港人的电影!十年之后的2025年,香港会变成什么模样?五位年轻导演通过五个短片警醒港人,这就是我们的未来,除非大家挺身而出把握自己的命运。
    
    《十年》分〈浮瓜〉、〈冬蝉〉、〈方言〉、〈自焚者〉、〈本地蛋〉五个单元,十年能有多长?弹指一挥而已,故而电影表现的都是眼前现实。单说〈浮瓜〉一节——香港「爱」字头的爱国社团以其炫目的出位动作,俨然与传统左派某「联」排排坐,而他们又和一众特区政府高官无异,都须在密室接受西环干部耳提面命。警务处长密令黑社会和南亚裔枪手上演假行刺,肉靶是「爱」字头的大姐大以及某「联」的头面人物,但只制造刺激场面而毋须见血,许诺事后枪手收钱并着草远遁。行刺者照足脚本来做戏,实际上却被警方当场击毙灭口。于是香港进入紧急状态并迅速通过了《国安法》······
    
    绑架李波是系列抓捕之一
    
    这是虚构情节吗?雨伞运动期间亲中拥共社团的作为,警方和黑社会互为呼应的诸多细节,都是香港未来写照。再看〈方言〉和〈本地蛋〉,片中对本土文化的追剿和人际告密,特别是少年军沿街「破四旧」之行状,适逢文革五十周年,莫不是红卫兵卷土重来?至于极具震撼力的〈自焚者〉一节,已毋庸多作诠释,但于我别有感触之处是这一片段,浑然不知就里而卖出一罐「火水」的小铺主被西装笔挺的特别探员拘禁和抄家,其中操国语的为首者最为阴骘,俨然秘密部门的政工干部。
    
    这一幕其实毋须再等十年才发生,它已是香港现实。刚在柴湾被大陆绑架到深圳的铜锣湾书店股东,是我认识的李波先生,我的《苹果》杂文结集《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就是他出版的。李波太太我也认识,中国著名诗人舒婷是她的亲戚。这宗神秘绑架明显是系列抓捕行动之一环,在有出版自由的香港,专营中共禁书的铜锣湾书店从股东到员工相继在泰国、深圳和香港离奇「蒸发」,若非来自国家指令谁能办到?李波被掳到大陆用普通话给妻子报信:「暂时回不去,要配合调查」、「如果我表现合作,就可以从轻。」旁边有国语插话:「对,配合就没问题」······这不正是〈自焚者〉一片里上门办案政府特工的所作所为?
    
    《十年》观后感慨之余,倍感五位年轻导演之思想敏锐。片中对邻近强国的认知,已远非《省港旗兵》、《表姐你好嘢》那过去的年代。还记得亡友罗海星以前和我提过,回归前陆恭蕙曾请他专门讲解中共这个组织的运作模式、制度特质等等,足见彼时香港人对共产党是什么物种几乎一无所知。而今香港易帜已迈入第十八个年头,中共从另一个地理疆域和政治模式的存在,变成君临香港而且无处不在,如同〈自焚者〉片头汹涌而至的雾霾,铺天盖地笼罩香港,每个人都必须同呼吸,进而和强国共命运。
    
    〈冬蝉〉里香港价值与文化被抽干和木乃伊化;〈方言〉里港人之间的政治检举;〈本地蛋〉里孩童被国民教育洗脑和红小兵化,这难道不是香港迫在眉睫的现实?天下何来宿命,大家合力铸成的历史就是宿命,未来十年,香港人要书写怎样的历史?
    
    来源:苹果日报



十年后,最便宜的是车子房子,最贵

的竟然是...


匿名  发表于 2016-1-4


 十年后最便宜的东西

  1、现金

  

  2015年的100元人民币,购买力是2005年时候的几分之一?去麦当劳,买到的东西也许差不了多少,但买房子、雇保姆、看病,孩子上培训班,差别就大了。

  2005年的时候,保姆月薪是1000元,目前要3500到4000元;好地段差一点的小区,新房子当年是6000元一平米,现在至少要3.5万了。这是媒体调查的购买力贬值数据,随着物价高涨,10年后,想必现金会越来越不值钱。

  2、房子

  

  今天我国人均保有的住宅面积是多少,在建的住宅面积又是多少。计划生育所造就的倒金字塔型家庭带来的后果是,自己一套房,双方父母各一套房……最终这些房子都会留给后代,而空置的房子需要缴纳房产税,谁会愿意留这么多房子在手里,大家都抛售房子的后果是什么?

  3、汽车

  

  汽车基本上已经成为非常普通的消费品了,根据媒体的统计,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3亿量,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加大。各大汽车厂商都大力在华建厂,并且大力促销大打价格战。可以预见,10年后汽车会比今天便宜很多。

  4、手机

  

  今天的手机比10年前便宜了多少,以前是买手机送话费,现在是充话费送手机,而且手机商家大打新概念,手机,只是一个入口,是搜集你个人信息的工具,以后,恐怕巨头们会争着送你手机

  十年后最昂贵的东西1、清洁的空气

  

  如果你现在仍然居住在北方的重工业城市,你就知道清洁的空气有多么的稀缺。北方很多城市一年的雾霾天气已经占到全年的很大比重,以往平平常常的晴朗天气,竟然成了奢侈品。想要呼吸新鲜空气,举家搬迁,代价多大,不必言说。

  2、干净的水

  

  根据媒体的报道和学界的调查,中国的水污染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许多河流干涸,没有干涸的河流也面临着来自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污染。君不见,2013多地爆发居民抢光超市纯净水的新闻。10年后,这种状况不会减轻。

  3、安全的食品

  

  如果我们的空气和水都被污染了,我们的食物还安全吗?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百姓,没有“特供”,那么想吃到真正安全的食品,你的花费将非常大。

  4、医院的床位

  

  如果我们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身体将受到非常大的侵害。即使在今天,医院里也是人满为患,一床难求。更不要说3年后了


backchina


陈鲁豫专访李锐:当毛泽东秘书的日子-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wNQFtx7Pns
2012年11月3日 - 上传者:新闻联播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主持人陈鲁豫访问毛主席前秘书李锐



乡民越愚昧,领袖越伟大!

河南农民耗300万建36.6米

高毛澤東像

  | 2016年1月4日             

1【博聞社】1月4日,有网友向记者反映,在河南省通许县一村庄的地头,当地村民集资建造了一座几十米高的毛主席像,十分引人注目。河南映象網记者来到开封通许县朱氏岗村,在村子西北角,一座即将竣工的毛主席像耸立在村头。

在现场看到,这座雕像坐北朝南,毛主席呈坐立状,由钢筋和水泥筑成,外面一层被涂上了金色漆,旁边还有脚手架,不时有群众开车慕名到来,在毛主席像前拍照留念。
2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座毛主席像由几名企业家投资建造,其中村里一部分人捐款数万元,设计高度为36.6米,总造价近300万元。“去年二月初九(3月28日)开始动工,农历七月十三(8月26日)一期工程完工,十一月初六(12月16日)基本建造完成。”现场负责的老人贾老汉说。

但內地網民對此大不以為然:

@寒烟暮雪:鄉民越愚昧,领袖越伟大!

@里程ren:用饿死的河南人亡魂造驻的?

@一生不读报:从手放的位置来看这是标准的蹲坑姿势,还缺个金马桶啊!

@陈萧健c:我得去伊拉克寻找那根绞死萨达姆的绳索,收藏备用。
3
@东方不败脑神丹: 画地为牢隔城乡,半干半稀吃得香; 辟谷学仙几千万,衣衫褴褛好殉葬。 绳连蚂蚱集体蹦,奉旨造反打砸抢。 见证文化大革命,七年八年闹一场。 重点整治走资派,地富反坏右陪绑; 请示汇报忠字舞,红色恐怖四人帮。 路线阶级生死符,打劫内讧噩梦长。






禁片:周恩来的厚黑功夫-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WdbOC3K50M
2013年9月3日 - 上传者:禁书网
禁书网http://www.bannedbook.org/ 海量禁书禁片免费下载禁片周恩来的厚黑功夫.




上海踩 北京霾 天津炸 深圳㙵 送交者: 啊哎呋唉 2016年01月02日07:33:21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上海踩 北京霾 天津炸 深圳㙵


12月22日的《纽约时报》以《2015:中国多难之年》为题发表署名文章指出:“近期,中国发生了一系列与人为活动或失误有关的致多人死亡的灾害...每一次,灾害的发生都植根于中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薄弱的安全监管,以及腐败丛生的政治体制。”

作者这篇年度回顾文章中再次点名本年度臭名昭著的几起超级人祸,外滩踩踏惨剧责无旁贷地居首。

上海踩 北京霾 天津炸 深圳㙵

在多难2015的暮鼓晨钟里,《闲话上海》重播一年前的元旦节目并以此铭誌:


陈毅广场的地气

外滩新年前夜踩踏悲剧36死!《闲话上海》在此为往生者默哀!

2015年的钟声终于敲响了!敲响于那36具抑或挣扎在救护车里底气尚存的模糊血肉之间,敲响于中华梦帝国习太祖最新指示的光辉灿烂之中:“党的底气就是接人民的地气!”

外媒日前报道:悲剧…翌日元旦,上海三大报章的头版,不约而同都刊登同一头条新闻:《习近平: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至于有36条人命的新闻,则被用来包“报屁股”。上海元旦日出版的三大报纸《解放日报》、《文汇报》和《东方早报》的头版新闻,都是中国主席习近平的讲话和硬照,习说:“党的底气就是接人民的地气!”至于外滩发生的人踩人悲剧,只用了百余字简讯交待,并且放在报章最末位置…

可怜黄浦江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毅广场“39级台阶*”上横陈的39具青春肉体啊**,在2015年钟声敲响前茅台酒震聋发聩的广告叫卖声中寒颤萎缩,在早已被“正能量”侵蚀殆尽的冰酷水泥地上气若游丝。就差这么一眼眼一眼眼,没接上几十秒倒计时就普天鸣响的由总书记呼出的这股貌似阳光明媚的热腾腾底气!

《39级台阶》是英国惊悚大师希区柯克完成于上世纪1935年的一部心理解析电影,影片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快走!下一个将是你!”

“快走!下一个将是你!”此时此刻的外滩陈毅广场,怎么走?哪儿接气?有的是:上气不接下气,有进气没出气,气散声殒断了气……“快走!下一个将是你!”

走笔至此,看官必叹成功冷血,可不是我教你诈:前一个年头刚刚洗礼了瘟猪浮江(温朱胡江)万畜水上芭蕾团体操警示性海市蜃楼不祥鬼魅奇景的一向被公认为精明盖世的外滩人,怎么就如此不长记性地,变本加厉地,投之以十倍百倍激情地,涌入那原本切切应该遥遥规避的满溢着邪瘴污垢的滴血周年祭坛——举目仅年前还“尸横遍野”的夜浦江:您,就不觉得晦气吗?

在尿街陆囡一泡童子功引发的又一轮内地反特民粹主义聒噪声中,在沪港通于月前一蹵而就双都散户股民癫狂追捧的时尚敛财工具后,香港,上海,这两个在无数次历史际遇中因缘果报而互补存无的超级国际大都市,在这场外滩践踏惨剧中,也不甘寂寞地再一次双双步入《闲话上海》“对照集”工坊。

占中圣诞清场,占外辞旧更张。

占中圣诞清场:港岛一辆运钞车圣诞节当天的24日下午1时许驶经湾仔时,掉落3箱现钞,有市民捡拾。经点算后损失约1523万港元。《苹果日报》12月25日报道,内地游客在湾仔告士打道运钞车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总计有20多人在马路上捡钱,但其中超过10人是在从旅游巴士上下车在附近吃完午饭的内地游客…苹果日报还援引消息称,内地游客主要捡成捆的钞票,捡走了十多个“钱砖”,以每个“钱砖”50万港币计算,共计超过500万港元,这些人捡完钱后快步返回旅游巴士。另据媒体披露,截至《闲话上海》断稿,总共有30名香港市民到西区警署、湾仔警署等各间警署交还捡拾得来的钞票,总金额合共569万元。依此类推,这一轮大陆游客非法捡拾的香港横财,是这辆运钞车损失金额的一大半!

占外辞旧更张:陈毅广场39级台阶踩踏悲剧闭幕前的正在进行时——只见外滩18号四楼M18酒吧飘然飞出若干类似美钞的绿色“纸币”,原本已进入逐步控制疏散的悲剧现场,出现了第二次骚乱——幸存者全数忘却了拯救,他们以一个充满拐点的华丽转身,猛然扑向中山东一路口原英国殖民主义者麦加利银行狮子头下的“散财宝地”。

是柏杨说的:“丑陋的中国人……”

外滩,我开始无可救药的鄙视她!“人们啊,快走!不然,下一个将是你!”

注释——

* 此处为本文字稿之艺术夸张——陈毅广场的台阶是17级。

** 澎湃新闻网以极为暧昧的笔触自医院重症监护室报道:“有三到四名(伤者),从目前情况很难评估。”

creaders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猩猩新年贺辞/美:二十年内将爆发中美俄核战 死伤超二战/广成子对黄帝的忠告
  •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王莽为何能轻松篡汉/血型排行榜/血魔红色高棉/不阅读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