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希拉里/从信心危机到信任危机的逻辑/《琅琊榜》的六四情结/思想可以被批判
發佈時間: 2/17/2016 12:05:15 PM 被閲覽數: 200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视频:希拉里演讲时咳嗽不止 抱恙出

席活动引猜疑


京港台:2016-2-18 01:19| 来源:中新网 |



  

  据美国Breitbart网站报道,当地时间2月16日,希拉里在纽约黑人聚居地哈莱姆区发表演说期间,多次咳嗽,以至于不得不几度中断发言。

  希拉里因为咳嗽不得不喝水润喉时,全场观众热情高呼“希拉里!希拉里”,来给她鼓劲。希拉里挣扎着完成了演讲,在此期间她指出,美国白人需要意识到他们的“特权”,并帮助黑人克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障碍。退场时,希拉里又多次咳嗽。

  这已经不是希拉里第一次在重要场合咳嗽了。2011年5月,美国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击毙“基地”头目拉登。随后,一张据信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副总统拜登、时任国务卿希拉里等人在白宫时局值班室观看突击行动“实时直播”的照片成为媒体广为传播的热点,照片里的希拉里用手捂着嘴,引发外界猜测。希拉里后来解释说,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早春过敏性咳嗽,并没有什么含义”。

  此外,2015年10月,希拉里在国会接受质询,就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遇袭事件进行辩解时,也面带倦容、多次咳嗽。2012年7月,希拉里在越南发表演讲时曾不停地咳嗽,后来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就挥挥手下了台。

  希拉里的健康状况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外界关注。2012年12月30日,希拉里在纽约一家医院接受复查时,被查出体内有淤血,随即住进了医院。医院方面表示,这是希拉里早些时候摔倒在地并引发脑振荡之后产生的淤血。有的政客声称希拉里是在“装病”,有媒体甚至说她患有脑癌。为了破除身患重病的传言,她曾和奥巴马一起在2013年1月接受采访,称自己的身体“很棒”,上个月脑震荡的后遗症“在减少,有望全部消失”。






梁京:从信心危机到信任危机的逻辑




2016年2月17日



    
    
     对猴年春晚的"妄议"和反妄议,是今年春节发生的一大政治事件,这段时间还发生了香港的"暴乱",北朝鲜发射长程导弹这两个重大事件。毫无疑问,这些事件都反映了中国危机的深化,其主要内涵就是对中国统治者的信心危机正在全面升级为信任危机。  
                       
     所谓信心危机,就是总体上我还是相信你想把事情办好,但我对你能不能办好失去信心,而信任危机则是我已经不相信你真的想把事情办好,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不再认真对待了,我只是按照我对是非曲直和自己的利益判断行事。
    
    香港的"暴乱",就是这个逻辑最明显的结果。在香港的雨伞运动中,虽然警方一度放弃对市中心的执法,香港的极端势力并不敢采取此次"暴乱"的激烈手段。而这一次,极端势力之所以选择在大年初一这个时刻采取如此激烈的手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知道,很多港人对统治者不仅没有了信心,更完全失去信任。
    
    北朝鲜的核危机也是如此,美国和南韩之所以不顾中方反对,决意把萨德导弹部署在首尔,也是因为他们对中国解决北朝鲜核危机的能力失去信心,而且认为中方其实并无诚意,不能信任。
    
    至于春晚,一开始很多非常支持当局的人都非常不满,纷纷"吐槽"。尤其是在春晚的总导演明知由很多人对节目不满,却公然宣布"我给自己打一百分",激发了众怒。在这种情况下,当局的选择是发动一场"春晚保卫战",利用"组织"的力量,开动全部官方宣传机器,并逼使一批政治上忠诚的学者集体出面表态,说春晚如何如何好。这样低级的手法不仅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更让人想起文革末期,广播里天天高唱"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的情景。于是,微信群中各种"妄议"更加不可收拾。
    
    我相信,这场春晚保卫战的后果,绝不是当权者希望看到的,但为什么还是发生了?如何来理解统治者从信心危机转化为信任危机的逻辑?来自当权者本人的逻辑就是迷信权力,以为一朝权在手就可以号令天下,无所不能。客观的原因就是无人可信任,或谁都信不过,其结果就是只用自己相信是忠诚的人,而不管是否能胜任。换句话说,外部的信任危机,是内部信任危机的结果。
    
    问题是,真的无人可用?还是没有器量容得能人?中国从信心危机向信任危机的转化将让当权者再也无法回避这个尖锐的问题。说实话,中国老百姓对春晚搞的好不好,本来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在意。此次"妄议春晚"事件,若不是奴才把主子绑架了,也不至于闹了到如此尴尬的地步。但中国经济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对当权者的信任危机转化为全面的信用危机,比如说对人民币能否保值的信心危机,那中国离危机的全面爆发也就不远了。
    
    看来当权者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些认识。最近引起财经界广泛关注的一件事,就是周小川在沉默多日之后终于出来解释中国的汇率政策。这说明前一段关于找人取代他做央行行长的留言最后没有成真。这并不等于说当局不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最终因利害关系太大,还是让周小川留任。
    
    我的一个判断是,周小川留任有很大的外部压力背景,因为周小川几乎是唯一有能力与主要国家的货币决策当局有效对话的人。在人民币贬值预期难以抑制的大势下,换央行行长,很容易加剧贬值预期。
    
    问题是,一个周小川能否止住中国的信任危机?启用更多的能人,会不会危及当权者的地位?这是我们需要在今后拭目以待来回答的问题。
    
    來源:RFA 





谢选骏:《琅琊榜》的“六四”情结——纪念“六四屠杀”27周年



2016年2月17日 



    广告宣传说,“这是一部中国式的《基督山伯爵复仇记》”;在我看呢,“这是一部中国式的翻案剧,里面充满了六四情结。”大概在现今的肃杀之下,“翻案剧”只能被说成是“复仇记”,但这两者其实根本不同:“翻案剧”只能仰赖“好皇帝”,而“复仇记”却是“反社会”。显然,《琅琊榜》期待皇帝的改错,而不是向整个社会结构发起挑战!
       
                       《琅琊榜》外文名Nirvana in Fire,是由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山东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北京儒意欣欣影业、北京和颂天地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圣基影业有限公司、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古装传奇剧,由孔笙、李雪合力执导,胡歌、刘涛、王凯、黄维德、陈龙、高鑫、吴磊等联袂主演。
    
    该剧根据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梅长苏在国仇家恨、兄弟情义的漩涡中见招拆招、游刃有余,奏出了“江左梅郎”赤子之心下的一曲慷慨悲歌。
    
    该剧于2015年9月19日登陆北京 、东方两大卫视首播,口碑与收视俱佳,一举斩获“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和国剧盛典十佳电视剧。
    
    为什么《琅琊榜》一炮而红?因为《琅琊榜》挑动了“平反六四”的情结。
    
    梅长苏(胡歌饰)本远在江湖,却名动帝辇。江湖传言:“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作为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的首领,梅长苏“梅郎”之名响誉江湖。然而,有着江湖至尊地位的梅长苏,却是一个病弱青年、弱不禁风,背负着十多年前巨大的冤案与血海深仇,就连身世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原来,十二年前,南梁大通年间,北魏兴兵南下,赤焰军少帅林殊随父出征、率七万将士抗击敌军,不料七万将士因奸佞陷害含冤埋骨梅岭。林殊从地狱之门拾回残命,历经至亲尽失、削骨易容之痛,化身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盟主梅长苏。
    
    十二年后,梅长苏假借养病之机、凭一介白衣之身重返帝都,从此踏上复仇、雪冤与夺嫡之路。面对曾有婚约的霓凰郡主(刘涛饰)、旧时的挚友靖王(王凯饰)以及过去熟悉的所有,他只能默默隐忍着一切,于看似不经意间,以病弱之躯只手掀起波波血影惊涛,辅佐明君靖王登上皇位,为七万赤焰忠魂洗雪了污名。
    
    然而由于梁武帝晚年的昏乱治理,南朝境内纷乱四起,已代北魏而立的东魏趁机兴兵南下,朝中一时竟无人能够领兵。为解国难,梅长苏不顾身体病弱,毅然束甲出征,仅用三个月时间,带领大梁军队一举平定北境狼烟,还大梁以和平安定。而此时的梅长苏,也煎熬尽了自己最后的一点心血,在沙场上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第1集 琅琊榜首 化名进京
    
    眼前军士死伤无数,杀声震天,梅长苏再从噩梦中惊醒。梅长苏原名林殊,十二年前北魏兴兵南下,林殊作为赤焰军少帅的身份率七万军队随父出征,不料惨遭奸佞陷害,其父和七万将士埋骨梅岭,林殊历经常人难以忍受之痛侥幸存活,但却是病弱之躯。为不辜负其父意愿,匡扶正义,让沉冤得以昭告天下,林殊以江左盟盟主的身份,重出江湖,再回金陵。梅长苏的挚友蔺晨,琅琊阁阁主,江湖中地位亦是非同一般。琅琊阁因善于解天下人疑惑而闻名天下。琅琊阁阁主蔺晨和大梁国誉王先后得到消息,北燕六皇子册封为太子。众人不解没有背景、实力又最弱的北燕六皇子为何会拿下东宫之位,谋士进言,北燕六皇子得到“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的锦囊。大梁国誉王被加赐两颗王珠,成为七珠亲王。此时梁帝年岁已高,太子和誉王向来不合,共同觊觎帝位,为夺得天下,太子欲刺杀誉王却失败。誉王与太子亲信——天泉山庄庄主卓鼎风,两派人马亲上琅琊阁问询麒麟才子的身份。誉王、太子同时得知麒麟才子所指即是梅长苏,皆欲抢先一步结识此人。天泉山庄卓鼎风之子卓青遥负责护送进京状告庆国公亲族的一对老夫妇,被双煞帮季帮主追赶至江左盟之地。梅长苏携贴身护卫飞流赶至,阻止了季赢。季帮主心有余悸,梅长苏的威信,江湖中人闻风丧胆。梅长苏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却能号令众英雄。萧景睿、言豫津将梅长苏接至金陵城下,望着熟悉陌生的金陵城,梅长苏触景生情。此时,云南王府郡主霓凰与随从赶至金陵城下。生活豁达的霓凰郡主萧景睿两兄弟见面一阵比试,两人武功不抵霓凰郡主,很快败下阵来。经试探,霓凰郡主大赞两兄弟功夫大有长进。梅长苏坐在轿内看着霓凰郡主,暗自伤神。两人以前有婚约,经梅岭一站,早已物是人非。梅长苏并没有与霓凰郡主相认。怕受外界干扰,梅长苏以苏哲的身份,到萧景睿家中养病。此时负责护老夫妇的卓青遥正向萧景睿的父亲汇报老夫妇的近况,原来,护送是假,意图给誉王制造麻烦是真。梁帝忌惮霓凰郡主的兵力,看着十万将士对她的忠心耿耿心怀不悦。在迎凤楼下,搭一座公开比武擂台进行招亲,梁帝意图很明显借择婿名义控制霓凰郡主在南境的军事实力。霓凰郡主有一好友悬镜司夏冬,相识于军旅,因夏冬夫君梅岭一战中含冤而死,与霓凰心生隔阂。夏冬奉诏,滨州查关于庆国公一案,不能亲自参加霓凰的擂台招亲,心生遗憾,既希望霓凰得到幸福,又耿耿于怀林家叛变一事。
    
    第2集 霓凰招亲 宫中重逢
    
    梁帝忌惮霓凰的意图很明显,她执掌云南王府,手下十万铁骑,怕在南境军士只知穆王,不知梁帝。霓凰郡主择婿,太子誉王在内的众人各怀鬼胎为自己谋略。誉王为巩固军方力量,选出两名参赛者加入霓凰郡主的比武择婿,均不敌禁军大统领、琅琊榜高手榜第二名的蒙挚,遭到誉王训斥。萧、言二人决定参加比武选亲,为郡主筛选良人。因比武擂台招致了多方诸侯,大家都希望霓凰的势力可以为自己所用,牟足了劲参加比试。梅长苏在侯府花园喝茶小憩,梅长苏的近侍飞流生性贪玩,再加上出入侯府纵乐玩耍的习惯招来误会。与飞流过招,大统领蒙挚感叹飞流的身手,梅长苏普通江湖人的身份引怀疑。霓凰送夏冬出城,遇到了正换防回京的靖王萧景琰。两人因林氏谋反一案水火不容,夏冬耿耿于怀夫君被林氏谋害,而生性耿直的靖王始终不愿意接受林氏谋反一案。梁帝的儿子靖王生性率直,却也因为性格原因不受梁王的重视,在众皇子中间很难立足,经常被刁难。靖王换防回京面见梁帝,梁帝只顾与太子和誉王大谈书法,前来面圣的靖王受冷落。飞流的身手终于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蒙挚向太子推断苏哲即为麒麟才子梅长苏。同时谢弼也探听到了梅长苏的真实身份,告知了誉王。谢府二公子、誉王派系的谢弼从中斡旋,请皇后与霓凰做客宁国侯府,意图拉拢梅长苏,被心性耿直、不想友人陷入两难之境的萧景睿阻拦。比武招亲开始,誉王一干人等终于见识到梅长苏的庐山真面目。两人争相在梅长苏面前示好,却都遭到不冷不热的婉拒。谈话间,太监来宝觐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一直很疼爱梅长苏,十分看好他与霓凰的婚事。尽管太皇太后年岁已高,围在膝下的众孩儿都不记得姓名,但在见到梅长苏时还是禁不住唤他小殊。霓凰察觉到梅长苏的异样,禁不住找梅长苏谈话。梅长苏身负着七万将士的血海深仇,并不想被儿女情长所牵绊,与霓凰只是闲谈聊天,探讨国家大事。途中遇到了正被公公打骂的幼童。
    
    第3集 雪庐结盟 黑马异起
    
    梅长苏与霓凰郡主廊下谈心,途中遇到了正被公公打骂的掖幽庭罪奴庭生,才得知靖王一直很照顾庭生。霓凰同样看不惯打骂庭生的公公趋炎附势,出手教训了他。梅长苏看出了庭生的求知欲,欲收他为徒。尽管霓凰郡主告知没有梁帝特赦,像庭生这样的罪奴是不能轻易离开的,考虑到庭生在宫里的处境,梅长苏坚持一试。太皇太后召见梅长苏,途中梅长苏遇到魏将军的刁难,身手不凡的飞流只用了短短几招便将其制服,怕飞流伤人,梅长苏及时制止。碰了一鼻子灰的魏将军不肯轻易罢休,大统领蒙挚及时出现斥退了魏将军。原来,蒙挚在宁国侯府时就已经一眼认出了梅长苏的身份,蒙挚曾是林氏麾下一员,深谙林氏的忠心,坚信十二年前是一场冤案。蒙挚与梅长苏一直有书信往来,担心梅长苏进京会给他惹来麻烦。梅长苏宽慰蒙挚放宽心,十二年前梅岭一战,深受重伤的梅长苏早已经面目全非。蒙挚应约与梅长苏一聚,天气尚未入冬他见梅长苏已经用炭火取暖,知道梅长苏身上的伤还未养好,也意识到十二年前梅岭一战是一场恶战。蒙挚很想知道十二年前发生了什么,梅长苏的记忆又回到十二年前因官宦玩弄政权,血流成河的场面。武试最后一天,皇后和贵妃分别向梁帝推荐了自己中意的人选廖庭杰和太尉府司马雷,希望借助梁帝优先中选来增强自己在朝中的势力。武试最后一天,一直被看好的秦尚志意外被北燕杀出的黑马百里奇一招制败。梁帝担心郡主嫁到北燕会令北燕如虎添翼,为阻止北燕的计划煞费苦心。、萧景睿、言豫津与梅长苏商议百里奇一事,席间谈起萧景睿的身世,原来长公主生萧景睿的时候,因为京城突发瘟疫,只能住到睿山的一处尼姑庵了。当天晚上,天泉山庄的卓夫人也刚巧上山,两人因为性情相投住到隔壁,由于婴儿在同一时间出生,又有其中一名婴儿夭折,无从辨认另一婴孩的身份,故梁帝赐国姓,取名萧景睿。梁帝设宴宴请进入文试前十名的候选人,实则是梁帝的缓兵之计。百里奇一事由于梅长苏是霓凰郡主举荐的执掌文试人员无意被卷入。誉王提议,切磋武艺,萧景睿率先请战,终不抵百里奇,败兴而归。
    
    第4集 靖王意动 霓凰遇险
    
    百里奇比试现场,梅长苏看出百里奇虽然身手不凡,但用的是蛮力。到时候只需要几个小孩子经过调试便可击倒百里奇,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百里奇答应五日后应战梅长苏。为了送靖王人情,也为了保住祁王的遗腹子庭生。梅长苏苦心提议孩童从掖幽庭罪奴挑选,蒙挚奉命前去选中了包括庭生在内的三个稚子,预备五日后与百里奇一决上下,借此杀杀百里奇的士气。静妃无意间撞见了被罚去佛堂点烛的惠妃,得知惠妃胆子小,静妃陪同前往。两人却在无意间撞见了老嬷嬷与侍女准备挪用情丝绕一事,惠妃深知情丝绕有催情的效果,服用后会四肢无力,意识到有人动用情丝绕不是什么好事,静妃怕生事端,借故说明哲保身、稳住惠妃,以免消息走漏。霓凰前来梅长苏的住处观看稚子训练的结果,不由得惊叹阵法奇妙,但是明显攻击力不够,只是看梅长苏很有把握的样子,猜想梅长苏肯定另有妙招。霓凰目前的处境十分艰难,她很奇怪自己怎么会无条件选择相信梅长苏。因为静妃的位份不够,故意做了药囊传书长公主汇报情丝绕一事,不料却勾起了长公主的伤心事,因为太后曾经对长公主用过情丝绕。这么多年,长公主与宁国侯看似神仙眷侣,实则长公主都是把苦水独自吞咽。冷静下来,两人根据最近宫中的大事,意识到情丝绕会用在霓凰郡主身上,想办法通知霓凰在宫内小心行事。因不放心庭生,靖王来访梅长苏,靖王深知太子和誉王争相让梅长苏做自己的谋士,只因锦囊“麒麟才子,得知可得天下”的锦囊。掖幽庭的孩子不负梅长苏所望,短时间训练颇有效果。鉴于靖王对庭生的挂念,再根据孩子的年龄梅长苏确定了对庭生身份的猜测,梅长苏看中靖王的秉性,选中靖王做其谋士,即使靖王因为母后位份低,朝中没有人脉,但梅长苏看中的是靖王的心性向善。长公主从宫里出来后,故意绕到穆府,准备把情丝绕的事告诉霓凰郡主,没想到却遇到霓凰外出。梅长苏选择做自己的谋士,靖王觉得想法很怪诞。梅长苏苦心积虑为庭生免去罪奴的罪责,帮助靖王保住祁王唯一的血脉,可见梅长苏的诚意。长公主的行踪引起了宁国侯的怀疑,一早便从书房出来,前往长公主的住处。此时的长公主已乔装打扮前往梅长苏的住处,试图通过梅长苏告知郡主小心后宫嫔妃,躲过情丝绕一劫。
    
    第5集 智救庭生 谪降越妃
    
    梅长苏调教的三稚子对战百里奇赢全城瞩目,梁帝也认为三稚子对战百里奇值得一看。梁帝面前,誉王和太子再次因为自己极力推荐的人员发生了争执。百里奇对战三稚子之日,梅长苏提醒霓凰要小心后宫手段,入口的东西一定要慎重。对战在即,只见三稚子调教数日之后,明显阵法奇特,出剑速度极快,百里奇很快处于下风。三稚子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败百里奇,梁帝十分开心,顺应霓凰的提议免了他们的罪奴之身。极力想要将梅长苏揽到麾下太子和誉王,为讨好梅长苏争相为他讨赏。百里奇因败在三稚子之手,无颜挑战霓凰,了却梁帝一块心病。霓凰看出了三稚子赢的蹊跷,追问梅长苏,梅长苏坦言百里奇其实是江左盟的人。不出梅长苏所料,皇后宴请霓凰,梅长苏极力提示霓凰小心提防皇后。霓凰刚走,梅长苏意外从言豫津口中得知进宫的是司马雷,恍然醒悟要对付霓凰梅郡主的是太子。梅长苏一时心急,旧伤复发、气血不通。另一边霓凰鉴于梅长苏的提醒,只顾得提防皇后,却对越贵妃卸下心妨,喝下了越贵妃一早便为霓凰准备的情丝绕。霓凰很快发现自己步履不稳,拼死挣扎。恰好靖王带人及时闯入救下霓凰。怕事情败落,太子和越贵妃准备对靖王痛下毒手,射杀靖王。并意图为靖王按上了刺杀母妃,谋害郡主罪名。靖王寡不敌众,为顺利逃脱,只得劫持太子。梅长苏得知皇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对付越贵妃的机会,把消息传至皇后处,皇后携太皇太后及时赶来。面对皇后的质问,越贵妃极力想要掩饰,却是越描越黑。情丝绕一事,梁帝被惊动。越贵妃以为司马雷已经顺利逃脱,巧言令色,霓凰一时气结。这一切已经开始按着梅长苏的计划发展,司马雷被抓,越贵妃东窗事发。怕连累太子,越贵妃揽下所有罪责,罚俸,降级为嫔妃,而太子也被禁足东宫三个月。
    
    ······
    
    广告宣传说,“这是一部中国式的《基督山伯爵复仇记》”;在我看呢,“这是一部中国式的翻案剧,里面充满了六四情结。”大概在现今的肃杀之下,“翻案剧”只能被说成是“复仇记”,但这两者其实根本不同:“翻案剧”只能仰赖“好皇帝”,而“复仇记”却是“反社会”。显然,《琅琊榜》期待皇帝的改错,而不是向整个社会结构发起挑战!
    
    显然,这还是第二期中国文明的产物,还是庙堂为主的、轮回式的、佛教的。
    
    可是未来中国所需要的,则第三期中国文明的产物,是庙堂和江湖轮流坐庄的、进步式的、基督教的。
    
    庙堂和江湖轮流坐庄,才能形成执政党与在野党,才是超越了第二期中国文明的第三期中国文明。
    
    换言之,如果被“平反六四”的哀求所困,中国社会就无法超越第二期中国文明的阴影、开出第三期中国文明的花朵。
    
    以此纪念“六四屠杀”二十七周年。  博讯







刘再复:思想可以被批判,却不可能被消灭——傅璇琮先生给我的一封信




2016年2月17日



    
      听到傅璇琮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我在天苍苍野茫茫的北美高原上,又一次默然涕下。偌大的中国,恐怕只有两三个友人知道傅先生是我真正的邻居。他一家就住在我的楼上,那是北京劲松104号的拐角处,我在一层,他在二层。他的两个女儿跳绳时,我能微微感觉到。
       
                          傅先生兼任学者(专治唐代文史)与编者(曾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忙碌得很,但每次在楼前相遇,总要站着说几句话。他不善于言谈,甚至有点羞涩。每次见到他手提小篮子去取牛奶或买菜,我就感慨"真人无相",满肚子学问,却一点学问的姿态也没有。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一家刚到劲松的那一年春节前夕,政府体恤人民,区管委会宣布,每户可买两斤冰冻带鱼过年,听到此一喜讯后我太太立即响应,提着小袋冲出门外去排队,没想到,傅先生也拿着一张小椅子挤在队伍中,他坐下来,一边看书,一边挪着小椅子向着“带鱼师傅”靠近。菲亚(我妻子)被冻得冷颤颤,回屋后连叫“真冷”,还告诉我,我们楼上那个傅先生也在外头等了两个小时,他的书差些被风刮跑。八八年虞愚老先生常到我家给我讲佛讲禅,讲到平常人、平常心时,我就想到傅先生,他的《唐代科举与文学》己成名著,而且是著名书局的总编,可谓已经‘得道’,但得道之后却还是个平常人,不仅为国家编辑整理古籍,还为他人出书‘作嫁衣裳’。在家里则是孜孜干活,像个老媬姆。我的邻人没有一个知道他是饱学之士。如我妻子,只知道他和我一样是急需带鱼解馋的饿食之士。
    
      然而,傅先生却有两件事让我感动不已。出国二十七年,我几乎年年想到这两件事。头一件事发生在一九八七年。那时全国正在开展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运动触及到我。我因发了刘宾雁文章,拆下后又被指责为‘开天窗’,最后又被撤销《文学评论》主编职务。傅先生在书局里大约也听说了。因此,便不平而鸣。有一天傍晚,我听到有人敲门,立即去开门,一开竟见到傅先生站在面前,我请他进屋坐坐,他却什么话也不说,只塞给我一封信,是中华书局的信封,中间写着‘刘再复同志’,下边署着‘傅璇琮’三个字。把信交给我之后,他就掉头往楼上走。我们虽是邻居,但很少交往,此次他特地给我写信,一定是有什么要事急事,于是,回到房里,我立即开灯坐下来读他的信。此信全文如下:
    
    再复同志:
    
      关于《文评》最近的事,我略有所闻。对一些不公正的指责,我听到后深为反感和愤慨。不过我深信,一种思想,可以被非难,或者批判,但只要符合事物发展前进的方向,是不可能因人为而消灭的。历史上这种情况多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范缜神灭论,遭到当时王公贵族及其周围大批文士、僧人的围攻,但没有多久,这些人的姓名湮没了,范缜却一直传了下来。曹丕有几句话讲得非常好,说:“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典论论文》)曹丕这里讲了文学作品在历史上流传的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就是文学作品是靠自己的力量来开辟道路的。真正的作家不靠历史家的舆论,不靠政治权势,靠的是自己有价值的作品。这也就是说,舆论和权势,对于作品在历史上的影响,是无能为力的。中古时期我国文学思想有这样的认识,我以为是了不起的。可惜一些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论著对这却未有充分的重视。曹丕的这一认识,后来被杜甫接受并发展了,因此他才针对当时人对初唐文学改革派王杨卢骆“四杰”的污蔑,明确的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就是杜甫再一次揭示的文学作品将排斥一切不实之辞而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规律。我想,古人尚有这样的认识,用唯物辩证法思想武装起来的今天中国学者更会认识得深刻。
      我是研究古典文学的,你近年来的文章,我只读过一部分,即使这一部分,好像也在似懂非懂之间。但我很赞赏你的开拓精神。
      请多保重!
    
      傅璇琮
      1987.2.10
    
      傅先生的信,写得很工整,他竟然用了“愤慨”一词,率真之情,一下子就把我打动。信中的每一句话都在激励我。他用历史事实告诉我应当坚持真理,不要因为他人的攻击和打压而退缩。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句杜甫诗,虽早已熟悉,但此刻出于傅先生的关怀与勉励,却让我激动不已。这封信不仅是对我个人的慰籍,而且反映出中国一代耿介知识分子的精神与风骨。这种精神与风骨可能被挤压到地底,但它在地底仍然要发出正直的声音。这点不屈不灭的稀声,正是希望的曙光。我知道写信的人发出大音稀声的人就在楼上,近在咫尺,只有几步之遥,他却要用信件文字表达,这箇中的郑重之意我当然明白。感动之余,我很想冲上去道谢,但最终没有动作,只是默默把信收好。
    
    八十年代末的那个早晨,我匆匆离开北京,带着一叠珍贵的信件,其中也有傅先生这封信。质朴的、低调的傅璇琮先生,大约不会想到,他的名字与文字从此之后便与我一起浪迹天涯,并帮助我穿越那些绝望的、频临死亡的时刻。
    
      傅先生还有一件事也让我感动不己。那是八十年代末那个不平常的瞬间。我和妻子己离开北京到了南方,此时,我的母亲和两个女儿尚在劲松寓所里。因为突然出走,许多朋友非常牵挂孤单无助的老人与孩子,据剑梅说,我们的劲松家仍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也许正是这一情状,让傅先生的夫人(极为善良但惊魂未定的嫂夫人)感到不安。于是她不假思索地问傅先生:下边刘再复家仍然有许多人来,要不要告诉派出所一声? 这时,向来极为平和、极为温和也极为尊重夫人的傅先生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连说几声“你怎能这样想?你怎可这样想!?”故事是九〇年夏天一位前来美国的好友(在北京三联工作)告诉我的。听了这故事,傅先生那满身的正义感再一次于我心中大放光彩。二十多年过去了,傅先生平实木纳的样子,还有他那愤慨不平的信件以及因我拍案而起的情景,一直在我眼前浮现。因为有此记忆,我总是没有丢失对人的信赖。我相信,即使社会变质变得如同一团烂泥,但大地上还是有绝对善的心灵跳动着。
    
      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美国科罗拉多
    
    来源: 共识网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琴鸟/中国贫富悬殊/戈培尔为什么屠杀自己的孩子/奢侈海滩生活/民运大内讧
  • 孫中山演講/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什么是假冒伪善/佛教经文&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