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中国年轻人买不起房,来看看世界各地年轻人买的起?(组图)
發佈時間: 10/9/2016 1:18:03 AM 被閲覽數: 11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中国年轻人买不起房,来看看世界各地年轻人买的起?(组图)


文章来源:



 

编者按



房价。房价。房价。


 



据说在深圳,一个普通市民家里70年的所有收入加起来,才能买一套房。


 

而今天北上广深的年轻人们,只要还没买房,大都如坐针毡。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疯狂上涨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并不是夸张说辞。 原本用于安身的处所,变成了让人咋舌的数字,买得起房的人,和买不起房的人之间的距离,成为一道天堑。 那其他国家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就都买得起房吗?旧金山、伦敦、悉尼,这些大都市的年轻人买不起房怎么办?他们也悲观焦虑各种绝望吗?「家」的概念,是不是就必须和一本房产证紧密挂钩? 重点其实是,在中国,有房和没房,决定了你的生活到底有没有安全感和体面可言。


 



by 坐标台北的E君


 

住房作为不动产之一,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投资方式。特别是在中国,股市不振、金融市场走低的情况下,买房抗通胀成为了相当普遍的方式。夫妻俩有说有笑去民政局离婚,不过也是为了绕过限购这个坎,这已经不是稀罕事儿了。 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再加上不断膨胀的一线城市规模推高的需求,房价高企也并不奇怪——但是对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来说,攀上这高企的房价,不过就是为了找一个「家」而已。而这个属于自己的住所,又常常在自己的能力之外。 



 


 



纽约的年轻人也买不起房

 父母双方用尽一生积蓄供儿女买房一事,恐怕也只有在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才如此普遍。而在西方许多大城市,更多年轻人只有选择租房,买房对他们来说,才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而且,年轻人买不起房的趋势,正逐年走高。 在美国,房屋拥有率在 2005 年之后急转直下,在 2015 年降到了 40 年前的水平。18-34 岁的「千禧一代」,买房的比率比他们的父辈低不少。  和中国的状况不同,过去的 10 年中,美国年轻人的薪资水平几近停滞,如果将通胀纳入考虑,年轻人的收入甚至在减少。即使房价经历了崩盘,但糟糕的经济状况还是将年轻人拒之「房」外。 如果买房,年轻人也必须将薪水的一半以上拿去供贷款。  在纽约,平均一间房的价格超过 37 万美元,而 18-34 岁年轻人的收入中位数只有 4 万美元——只有 30% 的租房者能买得起房。 而在旧金山,平均房价超过了 75 万美元,理论上只有年薪 11 万美元以上的人才能买得起房,也就是只有17.1%的年轻人有可能买房。大多数的年轻人只有长期租住,尽管租金也并不划算。


 


 

公屋倒是便宜,但申请的人太多 当然,在大城市有体面工作的年轻人,并不是买不起房,就得露宿街头。但它却反映出一个城市居住问题的侧面:人们无处可去,政府又无力解决。 公屋,是政府以比较低的价格出租或者出售给市民居住的房子。在许多大城市,为了解决房价过高下人们无家可住的问题,兴建公屋、满足尽可能多的市民的需求,成为了政府面临一大挑战。而如何分配、怎么处理公屋和其它住宅的关系,则更加考验一个政府的治理能力。 香港公屋 比如在巴黎,公屋被称为「社会住宅」。从 19 世纪的「工人住宅」发展而来,政府部门为居民提供平价住宅,亦有各类法规规定社会住宅的具体占比和优先权,目前法国拥有超过 470 万户的社会住宅。  photo credit: flickr@(vincent desjardins), CC BY 2.0 居住在社会住宅里的并非仅有收入相对弱势的家庭,大学教授、议员、外交官和副省长,各种职业和社会身份的人在社会住宅里都找得到。法国媒体统计,巴黎市议会中 163 名市议员,就有 11 位住在社会住宅中。而巴黎 8 成以上的居民,也都符合申请社会住宅的资格。 公屋是一个解决方式,但是关于社会住宅的争议也一直不断。 和巴黎一样,伦敦的 Council House 也是类似于公租房/廉租房的存在,但这些政府用于安置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的住处,却总是与低素质、少数族裔、治安问题等捆绑,甚至会影响到周边的地价。并且,政府也需要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在巴黎,社会住宅的申请 waiting list 里面大约有 10 万人,平均要等上 4 年才能有住处,跟北京上海等地的「经济适用房」一样抢手。  相比起来,德国的租金和房价维持在了相对平稳的状态。德国人独有的安居文化并不热衷于买房。更根本的原因也在于德国的特殊情况——去中心化的城市格局,除了柏林,就没有超过 3 百万人的城市。而东西德合并后,在柏林土地供应实际上是供大于求的。 



 


 

 住集装箱、胶囊旅馆和船屋 买不起房,公屋也排不上,租房的租金也高得吓人,怎么办?各个大城市的年轻人想出了许多另辟蹊径的办法——修建另类住宅。 



用集装箱改造的住宅



Rubix Modular 公司 YouTube 频道截图

 比如在悉尼,这个 2014 年世界房价第三昂贵的城市(仅次于香港和温哥华),有近百间集装箱改装住宅服务公司:用废弃的集装箱改造成时尚现代的住宅,不仅便宜,而且环保,最便宜的一室一厅带厨厕「奶奶套间」(Granny Flat)只需要 8 万 5000 美元就能买到,而这点钱在悉尼市内只能买一个厕所。 



图为悉尼一名女子在集装箱改造的房子里



摄:Ian Waldie/GETTY

 但是问题在于,虽然澳大利亚允许个人将集装箱屋做为不动产登记,但前提是,个人必须拥有集装箱屋所在土地的所有权——有地的话,为什么不自己建房? 东京的「胶囊旅馆」也非常有名,这种把每一寸空间都利用到极致的住法,甚至成为了不少日本年轻人长居的选择。著名的中银胶囊塔(Nakagin Capsule Tower)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仿佛拼接起来的小盒子。每个人的个人空间被压缩成了一小块,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胶囊公寓 在伦敦的运河上,则停满了「船屋」。这种修长、矮小的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够在英国的运河网络中行驶,也能够停靠在一处作为居住的选择。一个普通船屋大约 2-3 万英镑,每年的证照费用大约 800 镑,而在伦敦郊区随便买个公寓,都不止 10 倍于这个价格。不过,许多船屋必须每两周就移动一次,而且还必须按照规定倒垃圾、清理厕所等。 


 


 

一个大城市怎么才能给年轻人体面的生活? 大城市房价高涨的后果,是将大量买不起房的年轻人和劳工推向城市外围。但恰恰是这些人构成了一个城市最具活力的部分,也为城市创造了大量价值。不说别的,你能想象有多少所谓「外地人」在你熟悉的餐馆打工、又有多少「劳工」开小店、水果摊、超市,为你提供方便的生活? 虽然供需的经济原理是残酷的,但给人们提供体面的住所,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蜗居香港之日常。插图:Wilson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许多人只能蜗居在「劏房」(将一间楼宇单位分割成几户,类似于内地城市的群租房),「劏房」被 BBC 称为「香港的隐藏天台贫民窟」。有的房间里甚至难以放下一张正常大小的床。 香港中文大学 6 月公布的调查结果,香港「劏房」户人均居住面积只有约4.46 平方米。这样的生活,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都很难称得上「体面」。 香港劏房内部 在香港,大资本和权力的挤压下,新一代年轻人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难以寻找。梁振英口中「香港人一定要有地方住,而且住得越来越好」的目标,看起来更像是一句空谈。 而在巴黎的社会住宅里,抛开社会阶层和族群问题,社会住宅也并非如此不堪的选择。甚至一些家庭还可以承租独门独户的楼房,或者洋楼,有自己的小花园和阳台。即使领着基本薪资,没有钱置办豪华家具,但也能布置一个温馨的「家」。 空间贴心的巴黎社会住宅 但在北上广,抛开「有恒产」的传统理念,和房子捆绑的,还有大量的社会因素,比如小孩的教育问题,甚至是市民待遇问题。这么看来,保持自己阶层的「体面」,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需要实打实的金钱,成本和代价都太高,年轻人和他们的家庭有时候又不得不承受。  所以,买房与否,并不是一纸房产合同,而是在哪里、以什么样的方式居住,以及一个城市究竟能否给年轻人——不管是有房和没房的人——同时提供安全感和体面的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们,是否一定需要把「家」这个提供归属感的地方,建立在一本房产证上?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的还太多。  



综合自:

金其琪,「买不起房子的澳大利亚人,未来都会住在集装箱里吗?」吕苡榕,「看看巴黎,想想蓝绿,我们要什么样的社会住宅?」苏文华,「我租公屋劏房的奇妙遭遇」Nikelle Murphy, “10 Cities Where Young People Can’t Afford to Buy a Home”Kira Cochrane, “Home and dry: young people on alternatives to buying a place”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如果你有个庭院or阳台,千万别只拿它来晒被子!
  • 身边被忽略的美景-相见恨晚的美艳翠湖山庄-Mont Tremblant Res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