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名诗/卢梭为何批评政治代表/56个词牌/周为什么不敢与毛翻脸/毛泽东秘书有多少
發佈時間: 10/14/2016 11:32:36 PM 被閲覽數: 21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中国最美的九大名诗,今生至少读一次。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前缘 席慕蓉

  人若真能转世 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 我的爱 我们前世曾经是什么

  你 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 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朵

  你 若曾是逃学的顽童我 必是从你袋中掉下的那颗崭新的弹珠在路旁的草丛中目送你毫不知情地远去

  你若曾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柱香焚烧著 陪伴过你一段静默的时光

  因此 今生相逢 总觉得有些前缘未尽却又很恍忽 无法仔细地去分辨无法一一地向你说出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蛩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沙扬娜拉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

  

  剪不断的情愫 汪国真

  原想这一次远游就能忘记你秀美的双眸就能剪断丝丝缕缕的情愫和秋风也吹不落的忧愁谁曾想 到头来山河依旧爱也依旧你的身影刚在身后 又到前头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永恒,刹那,刹那,永恒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外,等你,在刹那,在永恒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浆,在木兰舟中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的悬着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 教我如何不想她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

  如何让我遇见你在这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backchina

李煜最感人的30句,用生命书写的千古绝唱



段德敏:卢梭为何批评政治代表?



本期作者:段德敏(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

  1政治代表的首要批评者:卢梭

  关于政治代表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一个直到今天仍然很流行的观点认为,我们之所以需要代表,是因为参与民主政治的公民人数过多,难以将他们聚集在一起议事,因此不得不选举一些代表。此观点包含两个重要的预设:第一,政治代表是一种权宜之计,因而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公民人数过多)等而次之的选择;第二,在逻辑上,代表在民主政治中不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地位,他们应该完全听命于其选民的意志。因此,代议制被看作较差的选择,如果有可能的话,比如在政治共同体足够小时,我们还是应该采取直接民主的政治形式,让人民直接在场。

  

  卢梭,其《社会契约论》中所论述的人民主权及民主政治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种观点第一次——或许也是最重要一次——得到系统阐发,是在法国政治思想家卢梭那里。卢梭可以说是批评政治代表概念的开山鼻祖,他在其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就在该书首次出版(1762年)的14年前(1748年),法国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也初次面世,产生巨大轰动,他在该书中说:“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它的政制的直接目的就是政治自由。”他指的是英国。英国政制之所以被孟德斯鸠认为是以政治自由为直接目的,主要是因为它所包含的三种权力的分立和互相制衡,而其中代议机构——国会——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论法的精神》在当时已经被普遍认为带有强烈的激进色彩,以至于遭到天主教会的封禁。而在卢梭看来,孟德斯鸠不过是在为奴役制度作辩护。

  2人民主权与立法者

  卢梭对政治代表的这种看法与其人民主权论直接相关。他说:“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所构成,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它只能是同一个意志,或者是另一个意志,而绝不能是什么中间的东西。”这一判断的背景则是格劳秀斯(Hugo Grotius, 1583-1645)在《战争与和平法》中关于主权转让的讨论:人民最初拥有完整的自由,他们将自己的自由转让给主权者(如国王),因此后者就有了绝对的主权。在卢梭看来,英国人将议决国家大事、制定法律的权力移交给国会议员,与此过程并无大异,政治代表即意味着主权的转让。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很荒谬的过程,因为人民不可能“主动”地将自己附属于他人、变为奴隶,这其中一定包含着少数个人或团体的阴谋野心,其目的是用虚假的约定掩盖强力,从而使人们误认为这就是一种合法的状态,从而政治代表们(包括国王)也被赋予合法正当的权威。因此,卢梭主张“追溯到一个最初的约定”,即平等的自然人互相之间订立契约,构成“人民”本身,从而才可以看清楚人民和那些所谓代表之间的关系。

  

  法国艺术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表现了人民的力量。

  卢梭这样描述这一原始约定:

  

  我们每个人都以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一瞬间,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所有的票数,而共同体就以这同一个行为获得了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这一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人格,以前称为城邦,现在则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当它是被动时,它的成员就称它为国家;当它是主动时,就称它为主权者;而以之和它的同类相比较时,则称它为政体。至于结合者,他们集体地就称为人民;个别地,作为主权权威的参与者,就叫做公民,作为国家法律的服从者,就叫做臣民。

  我们可以把这段话看作卢梭对主权者人民的定义,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主权者”和“臣民”是同一的,主权者即是臣民,臣民也是主权者,只不过称呼不一样。这在人们对政治的想象中算是极少见的创造。比如在格劳秀斯那里,主权者或者是通过征服,或者出于人们对自身自由的主动转让,而拥有对臣民的支配权力。正因为这种主权者相对于其统治对象的这种“外在性”,其正当或合理的支配范围也通常会被认为有一定的限制。格劳秀斯就认为,尽管主人对奴隶拥有绝对的主权,但出于普遍人道的考虑,主人不能对未犯错的奴隶施加任意的刑罚。又如著名的政治哲学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认为,主权者必须对臣民拥有绝对的权力,否则就不可能有和平的秩序可言,但在这种绝对主权之下,他仍然认为,当臣民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他可以拒绝服从而不为不义。然而在卢梭那里,主权者与臣民合而为一,对任何臣民个人而言,主权者的行为就是自己的行为,主权者“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与他们的利益相反的任何利益”。因此,卢梭所定义的人民主权在绝对性方面,鲜有能过其者。

  

  霍布斯,英国政治哲学家,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其代表作为《利维坦》。

  另一方面,这样理解的人民主权要求人民始终在场,尤其是在制定法律时。但一旦涉及制定法律这样具体的政治行动,问题就马上超出了作为“意志”的公意本身范围。尽管人民不会做反对自己的事,但制定什么样的法律、为什么采取这样一种法律而不采取另一种、在一些法律的关键的细节上应该做怎样的规定,等等,这些都属于理智判断的范畴。而在这个范畴内,组成一个集体的人民其实并不一定有十分的把握。卢梭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他说:“人民永远是愿望自己幸福的,但是人民自己却并不能永远都看得出什么是幸福。”因此,政治体需要有一个立法者。这个立法者同一般意义上的政治代表或立法机构的议员还不完全一样,他是在更为根本的意义上为政治体提供基本的结构和运转的规则,他甚至要考虑到人们已有的和“应该有的”观念和精神,这种立法是要“在这个世纪里工作,而在下个世纪里享受”。此类立法者在古代历史上典型的有斯巴达的莱库古、雅典的梭伦等。

  卢梭对这种立法者有特殊的理解:一方面他们非常重要,简直像“神明”一样;另一方面,他们却根本没有立法权,立法权属于且仅属于人民。为此,卢梭在举莱库古为斯巴达立法的例子时说,他是逊位而后才着手立法的。但这一说法的来源可疑,例如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中就没有这样的记载,雅典的梭伦也是在其立法改革之后才主动交出权威、离城邦而去。对于卢梭来说,立法“既是一桩超乎人力之上的事业,而就其执行来说,却又是一种形同无物的权威”。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看,这句话简直可以说是极端反事实的描述,立法几乎都是同政治权威联系在一起,而且也总是先有权威也后才可能有立法可言,一个国家的法律总是带着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鲜明烙印。但显然卢梭在乎的不是历史事实的准确,而是政治生活的应然状态。

  

  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是西方纪传体历史著作之滥觞。

  3政治代表与古今之变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理解卢梭对英国代议制的嫌恶了。英国的国会议员们具有立法者的职责,同时也有巨大的权威,更有甚者,他们还编造出一套谎言,说这是人民主动将主权通过“代表”的程序转让给议员们的。与之相比,卢梭说,在古代的共和国,“人民是从不曾有过代表的,他们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名词。”这一描述可能并不完全准确,起码按照当代代表理论专家汉娜•皮特金(Hannah Pitkin)的说法,古希腊人有很多制度和实践都可以用今天的“代表”(representation)一词来形容,即便当时还没有出现这样的词汇。但卢梭的另一个判断看起来是对的,即代表这一观念在政治行为中使用,主要是近代的产物。英国议会最早起源于国王行政和统治的便利需要,如在最重要的征税一事上,国王需要得到地方贵族的支持和同意,地方贵族们派人与国王商议此事,久而久之,这些地方派去议事的“骑士和自由民”们发现他们可以集体向国王施压,这就是英国国会的雏形。到了后来,很大一部分代表由普通选民选举产生,选民资格的门槛逐步放宽,代表们(国会议员)也不再被认为仅仅代表地方利益,同时也代表全国,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英国代议制的基本面貌。

  

  英国国会现场

  与今天流行的印象相反,政治代表在近代的起源和发展同民主政治毫无关系,它只是到后来,特别是在人们的身份、财富和地位大规模平等化,传统的政治权威难以为继之后,才与民主有了直接关联。这也是卢梭之所以反对政治代表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它在根本上是要限制人民直接出场的,要从“自己统治自己”的人民身上分离出一部分权力,甚或全部权力。这在卢梭看来不仅没有必要,也是邪恶的,其中最大的恶在于让人们养成一种远离政治的习惯。他说:“一旦公共服务不再成为公民的主要事情,并且公民宁愿掏自己的钱袋而不愿本人亲身来服务的时候,国家就已经是濒临毁灭了。需要出征作战吗?他们可以出雇兵,而自己呆在家里。需要去参加议会吗?他们可以推举议员,而自己呆在家里。……只要有人谈到国家大事时说:这和我有什么相干?我们可以料定国家就算完了。”

  不得不说,卢梭的这一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没有人关心政治、参与政治的国家,那确实就算完了。这也是为什么卢梭对政治代表的批评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原因。当代很重要的民主研究专家、“强势民主”(strong democracy)的提出者本杰明•巴伯(Benjamin Barber),就直接从卢梭提供的理论资源出发批评西方代议制度,他说:“(现代)政治变成了政客的事;公民做的事(如果他们还做的话)就是选举出政客。”政客们一旦被选举出来,并被赋予诸如制定法律等权力的话,我们就很难保证他们不被“特殊性”侵蚀,无论是特殊的利益,还是特殊的身份、宗教立场、观点和视角等等。人的这种特殊性不可消除,因而代表们就一定会与卢梭所描述的“公意”所要求的普遍性之间存在一个距离。因而,卢梭经常借古讽今,古代共和国的公民政治参与度远高于现代国家,他们举凡大事都会亲自到广场参与讨论和表决,不会把它们交给某些代表去讨论和决定。

  

  然而这也是问题之所在,最明显的困难在于,现代国家大多已经不可能像古代城邦共和国那样维持一个很小的规模,因而人民实际上很难随时在场。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仔细考察了一切之后,我认为除非是城邦非常之小,否则,主权者今后便不可能在我们中间继续行使他自己的权利。”但这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卢梭后来在为波兰人写的《论波兰的治国之道》中就为这一困难提供了折中的解决办法。因为波兰国土广袤、人口众多,因此不得选举出一些代表来代行议事,但卢梭认为,一方面他们应该经常更换这些代表,另一方面代表要随时听候选民的指令。卢梭对政治代表的批评更为根本的困难还在于,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完全被认为是从属于主权和公意。这在古代共和国中也许可行,但与现代社会人们的自然倾向有很大的出入。最早指出这一点的也是同为法国人的本杰明•贡斯当(Benjamin Constant, 1767-1830),他在《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一文中说:“在古代人那里,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所有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作为公民,他可以决定战争与和平;作为个人,他的所有行动都受限制、监视与压制。”

  

  本杰明•贡斯当,法国政治思想家,近代自由主义的奠基者之一。

  现代人需要这种自由吗?贡斯当认为,对现代人来说,自由可能意味着一些别的东西,它或许是“只受法律制约、而不因某个人或若干人的专断意志受到某种方式的逮捕、拘禁、处死或虐待的权利,是每个人表达意见、选择并从事某一职业、支配甚至滥用财产的权利,是不必经过许可、不必说明动机或事由而迁徙的权利”。因此,现代人其实乐于将一部分主权交给政治代表,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对国家大事和公共福利毫不关心,而是希望能在公共政治生活之外,有一个不受外界干预的私人领域和个人自由。同卢梭针锋相对的是,贡斯当并不把这看作是现代社会的倒退,他反而认为是现代人相对于古代人的进步。这一观点后来在西耶斯(Emmanuel Joseph Sieyès,1748-1836)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他将现代社会的代议制明确地看作是一种社会分工。同市场经济中分工越发达,经济水平也越高一样,政治领域中的这种分工也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相较于古代的巨大进步。如果没有这种分工,要求所有的公民都直接参与政治生活,那实际上就势必需要像古代城邦共和国那样,由一群真正被支配的人群——如奴隶——来完成大多属于“经济”层面的工作。可想而知,这样的状况下,经济不会有什么发展,社会整体状况不会有多大进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们就应该将权力一股脑交给代表了事,人们需要设计出方法防止代表对权力的滥用,而且普通公民也不能完全对政治不管不问,贡斯当和西耶斯都明确提到了这种普遍政治冷漠的危险性。

  客观地说,卢梭并没有将自己的政治理论与古代城邦共和国的政治实践相等同,他只不过是利用后者来更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由此引发的争议却触及了关于政治代表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政治代表也许并不是一种权宜之计,它很可能有着更为本质性的存在理由。政治代表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对人民主权的侵蚀,它可能恰恰是让我们现代人生活得更好的一个关键。(作者:段德敏;编辑:胡子华;原标题为《卢梭论政治代表》;配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段德敏,男,1982年生,江苏溧阳人,博士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系伦理、社会与政治哲学中心,现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政治哲学研究中心(RIPPLE)研究员、欧洲大学中心(EUC) co-director,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民主理论等,已出版英文专著一本,在国外、中国大陆和香港多家知名期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曾受邀在国内外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讲学。



梁衡:周恩来为什么不敢与毛泽东翻脸?





发表时间:2015/11/9 12:12:18文章来源:名人网

  毛、周早已作古,离我们也已渐行渐远。但人们总还在问一个问题:面对毛的错误指责,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年轻人问得最多,而如季羡林先生这样阅世甚深的百岁老人,也爱问这个问题。可见,这是国人心中解不开的一个结。

本文摘自《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梁衡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个伟人,是一种很特殊的合作关系。两人才华出众又风格各异,长期合作,又和而不同。毛大气磅礴,开天辟地;周缜密严谨,滴水不漏。毛于党于国,功比天高,但难免霸气逼人,后又铸成大错;周为国为民,竭尽绵薄,总是隐忍负重。

于是在长期的斗争与合作中,就有一种怪现象,党外朋友与毛拍案相争者有之,如马寅初、梁漱溟;党内高干与毛据理相抗者有之,如彭德怀、张闻天。而自遵义会议之后,周作为毛长期的实际上的第一助手,无论毛如何行事,都唯命是从,逆来顺受。
梁衡:周恩来为什么不敢与毛泽东翻脸?

毛、周早已作古,离我们也已渐行渐远。但人们总还在问一个问题:面对毛的错误指责,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年轻人问得最多,而如季羡林先生这样阅世甚深的百岁老人,也爱问这个问题。我们多次见面,总不离这个话题。可见,这是国人心中解不开的一个结。

我自1998年总理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时发表《大无大有周恩来》以来,总有人在向我提这个问题。细想起来,这里有作风、性格、策略、政治智慧诸多因素,而且这也不只是毛周之间特有的现象,古今中外的政治史上大有其例,也都离不开这种组合。

梁衡:周恩来为什么不敢与毛泽东翻脸?

一、翻脸要有条件和资格

一般老百姓所说的“翻脸”之事,大都是指新中国成立之后现已被历史证实了的毛错周对的事情,如经济方针之争,“文化大革命”之争。但其时,周虽手握真理却无实权,已失去与毛翻脸力争的条件和资格。

梁衡:周恩来为什么不敢与毛泽东翻脸?

翻脸是什么?就是其一,痛感对方之错,决不苟同,毫不忍让;其二,如不能认同和解就一刀两断,分道扬镳,各奔东西。当两个人的力量、地位平等时,这好办,当断就断,再不见面,顶多只是感情损失;但是当两个人的力量悬殊很大时又另当别论。如一个小孩子对父亲,要翻脸就不大容易。虽事有所悖,理所不容,甚至到了恩断情绝的程度,但一个孩子既不能改变家长的错误,又不能离家独立生存,翻了以后又将如何?只有隐忍。

梁衡:周恩来为什么不敢与毛泽东翻脸?

毛泽东是开国领袖,是共和国的国父。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全党全国的地位如一家之长。这个地位和势态是历史形成的。政治者,势也。如军事大势,经济大势,又如山洪、海潮等自然之势。事物凡一成势,任何个人之力都难挽回。而且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时很难看清、说清,更不用说坚持和反对了。我在《领袖如父》一文中曾谈到这种复杂的关系,兹录一段如下:

梁衡:周恩来为什么不敢与毛泽东翻脸?

关于领袖、政党,列宁曾有一段著名论述:“谁都知道,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

这都是起码的常识。”一个党、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领袖,领袖缔造、领导这个国家,就像父亲在家庭里的地位,父亲是因血缘而形成统领地位,领袖是因思想之缘而形成领导地位。

在长期的斗争中,领袖总结人民和社会的思想成果,形成一种思想,又将这种思想再灌输到人民中和事业中,再总结,再灌输,上下循环,如河川经地,似血脉布身,就与人民、国家、民族建立起一种千丝万缕、血脉相连的关系。

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必须统一在一种指导思想之下,这种思想常常就以领袖的名字来做标识。领袖属于这个群体,群体推举、选择和塑造一个领袖,然后再将群体在实践中所提炼出的思想交付给他,以之为灯塔、旗手,而旗手只能是一个。

所以邓小平说,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是全党在斗争实践中的思想总结。也就是列宁说的,通常是由作为领袖的人来实现的。领袖与党、人民、国家、民族有了如此深的思想之缘,就如父亲与家庭的血缘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能一下子分清你我。

梁衡:周恩来为什么不敢与毛泽东翻脸?

当新中国成立之时,毛泽东走过万水千山,经历千难万险,已被全党接受为列宁据称的“领袖”。他所以能力排众雄,越过陈独秀、瞿秋白、王明、周恩来、张闻天,一路大踏步走来,独领风骚,只因一条:就是实践检验,在无数次的流血、失败中,只有他的意见屡屡正确,一试就灵。

从具体的战斗、战役到与国民党斗法、与美国人斗法、与斯大林斗法,都无不铩其羽,而扬我威。我曾问过一位追随毛从延安到西柏坡又到北京的老人,我说:“周恩来不是长期专管军事吗?转战陕北彭德怀不是打了几个大胜仗吗?”他直摇头道:“他们和毛还是不能比,不能比,相差太远。

关键胜局都是毛亲自下手指挥。”逢毛必胜,有毛就灵,毛已成神,这是从1921年到1949年28年间血火炼成的信条,已成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这一班副手们和全党全民的习惯思维。

周从来没有想去挑战毛,历史上,周曾是毛的上级,在遵义会议前一直领导毛。

而历史证明其时的中央,包括周都错了,而毛对了;遵义会议之后毛更是得心应手,战无不胜,直至最后摧枯拉朽,如风吹落叶般在中国大地上抹去蒋家王朝。这中间,虽还有一个张闻天是名义上的总负责人,但毛都是实际上的决策人。周作为副手,眼见毛指挥若定,出神入化,威信日增,山呼万岁,更是心服口服。

梁衡:周恩来为什么不敢与毛泽东翻脸?

新中国成立之后,时势变化,毛不熟悉经济,出现了错误,却不能自省自察,仍在挟历史之威,大刀阔斧地蛮干。周分管经济工作,已见祸苗,心急如焚,虽屡提不同意见,但已无力回天。一是毛威望在身,大权在手,绝不会听他的。

二是这时全党、全国上下已视毛为神,任何一种反对意见,不用毛亲自来说什么,舆论就可将其压灭。

三是由于个人崇拜的推行,毛已开始喜听颂扬逢迎之词,于是我们最鄙视的、最不愿看到的历史上重复多次的“君侧不明”的现象出现了,康生、陈伯达、柯庆施,后来的林彪、江青集团,不断谗言蔽上,煽风点火。在毛周围已渐渐形成一个风气不正的小环境。这时,周就更没有去翻脸力争的外部条件和氛围了。


梁衡:周恩来为什么不敢与毛泽东翻脸?

新中国成立之后,周与毛和而不同,表示自己的反对意见主要有两次,结果,周只是尽职责之守小提建议,就惹来毛的大翻脸。


第一次是1956年鉴于经济发展过热,周提出“反冒进”。应该说,这时周还是据实论理,大胆工作,大概还没有过多考虑毛的情绪,就像魏征对唐太宗犯颜进谏那样。1956年2月8日周主持第24次国务会议时说:“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

”他说对群众不要泼冷水,“但领导者的头脑发热了的,用冷水洗洗,可能会清醒些”。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提出追加投资,周和大多数人都反对,会后又耐心劝毛,说我作为总理从良心上不能同意这个决定,毛就大不悦,离开北京。1957年10月9日在八届三中全会上毛的发言是《做革命的促进派》,说党委应该是促进委员会,你们那么多人要组织促退委员会,我也没办法。

将领导层分成“促退”、“促进”两派,这就有点以分裂相威胁的味道,毛要翻脸了。他毫不客气地对周说,你“反冒进”,我是反“反冒进”的。

接着就是一连串的追击。周也万没有想到毛会这样固执,这样情绪化地处理问题。就像唐太宗终于忍不住魏征的一再进谏而大发脾气了。而在战争时期毛总是多听下级意见,比较各种方案,慎之又慎,现在却判若两人。其实这是一切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

梁衡:周恩来为什么不敢与毛泽东翻脸?

1958年1月杭州会议、南宁会议,3月成都会议,毛对周逢会必批。这期间给毛煽风点火的主要有柯庆施等人。其时全国上下都在狂热兴奋之中,连一些严肃的科学家也在为毛的“跃进”奇迹找科学依据。

毛正在兴头上,党的领导集团,甚至全国人民都在兴头上。只有周恩来、陈云等少数领导人清醒,他们能与毛翻脸而力挽狂澜吗?当然不能。周这时连话语权也没有了。在1月南宁会议上,毛说周是“促退派”,影响了各部委、省委的情绪,并举着柯庆施的一篇鼓吹“跃进”的文章质问周:“恩来,你是总理,你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这已不只是翻脸,是很不给面子,甚至有点逼宫之态了。

但是周忍了,回京之后就主动提出辞职,毛又不许。他只好再忍。结果是1958年的全国胡来(时隔半个世纪,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对党史上的这种头脑发热、自乱其政的现象用了一个新词:“折腾”)。

经过从1959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最后那场“大跃进”的闹剧以毛错、周对收场;但并未见到毛有什么正式的自我批评,或对周的褒奖。经过这次较量,周已完全明白用翻脸的办法解决问题是根本不可取的。

周恩来与毛的第二次大分歧是关于“文化大革命”。这是政治路线之争。


自1956年毛与周恩来、陈云在经济思想上发生分歧后,渐渐又与刘少奇、周恩来等在政治路线上发生分歧,主要是对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和形势的估计。先是对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有分歧,直发展到对“文化大革命”意见相左。

在“四清”运动之初,毛提“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刘少奇不理解,他说有个别人要走资本主义的路还可以,怎么会有一个“派”呢?他万没想到“文化大革命”事起,已不只是一个“派”的问题,而是全部打倒,连他这个主席也不能自保(叶剑英曾有一词咏“文革”:“串连炮打何时了,罢官知多少?”)。

最高层唯一保留下来还在工作的旧人就只有周一人了。


和1956年处理经济问题不一样,这次毛批准成立了一个“文革小组”,凌驾于党中央、国务院之上。周这个总理对“文化大革命”的反对已不能再有任何正面表达。他所能做的只能是借有限的权力办两件事,一是尽量保护老干部。

红卫兵要纠斗陈毅,周就站在人民大会堂门口声色俱厉地说:“不行,除非你们从我身上踩过去。”国务院各部长已被冲击得连生命都无保障,周就把他们分批迁到中南海里住,半是保护,半是办公。

二是抓生产。周带着这支奇怪的“黑帮”部长队伍,艰难地维持着最低的生产秩序,以求不要弄到全国人无饭吃。但是对政治方针、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对全国疯狂的个人崇拜、极左的政策,周不用说翻脸,他甚至不能有一点明显的反对

因为,这时更不利的是已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周的地位已排到林彪之后,而江青又因其特殊的身份常在毛面前拨弄是非,陷害、刁难周,甚至设计摧残他的身体。

毛既离不开周,但又对周不放心,一度还曾掀起一个“批林批孔批周公”的小高潮。周对此心知肚明, 但他更是连一点点翻脸的资格和条件也没有了。


二、翻脸要计算成本和效果

现在回头看,周的经济思想和对“文化大革命”的抵制都是对的。也许我们会说,梁漱溟不是在国务会议上因农村政策和毛拍桌子翻脸了吗?马寅初不是因人口政策与毛公开翻脸了吗?彭德怀不是因“大跃进”问题和毛在庐山吵架公开翻脸了吗?他们都落得一个铮铮铁骨的好名声。

周当时为什么就不能也来个拍案而起、分道扬镳呢?省得后人一再议论,背一个逆来顺受或更有不理解者曰之为“虚伪”的骂名。周不是一个普通人,是一国总理,背负着一个国家,八亿人口。他要考虑后果。如果硬来也行,但那将是两种可以预见的结果。

第一,毛以绝对权威,像对刘少奇那样将周当即彻底打倒,甚至进行人身迫害。这样周那一点点仅有的合法身份和权力将被剥夺干净。人民、国家将会受到更大的痛苦和灾难。而且事实证明,前面所举梁、马、彭等人的翻脸,除留下人格的光环和对后人的启发之外,当时于事并无大补。

他们个人的牺牲是起到了揭露错误,倡导民主,改进党风,启迪历史的作用,殊可尊敬。但周恩来不行,他是一国总理,他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利益,是当时翻脸之后这个摊子怎么收场。政治需要妥协。

第二,周可以将自己的不同政见公布于社会,并说服一部分高级干部和群众追随自己,用票决的办法逼毛表态。以周的威信和能力也是能拉起一股力量,形成一派甚至一党的。但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分裂,接着是国家政权的分裂。


两派、两党甚至是两个政权长期的对峙斗争。因为,全国全民要从乱而后再治,重新统一到一种思想、一个方针,产生一个领袖,以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没有半个世纪到一百年的争斗,甚至流血是不可能的。

中国历史上多次大的分裂就是明证。汉之后经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的分裂到隋的重新统一经过了361年,唐之后经五代十国之乱到宋的统一,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年。元明清是基本上做到了大一统的。进入民国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用了近40年。

历史的教训,每一次大分裂都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整合周期,才能出现新的平衡统一,这中间人民将遭受无穷的灾难。生命的摧残,经济的倒退,生产力的破坏,山河的破碎,历史上屡见不鲜。

如果再有外敌乘机入侵,插手内斗,寻找代理人,就更加复杂。所以,我们可以设想,当时周如果真的大翻脸,一个刚建国十年左右的共和国又将蹈入四分五裂,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不只是一种设想,事实上,有人曾问过总理,你为什么不站出来公开反对?周说那将会使党分裂,后果更坏。

据说刘少奇也说过同样意思的话:在那种情况下只有积极建议,争取把错误降到最小,如果意见不能被采纳,就只能跟着走,一起犯错误,将来再一起改正。这比分裂的损失要小得多。

相信,当时的周、刘等一批革命家是认真考虑过翻脸的成本的。不翻脸,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是不得已而为之。

三、隐忍克己,为国为民

有话不能说,或说出来无人听,只能忍,忍在肚子里。这在普通人已是一种煎熬, 而一国总理,大任在肩, 大责在心, 忍则牺牲民利, 眼看国事受损;争则得罪领袖, 造成党的分裂。这种煎熬就比下油锅还难了。于是只有争中有忍、忍中有争;言语谦恭、行事务实。

我们这一代人还清楚地记得“文化大革命”中周的形象,一身藏青色朴素庄重的中山服,胸前总是别着一枚毛泽东手迹“为人民服务”纪念章。

他四处灭火,大讲要听毛主席的话,抓革命,促生产。这种复杂两难的心理可想而知。他只掌握一个原则: 牺牲自己,保全国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有一句发自肺腑的名言最能体现他当时的心态: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于是我们看到两种情景。

一方面,周在毛的权威面前,俯首贴耳,不置一辞,为毛留足面子;另一方面,又留得青山在,好为国为民多燃点光和热。在处理经济问题时,周利用总理身份尽量求实。连毛在1960年也不得不承认:“1956年周恩来同志主持制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大部分指标,如钢等,替我们留了三年余地,多么好啊!”

“文革深入”,毛要打倒刘少奇和一批老干部的想法已很明显。“四人帮”就又拿出当年刘少奇为保护党的高级干部,批准薄一波等61人公开登报后出狱一事来大做文章。周立即给毛写信说,表示反对,说这在当时是党的高层通过的。

毛不理,并随之将刘也打成叛徒。后来又重翻“伍豪”旧案,借国民党报纸的谣言影射周当年在白区也曾自首。这两件事都是历史上早已搞清、定案的事。周极愤怒, 但他还是忍了。

林彪的资历远在周之下,周深知他在历史上的表现并不堪任党的第一领袖,但毛把他选为接班人, 把周排在林后,为林服务,这个周也忍了。

在高层中,刘、邓是“文化大革命”的阻碍,已陆续被清除,下一个目标已是周,于是毛借“批林批孔”又加上一个“批周公”,其意直指总理。“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毛甚至说,不行他就重拉队伍再上井冈山, 这与上次说“促进、促退委员会”一样,还是以分裂相威胁。

这,周也忍了。江青更是亲自出马或发动亲信攻击和刁难总理,甚至要总理给她改诗,专趁总理输液时要去谈工作,想尽办法折磨总理的身体。这些周都忍了。

在一般人, 绝对受不得这种夹板气, 早就甩手而去。但总理不能, 他强忍恶气, 强撑病体, 另有大谋。只要不翻脸,不撕破面子,他这个总理就有合法的地位和权力, 就能为国办一点事, 就能挽狂澜、扶危局。正是:

且忍一腔无名火,咽下一口宰相气。

留得青山传薪火,强支病体撑危局。


能不能“忍”, 是对政治家素质的更高一级要求。同时在人格上也是对为公为私,大度小量, 远志近利的一种考验。

中国历史上为国隐忍的著名的例子是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廉是功勋卓著的老将,蔺是因才能而擢升为相的新秀。廉不服,常有意辱之, 蔺每每相让。二人同住一巷。每天要上朝时, 蔺就先让仆人打看廉是否出门, 让其先行, 如相遇于巷, 蔺必自动回车让路。

现邯郸还留有此地,就名“回车巷”。下人常为蔺相如羞愧, 蔺说, 我这样是为国家, 只要我与廉团结, 不闹分裂, 国家强盛, 秦就不敢小看赵, 廉闻后大愧,遂有负荆请罪的故事。

记录这个故事的是司马迁。他不但记其事,自己也遇上了一件麻烦事。他因言得罪,受了宫刑, 遭奇耻大辱。他痛苦地思考着, 到底是死还是活。他在那篇著名的《报任安书》里讲道:“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这要看你为什么(所趋)而死。他为了完成《史记》,选择了“忍”,忍辱生存, 忍辱负重。他列举了历史上许多王侯将相级的大人物强忍受辱的例子,还有孔子、屈原那样的学者忍辱著书。

他说:“勇怯,势也;强弱,形也。”你的强弱、勇怯是客观形势所定,你不能为一时义愤或为一己之名而轻举妄动, 而要想到身上的责任。周恩来的名位不知超过这些将相王侯几多倍, 其所负之责更是重于泰山。所以他就更得“忍”。忍看朋辈半凋零, 城头变幻造反旗。他勇敢坚韧地在夹缝中工作,在重负下前行。

现在回头看, 在总理忍气吞声、克己为国的心态下确实为党为民族干了许多大事。举其要者,1958年“大跃进”后,他主持三年调整, 医治狂热后遗症, 拯救了国民经济。“文化大革命”中,他亲自指挥,处理林彪叛逃事件; 他抓革命促生产, 维持了国民经济最起码的运转, 并且还有一些较大突破, 如大庆油田的开发等; 他抓科技的进步,原子弹、氢弹、卫星实验成功; 他抓外交的突破,“文化大革命”中中日、中美建交;等等。

还有一项更大的成功是在召开四届全国人大时,他促成了邓小平的复出和一大批老干部的重新起用,为以后打倒“四人帮”,实行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这些都是总理在忍着一口气,没有闹翻脸的情况下,一点一点艰难地争取来的。

我们设想,如果1958年总理翻脸,甩手而去,也许三年困难时期那一道坎国家就迈不过去。而在“文化大革命”之乱中,如果总理翻脸而去,就正合林彪、江青之意,他们会更加大行其乱。等到人民已经觉悟,再重新组织力量,产生领袖,扭转乾坤,大约又要经过民国那样的大乱,没有三五十年,不会重归太平。那时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早不知又落下多远了。



backchina



毛泽东一生秘书共有多少?秘书中官职最大一位做到正国级




何仁勇 勇哥读史

  早年毛泽东不但做过中共中央局的秘书,还做过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所以,毛泽东高度重视秘书工作,将秘书视为自己的左臂右膀。

  

  很多人知道,毛泽东有五大秘书。即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叶子龙、江青这五位。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1956年,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研究决定正式任命毛泽东的秘书。毛泽东提名4人为自己的秘书,分别是:陈伯达、胡乔木、叶子龙和田家英。陈伯达和胡乔木是政治秘书,田家英是日常秘书,叶子龙是机要秘书。

  与会政治局常委一致同意了毛泽东的提名。

  这时候,周恩来提议,加上一个人的名字。谁?江青。

  

  于是,就形成了毛泽东的五大秘书。

  但实际上,毛泽东的一生秘书远远不止这五位。1928年,毛泽东任工农红军前委书记时调动工农革命军第1师政治部宣传员、分队长谭政担任他的秘书,谭政便成了毛泽东第一位秘书。1974年,中央办公厅安排张玉凤担任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兼生活秘书,张玉凤便是毛泽东最后一位秘书。46年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秘书共有35位。

  在毛泽东这些秘书中,官职做得最大的当属于陈伯达。

  在1949年之前,陈伯达是毛泽东最为倚重的笔杆子。1943年,陈伯达在毛泽东的授意下,写出批判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一书的文章,一时洛阳纸贵。国民党下令封杀这篇文章,令得陈伯达声名鹊起。

  陈伯达写过另外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中国四大家族》,指称四大家族借抗战为名聚敛民财。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说法不是陈伯达第一次提出,却因此文而广泛流传。

  1969年,陈伯达在中共九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毛泽东、林彪之后,位于周恩来、康生之前。政治局常委,这是正国级了。

  

  1966年,陈伯达与毛泽东见面时,毛泽东与他握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几年你官做大了,不来见我,也不写文章了。”

  除了陈伯达,胡乔木和江青曾担任过政治局委员,是副国级。另外,毛泽东第一位秘书谭政,在1955年授衔大将军衔,对应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级别待遇。

  毛泽东秘书中,做到省部级的就更多了。比如周小舟,担任过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兼任湖南省政府副省长、湖南省政协主席。戚本禹则做过中央办公厅代主任。他们都是省部级。

  另外,田家英做过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李锐做过任水利部副部长、中组部常务副部长等。叶子龙做过北京市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他们这是毫无疑问的副部级。

  

  毛泽东的部分秘书牺牲于新中国成立之前。比如,1930年担任毛泽东秘书的古柏,在广东开展游击战争时英勇牺牲,年仅29岁。古柏牺牲的噩耗传到延安后,毛泽东深感悲痛,亲笔题词:“吾友古柏,英俊奋发,为国捐躯,殊堪悲悼。”

  黄祖炎则牺牲于解放后。1933年春,黄祖炎调到毛泽东身边担任文秘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黄祖炎历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51年3月13日晚,黄祖炎在济南参加军区文化工作座谈会时遭反革命分子枪杀。

  毛泽东获悉,亲临济南祭奠。他缓缓地对济南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说:“祖炎是个好同志,曾经是我的秘书,给我留下很深很好的印象;祖炎能文能武,人才难得,他对党忠诚,办事认真,为革命他家牺牲了4位亲人,他的牺牲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





56个常见词牌典故及对应千古名篇,值得珍藏!


词牌 ,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56个常见词牌典故及对应千古名篇。

  一、虞美人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苏幕遮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三、醉花阴

  

  又名《九日》,双调,五十二字。上阕下阕各五句,各三仄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四、南乡子

  

  唐教坊曲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五、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又名《大江东去》、《千秋岁》、《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谣》、《壶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十多个名称。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六、天仙子

  

  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双调六十八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第四、第五两句,平仄多不定,但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声。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七、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折红英》。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六十字,上下片各七仄韵,两叠韵,两部递换。声情凄紧,显示一种情急调苦的姿态,是恰宜表达作者当时当地的苦痛心情。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八、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五代时开始,衍变为长短句双调小令。双片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激越凄壮。令有别格,名《浪淘沙令》,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九、渔家傲

  

  唐、五代词中不见此词牌,取自北宋词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渔家傲”一句。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和《游仙咏》等。双调六十二字,仄韵。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十、踏莎(suo)行

  

  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十一、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任二北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谓辞意涉及临江;明董逢元辑《唐词纪》谓此调“多赋水媛江妃”故名。原曲常用于咏水仙。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十二、阮郎归

  

  又名《醉桃源》、《碧桃春》。《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乡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凄音。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哪堪和梦无。

  十三、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当时乐工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十四、浣溪沙

  

  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二句多用对偶。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全同。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十五、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十六、蝶恋花

  

  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十七、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十八、青玉案

  

  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案”的读音,同“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十九、鹧鸪天

  

  唐、五代词中无此词牌。最初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词家晏殊以《鹧鸪天》填词最多。在北宋词牌中《鹧鸪天》的别名最多,有《千叶莲》、《思佳客》、《思越人》、《第一香》、《醉梅花》、《鹧鸪引》、《骊歌一叠》等等。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二十、江城子

  

  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亦称《江神子》、《水晶帘》。 双调七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五平韵,一韵到底。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十一、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十二、点绛唇

  

  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异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二十三、鹊桥仙

  

  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二十四、满庭芳

  

  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二十五、如梦令

  

  原名《忆仙姿》,相传后唐庄宗李存勖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又名《宴桃园》,《不见》,《如意令》,《无梦令》,《比梅》等,有单双调。单调正体33字,7句5仄韵1叠韵。双调66字,上下片各7句5仄韵1叠韵。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二十六、生查子

  

  唐教坊曲。《词谱》引《尊前集》入“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两仄韵。各家平仄颇有出入,与作仄韵五言绝句诗相仿。多抒怨抑之情。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二十七、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一名《十拍子》。六十二字,上下片皆三平韵。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十八、沁园春

  

  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亦名《寿星明》。一百十四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二十九、长相思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三十六字,前后片各三平韵,一叠韵。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三十、忆江南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本名为《谢秋娘》,是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后进入教坊。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廿七字,三平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三十一、玉春楼

  

  取白乐天“玉楼宴罢醉和春”。又作《木兰花》《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三十二、诉衷情

  

  唐教坊曲名。唐温庭筠取《离骚》诗句“众不可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后人更名为《桃花水》,《不花间》,《偶相逢》,《画楼空》,《试周郎》等。单调,33字,5仄韵,6平韵。双调正体44字,上片5句3平韵,下片6句3平韵。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三十三、少年游

  

  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 五十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三十四、雨霖铃

  

  一作《雨淋铃》,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进斜谷,霖雨连下十数天,在栈道中闻见铃声,思念起杨贵妃,便制曲一阙,名为《雨霖铃》。双调一百零三字,前后阕各五仄韵,本调常用入声韵,且多用拗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三十五、洞仙歌

  

  唐教坊曲名。原用以咏洞府神仙。八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韵。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三十六、谒金门

  

  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辞有“得谒金门朝帝廷”句,疑为此词调本意。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三十七、相见欢

  

  又名《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三十八、西江月

  

  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吴王西施的故事。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三十九、渔歌子

  

  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四十、望海潮

  

  始见于《乐章集》,入“仙吕调”。一百七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四十一、相见欢

  

  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四十二、画春堂

  

  最初见《淮海居士长短句》。四十七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四十三、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四十四、水龙吟

  

  又名《龙吟曲》。取李白“笛奏水龙吟”一诗句而名之。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四十五、永遇乐

  

  永遇乐歇拍调也。唐杜秘书工小词,邻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讽,尤喜杜词,遂成逾墙之好。后为仆所诉,杜竟流河朔。临行,述﹝永遇乐﹞词决别,女持纸三唱而死。第未知此调,创自杜与否。一百四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四十六、满江红

  

  唐《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转二字,得今名。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和恢张襟抱。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四十七、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句,取淳于棼事。又名《南柯子》、《春宵曲》、《风蝶令》、《望秦川》、《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恨春宵》。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词首创于温庭筠。廿六字,三平韵。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晚风凉,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四十九、声声慢

  原名《胜胜慢》,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声声慢》、《凤示凰》、《寒松叹》。九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十九、贺新郎

  

  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物宜耳。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五十、一剪梅

  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一句。又名《玉簟秋》、《腊梅香》。六十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五十一、忆秦娥

  

  又名《秦楼月》。始见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题李白作。四十六字,前后片各三仄韵,一叠韵,亦以入声部为宜。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五十二、扬州慢

  

  南宋姜夔自制曲。双调,九十八字,押平声韵。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五十三、风入松

  

  一说出于唐代诗僧皎然《风入松》歌;一说古琴曲有〔风入松〕。传为晋嵇康作,见于郭茂倩《乐府诗集》。又名《远横山》《风入松慢》。双调74或76字,上下阙各6句4平韵。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五十四、十六字令

  

  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十六字,三平韵。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五十五、水调歌头

  

  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十六、八声甘州

  

  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backchina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一字诗/梵高《星空》/墨子:不义不富,不义不贵/唱出诺奖/仓央嘉措诗歌
  • 枫叶/揪心和防心/毛泽东的美国梦与尼克松图书馆/乡村社会的下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