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祝福/仰华案/72年前最美的平安夜/刘亚洲能否完成上帝的嘱托/教会里的神学院/唐崇荣:成功神学
發佈時間: 12/26/2016 8:18:02 PM 被閲覽數: 55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霞的祝福


作者:秋梦阑珊  于 2016-12-25--贝壳村



送上霞的祝福,祝朋友们节日快乐!


有时候,找不到快乐的理由,却也找不到不快乐的理由,于是,心便平静下来,像今晚在最后一丝霞光笼罩下的湾区的水面。

学会长曝之后,便常常迷惑,为什么再汹涌的波纹都会被时间抹平,而照亮天边的一线亮光,却被时间数十倍放大。

当被生活的平淡和劳累烦扰的时候,我喜欢到海边去看海浪。奔涌不息的波涛似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看着它们永不停歇的脚步,我感觉自己又重新充满了力量。

在海边看落日西沉,霞飞海上,那种场面尤为壮观。那是言语所无法形容的大美,凝视着此刻的情景,人唯有沉默,心却随着霞飞浪涌。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量变能引起质变的道理在海水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吧。通常水给人们的印象是温柔亲切的,所以才有柔情似水的说法。

然而,海里的水却变幻莫测,这一秒钟很轻柔地漫上海滩,下一秒钟,可以变成怒涛滚滚,不仅卷沙,人若不小心,还会卷人。

如果我对你说,无论你如何来去无踪,我都会像这块屹立的礁石一样在这里等待,那么我将会赢得你的尊敬,还是会被你笑话。

仔细观察,发现天上和地下其实常常会互相呼应,比如这些云霞和海浪的形状。

也许这个世界的美丽,就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虽然晚霞是主角,海浪却有喧宾夺主的嫌疑,它们变着花样,在镜头面前展示它们的千姿百态。

夕阳完全沉下海面,此刻又重归宁静。祝福大家平安快乐!



72年前,那个世界上最美的平安夜

(图/视频)

京港台:2016-12-25 04:42| 来源:综合新闻 |


    

  “今晚是平安夜,不准杀戮,把枪给我。” 世界上最美的平安夜

  

  

  阿登战役

  世界上最美的平安夜

  钟二毛

  1944年12月16日,希特勒打响二战最血腥的战役——阿登战役。这个战役前后厮杀一个多月,德国与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双方伤亡惨重。德军伤亡人数达10万,盟军伤亡8.1万,其中美国士兵占95%以上,达7.7万人,牺牲近2万将士,是美军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

  

  故事发生在1944年12月24日,平安夜。

  地点是德国战区许特根森林(HürtgenForest)。森林深处,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维肯(Elisabeth Vincken)的德国妇女,为了逃避战乱带着12岁的儿子弗瑞斯(Fritz Vincken),住在林中一个用于狩猎的小木屋里。远处,枪炮声依稀可辨。

  伊丽莎白•维肯做了一顿鸡肉餐,和儿子静静等待丈夫回来团聚。丈夫应征在附近小镇当民防军,是一名厨师。每天的食物靠丈夫带回来。

  大雪封山,战火未灭。丈夫还能回来吗?

  突然,有人敲门!

  小弗瑞斯以为父亲回来了,跑去开门,呀,是美国大兵!

  两名戴着钢盔的美国大兵站在门前,还有一名则躺在雪地上,像死去一样。其中一人用他们不懂的语言说着什么。

  这三个美国大兵是美军第8师第121步兵团的士兵,与自己部队走失,在满天风雪中,他们一面躲避德军的追击,一面寻找己方阵地,已经在森林整整徘徊了三天三夜,饥寒交迫,身上满是冻伤。其中一个美国兵大腿中弹,失血很多,生死未卜。

  荷枪实弹的美国大兵,没有一脚踹开木屋,没有举枪杀人,他们站在门前恳请主人收留。

  伊丽莎白懂了对方的意思,沉默着。儿子小弗瑞斯看着母亲。纳粹德国规定,收留敌军者格杀勿论!这一点母子心里清楚。

  出人意料的是,伊丽莎白把美国大兵请进了屋。她将伤兵安置到小弗瑞斯的床上,将床单撕开做成绷带为伤兵裹伤。她让儿子去弄一桶雪,为冻伤的士兵揉擦手脚,又让他去把家里公鸡捉来,另外多拿6个仅剩的土豆,做成圣诞晚宴。

  简陋的木屋,香气四溢。

  这时候,又有敲门声!

  小弗瑞斯以为又是迷路的美国大兵,去开门,发现是4名德军士兵!

  德国士兵说他们与自己部队走失,在森林中迷了路,要借宿一晚。

  伊丽莎白温柔地说:“欢迎进来暖和身子,也欢迎和我们共享圣诞晚餐,不过我们还有其他客人,这些人不是你们的朋友,希望你们容纳他们。”

  德军士兵警觉并厉声追问:“是美国人吗?!”

  伊丽莎白问答说“是”:“今天是平安夜,你们谁也不准在这里动干戈,请将武器放在门外。”

  德军士兵眼睛盯着伊丽莎白。伊丽莎白静静看着德军士兵。最后,德军士兵放下了武器,走进小木屋。

  小木屋内的美国大兵,早已准备好决一死战。一名叫拉尔夫•布兰克的士兵已经亮出了手枪,手指扣在扳机上。

  伊丽莎白拦在他们面前用法语说了同样的话:“今晚是平安夜,不准杀戮,把枪给我。”

  伊丽莎白收缴了美国大兵手枪。

  德美两方士兵就这样共处一室。因为房子太狭小,双方士兵不得不紧紧地挤在一起,肢体碰触。他们彼此提防着、警惕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斗随时会发生。

  唯有伊丽莎白面带微笑一边和他们说话,一边忙来忙去准备圣诞晚餐。

  小木屋的温暖、食物的香气、伊丽莎白慈母一般的热情与平和,让士兵们紧绷的神经慢慢松弛下来。美国兵将自己的香烟盒掏出来,请德国士兵抽烟,德国兵则从背包中拿出一瓶红酒和一块面包,与大家分享。一名德国兵走过去为美国伤兵检查伤口,并用自己的急救包为他处理包扎枪伤。这位德国士兵是几个月前才从海德堡一所医学院肄业一个的学生。他能用英语与美国兵交流。他告诉美国兵说,因为天气寒冷,伤口兵没有感染,仅是失血太多,应该无生命危险,休息和营养会使他恢复健康。双方的猜忌与警惕渐渐消失。

  晚餐端上了桌,伊丽莎白开始做饭前祈祷,她含着眼泪祷告说:“感谢主的恩典,让大家能在这场恐怖残酷的战争中和平地共聚一室;在这个圣诞之夜我们承诺不分敌我,友好相处,分享这顿并不丰盛的圣诞晚餐;我们祈祷尽早结束这场可怕的战争,让人人都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乡,儿子可以和妈妈团聚,可以与姐妹拥抱。”

  

  《寂静的夜》剧照

  伴随祷告声落下的是,年轻士兵们的眼泪。他们想念家乡和亲人,渴望和平。

  这个平安夜,7名士兵同床共眠。

  第二天早上,伊丽莎白给美国伤兵喂了鸡蛋汤;德国下士用地图告诉美国兵他们阵地的所在地,并特意告诉他们不要去蒙夏镇;因为德军已重新占领该地区,去那里等于自投罗网。德国兵还做了一副担架,给美国伤兵使用。双方再三感谢伊丽莎白和男孩弗瑞斯之后,握手告别,朝不同方向离去。

  故事仍没完。14年之后,1958年,小男孩弗瑞斯长大了,他居然移民到美国夏威夷,还开了一家比萨饼店。在美国朋友的敦促下,他把这段经历写了出来,投稿给《读者文摘》。

  

  弗瑞斯

  多年来,弗瑞斯一直渴望与7名士兵重逢,但迟迟不能如愿。直到整整51年之后的1995年,美国电视系列节目《未解之谜》,将弗瑞斯的故事制成视频播出。不久,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镇一家养老院的一位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未解之谜》,他那儿的一名二战老兵,多年来也在讲述同样故事。很快,相隔51年后,弗瑞斯和拉尔夫再次见面。二人相拥,喜极而泣;拉尔夫对弗瑞斯说,“你妈妈救了我们的命!”

  后来弗瑞斯又联系上了另一名美国兵,但他,却始终未能找到那些德国士兵。

  

  弗瑞斯与他和母亲当年拯救的美国大兵R. Blank会面,就是那位在小屋里掏出手枪的拉尔夫•布兰克。

  弗瑞斯2002年辞世。同年,好莱坞出品了一部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电影,名字叫《寂静的夜》(又名《遭遇平安夜》)。






谢选骏:刘亚洲能否完成上帝的嘱托



2016年12月26日

  
                       
     刘亚洲上将的《西部论》,写作时间很早,盛传在外。在刘亚洲看来,“中国西部是一个伟大的空间。向西,不仅是我们的战略取向,而且是我们的希望,甚至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优异的地理位置(接近世界中心)给了我们强大的动力。我们应当把西部看作是我们前进的腹地而不是边疆。”,今天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开通欧亚铁路列车等,是否有将西部乃至中亚打造成中国腹地的设想在里面呢?不过,西部的问题也很多,尤其是新疆、伊斯兰,中国又应该如何应对?以下是文章全文:
    
    刘亚洲:中国崛起与伊斯兰的衰落
    
    一百多年前,清朝政府内发生了一场大争沦:要海防还是要塞防?当时的形势是:两方列强屡屡从海上打击天国。俄国占伊犁,窥新疆。阿古柏起事,在喀什成立了独立的汗国。新疆一时汹汹。李鸿章等人建议放弃新疆,全力经营海上长城。六十四岁的左宗棠愤而抗争。他说:中国的山川形胜,皆起目西北。弃两部即弃中国。西部安定,中国就等于安定了一半。慈禧太后支持左宗棠。左宗棠遂抬着棺材出玉门天。湖湘子弟定天山。两部无虞,祖国大安。
    
    再往上溯,自汉武帝始,汉族人就大规模挺进天山。霍去病、陈汤、班超,黄沙百战。窦宪勒石燕然。匈奴自新疆西窜,引起了世界性的多米诺骨牌民族大迁徙。凡是强盛的中原王朝,无不向西用兵。中原板荡时自做别论。小时候读历史,我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历代统治者要反复争夺那块当时被人们看作的不毛之地?后来我想通了,那里是中国的命所在。
    
    用中国的眼光看中国,中国是一块大陆。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中国是一个半岛。美国历史学家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说过,中国是“东亚大半岛”。半岛生存,需要纵深。古人没有海洋视角,尚代代耕耘西部。今天人们的地理视角已从海洋升腾到空间。地球已是一村。我们更要垂青西部。
    
    一、世界中心
    
    地理即命运。
    
    伟大的战略家从来看重地理。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谁统治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心脏地带,准统治了心脏地带准就统治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整个世界。)是对历史上大战略家的行为和轨迹的归纳与总结。大战略冢们要么控制世界中心,要么创建一个世界中心,聚集财富和权力,并向周围辐射。今天世界没有大战略家,但有大国。注视大国就等于注视世界。
    
    美国风骚已极。读美国二百年史,可触摸一条清晰的、明确辐射全球的战略脉络:首先建立清明公正的国内政治,清除一切自我抵消的因素,努力在北美创建一个世界中心;次后,将周边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再而,一只脚踏进欧洲。美国两党执政,各有其纲领,但在国家战略方面一致得如同一人,并坚忍不拨地向前。美国利用了世界历史上每一个机会,终于独步全球。这样的事实,让世界上每一个超过二百年历史的大国感觉羞愧。
    
    二十世界中叶以后,美国的重大外交和军事活动基本都是围绕着中东和小亚细亚地区展开的,反之,都不会引起美国太大注意。二十世界九十年代至今,美国在此地连打几仗。许多人以为它是为石油而战,但全部意义肯定不在于此。根本的原因是:美国的战略利益还没有单纯到这一步。如果在美国打第一次海湾战争时只相信它为石油而战,你差不多没希望了;如果在美国打下阿富汗后还相信它为石油而战,你差不多就没救了。世界今天不缺石油。如果我们不惊慌失措,石油就够用。如果惶惶不可终日,石油就不够用。石油也不是一个国家兴衰的砝码。缺油的德国和日本在战后为何得以复兴?富油的苏联为何解体?况且,石油总有用尽的一日,人类还要生存。英国开拓世界时是“商人”,美国开拓世界时不只是“商人”。有人说:石油是中东之宝,也是中东之祸。我说它完全是宝=如果中东有祸,祸在别处。莫把表象当本质。
    
    本质何在?美国现已步入它全球战略的关键一步:控制世界中心。哪里是世界中心?中国历代统治者认为中国是世界中心,其实中国从来不是世界中心。我们只要看一下世界地图就一目了然:世界中心正好在中东。地中海是世界的肚脐。这里的中东指的是“大中东”,是指西起埃及,东至阿富汗,北到巴尔干的广袤地区。这儿是八千年历史的靶心。这儿是世界的十字路口。自古以来,伟大的征服者部把目光投向这里。亚历山大有实践没有理论。拿破仑有理论但来不及实践。拿破仑把此地看作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从这里回顾古代。从这里瞻望未来。他若在欧洲大陆成功,下一步要做的事必然是通过中东把世界力量整合,以创造新的文明。拿破仑之前,彼得大帝为此地发狂。他写过的《向南方的最后冲刺》着作,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情书。斯大林、勃列日涅夫为实现被得大帝的遗愿奋斗过,失收过。甚至连希特勒和日本人也远远地向它投来一瞥。日本人陷在中国和太平洋不能自拔,却匆匆向印度进军.就是此理。规律是,这个星球卜凡有能力的霸权问鼎者,均爱此处。
    
    帝国生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腹地,一是中心。今天,中国需要腹地,美国需要中心。美国的腹部已坚硬无比。美国是个有野心的国家。卡里金斯说:“如果说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有一种共同的品质的话,那就是,他们的目光始终面对着前方,遥望国力所及以外的远方,关注着在视野那一边的远景,而且敢于迈开脚步奔赴那未知的前程。”尼采的话正是今天美国人的最好注脚:“就我本性来说,我是好战的。攻击,这就是我的本能:”可以不夸张地讲,以阿富汗战争为发端,美国已开始收拾世界河山。“9·ll”之后,美国可打的地区很多,可选的敌人更多,却一头扎进阿富汗。它确实老谋深算。从这个蒽义上讲,“9·11”对美国既是灾难,更是礼单。苏军撤出阿富汗,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美军进入阿富汗,则标志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伊拉克更是地缘政治中的龙头。伊拉克(IRAQ)一词就是古阿拉伯语“血管”的意思,可见其重要性。国际体系是订出来的。国际格局是打出来的。美国发动伊拉克之战,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格局。这一战也确实成了世界格局的转折点。美国人对这一场战争的重要性认识比我们深刻多了。前中央情报局局—长沃尔赛认为:世界经过了三次大战(第三次是冷战),现在进行的是“第四次世界大战”。布什说:“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中东,是美国人的中东。”还有一位美国将军说:“为了中东,刘国人可以大量地流血。”我们从这些言论中看到了美国的雄心和决心。既爿之,则留之。美国人正在做着一项从亚历山大到拿破仑,从彼得大帝到勃列日涅夫谁都没有实现的霸业。世界地缘政治的关键利益已转入美国手中。世界地缘政治的天平已完全倾向美国。所以布什说:“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取得了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战争的胜利。”
    
    地缘政治是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动力。我在仔细审视这场战争之后发现它还有另一种动力:回归西方文明(今天也可以唤作美利坚文明)的源头。后一个动力依然与地缘有关。欧洲文明的源头在中近东,也就是距今天的伊拉克。不远的地方。偏偏阿拉伯文明也发源在此地。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前,阿拉伯文明强势崛起。穆斯林遮天蔽日。基督世界被压得透不过气。十字军一再东征,一再失收。君士坦丁堡陷落后,欧洲与亚洲的通道被阿拉伯人完全切断。欧洲人看到了地狱。在生存的压力下,欧洲人派出一批一批船队,原想打通去业洲的道路,却不料导致了伟大的地理大发现。由欧洲文艺复兴和对阿拉伯文明恐惧所聚集起来的两股能量交织震荡,终于由地理大发现来进行了释放。美洲是基督世界的新天地。西方文明在次大陆站稳脚跟,反过来与阿拉伯文明算账。二百年来,美国人就是自觉不自觉地走在这条道路上的。这也正是美国人始终把战略重点放在欧洲的原因。这还是美国竭力扶持以色列,无论其对错一概偏袒的缘故。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宣传机器一再向世界表白此战与宗教无关,可我还是从中看到了两个文明的冲突以某种方式尖锐地存在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美国文明通过此战已对阿拉伯文明建立了压倒性的优势。
    
    从地缘政治上讲,美国是地缘法西斯主义国家(挪威葛尔通语)。它虽然在国内实行民主,但对世界来说是法西斯。如果认为在国内实行民主的国家就不会产生法西斯,这是错误的。从文明角度讲,美国则推行的是文明霸权,换句话说就是“道德霸权”(道德优越权).令人惊诧的是,阿拉伯恐怖分子也同样拥有这样的“道德霸权”。后者的道德感比前者更厉害。
    
    在文明竞争中,地理环境一直就是、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因素。中国与美国本来在地理上没有冲突,但美国出击中亚之后,这种冲突就凸现出来了。中国西部,既与拿破仑、彼得大帝渴望染指的印度比邻,又与阿拉伯文明的核心圈子相衔。阿拉伯文明扩张时,如水银泄地,无孔不入。左冲右突。当它翻越那片亘古高原的时候,与强盛的大唐王朝迎头相撞。唐朝节度使高仙芝率大军与阿拉伯军在今哈萨克斯坦一带展开大战。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与阿拉伯民族进行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战争。此战唐军大败。伊斯兰势力遂进入新疆,直到今天仍呆在那里。阿拉1日文明是在汉文明的拼死阻击下才在新疆止住脚步的,否则它的兵锋会抵何处,难说。
    
    美国这个新型帝国与历史上所有的帝国不同,它对别的国家没有领土要求。对中国尤没有领土要求。它追求的是势力范围而不是领土范围。它希望世界按照它的意志行事。然而,文明是排他性的,所有的文明概莫能外。在美国人眼中,美利坚文明已成为全球“文明种群生态圈”中的主导文明.因此对其它文明缺少了宽容精神。有些美国人深信:“只存在着一条文明之河,那就是我们自己的。所有其它的文明之河或者从属于它,或者消失在荒漠之中。”可以预见,战胜伊斯兰文明之后,它会向中华文明也就是儒教文明动手。虽然习国是欧洲文明的延续,但它已渐渐与母体拉开了距离。“欧洲像个落难的老人,完成了繁殖任务后,被性欲抛在一边:”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的侵略可以用暴力,也可以用非暴力,但不管用什么手段.都会导致弱势文明的一种被动性融合。而我不能不沮丧地指出,儒家文明是一个善于同化也善于被同化的文日月。这样的前景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基督文明的标志是十字架,十字架是向外扩张的。中华文明的标志是太极图,一阴一阳紧紧相抱,一团和气,是向内相聚的。西方饮食用刀又,是向外用力;中华饮食用筷子,是向内用力。
    
    美国人已到门前!
    
    当我们全体用忧虑的目光凝视着东南方那个小岛的当口,美国人已从背后悄莫声儿地接近了我们。历史上的文明冲突——如果我们觉得亨廷顿教授的说法太刺耳,不妨把它改称为“文明对垒”——始终在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中激烈进行。中华的儒教文明数千年来一直以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冷漠地注视着它们的生死搏斗。然而今天,这个搏斗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展开,至少在西部是这样。我们还要作壁上观?中国现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地理枢纽。如果说的最终摊牌的时间提前的话.那么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得手又使得中国卷入两种文明的冲突的时间提前了。地缘形势已使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
    
    美国的霸业是超地理、超文化的。在这种大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信任美国,反过来任何国家也不可能被美国所信任。我们从美国的一系列举动中看到了“历史的精神”。美国期望在世界上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帝国聪明(?)。它正大踏步向这个目标迈进。如果其它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欧盟不采取疆积极稳妥的应对方式,最多三十年,美国极有可能获得成功。美国没有对手。不能说今天的世界是“多极化”的世界。法车、俄罗斯所说的“多极化”,实际上只是它们的一种政策,一种主张,甚至更多是一种愿望,但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当然,不是现实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努力把它变成现实。现在的情形有点诡异:全世界都反对美国,又依赖美国。既恨美国,又爱美国。“9·l1”之后各国都希望同美国保持关系,又都希望美国锁定的对手不是自己。
    
    中国须冷静。我认为中国此刻应持两种心态:其一,既然“战争”不可避免.不如提前走入“战争”。巩固与扩大中华文化的根基,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进行碰撞,是历史赋予中国的责任。否则.历史就会选择其它国家来承担这个责任,印度就是候选人。我认为历史选择了中国和美国作为文明竞争的主要对手,因为它相信,“没有最『』十·只有更好。”当然,中国重视西部,不是与美国争夺世界地理上的中心,而是以进攻的姿态,构筑对美国的第一道战略防线。二十一世纪,中国若想实现民族崛起,要看我们能不能越过今天美国人给我们设的坎。有可能越过去,也有可能越不过去。中华民族的前途很大程度上取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措施和中国的应对方式上。稍有不慎,中国将陷入毁灭的境地。凶此,应对美国施加于中国的每一项战略措施,中国都马虎不得。中国将来如何对待美国要根据美国将来如何对待中国来确定。而美国将来如何对待中国又需要根据中国将来如何应对美国的战略措施来确定,辟如台湾问题。这一点我后面还要谈到。
    
    其二,风暴越猛,越要有平和的心态。心态是一个民族成熟与否的标志试举一例:很多国家都有过受侵略受屈辱的历史,但人家回顾历史时,绝少有像我们这样自虐式的、哭哭啼啼的、委屈到家的一味控诉。你笑,世界跟着你笑;你哭,只有你一个人哭。并且,哭过就忘掉。展望将来,又很少有人像我们这般自我感觉棒极了。
    
    结论:美国抢占世界中心,是在占领世界陆地的战略制高点。与此同时,美国已完成世界制空权、制海权的拥有.正在努力完成制太空权的确立。这是美国全球帝国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否还在追求全球的“制文化权”呢?这便是我在下面要探讨的问题。
    
    二、伊斯兰世界在衰落
    
    这是一个命题,也是一个结论。它不仅对美国重要,对中国也同样重要。
    
    历史可以用正义书写,国际政治却是由实力来表达的。我们所讲的“全球化”其实就是“美国化”。美国是以基督教为主流的国家,“美国化”部分等于基督教化。甚至,美国本身就是一种宗教。美国的宗教氛围浓于它的母体欧洲。每次内阁会议都是由祈祷开始的。总统宣誓就职一定要手抚《圣经》。“911”发生的当天,大量惊慌失措的美国人潮水般地涌进教堂,进行祈祷.前不久,布什坚决拒绝了有人提出的同性恋合法化的要求,并立即进行了忏悔,说:“我们都是罪人。”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前,他一不留神说漏了嘴,称这场战争是“十字军东征”(CRUSADE)。我是在电视上看见他说此话的。那一刻,他脸上露出了一种救世主的微笑。尽管他后来改了口,可他的微笑深深嵌在我脑海里,成为我思索这场战争的符号。
    
    触摸美国,你能够感到在那个国家里时刻涌动着一种宗教式的冲动。这种冲动有现实主义的成份,更有理想主义的成份。如果说科学与宗教有关系的话,那么美国的强大、制度的优越、物质的极大丰富、科技的先进,部分也来源于这种冲动。我判断美国在制定伊拉克战争的战略时第一目标是现实主义的:伊拉克是阿拉伯世界中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征服伊拉克就意味着征服整个阿拉伯世界。而阿拉伯世界是东方的屏障。打掉这个屏障,东方再也没有力量可以阻挡西方的步伐。第二个目标就是理想主义的:千年来,西方在与阿拉伯世界的争斗中一直未占上风。十字军的梦魇一直压在西方人的心头。美国国防部最初就把对伊拉克作战的代号取名为“无限正义”。这个代号充满了宗教意味。有人认为,美国兵已不再是战士,而是传教士。他们的目标不仅是简单地击毙敌人,“而是驱逐邪恶,消灭异教徒”。
    
    我们务必理解美国人的感受。在很多美国人特别是思想家眼中,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不能只从常识的层面来理解,而必须要从宗教的层面来理解。美国这块土地是上帝赐予的,因而是神圣的。上帝创造了美国,并要通过美国来创造新世界。美国人民的宗教感特别浓烈.当美国强大到足以承担拯救世界的责任时,它会义无反顾的。不管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它现在正是用“圣战”的手段布道。对美国某些领导者来讲,改变世界格局的冲动还不如征服异教徒的冲动来得猛烈。上个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者也有过类似的冲动。
    
    美国“干涉阿拉伯黑暗时代的第一步”迈得扎扎实实。美国已经推出“大中东”计划。这实际是一个险恶的改造整个伊斯兰世界的计划。民主不能用枪杆子来强加,文明却可以通过战争来移植。美国胜利固然是因为自己的强大,同时也得力于伊斯兰世界的软弱。历史上,阿富汗每遭遇外侮,民族精神即抖擞而出。这一回,尽管塔利班仍以一种可歌可泣的精神战斗着,鲜有降者,战至最后一刻也不讨饶,可阿富汗还是史尢前例地陷落了。阿拉伯有谚:把敌人逼到死角,会造就最顽强的敌人。然而我们看到,伊拉克人早被逼到了绝境却毫不顽强。
    
    穆斯林衰矣
    
    穆斯林兴起时,何其雄哉。今日何其颓也。伊斯兰文明是世界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做出过无限贡献。从当今穆斯林国家的分布就可以看到它过去的辉煌。伊斯兰帝国的完成速度极怏,仅用了五十年时间就从一个小信徒集团变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科学、艺术、文化均曾抢占人类巅峰。当欧洲笼罩于基督教黑暗之时,阿拉伯文明光芒四射。如果没有地理大发现,今天我们的第一外语肯定是阿拉伯语。如果千年前有诺贝尔奖,那些奖项几乎全部要归穆斯林所得。阿拉伯人和蒙古人都曾横扫世界,但比较二者的征服,大有不同。蒙古人像潮水一般涌来,又像潮水一般退去。什么也没有带来,什么也没有带走。而阿拉伯人足迹所至,当地民族纷纷改信伊斯兰教.思想的改变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又带来命运的改变。
    
    回顾历史,一个现象显而易见:文明越发达,衰亡越彻底。这适用于埃及文明,适用于伊斯兰文明,是否也适用于今天的美利坚文明?伊斯兰的衰落和它的兴旺一样神速。有趣的是,它虽然比蒙古文明优越,可它的衰落也正是首先由蒙古人造成的。蒙古风暴对中亚和西亚的伊斯兰世界的摧残特别严重。许多国家被蒙古铁骑踏平,变成了大牧场。当游牧文明退出历史舞台时,伊斯兰教世界已残破,幸运的倒是欧洲逃过一劫。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从另一个意义上挽救了欧洲。欧洲人反而称游牧文明为“黄祸”,有点反讽的意味。
    
    伊斯兰的衰亡史是一部启示录。它既启示了西方,又启示了东方。霍梅尼曾说过:“既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正好从另一面变成了一个神秘的解读。伊斯兰教义与儒教有部分相似之处。解剖别人也正是解剖自己。敢于说明的人很多,善于说明的人却很少。在西方,“伊斯兰”儿乎成了一句骂人的话。在东方,儒教还被反复称颂着。今天竟有一个大学教授要在全国青少年中推广“读经”运动。有人把西方对伊斯兰世界的侵略和掠夺,看作是造成伊斯兰国家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看不到这一点的人是愚蠢的。完全相信这一点的人则尤其愚蠢。美国印第安酋长“上尉杰克”曾说过一句沉痛的话:“我们不是你们白种人打败的,我们是被自己同胞打败的。”此话用于伊斯兰文明完全合适。我认为伊兰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有三:
    
    专制。世界上目前有六十个穆斯林国家,但没有一个强国,这是因为伊斯兰世界错过了现代化的缘故。伊斯兰文化从本意上强调服从,服从真主及使者;但同时,服从压制了个性。对神的崇拜限制了对个人能力的重视和开发,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和创造力。根据时下流行的一些西方学说,许多伊斯兰国家的人民尚未进入“现代生物阶段”。人和个体生命是用来为宗教目的服务的。生命仅是生理的,凭借本能在喘息、挣扎。阿拉伯联盟共有二十二个成员国,现在没有一个实行民主选举。有选举的也是伪选举。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实行家族专制统治的萨达姆竟敢于向全世界宣示自己能够获得民众百分之一百的支持,这极大嘲弄了西方民主,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刺激了美国提早发动战争的欲望。全票通过?我从不相信。凡是专制的国家必定落后,就像凡是崇尚新教的国家,经济都比较发达一样。宗教不仅与科学技术有联系,与经济也有联系。从直布罗陀到波斯湾的广大阿拉伯国家,基本上属于现代化前社会。阿拉伯国家的文盲比例高达百分之三十九,甚至高于非洲,识字率在全世界倒数第一。
    
    由于专制的魔力,阿拉伯各国都形成了单一民族、单一文化和单一信仰:仇恨、排外、拒绝现代文明。对异己不宽容,思想封闭,是这种社会的基本形态。真正的思想总会催生更有活力的思想。单一思想必然使生命变得贫乏。而没有鲜艳的生命,思想又在哪里扎根呢?在专制的追杀下,思想无处藏身。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只记得历史上的辉煌,却肯定忘记了这种辉煌形成的原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没有宽容和多元化,思想必然失踪。与先秦中国那种思想茂盛的情形相比,今天思想成了奢侈品。先秦时,中国有思想,有哲学。先秦后,中国没有思想,只有注释。哲学还有,不过是反动哲学。
    
    伊拉克军事上的失败实则是专制的失败。专制社会有点像今天的某些网络论坛,人人都掩饰着自己的真面目,但又在掩饰中暴露了自己的真面目。顺从不等于拥护。民心向背具有重要意义。民心本身也是一种战略资源,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战略制高点。无事时专制国家铁板一块。一旦有事则千疮百孔。伊拉克外不能御敌,内不能压众,一泻千里,出现了典型的晚清症状。专制的另一个副产品就是叛徒层出不穷。对这一点我们比任何民族都熟悉。萨达姆父子都是被叛徒出卖的。专制客观上是鼓励叛徒的。强权如果代表真理,叛徒就代表正义。暴力如果以法律的名义出现,卑鄙就以道德的名义出现。一切没有是非观的文化总是比脏水更脏。
    
    不团结。穆斯林帝国在历史上经历过两次大崩溃,一次是古代阿拉伯帝国的崩溃,一次是近代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后一次崩溃对今天的伊斯兰世界影响尤大。本·拉登在“9·ll”事件后曾充满仇恨地说:“伊斯兰世界决不会忘记他们八十年来遭受西方的羞耻和屈辱。”为什么是八十年?因为八十年前正是奥斯曼帝国瓦解的年代。当今世界穆斯林共有十亿人,接近中国,却支离破碎得不成模样。他们的今天正是中国明天要绝对避免的。弱者的天然口号是团结。越喊得响亮却越不团结。既仇恨敌人,也仇恨自己人。我没有的,你也没有。共同都有的,我一定要比你多。这有点像某些国人,看起来每个人都追求幸福,实际上每个人追求的是比别人更幸福。
    
    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近半个世纪的战争最说明问题。中东冲突的过程,就是伊斯兰世界从失败走向失败的过程。两大宗教在圣地问题上没有可以沟通的余地,俱拼死相争。阿拉伯国家像乌云一样压迫着小小的以色列,却居然没有赢得哪怕是一次战争的胜利。以色列与阿拉伯的战争史肯定鼓舞了美国人,所以它该出手时就毫无犹豫地出手。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个世纪内,伊斯兰世界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力量的整体,因为他们中间的裂痕仍在扩大。先知穆罕默德曾说过一句近乎谶语的活:“基督教有七十二支,而伊斯兰有七十三派。”就是在中国的穆斯林中,也是教派林立。有位记者曾经到西北某县寻访清真寺,向穆斯林询问,而穆斯林的回答令记者惊愕不已:“你要找哪派的寺?”记者说:大地上的清真寺都是真主的,哪一个都行。这下反过来让穆斯林惊愕不已了。就在那个县里,两个清真寺分属不同教派,在门口竟然写着“××教派禁止入内”。两个清真寺还各自架起高音喇叭,向对方论战,看谁的调门高。有个阿訇向那位记者炫耀:“我在本寺呆了七年,七年来每逢礼拜,我都通过大喇叭和他们舌战!”汉人的“文革”早已结束,穆斯林的“文革”如火如荼。这样的伊斯兰教已与穆罕默德创教时的初衷相差万里。那位记者感慨道:穆斯林把烤羊肉串和葡萄干带到了全国各地,却把伊斯兰留在自己家里。
    
    当今世界上,伊斯兰世界的声音很弱。如果说还未彻底沉默的话,那是因为石油之故。阿拉伯国家把石油当武器,实际是糟蹋了石油。石油告罄,民族如何维生?阿拉伯人短视得厉害。明宣宗朱瞻基讲:“回回善营利。”今天的“回回”拥有优势自然资源,却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分而治之下,把这种优势丧失了个干净。美国支援阿富汗的伊斯兰势力消耗了老对手苏联。又利用以色列牵制整个阿拉伯世界。鼓动伊拉克进攻伊朗。明知伊拉克要吃科威特而袖手。杯盘已残又出来重整江山。美国攻打阿富汗。最先帮助美国的竟然也是伊斯兰国家。兄弟阋于墙。与此同时,一艘又一艘满载原油的巨轮喜气洋洋地驶出了波斯湾。目的地:北美大陆。
    
    偏激与极端。得不到的总是美好的。逝去的总是辉煌的。阿拉伯世界在近几百年中,替代往日打败和征服别人的业绩的,是被别人打败和征服。越是处于悲剧性的境地,越是留恋往昔的时光。伊斯兰宗教愈来愈呈现一种极端性,大部分原因就在于此。在西方的攻打下,伊斯兰世界失去的不仅是领土,更重要的是信心和勇气。他们成了当然的弱者。仇恨在弱者心里积累,发酵。强者因为强,有仇就报,所以不会积累。强者的心理总是健康的。恐怖主义是弱者的行为:因为伊斯兰世界弱,弱者才选择了恐怖主义。伊斯兰恐怖主义不是一个国家的,也不是一个地区的而是全世界的。除了中亚地区以外,在俄罗斯,在中国新疆,在印尼,在巴尔干半岛,在巴基斯坦,一小撮恐怖分子正试图绑架一个伟大的宗教。中国人曾发明了世界上最残酷的刑法,但今天这个“荣誉”属于伊斯兰极端教派和组织。国家法律尚有斩首之刑,恐怖分子砍人质的头又何妨?
    
    造成伊斯兰世界偏激的另一个原因是把信仰推向极端。虽说千年的时间足以证明一个宗教存在的合理性,但我不能不指出,伊斯兰文明史上始终没有出现过理性运动。穆斯林相信自己的极端主义思想和行为是使人类摆脱一切苦难走向天国的唯一正确道路。这几乎成了一种幻觉。如果这种幻觉仅停留在个人体验的层面上,大抵无害,但如果用自己的信念去要求别人,强迫别人和自己保持一致,这个世界就要遭殃了。任何一种宗教文明都不能取代其它的宗教文明。伊斯兰如此。基督教也如此。文明的多元化就包括着宗教的多元化。
    
    极端主义往往走向狭隘民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反过来又壮大了极端主义。越是集权的国度越容易产生民族主义。越是腐败的国家越容易产生民族主义。中国也不乏极端主义。伊斯兰的极端主义是信仰极致造成的。中国的极端主义是信仰真空造成的。世界哲学的前沿部已发展到生命哲学阶段,我们的哲学停留在生存哲学阶段。“文化大革”就是以文化的名义制造的历史性动乱,是极端主义的顶峰。恶传染给恶,善传染给善。今天的“愤青”们即使不比父辈们走得更远,也落得不远。看上去,现在中国民间议论之风日趋强烈,但浮躁和偏激有余,宽容与理性不足。很多人认为自己在思考,其实只是在重新安排自己的偏见。两千年来,相当多中国人一直是情绪的奴隶。
    
    还想补充一点:伊斯兰的乐土在中国。我指的是中国内地:当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之光渐渐黯淡之际,中华文明的回族和回教之光却分外明亮。伊斯兰教进入中国内地要比进入新疆地区早很多,因而也幸运得多。伊斯兰在中国已经完成了本土化,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在明、清之际诞生的罕见的民族——回族。这个民族是伊斯兰与中华文化交媾后生出来的混血儿。回民有宗教,但没有语言,他们使用汉语。他们的宗教自浸濡了汉文化之后也变得面目全非。譬如中国穆斯林推崇男女平等,这在阿拉伯世界是犯罪。回族没有共同的地域,宁夏也是回汉杂居。回族和汉族居住地一样遍布全国。中国绝大多数县、市都有回民居住,但绝大多数县、市都没有清真寺。穆罕默德曾经告诫他的弟子他们说:“知识即使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他们不愧是真正的先知。”汉民族对任何外来民族都是宽容的,只对本民族苛刻。汉文化对任何外来文化都不排斥。只改造他们。回族为中华民族的延续有不俗的贡献。明太祖朱元璋就崛起于皖西穆斯林地区。他的部分将领包括他的妻子都是穆斯林。汉族人口在增加。穆斯林人口在减少。因为穆斯林在汉文化的感召下变成了非穆斯林。印度有本著作《中国为什么在各个方面领先于印度》中居然这样写道:“······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摧毁了穆斯林力量,而印度拒绝这样做。1936年,中国有四千八百万伊斯兰人口,现在却不超过一千万。1947年,印度度有三千六百万伊斯兰人口,现在总数为一点五亿······印度只有铲除伊斯兰才能进步。”这个作者既无知,又无耻。
    
    三、争夺上党
    
    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上党东扼太行山,西控河东,南俯中原,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战国时期,赵、韩、魏等国的战略思想始终是围绕着上党来构想的。秦国为吞并关东六国,与六国反复争夺上党,在那里发生了无数惨烈的战役,长平之战就是其中最着名的一个。六国争上党以攻秦,秦夺上党以灭六国。最后秦胜。可以把上党看作是秦国霸业的地理基础。在秦以后两千多年里,中国共发生了七百余起战役,大部分围绕着河南也就是中原展开。上党仍是战略要地。自古就有“上党天下脊”之说。毛泽东说起上党,也形象地将其比作一个盆子,说这盆里“有鱼有肉”。解放战争的第一枪——上党战役也是在这里打响的。古语还云:“得上党者得中原。”
    
    我把西部比作上党。
    
    中国西部是一个伟大的空间。向西,不仅是我们的战略取向,而且是我们的希望,甚至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优异的地理位置(接近世界中心)给了我们强大的动力。我们应当把西部看作是我们前进的腹地而不是边疆。腹地,肚子啊。还有什么能比它重要?
    
    感谢祖先,为我们挣下了这样一块特殊的土地。当我凝视中国地图的时候,总是久久地把目光粘在西部。有人说中国地图像公鸡,我却看它像雄鹰。它展开翅膀的时候,向东应该覆盖太平洋,向西应该覆盖中东。当它飞翔时应当叼起整个地球:如果说东部是它的头,西部则应当是它的重心。没有重心它是飞不起来的:这块重心的地理位置极出色:广袤辽阔。天山。阿尔泰山和阿尔金山猛烈隆起。塔里木、准噶尔款款躺下。这就是着名的“三山夹两盆”:这里远离海洋,像一把铁矛刺入亚洲腹地。这个环境绝佳的特殊地理单元本身就是中亚的一部分。美国和当年的彼得大帝做梦都想控制的“中亚走廊有相当一段就在这里。
    
    此地的文化魅力更大。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范围最广泛、影响十分深远的文化只有四个,那就是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再也没有第五个了。季羡林认为,这四个文化的交汇处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西部(新疆和敦煌)。我觉得从文化角度还有另一个意义: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两千多年中,中国出现过三个黄金时代:一、汉朝刘彻时,“武皇开边意未已”,中国疆土扩大一倍;二、唐朝贞观之治;三、清朝康熙和乾隆时,疆土再翻一番。这三个朝代都有一个特征:对西部拥有无可争议的控制权,一如左宗棠所言:“中国强盛之时,无不掩有西北。”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发于南,兴于西,而决胜于东北。看来西部是中华崛起的必由之路。西部有了底气,东部才能拼得起。
    
    我不认为美国在围堵中国,但中国现在确被结结实实地包围着。我在以前的著作中提到:中国是被所谓的“民主”国家包围着。俄罗斯和蒙古都变成了这个圈子里的成员。这才是中国安全战略地位发生变化的最要紧的原由。不断有人说“战略突围”问题,如果真存在“突围”问题的话,那还是只能选择西部。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七个被称作“斯坦”的国家都放弃了社会主义但又没有全盘“西化”。弱国需要强国。美国现在是做正餐的大厨,俄罗斯是刷盘子的。中国介乎二者之间。美国已经对“斯坦”们动手了。甚至在其中一个“斯坦”境内还部署了战机,十几分钟就可以飞临新疆上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那些“斯坦”与我们有“血缘”关系。他们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他们。一个国家如果在自己国境线外没有一点战略纵深,就只有被动挨打。
    
    世事如棋。世界就是一个大棋盘现在最有资格落子的就是美国。我心中草绘了一幅未来的蓝图:应当有四个棋手——美国、欧洲、俄罗斯和中国。也就是说,天下四分。一个大国,是站在世界的立场看地域。一个小国,是站在地域的立场看世界。这就是大国和小国的区别。大国必须具备的素质有三:“有胆量去容忍那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可以改变的事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两类事。”新疆套用布什对中东的描述,我说:中原,是中华民族的中原;新疆,是中华民族的新疆。新疆除了在地缘政治上占了鳌头外,还是支持中国二十一世界持续发展的资源替补地。一是人们常说的“黑白两道”。黑是指石油,白是指棉花,俱是新疆的强项。还有水资源。本世纪,“对水资源的激烈争夺可能成为冲突和战争的根源”。这是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我曾经提出中国和印度的冲突在将来最可能会因为雅鲁藏布江的水资源分配而加剧。文明总是在水边崛起。几乎没有一个城市不依水而建。中国最不缺人。越不缺人就越缺水。水的问题有一天可能迫使中国迁都。穷亦水。富亦水。生亦水。死亦水。有识之士已经疾呼:“明天我们还有水喝吗?”西部那片高地上是不缺水的。中国的两条母亲河都发越源自那片高地上。新疆亦富水。新疆的水只是没有利用好而已。林则徐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新疆还有可能成中国人口的终极出路。西藏环境太险恶,不适于人类生存。而新疆太适合人类生存。十几亿汉人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是很难生存的?新疆的事情办好了,中国的事情就办好了一小半。开发西部首先要开发新疆。我看最要紧的有两条:第一、西部大开发应当“反向进行”。先开发新疆,或与东部同日蚜发,而后在中部会师。左宗棠认为回疆不保,蒙疆就不保;蒙疆不保,西藏三面环敌也难保回、蒙疆不保,京师亦不保。中国就有可能回到传统的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朝廷中去。左大帅是从政治上讲新疆的重要性,我认为完全适用于其它方面,包括生存与自然。对中国而言,西部太大.太荒凉:搞好了,它会为中国增加无穷的活力;搞不好,它一定拖中国的后腿。第二,给政策。当年深圳从不毛之地上崛起,依托的就是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没有政策就没有深圳。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政策就没有西部大开发。
    
    今天新疆看上去有点问题,但我相当乐观。西藏看上去比较平静,但问题大于新疆。
    
    我党民族政策在新疆深入人心。这个政策的核心就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是一种鱼水与唇齿的关系。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能像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那样恰当地处理民族事务。不管是什么仕会福利,都要优先考虑少数民族的利益。由于政策得当,在新疆反对民族分裂最有力的恰恰是少数民族。南疆几次平乱,都是民族干部和由少数民族为主体的部队打先锋。许多维吾尔族同胞说:“我的上半截身子是维族,下半身身子已是汉族了。”举一个小例于,在乌鲁木齐市,受过教育的维族人讲普通话比许多汉族人都地道。新疆是全国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之一。美国马罗兰州大学专门研究维吾尔族的教授陆德生说:绝大部分维吾尔人对汉族友好。从事暴力活动的“激进人士”少而又少,整个新疆“只有二三十人”:对这个数字我持疑问,但他确是这么说的。“9.1l”之后,“东突独”分子改变了策略,变恐怖手段为和平手段,这种倾向更值得注意。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说:对搞恐怖活动的分裂分子要打击,对用和平方式从事分裂活动更要打击,后者是“会下蛋的鸡”,比前者更厉害。
    
    有人说新疆有可能会变成第二个车臣,这是梦呓。谈及独立的可能性,西藏甚至比新疆都大。西藏是单一民族、单一宗教和信仰、单一文化。地域封闭,历史完整。历史不能像黑板一擦而净。西藏并入中国版图的时间要大大晚于新疆。新疆则是民族众多,关系复杂,地域交错。与新疆毗邻的哈萨克斯坦,国家不大,竟有一百三十一个民族。新疆的问题只聚焦在南疆。南疆是新疆的重中之重。地理位置也特别要紧。南疆不出事,全疆无事。
    
    维吾尔民族性格具有两面性,有时非常懒惰,有时又非常勤奋;有时非常讲理,有时又非常不讲理。热情时阳光灿烂,冷淡时冰封雪盖。可以做朋友,也可以做敌人。有维吾尔干部在平定叛乱时牺牲,也有维吾尔干部白天挂出国旗,晚上取下来用脚踩一遍。在汉族眼中他们是弟弟,在其它少数民族眼中他们又是哥哥。大部分很纯朴,一但学习了汉人的狡黠则变得分外恶劣。我认为这样的民族像股洪水。治水不能用堵的办法,而应当是疏导。疏导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但必须大胆。
    
    新疆有一个伟大的“生产建设兵团”。一代代汉人已在新疆生根。新疆已经成为他们的家乡。生产建设兵团遍布全疆,所辖土地达七万余平方公里超过两个台湾。退一万步说,假如新疆自成一“国”,生产建设兵团也必然是“国中之国”——汉人自治区。其实仅依靠生产建设兵团的兵力,就能阻止新疆独立势力。
    
    我在《大国策》中曾建议,将来如有可能,重新划分新疆及西藏的区域使“疆独”和“藏独”分子失去动辄赖以利用的地域条件。此议如不可行我还有一想法:是否可考虑让新疆和西藏的宗教进一步丰富多彩。伏尔泰曾说过,只有一种宗教的国家就会有压迫;有两种宗教的国家就会有内战;而有一百种宗教就会有和平。江泽民主席高瞻沅瞩,早就提出要同梵蒂冈建立正常关系。让另一些成熟的宗教渐进式地进入西部,使新疆的多元化宗教更加多元化,使西藏的单一宗教变成多元化。这对上述地区的人民来讲,也许是一次精神革命。
    
    我们的儒教、道教,都被历史证明无法进入西部。中国没有成熟的宗教。痛苦的人民需要宗教。基督教鼓励人民对现世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它鼓励人民接受现实,漠视现世,把注意力放在来世上。这客观上有助于社会秩序与格局的稳定。中国的三个宗教基本上都是世俗文化,人们没有虔诚的信仰与敬畏意识。中国人的精神危机有两个:一是没有伦理底线,即没有罪恶感和羞耻感。一切腐朽的东西都由此而生。二是什么都不信。如果你什么都不信,凭什么让人家信你?信仰是一种高悬在天空中的伟大的东西。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从信仰的角度得到解释。有调查资料显示:全世界60人,不信教的有近13亿人;中国有13亿人,不信教的有12亿多。因此,全世界绝大多数不信教的人在中国。人如果没有信仰的话,就会变成“消费之躯”,或变成一个纯粹的排泄系统。人一定要信。只有信的人才会在制定游戏规则时不只替自己着想。不能像一些政客那样,当总统时就要选择总统制,在野时就要内阁制=也不能像一些政党那样,在野时要民主,一旦执政却要搞专政。
    
    基督教为什么比别的宗教影响力大?为什么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大都是发达国家?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我估计在三十年之内中国哲学界和科学界会在一场大争沦。中国人尚未成为个体。严复说:“身贵自由,国贵自主。”人只有成为个体,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具有真正的罪责意识。主体意识和罪责意识的缺乏构成了中国文化的致命缺限。这种缺欠在二十世纪达到高峰,“文化大革命”进一步毁灭了中国人那点残存的、可怜的良知和道德。只有对苦难的感受权,没有对苦难的知情权。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审判正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的主流意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那么险恶,争斗那么凶猛,内战那么残酷,是因为我们不具有健全的人格。没有耻感和罪感,就无法造就独立的人格。没有独立人格就没有独立的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强权政治的形也与此有关。自己无罪,别人有非。只有压迫别人才能不为别人所压迫。只有杀人才能不被杀。在强权政治前面没有任何神圣的东西。
    
    我在成都任职时,陕西部分部队归成都战区管辖,我下部队时屡去关中,基督教在关中发展甚猛。为什么?曾经风调雨顺的三秦大地,近些年变得持续干旱。许多曾经是产粮的大县,居然出现了想收点麦草喂猪都没有的情况。资金价格飞涨。粮价不断下泻。这让他们无所适从。再加上基层组织腐败,人民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生活异常艰辛。他们迫切需要精神上的支柱。而宗教在此时出现恰好给了他们一种“画饼充饥”的满足感。农民们探询的目光指向天穹。而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说,正好符合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要求“是我们有罪,上帝在考验与惩罚我们。”只有信上帝;苦修行,才能换取永生。与此相反,沿海富足地区,为什么又多信佛教?因为很多人钻政策的空子,靠走私一夜暴富。当他们面对自己也数不清的金钱时,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只能认为是前世修来的福,是佛祖保佑的缘故。
    
    基督教进入中国已有几百年了。在儒教卫道士们强烈阻击下,基督教生存艰辛。有一种观点认为,清朝末期的太平天国起义,是基督教用武力进行扩张的非理性尝试,结果失败了。我不认为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它只不过是打着上帝和天父名义的一种邪教罢了。但曾国藩以宋明道学理论为指导,以封建政权为依托,以湘军为武装力量,对抗以基督教为名义、神权政治为依托,以太平军为武装力量的洪秀全,则也有一点两种宗教冲突的味道。这种冲突充满了血腥。曾国潘和他的师祖王阳明、朱熹等“大儒”一样,个个都是冷血杀手。
    
    新疆历史上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冲撞的前沿,也是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佛教文明碰撞的前沿,西方宗教文明尚未染指过它。新疆是有胸怀的,不妨把它作为试验田。西藏是否也有这种胸怀?自中世纪起,西方教界就传说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一片乐土,那里有大片的羊群等着放牧。寻找这片乐土成为为许多传教士孜孜以求的梦想:近二百年,传教士们蜂拥至亚洲腹地,一次又一次地叩响西藏的大门。在他们看来,如果能让藏族人皈依他们的神,“可能就是最为伟大的胜利了。”
    
    ······
    
    谢选骏指出:上文所说的刘亚洲将军,无疑是个共产党,有人因此怀疑他对基督教的好感,甚至认为他主张开放新疆西藏让基督教传播的想法,是一种统战手段。我认为,人心难测,上帝也不让我们去猜测别人的内心,因为上帝说了,这只有耶和华知道。但无论怎样,如果真的像刘亚洲说的,新疆西藏的大门为上帝打开了,不论是谁做到的,一定会得到来自天国的赏赐。
    
    文中说,近二百年,传教士们蜂拥至亚洲腹地,一次又一次地叩响西藏的大门。在他们看来,如果能让藏族人皈依他们的神,“可能就是最为伟大的胜利了。”
    
    不过在谢选骏看来,比这个“可能就是最为伟大的胜利”还要伟大百倍的,就是汉人(唐人、华人)自己皈依上帝,这起码因为,汉人的数目要超过藏人数百倍之多。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上面的文章就是在完成上帝的嘱托了,因为耶稣想把上帝的福音传遍世界。
    
    刘亚洲能否完成上帝的嘱托? [博讯来稿]

朱仕强

刘亚洲完成不了上帝的嘱托,只能成就上帝对中共的咒诅。《启示录》早有明言,我就不罗嗦了。



推荐刘亚洲《中国崛起与伊斯兰的衰落》(1图)

陈泱潮 ‏@CDZCYC

2016-12-26



536.刘亚洲是中共不可多得的真正具有世界视野和战略眼光的思想者。他这篇《中国崛起与伊斯兰的衰落》写得不错。这篇文章对伊斯兰世界(包括中国回族问题)和新疆问题看得比较清楚。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对于宗教信仰的价值和对世界事务主导力的认识,是在无神论邪恶愚昧人群中非常难能可贵的见识。希望读者深研这篇文章。

附:

刘亚洲:中国崛起与伊斯兰的衰落

2016年12月26日



刘亚洲上将的《西部论》,写作时间很早,盛传在外。在刘亚洲看来,“中国西部是一个伟大的空间。向西,不仅是我们的战略取向,而且是我们的希望,甚至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优异的地理位置(接近世界中心)给了我们强大的动力。我们应当把西部看作是我们前进的腹地而不是边疆。”,今天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开通欧亚铁路列车等,是否有将西部乃至中亚打造成中国腹地的设想在里面呢?不过,西部的问题也很多,尤其是新疆、伊斯兰,中国又应该如何应对?以下是文章全文:

刘亚洲:中国崛起与伊斯兰的衰落

https://www.boxun.com/news/images/2016/12/201612260320pubvp1.jpg




贵州活石教会牧师“仰华案”闭门庭审 一天审结




2016年12月26日

    
    据美国民间宗教权益组织“对华援助协会”12月26日报道,贵州活石教会牧师仰华(本名:李国志) 被控“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一案,当天在贵阳市南明区法院开庭。法院以该案涉及国家机密为由,不准任何人旁听。仰华的妻子王洪雾原计划进入法庭见丈夫一面,也被公安强行送回家中。法院外也戒备森严。
    


    庭审在进行了约三个小时后,法官宣布择期宣判。仰华的代理律师陈建刚表示,辩方提出的无罪辩护和多项举证要求,均被法院拒绝。据报道,2009年成立的贵阳活石教会约有五百名信徒。去年12月9日,该教会被当局取缔后,信徒们受到严密监控,仰华牧师也被以“涉嫌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刑事拘留;今年1月22日,又被以“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批捕。
    (责编:何平)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唐崇荣牧师论成功神学



CCLiFe   2015/2/13 8:57:33

           
■唐崇荣

唐崇荣牧师论成功神学

 

/唐崇荣牧师

转自归正福音网

 

赵镛基说的是“纯福音派”,绝不是福音派,不要被“纯福音派”此古怪的名词所骗!


你看看赵镛基说的上文,便知所谓的“纯福音信仰”意味着不仅强调藉着耶稣基督十字架的代赎人类可获灵魂的拯救;而且还强调肉体从疾病可获得医治、生活从咒诅可获得解放。


此绝不是福音信仰,乃极端灵恩派的信仰!为什么?因为福音信仰只是强调藉着耶稣基督十字架的代赎人类可获灵魂的拯救,并不包括今生肉体从疾病可获得医治、今世生活从咒诅可获得解放。

你看看保罗和提摩太身体都有病,传道生活不都是穷乏吗?
林后6:3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
6:4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许多的忍耐、患难、穷乏、困苦、6:5鞭打、监禁、扰乱、勤劳、儆醒、不食、6:6廉洁、知识、恒忍、恩慈、圣灵的感化、无伪的爱心、6:7真实的道理、神的大能.仁义的兵器在左在右。

当然,福音信仰虽强调藉着耶稣基督十字架的代赎人类可获灵魂的拯救,但我们也相信主在某些特别的情况下医治我们,在生活困苦时帮助我们,只不过不是一种常态的必有现象,若赵镛基是对的,我们岂不是不必看医生、不必做工、不会死亡?圣经告诉我们,肉体和生活从咒诅可获得解放,是要等到主再来,才能实现!

赵镛基应许人今生肉体从疾病可获得医治(即信耶稣可疾病得医治),今世生活从咒诅可获得解放(即信耶稣可发达成功),这当然能吸引很多想健康发财的人加入,但圣经却绝未有这些异道出现!


为什么赵镛基的教会大、人又多?就是因其中的信仰是极有问题。


健康不好的,可以看医生吃药。不是象赵镛基说的,有病祷告便一定好,不必看医生。


要正当的财富,可以努力工作。不是象赵镛基说的,有穷困潦倒祷告便一定发财发达。

总意就是基督徒需要经历磨练。


但赵镛基却胡说信耶稣“有病祷告便一定好”、“有穷困潦倒祷告便一定发财发达”为福音的一部分,象信耶稣后罪一定得赦免一样,这样是更改了福音,乃非常严重的异端信仰!


很多灵恩派基督徒就是自以为有信心,不必看医生,结果令病情转坏,甚至不能医治的地步,最后令这些信徒在死前信心尽失,家人也从此不信主了。但教会竟然事后自辩称是那病人没信心,此等跘倒人的谎言,不知害了多少有心追求的人,此乃灵恩派的大问题。

我不是不信神会直接医治人,但我也信神会透过药物来医治人。我自已在病中也常先求主医治,主有时也真的会直接医治了,但有时又要透过药物医治我。我不限制神的工作方式就是了。


我知道早年前赵镛基的教会曾有两位自称有信心的少女,要象耶稣行在海面上,她们手拉手,众目睽睽下,一步步行到海里去,结果都大浪淹死了。

最后一个问题,凡是到了那个范围,很难跑回教会,而这个叫做教会的复兴?已经有另外一种好像基督教的次文化正在开始抢夺所有[圣灵的大能],而那时就好像很进入属灵的气氛而大享受,结果连整个的敬拜也会慢慢的失去了。有首诗唱:[从前要恩赐,现在要赐恩的主],哪一个大?赐恩的主。现在灵恩派要恩赐不要主。我们在追求什么?权能医治、权能的事奉,那么福音的事奉就不是权能吗?当耶稣派七十个人出去传道,那七十个人回来时高不高兴?高兴,因为很有果效,奉主的名连鬼都服,奉主的名做这做那。耶稣说,不要为这事高兴,要为你的名记在天上高兴。耶稣看他们的成功不大重要,因为那奉主的名医治,这些成就常会使人带入一种狂热性的宗教中间,而耶稣说重要的是属神,你们是不是真的属于神,是不是在神的旨意中,而当七十个人出去传道大有果效的时候,耶稣出去传道有没有果效?没有,用人的眼光看是没有,所以耶稣派门徒出去很成功,耶稣自己不成功,所以他说:“迦百农啊,你已经升到天上,将来必坠落阴间,因为在你那里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所多玛、俄摩拉他还可以存在今日,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你还容易受呢。”

 

我很怕今天因为教会工作没有果效,我们就快快用一些好像是圣灵的工作,来代替圣灵真正的工作,使教会看起来好像很有果效时,就像乌撒看见约柜要跌,快快扶手做错事情,把真理原则放弃,把道的价值降低。我不是为老教会辩护,因为许多老教会实在太老了。那怎么办呢?一些教会已经老了,冷了,很难再起来了;一些很热的复兴没有真画龙点睛的稳住的东西,要怎么办呢?我说,要建立纯正神学的根基,对道完整丰富正确的认识,再加上对道事业来的能力,重新被主充满,再出增长率传福音。关于灵恩派还有很多讲论,不是这次的范围,什么时候谈我不知道。

真正的复兴有四大点:


第一样,就是「教义」和「信仰」的重新建立。The solid doctrine and good faith,那个教义正统信仰的复兴。


第二样,就是生活、伦理、行为的正统的复兴。Revival of good works of our behavior,我们的行为,我们的伦理的复兴,真正离开罪恶过圣洁的生活。


第三样,是事奉的复兴,就是mobilization of every Chrisitian to serve God and to preach gospel,每一个基督徒都要事奉上帝,每一个基督徒都要传福音。当一个教会到了第三点的时候,这个复兴就相当完整了。


第四样,就是每一个人把基督的精神带到他生活的层次中间,在文化使命中间高举耶稣基督的复兴。在你的责任、在你的事物、在你的生活、在你商界、学界、财经界、政界、法界、教学界、心理界里面,你把基督的精神提出来,你能四样都配合的时候,这叫「整全的复兴」。

而今天教会不懂这些原理,只懂得「哦!主啊...」这一种气氛的复兴,人数的复兴,那不是最重要的。我再讲第一教义的,第二伦理的,第三事奉的,第四文化的;就是信仰的、行为的、还有我们工作事奉的、以及我们在社会的见证。如果一个教会在这四方面的教导平衡,而真正建立纯正的信仰,甚至为纯正的信仰死也甘愿,这个复兴是肯定的。然后他所信的能行出来,如果没有行出来,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有行为的复兴这是肯定的。在中国宋博士带来第一个复兴,而王明道带来第二个复兴,宋博士又带来第三个复兴,很多人组织布道会为主做见证。第四个复兴还没有多少人做,我是正在想做,我盼望你们得救,你们有好行为,你们好好事奉主,你们在文化上能够供应世界的需要。这些就是神给我们中国教会越看越清楚,这圣经要我们走的是什么路线。

韩国教会当然有很多的复兴,那其中不单是灵恩派的。韩国教会灵恩派的复兴不是很稳的,因为其中背景是Shamanism(黄教、萨蛮教)...。韩国人过去的宗教就是求神拜佛,盼望子孙万代兴隆,福气平安临到他们的家庭正像中国人一样。不同的地方是,等到他信主了以后,他所求的还是一样的,只有加上「奉耶稣的名,阿们。」如果你求的还是那些世俗的福利,但是你「奉耶稣的名,阿们」,教会充满了很多人,我不认为复兴。那是假借基督的名重头过一个好像外邦人所求的生活。所以耶稣基督说,你们求不要像外邦人,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所以如果祷告会所求的都是关于福气、平安、顺利、没有生病、健康、发财...,这个叫做「成功神学」,那样就不是真正的复兴。

韩国有一些的教会回到正统的信仰,有一些的教会有六万人做礼拜,有的教会有两万人的会友,三万人的会友。有一个人对我说在汉城,六千人以下的教会算是小教会,而许多长老会在那里有很好的信仰,有很好的复兴,不是单单灵恩派的教会才有复兴。虽然数目从一个来说,最大的是赵镛基的教会,他的祷告的那个教义是很偏离圣经的。你要一辆奔驰车吗?你向上帝祷告,我要几年的,要X-320,我要蓝色的,我要号码H做开始的,圣经没有教导这样的祷告的。那种祷告是韩国的赵镛基的极端的祷告,而不是圣经的祷告。圣经的祷告是「先求神的国,神的义,以后需要的加给你的。」

 

你们校园团契的同工,很多都是真正事奉上帝的人,我敢这么说。有的人过去的薪水是现在的十倍,放下了,然后接受了一个月只有两万多块(台币)的生活。我说「你从前生活费多少?」「从前的生活一个月二十万」,「现在呢?」「两万多。」这个叫什么?这个叫「复兴」!如果你说「我从前只有一万,现在我赚了一百万,这个叫复兴」,那个叫做「发福」,不是叫做「复兴」。

爱因斯坦说时间是「第四度空间」,那个韩国的赵镛基写一本书叫做《第四度空间》,什么都不懂乱写一场。……赵镛基对上帝的道曲解、不明白,甚至误害许多教会。他所著的《第四度空间》,提到两个名词:
LogosRema。把Logos视作是圣经讲过的话,Rema是神继续对个人再讲的话的新启示,这很危险,这表示圣经不完整,需要补充,而个人领受比使徒先知的领受还更大。这个再延展下去,变成人不求神的道,而求里面的声音,里面的灵,里面的亮光,个人的经验会超过神的道;再发展下去,会绝对化到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的精神。在新时代运动中,人宣称自己是神。

你们现在没有看到那么多,你们听我这样讲,反应可能是:‘唐牧师又在骂人,唐牧师专门批评人,好像只有他对,别人都不对。’如果我有这样的存心,愿主鞭打我;事实上,我并没有这样的存心。……「只要你求得着就得着;你对这座山说移到海里」,我告诉你,这句话所提到的意思不是字面的。因为保罗都没有这么祷告过,彼得都没有这么祷告过。彼得有没有祷告说:「主啊!锡安山搬地方吧!搬到犹太人不能管我的地方就平安事奉你了。」没有。所以这句话到底是指什么?是指的那个真正信仰的力量,而信仰的力量那么大。那么如果你说「我只要信,求什么就可以得着什么」的话,那么,这句话如果没有和别的圣经把它配合起来按总原则来处理,就会变成很危险的事情。赵镛基的祷告教导是非常违背圣经的,你怎样把你所要的东西,把它visualize(“幻视成真”)把它想想想....,想到最后,你就照着那个去祷告,你去祷告你要得着哪一种车?什么颜色的?什么年号的?什么牌子的?以后就一直想,一直想,结果上帝给你。我告诉你,可能你得着不是上帝给你,是鬼给你的不一定。所以圣经没有教导的我们不要去做。

 

唐崇荣牧师 华人布道家与神学家




教会里的神学院
送交者: 遥投 2016年12月21日07:06:26 于 [彩虹之约] 

当教会把对传道人牧者的培养完全依赖于外面的神学院输入时,象下面的使徒行传里的教会内的神学院就彻底地丧失掉了。这不仅丧失掉了亚波罗更重要的是丧失掉了百基拉和亚居拉。

神学生从神学院毕业出来到成为一家教会的牧者到离开或退休,就只有唱独角戏,就只有他讲给人听没有人讲给他听,就只有他造就人没有人造就他,就只有他期待人成长没有人期待他成长了。

所以好牧者就成了天生的可遇不可求的。




摇头:教会对蒙主呼召的弟兄的印证和扶助
送交者: 摇头 2010年11月24日12:03:04 于 [彩虹之约] 

仅举

一例但很说明问题(彩色部分是遥投注释):

使徒行传:

18:24 -28

有一个犹太人,名叫亚波罗,来到以弗所(初时对大家他是陌生的)他生在亚力山太,是有学问的,最能讲解圣经。(学问或作口才)。恩赐的初步确认)这人已经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训,心里火热,将耶稣的事,详细讲论教训人。对主火热,有教导人的属灵恩赐)只是他单晓得约翰的洗礼。(属灵道理上的不完全,这个时候是他最脆弱的时候,很有可能被属灵骄傲的人抹杀)他在会堂里放胆讲道,在人家的地盘上大放厥词更何况在属灵的知识上还欠缺得那么厉害,想想他真是够幸运的了,没有立马被牺牲掉,这在我们如今的华人教会是不可想象的)百基拉,亚居拉听见,就接他来,将神的道给他讲解更加详细(感谢主他碰到了多么好的弟兄姐妹,不仅没有被排斥,被打成传另外一个洗礼或者最轻的也是属灵骄傲啊,而且还进一步得到了神学进深)他想要往亚该亚去。弟兄们就勉励他,并写信请门徒接待他(神学院毕业赶赴新的工场,教会弟兄们勉励并写信推荐。别小看这封信,想当年保罗就是因为缺少这样的信才发飚说出:字句叫人死精意让人活的名言来。直到如今,也没哪个教会真敢按着精意(精意或作圣灵)来的,基本都是看字句的,某某神学院毕业,什么什么神学背景之类的)或作弟兄们就写信劝门徒接待他)他到了那里,多帮助那蒙恩信主的人。在众人面前极有能力,驳倒犹太人,引圣经证明耶稣是基督。服事得力,信徒得坚固和造就,皆大欢喜美满结局)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圣诞颂歌:走入狄更斯的世界/即将发生的全球性皈依/教会里的神学院/冬至夜
  • 耶路撒冷/爱因斯坦是这样证明上帝存在的/因上帝托梦 他花整18年挖了条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