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关键时刻 日本宣布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内阁军事化 特朗普为自己埋下雷区
發佈時間: 12/8/2016 6:06:50 PM 被閲覽數: 11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关键时刻 日本宣布不承认中国市场经

济地位


京港台:2016-12-8 22:08| 来源:多维 |  

  

  中国本月11日将迎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周年,中国在这关键时间点寻求届时外界全面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然而美日相继作出了决绝的表态。

  据日本共同社12月8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8日发布消息称,关于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中的地位,已决定继续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日本将维持容易对不当倾销征收高关税的“反倾销税”机制。

  报道称,这是因为中国尚未解决国有企业等产能过剩问题。日本担心中国的廉价商品大量涌入,与持同样方针的美国与欧盟统一了步调。关于在调查倾销问题时,对象物品按照国际价格估算,而不是按中国国内价格,以便易于征收高额关税的制度,日本在迎来失效期限的11日之后仍将继续实施。

  而在此之前,美国方面也对中国作出了强硬的表态。美国商务部长普里茨克(Penny Pritzker)11月23日称,美国改变中国是否已取得市场经济地位的评估方式的时机尚不成熟,而且也没有要求美国调整反倾销税计算方法的国际贸易规则。

  普里茨克称,市场经济评估严格遵照法律规定的六项标准。虽然她与中国同僚讨论了这个问题,但她在记者会上称:“现在改变规则的时机并不成熟。”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击称,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致力于营造更规范、更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公认的。

  早在今年7月的时候,美国就曾首次公开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事。7月14日,美国方面称,无法在12月WTO会议上自动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存在不足,钢铁和铝方面尤其如此。中国国家干预导致供应过剩和产能过剩,威胁到了全球各地的有关行业。

  对于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今年以来外界给予了比以往年份更多的关注。原因很简单,15年的期限要到了,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节点。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时,中国曾签署附加条款,也为今天的事儿埋下了隐患。其中一条款规定,在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倾销幅度的确定可以不以中国实际成本数据为依据,而选择一个市场经济第三国或进口国的同类相似商品价格,即“替代国”做法。该条款的适用期限是15年,将在2016年12月11日失效。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争取国际贸易各国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也在就这一问题跟相关国家谈判,不过进展并不顺利。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能否被承认,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态度很重要。

  相对于美国的决绝表态,欧盟方面则比较模棱两可。欧盟委员会打算默不作声地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与此同时,它希望成员国准许其出台针对中国倾销产品的新保护措施。德国政府和其他出口强国支持这一立场。德国认为,如果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年后仍不给予其市场经济地位,就是对北京政府的侮辱。

  德国担心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会招致报复。对德国汽车工业而言,中国是最重要的出口市场。而意大利总理伦齐以及西班牙、葡萄牙和一些东欧国家领导人呼吁对华采取强硬方针,拒绝给予后者市场经济地位。他们对来自远东的诸如太阳能电池板、钢铁制品和陶瓷制品等威胁到整个欧洲工业的倾销产品感到强烈不满。

  

  王毅呼吁欧洲遵守承诺(图源:Reuters/VCG)

  针对欧洲方面的反对声音,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今年5月曾表示表示,中方不希望有人继续带着有色眼镜,更不愿看到有人要开历史倒车,中方对欧盟的要求是5个字:请遵守承诺。

  此外,美国方面不仅是自己反对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还施压欧盟方面也这么做。据《金融时报》2015年年底透露,美国警告欧盟国家称,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妨碍欧美国家采取措施阻止中国向其倾销廉价商品。美国官员警告欧盟称,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无异于“单方面解除”欧洲对中国的贸易防御。在这些美国官员眼里,这是欧洲人为了获得巨额投资而试图讨好中国方面的最新例证。

  目前为止,俄罗斯、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已经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除了美欧之外,日本、加拿大和印度等国也尚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印度教徒报》11月18日还报道称,印度“高层官方消息人士”透露称,印度不会主动承认中国的这一地位。

  在美日带头反对之下,中国能否在今年12月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仍是一个大问号。





热评:内阁军事化 特朗普为自己埋下雷区(图)


京港台:2016-12-9 04:30| 来源:多维新闻 |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专题)(Donald Trump)最佩服或敬畏两种人,一种是商业上的赢家,另一种是战场上的将军。特朗普搭建的内阁雏形就凸显这两个特点,所以被贴上了“最富有”内阁和“军事化”内阁两大标签。这种人事安排均遭到自由派媒体及民主党人的批评。但保守派普遍认为,特朗普这种安排无可厚非。

  特朗普毫无政治及军事经验,竞选期间曾批评奥巴马政府不能“善用”军人,一些指挥官也是窝囊废。但是,等到真的和军人面对面交谈后,特朗普总会发出“了不起”的感叹。有人调侃称,唯一能让特朗普改变自我认识与言行的人,莫过于美军高级将领。军人言行总能令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耳目一新。

  比如,在同退役海军三星上将马蒂斯(James Mattis)对话中,特朗普被后者在美国军事及情报方面的立场所折服,认为马蒂斯就是现代版的巴顿将军(George S. Patton),随即将其锁定为下届国防部长人选。对于自己选定的国安顾问、退役陆军中将弗林(Michael T. Flynn),如果不是因为国会反对,特朗普最初希望他担任国防部长或国务卿。

  除了马蒂斯和弗林,特朗普提名的其他军人阁员还有:毕业于西点军校、海湾战争时期担任陆军军官的蓬佩奥(Mike Pompeo)担任中情局局长、退役海军四星级上将凯利(John Kelly)担任国土安全部部长。

  特朗普还在考虑任命海军上将罗格斯(Michael S. Rogers)担任国家情报总监,退役陆军四星上将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担任国务卿(目前来看这一可能性越来越小)。另外,特朗普的白宫首席战略师巴农(Stephen K. Bannon)也曾当过10年海军。

  很多人担心,内阁中军人太多会让美国外交“军事色彩”浓厚,外交比重会相应减少。甚至有人预测,特朗普因此会走向“独裁”。其实,这有点夸大其词。

  美国权力设计初衷就是为了防止出现“军人独裁”,所以宪法明确规定军人不得参政,须听从文官(平民)指挥,也就是说,文官控制军队和政府。当然,除此以外,为了防止文官权力的集中化,权力设计者最终将“军权”一分为二,即总统为三军统帅,国会掌握军事财权和宣战权。

  国会1947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 将陆军部和海军部兼并,成立国防部。当时这一法案规定,国防部的部长必须是平民(即文官),禁止任命退役不满7年(最初是10年)的军人。马蒂斯退役仅3年时间,这意味着如果他要正式就任国防部长,必须国会特例通过豁免条款。这在共和党控制的国会,阻力不是很大。

  而且,军人不一定会成为称职或留名的阁员。过去也曾有一些军事资质无可挑剔的军人入阁,但担任政府官员后建树则不一。福特(Gerald Ford)和小布什(George W. Bush)的国安顾问考克罗夫(Brent Scowcroft)当时是一名退役空军军官,在冷战时期对美国外交部门的协调与政策的制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直至苏联解体。他因此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国安顾问。

  

  特朗普外交政策引发关注(图源:VCG)

  里根(Ronald Reagan)的国务卿海格(Alexander Haig)曾是一名陆军军官,但他上任不1年多便辞职,外交政绩乏善可陈。不过,里根时期的幕僚长鲍威尔(Colin Powell)后来在小布什时期担任了国务卿,算是军人里面入阁比较成功的一位。奥巴马政府退伍军人事务部部长辛塞奇(Eric K. Shinseki)也是军人出身,但从目前特朗普的言行来看,老兵的利益并没有完全被照顾到。

  所以,军人入阁其实也有“政治上”和体制上的一些约束。他们能发挥多大作用,完全取决于总统的授权和现实的需要。

  特朗普在内阁人选的“面试”过程中,优先考虑军人,可能和军人的某些特质有关。军人讲话直入主题,言辞犀利,提出问题后就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军人一般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只有唯命是从。军人也不注重意识形态和党派差别,不论政治上的左与右,他们只关注军事行动本身。所以,军人在大选期间很少批评特朗普。

  特朗普主张重建强大军队就离不开“军人辅政”,因为传统的学者型政客,特朗普并不太信赖。但是,内阁中军人太多,一般都会引发和文官在外交及国安领域的意见冲突。奥巴马总统的第一位国安顾问琼斯(James Jones Jr.)的军事资质无可挑剔,但进入白宫后因不太会玩弄政治,加上时任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外交上的强势姿态,他最终在奥巴马执政早期就被迫辞职。

  所以,特朗普重用如此多的“退休”军人,最大的挑战就是把握好他们之间的权力和话语权分配,否则这样的内阁只会更加分化。罗姆尼(Mitt Romney)这位特朗普看好的国务卿人选迟迟未被敲定,除了和特朗普家人反对有关外,也和他与弗林及马蒂斯在对俄关系上存在差异化主张有关。这种分歧在国安会弥合有很大的难度。

  而且,在自己外交及军事经验为零的情况下,特朗普也要在国安与外交上把控绝对的权威。特朗普即便要施行“善政”,同时也要提防军人“擅政”,避免他们错误主导美国国安及外交决策。某些被重新启用的过气军人,对有些地区及国际形势的观察与认识,明显与现实脱节,难免会出现误判。这是特朗普执政面临的一大考验。当然,这都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特朗普一句话让波音股价蒸发十几亿 今天他又改口
  • 北加州外海发生6.5级地震 旧金山居民有震感(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