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五七一工程纪要/太极图:中国人的哲学思维/如何经营一门新兴宗教
發佈時間: 11/16/2016 1:10:48 PM 被閲覽數: 9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文革中一份文件给毛泽东毁灭性打击


中共十年文革中,曾发布众多文件和所谓罪行材料。其中一份特殊的文件〝五七一工程纪要〞,被指给毛泽东毁灭性打击,文件形容毛泽东〝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等。

据报导,《五七一工程纪要》是一份纲领性的反毛文件,是曾经以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身份出现在媒体上的林彪及其儿子林立果和他的小舰队起草,文件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判断来自林彪。文件内把毛泽东称为〝B52〞。

1971年9月13日,林彪与林立果等人坠机身亡后。这份文件被作为批判林彪的附件与世人见面。

文件指:毛泽东〝是一个怀疑狂,虐待狂,他整人哲学是一不做二不休。他整每一个人都要把这个人置于死地而方休。一旦得罪就得罪到底,而且把全部坏事嫁祸于别人〞。

〝今天拉那个打这个,明天拉这个打那个。他今天利用这个打击那个,明天利用那个打击这个。今天一小撮,明天一小撮,加起来就是一大批〞。

〝他今天甜言蜜语拉的人,明天就以莫须有的罪名置于死地;今天是他的座上宾,明天就成了他阶下囚,〞,〝被他捧起来的人,没有不被他判处政治上死刑的,他的秘书,自杀的自杀、关押的关押,他是一个怀疑狂、虐待狂。〞〝在他手下一个个像走马灯似垮台的人物,其实都是他的替罪羊〞。

文件在历数了毛泽东的种种恶行之后断言:〝他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而是一个行孔孟之道,借马列主义之皮,执秦始皇之法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

文件还对中共统治的社会性质下定论说:〝他们的社会主义实质上是社会法西斯主义,他们把中国的国家机器变成了一种互相残杀、互相倾轧的绞肉机,把中共政治生活变成封建专制独裁式的家长制生活〞。

文件还指〝毛泽东一肚子坏思想坏水,都是杀害民众的重磅炸弹〞。其次,则是有很多讨论如何将毛除掉的内容。

文件中林彪还提出了自己的内政外交方针:〝用民富国强代替国富民穷,使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政治上经济上得到真正解放〞。

外交上则提出与美苏秘密谈判的方针,缓和国际形势,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里提到,从得知林彪出事,民间心态普遍是毛泽东的脸往哪搁啊?而毛泽东本人也因此事精神大受打击,身体虚弱再也没恢复。

backchina


如何经营一门新兴宗教



大象公会





 



砗磲大爷 发表于 2016-11-10
 
  张每羊 大象公会

  什么样的新兴宗教能够发展壮大?怎样传教才能做大做强?为什么有些教派会把自己做死?

  文|张每羊

  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是什么?

  山达基教教主罗恩·哈伯德的答案是:如果你想迅速成为富豪,最好的办法就是创建你自己的宗教。

  他的教派 1953 年创建于美国,现在年收入已达 5 亿美元,在全球 55 个国家设有一万多个教会组织,堪称新兴宗教界的创业典范。

  

  ▍2009 年山达基教年度大会,会场富丽奢华

  不过,并非所有新兴宗教都能让教主成功致富,能像山达基教那样做大做强的更是凤毛麟角。

  经营一门新兴宗教有什么诀窍?怎样才能制造出令人欲罢不能的精神鸦片?

  博采众长的教义

  新兴宗教运动肇始于 19 世纪中叶,催生了无数千奇百怪的信仰。在美国、日本和韩国,新兴宗教尤其兴盛,仅日本在巅峰时期就有两千多个。

  但这一行业也甚多泡沫,如美国的新兴宗教就有三分之二无法存活超过二十年,许多宗教团体只有区区几十人。

  要在如此高的淘汰率中脱颖而出,一个成功的新兴宗教在各个阶段都不能麻痹大意。

  首先,新兴宗教要由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教义。

  二战前,新兴宗教大多取材自传统宗教,不但省掉了凭空编撰的工夫,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保守势力的阻碍。1910 年以前,美国 61%的新兴宗教名称中带有传统宗教含义,其中不少是挂羊头卖狗肉,如实践神学会众教会,教名深具基督教色彩,实际上却是通过致幻剂获取神秘体验的新兴宗教团体。

  

  ▍宗教仪式常用的致幻植物,大麻、蛤蟆菌、乌羽玉仙人掌、苦艾草、九节草、曼陀罗

  但在二战以后,随着传统宗教势力的减弱,以及全球化潮流中越来越频繁的文化碰撞,更多“旁门左道”也跳出了基督教的窠臼,选择更加邪门的文化潮流。从瑜伽、禅修、气功等东方特产,到 50 年代掀起的科幻热潮,再到嬉皮士运动带起的致幻剂泛滥,一代代流行文化为新兴宗教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然而,这种邪门出富贵的路线,虽然有助于吸引眼球,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赶时髦的关注者,但文化热潮一过就会迅速失去群众基础。百年老教即便表现得离经叛道,内核也必须符合主流期待,贴近民众认知,强调普世价值,而过于激进、猎奇的主张,则会让主流人群望而生畏。

  新兴宗教的教义如果搞得过于邪门,还会造成可怕的喜剧效果。如 2012 年互联网上昙花一现的红人“佛公主郑辉”,自称得到“银河联邦”总指挥官阿斯塔·谢兰的授意,要促进地球人成佛。她虽成功吸引一批信徒并获得百万元收入,却在网上沦为笑柄,招来了并不有利的热烈关注,郑辉也于 2014 年被公安机关逮捕。

  

  ▍郑辉录制的成佛教程 DVD

  教义的意识形态是否得当,决定了潜在信徒的极限规模。

  但,要让潜在信徒真正投入门下,就不能全靠教义,还需要教主本人能够口若悬河,巧舌如簧。

  奥修静修会的教主拉杰尼希,在 1974 至 1978 年间,仅用了四年便讲道 3300 万字,平均每天 2 万 2 千多字,整理出了 336 本讲道集。

  

  ▍拉杰尼希每次出场都十分华丽

  山达基教掌门人哈伯德更是不遗余力,一生共出版 1084 本书,至今仍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

  仅有出镜率还不够,为了打造充满魅力与神秘感的领袖形象,各位教主们各出奇招。

  拉杰尼希擅长制造心理暗示,他在指导一位弟子成为大师时,曾让弟子三天不说话,有人发问就闭目不答或仰天不语。弟子不解,拉杰尼希说:世上的人都太蠢,你说话他们上当,你不说话他们也上当。到第三天时,果然有人对这位弟子敬重不已,还来摸他的脚。

  日本奥姆真理教的教主麻原彰晃则走重口味路线,称自己的血与头发有神力,入会者必须吮吸他的血、喝他头发泡的“茶”,连洗澡水和精液都被当作神物销售。

  

  ▍麻原彰晃苦练“盘腿跳跃”,最终抓拍到“漂浮”瞬间

  美国大卫支派的大卫·考雷什则从流行文化中汲取灵感,他通过弹吉他来传教,成为不少女教徒心中的青春偶像。

  新兴宗教发展初期,教主们的个人魅力至关重要。受到他们感召的教徒往往极为忠诚,成为认真贯彻教主意志的核心成员,是新兴宗教扩张阶段的主力。

  但要把教主的精神真正推向五湖四海,仅靠教主的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套完整、高效、从长远出发的传教策略 。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很多人认为新兴宗教信徒多为边缘人群,但事实并非如此,皈依者大都是身心正常的普通人,真正由边缘人组成的教派往往很快即被淘汰。

  普通人为什么会加入新兴宗教?

  首先,像房地产行业一样,选址对新兴宗教极为重要,关乎生死。

  新兴宗教要蓬勃发展,需要有宽松的宗教环境,要么周边缺少占据绝对优势的宗教,要么主流宗教对个体控制力不强,官方态度较为宽容。

  美国、日本和韩国就是凭借这些特点,成为了新兴宗教的沃土。

  文化的多元性也很重要,移民国家美国自不必多言,日韩两国则是亚洲拥抱西方文化的前沿阵地。

  其次,几次新兴宗教的高潮都发生在社会急剧变迁时期,这恰好印证了宗教社会学的“匮乏论”,个体在生理、心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匮乏,常常导致宗教委身。因此,在战争导致大量伤残或经济萧条造成大量失业的非常地带,人们会更愿意在宗教中寻求补偿。

  二战后,西方世界传统价值观遭遇危机,婴儿潮期间出生的人也逐渐长大成人,有大量中产阶级出身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在“反传统”的旗帜下成为新兴宗教的消费主力。在他们的需求下,东方神秘主义类、飞碟类、幻觉类新兴宗教都应运而生,堪称新兴宗教的黄金年代。

  因此,这一时期的新兴宗教发展迅猛,家境殷实的教徒贡献了大量钞票,还使教徒的组成构成相对健康,性别比例平衡,干部也较为年轻化。

  

  ▍1996 年世界主要宗教信徒统计(数据来源:美国《教会研究国际公报》1996 年第一期)

  但如果天时地利俱在,新兴宗教也是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尤其在传统宗教早已瓜分主流人群的背景下,起步阶段更要注意细分市场,通过设置准入门槛,来确定目标信徒。

  例如诞生于 19 世纪末的美国基督教科学派,早期教徒主要是家境殷实的中老年人,这是因为其教义抽象玄奥,无形中将知识水平低下的贫民拒之门外,而“基督教”的名头也能给保守的高龄人士以安全感。

  

  ▍美国基督教科学派的教义主要来自《科学与健康暨解经之钥》(Science and Health with Key to the Scriptures),由其创始人玛丽·贝克·艾迪所著

  此外,基督教科学派的女教主致力于反抗当时宗教界的性别不平等,因此在 20 世纪 20 年代,基督教科学派有 75%是女教徒。

  这种性别失衡、老龄化的教徒结构,对教派的发展就不够有利:尽管基督教科学派成功吸引到了目标信徒,但在第一代成员离世后,教派马上就迎来了增长停滞。

  除人员构成上的抉择之外,新兴宗教还要尽力扩大组织规模,实现高速发展,才能不在大浪淘沙中被迅速淘汰。

  所以,新兴宗教在传教业务上往往不遗余力,除了利用大众媒体广而告之,还会拉拢明星造势。更有文艺细胞的如奥姆真理教,甚至制作了一部以教主麻原彰晃为主角的动画片,由教主本人亲自演唱主题曲。

  ▼ 名为《超越世界》的日本动漫,麻原亲自演唱了主题曲

  

  ▍起源印度的超觉静坐会,披头士曾是教主马哈里什的拥趸

  还有一些较为邪门的教派,动用女性教众来引诱男性潜在信徒入教。

  

  ▍为教导女教徒勾引男性,“上帝的儿女”绘制的漫画

  面对科学昌明、民众知识水平普遍较高的现状,新兴宗教也大多摒弃前现代宗教工作者用魔术唬弄愚昧的人民群众的方法,转而鼓吹自己的理念、方法是基于科学,具有治疗疾病、增强记忆力、让人漂浮等奇效。

  如山达基教创始人哈伯德发明的“戴尼提”疗法,就声称能让人“记忆更强、智商更高、意志更坚、人格更具魅力、生命力更充沛、想象力更丰富”,这种超人的状态称为“净化者”。

  

  ▍1953 年,哈伯德演示“戴尼提”疗法,他的收费每小时高达 1000 美元

  然而,通过各种歪门邪道招来的教徒并无忠诚可言,往往很快退出。更严重的情况则如山达基教的疗法,不但行为科学实验证明其并不可行,还有多位作家开始写书揭露哈伯德的骗局,更有教徒状告山达基教诈骗。

  真正效率高、效果持久的传教方法,还是要靠利用教徒的社交关系。

  如摩门教,50 年代后每十年就能增加 60%的永久性教徒,其秘密就在于充分利用社会关系网络。挨家挨户传教的成功率只有千分之一,但从亲戚朋友下手成功率则高达 50%。

  摩门教还刊发过一套传教指南,共包括十三步向人传教的步骤。其中,前四步都不准与发展对象谈论任何宗教话题,第十步之前重点都在于让对方融入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建立亲密的社交关系,直到第十二步才安排传教士传教。

  按照这套指南步步为营,传教成功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而且以社交关系为基础,成员选择退出会面临巨大的群体压力和人际关系损失,很少人会如此选择。

  

  ▍一个摩门教家庭

  而边缘人群教徒之所以对教派发展无益,也是因为他们没有社会关系可以贡献。

  但是,尽管社交关系为新兴宗教的扩张提供了理想路径,但邓巴数告诉我们,组织规模越大越难以维持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新兴宗教要如何克服这个矛盾?

  组织严密的升级游戏

  当然,并非所有宗教都有高度组织化的需求,如巴哈伊教强调教徒个人的修行,管理体系松散、开放,但其教义极度宽泛,几乎就是普世价值的汇总,加上“人人传教”的倡导,其发展同样迅速。

  但这并非普遍现象。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宗教,往往倾向于采取权力集中、职能分化、金字塔式的组织制度。如下图中日本创价学会的的架构安排,就反映了这样的组织形式。

  

  这种形式有利于教主贯彻意志,保持全体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性,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宗教事务更有效率,名目繁多的职位对在就业市场上失意受挫的年轻人也极具吸引力。

  山达基教也制定有一套严密的程序,禁止外部机构或教徒私下评定“净化者”,只有高级人员有资格授予头衔,授衔仪式盛大隆重,极大地满足了教徒的虚荣心。

  达到“净化者”的人越来越多,却发现没有所谓的超能力,于是山达基教在“净化者”之外陆陆续续地增加了更多等级,即便成为“净化者”还要继续修炼升级。

  

  ▍山达基教印发的升级指南,负责治疗信徒的治疗师有 20 级,普通信徒则有 32 级

  升级治疗是一对一的,除了治疗师跟高级成员,教徒很少有机会与同级别的人交流,时刻处于升级的焦虑中,等级的高低不再是能力的强弱,而是地位的贵贱。

  在这种人为的隔离环境中,即便教徒私底下会偷偷怀疑治疗效果,也得不到他人的佐证,造成“多人无知”的局面。而且考虑到已经付出的大量时间、金钱,以及来之不易的教会地位,他们更愿意承认治疗确实有效。

  

  ▍好莱坞巨星汤姆·克鲁斯高举着升级证书,他为山达基贡献了将近 2500 万美元

  “多人无知”在新兴宗教中广泛存在,相比于传销式的洗脑术,这种微妙的方法更难察觉。

  然而,组织控制与思想控制一旦推向极端,就很可能让宗教团体产生较强的危害性,出现邪教化的倾向,引起政府和民间团体的警觉。

  黑白两道的命运选择

  新兴宗教一旦未能避免邪教化,就可能会造成恶性后果,不但影响教主的经济利益,甚至可能危及教主和教众的生命。

  如著名的人民圣殿教,就在 1968 年南美圭亚那的热带丛林里,在教主吉姆·琼斯的指挥下集体自杀,导致 909 人死亡。

  

  ▍教徒自愿或被胁迫喝下掺有氰化物的果汁,死者中包含 276 名儿童

  到了 90 年代,此类事件更加频繁。1993 年大卫支派教徒自焚死亡86人,1997 年天堂之门教徒自杀死亡 39 人,太阳圣殿教更在 1994 至 1997 四年间发生了五起教徒自焚事件,共死亡 74 人。

  为什么这些新兴宗教走向了自我毁灭?它们在组织行为上有什么共同点?

  上述邪教普遍过着与世隔绝公社式的集体生活,成员间以家人相称,最终形成联系高度紧密的初级群体。极度神化的教主是这个群体行动的唯一动力,教主个人的意志、好恶直接主导整个群体的生活内容。

  在教义上还宣扬末世论,尽管传统宗教中也有末世论,但从未给出具体日期。邪教教主则常常信誓旦旦地宣称艾滋病、种族战争等国际事件是末日征兆,散布大限将至的恐慌情绪。在这类邪教教主的蛊惑下,教徒为了得到救赎,不惜做出极端之举。

  这反映了新兴宗教发展的另一种路径:如果无法迅速扩张,保持较小的规模更容易维持其存在,同时可能邪教化。

  自毁型邪教让倡导宗教自由的西方世界震惊不已,以邪教前成员及家属为主体的反对团体展开了激烈的抗议活动,要求限制新兴宗教的发展。各国政府也着手调查披着宗教外衣的违法犯罪活动,新兴宗教迎来了严重的公关危机。

  

  ▍2008 年,伦敦的反邪教组织抗议山达基教虐待信徒

  为了挽回形象,新兴宗教纷纷投身公共事业。

  山达基教第二任教主上台后,资助了一批戒酒、戒毒中心,兴办教育事业,赞助运动会。

  韩国的统一教更加国际化,旗下的舞蹈团在世界各国巡回演出,在美国创办《华盛顿时报》。此外,教主文鲜明还不计自己年轻时险些死在朝鲜集中营里的前嫌,公开访问朝鲜,统一教也与朝鲜政府合资建设朝鲜最大的汽车厂。

  

  ▍金日成接见文鲜明,两家交往深厚

  除了尽力与社会发展互动,新兴宗教还致力于改善和政府的关系。早在 19 世纪中叶,日本的天理教、金光教等就把“爱国”写入教义,以避免政府打压。巴哈伊教在跨国传教时,也坚持其服从当地政府的原则,未经允许绝不传教。

  这么做的回报也很明显,在政府登记注册的宗教组织通常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减税乃至免税等优惠政策。宗教的多元化也让现代人纾解情绪有了更多出口,新兴宗教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仍不乏反对之声,但仍然自有生存之道。

  当然,在坚定的无神论国家或保守的传统宗教国家,这一派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的景象,暂时还不太可能出现。

  

 




太极图:中国人的哲学思维  





 
 


砗磲大爷 发表于 2016-11-10 
 

  中西哲学的差别,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差别,而是类型上的差别。要把握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就要懂得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这样才不至于雾里看花、隔靴搔痒。

  整体关联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孤立到整体之外去,更不能用它来说明整体的问题。只有把部分放到整体里面去,才能正确认识它。部分在整体里面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同样地,整体的变化也会影响部分的变化。

  

  这就像一个太极图,里面有阴也有阳,阳长阴消,阴长阳消,而阴阳又是互根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离不开阳,阳离不开阴。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思维方式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强调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强调此会转变为彼,彼会转变为此,总之,彼此是一个整体。

  在古人心目中,不论有多少事物,不论现象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用一个东西贯通,这就是“道”,唐宋以后也说“理”。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道”的文化,孔子讲“士志于道”,庄子讲“道通为一”,佛教华严宗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要求道、悟道、证道、传道,用“道”来贯通一切。

  汉代河上公注的《老子》很有意思,他认为老子的很多道理,既可以用在治身上,也可以用到治国上。“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对人体的认识运用到政治这个集体上,人体是“体”,集体不也是“体”吗?范仲淹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人生志向,早已成为千古佳话。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些根源性的典籍,除佛教外,中国本土的儒道经典有三玄、四书、五经,三玄是《周易》《老子》《庄子》,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

  这些典籍蕴含有天地人生的一些根本道理。传统上,一个人都是先通过这些经典打下全面的基础,不管最终着重研究什么,在某方面成就有多大,他要说明一个问题,往往会引经据典,也许有的在我们看来是牵强附会,但他认为都是从经典里得到启发而发展出来的。因此中国也就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非常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人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思想,用古人的话说,这叫“述而不作”。事实上,后人有很多新的创造,把文化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他们不会说这是自己的功劳。

  总之,中国古代不像现在有文史哲、政经法、农工医等复杂的分科,是在一个学派里包含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学科。近代一直在争论儒家到底是不是宗教,其实儒家既是宗教,又不全是宗教。贺麟先生就说过,“儒学是合诗教、礼教、理学三者为一体的学养,也即艺术、宗教、哲学三者的谐和体”。不仅是中国文化,从全世界来看都一样,源头上的文化不可能分得那么细。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代的学者都不只是某一学科的专家,他们都是通才。

  

  动态平衡

  中国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中”就是事物的平衡。平衡就是适度,就是恰好,既不过,也没有不及。事物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的、相对而言的。

  

  中国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为什么要讲“中”呢?因为“中”就是事物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就会产生偏差。平衡就是适度,就是恰好,既不过,也没有不及。事物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的、相对而言的。在这个时间地点取得了平衡,到了下一个时间地点又不平衡了,又得再调整,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动态平衡。

  比如,中医就认为,一切疾病都来自于身体阴阳的失衡,也就是偏离了中道。一个人的身体,由于内伤和外感,阴阳也就不断地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有些外感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以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从而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这样才能保持自己身体的健康。

  近代哲学家章太炎讲到,西方哲学关注的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相对来讲是静止的,因此可以对它进行细致的精确的静态的分析;中国哲学关注人,人世间的事情是变动不居、瞬息万变的,不可能用静止的方法,而只能用动态的方法整体把握。近100年来,我们都在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而现在的情况有点倒过来,自然科学开始引进人文方法来研究,也关心整体、系统、关联、动态、平衡,注重个体差异。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是变动的,这个变动需要我们很好地思考和研究。

  自然合理

  中国文化主张自然合理。只有符合事物的本来状态才是最合理的,这就是自然合理。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自然合理就是中国的科学思想,它强调一切都要合乎事物的本性。

  

  中国文化主张自然合理。只有符合事物的本来状态才是最合理的,这就是自然合理。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是万事万物的本然状态。自然合理就是中国的科学思想,它强调一切都要合乎事物的本性。从大禹治水到李冰治理都江堰,指导思想就是顺其自然、自然合理。大禹治水,看到水总是要往下流,就疏通河流,让水能够顺畅地流下去,所以水就治好了。李冰看到水是波动的,就不用死的、硬的坝栏,而是用竹篓子装上石头,放在那里,随着水的波动,它也会起伏。

  汶川地震中,新修的钢筋水泥的水坝都震坏了,而李冰留下的装着石头的竹篓子却没有坏。顺其自然的思想,可以适用于一切方面,适用于人身,适用于社会,也适用于整个大自然。不顺其自然,人身会得病,社会会得病,大自然也会得病。大自然本身也在不断调整,我们要顺应它本身的发展趋势,帮助它取得平衡,而不是去破坏平衡。

  现实中的人和人是有差别的。荀子曾引用《尚书》中的“维齐非齐”来谈他对平等观念的理解,认为要达到社会的平等,就必须“非齐”;一味追求“齐”,结果可能反而是“不齐”。孟子说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如果都按照同一个标准去对待的话,那当然就“不齐”了。究竟是“齐”还是“不齐”,不能只看表面现象。“维齐非齐”4个字背后蕴涵着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先秦儒家讲“维齐非齐”,宋明理学家讲“理一分殊”,其根本精神指向是一致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对“理一分殊”哲学思想的形象化表达。

  自然合理就要顺应事物的本性,就要尊重事物的个性。自然合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性化,这跟现代科学的普遍适用不一样,它注重的不是普遍适用,而是如何符合这个事物的特性,不是用一个统一量化的标准去规定。西方近代的思维方式是科学合理,把普适性放在第一位,要普遍适用才是科学的,但也可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普遍适用,离开了这个范围就不普遍适用了,比如说,牛顿的经典力学就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形。

  客观世界是很复杂的,是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要达到自然合理才能相对符合事物的特性。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发现,越符合事物的本然就越合理。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累/儒道趋于无神论/老子学说在祸害中国/李莲英坟/政府是条社会寄生虫
  • 特朗普接受60分钟专访/历史虚无主义/自杀九次的大画家徐渭/赵构给岳飞的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