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计算自己的生活方式对寿命的影响/女子用千张照片记录筒子楼群居生活
發佈時間: 9/8/2016 11:49:48 PM 被閲覽數: 11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计算自己的生活方式对寿命的影响


Image copyright Thinkstock
Image caption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在小说作家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生前,曾经有人问他在酒精和长寿之间会选哪个。对此,他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前者。他曾经这样说到,“与其在滨海韦斯顿(Weston-Super-Mare)的老人院里行将就木地呆上两年等死,还不如抓紧时间及时行乐呢。”

对于他的观点,各人自有主张。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由于缺乏精确数据,我们无法准确地判定各种恶习会在多大程度上损害着自己的健康。比如,谁又能知道吃个汉堡、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喝上几杯葡萄酒这几种行为对健康造成的损害何者更大呢?

为了让人们不用再跟着感觉走,剑桥大学统计学家大卫·斯佩格哈特(David Spiegelhalter)通过计算得出了各种日常活动对寿命的绝对影响数据。他特别指出,在关乎身体健康的问题上,我们不该有“好事坏事能够相抵”的想法:不管你每天吃多少水果,每天20支香烟也足以缩短你的寿命。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唯一的想法恐怕就是马上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尽管各家媒体每天都在喋喋不休地抱怨现代生活方式的种种弊端,但是如果把你的预期寿命和祖父母辈比较一下,你就会庆幸自己生活在21世纪。

(来源:英国医学学报,British Medical Journal)

Image copyright
Image caption 每天吸20支香烟会缩短7年寿命,相当于每支香烟缩短15分钟。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Image copyright
Image caption 每天喝2-3 杯咖啡会延长1年寿命,相当于每杯咖啡延长10分钟。(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Image copyright
Image caption 每天看两个小时电视或者吃两根香肠都会缩短1年寿命,每看1小时电视(或者吃一根香肠)会缩短15分钟寿命。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Image copyright
Image caption 每天20分钟锻炼会延长2年寿命,延长的寿命时间比锻炼时间要长:每增加20分钟锻炼时间就会延长1小时寿命。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Image copyright
Image caption 男性每天喝3杯红酒会缩短4个月寿命,然而女性喝同样数量的红酒则会缩短16个月寿命之多。酒精会给男女两性带来不同的健康风险,尤其会让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癌。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Image copyright
Image caption 与我们1910年出生的曾祖父母一代相比,我们每个人的平均寿命都要长13.5年,相当于每天多活8小时。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Image copyright
Image caption 身为男性本身就要付出更大代价。男性平均寿命比女性要短4年左右。换句话说,女性每过1天,男性就相当于过了26个小时。(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女子用千张照片记录筒子楼群居生活(组图)


文章来源:
           




9月6日,内江城区一间家庭茶楼内,48岁的邓捷在接待客人之余,不时翻看手机中的照片。其中大部分照片都是有关她曾经住了20多年的筒子楼,这些筒子楼在今年5月因"棚改"已夷为平地。

在邓捷的记忆里,筒子楼的群居生活给她留下了很多快乐和温暖的回忆。为了留住这些美好的记忆,自2013年底起,她用相机、手机拍下上千张照片,记录下了拆迁前筒子楼楼里楼外的生活点滴。

生在筒子楼住了20多年

筒子楼给她留下群居的温暖记忆





如今,邓捷在内江城区租房经营者一家家庭茶楼,曾经在筒子楼居住的不少老邻居还不时联系,相互关心。邓捷在内江城区内棉社区的筒子楼内生活了20多年。该区域"棚改"启动后,她和邻居们纷纷搬出筒子楼,筒子楼也在今年5月全部夷为平地。

内棉社区因原内江棉纺厂而得名,和不少城市一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原内江棉纺厂等内江的不少工厂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建起职工宿舍楼。宿舍楼因一条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走廊两侧是次第排开的房门,状如筒子故而得名"筒子楼"。





邓捷便是原内江棉纺厂最后一批正式工,1984年她初中毕业后进入厂里工作,是一名开剪工。"我父母也是内棉厂的职工,我便出生在当时他们住的筒子楼里。"邓捷说,尽管儿时在外婆家生活,未在筒子楼里居住,但结婚生子后的1993年,她在父母当年居住的同一幢筒子楼分到一间约10平方米的宿舍。此后,她带着孩子在筒子楼内生活了20多年。

尽管筒子楼存在4户人共用一间厨房、几幢楼共用公共卫生间等诸多生活上的不便之处,煮饭和洗澡还都得排队,但在邓捷的记忆里,筒子楼给她留下了许多快乐和温暖的回忆。"比如,家里灯坏了、水管爆了,吼一声,邻居就上门帮你修,还不收钱;生病了,邻居总会送上关怀;家里没菜时,随便哪家蹭顿饭就行;小伙伴下午饿了,东家拿面,西家拿肉,再有一家拿菜,大家一起煮面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诸如晾晒在过道的衣服、裤子收错的笑话,这些都让她感到十分的温暖。"哪像如今的小区,邻居是谁都不一定知道。"

留住记忆

上千张照片记录筒子楼拆迁前生活





从原内江棉纺厂下岗后,邓捷喜欢上了摄影,平时和摄友一道外出拍摄风光和人物。"有一次外出时,一个教我摄影的老师知道我住在筒子楼,便建议我多拍拍筒子楼里人和生活点滴。"邓捷说,当时"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她也想用这种方式留下筒子楼里的温暖记忆。

2013年底,邓捷开始用相机和手机记录筒子楼楼里楼外的生活点滴。到筒子楼拆迁前,邓捷已拍摄上千张与筒子楼相关的照片。"我不太会用电脑,都存在U盘和手机上的。"她一边翻看手机里的照片,一边向记者讲述每张照片情景。





成都商报记者发现,邓捷手机上存有数百张与筒子楼有关的照片,有住户在共用厨房切菜的,有住户在楼下简易灶台上炒菜的,有小朋友趴在狭窄房间内的床上看电视的,有筒子楼外四处晾晒衣服和香肠、腊肉的,还有小伙伴们在筒子楼旁的灯光球场追逐玩耍的,也有拆迁搬家时住户的兴奋与不舍。

"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邓捷说,虽然筒子楼不在了,但老邻居的情谊还在,她会一直保存这些照片,留下这些美好的记忆。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丨姚永忠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最新研究:早餐吃这种肉竟然比吃鸡蛋健康/中国游客在以色列遭遇天价账单 8人吃饭被宰3万
  • 房奴们注意:中国还款负担已超次贷危机时美国/中国楼市泡沫2017年将集中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