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BBC称《对华战争》纪录片引热议:中美会否开战/中国先声夺人,中美冲突大戏帷幕拉开
發佈時間: 12/24/2016 10:15:02 PM 被閲覽數: 11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BBC称《对华战争》纪录片引热议:

中美会否开战?


京港台:2016-12-25 10:21| 来源:参考消息 |    


  

资料图

  12月25日报道 英媒称,近日,英国的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不仅在英国观众中引起激烈讨论,也让万里之外的中国网民热议不已,中美两大国真会“开战”吗?

  特朗普(专题)政策成焦点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2月19日报道,过去一年来,世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局势似乎被一系列“黑天鹅”事件搅得大乱,特朗普“逆袭”当选美国总统似乎标志着2016年之乱趋于高潮。特朗普尚未上台,世界媒体的聚焦中心已经转向他的一举一动,包括他的组阁人选,由此分析他未来的政策走向。而他违反惯例和台湾(专题)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专题)通电话以及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出涉及南海(专题)、人民币(专题)等话题的帖子,更引起了世界特别是中国网民关注。

  此外,过去一年来朝鲜(专题)爆发核试验加导弹试射,“萨德”部署在韩国(专题)争议不息,南海风云备受聚焦,东亚安全局势波诡云谲。在地区争议背后,中美两大国如何发挥各自力量来稳定局势?两国的国际外交博弈是否走向不可控?

  纪录片在中英引热议

  居住在英国伦敦的记者兼制片人——77岁高龄的约翰·皮尔格亲自兼任出镜、解说,试图从宏大的历史和全球的角度来看待今天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拍摄出《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一片。该片从对美国外交军事战略批评的角度,指责“美帝”开发核武器的“阴暗历史”,包括即使在主张无核世界的奥巴马政府时期,“仍投资千万亿美元加强核武库和在亚太建设一系列包围中国的军事基地”。

  皮尔格以强烈批评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外交政策著名,认为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受到帝国主义驱使。在这部最新的片子里,他也指责美国外交政策制造“中国威胁论”,并警告核战争有可能在擦枪走火的形势下爆发。片子以美国大选中发出“对华强硬”的特朗普上台结尾,担忧未来的中美关系走向。

  纪录片指出,一旦核战争爆发,就不会有绝对的胜利者,光核污染就将导致气候急剧变化,殃及全人类。

  报道称,该片在英国播放后,有赞叹,有批评,在影片的“主角之一”中国也引发众多热议。

  历史和现实的美中关系

  纪录片播放,以及后来皮尔格接受英国媒体采访,也大量论及美国和中国关系现状,包括中国在接受了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崛起,中国已经是美国债务25%的持有方等等。虽然美国军力是中国军力的数倍,但中国也是核大国,也有致命的核打击能力。

  一部纪录片很短,要概括中美关系的全貌和方方面面的确很难。

  报道称,如果回顾看看过去中美外交关系的发展,人们会发现中美之间早在1949年之前,美国政府一些官员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们就建立了不少友谊联系,特别是美军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时期。不论是美军驻延安小组,还是包括斯诺在内的美国记者,都实际上为后来尼克松和毛泽东开启的美中关系正常化留下历史伏笔。

  然而,如同今天一国政治和外交政策可能受到国内保守政治影响一样,中美两国正常关系发展进程都分别受到了各自国内和国际政治的影响。所幸的是,上世纪70年代,高瞻远瞩的两国领导人管控了分歧,恢复了沟通交往。

  即便在建立外交关系后的多年里,美中关系也是在外交博弈中逐渐走向成熟。但外交博弈不时带来“擦枪走火”、掀动地区乃至全球安全的惊心动魄。

  中美合作与协调至关重要

  报道认为,回顾中美外交史,人们发现,“美国总统在上台前和上台之初,迫于国内不同集团的种种利益”,不仅做出对北京的强硬态度,还在一些中国方面认为是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触动中国的神经,不仅是领导人的,还有民众的。

  如果把一些摩擦等可以称为领导人也许可以管控的外交博弈的话,包括上世纪90年代美国老布什政府对台军售,克林顿政府被认为支持“台独”、打破惯例在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前容许当时台湾当局领导人的李登辉到访美国等,那么另一些突发军事事件的后果难以逆料,包括1999年美军战机“误炸”中国大使馆,以及2001年中美军机相撞事件等。

  今天,中国和美国的经济乃至战略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才有了G2的说法。但是一个关键问题是,在所谓“民粹主义”蔓延世界各国的今天,各国领导人如何说服对现状不满的民众保持和服从理性的政策选择呢?

  也许,人们有理由乐观地相信中美领导人都能认识到中美两国的合作与协调对整个世界都至关重要,特别是世界经济尚处在困难和不稳定之中。




中国先声夺人,中美冲突大戏帷幕拉开


作者:wjbf  于 2016-12-24 --贝壳村


12月14日中国称拟对美国汽车制造商实施制裁(见《敏感时刻中国拟制裁美企,开启贸易战?》)。今天,12月23日,央视宣布中国正式处罚通用汽车,罚款为2.01亿元,理由是价格垄断。这一行动很可能与12月21日鹰派经济学家纳瓦罗(Navrro)受任特朗普团队有直接关系(见《Peter Navarro 正式受命加入特朗普政府,中美冲突箭在弦上》)。

中国早期制裁警告似乎试图给特朗普一个下马威,阻吓特朗普在对华贸易上的叫嚣。这个套路也许以前管用,美国企业可能回头游说白宫,最终白宫回心转意。但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纳瓦罗受任加入特朗普白宫团队让北京失去希望。很明显,警告不仅没有作用,情况反而恶化。为了秀肌肉,北京先声夺人,放了第一枪。尽管特朗普还没上任,中美贸易战已经打响。一旦特朗普就任总统,大权在握,想必不会示弱,届时定会子弹横飞,硝烟四起。

除了贸易冲突,北京上周五,12月16日,还在公海俘获一艘美军无人舰艇。尽管北京旋即将无人潜艇归还美国,但这一行动事实上是在军事对抗上打了第一枪。目前美国反映低调,但特朗普上任后,他的国防团队绝对不会自甘寂寞,无所作为。

当然最先挑战中美关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特朗普自己,他和台湾总统蔡英文通话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也许特朗普的言论迷惑了很多人,以为他喜欢闭关锁国,不愿介入国际事物。但诸多迹象表面特朗普已经锁定中国为最大敌手(见《更多证据:特朗普锁定中国为头号敌手》)。如果对此还有任何疑问,纳瓦罗的任命彻底对此盖棺定论。

事已至此 ,北京选择主动出击,先声夺人,也许希望这样可以占上风,或增加讨价还价的砝码。不过轻视特朗普团队将会是致命错误。北京强调贸易战彼此都会受伤,但北京应该清楚中美贸易对北京的重要性远远大于美国。事实上,叫嚣“新型大国关系”没有什么好处。正道是经济上更重视公平,共赢;政治上认同普世价值,加入国际民主潮流;军事上和周边修好。否则北京作茧自缚。

(注:链接引文被admin禁止,读者请自行检索,如有不便,深表歉意!)

作者:藿香子
时间:2016年12月23日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奥巴马签署法令 美国与台湾关系大突破/湾区普降大雨 航空运输大停顿
  • 川普继续放话:就来一场军备竞赛吧/不仅要加强核武 川普还有一招更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