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最美的夏日鸟语,耳朵听醉了/我坚持留在美国,因为痛恨一辈子都活在匮乏感里
發佈時間: 6/28/2016 3:34:29 PM 被閲覽數: 99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最美的夏日鸟语,耳朵听醉了!

作者:天外客  于 2016-6-26 贝壳村











夏天的风,轻轻柔柔,

送你最美欢歌鸟语,

愿你有一个清凉夏日!

 

 

  

  

 


 

 



外村看来滴,不转过来于心不忍~~~




我坚持留在美国,因为痛恨一辈子都活在“匮乏感”里 
  
匿名
 
匿名  发表于 2016-6-27


写下这篇文章的背景,并不是真如题目所说的带有多少“痛恨”的心情,我只是很久都没有写东西。

我至今也并没有执意一定要留在北美,只是标题党了一下。我只想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国人无法忽视的匮乏感,以及这匮乏感所带来的北美和中国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差别。

我最初出国的时候,和所有中国人一样,都要在价标上乘以六,当时的感觉就是,吃个口香糖都那么贵,什么都舍不得买,去超市一定涌向有红标的打折款,常去dollarama那样的一元店……



后来,情况逐渐变化

我可能是变的比较激烈的那一个,但是,我从不认为这种变化是坏的或是羞耻的,这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且听我细细道来。

学校食堂的中餐档是一个菜五块,两个菜十块,就是五十人民币。现在看来好像也不是很贵,但是那时候就觉得一餐要吃50人民币很造孽。星巴克咖啡一杯五块,差不多25人民币,其实跟国内的也差不了多少。

后来,我就不怎么在一元店买吃的了,虽然一元店的吃的看起来跟大超市的没区别,但我总心里担心,毕竟入口的东西,还是要把的严一些,日常用的差一点都没关系。

最开始,我买了一张一米五的大床想着提前投资,为了家人过来方便或至少是等有男票了,一起住来分摊房租。小室友奇怪,为什么要跟男票一起住?我当时理解不了她的疑问,省钱摊房租啊!这还用问?!

后来,男票倒是没出现,但真等我妈过来住后,长期被大床惯坏的我一伸手就能打到我妈身上,我才明白了为什么北美普通中产家庭要四个人占两层楼、每人一间1.5米大床的卧室、人均占有面积超过100平米的原因了,因为对他们来说,个人空间和生活环境远比省钱来得重要的多。

就算是床的整个半边都堆满娃娃和毛绒玩具并不利用,也要让小孩从小睡大床而不致匮乏。

我的消费观,从一个贫困的留学生,变成了一个懂得在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人,这个转变,让我意识到了一直以来萦绕中国人良久的“匮乏感”,也是中国和北美从制度及文化上最大的差异。

很多人都觉得,出去留学的年轻学生好像手都花的很大,家里面没什么钱,动辄几千的东西也是常买常新,其实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消费观金钱观产生了变化。



你说北美人不抠吗?

不是的,他们可抠了,绝对不会说请你吃饭,出去喝杯咖啡都理所当然各自付钱,朋友来机场接你,一块五毛钱的停车费也会很自然地让你付……最初我是惊呆的,后来我逐渐明白了。

他们的抠体现在小地方,而慷慨则体现在大的方面。

就是说,你看大家都是各付各的饮料,但是如果你受邀去一个人家吃饭的话,明显准备这桌饭的钱要几百,但是他们不会要求你按人头付了。这就是我觉得他们大事情呆、小事情抠的表现。

中国人虽然今天富了起来,骨子里还是担心有一天突然变穷,所以习惯上要积累,不断积累,才能够有一点安全感。看到一篇文章指出,北上广的小白领天天拿钱旅游买包包,不知道置实业,他们生活看起来再丰富再奢靡,一跟有房产的人比,马上就露怵,马上等级一目了然。我对这文章的理解是,倡导小白领把生活享受的钱都拿来买房买地。看的那一瞬间,我是赞同的,但后来想想,并非那么回事。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是他自己选择的,不是跟别人比较得来的。就算一个人一辈子没有实业,人家活的爽啊。你一辈子是有几套楼房,但你去过几个国家,看过几个奇迹?给后代留了财产,那也不是你的。你给后代营造了个高起点,与你个人有半毛钱关系啊?!总不能你老了后逢人就说我这辈子攒了几套房产给儿子……so?!

最开始要适应这边的小费文化,是有点困难。一开始没办法,会给10%。但是后来得知,只有很烂的服务才给10%,服务员要自我检讨的,开始给15%。

再后来,在一些大城市比如多伦多啊纽约啊,15%是基本线(就是说小费的基本满意度的线提高了),所以最好给18%。心疼当然会心疼,然而这是社会文化和社会规则,不是装不装逼的问题。

我妈就很郁闷,时常劝告我不要给小费。存包取包这种要给零钱的,我妈也拒绝。但是我一直努力给她一个信号,就是,钱是可以赚的,只要你肯付出时间和努力,在这个社会,是不会让你没饭吃的。而且你可能还会吃的好玩的好。我不是富二代,我出国签证需要的资金证明都是家里借的钱,但那又怎样?并不妨碍你可以有一个没有匮乏感的生活。

匮乏感真的很可怕

匮乏感让你不懂变通,裹足不前。匮乏感让你把金钱放到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而让你忘了道德、礼节、人情。

匮乏感是一个人生活的不幸福的源泉,我痛恨匮乏感。只有没有匮乏感时,你才敢于开启人生更多的门,进行更多的尝试,因为你相信,钱今天花出去,明天是可以挣回来的,所以你不至于这辈子过早地开始谨小慎微,或者退休吃养老金。

中国人普遍放弃自己太早了。90岁是未来的平均年龄,我们父母这样年纪的才不过一半多一点,就天天强调自己老了。人生还有一半呢好吗?

我们也是,小小的二十几岁的人,就说自己老了,不嫁不娶就嫁不出了娶不到了……还有六十几年呢,这么倚老卖老好意思吗?!

因为对匮乏感的远离,我开始有能力梦想诗和远方,开始敢于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啊,回来发现要吃土几个月、经济紧张几个月是常事,但是你还是做到了啊!

远离匮乏感是一个过程,可以说我还一直在进化。

远离匮乏感就是你明白,你值得对自己的辛苦进行犒劳,哪怕是一次外卖,哪怕是一场电影。

一个不懂得远离匮乏感的人,会一辈子生活在匮乏感里,这就是为什么有说法说,越会花钱的人也越会赚钱,越懂得花钱的就越富呢?因为,对钱的热爱会刺激他们的潜力啊!!

当钱是房子的时候,它就放在那,不离不弃,不会对你精神和心态上造成波动。而花钱就不一样了啊,你买个包包买个鞋,短期的满足感和刺激完败放房子在那里的长期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你要攥着房钥匙安慰自己的一生吗?

我曾设想过,很多年以后,如果一个有着几套房的朋友坐在我面前,我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但结果证明,我依然不认为当初的选择是错的,我会认为我这辈子没有白活。



北美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后的表现就是不论人是穷还是富,都显得并不匮乏。穷人也自得其乐,富人有富人的生活。街头卖艺的也不认为自己是个卖艺的就低人一等,酒吧里跳脱衣舞的也不认为自己就应该被浸猪笼。

最开始我看到学校里每晚灯火通明,没有关灯的习惯,我还一度想要倡导下节电行为,后来明白,这就是不匮乏的一种文化了。我不能说这是文明,但是不缺电所以不省电,好像也说的过去。

再比如社会秩序这种不超车不抢道的,因为没有匮乏感,所以不疾不徐,怡然自得,使得在大火烧城撤离时,没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

反而是一些华人社区在一直传播负面言论,比如一些文章说如果大火发生在中国,政府肯定第一时间搞定,怎么会严重到烧城?我就问我的白人朋友,他们回答,政府已经做了他们能做的所有了,完全表示理解。

再比如叙利亚难民登陆加拿大,加拿大人没见得有什么反应,反而是华人社区开始大肆传播恐怖,反对难民登陆。后来难民每天八十加刀的伙食费显然比一般人特别是移民的生活水准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就开始觉得不平衡……

你现在明白我说的匮乏感了吧?就是已经移民加拿大的华人还是有的匮乏感。一种担心别人跟你抢饭碗,好像难民多吃一点你就会少吃一点的心理。而本土人是怎么想的呢?他们尽全力帮助难民,小孩班上有叙裔难民会问候她怎么样上学了没有,体会到难民并不想离开家乡来这里而是被迫的,并没有觉得帮助难民是一件伤害自己利益的事——这就是匮乏感教育下的区别。

不同的成长环境,让你的思维方式都会有区别。拥挤、踩踏、插队……竞争,始于资源的稀缺。如果我有足够的空气、水和粮食让我生活,为何我还会有那么多欲望?!

一个朋友带着刚出生的宝宝回国,然后在送老公回北美的机场写下一段感言,大概是曾经多么向往回来,可是回来后拥挤的人群、无处不在的雾霾都让她怀念这个六月飞雪的安静的小岛城市。
“这片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土地,怎不敌异国他乡五年的孤独?”

最后她说,由复杂变简单容易,由简单变复杂难。事实上,我认为其实是由匮乏感变不匮乏容易,由不匮乏变匮乏难。

并不是在鼓吹“资本主义好”论

资本主义是个高度成熟的经济金融社会,就是我妈说的,没钱真的什么都干不了。但是在中国难道不是吗?在中国没钱你就可以等人施舍吗?

我妈看到超市和商场,跟她一样年龄的大妈都在收银或打扫卫生,她很理解不了。就她的认识,这个年龄的人应该养尊处优带带孙子溜溜鸟跳跳广场舞。

但是,我告诉她,她们好像是蛮苦的,这么大年纪还在干活,但人家在佛罗里达海滩度假晒太阳的时候你看得到吗?人家今天的辛苦是为着明天梦想的远方储存能量,我不认为她们中的任何人有值得可怜的。

如果我到那个年纪了,我有一个梦想需要我出去收银打扫卫生才能完成,我当然愿意去干,而不是呆在家里吃那可怜的退休金。

最后想谈一下我对“精英”的理解

这个是在和我导师讨论过后才发现我对精英(elite)的认识和他们有偏差。我原以为,像他们这样有名望的大学终身教授应该算是精英了吧。年收入10万加币(虽然税后拿到手可能6万多),也是个小中产了吧,而且在北美知识分子的文化资本很高。

但是就在我把“elite”这个词用在她和其他教授身上时,她告诉我你要小心哦,这个词不能随便用,因为很容易激民愤的。因为她认为他们都是“folks(平民)”啊!!

对比中国,动辄某个企业高管也是社会精英了,有个小公司当个小老总也是社会精英了,大学教授也是社会精英了……按这样来说世界上精英也太Tm多了!照她的概念,精英是people with money and power(有钱及有权的人),这些人是可以影响社会决策的,也就是奥巴马和他的内阁能够得上精英的称呼吧,其他人,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何必把自己想的那么重要?!

中国人往往自己日子还没过清楚,就先胸怀天下要改变世界了。

是的,个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前提是作为个人你过的足够充实满足。



你人生的第一个苹果手机,第一台mac,第一个名牌包,第一双Manolo Blahnik,第一件trench coat,都是人生中升级打怪的战利品。

这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体现的是你的个人价值。共勉吧!

backchina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华裔男子停车撞烂保时捷 技术差到上新闻(视频)/美国华埠超市菜蔬便宜是为啥
  • 金银花茶/洛城成新移民聚集地:官二代做小姐富二代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