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效仿中国人逃离北上广 美国人纷纷逃离旧金山/你的心髒好不好?摸一摸身上這5個地方就知道了
發佈時間: 5/10/2016 12:50:31 AM 被閲覽數: 8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效仿中国人“逃离北上广” 美国人纷纷“逃离旧金山”


凤凰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国中低收入群体正在逃离生活成本最高的都市区。

我们对于“逃离北上广”并不陌生。在美国一些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也在因房价高企选择“逃离”。

据美国新媒体网站Quartz报道,2010年至2014之间,美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地区的房租和房价上涨了12.5%。这导致许多较低收入家庭选择搬走。房地产信息网站Trulia分析发现,从2009年到2014年,生活成本最高的10个美国城市中,年收入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4.84万元)以上家庭的占比增加了3.6%,而年收入不超过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9.45万元)家庭的比例下降了2.2%。

Trulia分析了美国人口调查局社区普查中大约13万人的数据。该机构得出的结论是,人们选择“逃离”主要是因为生活成本和工作机会。



2010年至2014年,美国大城市人口离开都市区的情况。横轴代表家庭收入,红柱代表居住者占比,蓝柱代表移居者占比。来源:qz.com

2010年至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年收入低于3万美元的家庭中,约有25%选择离开都市区;而年收入在12万至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7.81万至97.26万元)的家庭中,选择移居的家庭不到7.5%。分析还发现,经济发展越快的城市,中低收入居民流失的比例越大。在租房成本最高的加州圣何塞市(San Jose)以及马里兰州银泉市(Silver Spring),年收入不超过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8.9万元)的家庭大量选择移居。在圣何塞,在年收入不超过6万美元的家庭中,有高达45%在离开都市区。

千禧一代离开高成本都市区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年龄段人群都快,他们移居的比率大约是平均水平的两倍。2010年至2014年,18岁至34岁的都市区居民中约有50%选择移居。分析称,收入相对较低以及习惯性的跳槽可能是主要原因。在一些科技产业集中的城市,“逃离”情况略好于没有繁荣科技产业的城市。比如圣何塞市和旧金山市,20来岁的年轻人在那里可以得到不错的收入。

至于去向,Trulia分析发现,从旧金山移居的家庭有35.1%选择去往奥克兰;从华盛顿搬走的家庭首选巴尔的摩;而从纽约“逃离”的家庭首选地是新泽西的纽瓦克。

“逃离”大城市的同时,美国人的住房拥有率也处在低位。美国商务部周四发布的预估数据显示,未经季节性因素调整的第一季度住房拥有率为63.5%,较前一季度的63.8%略有下滑,接近2015年第二季度63.4%的48年低位。去年年底,经济学家们预计美国住房拥有率可能将开始反弹,最新数据驳斥了这一看法。

另一方面,选择租房的美国家庭正在增多。第一季度新增租房家庭36.3万个,是去年同期新增数量的近两倍。《华尔街日报》博客作家Laura Kusisto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房价上涨、学生贷款、结婚和生育时间推迟、以及投资性购房存在不确定性等因素,正在促使年轻家庭租房而不是买房。

《彭博视点》专栏作家贾斯汀·福克斯(Justin Fox)指出,美国在住房负担能力这件事上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一些沿海大城市创造着大量优质工作机会,但却没有建造足够的住房来顺应就业增长。这些地区住房建设的主要障碍是当地监管政策——分区规划、环境要求,甚至是廉价房政策。第二个问题与地理限制关系不大,但却更加严重:数百万美国人无力负担哪怕是最便宜的住房。

Kusisto曾在此前的另一篇博客中说,美国各大城市的扩建速度和房价上涨速度正出现分化。具体表现在:旧金山、波士顿、纽约和迈阿密等地的城市扩建速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急剧放缓,部分原因是建设法规越来越繁杂;另一方面,东南部地区和德克萨斯州的城市向外扩建,房价增速也更慢。

例如,亚特兰大已开发居住区从1980年到2010年增加了208%,实际房价上涨14%。相比之下,旧金山-圣何塞地区已开发居住用地仅增长30%,房价上涨188%。再比如,北卡罗来纳州首府罗利已开发居住区增加了219%,房价仅上涨27%。但在西雅图,已开发居住区域仅增加69%,房价上涨119%。

福克斯说,如果修建许多新住房(尽管大量穷人买不起),那么现有住房会变得便宜。甚至于,部分房价会下跌到年收入不足3.2万美元的家庭也能买得起的区间。这也就是说,解决住房负担能力的第一个问题有助于解决第二个问题。

不过,光是修建更多新住房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福克斯认为,最终解决问题可能同时需要“小政府”和“大政府”。“小政府”,即政府减少城市规划和其它房地产监管;“大政府”,即政府以住房补贴形式帮助穷人。




你的心髒好不好?摸一摸身上這5個地方就知道了(圖)



心,是身體運營的中樞,也是被賦予最多情感的器官。雖然心髒病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但很多人認爲只有到了中老年才需要養心、護心。

其實愛護心髒要從年輕時的生活點滴做起,例如日常通過檢查身體的一些表征,就可以自我發現疾病的潛在征兆,達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特邀權威專家教你一套“心髒自檢法”。

1摸脖子

研究顯示,脖子越粗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大。對此,王顯介紹,頸圍是衡量人體上半身脂肪的關鍵部位,從臨床經驗看,脖子粗的人,其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都相對較高,而這些都與心髒疾病密切相關。

一般情況下,如果男性頸圍超過39厘米,女性頸圍超過35厘米,就說明脖子較粗。

脖子兩側分布著頸動脈,我們可以在喉嚨突出部分兩側大約5厘米的地方,觸摸到它的跳動,同時還能感受到血流的速度及血管的軟硬程度。

每天不妨摸摸自己的脖子,並定期測量頸圍,具體方法是:將皮尺水平置于頸後第七頸椎上緣(低頭時摸到的頸後最突起處),至前面的喉結下方,完成測量。

如果頸圍超標,在空閑時做一些頸部緊致操,比如前後左右點頭、360度旋轉活動脖子等,減少脖子贅肉堆積。

2摸手腕

“脈搏跳動的正常與否與心髒疾病的發生發展關系密切。”王顯表示,對大部分人來說,在安靜狀態下,正常的脈搏跳動頻率應該在60~90次/分鍾,跳動均勻且節律一致。而跳動太快或太慢都可能是一些心髒疾病的征兆。

需要注意的是,如體力活動後或情緒激動時,脈搏可能會暫時增快,但稍加休息便會恢複。

患有“三高”的人不妨每天給自己摸摸脈,並記錄下脈搏跳動情況。

具體步驟是:平躺靜歇3分鍾,伸開左臂或右臂,將另外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搭按在伸開手臂的腕後桡動脈所在部位(手臂與手腕關節內側連接處),保持正常均勻呼吸,計數1分鍾。

如脈搏跳動均勻,且頻率維持在正常水平,說明心髒情況基本正常。反之,如果脈搏跳動不均勻,或跳動頻率高于低于平均正常範圍,則需引起高度重視,必要時就醫。

3摸肚子

《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明確規定,男性腰圍≥85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爲腰圍超標。

肚子大的人在醫學上稱爲“中心性肥胖”,這種類型的肥胖容易導致人體脂質代謝紊亂,加大心髒病的風險。同時,由于腹部脂肪與內髒離得很近,很容易轉移至肝髒,或隨著血流堆積在血管內壁,導致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

一旦發現腰圍超標,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要及時去醫院做血脂和血糖檢測。同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腰圍,並謹記以下“瘦腰秘訣”:

行走時注意收緊腹部;

工作半小時一定要起身走走;

戒煙限酒;

少吃高油高脂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每餐七分飽;

多做快步走、遊泳、跳舞和騎自行車等有助心肺功能的運動;

養成定期量腰圍的習慣。

4捏腳踝

我們的腳踝分布著淋巴管、血管、神經等重要組織,是腳部與人體血液流動的重要關口,流經靜脈回心血液。

當心髒不能好好工作時,靜脈血液不能順利回流,引起靜脈內壓力升高,體液漏出進入組織間隙,表現爲下肢水腫,尤其是腳踝水腫症狀。

檢測方法是:手指按壓腳踝或小腿,手指松開後按壓部位呈凹陷狀,通常不能立即恢複。出現這種情況時,須及時就醫做下肢超聲檢查。

每天不妨抽點時間做做踝關節運動,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增加回心血量,保護心髒。具體方法是:

站立旋踝,一腳站立,另一只腳旋轉畫圈,雙腳交替進行,每次10分鍾左右。

交替踮腳,兩腳腳尖前1/3腳掌著地,其余2/3懸空站立,踮起腳尖,放下,重複20次。

需要注意的是,活動腳踝時切忌用力過大、過猛,以防踝關節軟組織損傷。

5摸耳垂

日本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動脈硬化程度也在增加,其中,耳垂皺紋明顯者動脈硬化程度也較重。存在耳垂皺紋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是無皺紋者的8倍。

耳垂爲身體末端部位,對缺血相當敏感。動脈硬化時,耳垂發生微循環障礙而出現皺紋。從臨床上看,很多冠心病人耳垂都有不同程度的褶皺。

因此,建議每天洗漱時,多關注一下耳朵,摸摸耳垂,看耳垂是否有褶皺或斜線形的折痕,一旦發現要及時就醫。

來源:生命時報

福克斯写道:“形成政治合力来达成这两个目标听起来不容易,我想这就是它尚未发生的原因。”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曾卷薄熙来案的姜丰突晒海外豪宅/经济疲弱 在岸人民币看贬至6.7
  • 美国各州最贵豪宅大比拼 加州以1.5亿美元高居榜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