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首歌唱遍了大街小巷:
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
在美国,一个活动火热了洛杉矶亚凯迪亚:
豪宅不是你想盖,想盖就能盖!
2015年,洛杉矶地区一群亚凯迪亚市民联合编写一份投票表决提案(Ballot Initiative),一项名为“拯救亚凯迪亚高地”(Save the Arcadia Highlands)的联署活动活跃在亚市的大街小巷。亚市“反豪宅”群体的矛头直指该市现有的城市建筑规定(Zoning Code),他们要求限制房屋可建造规模,抵制“巨无霸豪宅”(McMansion),罢免议员戴守真(Sho Tay)、钱德勒(John Chandler)和鄂志超(John Wuo),维护亚凯迪亚社区原有本色。

这项意在征集3600名居民的联署运动,将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推动对亚市城市法规的修订,缩减房屋可建造规模,最终将很有可能造成亚市房产贬值。
“拯救亚凯迪亚高地”的起因
“拯救亚凯迪高地”联署活动的开始源于两个豪宅项目。
其中一个项目位于高地橡树路(Highland Oaks Dr.)。这套建筑面积为2000多平方英尺的独立屋建于1956年,开发商原计划将其推倒并进行扩建,建造一个6000多平方英尺的豪宅。
另一个项目位于橘林大街(Orange Grove Ave.)。这套建筑面积为1855平方英尺的独立屋建于1941年,开发商原计划将其扩建为6522平方英尺的超级豪宅。


该开发项目一经曝光,便引起了亚凯迪亚“原住民”的强烈反弹。社区居民说,豪宅的建立会破坏风景,影响其他房屋的视线,同时“个人隐私还会被人居高临下地窥视”。
于是乎,“拯救亚凯迪亚高地”活动成员一纸诉状将亚凯迪亚市政府、开发商鲍登发展有限公司(Bowden Development and 29 East Orange Grove Avenue, LLC)和项目设计师罗伯特·童(Robert Tong)三方告上了法庭,给这两个项目扣上了违反了加州环境质量法案(California Environmental Quality Act)和规划与分区法 (The California Planning and Zoning Law)的帽子,要求洛杉矶县高等法院下令撤销这两个项目的开发许可证。
“反豪宅”群体所要争取的改变
两个豪宅扩建项目成为了导火索。自此,“拯救亚凯迪亚高地”的联署活动愈加如火如荼。2015年8月,一份由亚凯迪亚市民联合起草的投票表决提案递交至市政府。

这份投票表决提案的最大诉求就是限制亚凯迪亚房屋可建造规模。正对这个诉求的具体要求如下:

红框标示的部分为“新规格:2层独立屋包括车库在内的建造面积最大值”和“新规格:1层独立屋屋包括车库在内的面积最大值”
蓝色部分是“目前所允许的包括车库在内的面积”
右侧白色部分分别是“圣马力诺(San Marino)、蒙罗维亚(Monrovia)和塞拉玛瑞(Sierra Madre)现在允许的包括车库在内的面积最大值”
如上表所示,如果这项提案最终变成法律,可允许的建造规模会大大缩水。
如果你购置的房产的土地总面积是7000平方英尺(约650.32平方米),两层独立屋(包括车库)的面积最大值是2850平方英尺(约264.77平方米),一层独立屋(包括车库)的面积最大值是2850平方英尺(约277.97平方米)。
过去几年,亚凯迪亚周边城市蒙罗维亚和塞拉玛瑞已经针对“豪宅化”通过了较为严厉的措施。
对“修整城市建筑规定”进行专业评估说No?
3月15日晚,亚凯迪亚市举行市政公听会,政府是否应拨款对“修正建筑规定”进行专业评估,并出具‘经济影响报告(Economic Results Report)”成为了公听会的讨论焦点。发言的30多位市民多数认为应该进行专业评估,出具专业报告。
议员在倾听了30余名市民的发言后,最终以3:2的投票结果,反对针对“修正城市建筑规定”出具“经济影响报告”。市议员戴守真在此番投票中,为“出具经济报告”投出了支持票。
他说:“我们5名市议员中,没有一个是建筑或者地产方面的专家。当民众正为了是否应该修正现有城市建筑规定而争论不休的状况下,平息争论最好、最科学的方法就是聘请专家团队来评估,而后再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讨论是否应该修正现有城市建筑规定。但现在的结果竟然是完全不作调研,这就好比患者不经医生诊断就擅自开刀。可想而知,如果修正后的城市建筑规定将为亚市房地产带来贬值,试想那时亚市居民将丧失多少财产呢?!”
缩减可建造规模 会造成房产贬值吗?
《侨报》记者在15日当晚的听证会上了解到,对于“拯救亚凯迪亚高地”活动所倡导的控制房屋可建造面积,不少的华人业主一直保持着抗拒态度,他们的观点是:缩减可建造规模会造成房产贬值。
亚市居民张女士在听证会上表示,虽然“修正城市建筑规定”尚未得到专业评估也并未通过,但“反豪宅”呼声已经对现有城市建筑规定的具体实施起到相当程度的影响,并已经对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亚市居民张女士描述当下境况。(侨报记者聂达摄)
张女士表示,去年二月,经政府批准,她被允许在新购置的土地上改建出一栋不到8000尺的房屋。然而经过最近的“反豪宅”风波,层层审批过后,现在张女士所拥有的建造面积只有2600尺,这完全不符合她当时想要购房的初衷,因为这样的房子没有办法容纳她众多的家庭成员,小女儿也因此被延迟入学。
然而更令张女士苦恼的是,由于“反豪宅”事件的影响,目前她手上的这所房子的市价仅有当初购买时的80%,因此,现在这所“派不上用处的房子”也无法出售,张女士表示,目前的状态真是骑虎难下。
中国富豪的美国投资潮
亚凯迪亚市是华人最爱的南加州城市之一,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区好,亚凯迪亚高中的教学质量,全美有名;二是社区环境幽雅、安全。在这里购买房产自己居住或者用作投资的华人比例很高。
而据中国日报网报道,在2015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就明确提出将择机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管理办法将很快发布,首批试点QDII2的城市共有六个,分别为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深圳和温州。居住在试点城市年满18岁的境内个人,只要个人金融净资产最近3个月日均余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通过境外投资和风险能力测试、无重大不良记录且没有经司法裁决未偿还债务者,可以申请QDII2。
未来QDII2可以投资的领域共包含三大块:
1.境外金融类投资,含股票、债券、基金、保险、外汇及衍生品;
2.境外实业投资,含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联合投资等,按相关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备案或核准后办理;
3.境外不动产投资,含购房等,须审核证明材料后办理。
这一政策的实施,必然会给如今如火如荼的“美国购房热”再添一把柴。越多越多的亚市“原住民”愈发担心亚市会变成海外中国投资者安置钱财的地方;由于中国人普遍拥有的豪宅情结,他们也担心这里原本的安逸田园风会被中国人喜爱的奢华豪宅风侵占。
结语
应该建更大的房子,还是保留更多的绿地?这个问题的产生,跟美中之间的文化差异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面子社会在中国人的脑子里植入“住大房有面子”的观念,而崇尚自然生态的美国人则更喜欢跟自然的接触。
面对这个问题,你的选择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