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川普可能任命亲俄的他当国务卿/越来越多美国公司 离开中国市场
發佈時間: 12/10/2016 11:36:26 PM 被閲覽數: 69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川普可能任命“亲俄”的他当国务卿

(图)

京港台:2016-12-11 12:05| 来源:BBC中文网 |    

  

  在被外界纷传成为国务卿人选之一之际,埃克森美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与候任总统特朗普(专题)会面。

  美国NBC新闻频道引述接近特朗普的消息来源说,蒂勒森可能下周获任命。

  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伯尔顿将成为他的副手。

  现年64岁的蒂勒森拥有丰富的国际谈判经验,与俄国总统普京也有工作交往关系。

  当国际社会就侵占克里米亚对俄国实施制裁时,他公开对此提出批评。

  《华尔街日报》日前曾报道说他进入国务卿人选名单跟普京有关。

  埃克森美孚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

  他2014年时曾预言,美国到2020年将实现能源自给。

    中国关联

  当时他还透露,埃克森美孚开始与中国石油公司共同研究评估中国页岩资源潜力。

  埃克森美孚的前身标准石油19世纪20年代就进入中国,主要经销煤油。1970年代后期中国改革开放后重返中国,开始从事陆地和海上的勘探业务。

  其在华业务领域不断扩展,包括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销售、发电、炼油化工和成品油营销一体化业务、润滑油等石化产品的生产销售,经营连锁加油站等。

  蒂勒森1952年出生在得克萨斯州,1975年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毕业,获工程学士学位。

  他当年加入埃克森美孚,职务是生产工程师。他的埃克森美孚职业生涯包括先后执掌公司的美国及国际分公司,包括也门、俄国的业务。

  2004年,蒂勒森出任埃克森美孚总裁,2006年继续升职为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洛克菲勒家族2008年曾设法将董事会主席和首席i执行官职务拆分,由两个人担任,以便监督,但未获股东大会多数支持而作罢。

  

  他的一揽子年收入从2012年的4030万美元减到2015年的2720万美元。

    俄国关联

  蒂勒森与特朗普私下见面正值美国情报机构声称俄国干扰了美国大选的最后阶段,导致特朗普胜选,而不是像以前所以为的那样单纯干扰美国选举进程。

  特朗普的过渡团队已经就此向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发难,称作出这份评估报告的正是当年声称萨达姆·侯赛因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那些人。

  他的发言人说,情报机构内部有些人“对大选结果很恼火”。

  资深共和党人罗姆尼也曾被传是国务卿的可能人选。另一名可能的候选人,前纽约(专题)市长朱利安尼,上周宣布退出政坛,回归私营领域。

  朱利安尼曾为外国政府从事商业咨询业务,可能引发利益冲突质疑。




热帖:​越来越多美国公司 离开中国市场(图)



京港台:2016-12-10 06:28| 来源:中国日报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美国公司都把中国市场视为世界上最大的商机,但是这段时间可能已结束。

  据CNBC新闻网报导,本周,麦当劳(McDonald’s)正在谈判出售其中国店面,并将其名称授权给中国公司。而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也决定采取类似行动,并在上个月将其中国业务分拆为一家名为Yum China的公司。

  可口可乐(Coca-Cola)宣布,计划在11月出售其中国装瓶业务;美国国际纸业公司(International Paper)在3月份表示,它正在出手其在中国和东南亚瓦楞纸包装业务。

  外国人在中国开设零售业 困难又昂贵

  国际律师事务所哈里斯?布里肯(Harris Bricken)的律师、中国法律博客(China Law Blog)作者丹·哈里斯(Dan Harris)评论说:「现在的趋势是,外国人在中国开设零售业务是困难和昂贵的。」

  「我们多年来一直试图督促许多客户不要这样做,而是应该像麦当劳和百胜品牌正在做的那样,就是说将你的品牌和你的知识货币化套现,而不是去做所有的具体工作,费力地在中国维持。」哈里斯说,「中国是一个很艰难、很艰难的市场。」

  麦当劳在3月份表示,他们正在为关键的亚洲市场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去年,百胜餐饮集团也指出,决定出售中国店面是「严谨的战略选择」。

  快餐公司是近三十年前进入中国的主体。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富裕,挖掘中国消费市场的机会似乎呈指数级增长。但障碍也随之出现:在中国的美国快餐连锁店正在被食品安全丑闻缠身,其它公司也已遭遇到智慧财产权,如商标被盗的境况。

  总部设在芝加哥(专题)的美中商会总裁西瓦?亚姆(Siva Yam)说:「我们看到很多美国公司都在为他们在中国的经营而挣扎着。市场更加成熟了,我们看到前往中国的美国公司数量正在大量下降……相反,他们都回到美国来了。」

  美国商会去年的年度报告发现,32%的受访会员企业没有扩大在中国投资的计划,这一比例高于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的百分比。

  根据1月份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已经迁出或计划将所运营业务迁出中国,其中38%将业务迁回了美国,或迁往加拿大或墨西哥。

  在中国的外国公司不仅要面对中国本土企业拥有当地经商经验或政府支持的优势,中国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也进一步增加了外国公司面临的挑战。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在放缓,从几年前的两位数增长降到最近公布的6%多一点儿。

  美国农民在中国的生意仍然做得很好,尤其是大豆等作物的出口。农业是美国在同中国的贸易拥有顺差,或出口超过进口的少数几个领域之一。

  中国消费者激增?仍未发生

  对大宗商品敏感的美国公司如卡特彼勒(Caterpillar)在中国进行了大量投资,像苹果这样的消费导向型公司也紧随其后,希望瞄準中国的消费者。

  通常被视为中国工业健康状态指标的铜价,从2011年的峰值下降了40%以上,卡特彼勒在中国的销售和收入可能将出现连续四年减少的局面。苹果公司的大中华区销售额,自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同比下降超过25%,而之前为两位数增长。

  定期调查中国商贸的「中国褐皮书国际(China Beige Book International)」首席经济学家德里克.?西塞(Derek Scissors)表示:「可能你正在期待中国消费者的激增⋯⋯但你就是等不来它,一些消费品公司就是无法看到上涨希望的来临。」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不止百万中国人岗位被夺 川普已撕破面具/俄干扰美国大选 奥巴马下令彻查
  • 联合国呼吁全球人人挺身维护人的权利/美驻华大使:不接受有中国特色的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