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箴言道︰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所謂“豫”,就是計劃準備的意思。西方文化的思維和行為特點,也是相當重視戰略策劃,預測及準備。
但有意思的是,美國政府和民間對事關中美關系大局的台灣問題,卻一直是重視和準備程度不足。這其中自然有兩大歷史原因︰首先,台灣太小,如果不從可能引發中美兩大國發生直接沖突的宏觀角度著眼,就顯得無關緊要。 再者,整個中國在近現代初期的落後積弱,及美國綜合發展與實力的超前強大,也確實沒有讓美國在戰略思維及潛意識中太把中國當回事。譬如台灣問題,美國一向認為只要把第七艦隊在台灣海峽一橫,就平安無事了。 這即使在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外交關系後的20年,也沒有多大改觀。譬如克林頓政府和目前的布什政府在台灣問題上采取的政策都是開始刻板僵硬,而後才逐步轉向理性務實。 中美台海大戰可能難以收拾 毫無疑問,在兩岸獨統之爭愈演愈烈的今天,在這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美國,如果新一屆政府上台時都要就台灣問題重新習得一遍,那將對台海形勢,中美關系,以至整個亞太地區的穩定發展,增加極大的風險或損害。 不過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持續壯大以及軍事力量的現代化跨越,由台灣問題可能引發的中美直接沖突,尤其是核沖突,目前開始得到美國政府核心部門及主要智囊團的高度重視,這應該被視為一個重要的進展。 譬如美國著名智囊團布魯金斯學會,今年就由兩名重量級研究員主筆,推出了一本關于台灣問題與中美關系的專著《史無前例的戰爭》(A War Like No Other,作者Richard C.Bush和Michael E.O’Hanlon,2007年3月)。 值得一提的是,兩位主筆都曾有在美國政府東亞事務部門任職的長期經歷,對台灣問題的錯綜復雜和敏感關鍵程度都有較深刻的認識。 他們宣稱出版此書的目的,就是希望幫助美國政府和民間全面熟悉台灣問題的來龍去脈,並準備應對處理台灣問題可能為中美關系帶來的重大挑戰。 該書的題目叫《史無前例的戰爭》,主要是因為書作者認為盡管中國作為重新崛起的大國可能對目前的超級大國美國形成多方位的挑戰,但憑著中美兩國人民和政府的智慧與能力,和平發展與競爭應該是主流,但唯有台灣問題可能例外。 而且中美在台海一旦開戰,沖突可能迅速升級,並最終演變成人類歷史上首次的雙邊核大戰,恐怖後果將不堪設想。 互相猜疑會導致局面失控 此書作者認為,台獨勢力的走火入魔,中國實力膨脹的民族主義沖動,美國領導層的意識形態主導,中美台三方由于缺乏有效溝通而對相互意圖的猜疑誤判,都可能導致台海局面失控。 從美國的角度出發,該書認為中美兩國如果因為台灣問題而發生戰爭,以至核戰爭,其結果必定是可悲甚至愚蠢的。這樣的冒險沒有必要,這樣的沖突必須避免。為此,中美雙方應該積極主動地做三件事。 首先,美國應該在台海問題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譬如在台灣執意挑釁大陸而美國勸阻無效的時候,應明確向台灣方面表示美國將不予台灣提供軍事保護。 再者,大力加強中美雙方的高層及時溝通,減少相互誤判,尤其是在北京與台北之間目前不存在正式溝通渠道的情況下,中美之間的溝通,及美國在北京台北之間穿針引線的作用,就尤其重要。最近,中美兩國國防部設立了“熱線”,表現出沿此個方向的努力。 最後,萬一中美在台海出現擦槍走火的情況,中美高層應全力控制局面惡化,不使沖突升級擴大。這包括了中美雙方應事先為台海可能沖突準備控制與談判預案等舉措。 孫子雲︰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據說,美國肯尼迪總統當年在應對“古巴導彈危機”時,曾將此引為座右銘。今天,在可能的台海危機面前,美國似乎開始重溫孫子的諄諄教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