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洛杉矶时报:川普下令驱逐美国境内800万非法移民/如何正确解讀美國政治制度中的捐官大使現象
發佈時間: 2/9/2017 9:43:30 PM 被閲覽數: 14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洛杉矶时报:川普下令驱逐美国境内800万非法移民(图)


洛杉矶时报



图说: 非法越境者将被大规模驱逐。(网络截图)

“洛杉矶时报”4日发表文章分析,川普总统彻底改革了移民执法,打开了近十年来未看到的大规模围捕和拘留的大门。时报依据专家访谈和内部文件计算,大约有600万至800万人将被视为非法,列为驱逐出境的优先事项。

正如川普多次所言,他的新命令不仅仅针对“坏人”,而是允许移民局拘留几乎任何与非法越境者接触过的人们。非法移民使用粮食券,或如果他们的孩子获得免费校餐,这些人也可能被拘捕。

川普驱逐出境的目标,要比过去一周在机场引起混乱的旅行禁令的群体大得多。过去十年来,来自暂时被禁的七个国家的访美人数还不到100万。

这种以前没有公开宣布的驱逐出境的规模,可能会产生广泛的后果:家庭分离,面向移民客户的企业可能关闭,依赖移民劳动力的农业和其他行业劳动力短缺。 美国与那些接受被驱逐人群的国家关系紧张,特别拉丁美洲。许多移民使用假冒身份证号码非法工作的社会保障制度(Social Security system)也会受到打击。





如何正确解讀美國政治制度中的“捐官大使”現象?(图)


觀察者網

【文/專栏作者 楊升】

1月5日《紐约时報》的一條新闻稱,特朗普团隊下令奧巴馬的“政治任命”大使必須在特朗普就任之日(1月20日)前離职。有媒體把這個概念翻譯成了“捐官”以及“酬佣大使”,雖然通俗易懂,但未必見得准确。所以借此機會,说一说美國駐外大使任命這回事兒,以及谈谈特朗普爲啥急于“清洗”駐外大使這個群體。

“政治任命”是怎么回事,和“捐官”有什么區別?

美國的“政治任命”(political appointment)是相對于“專业任命”(career appointment)的概念,通常只出現在大使這個群體裏,因爲其他由總统任命的內閣成员和外交团隊等,比如副總统、國務卿、國防部長、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等,都屬于與總统共進退的“政務官”,一換屆就跟着總统一塊換,不存在“專业任命”內閣成员的概念;那些不用換的就叫“事務官”,是职业公務员,可以比作“工具”,爲了部門的專业性和延續性,不需要與總统共進退;而州長和參議员這一類呢,就是民選官员,和總统本人一樣,誕生于選舉政治。

政治任命公职人员這個制度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政治分肥制度”(Spoils System)。在那個时候,美國的政党候選人可以把政府部門的各種差事分給那些幫助自己贏得選舉的人,也就是“發烏纱帽”,和咱們古代皇帝打下江山後犒賞功臣是一個道理。一般認爲“政党分肥制度”的啓動者是第三任總统托馬斯·傑斐逊,而標志性人物是第七任總统安德鲁·傑克逊。



美國第七任總统安德鲁·傑克逊

1828年的美國大選中,傑克逊的票倉在西部和南部,他被視爲草根代言人(和這回当選的這位有點像),獲得“牛仔總统”的稱號。結果傑克逊当選後,搞笑的一幕開始了,大批西部牛仔以及行伍出身的舊部前往華盛頓參加就职典禮,还挤破腦袋進了白宮出席晚宴,活脫脫的美帝版“劉姥姥進大觀园”,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嚼着烟丝喝着啤酒打着嗝的西部牛仔們在高貴典雅的白宮晚宴上大快朵颐的情景,喝高了说不定还對天放枪,何等的滑稽搞笑。

民主不僅僅是請客吃飯,还得有官帽和鈔票。傑克逊爲了對沖東部的貴族集团,大量任命西部舊屬和竞選中的支持者,把東部的貴族集团洗出自己的政府(和這回当選這位还是很像),而且他不認爲這有什么不妥,帶兵打仗發家的他本来就認爲,勝利者瓜分战利品是天經地義。于是這就成爲了後世“政党分肥制度”的雛型。

中國古代的“捐官”則是朝廷揭不開鍋通過賣烏纱帽向民間敛財。一般被視爲處于“士農工商”末端的“商”取得政治身份、權力和榮譽的捷径,以及那些考科舉没考上的士人階層“曲線救國”之法。這種明碼標價買官賣官的制度,區別在于“捐官制度”存在于封建社會,與選贤任能基本無關,無非收錢救急的问題,是赤裸裸的交易;“政治任命”存在于現代工业化社會或者西方资本主義民主社會,受到民主游戏規則的限制,可以理解爲一種当權者對其支持者的回饋或者幹脆就是交易,但同时也會兼顧任命對象的能力和道德,相對而言比較進步。

可想而知,“政党分肥制度”雖然和中國古代的“捐官制度”不完全一樣,但帶来的弊端却是相似的,腐敗怠政、官商勾結、官官相護逐漸涌現,因此美國也立法把“政党分肥制度”逐漸轉變成“政治任命公职人员”制度,進步之處在于對任命對象需要接受更严格的監督和審查,受到的限制也更多,比如由“總统任命的公职人员不許接受任何来自薪金以外的收入”,那些想借此敛財的就會没兴趣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不缺錢但缺權和缺名的人。

政治任命大使:上達天聽之人?

那么在美國駐外大使這個群體中就存在两種人,一種是职业外交官,一種是由總统提名任命的政治大使。前者好理解,就是在外交隊伍中成長起来的專业外交人员;而後者可以来自于各種各樣的領域,可以是學者、富商,也可以是州長和政治家族成员等。



美國外交服務協會的统計,政治任命占30%左右,特朗普的“清洗”對象就是這群人

一個國家的駐外大使代表的是一種特權和榮譽,是每個外交系统的人都向往的职位,而美國的政治任命大使中还得分两種,一種是在大選中幫了忙捐了錢背了書的,但又不想繼續做什么贡獻自己也没什么野心,只想当一回外交官爽一把的人。這種人一般會被任命到那些全年報纸上也不會出現几次名字的小國去擔任大使,這種小國既安全,没有什么瑣事,还蓝天碧海,山清水秀,去当個四年大使相当于四年長假,当地人还會把你奉爲上賓,犯了事还有外交豁免權,這差事是真的快活。這樣的例子比如:新西兰、盧森堡、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國的美國大使。

第二種就没這么簡單了,這種就是總统及其親信,以及在大選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的人,而且其本身也是有追求和政治野心的人物。這樣的人雖然不都出身于职业外交官隊伍,但是却更受重用和信任,比如美國駐所有大國、重要盟友和重要國際組織的大使和代表都是“政治任命”,奧巴馬任內任命的就包括: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欧盟、日本、加拿大、印度、沙特阿拉伯、聯合國、北约等。這些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大使都要在1月20日卷鋪蓋回家,給特朗普任命的大使們騰位子。

這第二類人一般符合以下條件至少一條:和總统個人關系極好、在大選中做出重要贡獻、與駐在國關系密切、在國際關系研究領域有獨到見解並且和總统英雄所見略同。奧巴馬任命的大使中有一個比較有名的例子——駐日本大使:卡羅琳·肯尼迪。

卡羅琳既是“白富美”也是“傻白甜”,作爲约翰·肯尼迪總统和傑奎琳的女兒,在父親遇刺後就一直受到全國人民的關愛。肯尼迪家族從政的不少,但卡羅琳一直是個文藝女青年。1980年從哈佛大學畢业後進入紐约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任助理研究员;1988年在哥倫比亚大學獲得法律博士學位之後將更多的时間花在公益事业上面,还擔任了老爸名字命名的“约翰·肯尼迪图書館”和美國芭蕾舞劇院等非營利機構的CEO。在傳出奧巴馬將任命她擔任駐日大使的消息期間,卡洛琳正忙着新書的巡回推廣活動,對大使任命一事避而不谈。

由于個人的光环,並且在竞選期間一直幫忙站台,爲奧巴馬当選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她就有機會分到一杯羹,但是由于一直在温室中長大,不善于與人交際,更不善于面對媒體。当时民主党內的意思是要她頂替參選的希拉裏去擔任紐约州參議员,結果由于嘴拙和知识水平提高得不夠,被刷下来了,駐日大使成了保底選項。擔任大使期間卡羅琳被狡猾的安倍哄得像一個娃娃,被利用是常有的事。從日美同盟關系、解禁集體自卫、二战曆史问題上看,在奧巴馬任內日本一直處于主動,離不開卡羅琳的作用。



卡羅琳·肯尼迪(左二)陪安倍和奧巴馬吃壽司

駐在國一般非常重視這些政治任命的大使,主要是看重他們和總统的私人關系,認爲他們可以“上達天聽”,直通白宮,對美國總统施加直接影響。這也是美國總统把這些人派到這些國家当大使的原因,因爲總统自己對這些人更信任,能把對大國和重要盟友的關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駐在國也很欢迎這種人,如果自己國家的美國大使是和總统關系親密,而其有聲望的人,说明了這一屆美國總统很重視與自己的關系。

特朗普爲何急于一时?

這回特朗普团隊下達的命令其实没什么值得大驚小怪,政治任命的大使要騰位子是一件正常的事,他們和政務官一樣,也是要和總统共進退的。區別在于,大使有一個缓沖期,經過申請是可以得到延長的,並不需要在新總统就职当天就立馬卷鋪蓋走人。因爲這些大使長期待在駐在國,會有很多瑣事,比如這些大使的孩子都在当地上學,退學轉學就是個費时間的事,还有就是物色自己的下一份工作,是留在駐在國还是回美國,还是去哪,諸如此類。

不過,這回的換屆與往年截然不同。一般而言,在舊總统卸任和新總统上任之前,雙方都會和氣生財,互相肯定,接受結果,顺利交班,但是這一回奧巴馬和特朗普就像倆活寶,一個玩了命地否定繼任者的智商,甚至否定其当選的合法性;另一個玩了命地否定前任的所有政治遗産,甚至按耐不住拼命添堵。

于是乎,奧巴馬不知道是爲了捍卫自己的外交遗産还是純粹爲了出氣報复,在自己最後的日子裏,開始了瘋狂的挖坑。先是不按劇本地在安理會就設計以色列犹太定居點的決議投了棄權票,坑了以色列;然後驅逐俄羅斯35名外交官,爲美俄關系的回春添堵;然後让克裏國務卿給王毅外交部長打了個電话,重新保證美國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爲特朗普和台灣眉来眼去添堵。

總而言之,奧巴馬在最後的日子裏展現出了對自己政治遗産的無比珍惜。這就让特朗普相当不爽了,別的还好,老子上任後想幹嘛就幹嘛,奧巴馬的影響力以1月20日爲分界點,就會隨風而逝。所以特朗普很淡定,分別安撫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亚胡和俄羅斯總统普京:不要傷心,等我来了天就亮了。

然而,偏偏有一個群體,是可以繼續替奧巴馬給自己添堵的,就是這幫“政治任命”的大使,他們也許可能成爲奧巴馬政治影響力的“余熱”,而且,他們可都是在各個大國、重要盟友以及國際組織擔任大使和代表,如果要添堵的话發揮的杀傷力可能还不小。所以,這至少是特朗普急于清除奧巴馬“政治任命”大使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他國家呢,其实對于這種突如其来的改變也是不爽的,因爲駐在國們,特別是美國的那些親密盟友,要靠看美國的脸色過日子的國家,他們就没有时間去了解新来的大使。並且大使館的工作交接也没有一個相對和缓的過程,而是火急火燎,急就難免出錯,美國的大使館是一個什么地方我相信熟悉國際时政的人心裏都清楚。所以對美國自己而言也是不利的,這就是爲什么很多大使開始游说被特朗普提名爲國務卿的蒂勒森,希望他让主子收回成命。

現任駐華大使鮑卡斯也是“政治任命”,而將要来咱們中國接替他的將會是有“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稱號的艾奧瓦州老州長布兰斯塔德,他和习大大也是老交情。不過這位70歲的老人攤上了特朗普這么個老板,又遇上了中美關系將會非常复杂的时代,未来這4年可真有得忙了。




Court Refuses to Reinstate Travel Ban, Dealing Trump Another Legal Loss


 By ADAM LIPTAK
FEBRUARY 9, 2017
WASHINGTON — A federal appeals court on Thursday refused to reinstate President Trump’s targeted travel ban, delivering the latest and most stinging judicial rebuke to his effort to make good on a campaign promise and tighten the standards for entry into the United States.

The ruling was the first from an appeals court on the travel ban, and it was focused on the narrow question of whether it should be blocked while courts consider its lawfulness. The decision is likely to be quickly appealed to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That court remains short-handed and could deadlock. A 4-to-4 tie in the Supreme Court would leave the appeals court’s ruling in place.

Trial judges around the country have blocked aspects of Mr. Trump’s executive order, which suspended travel from seven predominantly Muslin countries and limited the nation’s refugee program, but no other case has yet reached an appeals court.


The decision, from a three-judge panel of the 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Ninth Circuit, in San Francisco, reviewed a ruling issued last Friday by Judge James L. Robart, a federal judge in Seattle. Judge Robart blocked the key parts of Mr. Trump’s executive order, allowing immigrants and travelers who had been barred entry to come into the United States.

Judge Robart’s ruling inspired a harsh attack from Mr. Trump, who accused the judge of endangering national security. After the appeals court heard arguments on Tuesday, Mr. Trump issued a pre-emptive critique on Twitter.


“If the U.S. does not win this case as it so obviously should, we can never have the security and safety to which we are entitled,” he wrote. “Politics!”

The judges on the Ninth Circuit panel were Judge Michelle T. Friedland, appointed by President Barack Obama; Judge William C. Canby Jr., appointed by President Jimmy Carter; and Judge Richard R. Clifton, appointed by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In written submissions and at Tuesday’s argument, lawyer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said the president’s national security judgments should not be second-guessed by the courts. They added that both the Constitution and a federal law gave the president broad power to decide who may enter the United States.


Graphic | Trump’s Immigration Ban: Who Is Barred and Who Is Not A wide array of people are affected by President Trump’s order.
Lawyers for the two states challenging the ban, Washington and Minnesota, along with their allies, told the appeals court that the ban was motivated by religious discrimination, endangered rather than enhanced the nation’s safety and threatened the economy.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urged the Ninth Circuit judges to reject arguments based on religious discrimination, even though Mr. Trump has said he meant to favor Christian refugees. Judicial consideration of the president’s motives, lawyer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said, would violate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In its briefs and at the argument, the administration’s position evolved. As the case progressed, the administration supplemented its request for categorical vindication with a backup plea for at least a partial victory.

At most, a Justice Department brief said, “previously admitted aliens who are temporarily abroad now or who wish to travel and return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uture” should be allowed to enter the country notwithstanding the ban.

The ban should continue to apply, the brief said, to people who have never visited the United States.

Follow Adam Liptak on Twitter @adamliptak.

Follow The New York Times’s politics and Washington coverage on Facebook and Twitter, and sign up for the First Draft politics newsletter.

RELATED COVERAGE
Appeals Court Panel Appears Skeptical of Trump’s Travel Ban FEB 7, 2017
Supreme Court Nominee Calls Trump’s Attacks on Judiciary ‘Demoralizing’ FEB 8, 2017
The Court Arguments on Trump’s Travel Ban: What You Need to Know FEB 7, 2017
Trump Says Journalists ‘Have Their Reasons’ to Play Down Terror Threat FEB 6, 2017
Justice Department Urges Appeals Court to Reinstate Trump’s Travel Ban FEB 6, 2017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女子与前夫做爱床战4小时后 对他剖肚取肠/美国的慷慨,老革命张老在纽约过幸福年
  • 川普元宵节前给中国拜年 留空间又不过线/美新任防长语出惊人:中国力图恢复明王朝统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