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Hello40首/中国创造/美国独立战争真相/为什么索尔仁尼琴令我烦恼
發佈時間: 7/8/2016 1:23:22 AM 被閲覽數: 131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032.Hello--Lionel Richie-附中文翻譯一次發40首-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k8pgtzYZkc
2011年4月11日 - 上传者:fanju
032.Hello--Lionel Richie-附中文翻譯一次發40首. fanju. SubscribeSubscribedUnsubscribe 17,18817K. Loading ...

寂静之声The Sound Of Silence 中英字幕-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_pJ534WUk
2014年9月9日 - 上传者:帶錒號喎
寂静之声The Sound Of Silence 中英字幕 ..... 賽門與葛芬柯-沈默之聲Simon & Garfunkel -The Sound Of Silence 寂静之声 ...


BBC纪录片《中国创造》被疑明褒暗贬 刺痛国人敏感神经


观察者


继中国新年、中国故事之后,BBC纪录片又来送惊喜了。

最近,BBC的click栏目出了一个新系列,叫《中国创造》(Designed in China)。听名字,好像走的不是以往“高级黑”的路线。但事情没有辣么简单……



这一系列最早是6月下旬在英国电视台播出,共分三集,每集24-30分钟。小编观摩一周终于等来了第一集的熟肉(即中文字幕版),马上就端上桌给大家尝尝!

还记得上周有一个“BBC记者铁锤砸中国玻璃大桥”的新闻吗?那就是click栏目组为了拍《中国创造》纪录片,专门去体验的……



而这不过是这一系列里的九牛一毛。

据BBC官网介绍,这次纪录片的主题是科技新中国。第一集的20多分钟里,BBC记者到访了北京、成都、张家界等地,探访了一些大公司的创新技术。

开场白看得人热血沸腾,主持人一上来就昏天黑地的猛夸中国:

已经今非昔比了



独一无二的巨国



中国制造正在转型成为中国创造




可惜,得瑟不过三秒,小编发现BBC又一如既往地往里面加了点料……

说中国改变就改变,措辞非得是:

不再是只会复制他人劳动成果

并将之批量生产的国度了



说中国创新就创新,措辞非得是:

西方文化和科技的涌入

令中国式创新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唉唉唉……还是先不要计较这些,咱入正文吧。

《中国创造》第一集,从吃饭入手,说中国以前下馆子,现在点外卖:



顺势提起外卖、微信、美颜相机等各种APP的盛行,说中国在下一盘有关创新产业的大棋:



接着,BBC记者来到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孵化中心,还和创业者聊了聊中国的创业政策优惠,比如,租孵化中心的办公楼前三个月免费等等的:



赫赫,好像在说中国创业形势一片大好,积极性很高?

可临走时,BBC记者偏偏多加了这么一句:

这里看起来有些空,好像并没有那么多公司入驻



随后,记者来到成都。

这座城市因熊猫和麻将闻名。



咱们滚滚实力抢镜:



记者体验了一把麻将:



然后说成都的科技之名渐响,他们来到电子科技大学的机器人实验室,玩了一下脸部捕捉和识别系统。



最后才终于道出此行的真实目的——为了和它玩玩。

Champion Robot.



一个会打羽毛球的机器人。







曾经和总理切磋过,还号称能打赢林丹。



女记者和机器人打了好几个回合,遗憾的承认输了……



如果赢了,是不是就出事了……

打完球之后,视线又回到北京。

这次下手更狠,北京的痛点一个没遗漏,堵车、污染、雾霾,全被翻出来一遍。



比如,BBC记者说,为什么中国要加速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呢,因为堵车太厉害了。



逻辑是,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加强共享的概念,减少私家车,减轻堵车难题。

然后,BBC记者试坐了沃尔沃的无人驾驶车,又顺手黑了北京的老司机们。



吐槽司机并线乱窜什么的



大意是,我们是想体验下无人驾驶,可惜在这里都用不上,因为——北京的车太乱了,根本走不动……

再接着,为了介绍IBM一项监控污染的技术,先着重嫌弃了北京的污染情况。甚至追溯到2008年奥运会期间……





介绍污染难题的时长简直比介绍技术还多。

记者还总结说:

我从内心深处,为北京这座城市感到震撼

但北京还需竭力保持空气清新

才能让更多人齐赏共享



到这儿,我基本掌握了这期纪录片的套路——欲扬先抑。

说是夸中国科技创新,但总要先抑一下。好啦好啦,知道你们西方记者好这一口。

第一集的最后一站,来到张家界的玻璃大桥。

先引了一条新闻说,在某高空玻璃栈道上,一名游客脚下的玻璃因水杯掉落而碎裂,玻璃栈道随即被关闭。



然后,BBC记者说,“张家界的造桥者想要向我证明玻璃桥的安全性”。(完全变成了师出有名,不得不服。)

接下来,就是最前面那一幕。

不过视频暴露了更多小细节,比如,记者第一锤下去的时候,三层钢化玻璃的第一层出现了裂纹,BBC记者笑了……





可他继续挥了很多下铁锤,玻璃还是处于裂纹状态,就是不碎。玻璃桥的负责人笑了……



视频22分左右,能听到负责人爽朗地笑出声来

记者瘫跪在地上,大笑着说,“我觉得这might be(可能是)安全的。”



不服输的负责人又请了一堆围观群众上去蹦跶,玻璃还是没碎,BBC记者终于承认……

好吧,我信了。





你要再不信,咱们只能中国桥梁史见了。

据BBC官网,后面两期的内容将包括中国引以为豪的快递产业、新兴的VR游戏行业。

大家不要急,饭好了我会喊你们的!






毁三观!美国独立战争真相:英法全球争霸战之北美战场



佚名

    提到北美独立战争,多数人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华盛顿”、“莱克星敦的枪声”、“约克敦大捷”等字眼,我们今天要说的,正是这场被称为北美独立战争后一战的“约克敦大捷”。

     这场战役有什么好说的呢?不就是华盛顿率领士气高昂的大陆军横扫落叶一般击败英吗?是的,不过这种说法是在美国媒体控制了世界舆论以后的正式说法。

     而真正的历史,需要我们从非主流的僻角落,从那一个个枯燥的数据和记录中自己分析得出。



    (1)康华利所签的投降书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英国人在约克敦签署的投降文件很长,英国方面签署文件是英军中将康华利伯爵和英国皇家海军约克河小舰队司令西蒙兹。美法“联军”方面则有三个人,一个是没有爵位的,所谓“美法联军总司令”的华盛顿,另外两个则是法国皇家军队的陆军中将罗尚博伯爵和海军中将格拉塞伯爵。

     奇怪吗?一项美国独立战争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场大决战的投降协定的签约人中,代表胜利一方签署文件的竟然只有一个“美国”人,法国人却有两个。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二位所率领的显然是法国正规军而非我们过去所知道的“志愿者”。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法国人有两个,美国人只有一个,但是这个美国人可是大名鼎鼎的华盛顿,“美-法联合部队总司令”

     大家可别把这个“美-法联合部队”当成那种真正的“联军”,这里的美法联军是临时拼凑的,这个“总司令”与其说是拥有实权的指挥官还不如说是给英国人看的一个花瓶,在本文的后面我们将看到,华盛顿根本没有指挥过法国人。

     实际上,发起约克敦战役本身就是法国司令官自已作出的决定,决策过程华盛顿根本插不上手。法国司令官作出决定后,才迫使华盛顿不得不 “当机立断”地率领本部南下参战才最终成为法美主力部队的联合行动。所以说,当今多数历史书籍上所描述的华盛顿“高瞻远瞩”决策发动约克敦战役的故事根本就是放屁。

   
     (2)战役的背景

     1881年的春天,北美大陆的战局仍处在僵持状态,这种僵持状态是由英军统帅克林顿的既定战略所决定的。此时的英国海军占有绝对制海权,因此英国人几乎完全控制了以商贸为本的北美十三州的所有良港一——这等于是控制了北美十三州的脉门。既然已经控制了对方的脉门,那有何必多流血呢?于是克林顿因地制宜地制订了通过封锁,用流血最少的方式来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不得不指出,如果不是后来法国海军的突然出现,这将是—个非常高明并且也是完全能够成功的战略。

     正是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南下攻克了由6000名美军正规军坚守的查尔斯顿,屠杀了 5000多名已经投降的美军官兵,接着连续击败美军之后,克林顿上将率领英年主力13000多人回到纽约“休息”,只派了康华利带上几千人留在南方扫荡。对当时的英军来说,把一支孤军留在远离主力的地方,只要能够得到海军的支援,就没有什么大的危险。几年前萨拉托加战役中英国人犯过的扫荡部队脱离舰队支援孤军深入的错误,现在他们不会再犯了。

     此时的北美大陆上,英国人的正规对手有两个,一是华盛顿率领的大陆军,一是罗尚博率领的法国特别远征军,他们都在等待法国海陆援军的到来。但1871年的5月,罗尚博的儿子带来了消息说由于海运风险太大,第二批5000名法国地面部队赶赴北美的行动已经取消,并且法国国王授权罗尚博本人 “便宜行事”。于是罗尚博只得自主地与华盛顿会谈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华盛顿的军事指挥能力远不及他的名望那么高,他的军事思想完全是以占领城市为中心,几年来他一直想夺回被自己丢掉的纽约,现在他仍然坚持这一点。在后面的会议中,华盛顿一再坚持纽约是“目前情况下唯一可行的目标”,罗尚博勉强同意了华盛顿的作战计划。

    1781年7月初,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法美两军在“白色平原”会师准备发动纽约战役。但是大陆军的情况显然让法国人大吃一惊,在当时一位法国炮兵中尉的记载中有如下的描述:“初次看到这支军队的时候我震惊了……他们没有制服,多数人衣衫褴缕,他们中的多数人光着脚。他们的形体各异,甚至有不到十四岁的孩子!!!”

     华盛顿带来的大陆军不仅装备低劣军容不整,更重要的是,罗尚博在法美军队会师后向法国当局的汇报里提到,“我们的友军还不到四千人”。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华盛顿依然对发动纽约战役充满了期望,罗尚博作为—个参加过14次攻城战的职业军人,在观察了纽约的城防工事后,断然拒绝进攻纽约。取代军事行动的是经济行动——罗尚博把自己所掌握的现金的一半——12万里弗尔(银币)借给了华盛顿,让他去发军饷。

     这笔钱是非常关键的。就在几个月前,宾夕法尼亚的一线部队1300多人(占大陆军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发动了兵变并向大陆会议所在地费城挺进。原因很简单,虽然大陆军也发军饷,但他们拿到手的大陆币纸币的币值等于是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法国人提供的这笔硬通货对提高约克敦战役中大陆军的士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就在大陆军士兵为拿到了坚挺的法国银币而欢呼的同时,罗尚博决定放弃纽约战役,代之以主力向南攻击康华利。他不等华盛顿表态,就直接写信给法国海军上将格拉塞强烈建议说“向敌入进攻地点有两个:切萨皮克湾和纽约。西南风向和弗吉尼亚的危急形势,大概会使你选择切萨皮克湾,我们认为您在那里能够做出最大贡献。”

     8月14日,确切的消息传到了华盛顿的指挥部——格拉塞舰队将直接开到切萨皮克湾并将在那里卸载3000名法国陆军。于是,按照美国官方的说法,华盛顿“果断地决定”“率领美法联军”向南进军,进攻约克敦的康华利英军。

     就这样,约克敦战役拉开了序幕 事实很明显,华盛顿参加约克敦战役九成以上是被法国军队强迫的,在这之前,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围绕发动纽约战役

   
      (3)双方兵力对比

     要了解一场战役,首先要知道双方的参战人数,经过一段时间的搜索,我们发现了几个不同的数据,为表示对美国人民的信任,我把其中美军人数最多的数据录翻译如下。这个数据来源于权威的马可版《美国革命人百科全书》第1248页。

     参战人数:

   
    大陆军

    步兵7290人 炮兵 514 人  骑兵 176 人

     总计,大陆军7980人(笔者按:我所搜集到的其他资料里这个数字的最小数值为5645人)

     民兵 3153 人

     人员总计11133

     其中丧失战斗力人员(病) 1700人 总计有效兵力(取整数) 9500人

   
    法国

     罗尚博部队 400人

     圣西门部队 3000人

     海军陆战队 800人

     直接上岸参战的水兵1000人

     总计 8800人

     除此之外还有大约15000名法国舰队官兵在参与了整个战役的海上作战。

     总计,联军兵力18300人


    英国

   战斗开始时“据报告”的军队人数

     包括德国雇佣军: 8885人

   据估计直接参战的海军官兵840人 (这里的海军官兵人数是根据向格拉塞投降的英国官兵名单估计的)

    这样英国方面在战役开始时的军队估计人数9725人:

    其中病员估计人数:1500人

     英国实际有效兵力 8225人

     我们也看到,参战的法国皇家陆军与华盛顿的大陆军的总人数持平,而参战的法国海军人数则事实上达到了法美联牛陆军人数的总和。

     在后面我们将看到,约克敦战役主要是由海战和炮战构成的,而海战的胜负最终决定了约克敦战役的结局,所以笔者很奇怪大多数海外资料和几乎百分百的国内资料在提及约克敦战役的双方力量对比时都不提法国海军的参战人数(即使是这本提到了法国海军参战人数的权威大百科仝书,在统计联军总兵力时显然也并没有加入法国海军的人数)。

     当然,还有更过分的,就是有些从美国的出版物把法美联军筛化成美军,或者好—点的,把法国特别远征军称作“志愿军”、“志士”,真不知道如果路易十六亲自指派并携带攻城炮成建制出动的特别远征军都算是“志愿军”的话,那那些在法国参战前真正志愿或者受雇来到北美参战的法国人算是什么?难道算是“幽灵军团”?


     (4)各方的火力对比

    在研讨了此次战役的人力数据后,我们再来看看此次战役的陆战十联军一方的火力数据。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约克敦战役的陆上作战主要是炮战,在整个战役过程巾,除了10月14日联军为获取更优越的炮兵阵地而发动的一场800人的冲锋和10月16日英军尝试突围而发起一场350人的冲锋外,双力完全是用炮火进行“对话”的,因此炮火强弱决定了此次战役陆上战斗的结局

     在一张约克敦战役的势态图中可以发现,在该图上,法军的阵地上有七个火炮的标记,美军阵地上只有两个火炮的标记,我们可以感性地知道两点,一是法军火炮至少比美军多了好多倍,二是法军火炮的位置显然比美军火炮的位置更靠前、更关键。

     然后我们再来考察一下具体数据。据统计。约克敦战役中联军在陆地上使用的大小火炮在375门以上(包括一些法国海军从船上拆下来并亲自操纵的火炮,格拉塞舰队的舰炮总数近2000门),其中美国炮兵总人数我们已经知道是514人,当时的一个标准炮组是16人,这样美国炮兵应该是拥有不超过32门火炮,而且他们使用的主要是从英国人手中夺取的杂样火炮。法国人则不然,法国当时火炮铸造水平世界第一,其火炮的威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加上大威力攻城重炮,法军参战火炮达到343门以上,罗尚博的法国特别远征军还刚刚得到整整攻城重炮部队的加强,这支部队拥有43门威力惊人的攻城重炮——15门 24磅炮和28门 16磅炮,

     这样,我们计算得出,美国火炮数量占联军火炮总数的8.54%弱,而由于起关键作用的大威力攻城重炮部队百分百是法国人组成,所以美国炮兵部队的火力所占的百分比显然更低。

     稍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在要塞攻坚战中,一门大威力的攻城重炮比几门普通火炮更有用,再结合双方火炮数量上和炮兵战术素养上的差距进行综合考虑,我想关于美国人在这场关键性炮战中的角色,和所起的微不足道的作用,就不用多说个什么了。

     在了解了上面这些数据后,笔者介绍这次战役的真正情况就不会让大家太吃惊了。

     (5)各方的损失对比

     在对双方的参战人数进行比较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双方的伤亡情况。布同一本书里,记录了这样的数据地面作战行动伤亡数字:

     美国:阵亡23,负伤65,总计125。

     法国:阵亡60,负伤193,总计253。

     英国:阵亡156,负伤326,总计552!

     英国投降(包括非战斗人员):7241;另有840名海军人员向(法国舰队司令)格拉塞投降。

     德国雇佣兵伤亡未计。

     那么,这就是战斗的全部了吗?显然不是,笔者在此再次提醒,还有海上方面。

     围绕约克敦进行的英法两国海军封锁和反封锁的战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间夹杂着多次小规模冲突,因此很难统计战损的总人数,笔者查到的一次较大的交火 ——1781年9月5日的交火中,英国方面就伤亡了336人,而法国方面的伤亡也有230人,但这显然不是双方海上作战损失的全部。笔者所能找到的最全的法军阵亡资料是镌刻在约克敦战役法国阵亡将士纪念碑上的名单,姓名总数是600个左右。如果这个数据是可靠的话,就意味着法国人在约克敦战役的海上作战行动中仅阵亡人数就超过了五百,根据一般的伤亡比例计算,法国海军的伤亡总人数应该超过两千

    这样,法国部队在约克敦战役其间的海陆两方面的伤亡人数至少应该有2000—2500人。这个数字是美国部队在约克敦战役期间伤亡数字的20倍

   
      (6)战役的结局

    法美联军于1781年的10月6日正式合围约克敦,9日开始正式炮击,从这以后直到17日康华利要求谈判,中间只有联军方面在14日发动的一次小规模冲锋和英军在16日发动的一次突围可以算是双方的交手战。其他时间双方完全是炮战,炮战的结局是约克敦英军无法对抗联军的炮火(主要是无法对抗法军的大威力攻城重炮)。

     其实多数书上对约克敦战役其间海上作战的忽略或者一笔带过不同。如果从整个战役的角度来看,约克敦战役的结局恰恰是在海战中决定的。因为约克敦是沿海城市,在拥有制海权的时间段里被“围困”的英国人可以很自由地从海上获得补给甚至进行军队的机动,所以如果没行制海权,所谓“围困”就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

     这以前的历史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大海完全被英国人控制,此前联军对类似沿海城市的进攻无一不遭到失败。出于这种历史的经验主义考虑,在得到联军即将进攻约克敦的消息后,约克敦英军守将康华利就大摇大摆地缩在约克敦等着联军来攻。

     而与之相对应的,在纽约的英军主帅克林顿也根本就不担心法美联军向约克敦的进军所以没有派出援军。不料这次联军的攻势非同寻常,法国海军在这次战役中进行的海上机动作战可以说是帆船时代西方舰队最杰出的一次海上机动作战,机动作战的结果是追击法国舰队的英国舰队在终于得到与法国舰队决战的机会时才发现自己的18条战列舰面对的是法国人的32条战列舰,于是,英国舰队不得不返回纽约搬救兵。

     而就在英国人短暂地丢失了切萨皮克湾制海权的这段时间里,法军把从西印度群岛运来的攻城重炮搬到距离康华利指挥部只有1829米的地方,对着英军阵地猛烈炮击,彻底摧毁了英军的所有城防工事。此时的康华利方才觉得不妙,但已回天无力,在由350名英军执行的一次试探性突围被法军击退后,康华利选择了投降。

     历史往往允满了黑色幽默,就在康华利投降的前一天,一支由25艘战列舰和7000名英国地面部队组成的增援部队,在克林顿的亲自率领下,已经从纽约港出发……

     关于这场战役的大结局我们还要澄清一个谣传,今天的很多书本上把那副著名的约克敦英军投降图诠释为“英军向华盛顿投降”。殊不知,当时英国司令康华利根本就不屑理睬美国司令华盛顿。

     谈判开始时,康华利想向法国司令罗尚博投降,这也不奇怪,除了法军是正规军外(英国人一直到1812年二次英美战争都没认为北美军队是正规军),毕竞两个人都是伯爵。而且在当时,英国还没承认美国独立,因此华盛顿在康华利心目中也只是类似中国农民战争里“贼”的概念,堂堂英国皇家军队的中将,拥有伯爵爵位的人,怎么可以向“贼”投降?

     但是罗尚博有意羞辱康利华,他拒绝接受康华利的投降,担任法美联军名义上的总司令一职的华盛顿去受降。于是康华利就“病”了,一直到投降仪式结束都没迈出过约克敦一步。英国的投降仪式转由他的副手奥哈拉将军主持,而华盛顿也做出了很自然的反应——美军的仪式由华盛顿的副手林肯负责。

     约克敦战役结束后,大陆军返回哈得逊河的营地,而法国军队则留在了约克敦和威廉斯堡地区,除了为应付英国军队的反攻以外,中国读者们必须注意到当时的欧洲军界仍然残留着胜利者占领战场的习惯。因此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当时的人对法军作为真正战役主力的一种肯定(当然显然还有深—层的考虑——只有法军才有能力对付英国人可能的反扑)。

   康华利投降七天后,英牛援军出现在约克敦城外的海面上,但此时他们所面对得是强大的法国陆海军。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甚至不能安全地登陆。最终,克林顿选择了撤退。'

     就这样,决定北美独立战争的最后一场大决战结束了。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所谓华盛顿率领美法联军取得约克敦战役胜利的说法是美国人蓄意编造的谎言,无论从任何一个方向来看,约克敦战役都应该算是法军的杰作。

     约克敦战役的数据让我们发现了这场战役的真相,同样的,为了了解北美独立战争的真相,我们有必要找一下有关这场战争的宏观数据。

   
    (1)美国所编的神话

     美国官方及主流社会宣称: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民主的解放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最早的、最伟大的真正的解放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将欧洲启蒙运动的自由哲学思想大规模地付诸实践,体现了一种新的进步的政治精神和价值观念。是人类战争史上以小胜大、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最杰出战例。在美国的先哲们的杰出领导下,北美军民经过8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仅有200多万人口的北美13个州,最终打败了拥有近3000万人口的世界第一工业国大英帝国。

     独立战争的胜利,打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实现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独立,解放了北美殖民地民众,为人类的自由民主事业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为人类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将欧洲启蒙运动的自由哲学思想大规模地付诸实践,体现了一种新的进步的政治精神和价值观念。为人类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据“某版《世界历史》第一册教案”(教案前面几乎完全灌输以美国人立场的政治诠释北美独立战争),为证明美国人是“以弱胜强”而提供的表格时,笔者实在是有点忍俊不禁了。

     表格如下: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美力量对比表

     国别 英国 美国

     经济 老牌殖民国家 年轻国家

     人口 本土六七百万(连同殖民地三千万) 不到三百万

     军事建制 有强大的舰队 无海军

     装备 军需品充足 物资奇缺

     性质 非正义 正义

     真了不起啊,一个年轻的物资奇缺,没有海军的国家,人口只有对方的二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竟然能够打败老牌殖民国家,真是“正义必胜”

     “正义必胜”?笑一笑。设想一下,如果笔者只是一个普通中学生,面对着老师如此提供的数据和循循善诱,除了产生美国人“正义”+“厉害”的想法外还能产生什么其他想法吗?

     显然不能。神话,就是这样“从小抓起”,一步步地产生的。

   
      (2)大陆军方面的真实情况

     为了使数据尽可能地可靠,我们在此采用1789年美国战争事务部长诺克斯将军对国会所做报告里陈述的数据来说明大陆军的兵力情况。在这份报告里,对大陆军总兵力的陈述为:

     1775——27,443人

     1776——46,891人

     1777——34,820人

     1778——32,899人

     1779——27,699人

     1780——21,015人

     1781——13,292人

     1782——14,256人

     1783——13,476人

     这份数据让人感到非常意外。根据这份数据,在整个独立战争的时间段里,除了1775—1776和1781—1782年间,大陆军的总兵力—直是呈递减状况的。而在北美独立最后一战“约克敦战役”的同一年里,大陆军的总兵力一下子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如果光看数字,怎么也看不出“秋风扫落叶”的架势。这显然与我们平时所了解的大陆军至少在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性质是反扫荡胜利,而不是什么战略反攻)后就是一个大捷连着一个大捷,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经过有很大出入。

     发现大陆军人数的增减情况显然与我们通常所学握着的知识有所不同后,我们更有兴趣探索一下其对手——英军的兵力变化情况。


      (3)英军方面

     在一本1964年版的《The war for America》中,我们找到了这样的数据。

     地 区 1775.4 1777.8 1778.10 1780.3 1782.3

     英国南部 10612 13868 53465 61402 64274

     西印度群岛 1983 3315 1751 9290 87564

     “美国” 6991 2 3694 39637 32149 34463

     英国陆军总人数 27063 57637 112239 142386 150310

     *1777年这个数字不包括黑森等地的德意志雇佣军

     根据这份数据,独立战争爆发的那年在北美十三州的英国驻军只有六千多人。而大陆军的总兵力比同时期整个英国的总兵力还要多出380人。美国人很自豪的邦克山战斗就是发生在这年,如果光看那次战斗的过程,还真以为美国人是以少胜多呢。

     后面两年,英国人在北美十三州的兵力增长很快,众所周知的萨拉托加大捷发生在1777年,但我们发现,1777年—1778年英国派遣到北美十三州的英国正规军兵力增长了67%。显然萨拉托加大捷至少在军事上并非通常所宣扬的北美独立战争的什么“转折点”。这也不奇怪,反扫荡作战的胜利再大也还是反扫荡作战。以一次反扫荡作战的胜利作为一场大型战争的“胜利转折点”,显然是不合适的。

     1778年以后的数字就更让人感到奇怪。按照通常的说法,这以后就是美军“胜利”的过程,但为什么英国没有“疯狂镇压”,派遣到北美十三州的兵力再也没有达到1778年这么多呢?是英国兵的征兵跟不上减员?显然不是,我们清楚地看到,独立战争爆发后英国陆军总人数从2.7万人猛增到了15万人,这是开战前英军陆军人数的5倍多。

     再以我们这篇文章所讲述的约克敦战役发生前后的数字为例,约克敦战役爆发时,北美英军有三万多人,虽然约克敦战役英军损失了8 千人,但还远没达到通常所宣称的“主力被歼灭”的地步。更重要的是,当年大陆军从2.1万人锐减到1.3万人。而几个月后,当英军在北美的部队恢复到 3.4万余人时,大陆军却只恢复到1.4万人——两者悬殊比1781年战役开始之前还要大。

      (4)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英国人不得不同意北美独立呢?

     答案还足要从数字里找,细心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在1778年一1780年间,英国在北美大陆的总兵力呈现下降趋势,而同时期它在西印度群岛的总兵力则呈现了不正常的增长状况。

     首先看看独立战争时期双方的真实的人口数据

     “美国” 200万(包括亲英派,印第安人和黑奴)

     英国 1100万

     法国 1200万

     西班牙 2800万

     显然,仅法国人口就与英国相仿,更不要说后来西班牙也参加了进来。

     接着看看独立战争时期法国人的军事力量。

      (5)1778年的法国军事力量

     步兵109个团,骑兵52个团,总人数255000(军官35000名,士兵220000)名。其中40个步兵团和4个骑兵团被派往北美和西印度群岛地区,直接在北美十三州参战的地面军事力量超过16500人(1000名军官和15000名士兵)。法国皇家海军有72500名水手和 2500名军官,其中仅直接参加约克敦战役的海军官兵就超过了15000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同时期北美大陆军的总兵力)。

     注意到上述教案中特别列出英国有“强大的舰队”,而美国“无海军”。我再补充一个点,战争时期英国和敌对国家主力舰的比较数据。

     主力舰数:

     年份 法国 西班牙 荷兰 “美国” 英国

     1778 52 未参战 未参战 0 66

     1779 63 58 未参战 0 90

     1780 69 48 未参战 0 91

     1781 70 54 13 0 94

     1782 73 54 19 0 94

     很显然,美国人的神话有意无意地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不仅英国的地面部队比传统上的陆地强国法国要弱,即使在英国的强项一海军方面,1778年法国参战后英国的海上优势也并不明显。1779年西班牙参战后英国的海上优势则至少在数字上已转化为劣势

     看了笔者补充在这儿的表格以后,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对北美独立战争能获得胜利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有疑问。

     现在没什么可奇怪的了,在1778年之后,英国驻北美的部队不增反减,而在西印度群岛的兵力却直线上升的原因正是法国的参战

     事实上,北美独立战争并不是一场孤立的战争,它只不过是由其所引发的法英全球战争中的一个战场——北美战场。这场战争规模很大,牵扯到的方方面面也很多,如果详细道来那真的可以写一本书了。比如法西联军对直布罗陀的围困,持续整整二年。最多的时候双方集中了四万多地面部队和83条战列舰在此大战。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英国仅在直布罗陀方面的兵力和注意力投入就远超其在北美十三州的投入。

      (6)北美独立战争年谱

   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十三州民兵进攻加拿大失败。

     1776年,英国增兵北美,华盛顿率军1.8万人防守纽约被英军击败,撤退过特拉华河时身边只余下4000余人,法国和西班牙开始向美国提供财政援助。

     1777年,英军,占领大陆会议所在地费城,华盛顿试图反攻费城,结果部队竟然在浓雾中自相开火,反攻失败;美军击败前往内地扫荡的一支英军,获得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

    1778年,法国承认美国独立,签订法美同盟条约,条约规定“法国保证美国的独立及其在同英国的战争结束时确定下来的领土”。随后,法国对英国宣战,法英海军发生多次海战;英国政 府得知法国舰队出动奔赴北美的消息后命令费城英军退到纽约,美军“收复”费城:英国占领西印度群岛和印度的几个据点;年底,英军攻占佐治亚州重要城市萨凡纳,大陆军损失5000余人。

     1779年,法国占领塞内加尔的圣路易斯和西印度群岛的几个岛屿;法国和西班牙组成*人型联合舰队准备进攻英国本土,英国主力集中防守本土:法英多次海战;法美联合攻击萨凡纳失败。

     1780年,英军攻占南卡罗来纳重要城市查尔斯顿;英法在西印度群岛多次发生海战;7月,罗尚博率领的法国特别远征军在纽波特登陆。

     1781年,法国对泽西岛的袭击失败(这是英吉利海峡的岛屿,法军登陆英国本土的必经之路);法国格拉塞舰队来到北美,与英国海军展开多次战斗,短时间内获得了切萨皮克湾的绝对制海权,随后,法美联军在格拉塞舰队的策应下迫使约克敦守军投降,北美大陆的大规模战斗自此结束:西班牙—法国联军占领佛罗里达的彭沙科拉城,法英海军在西印度群岛、佛得角海域多次爆发战斗。

     1782年,法国—西班牙联军占领地个海西部岛屿米诺卡的圣菲利浦要塞:法同占领西印度群岛多个岛屿和斯里兰卡的亭可马里:法英在印度沿海发生多次海战:法国人占领了和摧毁了加拿人的多个英国要塞;在直布罗陀,法西联军3.3万人对英国守军展开总攻,被击退。

     1783法英在印度库德罗尔展开海陆拉锯战,英国人败北。

     1783年9月3日,巴黎和约签订,法英停战。

     (7)法国在北美独立战争中的角色

     就这样,随着英法战争的结束,“北美独立战争”也结束了。那么,在这场战争中,法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通过上面所列举的大量数据,我们已经不难得出结论,如果以“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类比北美独立战争的话,从出兵的角度来看,法国承担了中国的角色,从全球博弈和物资援助的角度来看,法国承担了苏联的角色。也就是说,对于当时的北美十三州来说,强大的法国一人独担了朝鲜战争中的中国和苏联两大国的角色

    很显然,这篇文章会让很多爱美国的中国人无法接受,但我认为它一样不能减弱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意义

   第一,美国独立战争是英法西三国大战的导火索

   第二,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意义在于政治而非军事,它建立了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一个不断改正的国家,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它让许多纯粹为了土地和权力以及奴役与征服的战争黯然失色,即便他们在规模上大得多

   第三,华盛顿的伟大在于他建立了一个依靠制度而不是依靠个人的国家,相比之下,他本人是否具有个人天才并不重要,因为他已经建立了一个能够汇聚个人智慧与才能的制度--当然其他建国者也功不可没

    法国在历史上很长时间扮演了世界上最有侵略性的国家的第一对手,在三十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拿破仑战争和一战当中法国军队出手还是比较狠的。

(美国独立战争的真相——谁才是战胜英军的真正力量 全文完)

【注:美国独立战争是1775年—1783年。文中有几处18XX,差了一百年。估计是笔误,因为后面的大部分都是正确的。】





威塞尔:为什么索尔仁尼琴令我烦恼





2016年7月05日

    
    威塞尔:为什么索尔仁尼琴令我烦恼


    (索尔仁尼琴。)
    
    这些言论都出于主观,而我是以一种沉重的心情写下的。我们的时代缺少真正的英雄,而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正是一个。他的写作,从他根据自己在一座斯大林式劳动营中的经历写成的第一部反响强烈的小说起,就证明了他的勇气与他的天才。我一直喜爱他的小说与短篇故事,而我也一直钦佩他作为一个自由人的表达。
    
    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执著于正义与真理的良知,一个严肃对待他工作的使徒,一个以无数受害者的名义说话的信使,官方的刽子手已经令他们永远沉默。我对这一切心怀感激。
    
    我也感激他的《古拉格群岛》,他谦逊地称之为“一部文学调査”。自然,它不止于此,它还是别的什么。它是一声恐怖的呼喊。它是由这个无权无势的见证人发出的呼喊,在挺过了耻辱与无望的经历之后,他希望自己被听见。
    
    他的声音是如此有力,你无法逃避它。毫不轻信地,我们跟随他进人了那可憎的宇宙,那里的国王是犬儒主义。在古拉格一切都被扭曲,被玷污。那里,领袖与上帝暴露出他们并无任何伟大之处。革命的建设者,希望的预言者,他们的法律本该震撼历史,却只是傀儡而已。刽子手们卑鄙、懒惰、猥琐——他们是恐惧的囚徒;他们只想到保自己的命。光荣?一个词而已。理想——一个玩笑。伟大的布哈林[1],畏缩如一条狗,作好准备去背叛——别人和他自己——不是为了改变或解放人,而只是为了领受暴君的恩泽。
    
    得到了两百多位前难友的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回忆与数据丰富了他,索尔仁尼琴在这里从头展现了劳动营的肮脏世界。而你阅读此书不可能不受到深深地震撼。甚至还不止于此,因为劳动营的人口代表了人类的全范围:知识分子与工人,军官与学生,理想主义者与青年军人——包括儿童。我们在所有“劳动改造营”里都找得到他们。他们留在那里,他们一年年腐烂在那里,整整几代人。而时常不为任何理由。他们到那里纯属偶然。为了满足某个秘密警察官员的某次心血来潮,他不喜欢你对于经济或政治问题的见解,或是断定你的公寓套间更适合他住,或是觊觎你的妻子或未婚妻。他拥有全部的权力。一句无心的,选择不当的词语或一次交友不慎就足以将你与你的家庭,与你的生活分离开来。你被逮捕,被定罪,被折磨,被打垮,被判刑,被放逐,被贬至社会垃圾的水平。
    
    这本书中满溢的插曲、轶事与事件,展现了斯大林为满足他的狂暴而颁布的邪恶政策的活动。蔚为奇观的审判,秘密审讯,判决,自杀,谋杀——很少有个体能够反抗这扼杀人性的机制。作者不时写下他的亲身经历——迄今为止它们是最富有魅力的——而我们随着他愤怒地呐喊。
    
    在这里某些事件是第一次被讲述;另一些则以其诠释令我们震惊。有一件事特别打动了我。在我的《沉默的犹太人》中,我曾报道过一些谣传,大意是斯大林死前决定将所有犹太人驱逐到西伯利亚。索尔仁尼琴确证了这谣传并增加了细节:那个独裁者准备在红场对“背叛的犹太医生”举行一次公开绞刑,继之以“愤怒的群众”将会参与的集体迫害。犹太人在此后将会被驱逐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自然而然,尽管这部著作在这里或那里有些冗长和沉闷,我们阅读它的兴趣却持久不衰。我们想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在革命之乡,那里的人民似乎已接受了由一个新的救世主宣布的新律法。
    
    然而,我发现这本书令人不安,不仅因为它政治与法律的含义,还因为它的作者。换句话说,那作者令我烦恼,正如他的书为我注人激情。
    
    让我来解释——并且相信我这样做并非没有悲哀之感。
    
    多年前我曾在各地听到过谣传——企图诋毁他人格的含沙射影。某些人宣称他不喜欢犹太人,或者,至少是,他们的命运他并不感兴趣。我拒绝相信这些谣传。我对自己说——而我仍继续这样说——一个伟大作家不可能是一个反犹主义者,他不可能拒绝将他的同情与他的帮助给予历史上最顽固的仇恨的受害者。我对自己说——而我仍继续这样说——一个伟大作家,以良知及其需要的名义发言,不可能对犹太人的苦难视而不见;他必定被打动,或至少,感兴趣。
    
    烦恼并冒犯了我的是索尔仁尼琴的反应——或缺少反应——对于斯大林与希特勒两者施加于犹太人的恐怖。
    
    首先,他差不多无视了斯大林的犹太受害人;当他当真说到他们时,他几乎只是顺便提及,在脚注里。然而,我们深知斯大林对犹太人——以及犹太教——怀有一种近乎病态的仇恨。索尔仁尼琴甚至没有对那仇恨的动机和含义有所好奇。这怎能不令我们震惊?
    
    他大段大段讲述对于僧侣的迫害——但不是对拉比、《塔木德》研究者与学究、授业座导师骨干的迫害。他描述针对教堂的措施——而不是针对犹太教堂的。他不吝篇幅讲述基督教信徒时常是英勇的受难——却对犹太信徒的痛苦和反抗不置一词。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对针对犹太文化与其发言人的罪行保持沉默。他对犹太人的消失几乎什么也没有说。几乎对逮捕犹太艺术家什么也没有说,对他们在NKVD[2]地牢里被处死什么也没有说。对于米霍埃尔斯[3],贝格尔森[4],德尔·尼斯特[5] 或马基什[6]的谋杀什么也没有说。估且说吧,他本人并不认识他们。但他的叙述却充满了与他并无私人关系的故事。这部书不是一部自传而是一部诸多传记的总结;那么为什么犹太殉道者的传记被缩减到了极点?有没有可能在他的秘密情报提供者中间,并无一人告知过他,假如说他其实是想知道的?
    
    他对沙皇统治的夸张热爱令我不安。他似乎对沙皇有着一种无边无际的热情;可能是因为他如此厌恶共产主义,以至情不自禁地赞颂起了先前的政权?
    
    他比较了两个时代,两种体制,他偏爱哪个是显而易见的:在沙皇时代,更少人被监禁,刑期更短些,状况也并不那么讨厌。索尔仁尼琴一遍又一遍重复这些论点而从不想记述反犹太的法律,集体迫害,时常以犹太人为唯一受害者的大屠杀。一个省略,又一次可能只伤害到我们。
    
    就像我们也被他笔下的另一些比较所伤害一样。无论是否有意,是否察觉,它们都是针对我们的。
    
    为了强调斯大林的暴行,他将他们与希特勒的恐怖相比。而又一次是希特勒显得更胜一筹:比斯大林更温和,更理性,更人性。例如,索尔仁尼琴告诉我们NKVD比盖世太保更残酷。为什么?因为盖世太保只在必须榨出真话时才折磨囚犯······在别处——或是否在同一部著作里?——他宣称希特勒的罪行在斯大林的面前简直不值一提:希特勒只杀害了六百万犹太人,而斯大林却屠杀了两千万人。
    
    美国批评家乔治·斯坦纳[7]最近谴责了索尔仁尼琴对犹太人的奇特态度并否定了他的比较。我同意斯坦纳的反对。
    
    我不介意索尔仁尼琴想让我们对斯大林感到惊愕。我对这个俄国独裁者的感觉惟有恐怖,在这个词最强烈的意义上。但为什么将他与希特勒相比?为什么不与恐怖的伊万或成吉思汗相比?又为什么比较他们的受害者?凭什么权利?又为什么目的?为什么索尔仁尼琴如此急于看轻我们的悲剧?他难道不知道苦难到一定程度二乘二并不等于四?而邪恶也有一个限度,超出了它比较就不再切题?
    
    我再说一遍:不得不说起它使我非常痛苦。但这里沉默将意味着默许,将意味着背叛。大屠杀作为主题已成为文学里的一种无主地域。人们写它不假思索,甚至漫不经心。他们把哈莱姆与华沙犹太人区相比,把越南与奥斯维辛相比。他们试图描写那不可描写的,想象那不可想象的。他们写下虚构作品,对于即使幸存者也隐忍不言的主题。
    
    索尔仁尼琴的态度对他来说是自贬,更令我们悲哀。我只能希望有一天他会修改它们,或至少解释它们——即使仅仅是为了安慰他的犹太崇拜者这一原因,他们希望无保留地报之以喜爱与尊敬。(选自威塞尔著作《一个犹太人在今天》,翻译:陈东飚) [博讯综合报道]


99首適合練習聽力的英文歌- 沉默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 @ 愛薇塔 ...

evita8888.pixnet.net/.../79470089-99首適合練習聽力的...转为简体网页
2016年6月29日 - 99首適合練習聽力的英文歌- 沉默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 寂靜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在1967年作為美國電影《畢業生》的主題歌,是20 ...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惊天阴谋/陈伯达/天人之际·超理神秘感/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的各种因素
  • 改革与文革/谣言与谶语的文化透视/共青团中央的犯罪分子/谁是真正的邪教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