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內部照片/渴望好皇帝/历史是一个思想/毛泽东打倒12人/你的名字是否会决定你的命运
發佈時間: 11/27/2016 10:43:40 PM 被閲覽數: 14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渴望好皇帝的中国人,心里藏着什么?


渴望道德完人的人,心里藏着什么?



   连岳

  

  图:Isaac Levitan

  人们希望公众人物是道德完人。

  所谓的公众人物,就是为公众所熟知的人物,演艺明星、体育明星、政治人物及各类著名人物。

  这些公众人物,有意无意会利用人们的希望,将自己塑造成道德完人。有的人玩得过分,道德感爆棚,和最后的真相反差太大,变成笑话。

  对真实人性有了解的人,对太完美的公众人物,也都会保持怀疑;对体现出真实人性的公众人物,不会气急败坏。这次美国大选,浑身缺点的川普赢“绝对正确”的希拉里,是有人性基础的。

  公众人物做了错事,比如像林丹这次出轨事件,原本喜欢他的人,因此不再喜欢他,完全可以理解。极端者,宣称他“伤害了自己”,不眠不休地叫骂,就进入了疾病的范畴。

  这种病,是完美主义在道德领域内的发作。叫做道德完人症吧。是一种幼稚的心理状态,每人都多多少少经历过,病人有时还被美化为“富有正义感”。

  一个人应该感到愤怒,应该还击的状态只有两种:一、你的身体受到侵犯;二、你的财产受到侵犯。

  他人的行为模式与你不同,他人的观念与你不同,甚至他人犯的错误,比如林丹出轨,既没伤害你的身体,也没伤害你的财产,为此进入狂暴的复仇状态者,道德完人症就发作了,他们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太闲。稍微忙一点的人,哪有时间关心别人的闲事;

  太弱。没有像样的东西证明自己的价值,“绝对正确”就成了极有诱惑力的狂欢式参与:抓小三就是对!人们就应该爱狗!吃素就是保护地球!抽烟应当严惩!不按科学方式生活的人都应该死!——真真假假的绝对正确无比多,总有几条符合弱者的胃口。天天可以狂欢。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们的内心是负面的,思维是负面的,所以愿意接收负面信息。所有不合自己愿望的事件,都在打击他们,他们的愤怒尤其多。

  负面思维是最致命的,那是精神的慢性死亡。世界每天在我们周边发生什么事件,个人不可控,可控的是,你怎么处理你与周边事件的关系。

  负面思维,用一切事件滋养自己负面情绪:朋友活得好,他长嫉妒;朋友活不好,他长轻慢;他人总是有毛病;现在总不如昨天;商业就是欺诈;爱情从来都是骗人;男人没一个好的;女人都很虚伪……

  负面思维的功效是缓解自己的焦虑:我活得不好,都是你们的错。这非常轻松,令人上瘾。是失败者的海洛因,只要一口,失败的痛感就消失了。

  一个人不改负面思维,最大的受害者,不是他攻击的公众人物及陌生人,别人根本没心思关心你说什么,受害的是他的家人,尤其是孩子:

  他将要求孩子成为完人。任何一点失误,都是不争气,是堕落,是偷懒,是背叛;

  他将要求孩子放弃自我。争执、冲突、与我不一致,都令他心碎、令他愤怒;

  他将要求孩子成为自己人生的替代品。孩子要替他向这个世界复仇,要替他向世界证明自己。

  负面思维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你太容易被陌生人的事件(包括公众人物)激怒,他们的行为不合你的道德规范,就令你有复仇的欲望。

  要警惕自己滑向负面思维,因为你、你的家人,你的孩子,是你负面思维的主要受害者。

backchina





谢选骏:“历史”是一个思想



2016年11月26日

       
                       ——“历史的终结”犹如“时间开始了”
    
    作者:谢选骏
    
    网文《你回国吧,中国多复杂啊》说,在美国呆得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几乎你所遇见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祥林嫂。
    
    他们喋喋不休地反反复复地披星戴月地不断追问你追问自己:以后想不想回国去?以后想不想回国?以后想不想回国?一直问到自己已经老到问不动了为止······
    
    前些年有本挺热闹的书,叫《历史的终结》,这个书的大致意思是说,冷战之后,苏联阵营败下阵来,西方的文明大获全胜,以后咱们跟历史就没什么可讨价还价的了,顺着西方文明这条道一直走到黑就行了。
    
    虽然这个说法看上去让人觉得很宿命,因而很省心,广大中外知识分子还是对这个提法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怎么能说西方文明就是历史的尽头呢?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呢?从此以后,我们要站在什么旗帜下振臂高呼呢?知识分子们爱冒险的心啊,很不甘心。
    
    “历史的终结”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从来就没有真正理解过,所以也无意于去赞成或者批评。我能够理解某条公路的终结,或者某个聚会的终结,或者某个婚姻的终结,但是,“历史的终结”?它实在缺乏一个时间或者空间上的刻度。依我看,只要时间在流逝,历史就在行进,说“历史的终结”,就像说“圆的方”一样,让人不可理喻。
    
    不过,前几天,站在美国康州的一个郊区,某一个瞬间,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眼前呈现的,就是历史的终结。
    
    我看到的景象其实很简单。延绵不绝的草坪,随着大地的弧度起伏,路边有一些槐树,树干挺拔,树冠盛开,站在春天的阳光下,绿意盎然,标致得简直就是树中的西施。
    
    在草坪和绿树的掩映下,露出一栋栋独立的小楼,如果仔细看,楼门口一般都有一块草坪,草坪周围,是一道道低矮的栅栏,白色的,或者原木色的,精致,平和,一点不象防范外人的样子,似乎建造它,只是为了让院子里的樱花桃花梨花有一种“探”出来的效果。
    
    这样的祥和美好,简直令人心碎。但是,站在那里,莫名地,我想到了福山那本《历史的终结》。我想到“历史的终结”这个“圆的方”,在视觉上,就是这个样子。想到历史这个“老人”风尘仆仆地赶了成千上万年的路,就是为了赶到这里,打开铺盖卷,定居下来,从此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劈柴喂马。
    
    这历史的终点处的风景,似乎就是一个海外中国人愿意留在美国的充分理由,奇妙的是,与此同时,它也是一个海外中国人愿意离开美国的充分理由。
    
    在美国呆得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几乎你所遇见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祥林嫂。他们喋喋不休地反反复复地披星戴月地不断追问你追问自己:以后想不想回国去?以后想不想回国?以后想不想回国?······一直问到自己已经老到问不动了为止,问到自己住进了门外有草坪、草坪外有栅栏、栅栏里有花丛的房子之后突然发现生活这个秤砣已经把自己压在了美国梦的海底为止。
    
    曾经,出国留学读学位,毕业留美找工作,娶妻生子买house,是一个水到渠成勿庸置疑的选择。但是,突然有一天,“市场经济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地”,一直在美国的实验室、图书馆、公司小隔间里默默耕耘着的中国人猛地抬头,发现太平洋彼岸,祖国的大地上已经千树万树梨花开了。
    
    紧接着,“坏消息”接踵而来。留学生开始听说以前住他隔壁的张三已经是国内某某大公司的经理了;还有那个不怎么地的李四,听说他小蜜已经换了半打了。
    
    然后,在一次回国的旅途中,他发现自己在美国吃的、穿的、玩的、乐的,只能望国内朋友们的项背了;还发现自己在为一个小数据的打印错误而向自己的部门经理频频道歉点头哈腰的同时,他的老同学,那个以前远远不如他的王二,此刻正坐在KTV包间里打着手机,说“那个房地产的项目贷款,我们还可以再协商协商······”;
    
    他也免不了察觉,自己的全部精神生活――如果他年少时候的“愤青”气息还没有被美国的阳光彻底晒化的话――就是窝在某个中文论坛,发两句明天就要被版主当作垃圾清理掉的牢骚而已,而与此同时,他的某某朋友已经成了国内媒体上的“专家学者”,在那些激动人心的关于“转型”的辩论中频频发言······
    
    固然,也不是没有听说某些老同学,甚至大部分老同学,其实混得也不怎么地,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坐在床前明月光里,他还是感到了那些个“如果······”的诱惑。
    
    不错,他的确,或最终会,住上美丽的房子。在经过那么年辛辛苦苦地读书、胆战心惊地找工作之后,“美国梦”实现了。买了大房子,门外有草坪、草坪外有栅栏、栅栏里有花丛。
    
    可是,说到底,有一天,他在院子里浇花的时候,突然沮丧地意识到,这样的生活,不过是那曾经被他耻笑的农民理想“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国版本而已。
    
    那么,他到底还要些什么呢?生活里到底还有些什么比“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婆孩子热炕头”更伟大更性感更值得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呢?
    
    更大的房子?他现在的房子已经大得可以闹鬼了。 更正宗的夫妻肺片?说实话,出国这么多年,他已经对辣的不那么感冒了。更多的工资?那是当然,不过他下次涨工资的日子其实也不远了······
    
    说到底,他内心的隐隐作疼,与这一切“物质生活”都没有什么关系,他所不能忍受的,是“历史的终结”,是那种生活的“尽头感”,是曾经奔涌向前的时间突然慢下来、停下来、无处可去,在他家那美丽的院子里,渐渐化为一潭寂静的死水。
    
    窗外的草坪,那么绿,绿得那么持之以恒,那么兢兢业业,那么克尽职守,那么几十年如一日,简直就象是······死亡。
    
    而国内的生活呢?虽然据说有很多腐败,有很多贫富差距,小孩子有做不完的作业,农民有跑不完的上fǎng,工人在不停下岗,甚至据说还曾经有人在路上走着走着就给逮进去打死了。。
    
    可是,对于有志青年,中国这个大漩涡,是一个多么大的“可能性”的矿藏。
    
    愤青有那么多东西可战斗,资青有那么多钞票可以赚,文青有那么多感情可以抒发――历史还远远没有抵达它的尽头,未来还坐在红盖头里面激发他的想象力,他还可以那么全力以赴地向它奔跑,并且从这全力以赴中感受到“意义”凛冽的吹拂。
    
    如果是这样?干嘛不回国算了?难言之痛,一回了之。
    
    这时候,他又开始嗫嚅。他开始怀疑自己对国内的种种向往,也许只是“距离产生的美感”。他开始担心如果凑近了观察,会看到祖国脸上的麻子和粉刺。
    
    “毕竟,在中国创业,是要靠关系的,我又没有什么关系,回去也白回去。”他说。“美国再怎么不好,基本上还是一个凭本事和能力吃饭的地方,至少还有公平可言,不用平白无故受很多气。”他又说。
    
    接着,他想到国内走到哪里人们都是一拥而上没人排队人们随地吐痰环境污染严重,他感到头疼。又想到国内那些衣衫褴褛的民工一天工作12个小时到年底竟然可能拿不到工资,他感到齿冷。还想到那些个被假药假酒假奶粉毒害的人们,因此又不可避免地感到胃疼。
    
    他越想越多,越想越疼,越想越害怕,最后不可避免地抵达了“文明”、“民主”、“法治”等光芒四射的高度。
    
    于是,他陷入了僵局。一会儿想到国内张三李四王二的刺激生活,一会儿又想到了国外王二李四张三的安稳命运。
    
    国内的生活,他看不到上限,因而充满希望,但也看不到底限,因而特别危险;国外的生活,他看得到底限,因而感到安全,但是也看得到上限,所以特别乏味。
    
    国内的生活象是买股票,可能升得快,也可能跌得快;而国外得生活象是定期存款,你挣不到哪里去,却也亏不到哪里去。啊,海外的游子,一个个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的三高“白骨精”,就这样被逼成了成天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自言自语的“祥林嫂”。
    
    有一次回国,我和几个朋友吃饭,其中一个说“刘瑜,你回国吧,中国多复杂啊”。复杂,嗯,就是这个词,恰切,精确。对于一个有胃口的灵魂来说,“复杂”是多么基本的一种需要,而康州阳光下的郊区,美得那么纯粹,那么安静,对于习惯惹是生非的人来说,说到底是一种饥荒。
    
    “我肯定会回国的”,我经常跟人这样说。这跟国内的灯红酒绿花好月圆没有什么关系,就是想从完成时回到进行时。我想我肯定是因为天地孤绝而对“国内”形成了种种幻觉,其实它没有那么热闹;其实它没有那么复杂;其实它没有那么沸腾······
    
    以我这样不给人打电话不给人发邮件不给人发短信的个性,到哪都会把生活过成一口暗井,但,请允许我想象一下吧,请允许我坐在这个已经曲终人散的历史的终点,想象一下舞台上的刀光剑影吧。
    
    但是,又一个好朋友说了,他说:在今天的世界,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是一个世界主义者。那是6年前,在我甚至没有出国的时候,一封长长的email里面不起眼的一句,可是我一口气记了这么多年,可见这句话里面的确有令我心动的东西。什么是世界主义?6年之后,我渐渐意识到,它也就是一个大的、“比较的”、“融会贯通的”、“批评的”的眼光,以及一份对“坐井观天”的警觉而已。
    
    对“复杂”的向往,以及对“世界主义”的留恋,让我暗暗希望,自己能过一辈子东跑西窜、颠沛流离的生活。
    
    这个愿望,使我觉得,自己是多么贪婪的一个人。贪图安稳,又贪恋刺激,有了Mr. China,还要Mr. USA。不,回不回国,不仅仅是一个“创业”的问题,甚至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如果说这种贪婪是一种“犯贱”的话,我坚持要把它推卸到“娜拉的悲剧”这个哲学命题上去。
    
    在历史的道路上,人们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可是到达了历史的终点之后,啊,站在美利坚五月的美丽风景里,我惊恐而又伤感地想,人们对那坎坷不平然而激荡人心的道路,又犯起了“思乡病”。
    
    ······
    
    谢选骏指出:看完上面这篇文章,也许依然不能明了“历史”为何。这是因为它没有明确指出或其作者依然没有明白:“历史”并非一个“客观过程”,历史其实只是一个“客观思想”。历史说起来不同于主观感受,但也绝非客观事实,而只是某些人类对于外在事物的主观判断。就此而言,“历史”是一个思想;“历史的终结”是一个思想的终结。
    
    “历史的终结”犹如“时间开始了”一样,是一条政治口号。
    
    这么一说不就明白了吗?
    
    (《欢乐颂》是胡风创作的大型交响乐式长诗《时间开始了》的第一乐章。胡风真聪明,他竟然把贝多芬的终曲拿来当自己的序曲,用来阿谀奉承“东风压倒西方”的政治需要。难怪他要被抓进监狱、精神错乱而死。)
    
    (福山真聪明,他竟然逆向剽窃了胡风的思想。在这一点上,他确实是一个黑格尔—马克思主义者。只是不知,他的结局会是怎样。) [博讯来稿]




毛泽东打倒12人 最终被1人打倒




2016年11月26日



    
    来源:超级苹果网 
    
    
毛泽东打倒12人 最终被1人打倒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中共在《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中说,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同党内右的和'左'的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长期尖锐复杂的斗争,战胜了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罗章龙、王明、张国焘、高岗饶漱石、彭德怀的机会主义路线,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又战胜了刘少奇、林彪、邓小平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使我们党在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经过曲折道路,发展成为今天领导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
      
    陈独秀(1879-1942),安徽安庆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总书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27年7月被共产国际剥夺中共领导职务。后在党内成立反对派,1929年11月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总书记。1932年被国民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狱。1942年在重庆病逝。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1927年国共分裂后,于8月7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会后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两度担任中共总书记,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解职。1935年突围转移途中被俘,在福建长汀就义。
      
    李立三(1899-1967),湖南醴陵人。1925年参加领导五卅运动,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1927年任中共中央工人部长、中央工委书记。1928年冬到1930年,在上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1930年底去苏联,1946年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劳动部长。文革中,因受刘少奇案牵连服安眠药自杀。
      
    罗章龙(1896-1995),湖南浏阳人,与毛泽东结为好友,被称誉为“管鲍之交,后无来者“。1918年与毛泽东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新民学会。曾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兼党团书记。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另立“中央非常委员会“,被清除出党。后在大学任教授。
      
    王明(1904-1974),安徽金寨人,原名陈绍禹。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取得领导权,同年去苏联。1937年回国。在延安整风中遭批判。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长、中央法律委员会主任。1956年去苏联就医,后留居苏联。
      
    张国焘(1897-1979),江西萍乡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长征时期任红军总政委,反对北上,一度另立中央,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遭批判。1938年投奔国民党,被中共开除党籍。1949年逃往香港,后定居加拿大,病逝于多伦多。
      
    高岗(1905-1954),陕西横山人。曾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3年任国家计委主任时,被指和饶漱石相勾结,阴谋篡权。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遭批判后自杀。1955年开除出党。
      
    饶漱石(1903-1975),江西临川人。曾任新四军政委、华东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组织部长。1953年被指同高岗结成反党联盟。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揭露和批判反党罪行。1955年被开除出党。1975年屈死秦城监狱。
      
    彭德怀(1898-1974),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曾任八路军副总司令、中央军委总参谋长、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庐山会议上被打为“彭黄张周反党集团“之首。文革中,在毛泽东默许下遭迫害致死。1978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刘少奇(1898-1969),湖南宁乡人。国共内战时期,曾任中共中央代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兼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是毛泽东的接班人。文革开始后被打成“叛徒、内奸、工贼“,解除一切职务,开除出党,1969年在河南开封被迫害致死。1980年恢复名誉。
      
    林彪(1907-1971),湖北黄冈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曾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第四野战军司令员。1949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继刘少奇后成为毛泽东接班人。后与毛泽东关系破裂,随即失势。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出逃,失事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1973年开除出党。1981年被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内核。曾任八路军第129师政委、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政委。1949年后,历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文革开始后受批判,失去一切职务。1973年复出。1976年再次撤销一切职务,1977年复职,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先后废黜三任中共最高领导人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病逝。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中共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毛泽东“犯了严重错误”。 





你的名字是否会决定你的命运?





2016年11月24日



    
    当雷蒙德·查治(意为“法官”)和罗萨·查治(Raymond and Rosa Judge)夫妻的儿子伊戈尔(Igor)呱呱坠地时,他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就已经很清楚了。要知道,即便罗萨在结婚前的本姓“麦卡利夫(Micallef)”实际上也是源自阿拉伯语的“法官”一词。
       
                       不出所料,伊戈尔毕业后进入了法律界,并最终成为英国首席大法官:一位法官中的“法官”。要是“法官”大法官先生多年来已经对于他的名字所引发的笑话感到厌烦的话,想想前马尼拉大主教卡迪那尔·辛恩(Cardinal Sin)(意为“罪恶”),他的感受或许能好一些。
    
    我们的名字会不会决定自己的命运?以上故事可能只是些许巧合,但是新近研究已经证实,我们的名字的确会影响到我们的在校表现、职业发展前景、以至我们受欢迎的程度。我们的姓氏甚至会揭示出我们会有哪种体格和性格。
    
    有人解释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我们会在潜意识中与自己的名字拉近距离。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隐藏式自我主义(implicit egotism)”,它足以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牙医姓“Dennis”。
    
    与此同时,我们的姓名还会影响别人对我们的看法。2013年,英国专栏作家凯蒂·霍普金斯(Katie Hopkins)承认,她会把儿童姓氏和名字所代表的社会经济背景联系起来。她说,她喜欢那些有着“维多利亚时代古典名字”,或者有拉丁语或希腊语渊源名字的儿童,并希望他们成为她自己孩子的玩伴。
    
    尽管她的说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抗议,但是有大量研究证实,有这种习惯的人其实远远不止公开承认的少数人士。
    
    美国西北大学政策研究学院院长大卫·菲戈里奥(David Figlio)曾经开展过几项针对姓名影响的研究。
    
    他首先调查了蓝领阶层或非洲裔美国人惯用的名字。例如,穷人喜欢用有“isha”(例如Lakisha)后缀的名字,含单引号的名字(例如Du'Quan)也是如此。
    
    然后,他比较了分别取蓝领名字和中产阶级名字的同胞兄弟姐妹,发现取蓝领名字的儿童在学校里的表现比取中产阶级名字的兄弟姐妹要差。“这不仅仅是由于蓝领家庭会给儿童取蓝领名字,”菲戈里奥说,同时还与社会对不同名字所具有的阶层内涵存在的期望差异有关。
    
    针对牛津大学学生所做的一项研究证实,这种效应已经超出了学校的范围。格里高利·克拉克(Gregory Clark)把该校2008-2013年1.4万名学生的名字与社会人群进行了对比。他发现,牛津大学学生里叫“Eleanor”的比例是社会平均比例的三倍,其他高比例名字还包括Peter、 Simon、Anna 和Katherine。而Shane、Shannon、Paige和Jade的比例则较低。Jade的比例甚至不到社会平均比例的30分之一。
    
    除阶层外,你的名字是否简单易读也会对你的人生际遇产生影响。
    
    有研究在调查了49位成人(大部分为亚裔美国人)的就学经历后发现,读错学生名字的教师会被学生戴上“广泛种族攻击”的帽子。很多人都曾在学校因为其名字而遭遇包括被教师读错名字在内的“广泛种族攻击”,从而导致孤立感和焦虑等一系列情绪问题。
    
    菲戈里奥称,名字对人的影响在毕业后会依然持续。“名字效应在学校里很常见,即便教师与学生频繁互动仍然如此。人们会根据名字评价一个人,这种习惯很难消失。”
    
    两位研究者发现,这种偏见在成年人中也屡见不鲜。他们把两类不同的简历分别寄给了波士顿和芝加哥的报社,并在报纸求职专栏发布;其中一类简历上的姓名是典型的白人名字 – 例如艾米丽·威尔士(Emily Walsh)和格雷格·贝克(Greg Baker) ;另一类简历上的姓名则有明显的非洲裔特色,例如拉吉莎·华盛顿(Lakisha Washington)或贾马尔·琼斯(Jamal Jones)。
    
    他们记录了对各个求职广告的回复,然后发现“艾米丽”和“格雷格”收到的面试邀约数量是“拉吉莎”和“贾马尔”的两倍。
    
    The Bouba/Kiki effect “Bouba/Kiki”效应
    
    除了上述隐藏式种族歧视和阶层偏见外,你名字的读音也会带来问题:仅仅因为发音不同,“Molly”和“Katie”就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这是为何?
    
    众所周知,不同字母和单词的读音会给人要么尖锐,要么圆润的感觉。“bouba”的感觉比较圆润,“kiki”则较为尖锐。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我们的名字也会产生相似的效应。在一次实验中,他们向一群受试者提问,读到不同名字时,他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尖锐,还是圆润的图像。实验结果同样符合“Bouba/Kiki”效应。
    
    研究证实,含有“b”、“u”两个音节的名字听起来较为圆润,而含有“k”和“i”两个音节的名字则更为尖锐。发音圆润的名字有Leo、Molly、Nathan 和Samantha等,而发音尖锐的名字则包括Tia、Kira和Katie等。
    
    研究者还发现,受试者会把发音圆润的名字和女性特质联系起来,发音尖锐的名字则象征着男性特质,这样就在名字和性别概念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一点甚至延伸到了性格印象。人们认为,拥有“圆润”名字的人更加能适应环境、更加随和、开放、友好、风趣和内敛,而拥有“尖锐”名字的人则更具冲击性、更易怒、性格更为果断、暴躁、刻薄。
    
    研究者还发现,人们对某人的看法倾向于趋同化。在32位受试者中,有24人承认他们在实验中受到他人的影响 – 这是实验的另一大发现。
    
    一脉相承
    
    最后,让我们探讨一下你的姓氏的由来。研究者最近研究了Y染色体上(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基因标记和姓氏的关系,并且把在西班牙、英国和爱尔兰的研究结果进行比对。
    
    他们发现,在西班牙和英国,姓氏相同、并且源自同一祖先的人相似度越高,他们的姓氏就越罕见。
    
    在英国,5,000人以上的姓氏群体几乎完全没有同一祖先。但在爱尔兰,研究者发现即便非常常见的爱尔兰姓氏人群也会拥有同样的Y染色体。他们得出结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爱尔兰的人口少于英国和西班牙,人口分布和历史也大为不同。
    
    我们的姓氏也会揭示我们从祖先继承的体格类型,这些姓氏可能是源自祖先当时所从事的职业。
    
    研究者向200多名姓Tailor(意为“裁缝”)或Smith(源自“铁匠”)的男女询问了他们的年龄、身高体重、以及从事体力或耐力型运动的能力。研究者还持续记录了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田径组织田径运动会长达一年多的男子选手排名数据。
    
    他们发现,和Smith们比起来,Tailor们身材较矮、体重较轻、强壮程度也不如前者。Smith们自认为更适合做体力工作和参与运动,在体力型运动项目中取胜的比例更高。而Tailor们则更适合要求较轻体重的耐力性项目。
    
    无论我们的父母给我们取什么名字,最重要的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菲戈里奥的研究表明,与取正常男性名字的男孩相比,取女性名字的男孩会遇到更多问题,当课堂里有一个女孩也叫同样的名字时,这个问题就会更加严重。
    
    我们的名字会从我们年幼起就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这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同时,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也越来越多。例如,“我的名字,我的身份”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提起人们对于个性化姓名的重视。
    
    让你我聊以自慰的是,即便那些出类拔萃的大人物也会受到名字的困扰。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就曾经拿他的中名“侯赛因”开玩笑:“给我起中名的人当初肯定没想到我有朝一日会去竞选总统”。
    请访问 BBC Future 阅读 英文原文。来源:BBC





內部照片,太珍貴了!99%的人沒見过!

1、图为毛泽东全家福。

  

  

  2、朱德全家福。

  

  

  3、刘少奇全家福。

  

  

  4、周恩来全家福。

  

  

  5、任弼时全家福。

  

  

  6、陈云全家福。

  

  

  7、康生全家福。

  

  

  8、高岗全家福。

  

  

  9、彭真全家福。

  

  

  10、董必武全家福。

  

  

  11、林伯渠全家福。

  

  

  12、张闻天全家福。

  

  

  13、邓小平全家福。

  

  

  14、林彪全家福。

  

  

  15、罗荣桓全家福。

  

  

  16、陈毅全家福。

  

  17、刘伯承全家福。

  

  

  18、贺龙全家福。

  

  

  19、李先念全家福。

  

  

  20、叶剑英全家福。

  

  

  21、许世友全家福。

  

  

  22、华国锋全家福。

  

  

  23、苏振华全家福。

  

  

  24、余秋里全家福。

  

  

  25、耿飚全家福。

  

  

  26、聂荣臻全家福。

  

  

  27、徐向前全家福。

  

  

  28、彭冲全家福。

  

  

  29、万里全家福。

  

  

  30、习仲勋全家福。

  

  

  31、王震全家福。

  

  

  32、宋任穷全家福。

  

  

  33、胡乔木全家福。

  

  

  34、胡耀邦全家福。

  

  

  35、赵紫阳全家福。

  

  

  36、李鹏全家福。

  

  

  37、江泽民全家福。

  

  

  38、秦基伟全家福。

  

  

  39、刘华清全家福。

  

  

  40、温家宝全家福。

  


backchina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最关键时刻到来 5000万人即将失业/中国楼市盛宴的终极结局(重磅视频)
  • 天人合一/论当代文明大战/塔西佗陷阱与名人效应/特朗普为何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