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枫叶/揪心和防心/毛泽东的美国梦与尼克松图书馆/乡村社会的下降线
發佈時間: 10/14/2016 1:39:21 AM 被閲覽數: 18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遇见京都,和枫叶有个约会


天气逐渐转凉,又到了赏枫的季节,提起枫叶,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京都。

  京都,在这座日本的千年古都里,有太多令人着迷的人与物,别致的日式庭院、婀娜的白鹭、火红的枫叶与小巷中身着和服的女人,相比东京大城市的喧嚣,这里处处流露出传统日式的和风气息。而吸引旅行者的理由很简单,京都的秋天,枫叶映红了整片天空,美丽而又热情。

  二条城

  由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所建,德川家的最后一个将军庆喜在这里大政奉还。这里保存了日本桃山时代的绘画雕刻和建筑特色,是京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二条城内的本丸是重要文化遗产,二之丸御殿是国宝。殿内有将军接待各位大名的房间,接待朝廷官员的房间和生活起居室等。二之丸庭园与清流园也是著名的庭园。

  

  

  

  北野天满宫

  北野天满宫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上京区的,是非常著名的神社之一。北野天满宫与太宰府天满宫、防府天满宫并称为日本三大天神,和太宰府天满宫同为日本全国天满宫之总本社、天神信仰的中心。为二十二社、旧社格为官币中社(现神社本厅的别表神社)。

  

  

  

  金阁寺

  正式名称是鹿苑寺。金阁寺建于1379年,原为足利义满(あしかが よしみつ)将军的山庄,后改为禅寺。“金阁寺”一名源于足利义满修禅的舍利殿,因其外以金箔装饰,民众遂以金阁殿称之,寺院也因此被唤作金阁寺。1950年,金阁寺被蓄意纵火烧毁,现在看到的金色建筑是修复的。

  

  

  

  永观堂禅林寺

  每年10月到12月中旬,满山红叶和红叶掩映下的殿堂、寺塔和倒映在池水中的红叶倒影,给人以一种难以描述的东方寺院美。因而永观堂又有“红叶永观堂”的别称。

  

  

  

  常寂光寺

  常寂光寺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的日莲宗寺院。山号“小仓山”(おぐらさん)。本尊十界大曼荼罗、开基(创立者)为日祯。寺地据传原是歌人藤原定家的山庄“时雨亭”迹。以多宝塔和赏红叶闻名。

  

  

  

  天龙寺

  天龙寺是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天龙寺芒之马场町的寺院,为临济宗天龙寺派大本山的寺院。山号“灵龟山”(れいぎざん)。本尊释迦如来、开基(创立者)为足利尊氏、开山(初代住持)为梦窗疏石,当初是足利尊氏为了抚慰后醍醐天皇的亡灵而设。该寺规模十分宏大,在京都五山中位居第一位,除了被日本列为特别名胜古迹外,也在1994年12月时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财”的一部分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单之中。

  

  

  




揪心和防心


作者:十路  于 2016-10-13 贝壳村





中新网报道《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而平均每天就约有1370名老人走失。文章中的结尾提到揪心。

不走失被欺被骗的还有一大批,天天报道不鲜,不是骗钱就是骗情,骗情也是为了骗钱,也揪心吧?

政府除了揪心还能做什么呢?能多点防心吗?(除了医疗教育护理等其它方面之外)

重阳节老年再婚喜洋洋,从图片中看到一大片简历墙,密密麻麻,有照片姓名和其它资料,参观的人不断拍照。

能否建立一点保护隐私的概念,稍微做得好一点?

政府对此项 biz 的管理能否增加一些规定?

中华历史是阶段性的,文化习俗也随之而变。有过“私有制”也有过“公有制”,隐私的内涵呢,到底是什么?当经过了情财归公,甚至连思想和言论也未能私有的历史阶段,隐私表示什么?

正是这批现在难以跟上时代步伐已迈入老年的人们,不容易建立起保护隐私的概念,所以更容易上当受骗。

只有管理者主动保护才能减少因大量泄漏隐私所造成的被忽悠被利用被诈骗的可能性,包括情感,私房私产。在大兴红娘牵线的 biz 之时还得考虑负面因素,否则只能忙于亡羊补牢。




毛泽东的美国梦与尼克松图书馆


作者:文庙  于 2016-10-8 --贝壳村

 

 

  2016年是毛泽东发动文革50周年,也是他离世和文革覆灭的40周年。尽管他的夫人还未被“平反”,他的毛家接班人还在被管制之中,但“中国梦”和“东方又红”又在神州大热起来。与此同时,毛泽东的美国梦又被许多人重提,请见文后附件。抗日战争胜利前后,毛亲自向全国人民保证:“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728页)。

  毛泽东当年的多次谈话和延安《新华日报》的社论激发了全国人民推翻封建独裁统治,建立民主自由新中国的决心。可毛似乎忘记了刚刚说过的美国梦,很快倒向了苏联。几年后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参加北韩的南侵,并与美国等在朝鲜打了起来。是什么原因让毛有如此巨大的突然转变,至今众说纷纭。不用说,斯大林听到了毛和《新华日报》的公开亲美腔调后,怒火万丈,并要求中共解释。苏联和共产国际资助了这么多年金钱,培养了那么多人,能允许说变就变?故事还要从头说起。毛和蒋一样,大儿子都在苏联。1927年,蒋与中共决裂后,斯大林把小蒋当了人质,扣押了12年,直到1937年抗战才回国。在这之前,红军转战数千里,由南方“突破”包围到达陕北,终于和苏联直接挂上了。这当中老蒋为了儿子,被迫接受斯大林的安排,让路给红军北上。泄密的史料太多,这里不再重复。毛岸英的情况也大致如此。1946211日《时代》报道,毛岸英乘飞机返回延安,注意他没有像小蒋一样参加抗日战争,而是直接回来摘桃子。《人民网》2012年不经意透露,岸英能回国是因为毛不顾个人安危去重庆谈判,与蒋签订了“双十协定”。可见斯大林的手操纵了岸英回国和其它所有的重要事情。当然毛的美国梦必须放弃,才能救儿救己。大家知道林彪后来出兵东北,得到了苏联控制的装备和日军留下的大量物资及技术人才。共军这才有机会赢得全部东北,并能挥师南下最后夺取政权。

  毛岸英想接班必须有战争经验,所以去朝鲜是铁定的事情。但他死在那里,让毛伤心不已,这笔账毛并没有全算在美国人身上。有许多人猜测谁提供的岸英情报,想过斯大林了吗?朝鲜停战后197137日,中方针对美国挑衅,共发出485严厉警告,却从未动过真格。而在60年代初,毛因所谓“共产理论”先与苏联翻脸,后在珍宝岛和苏联火并上了。其实毛的做法,完全是给美国人看的。按官方的说辞,林彪是叛国投敌逃向苏联,而苏联一直指责毛背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投靠美帝,其指的就是毛心中的美国梦。事实上正是因为毛倒向美国,才使社会主义阵营四分五裂。结果美苏竞赛的天平渐渐倒向了西方一侧,造成了苏联和东欧集团的最终解体。他的晚年,毛氏江山梦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美国梦的不时浮现也是解读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关键钥匙。

  最近几年东方又红,并出现反美反西方热潮,竟然“中国梦”里重提被毛亲手埋葬的共产主义理想。挺毛者难以解释毛泽东的美国梦,要么否认他说过,或辩称他当时的挺美言论是面对时局的权宜之计。这不等于说他是大骗子及机会主义者吗?全国人民当然不答应,因为他的话一句顶一万句,绝无戏言。结果不久前,有个爆炸性消息在十几亿人中反复疯传,我都收到了几十次。说毛的雕像已被竖立在白宫南草坪,连美国人都在敬拜,可见中国人不拜自己的伟人是多么愚蠢。整个美国和西方都应敬拜他,因为他埋葬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有人呼吁他的生日应被全世界定为“万圣节”,取代美国的“圣诞节”。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当年尼克松访华。

  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访,是晚年毛泽东最得意的一件终身大事。说不定还因此延年益寿呢,因为访问安抚了他心中多年的美国梦。看看这几张照片,病魔折磨的身体由小张搀扶着:啊,美国人终于来了!有谁能找到他和其他人见面的这么多张历史照片?

  说回白宫南草坪。邓小平彻底否定了毛的文革,但不好意思提毛心中的美国梦。毛死后40年,有无数人希望他能住在美国,让美国人纪念他,继续指导“世界革命”,或者见证美国梦的未来。当然,也可以让反毛者难堪闭嘴。但一些人不相信白宫南草坪有塑像一事,在我的几个微信群里大吵起来。很多国内的老同学老朋友,不少已是党政军高级人才,纷纷恳求我尽快去白宫核实,以便做出最后裁决。

  最近上网一查,不料发现了原始相片。这让许多人心痛不已,白白高兴了一场。

  不过我告诉他们,美国确实有毛泽东梦寐以求的栖息之地,这就是尼克松图书馆。说来话长,过去几十年我去了好几次,次次都有收获。好吧,一起去看看毛的美国梦寄托之处。

  尼克松 (Richard Nixon) 的一生是个典型的美国梦传奇。他191319日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约巴林达(Yorba Linda)市。那里人烟稀少,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沙漠社区。 如今Yorba Linda属于大洛山矶都会的一部分,位于市中心以东不远的地方。尼克松成长在一个较为贫困,却有着宗教背景的家庭。成绩优异的尼克松凭着奖学金,完成了杜克大学的学位。没有家族背景,靠着自己奋斗,当上律师,加入过海军。1946年,他以反共为名成功击败竞争对手,当选为国会议员,从此步入了政坛。1969年至1974年,尼克松两次当选为美国总统。在此之前,他也担任过两届副总统,可谓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总统。

  尼克松从政的日子正是东西方阵营激烈对抗的时期。作为一位共和党人与贵格会的信徒,他在整个5060 年代,都积极地参与遏制共产主义的活动。入主白宫后,他即下令轰炸北越基地,并把战火蔓延至印支三国。但他很早就意识到要铲除共产主义运动,必须拉拢中国和毛。机会终于来临,以反共起家的第37任总统尼克松于1972221日至28日首次访华,开创了他自己和中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尼克松受到了殷勤而又周到的招待。系列宴会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乐曲声中开始,他被告之所有的菜单都由总理审核,不会吃到重复的菜肴。尼克松解除了对华禁运,打开了中西方交往的大门。1973年,他命令结束在越南的直接卷入和对抗。

  此后水门事件丑闻爆发, "窃听器深喉咙 一支支无形的大手笼罩着白宫。他为自己辩护,不承认做过错事,但还是于197489日黯然辞职。随后的福特总统顶着巨大的压力特赦了他。尼克松的人生跌到了谷底,他几乎被政治家们和保守宗教势力的吐沫彻底淹没了。他努力挣扎着,希望东山再起。人生的平衡点常常让人难以捉摸,此岸的失落却不影响他在彼岸的看涨。1993年,尼克松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中国。他感叹道有两件事将使我载入史册,水门事件和对中国开放。一件是坏事,一件是好事。1994422日,尼克松在纽约去世。随后他的遗体被运回家乡,埋葬在他出生和妻子下葬的地方。所有现任和前任的总统都出席了葬礼,但这不是一个完全的国葬。

  尼克松的去世,让许多媒体改变了腔调。人们开始审视他的一生,并认识到他是一位有瑕疵的人,但更是一位富有远见的,受人爱戴的政治家。但众多美国人对他的印象,却不是一夜之间可以改变的。

  他的图书馆原先由私人的尼克松基金会筹建,于1990719日正式成立。按照惯例,总统去世后,图书馆应由联邦政府兴建和管理。由于水门事件的影响,尼克松成了极个别被冷遇的前任总统。与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一样,图书馆的建立和维持也一波三折,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从政多年遗留下来的大量文献记录,面临着被丢失的风险。尼克松的反对者和许多保守派认为,设在尼克松故居的私人图书馆不过是个想洗白(whitewashed)的展览,民众的抵制是显而易见的。四十多年过去, 美国社会对尼克松的评价也悄悄发生了变化。直到20041月, 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决定建立联邦政府经营的尼克松图书馆。 2006年,布什总统下令拨款690万美元重新改造该图书馆,使其成为第12座总统图书馆。尼克松任内的文件和录音等从华盛顿搬到了这里。虽然遭到了激烈的反对, 2007年尼克松图书馆撤出了已展出17年之久的水门事件展厅,并正式成为联邦政府管辖的博物馆。此后有三年的这一事件展览空窗期。 

 

  他很早就访问过中国,不过那是海峡的对面。 

  尼克松曾打过交道的同时代各国领导人。这是当年私人图书馆留下的展览。旁边有个告示,注明此展览不代表政府的立场

  

  

  天安门广场第一次升起美国国旗,见证毛泽东心中的美国梦复活。

  

  私人图书馆成立一周年(1991),中国的贺礼

  尼克松故居和出生的地方。尼克松的父亲建的房屋,约80-90平方米。曾被转卖过多次,后为尼克松基金会收购

  

  尼克松的巨著《六次危机

  不过他没挺过第七次危机, 这是政府布展的水门事件

  

  墓碑上雕刻着这样一句话:历史所能赋予的最高荣誉是和平缔造者

  作为美国历史上,任职正副总统时间最长,也是被迫辞职的政治家,他不是完人。尼克松对当代社会做出的贡献,早已超出国界。是他首先开启了人类对抗癌症和滥用药物的战争。在他任内签署的禁止香烟广告,环境和海洋保护等法案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并为许多国家所仿效。图书馆里有个展厅,列出了他的十大贡献。

 

附件:《共识网》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3052984429.html

 李凌:毛泽东称赞美国的民主和天赋人权     发布时间:2013-05-29 00:53 作者:李凌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同志可能提出疑问:你这个提法有根据吗?回答:有根据,有大量史料为据。这是历史,是毛泽东的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先看胡乔木为194474日《解放日报》写的题为《祝美国国庆日——自由民主的伟大斗争日》的社论:

  今天是美国国庆日。177674日,美国人民在华盛顿,杰斐逊等民主主义伟大先驱的领导下,宣布了民族的独立。美国的独立是处于这样的历史条件:它不但代表美国的民族利益,而且代表美国的民主利益,代表美国要求自由的多数人民而与美国当时的保皇党——大地主、大商人、职业宗教家的集团相对立,这样,领导独立战争的华盛顿就不但完成了民族任务,同时也完成了政治上经济上的民主任务,而被选举为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的民主共和国的第一个大总统了,同样,杰斐逊总统,不但是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同时也是消灭大地主法案、思想自由法案、全民教育法案、禁止输入奴隶和限制奴隶法案的起草者。这个事实,就说明了美国独立运动的丰富历史内容,也就说明了美国为什么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而且直到今天,也与社会主义的苏联成为民主世界的双璧。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这些社会主义的伟大思想家和行动家,对于美国的战斗民主主义及其在世界史上的进步作用,从来都是给予最高度评价的。美国的战斗民主主义有其光荣的历史传统,美国的独立不是唾手可得,是在八年的对外战争与更长期的对内斗争中完成的。列宁说,这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真正解放和真正革命的战争”之一;正因为如此,美国的民主派领袖杰斐逊和杰克逊,美国民主党的这两个创造者,在他们的斗争中甚至被他们的政敌指为“共产主义者”和“赤化分子”。美国穷木工的儿子林肯,他所领导的黑奴解放战争被马克思称为“开始了劳动阶级兴起的新时期”,而在实际上,他与马克思所领导的美国共产主义者和欧洲共产主义者也是合作的,他曾委任美国的共产主义者担任他的军官,这样,他就更有理由被当时的反动派指为“共产主义者”和“赤化分子”了,以至最后这些顽固分子竟然暗杀了他……

  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孙中山的事业已经有了它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它一定会得到而且已经得到民主的美国的同情……

  74日万岁!民主的美国万岁!

  中国的独立战争和民主运动万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摘自《胡乔木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30133页)

  19458月日本战败投降,毛主席8月底赴重庆和蒋介石谈判战后和平和建国问题。路透社记者甘贝尔向毛主席提出问题,甘贝尔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界说为何?

  毛主席答: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按:四大自由指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的言论和表达的自由信仰上帝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728页)

  以上史料说明:当时身为毛主席政治秘书的胡乔木写的社论完全符合当时毛主席的思想,是对毛主席的思想的阐发。

  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新华日报》也发表了多篇文章,赞颂美国的民主,如194374日,该报发表的社论《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194474日,该报又发表社论《美国国庆日——自由民主的伟大斗争节日》,这篇社论的内容与《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内容完全相同。可见这是党中央、毛主席发的统稿。

  1945413日,《新华日报》又发表社论《纪念杰斐逊先生》,该文赞扬这位《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权利法案》的倡导者,以对人民的无比的信心与坚决的态度,在这新世界上的新国家中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社论指出,人有天赋的人权,人的自由与尊严,不该为不公正势力所侵犯和亵渎。人民是政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这从十八世纪以来,应该早已经是全人类共知公认的常识可是在今天还有人想用丑恶卑劣的方法来钳制人民的自由,剥夺人民的权利,那么,我们在今天这个民主先锋诞生的日子,就格外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也就格外觉得杰斐逊先生精神的崇高与伟大了。

  这篇文章不只是从制度方面来论证民主,而且从普世价值观方面来申明人有天赋的人权人民是政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这就更加珍贵了。

  更值得指出的是:194674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美国国庆》,该文大力谴责美帝国主义支援蒋政府打内战,干涉中国内政。社论强烈要求美国撤走驻华美军。但即使在这个时候,这篇文章一开头仍然肯定美国的《独立宣言》指出的天赋人权平等、自由、幸福的崇高思想,肯定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的林肯。社论号召美国人民和民主力量发扬《独立宣言》的精神,改变美国现行的政策。并且坚定相信,在美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声援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的国家。

  有意思的是,毛主席不只是通过《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媒体发出争取民主自由的声音,而且亲自出马,多次和美国人赫尔利、谢伟思讨论民主。

  1944年夏,日本败局已定,美国政府希望战后的中国,仍由蒋政府统治,但要他进行一些民主改革。美国总统派前国防部长赫尔利少将于9月来华。在重庆时,赫尔利向中共领导人董必武等表示访问延安的意愿,然后于11月到延安,和毛泽东等多次商谈。赫尔利曾提出一个关于国共合作的草案,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不满意,经过反复磋商,由毛泽东修改、补充定稿,由赫尔利代表美国总统签字,毛主席代表中共中央签字。该协定有五条,其中第一、二、四、五几条主旨为国共和抗日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合作,组成联合国民政府和联合军事委员会,共同努力,以迅速打败日本侵略者。

  这五点协定由赫尔利带回重庆后,为蒋政府否决,未能施行,中共曾因此谴责赫尔利不守信义。虽然如此,这个协定的第三条,充分反映出毛主席当时对未来民主的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理念。如下:

  “联合国民政府应拥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建立民有民享民治之政府的原则。联合国民政府应实行用以促进进步与民主的政策,并确立正义、思想自由、出版自由、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向政府请求平反冤抑的权利、人身自由与居住自由。联合国民政府亦应实行用以有效实现下列两项权利:即免除威胁的自由和免除贫困的自由之各项政策。”(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691页)

  1944年夏,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华。时任中缅印战区司令兼任蒋介石参谋长的美国将军史迪威要求华莱士向蒋介石交涉,蒋被迫同意由美方派人到延安。史委任当时号称中国通的美驻华大使馆二秘谢伟思为美国军事观察小组(组长包瑞德上校)的政治顾问。谢伟思在延安住近三个月,多次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交谈。

  在交谈中,毛主席表示中共坚持国共合作和反对分裂的立场,同时,也谈到对美国的民主的肯定和向往。毛主席说:每一个在中国的美国士兵都应当成为民主的活广告。他应当对他遇到的每一个中国人谈论民主。美国官员应当对中国官员谈论民主。总之,中国人尊重你们美国人民主的理想。

  谢伟思说:把我们军队当作一支政治宣传部队来使用是不允许的,我们没有像共产党政治部那样一类教育军队和指导这类工作的机构。

  毛主席说:即使你们的美国士兵不作积极宣传,但只要他们出现并同中国人接触,就会产生好的影响。正因为这个缘故,我们欢迎他们在中国。国民党却不是这样,它需要把他们加以隔离,不让他们知道事情的真相。现在你们究竟有多少美国观察员在前线?我们乐于让你们的人到处走走。国民党却担心大量美国人在中国的影响,他们害怕美国人登陆仅次于他们害怕苏联参战。

  从相反的另一方面来看,有美国人在场也是好的。如果美国人分布得很广泛,他们对国民党就会产生一种约束作用,国民党要制造麻烦就更加困难。昆明是一例子,那个地方已经变成自由主义思想和学生自由活动的中心了,因为在这么多美国人的眼皮底下,国民党是不敢逮捕学生和把学生投入集中营的。拿这一点同西安相比,西安美国人非常少,特务就横行无阻。

  谢伟思及时地详尽地把毛主席的这类谈话内容向美国当局报告,并同意毛泽东提出的意见,建议美国支援中国抗日的武器,也应公平地分配一部分给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由于这些报告和建议,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麦卡锡主义横行时,谢伟思受到迫害)。后来有人把谢伟思的报告翻译成中文,其中关于毛主席谈美国民主的部分,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等编的《党史通讯》1983年第2021期发表。

  抗日时期中共与美国关系的历史已成为中外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曾经和谢伟思、鲍大可、奥克森伯格等中国通以及史迪威后人有密切交往的金先宏先生写了一本题为《影响白宫对华决策的中国通”——一位前外交官的采访手记》的书,于20031月在时事出版社出版。书中有关毛泽东与谢伟思谈话部分,引用了胡乔木写的194474日《解放日报》社论中的名句: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孙中山的事业已经有了它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了的工作,它一定会得到而且已经得到民主的美国的同情。

  作者金先宏先生据此说明: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对美国的期望及对中美合作的憧憬不仅是形势的需要,也是长期的战略思考。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所发表的赞颂美国的民主和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价值观的大量文章,其实也是对毛泽东当时的思想的宣传和阐发。这种宣传对大后方如昆明、成都、重庆各地的民主运动起过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94910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取得了最高领导的地位,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他大权独揽,发动了多次的政治运动,在经济上违反了他自己在《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巨著中反复强调的允许包括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和发展的政策。政治上,他违反了当年主张并积极宣传的民主自由的思想,造成千百万冤假错案堆积如山,连开国元勋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等都被整死。当年许多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为争取民主自由奋力拼搏,但建国后却被残酷迫害,许多人被摧残致死。

  有人为毛泽东辩护,说他在抗战时期宣传美国的民主自由,只是为争取美援的一时策略。这种论调是十分荒谬的。如果是打仗,兵不厌诈,声东击西,设置疑阵,以迷惑敌人,引蛇出洞,以便聚而歼之,这是可以的,无可非议的;因此而打了胜仗的部队还应得到表扬。但这只限于战时对付敌人,而不应在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根本问题上。

  粉碎四人帮以后,在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稿时,19806月,邓小平说:毛泽东同志的错误在于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东西。(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61页)同年8月,邓小平又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来但是没有做好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邓小平思想年谱》第172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在平反冤假错案方面,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主要由于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我国社会今天仍存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贪污腐败日益严重等重大问题。在抗战期间,毛主席曾大力倡导民主自由,但他在全国执政以后,就违反了自己正确的东西。现在我们应该重申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观,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民主改革,把我国建成为一个高度民主的民富国强的伟大社会主义国家。

(作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现已离休)


来源: 《炎黄春秋》杂志2010年第2 | 来源日期:20102 | 责任编辑:西尼




转 乡村社会的下降线



作者:wo?  于 2016-10-12 --贝壳村



听说随着户籍的改革,要拉1亿多我等乡下人进城了,好似到2020年为止?因此,在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还有继续蓬勃发展的趋势,我的搞房地产的大学同学也说了,其库存20年都消耗不完,也即是她的公司已经建成的房地产和包括计划中的房地产已经让她后半辈子坐着都可以吃进。。。当然,一线城市包括一部分二线城市则继续限,限,限。。。想随便移动?没门儿。

中国式对农民的整体剥削和歧视,至少我所知道的最近的是从户籍的剥离开始的,到现在一直没停过,而且,还是从上至下丛里至外的理直气壮和恬不知耻的,你就该死,谁叫你是农村户籍,谁叫你没文化,你活该。。。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发达国家修地球也好,建房子也好,有敢这么豪气和大方地说么?比如建房子的,有敢不拿高于普通人的薪酬的么?有敢不发放工资的么?碰到过从国内过来的在日本建筑工地刷墙的,工资按时,据说算下来每月也有50多万日元,远高于普通的工薪阶层了?做个几年,就回家娶媳妇去了。

再看最近的白培恩的贪污,从2.5亿到37亿的说法,你还能说将心比心么?人家还不会死,还会好好地在监狱里享着高干待遇,等到个要死不活的时候,保外就医就行了。

同中国的城乡歧视说开来,美国这几天发生的对华人的歧视,其程度,从明里或暗里来说,不知有多大?也不知有多少华人是在睁一只眼和闭一只眼?
在东洋,至少从外表上很难分出东洋和国人,所以还很难见到美国的那种赤裸裸的歧视,至少从语言开始的。


在话说前几日说限购,昨日就赶快避谣,跑得也是勤快,从总理开始。
但再看下面的人写的文章,又如何想呢?敢这样说话的人恐怕是愈来愈少了吧?
要不然,得隐着说,或者绕着圈子说才行。



乡村社会的下降线
 2016-10-12 张鸣 张鸣


     

泛泛地说,从中国被逼打开大门开始,中国的城市化就已经开始了。虽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古代社会最发达的工商业。也因此有了作为政治和商业双中心的大都市,以及作为商业据点的名镇,但是,在清朝,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却陷于一个低潮。在朝廷崇本抑末的高压之下,不仅传统的商道和商业重镇暗无颜色,而且,像北京、南京这样的大都市,也失去了过去的光彩。说清朝的中国是一个自然经济状况的国家,倒也未必,但农村的商品化程度,的确比之于明朝,要低一个格。虽说农村的集市贸易,依旧存在,但一口通商的外贸格局,流通量有限的茶马古道和张库大道,使得绝大多数农民,跟对外贸易无关,跟国内贸易关联度也在降低。

鸦片战争之后,五口通商体系建立。在最初的十年,并没有导致中国发生重大的变化。在清政府的暗中抵制下,五口除了上海之外,名开实未开。除了对长江三角洲的商品经济有一点刺激之外,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就是鸦片贸易。鸦片贸易的泛滥,对中国农村最大的影响,是鸦片的本土化生产和流通。鸦片贸易事实上合法化之后,国产的“土药”,很快就压倒了进口的“洋药”,鸦片,成为中国农村的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这种经济作物,极大地刺激了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吸食鸦片的人越多,这个市场就越大,种植鸦片的农民也就越多。因为太平天国战争而征收的厘金,到了后来,其中土药的收益,已经占了举足轻重的份额。

但是,中国农村真正的变化,却是在1960年,英法联军用武力将中国拉入西方体系之后。此后中国的开放,才名符其实。中国的城市化,或者说西方意义上的城市化,才真正拉开帷幕。凡是列为通商城市的口岸,有了越来越快的发展,这样的发展,由于有租界在,多半有了西化的意义。

没有自主关税的对外贸易,的确比较迅速地导致西方商品进入中国,也刺激了中国农村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但缺乏关税保护和遍地厘卡的中国市场,对于被拖入这个市场的农民来说,的确是一种潜在的灾难。况且,这种灾难,有得到了鸦片流行的推波助澜。

尽管,这样一种政治经济状况,为王朝政府既保持旧制,又能办洋务,提供了财政支撑。比如说,可以既不裁撤一百多万绿营,同时还可以维持淮军的武器现代化,办新兴的海军。但是,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和城市化,都进展有限。但农村的破败,却相当普遍。农村破败,导致大量浮生人口,但新兴的开放口岸,却没有那么多的现代工商业,可供进城的农民来就业。国中富人办的新式产业,不是挂外商的旗帜,就得戴国有洋务企业的帽子。只有这样,才能勉强生存,否则,单厘金一项,就会把企业搞垮。产业不发达,那么税收负担还是得落在农村。朝廷越依赖鸦片的税收,农村的破败就越严重。

清朝只有在最后几年,才意识到要解决国内产业发展制度瓶颈的问题,然而,一场革命,却突如其来地打断了这个进程。新生的共和国,没有办法解决秩序紊乱的难题,只能被军人政权所替代。在军人割据的状态下,害人的厘金始终没有被废除,而军阀混战的需求,使得军队越来越多。大城市有外国的存在,还可以抵抗军人的横暴,但中小城市和农村,则很容易成为军阀勒索和混战的牺牲品。尽管各地的情况不一,有的省份,由于割据者的明智,还能有些建设,但总的来说,农村的破败,已经成为一个知识界的共识。

清朝中期之前的农村社会,在文化上和道德上,比之于一般的市镇,具有优势。市镇里的商人和其他脱离了土地的人,包括衙门里的衙役和家人,显然跟乡村的士绅没法相提并论。即使做官做得很大的人,致仕之后,也很有可能退回到乡村居住。然而,这样的文化优势,随着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的出现,以及乡村的破败的逐渐显现,最终消失了。现代城市由于有了上下水系统,卫生状况得以改善。城里生活的享受,以及战乱时期的安全,又是乡村所完全不能比拟的。

乡绅的劣质化和武装化,自从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就已经普遍存在了。原有的文治派的乡绅,被大量军功出身的所谓的乡绅所取代,原来乡村的文化威权,被武化统治所取代。这种状况,虽说最初并没有像今人想象的那样可怕,但伴随着城市化特别是军人统治的盛行,乡村的衰败,越来越不能令人忍受。乡村重建,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重大课题,从知识界到各类乡村精英,甚至部分的军人,都参与到这个貌似运动的活动中来,交出了各式各样的答卷。

民国的国民党统治时期,虽然勉强结束了大规模的内战,而且大体上统一了货币,实现了半个关税的自主。但困扰中国城乡经济的割据问题,苛捐杂税问题,统一市场建立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而且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列宁主义的因素,使得政府的官僚资本扩张特别迅猛,反而使得民营资本失去了一些原有的空间和自由。这一时期,城市化的速度在加快,从上海、天津、汉口这样口岸城市的扩张,就可以看出端倪。但农村的破败,却没有因众多精英经营乡村建设而得到遏制。这样破败的乡村,大量沦为城市所难以吸收的流民,为革命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尽管如此,到了这个时期,中国的中心,已然是城市,尤其那些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所谓的逐鹿中原,实际上体现为城市的争夺。这就是为何在战时可以选择乡村作为领导中心的中共,在打下天下之后,也必须完成自己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从乡村走进城市的新的领导人,在政治上一边倒,选择了一条苏联式的现代化道路。这种道路,在当时还被视为一种现代化的捷径,是后发国家现代化的一种看似合理的选择。这样的道路,是斯大林式的,一种以体制力量牺牲农村发展城市的道路。如果不加以强力遏制,势必造成空前规模的农民进城。虽然说,当年这个新生的国家,曾经尝试过放手让农民进城,以超常的速度实现赶英超美式的现代化跃进。然而,众所周知,这样的尝试,遭遇到了惨烈的失败,成千万的农民,又被迁回了农村。今天被人诟病的城乡二元结构,恰是因为这失败,得以稳定和加固。

进入1960年代之后,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由于继续革命的政治运动的缘故,实际上处于停滞。甚至还发生了两场逆城市化的运动,一次是三线建设,在非战争状态下,把沿海都市里的工厂内迁内地,在内地中小城市甚至乡村,平地建成工业新城。一次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成千万的城市中学生,被迁往乡村,在农村落户。实际上,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是相当低的。但是,由于体制性地剥夺农民的结构,农村人口虽多,但发展水平却相当有限。大部分农村不仅没有公路,没有通电,交通通讯都非常落后,连拖拉机都没有,农业生产,还处于牛拉犁杖的水平。农民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

但是,应该承认,由于逆向的城市化运动的存在,那个时候的农村,文化人的数量,还是挺高的。一些农村的小学和中学,居然会有因为反右或者别的什么运动被发配下来的大学生,甚至教授。所以,一些有心向学的农家子弟,居然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农村的党政群团体制的完善,以及体制性的各种农村卫生站,农技站和供销社的存在,虽说现代化程度都很低,但的确可以保证农村的秩序。极个别领头人比较有能力的地方,秩序还比较好。只是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秩序,是建立在农民普遍的贫困,低水平生活的基础上的。由于民国时期残存的乡村精英被彻底扫荡,所以,这种农村秩序的背后,传统已经消失,乡村的自治不复存在,在文化上,已然彻底沦为城市的附庸。这个时代的逆城市化运动,并没有遏制晚清民国农村的衰势,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人的地位和待遇,严重低于城里人,所以,即使有政治高压和大力的宣传,反而使得人们更不乐意待在农村,只要有机会,就想跳出农门,进城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浪潮,无论从时间视角,在历史上,还是在空间视角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空前的。涌向城市,尤其是沿海开放口岸以及发达地区的农民,实际上已经提前让中国实现了城市化。他们不仅改变了中国产业工人的构成,替代原来的产业工人,实现了工人身份的转换,而且众多服务业,也被他们改变。甚至相当的多的企业家,也是由他们转换而来的。如果说,改革将近四十年有什么奇迹的话,农民进城才是这个奇迹的真谛。所谓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其实就是进城务工农民提供的。

但是,此番城市化跟以往的城市化不同,以往进城务工的农民,很快就会变成城里人,即使头几代还是遭遇歧视,但他们的身份已经改变了。可是,今天进城的农民,由于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壁垒,哪怕已经在城里待到第二代,第三代,依旧还不是城里人。对于务工地的管理者来说,他们只希望农民做候鸟,呼之即来,挥之则去。直到今天,一些人考虑解决失业问题的时候,还是考虑将农民赶回去。户籍的松动,到目前为止,还仅限于中小城市,主要是县城。事实上,进城的农民,尤其是那些把家人都带出来的农民,事实上已经回不了农村了,他们的第二代,连农活都不会干了,但他们却在城里待不下,孩子上学,医疗和社保,都在自己的原籍。进城的农民工,变成了城里待不下,乡村回不去的制度化游民。

与此同时,乡村已经严重空心化。有的山区,一个自然村一个自然村的空掉,剩下的,也是十室九空,青壮年都走了,只余下些老人和孩子留守。如果城里允许进城农民的孩子在本地上学,哪怕给他们留下点打工子弟学校,估计留守儿童也走了。农业生产,基本都是都是承包给承包人耕种。这些承包人如果不是本地人的话,跟进城农民一样,也待不下来,因为政策不许。这样的话,承包人也没有这个心情,去善待土地和农村的环境,能尽快捞一把,就捞一把。

如果说,在改革前,农村的传统文化,已经只剩下些残余的话,那么,眼下正在消失的农村,原来的传统,基本上已经荡然无存。伦理道德,社会规范,信仰和禁忌,如果还没有消失的话,也正在消失之中。

以往的城市化,进城的农民,基本上是按照地缘的线路进城的,进城之后,各个地缘派系依旧存在,比如上海的苏北帮,江阴帮,扬州帮等等。就业的行业和生活的区域,有相对的集中性。或多或少,原来在乡村的传统,还能剩下一些。跟自己的家乡,也能保持相对固定的联系。但是,今天的进城农民,最初也许也是按地缘路线走的,进城之后,就散了。农民原来的文化和规范,都是熟人社会的产物,一旦进入一个陌生人社区,自然就百无禁忌了。辛辛苦苦挣一年钱,如果还要回乡的话,除了赌博炫富,不会有其他事儿做。如果说,婚丧嫁娶上还能剩下些传统的形式的话,也不过是具空壳。

从理论上讲,只要中国还处于现代化的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相对长的和平时期,就肯定会有大规模的城市化浪潮。大批农民进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眼下的城市化高潮,此前存在了一个较长时间段的人为抑制期。然后突然爆发,势必过快过猛。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没有准备,以至于问题成堆,即使想解决,都一时无从下手。

当然,纵观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农村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人口密集的后发国家,更是如此。但衰落不等于衰败,更不等于衰亡。城乡的格局演变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出现一个新的平衡点。到了这个时候,乡村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重建,获得新生。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城市化,最终走上了一条超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由此带来的乡村衰败乃至衰亡,也就自然的了。我要说的是,这样的城市化,病是在乡村,但最终还是会波及整个中国,给中国今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难题。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诺奖任性/保姆摄影惊世/中国黄金时代已成过去/何谓供给侧改革/我鄙视中国的民主势力
  • 枫树影/从土豪到无赖到阿Q/香港另一面/荒废别墅/世界经济危机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