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特稿:南北院内斗偃旗息鼓 克强经济学寿终正寝/大妈摆气球射击摊以枪支罪判3年半
發佈時間: 12/30/2016 5:23:30 PM 被閲覽數: 131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特稿:“南北院内斗”偃旗息鼓 “克强经济学”寿终正寝




2016年12月29日



     博闻社北京特别报道,回望2016年的中国经济,任何表述都不如“南北院内斗”,更加形象,也更为贴切。
    
    中国近代史上的“府院之争”源于,早在中共正式成立以前的1916年至1917年间,中华民国大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力斗争;其中更以时任中华民国代总统的黎元洪,与北洋派系的内阁总理段祺瑞之间的相互掣肘而著称。
    
    现如今的“南北院内斗”,尽管并非暗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之间的貌合神离;但却明确表示,分处中南海南北院的党中央与国务院之间的“真刀真枪”。
    
    博闻社在此前的特别报道中,多次独家披露了“南北院内斗”的中南海内幕;上月博闻社又率先独家揭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结束拉美之旅后,如何度过了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当时,习最放心不下的正是中共年末最重要的“两会”,尤其与其最重要的经济智囊刘鹤,共同“review”了会议的相关文件。
    
    全程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中南海知情者,对博闻社首席记者证实了博闻社上述报道的准确性,并且指出:“在中共历史上,中南海南北院内斗由来已久;但是自习李上任以来,经过短暂的蜜月期后,南北院内斗才日渐浮出’海’面。”
    
    中南海知情者在接受博闻社首席记者独家暗访时,详细描述了2016年中南海这场“海”战的最重要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今年3月中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之后,南北院内斗“火药味”渐浓,而且愈演愈烈,甚至“剑拔弩张”;最终以《人民日报》所谓“权威人士”的“权威”评论,暂时占得“上风”。
    特稿:“南北院内斗”偃旗息鼓 “克强经济学”寿终正寝


    第二阶段,因为南北院的内斗不断升级,让外界归结为“习李不和”,一度传闻李克强甚至可能提前“下课”。鉴于如此“不团结”的极为不利的局面,在中南海内部,不仅习李主动“示好”,中办和国办以及中宣部也紧急下令中共3大官媒高层,一定要做好国家领导人,尤其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的“平衡”报道;随后,李克强便也有了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并且展开了一系列的安慰之旅。
    第三阶段,中共六中全会前夕,为了让“习核心”得以在全会一致通过,中共7常委预先频频互动,当然主要是内部“有条件的互有让步”;至六中全会“习核心”一经确立,南北院内斗也就随即停止。到年末的这两会,则彻底终结了这场“旷日持久又早就注定了胜负的宫廷大戏”。
    
    “无论是习李不和,还是南北院的内斗,其实就是中国经济战略之争;而最后李克强就是’体面和侧面’承担了,中国经济一蹶不振的全部责任。”中南海知情者最后对博闻社首席记者强调指出,“随着’南北院内斗’的偃旗息鼓,’克强经济学’也就寿终正寝;而所谓’供给侧改革’,将成为’橡皮图章’,农业供给侧、工业供给侧、经济供给侧,诸如此类,什么都可以往上盖。”
    
    博闻社此前也曾独家重磅报道,中共一直在试图操纵各种国内国际会议,以占领话语权;而且一个由国家级各部委组成的高层联合小组,已经基本完成了2017年的“主攻目标”。
    
    博闻社首席记者从中南海知情者同时还独家获悉,为了降低国际社会对“克强经济学”的某种程度的“留念和回忆”,又要维持习李“不再不和”的现状,2017年的中国两会之后的3月18日,仍然将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但是本次论坛的主题,已经由中南海南北院共同“友好”商定,并且确立为“与世界对话 谋共同发展”,从而继续“奏响”中国经济的“最强音”。
    
    这一年,尽管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人大开幕式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直冒虚汗”;但在主席台中央正襟危坐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却一脸“冰冷”,只言不发和只“掌”不“鼓”。
    
    特稿:“南北院内斗”偃旗息鼓 “克强经济学”寿终正寝


    
    这一年,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京西宾馆举行的中共六中全会闭幕式上,宣布本次会议重要“成果”时,中国总理李克强却“不计前嫌”,与全体中央委员们一起,为“习核心”的诞生,兴高采烈地“拍红了巴掌”。
    这一年,在钓鱼台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总理李克强特邀了一众欧美“大鳄”站台,试图为“克强经济学”背书;最终不仅没能“钓”到任何”鱼”,也让“克强经济学”,永远“钉”在了“书堆”里。
    
    这一年,同样在京西宾馆举行的中共年末“两会”上,中国总理李克强即使与“权威人士”刘鹤在“同一个屋檐下”,也能“相谈甚欢”;“供给侧改革”在会场内外不绝于耳,而“克强经济学”俨然已经被“彻底废除”和“故意遗忘”。
    
    如果说“习核心”已经在中共六中全会上,“板上钉钉”;那么中共年末两会,则让“习近平经济思想”呼之欲出。
    
    但是,如果2017年的中国经济,仍然难改2016年的总体颓势,那么,可不是“南北院内斗”,“闯的祸”;更不是“克强经济学”,“惹的祸”。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又将会“找谁”,或以什么样的“名词”,充当“替罪羊”呢?而“供给侧改革”,这一“权威”的“万能药方”,又如何能够“营造”中共19大“良好的中国经济氛围”?
    
    与“克强经济学”一样,2016年很快即将成为历史;但是“中南海内斗”,就真的能够“放下屠刀”,而让2017年的中国经济,“立竿见影”了吗?
    
    博闻社首席记者衷心祝愿博闻社的全体读者,尤其是中国大陆的广大朋友,在2017年“财源滚滚”;至少能够“切实享受”到,哪怕是“一点点”、习近平一直“挂在嘴边”的、所谓“获得感”!
    
    “博闻强记,洞察中国!” 敬请持续关注博闻社独家年终特别报道!  博讯




苛政猛于虎:大妈摆气球射击摊以枪支罪判3年半



2016年12月30日


    原题:摆气球射击摊大妈获罪 “枪支”认定标准是否过严
    来源:新京报 作者:欧阳晨雨(学者)
    


    1.8焦耳/平方厘米,一个让绝大多数人发蒙的生僻术语,却足以让一个做小本生意的妇女陷入牢狱之灾。
    
    据媒体报道,今年51岁的赵春华,家住天津市河北区。因为她在街头摆的射击摊位上,有6支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12月27日,该市河北区法院一审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她有期徒刑3年6个月。
    
    如果硬拉法条来套,这个判决并不离谱。1996年修订的《枪支管理法》,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刑法》第128条则明确了非法持有枪支罪,对此类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予以打击。
    
    按照2001年出台的最高法司法解释,“非法持有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即可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赵春华有6支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从此来看,早已超过了定罪门槛。
    
    其实,就此案而言,审判者还算是“格外开恩”的。司法解释确定的“情节严重”标准是“5支以上”,而赵春华非法持有的“枪支”是6支,如果不是考虑“坦白情节、系初犯、认罪态度较好”,或许具体量刑还得远超3年6个月。
    
    当然,这些都是“标准答案”。
    
    问题是,这个大妈拥有的“枪支”,究竟有多大杀伤力?关于非法枪支的标准和定义是什么?
    
    在《枪支管理法》第46条中,将“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作为枪支的本质特征。但公安部于2007年10月29日公布的《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2010年12月7日发布的《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却“改弦易张”,规定不能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枪支,当所发射弹丸的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8焦耳/平方厘米时,一律认定为枪支。
    
    一个量化后的数据,固然会在认定上更加精准,但这个标准能不能达到上位法确定的“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在现实中还有不少质疑。
    
    根据2008年第2期《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刊登的《非制式枪支杀伤力标准的实验研究》的结论,指出16焦耳/平方厘米的断面比动能是弹丸穿透皮肤的最小值,枪口比动能在1.8焦耳/平方厘米左右,要远低于上面的数值,根本就没有实际致伤力。
    
    1991年1月22日,台湾的确相关部门曾召开会议研订杀伤力标准,决议杀伤力之标准说明称:“发射动能均可达每平方公分20焦耳足以穿入人体皮肉层,······均认具有杀伤力。”这些数据都要比“1.8焦耳/平方厘米”宽泛很多。
    
    如果这种依据1.8焦耳/平方厘米被认定的“枪支”,只是“徒具其表”,倒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赵春华的“持枪行为”的现实危害有限。
    
    况且,她“根本不知道那是法律意义上的枪,如果知道是枪根本碰也不会碰”,可以认定不具备主观恶性,加之也没有因“持枪”产生什么不良后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刑法》第13条中,“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规定,为其摘掉“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帽子。
    
    赵春华的遭遇,并非孤案个例。翻看报道,近年来,因为“1.8焦耳/平方厘米”的认定标准,已有不少因持有“玩具枪”被判重罪的案例。严格控制枪支,固然是一种安全手段,却也不能“无限探底”,人为制造“高压线”,致使刑罚泛化。
    
    有关部门应就此调研论证,以更科学合理的立法回应公众质疑,彰显法律的人本关怀。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涉雷洋案警务人员处理结果公布 开除党籍公职等(组图)
  • 跨年重霾在路上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再遭霾伏/省军区领导今后都不进省级党委常委?军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