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荷花/一位县委书记眼中的中国官场/胡适的文言文、白话文水平如何
發佈時間: 11/29/2016 12:20:26 AM 被閲覽數: 13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张大千、齐白石等10位名家笔下荷花,真的开眼了

1、张大千的荷花

张大千的荷花素净纯美,亭亭玉立又不失潇洒飘逸,将“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两种对立之美糅合其中,远观之仙气十足,与周敦颐莲之“不可亵玩”的高洁性情甚符。

2、八大山人的荷花

八大山人的荷花不是春色娇艳、欣欣向荣的鲜花,而是“溅泪”之墨花,是残叶败荷,一如他一向的画风,凄凉寂寞,冷意逼人。

3、齐白石的荷花

齐白石的荷花蝌蚪,蝌蚪戏莲影,单纯可爱 充满闲情逸趣,憨拙童趣的线条与轻灵的律动让人忘了世间百态,笔法挥洒自如,充满昂扬生机。

4、潘天寿的荷花

映日荷花别样红

红荷图

朝 霞

潘天寿的荷花笔墨苍古、凝炼老辣,且大气磅礴,雄浑奇掘,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

5、吴炳《出水芙蓉》

宋人《出水芙蓉》(旧题吴炳),善于选择生动的物像局部以“特写”式的手段使艺术形象更加突出。一朵荷花使人想到池中涟漪伴着荷塘月色的沁凉清香。

6、清代·画家吴振武荷花

7、清 陈书《荷花》

8、清 任伯年《荷花鸳鸯图》

9、明 陈洪绶 荷花鸳鸯图

10、石鲁《芙蓉荷花》



backchina







一位县委书记眼中的中国官场





“当县委书记,本事少的愁死,胆子小的吓死,心胸窄的憋死,脾气暴的气死,想不开的冤死,身体差的累死。”李克军说。这才是他眼中县委书记的真实写照。

  文|《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霍思伊

  本文首发于2016年11月25日总第782期《中国新闻周刊》,摘编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杂志”(ID:china-newsweek),转载已获授权,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八点半到岗,每周至少有两天看文件到晚上八九点,三四天出去应酬。接待领导,会见客商,拉关系,建人脉,每周可以在家安心吃晚饭的时间不足三天。

  做了八年半县(市)委书记的李克军,形容这种工作状态是“白加黑,五加二”。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做县委书记期间,感受最深的是压力大,责任重,“哪个方面出了乱子,都不好向上级和百姓交待。”

  1996年3月,李克军开始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担任县委书记。2002年,调任阿城市(县级市)市委书记。2004年,他进入黑龙江省委巡视组成为一名巡视专员,直到2011年7月退休。

  退休后的李克军似乎有些“另类”,他不像别的老干部每天钓鱼、练书法、乐乐呵呵地在家养老,他要继续做一件在他的子女看来冒风险的事儿:写一本书,记录下县委书记这个群体的真实状态,他们的理想与欲望、尴尬与无奈,在现实面前发自人性的选择以及对自己的拷问。

  李克军坦承,县委书记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而他想做的不过是在这本书里说说真话。

  2008年到2012年,他创作完成《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全书共收集近110多位县委书记的真实故事,其中20多位是李克军亲自走访,剩余的则源自新闻报道、资料搜集或可靠信源。

  通过这些真实案例,李克军生动地勾勒出了中国基层县域的官场生态,详细地阐述了县委书记的行为准则和为官之道,以及其背后深层的逻辑。

  

  李克军。摄影|《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董洁旭

  1

  权  利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今年66岁的李克军在县乡跟老百姓打交道久了,更喜欢用一些俗语解释基层的权力运作。他坦率地指出,县委书记是县级政权的核心人物,在公务员职级序列中虽然仅仅属于处级干部,但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决策运行的“终点站”,县委书记的权力很大。

  首先,县委书记掌握着实际的用人权。虽然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从形式上看,现在的县委书记对干部选拔任用仅有三项无足轻重的权力:一是对组织部门的具体方案具有审查和是否上会讨论的决定权;二是具有和其他县级领导干部同样的测评、推荐权;三是在常委会上,对已经通过诸多程序确定的拟任免人员,具有和其他常委同样的任免投票权。但实际上,县委书记可以对干部选任工作进行程度不同的把控,比如决定什么时间动手调整干部,或向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或组织部长以商量的口气,提出比较具体的意见。

  李克军指出,只要县委书记通过各种渠道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很少有人会说不。

  李克军任县委书记期间,他们提名县里的一个干部做副县长,上级领导机关却没有同意,李克军于是亲自给该领导打电话,陈述了这名干部的优点,随后该干部顺利上任。

  对县管官员而言,县委书记可以决定其任免和去留。对地级市市管干部而言,县委书记的建议权也有一定分量,因为上级组织部门和上级党委往往会尊重县委书记的意见。

  县委书记对干部任用有话语权,很容易转化为更多的权力。

  除了干部任用外,县委书记还程度不同地掌握了整个县的实际财权和涉及金钱的各种工程项目。按照现行体制,一般是县长和县财政局掌财权。但实际上,具体的钱怎么用,用在哪儿,县委书记也可以左右。大额资金也会通过正规的程序,比如召开县委常委会进行审核,但无论怎样,资金使用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县委书记手中。至于有很大获利空间的工程项目,虽然是县长、副县长和建设局长负责工程项目的发包,但实际操作中,县委书记想包给谁,也有办法搞定,相应的官场“潜规则”由此衍生。

  如在任何一个现场办公或常委讨论的场合,发言的顺序须按照“大家心知肚明”的规定,先是副职,然后是县长,最后由书记一锤定音。

  李克军说,中国正处于法治社会的转型期, 现行的法规政策往往与基层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需要县委书记根据更加复杂的现实进行决策和决断。尤其是当很多上级布置的工作时间紧迫时,即使是出于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也需要确定一个人的权威。这种情况下,个人的威力和魅力往往容易被放大。

  李克军认为,县委书记的权力“既大又小”。

  这里所谓的“大”,是说他们的权力涵盖面宽、机动性大,大部分公共事务可以在县(市)范围内得到处理,也可以说“非规施政”的空间比较大。所谓“小”,是指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县(市)在法定的权限内无法解决,即“合法权力”相对小。要办成一件事或者平息某些不容拖延的社会矛盾,有时需要先斩后奏或斩而不奏;有时则需要打政策、法律的“擦边球”,甚至不得不“闯红灯” “越红线”,“走钢丝”“打险牌”,采取某些政策法规依据不够充分的措施甚至违规手段,才能实现既定工作目标或维持正常运转。

  县委书记们称之为“灵活变通”。

  2

  变  通

  最典型的灵活变通体现在招商引资中。

  2004年,李克军在阿城市(县级市)任市委书记期间,曾经和一家大型乳业集团洽谈投资,对方提出,除了在征地、税收上给予优恵外,还需政府补贴两千万设备购置款,如果条件满足,愿意在阿城市投资建厂。为了可预期的经济收益和整个县的经济发展,李克军和几大班子反复协商后,最终还是咬牙答应了这家企业的要求。

  谈及最后妥协的原因,李克军说得实在:“不给他就不来。来了之后会带来收益,不给就上别的地方了。”

  这种妥协虽是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的确客观上违背了国家关于招商引资不得有过度优惠政策的规定。李克军说,国家有两条高压线,一是不能以各种方式白送土地,即减免土地出让金;二是对于要在当地投资的企业,不能减、免或返税。但在实际施政中,尤其是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在这两条上都有突破,土地出让金有的全免,有的减半,税收一般是免二减三,即免除二年,减半收取税收三年。

  当然,各地的县委书记们不会明目张胆地违反政策,而是会另辟蹊径,灵活变通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以土地出让金为例,既然政策规定不许减免,那县委书记就采取先收后返的方式,即按照规定走招拍挂程序,将出让的地块拍卖给投资企业后,企业依规支付政府相应的土地出让金,无论这个钱是企业真的自己掏,还是政府私下借钱给企业让他交,但这个钱必须要在账上体现出来。

  随后,政府再通过财政办法,以支持工业发展基金的名义,将这笔钱返还给企业。实际上,相当于企业免费获得了这块土地。

  税收也是同理,先收再返。甚至有时地方为了争取企业在当地落户,不仅仅减免了土地出让金和税收,甚至还会补贴几千万的固定资产投资款。

  “水往低处流,谁给的政策最优惠,我就去哪儿。”

  为了吸引企业投资,各地竞争激烈,于是在优惠政策上各出奇招。而有趣的是,上级领导一方面要求县委书记们严格按规办事,另一方面又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经常开会介绍这些招商引资的经验。

  这样的双重性在基层治理中比比皆是,表面看起来诡谲,其背后的逻辑则简单直接:为了发展经济,为了完成领导交派的任务。

  李克军抱怨,很多时候人们总是说基层的县委书记是“歪嘴和尚念经”,中央的经是好的,只是执行的时候被基层给搞坏了。但人们不知道的是,在抓落实过程中,经常遇到大原则与工作任务相悖、大政策与具体政策相左、政策互相打架等情况。而县委书记是全县大大小小所有事务的“第一责任人”,既然必须担负起这个责任,而当两种要求同时摆在面前的时候,怎么办,能不能办成事,考验的就是地方官的能力。

  “我能当得起这个官,我就有当得起的办法。”李克军虽然有些无奈,但语气铿锵。

  最常见的办法是“两手抓”。

  以城镇改造为例,一方面上级领导明确给县委书记们制定目标,如今年要改造多少面积的棚户区,建起多少栋居民楼,让多少户住上新房。数字、指标、考核如一座座大山向县委书记压过来。另一方面,他还要撑着笑容反复重复领导的另一个要求:不准非法拆迁、暴力拆迁,要耐心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既要在几个月内完成改造任务,又要温声细语地劝说拆迁户签订协议,令所有人满意。县委书记们陷入两难,因为此二者几乎难以共存,当面临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矛盾时,县委书记需要作出选择。

  多数县委书记在权衡利弊后,内心的天平会向前者倾斜。但这并不意味着县委书记是黑心到牺牲百姓的利益,只为让上级满意。在多数城建和拆迁的故事中,如果可能的话,县委书记还是愿意用正确、科学的方式与拆迁户商定补偿协议,但面临有些在他们看来冥顽不化的钉子户时,想到紧迫的任务时间和巨大的考核压力,县委书记也不会拒绝使用一些“非常规手段”,如高价收买钉子户,默许开发商采取断电、砸玻璃等手段。

  一手明,一手暗。

  县委书记们为了完成任务,各出奇招。李克军在书中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某县在城镇改造中,一个饭店老板漫天要价,拒不拆迁。县委书记经过调查,得知县直机关很多单位经常到这里吃喝,于是便命令纪检委拿着摄像机,守候在饭店门前,饭店立刻冷清下来。一周之后,饭店老板主动找到动迁单位,协商补偿事宜。

  这些剑走偏锋的招法,有的合理合法,有的与法治精神相悖,有的游走于法律政策的边缘,有的带有实用主义色彩。其结果也具有双重性:既能化解一些工作中的难题,获得一定的治理效果,也可能带来某些后遗症,如拆迁户被强拆要上访,民意不满。

  而除了民意的考验外,干部们也在观察,“能不能有招”是县委书记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上级讲话传达精神,要指导城镇建设,底下的县委书记听着,在心里摇摇头。回到县里开会,却说了与上级领导同样的一番话,下面的干部也是平静地听着,眼中的洞悉一闪而过。散会后,县委书记带着建设局长,亲自去拆迁现场转了一圈。回到单位,局长趁机说:书记你说得好,但是我们现在遇到个问题,有其中50户要这些赔偿,我一算账咱们的钱不够啊。而且你给他多补助,别人该上访了。书记,你说咋办吧?

  局长双手一摊,眼盯着书记不放。这种情况,县委书记通常有两种表现,一是低下头,和局长认真讨论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二是茶水一端,跟局长摆摆手说:这事儿你就这么办就是了,你就给我整。

  一个东北话中的“整”字,道尽了官场中的万般人心,玲珑七窍。

  李克军说,多数情况下,面对第二种情况中领导的反应,局长依旧镇定,因为他知道书记虽然这么说,但肯定有办法。而面对局长的叫苦,书记也心知肚明,局长这是在哭着要糖吃,大家心照不宣。

  然而,也有县委书记把事情推给局长是心里真的没招,于是故作强硬。一两次之后,下面的干部就会觉得这样的人只会瞎横,没有真本事。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市里可以传达精神,县这一级是做事的。而中国当前的问题是,书面过严,执行过宽,所以执行中的尺度都由主政的地方官掌握。

  李克军认为,每个县委书记在灵活变通的工作方式中,都需要找好自己的“损益平衡点”,权衡各方面的成本和收益。他指出,国外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县域政治研究。

  在阿城市担任市委书记期间,有个企业要在当地投资五六个亿建一座水泥厂。按照惯例,土地出让金可以免一半,税收可以照顾。但是该企业在利用当地的矿产资源时,竟然要求免去资产占用税费。

  李克军几经考虑,最后决定拒绝其要求,他认为,财政的钱过几年或许可以回本,但是矿产资源涉及子孙后代,无论如何不能开这个口子。最后,该企业去了临县投资建厂,临县的GDP由此增加,但李克军并不后悔。

  他认为,每个县委书记都会在心里算一笔账。如果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发展,在吸引外商投资上就会失去竞争力,地方政府没有项目,于是GDP和财政收入有限,不仅影响个人政绩,也使整个县的经济运转难以为继。但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和任上政绩,一味急切地发展经济,完全无视科学发展观,则会危害后代。每一个选择都是主政理念和客观现实的较量。

  3

  政  绩

  作为一名官员,最重要的客观现实之一,就是能否出政绩。

  年年排名,政绩考核上大榜。评分有三档,每档有排名。人有脸,树有皮,就算县委书记不在乎个人的政绩和声望,也不能让整个县领导班子跟着他遭殃。

  李克军坦承,没有人会完全不在乎政绩,每个人都曾或多或少地为了政绩而妥协。县委书记也是人,是人就有欲望,有追求,有社会关系。而政绩就像一张大网,把所有这些都牢牢圈在其中。

  李克军在书中记录了一位县委书记的话:“上级领导总教育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还总让我们把官位看淡些。但是,实际上的政绩评价标准和用人导向,就是看谁能把经济指标搞上去,谁能把城市建设得更漂亮,这种状况不改变,那些动听的说教恐怕连宣传者自己都不会相信。”

 他认为,这个县委书记道出了“政绩饥渴症”的症结所在。

  在李克军看来,“政绩饥渴症”的病源之一,就是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政绩评价及干部选任制度。简言之,经济指标定乾坤。

  虽然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反复强调建立适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绩考核体系,各地都增加了节能减排、社会发展、民生民意等方面的考评指标和考评权重,但因为这些指标难以量化,无法测度,其最终分数在政绩考核中拉不开档次,因此收效甚微,主要的衡量指标依然是经济数据。

  2007年,李克军考察中部F省的县乡两级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方案及考评结果发现,该省某市,对所属的县(市、区)考评确定了31项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会评价三大类。考评结果是:经济发展部分,最高得分为与最低得分相差22.45分;社会发展部分,6个参评单位均为满分,差距为0;社会评价部分,最高得分与最低得分只相差3.1分。

  而考虑到经济指标在考核中的重要性,聪明的基层干部们有动力对这些经济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即编造和调整。以最难以操作的财政收入为例,虽然财政账目无法编造,但县委书记可以让企业提前缴纳来年第一季度的税收,以这种方式增加当年的财政收入,而这笔钱会在随后被返还给企业,不会影响其正常运行。

  再如农民总收入这项指标,每年都会由统计局和农委商定后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某年粮价高,农民收入增长很容易突破20%,但如果严格上报这一增长率,就很难保证下一年的增长率一定高于20%,从长远考虑,上报的数据会被适当减小。

  或者如果某年受灾,粮食产量降低,实际的收入是负增长,远低于年初定下的10%的目标,于是统计局和农委开始琢磨,既不能按实报,也不能报10%,当地的受灾情况上面心知肚明,看到这么高的指标也不会信,最终县委书记一拍板,就定7%吧!行,就报7%。

  “中国的统计数字就是个迷。”李克军坦言。他回忆起任巡视专员期间,有一次到基层调查某乡的工业增加值和乡镇企业增加值,他发现约30%的数据都有水分。当地的统计部门人员直接对李说:“我们乡数字太高,要压的时候,上面统计部门和发改委说不行,你都这么压下去,咱们受不了。”

  李克军本人也对此深有体会,事实上,他自己就在给数据“挤水”过程中遭遇来自上下级的层层阻力。2002年,李克军调任阿城市(县级市)任市委书记。此前,阿城市的工业一直是全省龙头,县的综合实力也排全省第一。不凑巧的是,李克军上任那一年,正赶上当地国企的发展进入萧条阶段。有一次,他请当地的工业龙头企业老总吃饭,期间,老总跟市委书记交了底,承认去年交税1亿,今年却只有能力交1000万元,李克军于是跟老总反复沟通,也说了自己的底线,3000万。

  最终,当年的税收数据是3000万。第二年的经济指标考核排名,阿城市果然被另一个县超越。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随之而来,朋友跟李克军说领导对他不满意,领导打电话批评他政绩不突出,媒体高举着“龙江第一县衰败”的醒目标题蜂拥而至,李克军感到十分无奈,压力巨大。有朋友私底下劝他说数字太低了得想办法。李克军回复说没办法,这个很低的数字也比实际要高了。

  “政绩饥渴症”的病源之二,是财政分灶吃饭和财政收入过度向上集中的体制,迫使“县官”们不得不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地抓政府收入。

  李克军回忆,在他担任延寿县县委书记的上世纪90年代,由于国家转移支付少,县级财政基本自收自支,因此如果不努力增加税收,连干部的工资都开不起,只能寅吃卯粮。在那个年代,追求政绩更多是为了存活。

  2003年取消农业税后,国家的转移支付逐年加大,近几年,县财政收入年均支出甚至可以达到收入的十倍,工资不再成为问题。县里的工作重心转向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金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

  李克军很高兴看到这种变化,“那时候抓钱是为了饱与暖,现在是为了县里的日子过得好一点,给老百姓办的实事多一点,自己的工作也方便一点。”

  然而,虽然目的和初衷有所变化,县官抓钱的模式却依然没变,财政包干制和政绩考核制的双重压力更是一如既往,其直接后果是疯狂的招商引资和“跑要资金”,以及众多的面子工程。

  “以招商论政绩,以项目论英雄。”这是县委书记最喜欢在招商引资会议上讲的一句话,既听起来朗朗上口,又颇有气势。

  做了八年半县(市)委书记的李克军非常熟悉这套话语体系,喜欢用四六字,好排比,擅铺垫,营造惊人气势。

  如某县委书记说,全县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发展第一、项目为大”的思想,必须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天字号工程” “一号工程”,全力加以推进和落实。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除了按县里的规定给予物质奖励以外,还要让引进项目的功臣既发财又当官,名利双收。各单位在岗人员,凡引进3000万元以上大项目的,经考察可以破格使用,一般人员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副科级干部提拔为正科级干部,正科级干部给予重用。对引进5000万元,特别是亿元几十亿元大项目的,可“一事一议”研究奖励政策,安排住房、子女上学就业、家属调转工作等一切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可以考虑,都可以研究,都能够办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最后,他补充道:“在项目面前,一切皆有可能。”

  的确是一切皆有可能。除了招商引资以外,为了获得国家专项项目资金,F县的县委书记甚至自发地总结出一套“跑要宝典”。他说,为了争到资金,要练就“千里眼” “鹦鹉嘴” “兔子腿”:坐在县城看到京城,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善于陈述理由、游说各方,用独特的语言感动“上帝”;不断地奔波跑动,靠辛勤和汗水打通各个关节。有时候,为了找到起决定性作用的“真神”,需要拜访若干介绍人或接洽人;有时候,需要在中央、省、市三级业务部门多次往返沟通;有时候,在项目遭到否定以后,仍然不能灰心,或寻找新的依据,或挖掘新的关系,重新上报争取。

  为了招商引资和“跑要资金”,县官们各出奇招,而在迫于考核现实而做出的应对检查的种种举措中,面子工程的花样也是年年翻新。

  在黑龙江各县乡,每年最典型的面子工程是秋天翻地。最典型的面子工程是秋翻地。

  某省是产粮大省,重视粮食生产,要求农民精耕细作。事实上,秋天翻地的确便于来年春耕时抢先抓早、抢先播种,有利粮食增产,于是每年省市领导都要下县乡视察秋翻地,每年定指标,翻地面积约占各县的三分之一。然而,农民则认为,翻地不需要年年翻,三年翻一次较合适。并且每年农民要根据粮价高低来调整他的生产行为。农民会自己算一笔经济账,每翻地一亩要20-30元,还有机耕费、油料费,今年秋天就要支出这笔钱,增产的粮食要明年秋天才能见效,如果粮价低,翻地就不划算;粮价高,则要衡量成本收益,反复考量。

  可是领导并不这么想。他们认为,翻地可以实实在在地体现出粮食增产的实际措施在落实。于是行政指令下达到各县乡,领导年年开车视察。基层干部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在每年确定了领导开车视察的路线后,把其途经之路两侧的地再翻一次,造成的后果是路边的地几乎年年翻,不仅因为翻地过于频繁而无益于产量增长,而且上级不给经费,农民不愿自掏腰包,翻地的钱只能县乡自支。每年,乡里至少要支出二三十万元用于翻地,乡里如果没钱就村里先垫,村级债务继续增加。翻地过后,土壤呈深色,下车看到一片黑,领导心里乐开花,基层的干部和农民则怨声载道。

  除了下来视察,领导还会时不时组织基层干部进行“拉练” “过堂”。省长领着各市长,市长领着各县长,县长带着二十几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拉车到各县市参观学习,通用说法是现场参观,现场督战。让各级干部一起去基层监督检查。

  李克军说,“拉练”本来是部队军训时用的词儿,“过堂”是指古时审讯犯人,用这两个词形容这种上级对下级的高压紧逼的状态,倒也形象。

  老百姓对其更形象的说法是:地不翻脸翻,茬子不倒人倒。

  李克军坦承,自己当书记时,也干过一些类似的事,有的是为了应付检查,不得已为之,有的是“为民做主”的旧观念和热衷于生产指挥的传统领导方式作祟。比如,发展烤烟、亚麻、果树,玉米双行种植,秋翻地,等等。甚至有时还利用电视曝光的办法给基层施加压力:“干得好要上电视介绍经验,干得不好要自我反省,说要继续努力!”

  “人人抱怨面子工程,人人又得用面子工程应付上级的面子工程,同时又向下施压,迫使下级也在搞面子工程。”

  在这个意义上,县委书记既是社会矛盾的制造者,也是社会矛盾的受害者。


 4

  关  系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是官场流行的一个人尽皆知的段子。李克军说,这两句话,揭示出整个中国官场最浅显的一个道理:人情大于一切。

  他指出,关系理论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为公,即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或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一是为私,对个人升迁有利的关系。在现实中,关系的建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经营,并且很难截然区分为公为私。

  以“跑要资金”为例,感情沟通是“跑要”技巧的核心。在上级部门掌控资金的现实条件下,感情到位,不具备条件的项目可以经过变通,达到投资“标准”;感情不到位,条件再充分,也争不到项目,因为具备充分条件的单位有很多,给谁都符合政策。

  一位经常跑省进京的县委书记对李克军说:“和管项目的官员交朋友,要像‘浇花’一样,交(浇)就交(浇)透,不能半湿半干。要成为好‘哥们’。不但找到他,他要全力帮咱们办事,没找他的时候,如果有适合的项目,他要想着咱们,给咱们打电话,通知咱们赶紧把报告送上去。”

  因为关系经营的重要性,即使是再自诩清高的县委书记也需要遵循一些官场“潜规则”。例如,如果省级财政、发改委、组织部、纪检委等实权部门的领导来访,即使登门的只是一个处长,县委书记和县长必须一起出面接待。如果是省级非实权部门,可能就不那么重视了。

  并且,在一些人的眼中,县级官员领导能力强不强,就看上下左右的关系能不能打得通。比如换届提拔,如果A县同时提拔了四个干部,B县仅提拔了一人,A县官员就会觉得,跟着A县的县委书记干有前途,他说话有威力,可以让底下的人副职变正职。而B县人就会看着A县人眼馋,暗恨自己县的书记不争气。还有跑要资金,如果哪个县的部门官员凭着县委书记的名号到市里有关部门就可以顺利获取资金,拿到项目,县里的干部就会把书记当大爷一样供起来。

  “提干部,能要钱,就这两手,哪怕剩下什么都办不了,在别人眼里就是个好书记。反过来说,如果关系跑不明白,再有工作能力的人,在下属眼里也不一定是个好书记。”

  当然,如果自身不擅长经营关系,就需要借助上面或下面的力量。李克军说,自己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延寿县和阿城市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县(市)长项目运作的能力都比较强,于是他就支持他们“跑”,偶尔出于尊重的目的,他也会亲自出面,和县长一起去北京“跑”一趟关系。“这些虽然我不擅长,但这么多年下来,肯定也懂。”

  也正是因为中国是典型的人情社会,只要在一个圈子里,就必须遵守它的“游戏规则”,而那些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常会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挤兑,甚至有时会影响工作的开展。

  陕西省蒲城县原县委书记王绪刚曾试图抗拒官场上通行的“游戏规则”,不送礼、不收礼,春节在自家的门上贴上对联:“不收拜年礼从我做起,不送贺岁物请你带头”,横批是“同倡新风”,随后为了躲避送礼,举家去兰州亲戚家过年。然而这样做,有很多人说他没有人情味,有人说他假正经,甚至有干部说清水不养鱼,这样的书记不会团结人,干不出啥大事。

  1999年11月的一天,王绪刚到宝鸡出差,途中发生车祸,肋骨多处骨折,住院期间,100多位蒲城县的干部群众前来看望送礼,除了鲜花、礼品外,送钱的也不少,都是县里的干部,少则三五百,多则三五千。有的将钱放在信封里,有的用报纸包着,或塞在枕头下、或压在褥子底扭身就走。王绪刚让陪护的家人一一登记清点,出院后将钱逐一退还。

  随后,有人说他不给人面子,把蒲城干部的感情推远了;有的说这是沽名钓誉;还有人说,他这么做,其他领导还敢不敢生病住院?后来,在基层干部中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王绪刚得分很低,在县级领导中排名靠后。

  李克军认为,像王绪刚这样的县委书记在现实中占极少数,他很欣赏王的坚持和正气,但也坦承,自己不会像他如此行事。

  据李克军考察,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县委书记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奉行中庸之道,即对待礼金和礼品,既不全收,也不全退。多数县委书记对用金钱行贿和送礼的,一般都保持警惕,轻易不肯收受;但对送衣物、烟酒茶、保健品、土特产等物品的,能推便推,推不掉的就收下。

  而退钱更是一门学问,如何在退钱的同时尽量不得罪人,是每个县委书记需要自己摸索的处世之道。一位县委书记向李克军介绍了他退钱的特殊办法:通常,先要尽量陈说厉害,让送钱的人自己取回。实在不来取的,就起草个通用函,上边写着:对你于×月×日所做的“表示”,我很理解,也很感谢,但礼太重了,现退给你。今后,各方面都会对你尽力给予关照。

  这个函件打印好后,再将对方的名字写在前头。将要退回的钱款和函件一同装到一个文件袋里,用旧报纸或文件填满,封好后写上“将此材料退给×××”。然后和秘书说,这是×××送阅的材料,让他取回。这样安排,一是让送钱人看到,不只把他的钱退了,还有很多人都是同样对待;二是让他感觉到重视他的声誉,为他的送礼甚至行贿行为做了遮掩。

  5

  无  奈

  当被问及做了八年半县(市)委书记,最无奈的是什么时,李克军感慨,有时候很难妥善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之间的矛盾,而做出任何选择都意味着牺牲。

  2003年,省里要求拓宽301国道两旁的景观绿化带,需要占用阿城市境内部分良田,给农民的补偿款,除了挪用退耕还林专项资金,影响生态建设以外,市财政还要连续八年拿出一百来万补贴。而实际上,那段路修建时候,已经按规划留出了足够的绿化带。对这件得不偿失的事,市常务会上,有的同志觉得,“上级让我们干,我们没办法。”

  于是,经过开会讨论,李克军根据大家的意见,确认了几条注意事项:第一,不能强迫农民,要做好工作。第二,拿退耕还林的钱补给农民,虽然其生态保护功能被削弱,但上级有要求,只能这样变通。第三,本市绝对不补贴。

  为了不损害维护全市的公共利益,李克军决定顶住压力“抗上”。事实上,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在市里不愿意补贴的情况下,征地补偿款绝对凑不够,这三条其实是在向省里传递一种态度,简单来说,要想办成事,需要上级增加补贴。

  最终,省里就此项目对阿城市增加了补贴,国道的绿化带顺利拓宽。

  李克军有自己的一套为官之道和行为准则,如果上级的指令或要求对公共利益影响不大,他就选择对上负责;如果影响很大,就宁可与上面对抗,也要尽可能维护住公共利益,对下负责。

  谈起这次“抗上”的行为,李克军说:“聊以自慰的是,我没强迫农民征地。我市里没拿补贴。没有更多损害市里和农民的利益。尴尬、无奈的是毕竟把退耕还林的指标挪到了平原区。本来应该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现在却变成了具有面子工程色彩的绿化带拓宽项目。”

  牺牲哪一方面都很无奈,但有的时候也是不得已为之。

  在阿城期间,李克军还有一次“抗上”。

  2002年,有两家滑雪场开发商分别带着上级两个领导的批示信来到阿城市政府,要求在某高速路段的迎面建造滑雪场。在咨询了林业部门和环保部门后,李克军了解到,上述高速路段不适合建造滑雪场,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

  然而,对于这个既能拉动当地旅游业,又有上面打了招呼的项目,李克军却无法直接拒绝。“狡黠”的李克军决定“牌走正张”,该不该建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和专家说了算。李克军请哈尔滨市旅游局主持了一个第三方专家认证会,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专家论证。论证的结果虽然赞同建设,但要求辅以生态保护的相应措施,并且需要实现上交足额的保证金。结果,两家有点背景的开发商因为拒绝交保证金而失去项目,另一家开发商交了保证金,拿到了项目。

  2012年夏天,《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一书完稿。李克军先后联系了七八家出版社和一个北京某传媒公司商讨出版事宜,均被以内容太敏感而拒。最终,广东人民出版社同意出版,这时,已经过了两年半。

  “当县委书记,本事少的愁死,胆子小的吓死,心胸窄的憋死,脾气暴的气死,想不开的冤死,身体差的累死。”李克军说。这才是他眼中县委书记的真实写照。

瞭望智库



争鸣|胡适的文言文、白话文水平如何?


时东陆 爱思想网

  

  胡适(1891-1962)

  时东陆,爱思想网专栏学者。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Amherst) 物理硕士,工学博士。现任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终身正教授。曾任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研究员8年。目前担任NANO-LIFE 主编,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  和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副主编。

  爱思想网授权首发,转载须取得授权。本文不代表爱思想网观点。

  胡适先生的大名与白话文紧密相连。而他1917年在《新青年》发表的文章《文学改良诌议》,虽然不是学术论著,在影响上却远远超过他的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目前关于 "五四" 以及白话文运动的论著浩如烟海,亦不是本文的目的。笔者希望探讨胡适时代的文言文,以及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折和演变。更有趣者,胡适先生的文言文如何?他是否具备娴熟撰写文言文的能力?既然他撰文大肆评击文言写作,宣扬白话文在文学以及文化上的深远意义,那么,我们不妨好奇他写《文学改良诌议》时(1917 年)白话文的水平。让我们走近胡适先生,看看这位中国近代绝顶名人到底是如何精彩。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关于文言文的写作。哪些人具备文言文书写的能力,尤其可以娴熟的书写文言文?搞文字的人有体会,无论写什么文字,必须有一种基本文字做基础。比如虽然母语为英文的人,如果要写好英语,最好有拉丁文的基础,因为大约有30%的英文源自于拉丁文。对于中国人,如果英文好,中文也应该不错。因为无论什么语种,在语言结构,组织,语气,词汇,选词,词义,沟通等许多方面上是相通的。因此,如果我们把白话文比拟做现代英文,而文言文当作其基础的拉丁文,我们甚至可以做这样的结论,如果要书写上乘的白话文,必须有很好的文言文训练。因为词必达意,最为精炼的文字来自文言文。现代文字里很多词汇都来自古代文言文,它们在中文里具有十分精准的字意和典故。

  历代各王朝为了撰写诏书,告示,法典,条文,记录,必须雇佣专职的文人写手。他们经过严格的文字书写训练之后,方可以文言文写作具有结构严谨,含义清晰,行文规范的文字(当然还包括书法)。而文字的繁体化(繁琐化)正是历代王朝垄断权力的独特手段。他们甚至雇佣文人,专门把汉字结构设计的更加复杂,从而使得民众无法轻易掌握,致使中国历史上仅仅十分少数的人可以识字,以此达到垄断的目的。而雇佣文人,往往听命皇室,附庸权势,进而把文字,文言弄得几乎无人可识。旧时代的科举和私塾的目的因而也十分明了:仕途。因为皇室和官府需要具备文言文写作能力的官宦,所以私塾的基础课便是文言文与书法。而科举的所谓"三级四试"一定是以文言为书写形式的。一级为院试,考中为秀才;二级为乡试,考中为举人;三级为会试和殿试,考中为进士(进士第一名既是状元)。而仕途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做官。因为即便没有考上官,而是只要考中了秀才,就可以脱离平民阶层。这就是旧时代中国教育的主要目的。

  民国初年的文字从现在的眼光分析,很可能发生了一种混乱,那就是文白混肴,文不文,白不白,就连文化大师胡适本人都难于幸免。他在那篇著名文章《文学改良诌议》,里说:

  "当是时,中国之文学最近言交合一,白话几成文学的语言矣。使此趋势不受阻遏,则中国几有一'活文学'出现,而但丁、路得之伟业, (欧洲中古时,各国皆有俚语,而以拉丁文为文言,凡著作书籍皆用之,如吾国之以文言著书也。其后意大利有但丁诸文豪,始以其国俚语著作,诸国踵兴,国语亦代起。路得创新教,始以德文译'旧约'、'新约',遂开德文学之先。英、法诸国亦复如是。今世通用之英文'新旧约'乃一六一一年译本,距今才三百年耳。故今日欧洲诸国之文学,在当日皆为俚语。迨诸文豪兴,始以'活文学'代拉丁之死文学;有活文学而后有言文合一之国语也。) 几发生于神州。"

  现在"国语"这个词经常与"普通话"混肴。但是胡适先生在100年前已经为 "国语" 定义: "言文合一之国语也" 。这里的 "言" 字意指 "白话语言" 的 "言" ,有 "讲话" 或者 "口语" 的意思在里面。而 "文" 字即文言文的 "文" ,有 "书写" 和 "文章" 的含义。当时的文学小说就是白话文,而官样文章使用的则为文言文。但是,《文学改良诌议》的书写风格是典型的言文合一(又说:文白合一)。文中的描述,有些近似今天的现代语言,比如: "不摹仿古人," "不作无病之呻吟。" 但是该文通篇之乎者也:"广义之典非吾所谓典也,"" 今人犹有鄙夷白话小说为文学小道者,不知施耐庵、曹雪芹、吴趼人皆文学正宗,而骈文律诗乃真小道耳。吾知必有闻此言而却走者矣。"

  众所周知,白话的书写形式早已用于古典中文小说中,比如《水浒》,《西游记》,《红楼梦》,《拍案惊奇》,《二十年目睹之怪状》。红楼梦里面的文字,平铺直叙,通俗易读,同时又文采斐然,幽默风趣。

  《红楼梦》节选:

  "黛玉因问: '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 '你这么个人, 竟是大俗人, 连水也尝不出来. 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 收的梅花上的雪, 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 总舍不得吃, 埋在地下, 今年夏天才开了. 我只吃过一回, 这是第二回了. 你怎么尝不出来? 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 如何吃得'。"

  曹雪芹先生的时代比胡适先生的早一百多年。奇怪之事:既然胡适先生如此推广白话文,反对鄙视曹雪芹等文学小说作家,为何此文不以白话为主?如果《文学改良诌议》完全以白话文书写,岂不可以作为白话文的典范供世人效仿?难道那时的胡先生不会像曹雪芹那样用白话文写作,还是因为必须附庸潮流,以"言文合一"的形式写作?或者,胡适先生文言文,白话文两者都不娴熟。可以推测,胡适先生是在1917年回国之后才逐步开始 "学着"用白话文写作的。因为那个时代,能娴熟地以白话文写作的人也应该不多。

  中国历史上小说不入流,因为是官运不佳的文人而为,比如施耐庵,罗贯中,曹雪芹。没有官位,他们就不需要以文言写作。小说都是以白话在民间流传。文言文是官场的文字,为士大夫所用。而白话文是民间的文字,它们都由文人创作。区别是前者官运享通,后者官场不得志。白话文为官宦文人不齿,因为白话文是失败者与草民用的文字。因此,一个人的文字,也是他的地位象征。一个有官爵的人何以用白话写作,岂不降低身份?

  文言文在学术界的定义分为深文言和浅文言两种。前者以先秦的上古汉语做基础,而后者则依魏晋时期的中古汉语为准则,一直延续到清末。对于早期的深文言,笔者认为可以定义其为"古典文言文"比如像《淮南子》这样的文字。而清朝末年的浅文言则可定义为"近代文言文。"因为无论从书写语气到用词结构,两者都有明显不同。而"近代文言文,"已经日趋浅显,甚至"白话化。"

  清末时的"近代文言文"可以从当时的《申报》窥见一斑。1874年2月26日,《申報》所選錄的《華字日報》有名为《將軍澳罷市》一文:

  "距港之東有將軍澳者,一小村也。土人負販其間,漸成市廛,近來諸物雲屯,頗稱暢旺,朝廷立有營汛於此。設官守土,職有專司,邇日粵海關部派有巡船至此緝查。蓋以防商舶估帆,道經其地者,或有偷漏也。是亦重國課之一道。"

  非常有趣的是,同时期的申报所登广告却已经十分白话:"本馆刊印告白第一日每字取钱五文第二日至第七日按日每字取钱三文第八日起按日每字取钱二文半结算字数先以五十字之处为率多则以十字递加此启。"看来,广告必须广而告之,文字则需要浅显易懂,没必要舞文弄墨的写文言官样文章。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知道,文言文的读着大多是官宦和文人。而广告白话文的读者多为可以"识字"的平头百姓。

  而战国时代的"古典文言文"与清代的"近代文言文"区别明显。比如墨子写的《公输》。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4)。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5)。公输盘诎(6),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翻看上世纪初的书报,比如当时著名的《大公报》文字,虽依然文言兮兮,风格却相似胡适《文学改良诌议》那种所谓"言文合一"的"国语,"现代人不需要翻译,基本可以读懂。1903 年1 月13 日,创刊仅仅半年的《大公报》刊登"来稿",专论世界人类之分种:

  "十九世纪之时局,白种竞争之时局; 二十世纪之时局,白种与各色种族竞争之时局。时代不同,故言论不同。今胜于古,有定然也。今日之时局,天演学大明之世界也。昔以皮色骨法分人种,但仅分人种之区别,无所谓高下; 今以文野之程度定高下,则又天演发达之时代不得不然者也。"

  笔者认为,这种日趋"白话化"的"近代文言文"写法是当时书面文字的主流形式,也代表一种从文言到白话的演变过程。果然,才不出十几年,大公报的语言形式已近现代白话。

  1917年1月10日,《大公报》在报头显著位置刊出《本报特辟教育实业专栏预告》:

  "本报同人以为今日救国大计惟在教民、富民,故教育实业乃国家存亡的关键。拟即日于本报特辟教育实业专栏,广搜名家论著介绍、调查报告,披露各种成绩,以供爱读诸君参考。……"

  再过20年,抗战爆发,《大公报》的文字已经和今天几乎没有区别。1937年7月《大公报》刊登《芦沟桥畔》:"八日夜间,阴森的永定河面,隐蔽了数百卫国英雄之潜行,一刹之间,雪亮的大刀从皮靴中解脱,但是听喊声与刀声交响於永定河上。。。"

  这种从文言到白话的演变可谓与胡适先生的推动不无关系。但是,文言文绝不是像胡适否定的那种"死文学,"而其之美妙在民国初年的小学作文里跃然纸上。以下是民国初年高小学生的文言文作文,文字上妙趣丛生,甚是可爱,寓意上也颇为独到(文字大约写于20-30年代,摘自1946年再版《中学生文选》)。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卢焯坡)

  "星期之日,偕友某君作公园之游。时则春风和煦,园花盛开,草木青葱,群鸟飞鸣,游目骋怀,至足乐也。至音乐亭畔,闻有乐歌之声,自放音机出,因与某君驻足听之。既而环游公园,乃知音机之设,遍于园中。公园之大,一人歌之,千万人得而听之。与民同乐,其斯之谓欤?游罢归来,因为之记之。"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黎寿泉)

  "某星期日,学校放假。吾谓友曰:"时当春日,江水清澈,而江边之景又可玩赏。吾友可往江边垂钓否?"友曰:"可!"乃持竿而行。沿途纵观春景,时则桃红柳碧,草长莺飞,顾而乐之。不觉已至江边矣,余与友乃于垂阳下,选钓鱼矶而坐。则见浪花四散,水天一色,真奇观也。友乃以手持竿,垂于江中。未几,钓线一动,手举竿,遂得一鱼,鱼屡跃而不得脱。余见友得鱼甚喜,余又持竿钓之,终日不获一鱼。友笑谓余曰:"事必学而后能,垂钓亦犹是也!"余曰:"然!当静心以学之。"余遂归,乃留友于吾家宿,遂将鱼烹而食之,味甚鲜美。吾因谓友曰:"今日得鱼之时,鱼跃亦可怜否?"友曰:"彼贪饵而来,是自取也!然贪饵而致死者,岂独一鱼也哉?"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 刘在镕)

  《新撰国文教科书》第七册课文《水仙花》更是精彩:

  早春时,窗下置水仙一盆。父命二子,各作短文记之。兄之文曰:"水仙为多年生之草。叶细长,有并行脉。茎生于叶丛之间。花为伞形,其色白,别有杯形之副冠,色黄。其地下茎为块状。 "弟之文曰: "今有仙子,姿态楚楚。带袅,裙长,凌波无语。名曰水仙,真无愧也!"父见之曰:"兄所作,科学家之文,弟所作,文学家之文也。 "

  以上高小生的文言习作,笔者认为应该定义为"现代文言文。"因为产生的年代(20年代)对应于世界的现代主义时期。虽然文邹邹,但也言兮兮,几近通俗。这些"现代文言文"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寓意深厚,文风古朴,韵味无穷,是现代与古典文字的珠联璧合,一点也没有"死文学"的八股味道。但是,一场白话文运动断送了中国的现代文言文。

  从以上各种文言文的结构分析,我们发现从"古典文言文" (比如《公输》)演变到"近代文言文"(比如《將軍澳罷市》),再发展到现代文言文(比如《水仙花》)是一个正常的文字蜕变过程。这些文字形式承前启后,古今对仗,运应时代,相互贯联。我们因此发现,到了上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时期,中国的文言文在结构与文法上已经相当成熟,无论在文学创作还是媒介交流上都可以不断发展,进而普及推广,自如运用。同时,现代文言文在写作风格与文学创作上也可以富于很大的想像与创造空间。

  正是因为百年前一场五四运动,让今天大多数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再无此文言写作能力。否则,如果今天的人们能够用"现代文言文"写作,创作,将是一种中国文学,文化何种灿烂的情景。试想,如果今天选择某些学校,把文言文作为国文系的必修课与写作课,一定可以培养出国学深厚的学者,并可以创作出更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文字和文学。其实白话文已经与文言文共存千年,兼收并蓄,相辅相成,完全应该同时并行。

  一个胡适,让其夭折,实为可惜,中国现代文学文字之巨大损失也,呜呼!

  胡适先生在《文学改良诌议》文章里说: "故今日欧洲诸国之文学,在当日皆为俚语。迨诸文豪兴,始以"活文学"代拉丁之死文学;有活文学而后有言文合一之国语也。"

  其实,当今各西语种,并非俚语,它们有十分正式的官方写法。甚至有人认为,越正式的书面英文,包涵拉丁文的成分越多。有趣的是,在日本与韩国,也有类似的说法。即在学术论文,尤其历史论著里包涵的汉字越多,越具有深度和分量。

  而当今西方语言学界公认,拉丁文从来没有"死亡,"而仅仅是发展和演变成 "Romance Languages," 包括葡萄牙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或者可以说以上这些语言就是现代拉丁文的表现形式。同时,许多拉丁文又存活于当代英文。西方很多学校要求拉丁文为必修课。而拉丁文不仅是今天梵蒂冈的官方语言,也是医药学,生物学的主要术语。

  英语从古英文(Old English),到中古英文(Middle English),再到16世纪后的文艺复兴英文(English Renaissance) 都是一个语言发展的演变过程。中古英文听上去很像德文,而到了莎士比亚时代的英文,几乎可以与现代人对话了。我们无法说,因为我们今天讲的不是中古英文(央格鲁-撒克逊英文)所以判定它已经"死亡了。" 语言就是文化,而文化只能在发展中推演, 变异。

  那么胡适先生的文言文与白话文水平又如何呢?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胡适先生的生平。据中文维基百科介绍:

 "1891年12月17日未時,胡適生于江苏川沙县。1893年,随母去台灣其父胡传任所。1895年因甲午戰爭而随母親離開臺灣回上海,后回祖籍安徽绩溪上庄,进家塾读书。其父胡传病終于厦门。

  1904年与江冬秀订婚,从三兄到上海,入梅溪学堂。1905年,进澄衷学堂。1906年,考取中国公学。1908年,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选读农科。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于约翰·杜威。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同年,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回安徽绩溪与江冬秀结婚。"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对胡适的教育经历,尤其国文教育经历加以归纳。他大约在幼年受过家塾教育。1905年12岁左右进澄衷学堂读初中。1908年16岁进入中国公学。1910年18岁时留学美国,在康奈尔大学读农业本科专业。1915年23岁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博士,1917年25岁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所以中国25岁就当大学教授已经有100年传统,还是名校,各位不用奇怪)。

  我们再来考证一下所谓家塾。按照百科百度介绍: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 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

  根据以上胡适生平推知,他大约在6-12岁受到本地的私塾教育。从私塾教育内容,以及年龄段分析,胡适的幼年时期所接受的属于儿童启蒙教育,以识字,道德教育为主。而以上列出的儿童教材并不属于深奥的文言文,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之类。

  我们再来看他的中学教育。澄衷学堂据维基百科介绍: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是由晚清上海新式学堂澄衷蒙学堂的校長、教育改革者劉樹屏組織編撰的一套漢字教科書,"專爲小學堂訓蒙而作"。該書收錄了三千二百九十一個常用漢字、七百六十二幅插圖,注重中國傳統小学的教學方式,也引入了西方的科學知識。"

  从以上解说可以看出,澄衷学堂也属于儿童启蒙类教育,以识字为主。但是从教学方法上已经开始引进西式教育的内涵,或者是现代普及小学的稚形。因为在清代,中国还仅仅是以私塾为主的儿童教育。《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属于"说文解字类的书籍。"簡說。為十歲以下學生而設。先釋音。注音某。或注某字某聲。均依字典。次釋義。務以以語剖晰之。次引證。舉其與他字聯綴者。字或有兩音三音備載之。惟生僻者不載。" 因此可以认为,胡适早期教育,在进入澄衷学堂之后,开始受到西式教育的影响。

  他在1908年进入中国公学。这是一所更为西式的学校,在类型上接近与我们现代的高中。维基百科介绍:"中国公学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公学为大学预科或中学)之一,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创立于上海,同年4月10日正式开学,共招学生318人,分大学班、中学班、师范速成班、理化专修班。1906年至1909年,胡适曾在这里读书。"

  很显然,这是一所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早的西式学堂。当时中国兴办西式教育,受到美国所谓实用主义思潮影响。当时科学教科书多为译著。所用语言,比如物理化学,应该更为现代,浅显。在这个时期,胡适可能是最大程度地受到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字,在中学水平的初级训练。

  191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一套《共和国教科书国文读本》供中学四年用。其中收入许多中国历史上的名文,比如《小石潭记》,《阿房宫赋》。还有唐宋元明清的诗文,包括姚鼎,梅曾亮,曾国藩的文章。联想到今天中学语文教育,虽然在篇幅上大大减少,但是却不乏古诗古文,名人旧作。但胡适已经在1910年已经离开国内。因此他并没有读到这些课本。

  和今天的许多青年人一样,高中毕业后胡适在18岁那年(1910年)赴美留学,整个本科四年是在美国康纳尔大学读的。他的留学经历对今天的青年人来说,并不陌生。从今天的学生来观察,我们知道,那些在美国读本科的学生英文一般比在国内的学生好一些,是因为环境使然。但是那些国内中学毕业就留美的学生,他们的中文教育在高中之后基本停止。

  因此,25岁时归国的胡适,在语文上属于可以书写"言文合一"的"国语"水平。他与当时的文学界学者,比如吴宓、黄侃、林纾、梅光迪等人相比,在工诗古文辞各领域肯定不是一个等级的。因为胡适毕竟不是专攻文学与文字的专家。即便对于哲学专业,也仅仅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了两年时间,而且是美国英文系统。尽管他少年受过很好的私塾与中学教育,但基本属于中文初级教育。在对文言文的理解,旨造,运用方面,与当时语言文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很难相提并论,尤其像林纾与梅光迪这样的专门研究文学的学者。怪不得,这些中国文学界的资深学者们对胡适推广白话文嗤之以鼻。试想,就是今天一位25岁仅仅在美国读了两年非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居然一回国就在文学与文字上呼风唤雨,那些资深教授如何容的了他?

  胡适先生至今留下极少的文言文写作。笔者仅仅查到一篇胡适1923年为劉文典的《淮南鴻烈集解》所写的序言。通读这篇胡适先生现存的文言文作品,发现其写作风格十分古旧,反应出他1910年出国前所学的清末文言文写作传统:古板范式,咬文嚼字,八股十足,毫无生气。平心而论,那篇《水仙花》远胜这篇序文。因此可以推论,即便是文言文,在民国初年,比起清朝末年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可惜很快夭折。

  另外,这篇文言文的序言离胡适1917年写《文学改良诌议》已经过去6年时间。既然胡适先生如此推崇白话文写作,为何6年之久,自己还如此之乎者也地用文言写序文,岂不违反初衷?但除此之外,再未见到胡先生的任何文言文论作发表。

  梅光迪先生素有 "述而不作" 之称,惜墨如金,著述很少,却留下六篇文言文:《崐有翁六十寿序》、《正和翁七十寿序》、《双谿老人七十寿序》、《楚白先生传》、《香署先生传》、《岩山先生墓表》。(梅光迪先生仅比胡适先生大一岁)。

  而鲁迅先生也在胡适留美后的那年(1911年)用文言文写过一篇名为《怀旧》的小说(仅此一篇)。旧时的小说大多以白话文居多。鲁迅先生以白话文写小说不知是故弄风雅,还是标新立异。

  《怀旧》节选:

  "吾家门外有青桐一株,高可三十尺,每岁实如繁星,儿童掷石落桐子,往往飞入书窗中,时或正击吾案,一石入,吾师秃先生辄走出斥之。桐叶径大盈尺,受夏日微瘁,得夜气而苏,如人舒其掌。家之阍人王叟,时汲水沃地去暑热,或掇破几椅,持烟筒,与李妪谈故事,每月落参横,仅见烟斗中一星火,而谈犹弗止。。。"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也能邹。"一个人可以阅读大量诗词和古文,但是不一定能够创作,因为阅读属于被动学习,而写作是个人主动创作,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现在有一个电视节目叫《中国诗词大会》。参会竞争者可谓绝对熟读唐诗宋词,可以倒背如流。但是,他们未必会自己创作,书写。笔者认为这种竞争缺乏对参与者创作能力的评估,因此意义不大。旧时代文人,比如红楼梦里的角色们,以诗社形式相聚,即时作诗,绘画,才是真正的水平。背诗再好,记忆力再强,也不是个人的想象和创造。因为,写作就是创造。

  我们再来看胡适先生的白话文写作。《文学改良诌议》应该代表胡适先生中国文字书写的能力和风格,是他最为典范的"言文合一"文章。而里面的"白话部分"实属很不成熟的白话文形式。而他后来的白话文代表作,比如《母亲的教诲》,更加幼稚,比起早他一百多年的曹雪芹已是天壤之别。

  《母亲的教诲》节选:

  "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裡,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裡去敲門;先生家裡有人把鎖匙從門縫裡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是我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

  笔者依此推测,民国初年的写作者与普通读书人,包括那些推广白话文的文人,可能文言文,白话文二者都不娴熟。前者因为阅读多但写作少,后者是由于普通读书人还没有撰写白话文章的经历和习惯。而当时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都没有普及的教育。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和娴熟程度与他的写作量有关。今天的大众由于各类电子软件与通讯工具的极度发达,有很多书写的机会和需求。因此大多数人都具备基本写作的能力。而由于密集频繁的写作和阅读(比如微信和短信),使得人们的写作能力很快提高。这种情形在民国初年肯定是不具备的。那时的人们和现代的比起来,写作量应该相对少的多。

  由于大众在民国初年都刚刚开始用一种新的,还不十分确定和习惯的方式写作(白话文),因此当时经历过一个现代文学和文字的 "混乱时期。" 即便是鲁迅先生的白话文,今天读起来也不甚流畅。因为无论是胡适还是鲁迅,他们都没有系统的白话文写作学习与写作经历。当时也没有白话文的标准和范式。他们读的都是私塾文言文,没有学过,写过白话文(因无师可教)。他们是自从写作开始之后,才逐步摸索,试探,学习使用白话文写作的,因此生疏。而他们的文字,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文字,一种新型的中文写作方式,一种现代书写语言的稚型,也极为富有创造力。但是,中国的现代文学就是在这种读起来还不十分流畅的句型和文字中发展起来的。

  胡适在《文学改良诌议》里写到:"当是时,中国之文学最近言交合一,白话几成文学的语言矣。使此趋势不受阻遏,则中国几有一"活文学"出现,。。。"说明当时的白话文已经普及起来。现在从申报和大公报文字的演变中也可以看出,即便是书面文字,已经流行白话写作。只不过头版的官样文章,重大新闻多用文言形式,以表正式。而民间小文及广告则多于白话发表。百年前中国的教育毕竟十分不普及,不要说可以通晓文言文的人不多,识字者也极少。而为了发展媒体书报,必须采用更为浅显的文字方式。随着媒体发展,民众阅读量不断增加,而白话写作就逐步成为最为有效的书写形式了。因此可以认为,未必是由于《文学改良诌议》才导致白话文的推广。

  自胡适先生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诌议》至今,已经过去整整100年。而中国的文学与文字早已进入所谓 "微信时代。"人人缮写,提笔成章,古字失意,新词乱编。人们很难再从当今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感悟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精髓和内涵。但是,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却可以从阅读并写作一篇文言文开始。而中国文化的结构与精髓也可以在文言文中得以长久的维护。

  笔者因此呼吁中国的教育界学术界重温文言传统,开展,建立现代文言文。并鼓励现代人与媒体按照需求选择性地以文言形式写作,实行文白共存。我们完全有可能在百年后的今天开始普及当代文言文。

  著名导演姜文在这一点上做了极好的尝试。在一封给葛优的邀请信上,他洋洋洒洒,大肆文言:

  优优吾兄:

  壶口一别,竟有二七。春风秋月,杨柳依依。虽谋面不勤,却心存惦记!吾兄凡新作问世,愚弟必争先读之。兄之身手炉火纯青,每令愚弟嚎啕大悦。才惊四海,誉享中外。喜甚幸甚!

  新片筹备井然,故事随信奉上。精华仍在提炼,脚本即将出膛。人物之妙,惊古烁今。且为兄之发挥,提供辽阔疆场。

  深信此角,必能助兄,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届时亿万女粉,翻江倒海,抛家舍业,秋波明荡,不亦艳乎?

  纵使,狡兔八窟,数易家宅,亦难阻。拥趸之风暴,优党之痴狂!直落得,隐身天涯,革面洗肠,不亦喜乎?

  吾兄片中虽无艳星共枕,但有愚弟陪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耳鬓厮磨,却非断臂,不亦骚乎?

  新片除却愚弟之外,尚有发哥亮相。左右拱卫,冬暖夏凉。不亦乐乎?

  喜骚艳乐,应有尽有,揽得雎鸠淑女,亮亮君子何求?闻听吾兄将至,同仁上下,无不开颜。须眉脚扑朔,巾帼眼迷离。鼓瑟鼓簧为兄弟,磨刀霍霍向猪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悠悠我心,青青子衿。恰逢瑞雪早春,恕愚弟威逼利诱。皆因爱之心切,盼之心痒。江东渭北,春树暮云。书不尽言,晤面详之。

  草此即问,全家均安。

  愚弟姜文

  笔者认为,以上邀请函是"现代文言文"绝妙范本,应该为世人效仿。从文字的风格,文采,内容上都颇有新意,所谓旧坛装新酒,已经超过胡适时代的八股文言!

  后记 - 关于胡适的白话电文

  胡适最为著名关于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故事莫过于一道电文。

  胡适:"。。。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请同学根据我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写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还是文言文省。"

  学生文言文电文是这样写的:"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其实这种表述已经在今天的白话文中使用。笔者因此称之为"现代文言文,"甚至可以归其为"现代白话文。"因为我们今天的通信中如果用了以上语言,没有人会觉得奇怪。

  胡适白话文电文:"干不了,谢谢。"并以此嘲笑文言文繁琐。

  其实,文言文才更为简练,同时富有尊敬的语态:"敬谢不敏" (比胡适电文少一字)。

  电文绝不仅仅是用简短的字数来传达直接的信息,同时包涵了作者的态度,礼节,分寸,从而反应一个人的修养与水准。如果这个故事属实,要么胡适先生文言文/白话文功夫未到家,要么他在偏执地狡辩。

  2016年11月5日初稿,于同年感恩节完稿


backchina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中古交恶/卡斯特罗干过什么/中国如何构建世界新秩序/徐志摩三女人/孔子乐事
  • 极简/孙传芳之死/在中国开启民智的,干不过开发民愤的/中国人的穷根/真正的现实比电影黑暗无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