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挪威峡湾/潘国平大骂邓小平/朱镕基儿子年薪一亿多/哪个王朝最清明/司马迁讨厌商鞅
發佈時間: 9/24/2016 6:09:45 PM 被閲覽數: 121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挪威峡湾:湾里看峡,峡里看湾

作者:泥马  于 2016-9-20 --贝壳村





金秋九月,艳阳高照,游览了挪威四大峡湾之一的吕瑟峡湾。
挪威是个疆域狭长的国家,东西间很窄,最窄的地方仅6公里,南北间却很长,南北间的直线距离长达1752公里。然而,挪威的海岸线却有2.1万公里,是南北疆域直线距离的10倍以上,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有着诸多的峡湾。大致的原因是百万年前,冰川融化并向海洋移动,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力,将山谷切割成U型,海水倒灌的地方就形成了峡湾。无数的峡湾及其支流向内陆渗透着,并融于高山峻岭之中,形成了非常壮观的自然景象。随着高山上冰川积雪的融化 ,雪水从悬崖峭壁上奔腾而下,形成了瀑布,更为峡湾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挪威峡湾堪称世界之最,其中松恩峡湾(Sognefjorden)、哈当厄尔峡湾(Hardangerfjorden)、盖朗厄尔峡湾(Geirangerfjorden)和吕瑟峡湾(Lysefjorden)最为有名,它们被称作挪威的四大峡湾。 [1]  (引自百度百科)

峡湾是挪威最有代表性的景观,甚至连地质专家都将挪威称为“峡湾国家”,只有在欣赏了挪威西海岸连绵不绝的曲折峡湾和由无数冰河遗迹构筑的峡湾风光之后,才能感受到这个神奇国度最动人心魄的魅力。吕瑟峡湾位于挪威南部,全长 42 公里。吕瑟峡湾的入口是挪威西海岸的斯塔万格(Stavanger )。斯塔万格市是挪威的第4大城市,人口11万,是石油首都(oil capital), 聚焦着挪威经济命脉之一的北海石油开采的总部基地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海上石油开采相关的各类人员,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它不仅仅是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挪威石油董事会总部的所在地,而且有10家外国石油公司的挪威总部也设在这里。斯塔万格的港口就是游览吕瑟峡湾的乘船出发地。

乘坐游轮前往挪威

海上日落



海上日出,霞光照耀下的云彩有点像蒙克画的【呐喊】中的血色云彩


海上观日出


斯塔万格港口,吕瑟峡湾游湾里看峡的乘船出发地


颜色各异的港口老房子


石油博物馆


港口古炮台的“红衣大炮”


碎石铺路的老城街道

现代化的新建筑


吕瑟峡湾位于挪威南部,全长 42 公里。吕瑟峡湾的入口是挪威西海岸的斯塔万格。河水在凸兀的峭壁和巍峨的群山之间蜿蜒流淌两岸巨岩兀立,其中海拔600 米的断崖布雷凯斯特伦是最值得一看的地方。站在巨岩之上,感觉自己犹如漂浮在空中,能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雄劲的活力。

吕瑟峡湾游湾里看峡乘船路线示意图:


航道开始航道比较宽阔,岸边建有度假别墅。

据说,这些度假别墅许多家族世代传承,上市量较小,因此价格不菲。


这是峡湾里的一处藏身洞,过去常有人为逃税或躲避追杀藏身于此。


峡湾里刀削般的山峡岩壁


峡湾景色


峡湾溪流瀑布


峡湾水道弯曲狭窄


峡湾陡峭的山崖


著名的布道石岩(Pulpit Rock)。布道石岩(Pulpit Rock)又称普雷克斯多伦(Preikestolen),耸立在斯塔万格东部的吕瑟峡湾。它高达497.7米,顶部有一片24米见方的片麻岩平地。这片平地被认为是史前时代古挪威人祭祀的场所,人称“布道坛”。吕瑟峡湾在斯塔万格附近与海洋的交汇处只有12米深,但在普雷克斯多伦的顶端的下方却深达390米。维克多" 雨果1866年来到此处游览,曾留下优美的诗篇。每逢夏天,人们总是汇集在这里沐浴阳光,欣赏大自然的风光。


布道石岩近景


峡湾水道山色之湾里看峡


湾里看峡返航途中


吕瑟峡湾的湾里看峡水上游是比较轻松的乘船观景。但是,峡里看湾就比较辛苦啦。要先经过渡轮乘车抵达Preikestolen (Pulpit Rock) 布道石山脚下,然后徒步攀登。攀登的直线路程并不太远,为3.8公里。但比较辛苦累人,一是陡峭,二是山路比较难走,有时还得手脚并用。挪威特别注重自然保护,尽量保持山的自然状态,因此,山路尽量保持自然,所以比较难走。一般游人需要2个半小时攀登才能抵达布道石,下山也差不多,上下总共需5个小时。



这样的山路算是轻松的路段,困难的不是累得直喘,就是手脚并用,顾不上拍照。

踩着石块走的山路


爬山途中峡里看湾,不敢再往悬崖边上靠了,就在那儿照了。


途中峡里看湾一景


经过2个半小时攀登,抵达布道石。布道石岩(Pulpit Rock)又称普雷克斯多伦(Preikstolen),耸立在斯塔万格东部的吕瑟峡湾。它高达497.7米,顶部有一片24米见方的片麻岩平地。这片平地被认为是史前时代古挪威人祭祀的场所,人称“布道坛”。吕瑟峡湾在斯塔万格附近与海洋的交汇处只有12米深,但在普雷克斯多伦的顶端的下方却深达390米。维克多" 雨果1866年来到此处游览,曾留下优美的诗篇。每逢夏天,人们总是汇集在这里沐浴阳光,欣赏大自然的风光。


布道石上峡里看湾





上海文革造反头头潘国平在法拉盛一派胡言大骂邓小平


作者:bobzhou  于 2016-9-20 贝壳村


这些人是人类社会的祸害。

 2012年,在纽约搞了个文革研讨会,上海文革时期的造反头头潘国平居然也到会。

他是上海造反派「工总司」的主要创建和负责人。当时王张江姚四人帮均已作古,剩下的反面头面人物,恐怕只有他了。

 

文革开始时,潘国平才二十岁,是上海玻璃机械厂的普通工人。当时的上海,在北京红卫兵的鼓动下,196611月初组成“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他当选为主席团主席,从此,便成了工总司的「潘司令」,王洪文倒只是主席团成员。工总司有四百七十家工厂的五万多名造反队员。

 

潘国平当上司令,让全上海人知道他大名的是196784日的十几万人的血腥武斗,这是上海文革中规模最大的武斗事件。为消除上海与“工总司”持不同观点的群众组织,王洪文、潘国平经过周密部署,调动10万造反派,近千辆卡车、吊车等包围上海柴油机厂,还在黄浦江上调集炮艇、运输船等20余艘,实现水陆包围,用武力消灭“上柴联司”。在“工总司”大旗引导下,满载 “敢死队”的大卡车不断开到该厂门区,从车上跳下的“敢死队员”个个手持长矛,头戴钢盔,杀气腾腾。这次武斗,死18人,伤983人,致残121人,被拘押者663人。

 

文革结束,潘国平进监狱六年。出监狱后又在社会上搞投机倒把,又进监狱好几年。

 

那这人怎么又到美国了。因为1966年潘国平利用其在“工总司”中的地位,泡上了《白毛女》剧组的芭蕾舞女演员谭圆圆,谭圆圆是《白毛女》剧组中参加跳“大红枣儿甜又香”等组舞的配角演员。因为谭圆圆到了美国,作为丈夫的潘国平在1996年也到了纽约。(潘国平在纽约住了几年后,谭圆圆与其离婚,潘国平又回到上海,死在上海。)

 

当年,潘国平在法拉盛喜来登酒店咖啡座夸夸其谈两小时,大骂邓小平。

 

潘国平谈到香港回归,说,毛泽东时期根本没有九七问题。他说,当年看过政治局文件,毛泽东说一百年也不必收回香港。潘国平认为,九七收回后,邓小平派董建华当特首,是不懂治港的一大失误。

 潘国平说,邓小平是复仇心理判处四人帮,这绝对是下策。又说四人帮在毛死后一举被擒,并非叶剑英搞政变,关键人物是汪东兴。因为汪参加了七○年庐山会议,站在林彪一边,支持毛出任国家主席,为毛所忌,当面质问汪是否要改换门庭,吓得汪在毛面前下跪痛哭。毛曾对张春桥、江青交待二事,要将邓小平赶出政治局,要叶剑英退休。毛死后,十月九日要开常委会,汪东兴便联合华国锋六日先动手,抓了四人帮。因为江青张春桥掌权,汪东兴没有安全感。

 

潘国平认为邓小平给四人帮定反革命之罪是不对的,四人帮没有以推翻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只是党内两条不同路线的斗争。中共对四人帮的处理,完全是邓小平被复仇的火焰烧红了眼睛,用刑事处分,掩盖共产党见不得人的历史,又不彻底否定毛泽东,这是下下策。

潘国平说:这些人没有一个好人,刘少奇虽被整死,但他和王光美搞的四清,已经用喷气式斗人。文革初期工作组整学生,刘少奇说可以盖一千个监狱,十六岁以上的学生都关进去。周恩来更害人不少,贺龙就是他搞死的,贺追悼会上,周七鞠躬表示歉意。文革的是非,只有共产党下台后,档案开放,才搞得清,但好多重要的档案,他们已经毁掉。





从朱镕基儿子年薪一亿多看国内贪官

衙内现象


作者:bobzhou  于 2015-3-22 贝壳村

 


                 华尔街日报和英国金融时报曾多次报道前总理朱镕基通过其亲信,把自己的儿子朱云来,女儿朱燕来安排在朱镕基自己主管的金融系统,利用朱镕基在圈内的权力和人脉关系,把朱云来主控的中金公司(中国国际金融金有限公司),办成了朱镕基家族的摇钱树。在朱镕基的支持下,中金公司垄断了中国公司海外上市业务,仅朱云来一人的年工资就高达一亿七千万。朱燕来的丈夫也频传动用大笔银行资金,炒有色金属期货的消息。

  
  2001年,当朱镕基还在总理任上时,著名经济学家何新就曾写信给朱镕基,质疑他身为总理,却安排自己的儿子代理美国巨型跨国公司高胜证卷在中国的利益。毫无疑问,朱镕基父子的这种做法,无异于公开卖国!!
  
  从朱镕基、朱云来父子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出,现代版“衙内现象”并不止于《水浒传》里“高衙内”的胡作非为。另一危害严重的特征,就是一些当权者特别是部分高官,通过让子女经商办公司,再以自己的权力施加影响,帮助子女大肆捞钱,实现“权力变现”。像报道所说,徐伟花40万元买到征地,不到一个月,转手净赚130万元。再如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纵容儿子程慕阳非法经商,江西省检察院原检察长丁鑫发利用职权为儿子开办公司牟利……而程慕阳靠着他老子这棵 “大树”,没有投入一分钱,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创办了32家海内外公司,总资产达数亿元!这惊人的速度绝对是“前无古人”。
  
  事实上,贪官的“衙内”一个个“能力非凡”的在商业领域大把抓钱。甚至是犯了事儿,都能安然享受权力带来的不当利益,多是凭借其老子的“权力资本”,大做违法犯罪的勾当。而“衙内”们也成为其老子变相受贿、出卖公权的“道具”和“遮羞布”,充当了权力腐败的同犯。
  
  在法制社会,出现这种在封建社会里大行其道的“衙内现象”,确是一种悲哀。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说到底还是官员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为“权力膨胀”留下了空间和土壤。于是,“老子为儿子撑腰,儿子为老子捞钱”、“ 黑老大儿子作恶,高官老爸摆平”的“衙内现象”得以粉墨登场。
  
  这些年,有关部门没少下严禁干部亲属经商和要求干部管好子女和身边人的文件,但落实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算算近年反腐中揪出的“家庭窝案”,“贪老子”和“恶衙内”难舍难分、纠缠不清的影子让人记忆犹新。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文件不是国家法律,缺少约束力,制度上先天不足,使其对腐败的打击力度有限,再加上执行中的敷衍塞责,往往流于形式。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官员利益团体不可能自己监督自己,这种损害腐败官员利益的制度,受到轻视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衙内现象”,是有悖社会文明发展的畸形现象。特别是“衙内们”利用老子的势力和权力,表现出的敛财和危害社会的“能力”,是与民主与法制建设格格不入的。因此,必须建立遏制家族式腐败的反腐机制,让干部手中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其本身及配偶、子女的从业状况接受公众的监督,避免“衙内”利用 “权力资本”侵犯他人或集体利益,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防治和遏制权力腐败。

附:摩根士丹利的中金迷局 朱镕基的儿子去年赚了一亿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汉妮.桑德尔(Henny Sender)

  中金公司(CICC)在豪华的曼谷素可泰酒店(Sukhothai Hotel)召开季度董事会时,会上的气氛远远谈不上融洽。
  
  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持有中金34%股权,它决意将股权出售。因为,该投行正遭受与美国次贷危机相关的逾90亿美元减记。而且只有当摩根士丹利出售中金股权后,中国监管机构才会允许它在华进一步开拓新的业务;另外,摩根士丹利也需要一切可能得到的现金。与此同时,以中国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之子朱云来 (Levin Zhu)为首的中金公司中方管理层,则决定在与摩根士丹利分手前达成最有利的交易。
  
  中金前雇员、现任里昂证券亚洲分部(CLSA)的分析师侯伟(Fraser Howie)表示,自1995年中金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宣布成立以来, “中金公司一直是中国自身的一个缩影。”“它是观察中国的一个镜头”。在中国,将商业和政治区分开,通常是不太可能的。
  
  在中国逐渐告别GCD控制一切的时代之际,围绕中金的争执,反映出中国传统价值的韧力——如政府关系至关重要,尽管它也表现出资本主义的一面,但它巧妙地运用复杂融资,有时还是用来针对其外国合作伙伴。朱云来和其他人的关系网,帮助中金强大起来,而这些关系现在正成为摩根士丹利面临的阻碍。
  
  在中金成立之初,摩根士丹利的高管十分高兴。在帮助中国企业在当地上市方面,中金当时几乎享有垄断地位,这使摩根士丹利获得了相对于其它外国竞争对手的优势。中方,中国建设银行也同样高兴,因为建行也获得了相对于其银行业竞争对手的类似优势。中金其它合作伙伴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和香港地产大亨查懋声(Payson Cha)。
  
  朱云来于1998年加盟中金,多年来一直保持低调。尽管在早期,摩根士丹利方面为中金引进高管,但后来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的管理层,它越过了摩根士丹利,直接由朱云来控制。在今年1月份的董事会召开前,中金管理层几乎完全由中方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方管理层逐渐积累了大约20%的股权。
  
  他们都得到了不错的报偿:在前面提到的20%股权中,朱云来持有多少尚属未知。但据悉,去年他赚了1700万美元,高于前年的1000万美元。相比之下,中国高层政府官员每年薪酬只有区区1万美元。中国知名本土券商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董事长王东明的收入,也远低于100万美元。
  
  在素可泰酒店召开的董事会上,中金管理层利用摩根士丹利希望退出中金之机,要求获得更多股份,以提高持股比例。几位与会者表示,朱云来在会上保持沉默,但董事李弘(Susan Li)提出了一项股权激励计划。她警告,如果该计划得不到董事会的批准,可能导致大批高管离职。
  
  在她发言后,中金投资银行部门主管丁玮激动地指出,中金是建立在管理层的血汗之上的。与会者表示,丁玮尖锐地问道,至于公司所有者,“他们为中金做了什么?”此言激怒了香港股东查懋声。
  
  就摩根士丹利出售中金股权的努力而言,中金管理层的要求不是个好兆头。摩根士丹利一直在与一些希望收购其所持中金股权的美国私人股本公司进行谈判,其中包括贝恩资本(Bain Capital)、凯雷(Carlyle)、CV Starr、JC Flowers和TPG。一位考虑收购中金这部分股权的私人股本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些潜在买家在担心“中金是个好公司,但里面存在着一些泡沫”。中国内地股市曾大幅飙升,但已经开始下跌,这些收购集团都不希望支付最高水平的价格。如今他们还担心,任何买家都将面对股权立即被稀释的危险。
  
  朱云来和中金管理团队也向潜在买家表达自己的要求,不过方式更为委婉。在与其中一个买家谈判时,朱云来阐明了他的看法:在大多数经纪公司,半数股权由管理层持有,同时50%的收入作为薪酬。这个第二位潜在买家回忆道:“他表示,这是该行业通常的运作方式,有鉴于此,让我们谈一谈合理的方案,因为20% 的比例过低。”
  
  这位买家补充道,作为尽职调查程序的一部分,当他所供职的集团与中金管理层会面时,在原计划的四小时时间内,(中金)管理层花费了一个多小时,来陈述他们提高股权比例的要求。
  
  除了要求得到更多股权以外,中金的高管还表示,他们希望与至少一家本土券商合并,同时称,马上上市可能是个难题。第二位潜在买家表示:“他们希望达成另一笔交易,这样一来薪酬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将会降低。”
  
  在得知管理层不愿上市后,一家初期参与竞购的公司退出了竞争。私人股本公司很少在没有明确退出方案的情况下进行投资,而最明显的退出方案就是将中金上市。
  
  摩根士丹利通过这些股权筹资10亿美元的希望似乎落空了。以朱云来为首的管理层拥有相当大的议价能力,这不仅仅是因为只有出售了这些股权,摩根士丹利才能在中国采取新的行动。此外,正是朱云来的关系,使得中金公司如此值钱。
  
  代表第二家私人股本公司了解中金的合伙人表示:“中金是一招鲜。”这一招就是将国有企业上市。要想赢得这些企业的承销及保荐委托,最重要的是与关键的政府及党内官员建立关系——而朱云来拥有大量的此类关系。一位中金前员工表示:“他去见省领导人时,见的是曾为他父亲工作过的官员。他是靠着父荫赚钱的。”
  
  无可否认,朱云来建立了一项业务,并为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内的股东赚到了钱。摩根士丹利的初始投资为3500万美元,现在至少增长两倍,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朱云来不仅能赢得授权,还知道如何行使这些权力。对如何从国有企业僵死的躯壳中缔造出赢利的公司,朱云来已是一个专家。
  
  “他在这个体系中玩得转,”朱云来一位前下属表示。“如果说这种情况不公平,那是因为这个体系不公平。”
  
  来源:读者推荐



backchina




哪个王朝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清明、最繁华、百姓最幸福的朝代?




  文/邓远行

  从上初中起,我就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老师常说起一句话“强唐弱宋”,北宋灭亡时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被新崛起的蒙古铁骑逼得跳海。宋朝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积贫积弱”窝囊的背影。以后书看多了点,近几年经常在有关历史网站及论坛流览和阅读两宋的历史资料,慢慢的我改变了原来固有的看法:这个被人戏称为“史上最不争气”的朝代,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清明、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水平最高、人民生活最富裕的朝代,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据说宋代的GDP是占当时全球的50%。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在谈到宋代时感叹:“谈到十一世纪,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宋代确实有许多“发光点”为历朝历代所不及。

  这是一个宽容文明的王朝——宋代的皇帝非常仁慈和开明。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解除开国大臣对朝廷的威胁,采取的是“杯酒释兵权”的温柔手段。不仅没有杀害有功大臣。甚至将不杀议臣的祖训刻在祖庙,每一个继位的皇帝在上台前都要熟背,牢记于心。宋太祖传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的“誓牌”,还用法律形式规定以后皇帝不能在朝廷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三百多年来历代皇帝都严格了执行这一祖训,杀大臣的事例少之又少。即使是因战乱得位的杀害岳飞的宋高宗赵构,也只开三回杀戒;即使是卢多逊和丁谓图谋皇位这样的重大犯罪,也只是流放了事。宋代的皇帝的仁慈和开明在历朝历代中是绝无仅有。

  这是一个文化科技发达的王朝——宋代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巅峰时代。哲学、伦理、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医学、工艺等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代学校教育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等,另外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宋仁宗以后,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至宋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人数达到十五、六万人,这种情况在当时世界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除了官办学校而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闻名全国的有所谓四大书院,即石鼓、岳麓、白鹿洞、应天书院,等等。

  宋代无论在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教育、文学、艺术、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宋代可谓是中国有史以来科学技术最强盛的朝代。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都是在宋代出现并得到大规模的实际应用,整个封建社会中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出现在宋朝。

  这是一个经济发达富裕安逸的王朝——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抑商”的朝代,北宋时就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工工厂。如造船厂、火器厂、造纸厂、印刷工厂、织布厂、各地的官窑等。南宋时的军器所工匠竟达七八千人。有徒工一千二百余人。绫锦院织工达到四百余人。除国办的工厂外,一些私办的工厂也相继大量的出现与繁荣。因为经济的空前繁荣,宋钱币铸造量非常大,如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506万贯。而唐朝最盛的“开元盛世”年铸币也只是32万贯。北宋中期一般年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清朝“康乾盛世”的两倍多,而疆域、人口却比清朝小得多。

  宋代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宋朝人口如泉州一样的城市,超过二十万的有六个。

  可以说宋代是市民阶层最强大、最富裕、最幸福的时期。这在历朝历代中绝无仅有。

  这是一个超前的王朝——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坚持募兵制的王朝。世界上第一支雇佣军是宋军。宋之前、之后,一直到现在的中国都还实行的是强制性征兵政策。宋代官兵经济待遇优厚,从《水浒传》中我们可看到,中级军官林冲就可以拿出一千贯钱去买一把宝刀。由于待遇丰厚,国家为此所付的军费是惊人的。政府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也会陷入入不敷出的问题,公元1065年(治平二年)国家收入为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八千四百零五缗,支出为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三千一百七十缗,财政赤字为四百二十万缗。此举被现代一些学者称为“冗兵”、“积贫”。但无论如何,宋代的募兵制政策,却体现了宋代政策的文明和超前,这在历朝历代中绝无仅有。

  宋代的“闪光点”还有很多,由于篇辐的关系,在此不一一论述了。总的来说,宋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历朝历代中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空前绝后的。

backchina


司马迁的《史记》是如何污蔑商鞅?



 砗磲大爷 发表于 2016-9-21


商鞅被中国老百姓厌恶是很奇怪的事情。

  商鞅制定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律,跟贵族作对;制定军功进爵无功夺爵的制度,让老百姓有了发达的机会;废井田把土地分给老百姓让耕者有其田等等,这都是让老百姓占便宜开心的事情。

  退一步就算我们承认几千年来对商鞅严刑峻法的诬陷,那也是贵贱平等并没有专门欺负老百姓。百姓为什么会讨厌商鞅呢?追根溯源,厌恶来自于《史记》诬陷商鞅的那些鬼话。

  司马迁讨厌商鞅,这一点在他的《商君列传•太史公曰》中表露无遗。这种厌恶可能是源于汉代“独尊儒术”的洗脑,也可能是源于司马迁对商鞅新法的误解,当然我们也可以解释为躲避汉代统治者的审查。不管是哪种原因,司马迁在《商君列传》前半部分记载了商鞅变法的功绩之后,随即用了四招来抵消读者对商鞅的崇敬,并引导读者对商鞅产生厌恶,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一招,找个人来骂商鞅

  找个人把作者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是司马迁常用的手法。想要告诉读者这人是英雄,就找一个人,最好是他的敌人赞美道:真英雄也;想要指出混蛋,也找一个人,最好是他正直的朋友痛骂:猪狗不如。

  司马迁要把项羽塑造成盖世英雄,于是项羽已经临阵脱逃,兵败东城了,也一定要边上的人赞美道:服了,大王确实是盖世英雄。

  

  

  秦始皇明明礼贤下士,对于一个什么头衔也没有的大梁人尉缭言听计从,可是司马迁还一定要让尉缭大骂秦始皇,长的就不是好人样,将来得势了会吃人。

  现在司马迁在商鞅身上故伎重演。

  《商君列传》突然冒出来一个名叫赵良的人,这人讨厌商鞅却又主动跑来。找商鞅不为办事可又不走。身为秦国相国列侯的商鞅却上赶着要跟这个赵良交朋友。赵良不但不受宠若惊,反而当面大骂商鞅。奇怪的是商鞅被骂得狗血淋头,还一句句递话给赵良让他接着骂。

  《商君列传》一共2608个字,记录商鞅长达24年的变法强国只有1548 字,而赵良骂商鞅却用了798字,占全篇近三分之一。司马迁真下本钱。由于这段文字太长且太罗嗦,我们概括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原文对照,体会其中的荒唐。

  荒唐一,对商鞅不屑的赵良却赖着不走。

  赵良来见商鞅,贵为相国列侯的商鞅可怜巴巴地要跟赵良交朋友,却被赵良断然拒绝了。接着赵良话里有话地骂商鞅和不肖之徒混在一起,贪位贪名。

  奇怪的是,既然赵良说了,对商鞅这样尽和不肖之人混在一起的人,君子应该躲开,赵良却没有拂袖而去。为什么不走?就像我们常见的拙劣电视剧一样,赵良还要等着说下面的台词。

  奇怪的是商鞅也不恼,既没有粗暴地乱棒轰出去,也没有礼貌地端茶送客,而是继续低三下四地跟赵良聊天。据此不得不让人叹服商鞅的度量,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荒唐二,商鞅尽捡自己的缺点去讨表扬。

  商鞅可怜巴巴地特希望得到赵良的表扬,说:“你不高兴我对秦国的治理吗?”

  只要大脑正常的人都能看出来,从赵良的嘴里肯定得不到表扬,这是在自己找骂。

  果然赵良一副冷脸,损人的话又撅了过来:“能够听从别人的意见叫做聪”,言外之意你很笨,是个聋子。

  “能够自我省察叫做明,能够自我克制叫做强”,言外之意你还是个瞎子、弱智。

  “虞舜曾说过:‘自我谦虚的人被人尊重’”,言外之意我根本就瞧不起你。

  商鞅还不知趣,还要乞求赵良的表扬。于是,商鞅开始历数自己对秦国的功劳。可是数的时候他不挑重要的,比如国家强大,收复失地,粮食充裕,路不拾遗,反而挑那些旁枝末叶,特别是容易引起争议的事情来说。

  商鞅道:“当初,秦国的习俗和戎狄一样,父子不分开,男女老少同居一室。如今我改变了秦国的教化,使他们男女有别,分居而住,大造宫廷城阙,把秦国营建的像鲁国、魏国一样。您看我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比,谁更有才干?”

  这等于是给了赵良更多骂人的把柄吗。

  赵良乘势夸奖五羖大夫,贬斥商鞅靠宠臣推荐没有名声,营建宫阙是残害百姓。最后干脆引用《诗经》的诗痛骂道:“老鼠还懂得礼貌,人反而没有礼仪,人既然失去了礼仪,为什么赶紧去死呢!”

  后来甚至直截了当地诅咒到:你死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

  已经没法再露骨了,基本算是破口大骂了。可是相国商鞅还是不急不脑。

  荒唐三,商鞅听了赵良的话能免死吗?

  最后,司马迁总结道:“商君弗从。”言外之意,商鞅没有听从赵良的话,所以后来被杀。

  可是我们看看赵良说的这些话,基本就是你不是人,不是东西,猪狗不如,马上就要死掉,商鞅该从哪句?

  不错,赵良的话有一句,让商鞅告老还乡,让商鞅劝秦王重用像赵良自己这样隐居山林的人。商鞅真的告老还乡就能免于一死?答案大家都清楚,死得更快。

  赵良痛骂商鞅的这段话可信吗?不可信!

  在没有录音、录像的蛮荒时代,文字都是用毛笔费力地写在竹简上,怎么记录下如此冗长的对话?

  商鞅的私人会见,谁会去一言一行地记录下会见内容?

  根据程步读史原则,这样的对话应不予采信。

  司马迁借赵良之口大骂商鞅之后,还觉不够。因为有头脑的读者会提出疑问:不对呀,商鞅不是这样啊?怎么打消这些读者的疑问呢?第二招,让商鞅自己承认错误。

  

  第二招,一定要让商鞅自己承认错误

  《商君列传》记载:五个月之后,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公子虔一班人告商鞅准备造反,于是派人去逮捕商鞅。商君出逃。当他跑到边境想住店休息时,遭到了店主的拒绝:“商君有令,住店的人没有证件店主要连带判罪。”

  闻听此言商鞅长叹道:“唉呀!新法之弊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于是商鞅离开秦国逃往魏国。

  你看,赵良骂得对吧,商鞅自己都承认了,他的新法给秦国百姓带来的是灾难。现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活该。

  可是,这段情节可信吗?同样不可信。破绽太多。

  破绽一,商鞅为什么要住店?

  是因为马没有草料还是天黑没法赶路?好像都不是。因为商鞅没有住店也一样去了魏国。与接见赵良一样,商鞅住店好像就是为了去接受侮辱,然后说出必需要说的台词,“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破绽二,商鞅搞不到一张证件吗?

  商鞅去魏国的时候身份还是相国列侯,搞不到一张通行证吗?

  那个时代证件没有照片,没法计算机验证,列侯兼宰相的大印盖上去,小小的店家敢不让住店吗?

  破绽三,商鞅就要住你敢不让?

  即使是今天,几辆奥迪停在一个乡村小旅店门前,没有身份证旅店老板敢说不让住店?何况公元前300年,面对不知道什么来头的大人物,一个小小旅店的小老板敢说个“不”字吗?如果不是守法的商鞅而是其它蛮横的权贵,只怕是被满门抄斩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那个时代的一个小旅店老板,没这么大的胆。

  破绽四,谁给商鞅做场记?

  商鞅住店是是一个像电视剧一样的场面,可是谁在边上做场记?不会有。

  谁听见了“新法之弊竟如此”这句话?店老板?商鞅的随从?听见了,默记下来,然后告诉别人,传到史官耳朵里,写进司马迁的《史记》?这种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即使有,那也只能算是道听途说。有没有记错?有没有误传?

  商鞅也许说的不是“为法之敝”,而是“为法之利”,

  “嗟乎,为法之利一至此哉!”看看,我变法的成果多么大呀,真正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连一个小小的旅店老板,都敢于依法抗拒权贵。能够变法如此,我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了。为什么不是这样?一字之差,褒贬迥异。

  第三招,一定要四面碰壁人人唾弃

  司马迁已经让商鞅自己承认错误了,但是这还不够,还要用旁人的态度来进一步贬损。于是《商君列传》进一步写道:“商鞅离开秦国逃到魏国。魏国人怨恨他欺骗公子卬而打败魏军,拒绝收留他。商君打算到别的国家。魏国人说:“商君是秦国的逃犯,强大秦国的逃犯跑到魏国来,不送还不行。”于是把商君送回秦国。

  你看,魏国人都讨厌商鞅,他现在是孤家寡人,自作自受。

  

  可是我们要问几个问题了。

  第一,秦国用什么办法向魏国发布的通缉令?

  “魏国人”的信息太灵通了。秦国派人抓捕商鞅,商鞅星夜逃往魏国。商鞅没到,秦国的通缉令却已经在魏国家喻户晓。是电话、电报还是电视通缉?荒唐!

  第二,不收留商鞅的“魏国人”是谁?

  没有电视和报纸,大多数魏国人应该不知道商鞅长什么样。商鞅去魏国也不会沿街乞讨。所以,一般平民百姓把商鞅抓住送回秦国的可能性可以排除。

  商鞅想投奔魏国,当然应该是直接去见魏惠王,熟门熟路。而魏惠王也正在求贤若渴,没有不收留商鞅的道理。就算魏惠王小肚鸡肠记恨商鞅,也应该把他杀了,可是也没有。这说明,怨恨商鞅并把他送回去的魏国人不是魏惠王。

  既不是百姓也不是君王,那就剩下一种可能了,朝中的大臣或魏惠王的近臣。商鞅想见魏惠王,不得不亮明身份,被大臣或近臣识破、拒绝,然后被送回秦国。

  可是这种假设也站不住脚。商鞅当年还只是魏国宰相公叔座的门客时,就能打通秦孝公的近臣景监的门路,让景监三番五次在被秦孝公责骂的情况下仍然为商鞅引荐。现在贵为列侯,财富权势天下无敌,怎么就不能打通魏惠王身边的一个门路?

  所以司马迁所说的魏国人子虚乌有。

  第三,既然“魏国人”害怕得罪秦国,把商鞅抓住了送回秦国,为什么没有交给官府?难道不怕强大的秦国怪罪魏国人私放要犯?

  既然商鞅没有落到秦国官府的手中,为什么他老老实实地回到危险的商地,而没有转道去楚国、韩国和赵国?而回到商地又为什么没被逮捕,还可以发兵攻郑?

  司马迁这段商鞅走投无路的情节没编圆。

  第四招,再编造一个谋反的罪名

  《战国策》记载,商鞅告老还乡回到封国之后,秦惠王受人挑唆,把商鞅车裂处死。这里没有谋反的情节。

  而《史记》却多出一段文字:“商君被魏国人送回秦国后,回到他的封地商邑。商鞅和他的部属发动商邑中的军队,向北攻郑。秦国出兵攻打商君,把他杀死在郑国黾池。秦惠王把商君五马分尸示众,并说:‘不要像商鞅那样谋反!’随后将商鞅全家满门抄斩。”

  商鞅的这个谋反罪证,同样有很多破绽。

  破绽一,商鞅为什么要发兵攻郑?

  按照《史记》的文字,商鞅是去攻打郑国,按照唐代人的解释商鞅是去攻打郑县。但不管是郑县还是郑国都有点莫名其妙。如果谋反应该直接去攻打咸阳,要复仇应该去攻打魏国,攻郑没由。

  破绽二,商地有多少军队听命商鞅?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朝廷已经发布命令逮捕商鞅,秦国人也都痛恨商鞅,现在商鞅回到封国,却没有人把商鞅逮捕送交朝廷,窝藏罪犯是要受到处罚的。商鞅发兵,商地人跟随,这也是灭门的死罪。如果真有这么多人冒死追随商鞅,干嘛要腹背受敌去攻郑,何不联络受秦国威胁的诸侯,在商地抵抗秦军割地为王?

  如果真有这么多人随商鞅造反,那最后被杀的就不会仅仅是商鞅和他的家人,还应该有一些将、尉。而实际却没有。

  所以我们说,司马迁给商鞅栽赃的这个罪名,漏洞百出,实在难以自圆其说。

  相比较而言,还是《战国策》的记载比较可靠。

  事情很简单,没有赵良的痛骂,也没有旅店的尴尬,更没有赴魏攻郑的荒唐,秦惠王刚一继位,已经忍耐很久的公子虔等人终于等来了复仇的机会。他们怂恿秦惠王处死商鞅,并夷灭了商鞅的全家。

  用稳健和有序的手段,通过变法维新,给秦国人带来强大和富足的卫国人商鞅;明知公子虔要报复却依法办事两次都没有杀公子虔的商鞅,还有他那不幸的家人,就这样死于公子虔和秦惠王的狭隘和残忍。

  更为不幸的是,由于司马迁的上述鬼话,商鞅在后人心目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公正的评价,后人又杜撰出更加耸人听闻的文字,比如严刑峻法,比如一次就在渭水边杀死700人等等,使商鞅沉冤千年。

  有禅让、废立、专权、逃亡、割据等诸多生路的商鞅,为什么最后落得个车裂身死,满门抄斩的悲惨下场?商鞅是为理想和信念而献身。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backchina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皇帝梦/谁发动了内战/苏联共妻时代/齐白石/苏联红军的恐怖兽行/抗美援朝
  • 信任危机的年代/习惯起了主要作用/中国腐败,由何形成/俩女人的战争/10个男人太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