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中国财政赤字率升至3% 增量5600亿为去年倍余/房价飞涨 刚需还是忽悠剧?
發佈時間: 3/5/2016 12:00:54 PM 被閲覽數: 157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中国财政赤字率升至3% 增量5600亿为去年倍余



2016年3月05日



    中国财政赤字率升至3% 增量5600亿为去年倍余

(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摄影记者:Simon Song)
    
    2016年中国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增量为上一年的两倍有多,今年赤字率上升到3%。
    
    2015年,中国预算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去2014年增加2700亿,赤字率从前一年的2.1%,提高到2.3%。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将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此后到2015年,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预算赤字率都在2%上下。
    
    据南早报道,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3%的赤字率,“说明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在上升。上一年赤字率报的是2.4%,现在抬高到3(%)了,显然扩张力度在上升。”
    
    全国青联常委、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林腾蛟认为,“3%的赤字率不会有大的影响,合乎情理。”
    
    对于外界有指,中国的地方债已经达到危险境地,贾康反驳称:“这些年一直在这个方面断断续续有这种怀疑,这么多年一路走下来看下来,有些极端的说法在依据方面是不足的。我了解的信息,中国公共部门的债务现在确实是在安全区之内。当然你要高度关注这里面的风险,要防范于未然,但你不能现在就说中国的公共部门债务现在就已经过了临界点了。一下子说得多么严重。那么你的依据要拿出来,大家在阳光下讨论,这是最好的方式。”
    
    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
    
    在2.18万亿财政赤字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增加2800亿,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增加2800亿。
    
    2015年,1.62万亿财政赤字中,中央财政赤字1.12万亿,增加1700亿,地方财政赤字5000亿,增加1000亿。
    
    李克强提出,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适当增加财政支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用于弥补减税将费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
    
    李克强要求,盘活财政资金存量,该保的保住,该减的减下来。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对2015年末财政存量资金规模较大的地区或部门,适当压缩2016年预算安排规模。对执行中不再需要使用的资金,即时调整,用于重点支出,减少按权责发生制结转支出。将政府性基金预算超出规定比例的结转结余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提高国资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
    
    今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32017.82亿,增长12.2%,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对老少变穷地区转移支付,增长率大22.4%,为1537.91亿元。
    
    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20923.61亿,下降3.2%。
    
    报告要求,从严控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数量,切实压减项目金额,特别是对涉及竞争性领域或补助企业经营项目的支出,加大压缩力度。
    
    李克强说,要适当增加地方专项债券发行,主要用于支持土地储备、交通、水利及城镇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项目建设。
    
    今年,中国将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基建投资2016年安排5000亿,比2015年增加224亿,集中支持属于中央事权的公益性基本建设项目,减少小、散项目支出。
    
    在“三公”经费方面,报告要求严格控制,压缩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按零增长安排。




房价飞涨 刚需还是“忽悠剧”?



2016年3月05日


    房价飞涨 刚需还是“忽悠剧”?

(图片来源:AP)
    
    猴年伊始,中国一线城市房价创新高、楼市异常火爆。有观点认为,是媒体造势引爆了此轮楼市疯涨,是政府和媒体“在忽悠人们买房去库存”。
    
    "想想看,工作这些年谁都骗过我,就房产中介没骗过我,他们一直苦口婆心的骚扰我买房,说房价一定会涨,我没听,如果上天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大学毕业那年四环才6000,我一定不会挂你电话",这是近日中国社交媒体广为流传的一个帖子,说出了很多在北上广漂泊民众的心声。而搞笑言语背后,正是一线城市疯狂的楼市。
    
    据路透社报道,上海房价在1月份同比飙升17.5%,2月环比上涨3.6%,其增长速度是中国平均水平的7倍。中国官媒本周称,深圳房价在2月暴涨72%,摘得中国楼市三项冠军。北京更是传出学区房卖出一平米46万的天价。

造势顶房价?
    
    有观点称,引爆一线楼市近日飙升的是政府旨在 "去库存"的新政--降低部分二线城市以及三线、四线城市的房贷门槛、实行契税营业税优惠。事实上,这些政策不涉及这些房价暴涨的大城市,因此很多房产专家称,新政发出了国家政策宽松的信号,给市场心理带来变化。
    
    还有分析人士和民众认为,媒体的造势和密集报道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有网民写道,中国大城市"房价井喷的致命推手是中南海";还有的称这是政府、官媒、开发商合演的"忽悠剧"。
    
    社交媒体上,有人将如今的楼市与去年的股市进行了对比,表示"调控惊人相似"。微博热传的贴子写道:"一场为了解决库存问题而人造的房市已被点燃,这跟去年的人造股市如出一辙。而方法也高度雷同:配资加杠杆,政府,媒体共同推动,热炒!"
    
    一篇网络文章(微信公告号"思想内参")分析称,"本轮房价上涨的本质是掩护30万亿地方债务的转移",表示95%的省会直辖市是靠土地还地方债,而"库存去不了,土地卖不出,政府着急了,必须出大招······于是有了2016年年初的首付比例下降、税费下降、央妈放水等措施"。

"房产粉碎了年轻人的梦想"
    
    更多民众则感叹道,暴涨虽然看着疯狂,但确为"真的",并非媒体造假。官媒新华社近日也发表文章,称要"警惕一线城市房价非理性上涨"。
    
    与此同时,很多中国房地产专家则继续看涨一线楼市,称这些城市存在这个需求,其房价在未来将持续坚挺、继续上涨。
    
    路透社则在报道中提醒,上海等地的房地产市场近期超乎寻常火爆,新泡沫可能正在形成,类似于几个月前中国股市一样的崩盘可能重演。这对于目前入(楼)市者而言,像是一个噩梦般的预言;而对于很多白手起家、怀揣定居北上广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则更像是一个甜美的梦想。
    
    一名网民在看到各种房价飞涨的报道后感叹:"目前的高房价会给我们的未来带来前所未有的弊端:房产粉碎了所有年轻人的梦想,绑架了年轻人的想象力和探索力。"(德国之声报道)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上海房地产市场火爆 新的泡沫或正在形成/美国100余座城市大排名 哪里的居民工作最勤奋?
  • 美国最好的医院排名/你住这里吗? 美国这五个地方卖房最你住这里吗? 美国这五个地方卖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