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法国古典建筑/徐志摩爱情诗/《毛澤東選集》真相/林彪从功臣变为祸首
發佈時間: 2/19/2017 4:44:53 PM 被閲覽數: 216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谈谈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2017年2月16日



    

    法国风光专栏配图
    
     【法国风光 】 : 古典主义建筑广义上指的是在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其共同特点是采用古典柱式。狭义的古典 主义建筑指运用“纯正”的古希腊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其他地区受它的影响的建筑。*
    
    17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化艺术的主导潮流是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理论,认为艺术需要有严格的象数学一样明确清晰的规则和规范。同当时在文学、绘画、戏剧等艺术门类中的情况一样,在建筑中也形成了古典主义建筑理论。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家J.F.布隆代尔说“美产生于度量和比例”。他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师通过测绘研究古希腊罗马建筑遗迹得出的建筑法式是永恒的金科玉律。他还说,“古典柱式给予其他一切以度量规则”。古典主义者在建筑设计中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巴黎卢佛尔宫东立面的设计突出地体现古典主义建筑的原则,凡尔赛宫也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作。
    
    随着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流行,巴黎在1671年设立了建筑学院,学生多出身于贵族家庭,他们瞧不起工匠和工匠的技术,形成了崇尚古典形式的学院派。学院派建筑和教育体系一直延续到19世纪。学院派有关建筑师的职业技巧和建筑构图艺术等观念,统治西欧的建筑事业达200多年。
    
    古典主义建筑以法国为中心,向欧洲其他国家传播,后来又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在宫廷建筑、纪念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采用更多,而且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又出现古典复兴建筑的潮流。世界各地许多古典主义建筑作品至今仍然受到赞美。但古典主义不是万能的,更不是永恒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建筑自身的发 展,作为完整的建筑体系的古典主义终于逐渐为其他的建筑潮流所替代。但是古典主义建筑作为一项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建筑师们仍然在汲取其中有用的因素,用 于现代建筑之中。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荣军院新教堂等。
    
    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巴黎荣军院新教堂接在旧的巴西利卡式教堂南端,平面呈正方形,中央顶部覆盖着有三层壳体的穹窿,外观呈抛物线状,略微向上提高,顶上还加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惯用的采光亭。穹窿顶下的空间是由等长的四臂形成的希腊十字,四角上是四个圆形的祈祷室。新教堂立面紧凑,穹窿顶端距地面106.5米,是整座建筑的中心,方方正正的教堂本身看来像是穹窿顶的基座,更增加了建筑的庄严气氛。
    
    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和中叶,国家性的、纪念性的大型建筑比 十七世纪显著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舒适安谧的城市住宅和小巧精致的乡村别墅。在这些住宅中,美奂的沙龙和舒适的起居室取代了豪华的大厅。在建筑外形上,虽然巴洛克教堂式样很快为其他建筑物所效法,但这时期巴黎建筑学院仍是古典主义的大本营。当时的著名建筑有协和广场和南锡市的市中心广场等。
    
     法广RFI




徐志摩经典爱情诗歌



徐志摩经典语录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







“张幼仪”的图片搜索结果



(一)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袁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六日作

 

(二)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四)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一九二六年五月中旬作




(五)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三十日作


 


(六)黄鹂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


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七)私语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边,


一棵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恩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私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水流去。


这秋的私语,秋的情思情事,情诗情节,


已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水流去。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作


 


(八)月下待杜鹃不来


看一回宁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钿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月儿,你休学新娘羞,


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听远村寺塔的钟声,


像梦里的轻涛吐复收;


省心海念潮的涨歇,


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


 


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


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


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九)叮当——清新


檐前的秋雨在说什么?


它说摔了她,忧郁什么?


我手拿起案上的镜框,


在平地上摔一个丁当。


 


檐前的秋雨又在说什么?


“还有你心里那个留着做什么?”


蓦地里又听见一声清新——


这回摔破的是我自己的心!


一九二五年秋作


“张幼仪”的图片搜索结果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徐志摩是新月诗社成员。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人们看待徐志摩及其创作总是把他与新月派连在一起的,认定他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称他为新月派的“盟主”,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他的诗歌有着相当鲜明的独特风格,有一定的艺术技巧。
作为那个时代的名人,徐志摩做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他与张幼仪的婚姻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他与林徽因的淡淡情愫令人唏嘘,他与陆小曼的婚姻热烈而深情,却又坎坷多舛。




徐志摩、张幼仪、陆小曼、林徽因:四个名人的五座墓



      今日写完书评后,想到从网上寻找徐志摩等人的墓碑图片。先是找到了这篇《四个名人的五座墓》(原载于《山西文学》2007年第8期,作者陈宇)接着图片也都四散找到,果然有心人多啊,只是可惜张幼仪的墓地图片未曾发现,也许与她在美国逝世有关,算是一个遗憾吧。 

      诗人徐志摩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爱怨交加、缠绵悱恻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但要准确讲他们的最后归踪及遭际,却并非易事。因为是名人,有关事略,口耳相传,版本甚多,有的细节,确不易查考。更何况张幼仪远在异国他乡,海天遥隔,难以寻迹。

      笔者为收集与甄别史料,多年来每有机缘便追踪查核,终有结果,甚至还得到了一些相关事件介入者与目击者的指正。

      1915年,徐志摩父母为续烟火,给儿子娶了名门闺秀张幼仪。婚后不久,徐志摩便出国留学。1920年,他到英国邂逅美貌多才的林徽因,一见倾心,苦苦
      追求。当时徐志摩已有一子,为求得有真爱的婚姻,他向张幼仪提出离婚。此事甚为轰动,被称作近代中国“第一桩离婚案件”。但事态的发展出乎徐志摩的意料,
      林徽因不辞而别,被其父带回北平,之后跟梁思成交往日深,双方家长也有结亲之意。徐志摩赶回国,陷入失意苦闷之中。正巧遇上美貌活泼、同样陷在婚姻痛苦里
      的陆小曼。两人交往,同病相怜,遂情投意合,相见恨晚。后来几经周折与斡旋,终使陆小曼丈夫同意离婚,最后成全了一对有情人的好事。婚后两人如鱼得水,甚
      为欢愉。但不久,徐志摩才发现,陆小曼挥金如土,任性怠惰,生活上也不够检点。因经济窘迫,徐志摩不得不奔波于上海、南京、北平之间多处兼课赚钱,仍然入
      不敷出,他再度陷入痛苦之中。事有凑巧,此时他得知林徽因要在北平向外国使领馆官员作关于中国建筑艺术的报告,徐志摩要赶去听讲,并借此一诉衷肠,于是赶
      乘一架邮机匆匆北上。岂料飞临济南上空时遇雾触山,机毁人亡。徐志摩短短的36年人生,不仅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还演绎了一场缠绵幽怨、悲欢离合的故
      事(时过70年,在新旧世纪之交,此事还被改编成20集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并由海峡两岸著名演员联袂出演,轰动一时)。

      当 年,徐志摩不幸坠机身亡,后事备极哀荣。灵柩被护送到上海,在万国殡仪馆举行公祭,北平也开了追悼会。其况可谓盛极一时。送挽联挽幛的各界名流有黄炎培、
      于右任、梅兰芳、章士钊、郁达夫等六七十人。媒体更是纷纷报道。后来棺木运回故乡硖石(今浙江海宁)暂厝,次年葬于东山。按中国人传统观念,死后要“全尸
      完骨”“入土为安”,徐志摩也可算是葬得其所了。

      1949年以后,徐志摩的事略与著述,在大陆几乎消失。人们只能从批判讨伐新月派的文字里才能见到他的名字。尽管如此,徐志摩身后毕竟还能清静地躺在故乡的土地下,长眠了30余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竟从阳界“扫到”了阴间。于是死了的徐志摩被戴上一顶帽子:“反动文人”。但对死人如何批判讨伐?
      于是矛头指向他的墓和棺。其状传说有多种,因此,笔者设法向与徐志摩东山墓地咫尺之遥的东山中学老师许逸云查询。他来信介绍了当时隋状:

      “徐志摩墓约在1966年深秋被砸。砸墓者为当地中学里一群红卫兵。墓碑被砸断,石椁被砸开,棺木拖出,骸骨和衣物散了一地。第三天镇上有人去墓地看,犹见缕缕衣片,骷髅与大腿骨。”

      “墓被毁后,石料陆续给附近农民运走,派了各种用场。墓碑下落不明,也无人过问。”

      “这样过了十多年,1981年11月诗人遇难50周年,我前去其墓地遗址凭吊,几乎什么也没剩下,一片荒凉。我便发念要为诗人寻找墓碑。当时我在东山中学任教,课余及星期天,便去附近农村中寻找,见人就问,辗转打听,花了个把月时间,终于有了眉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许逸云终于在硖石镇东南三里多一个僻静处的泥泞里找到墓碑。但碑的下端已被砸掉三分之一,所幸碑字尚存。
      此后一些有识之士连连向上呼吁,要为徐志摩“平反”,重新建墓,终于得到有关部门支持。但因原墓所在的东山旧址上已盖了工厂,只好改在西山依照原墓形制重
      建,并于1983年清明节完成。徐志摩原墓主要构件,除了一块断残墓碑,其余全都灰飞烟灭了。新墓里只埋两样东西:一块石头,简单刻记死者生卒时间与迁墓
      经过,一本陈从周先生编撰的《徐志摩年谱》。生前风流倜傥、生性活泼的徐志摩,惨遭砸棺暴尸之劫,最后竟为一块冷冰冰的石头和一册黄卷所代,不亦悲平!

 

      徐志摩墓,图片来源于这里。


      徐志摩墓


      四个名人中,第二个去世的是林徽因。时年51岁。

      林徽因一生倾心于建筑研究,1924年和梁思成同到美国留学。从美国毕业回来后,她就同梁思成运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使中国辉
      煌的建筑艺术在世界建筑史上赢得一席之地而努力。即使在抗战逃难到大西南的穷乡僻壤时,仍坚持收集材料进行写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建筑史》。1946年,
      梁思成就是带着这本由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中国建筑史,走上美国耶鲁大学的讲台。中国几千年辉煌的建筑成就,终于登了上世界艺术的殿堂。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并任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委员,还被选为北京市第一届人大代表。

      1949年底,她和清华大学一些教师接受了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任务。继后,她又参加了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工作。

      遗憾的是,林徽因年轻时得过肺病,抗战时逃难到大西南,贫病交加,无法得到治疗,几濒于死,从此身留多种疾患。参加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时,体力不
      支,甚至是在床上抱病工作的。然终因积重难返,不幸于1955年溘然长逝。她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她的劳绩却永存于共和国的史册上。由于她的特殊贡献,身后
      被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当时还行土葬,建坟立碑。但“文革”中墓被砸毁,“文革”结束多年后才重修。

      1984年,笔者为搜集资料,前
      往墓地查考。事前经多方打听,得知了一些墓葬特征。但因墓碑尚未补刻上死者姓名,只能根据打听到的情况,细加查寻辨认,终于找到。坟墓呈长方形,由花岗岩
      砌成的三层墓台一端,立着一块有顶盖有底座的石碑。上面镶着一块富有中国传统纹饰风格的汉白玉石浮雕。浮雕的中心,是一朵盛开的荷花,被饱满的谷穗围成一
      个别致的花圈。上方横贯着带有两个垂结的绶带,四个角落还有四朵小花拱卫着。这是林徽因生前参加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一块纹饰的刻样。但人民英雄纪念
      碑尚未竣工,林徽因就去世了。这块浮雕刻样安在她的墓上,是对她生前忘我工作精神和艺术创作成果的一种嘉许。浮雕顶上,横放着墓碑。当初,上面刻字是:“
      女建筑师林徽因之墓”。然而,当林徽因在地下安息11年之后,“文革”开始。矢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林徽因,怎能逃脱“封资修”的罪名?墓被砸毁,墓碑连同
      那块汉白玉石浮雕都横遭厄运,统统打翻在地。笔者见到重修的墓时,浮雕左上方还留有海碗大一块被砸的缺口,当即拍了一个镜头,记录下一道历史的伤痕与浩劫
      的印记。

      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里,墓位排列整齐,都有大体相似的规格与形制。碑上无字,就无从最后确认墓主。为取得准确依据,笔者走访了
      公墓管理处查档。档案上记载的墓位编排,是选取某些汉字代表组别,再作序列编号。林徽因墓位是:2墓区,“结”字组,20号,与实地所查相符(后来墓碑才
      补刻上死者姓名)。

 

      林徽因墓,图片来源于这里。


      林徽因墓


      四个名人中,第三个去世的是陆小曼。时年62岁。

      1931年,徐志摩坠机身亡的悲剧发生后,陆小曼备受责难,身受种种压力。她猛然警醒,痛悔前非,认识到在徐志摩坐机失事诸多复杂因素中,她自有其咎,
      但“万千别恨向谁言”?从此,洗净铅华,深居简出,闭门度日。她有多种疾病,为镇痛和麻醉自己,对鸦片的依赖日甚一日,无法自拔。她对知交赵清阁坦言:“
      我已生趣索然,这不过是慢性自杀吧!”她对徐志摩心怀内疚,决心利用余生编撰《徐志摩全集》,以偿“遗文编就答君心”之宿愿。

      陆小曼
      将收藏的徐志摩遗稿、日记、书信,连同业已出版的著述,编撰合成全集,交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岂料“八一三”战事爆发,商务印书馆内迁重庆。八年抗战,
      出书事自然被搁。胜利后商务印书馆回迁上海,但几经辗转,书稿已不知去向。1954年,北京商务印书馆突然来信,说全集稿子找到,因不合时代要求,暂无法
      出版,材料如数退回。陆小曼欣喜若狂,悉心保藏,遂成了1983年商务印书馆在香港首版面世的《徐志摩全集》原型。

      1949年以后,
      上海有过一段社会风气甚佳时期。在那样的大环境下,陆小曼戒了鸦片。多才多艺的陆小曼,早年曾拜名师学过画,其山水画颇受人赞赏,于是进了上海国画院为画
      师。1964年还为成都杜甫草堂画了四张子美诗意山水条幅。此后,她身体日衰,病重住院。她预感将不久于人世,就对几位来探病的好友说,但求“将来能埋骨
      在志摩的坟穴里”。果然过了几个月,陆小曼就默默地带着幽怨弃世了。她无儿无女,身边冷冷清清。她生前不善理财,死后萧条,连殡葬用的一件新衣也没有,只
      穿一件满是破绽的旧棉袄。她的好友女作家赵清阁目不忍睹,送了她一套新的绸衣衫裤入殓。

      陆小曼葬身何处?笔者最初在赵清阁遗作里找到
      线索。她说,“文革”开始,“亡人们的殡仪馆也多拆迁,小曼落得死无葬身之地,骨灰无人接管,只有遗憾地合葬在万人坑里”。赵清阁还提到“文革”结束多年
      后发生的一件事:“几年前她(陆小曼)一个在台湾的侄儿为她在苏州建了一座衣冠冢。”此说似乎有误。因为“文革”中赵清阁本身也受冲击被审查,上述情况只
      能是听人所说;再说,经过“文革”那场浩劫,陆小曼衣冠哪有可能还留存于世呢?

      正茫然之际,意外得知,徐志摩的外甥女陈胜吾从美国回
      上海探亲,于是设法跟她电话联系查核。陈胜吾回答,“文革”中徐志摩被扣上反动文人的帽子,挨批判,在上海的诸亲都人心惶惶,自顾不暇,实无法关注陆小曼
      的骨灰下落。关于苏州衣冠冢事,她不知情,待向亲友打听看看。没几天,她又来电告,陆小曼墓确在苏州。墓址是:洞庭东山,华侨公墓,特级中区9排。还说,
      徐志摩的堂侄徐炎也住上海,正打算赴苏州一查此事,就介绍我跟徐炎联系。

      过了几个月,徐炎先生给我来信,还附有他拍的墓照。从照片上
      看,陆小曼墓为石材,墓碑右上方有陆小曼小照。徐炎介绍,那是陆小曼年轻时的留影。墓碑正中刻字是:“先姑母陆小曼纪念墓”,落款是“侄陆宗麟敬立”。墓
      碑分明写的是“纪念墓”,而非赵清阁所说“衣冠冢”。墓内有骨灰吗?有衣冠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徐炎先生也闹不清。后来,他通过当地兼职看墓的乡民,几
      经辗转,终于找到了一手操办建墓事宜的陆宗麟儿子邱权先生。原来,陆小曼墓是由台湾一个侄儿出资的,落成于1988年。建墓时,陆小曼骨灰早已无处寻觅,
      仅能找到一些陆小曼生前用过的物品,如碗、筷、杯、匙、笔墨之类不易腐烂之物埋人。自徐志摩坠机身亡后,陆小曼在病痛中度过了34年,临终唯留一愿,死后
      能埋骨在徐志摩坟穴里。她哪里料到,经“文革”浩劫,她和徐志摩的尸骨全都糟践,灰飞烟灭,尸骸均无,何谈合葬。

 

      陆小曼墓,图片来源于这里。


      四个名人中,张幼仪是最后去世的,享年88岁。

      当初,徐志摩提出跟张幼仪离婚,引发了父母的极端不满。婚变后,徐父即中断了对他的经济支持,并收张幼仪为干女儿。从此,张幼仪一直生活在徐家,帮助管
      理徐家产业。为使儿子徐积锴能得到良好教育,张幼仪把儿子从海宁乡间接到上海、北京上学,终于在交通大学毕业。继而,又为儿子物色了媳妇,还帮助抚养孙
      辈。解放前夕,徐积锴赴港转美。尔后,张幼仪也赴港,认识了邻居一个叫苏季子的医生,并结了婚。直到苏季子去世,她才赴美与儿孙团聚,尽享天伦之乐。

      在美国,张幼仪的经历与身世,于无意中被她的侄孙女张邦梅得知。张邦梅正在哈佛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幸运地撞上这绝好的题材,就决心为自己的姑婆写个传。她历经几年采访,终于完成了张幼仪口述传记《小脚与西服》。

      遗憾的是,《小脚与西服》尚未出版张幼仪就去世了。她的丧礼是在纽约皇后区公园路附近一座红砖教堂里隆重举行,出席者有二三百人。

      《纽约时报》作了专题报道,摘录如下:

      “近代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元配夫人张幼仪女士,已在上周六(二十一日)因心脏病突发病逝于纽约曼哈顿寓所,享年八十八岁。”

      “张幼仪的家庭在一九四九年以前的中国,颇具影响力。她的两位兄长张嘉森(君劢)和张家璈(公权)都是财经界和政界的著名人物。张嘉森曾任民社党主席,《中华民国宪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他亦为一著名哲学家。张嘉璈曾任国府中央银行总裁、铁道部长等职。”

      “张女士于一九二七年出任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副总行长。……张女士于一九七六年移居纽约皇后区雷哥公园。张女士有十个孙辈与曾孙辈。”

      对于名人的最后归踪,有心人更喜欢了解其墓葬,因为它常常会反映出一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褒贬。笔者收集的史料中,久久唯缺张幼仪的墓照。最近幸得陈胜吾
      辗转寻得寄来,其中有张幼仪墓的灵位碑照片。碑的上方横刻着死者英文姓名,还有生卒时间:1900~1989,下方是个十字架;右边竖刻着四个硕大的楷书
      汉字,即死者原姓名前冠上再婚夫君的姓:“苏张幼仪”。

      跟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相比,张幼仪的身后诸事最为圆满。

      现在,张幼仪还平平安安地长眠在纽约市郊风景优美的“芳诺依福”(FERNOEIFF)墓园里。

“张幼仪”的图片搜索结果




他被徐悲鸿误会成情敌 生前孤寂死后立名





2017年2月19日



    
    来源:新浪网 
    
    他被徐悲鸿误会成情敌 生前孤寂死后立名
    
    我的生命中一无所有,我只是一个画家。关于我的作品,我认为毋须赋予任何解释,当观赏我的作品时,应清楚了解我所要表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常玉
    
    人有时就如常玉的这幅画一样,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走。
    
    他被徐悲鸿误会成情敌 生前孤寂死后立名

    常玉,这并非一个陌生的画家名字。他与很多人物有交集,徐悲鸿、林凤眠、潘玉良、庞薰琹、张道藩、刘海粟、徐志摩、邵洵美、谢寿康、刘纪文、法国野兽派创始人之一马蒂斯、立体主义创始人之一勃拉克、现代艺术创始人毕加索、瑞士雕塑大师贾科梅蒂、日本大画家藤田嗣治······但他被掩抹在历史的深处。
    
    其实,常玉是与徐悲鸿比肩的。说到这,插个小八卦,曾有传言,早年留法时,常玉曾倾慕徐悲鸿的妻子蒋碧薇,徐悲鸿对此很不爽,所以这两人是一直暗暗较劲的,死后这两人在拍卖场上也是继续交锋。咳!佛说,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照此看,这两人前世是深情凝视好久了。

    他,身前孤寂,身后迟名
    
    初触“常玉”二字,以为他是一位优雅的女子,结果他是一位标准的爷们,他1900年生于四川富商家庭,19岁与徐悲鸿、林凤眠等以勤工俭学的方式留学法国。直到1966年辞世(66岁),他大致生活在巴黎。
    
    常玉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有做丝绸生意的长兄常俊民,经营着四川最大的丝厂,为他在巴黎的小资生活提供一切经济支持,这让他备受同行的羡慕,年轻的常玉,意气风发,他追求自由,喜爱时尚,常在咖啡馆一边看《红楼梦》或拉着小提琴一边画画。据常玉好友王季冈回忆:“其人美丰仪,且衣着考究,拉小提琴、打网球,更擅撞球。除此之外,烟酒无缘,不跳舞,也不赌。一生爱好是天然,翩翩佳公子也。”而常玉也经常请大家在法国吃正宗的中国菜,他总是出手阔绰,钱花光了,往往向好友相借,等家中汇款一到,再作偿还。
    
    与常玉的宽裕相比,徐悲鸿则显得囊中羞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屌丝”。家境、性格上的迥异,也使徐悲鸿、林风眠与常玉三人无论在人生道路还是艺术风格上,各有选择。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的徐悲鸿选择了学习西方的古典主义、写实主义艺术风格,并把自己的爱国情怀融入到作品中,更在其归国后极力主张这一套教学;而常玉的放荡不羁,使他的绘画更加自由随性,他不太关心国家大事,他喜欢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后来,徐悲鸿实现了他的“屌丝逆袭”。(关于徐悲鸿的故事在这就不展开说了)而常玉后来家道中落,在上世纪30年代曾回国分得一笔财产后返回法国,在挥霍一空后,他才开始尝试养活自己,生活潦倒落魄,孤寂无名,最终客死异乡。
    
    但凡流芳千古的流弊人士,生前都要这么孤寂么?很多时候,艺术创作和幸福生活是相悖的,常玉俗世生活是很令人难过的,不过他的艺术创作,直抵心灵。他偏爱裸女、人物、花卉静物及动物等题材,终其一生描绘对象不出上述主题,但不论是哪个主题,你总能看出点孤独感,颇有“不可向人语,独自暗神伤“的自怜情态。话说他画下的裸女,还跟一般人不一样,几乎你看不到纤细裸女,大都是丰满肥硕的,总体以白色和粉色为主调。这些女人呢,体态含羞带怨,好像若有所思却欲言又止,眉宇间还夹杂着冷眼相观、不屑一顾的神情。与其说他画的是女人,毋宁说就是他自己嘛。
    
    常玉相当符合艺术大师的特质,生前穷困潦倒而死后荣光,可谓是中国的莫迪里阿尼式。他去世那阵子,作品在巴黎成捆拍卖,不过数百法郎,80年代以后,单张售价都涨到数万法郎了。现在,更是不要说,他的《五裸女》2011年以1.07亿人民币刷新华人油画最高纪录。

    常玉与徐悲鸿之妻蒋碧薇的“步步惊情”
    
    虽然徐悲鸿生前已经誉满天下,而常玉生前则寂寂无名孤老终生。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海内外却流传着,“当年在法国留学时,他们不仅是同学,还是情敌。”
    
    他被徐悲鸿误会成情敌 生前孤寂死后立名
    常玉(左上)、徐悲鸿(左下)、蒋碧薇(右)
    
    不过从徐悲鸿的夫人蒋碧薇晚年的回忆录《我与悲鸿》中,我们可以发现她本人澄清了这一段关系。事情缘由是这样的:
    
    1933年5月,徐悲鸿偕蒋碧薇赴欧洲举办中国画巡展。经过多年的奋斗,徐悲鸿已是名满中国的大画家。而当时的常玉,在巴黎有较大的画室,老友相见,想来他是尽了地主之谊的。当时徐悲鸿的中国画展举办得极为成功,又连续收到欧洲各国包括苏联的盛情邀请。夫妇二人都觉得应该宴请当地名流及他国朋友。他们与常玉一起商定在常玉的画室举行,三人约好第二天上午9时蒋碧薇到常处操办,徐悲鸿则在中午12时到常玉画室共进午餐,而那顿高规格的宴请将在晚上举行。
    
    第二天蒋如约到常玉处时,常已经开始了晚宴的前期工作,在二人忙乎一阵子后,大约是10时许,又发现还有诸多原料尚未备齐,于是二人又去采买。近12时二人回家,却不见徐悲鸿来吃饭。中午丈夫没来吃饭,蒋碧薇并没有觉得太意外,以为他有事耽搁了。
    
    但到了下午和晚上,仍旧不见徐悲鸿,蒋只能硬着头皮宴请了客人,蒋碧薇也曾在下午回家敲门未果,钥匙又只在丈夫手里,她担心地在晚宴客人黄女士家中度过一宿,次日一大早又回去叫门,仍然没人来开。无奈之中她上街请来锁匠帮忙,折腾一番之后,突然那头发蓬乱、两眼红肿的徐悲鸿将门打开了。
    
    蒋碧薇厉声追问丈夫为何做出如此反常之举,徐悲鸿先是以痛苦不堪状沉默不语,问得急了,才迸出“你们昨天为什么不开门?”这句话来。原来,当天徐悲鸿外出会友,原本说好12时来常玉处用午饭,哪知他提前回来了。当时是11时许,在常玉的画室外他敲了半天门,却始终无人应答。在徐悲鸿想来,这定是二人正关起门浪漫开了。于是,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关了门痛苦沉思。知晓内情以后,夫妻二人一顿好吵。她的这段回忆最后写道:“常玉先生怕是至今还蒙在鼓里吧!”
    
    在巴黎侨界,当年盛传的说法是常玉非常倾慕徐悲鸿的妻子蒋碧薇,他们之间的偶尔交往,也会使徐悲鸿经常因为生活小事起疑、不悦,以致心存芥蒂。据说当时有熟悉两人的人曾半开玩笑地说,徐先生是“小心眼儿”,而常玉则是他的“情敌”。这似乎也为后来徐悲鸿和蒋碧薇的分手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炸弹。(这又是另一个故事:徐悲鸿与蒋碧薇最终还是分手了,原因是蒋碧薇和徐悲鸿的好友张道藩好上了······)

    常玉作品依旧火热
    
    虽然生前未负有盛名,但近年,常玉的油画作品持续以高价成交早已不再是新闻。2016年11月26日,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先锋荟萃”以及“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上,最高价拍品就是来自常玉创作于1950年代的《瓶菊》,作品估价为2,000万至3,000万港元,经过现场激烈的竞投后,含佣金成交价高达1.0358亿港元。





林彪从功臣变为祸首是从何时开始的?




2017年2月19日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在这8年间林彪虽然一直养病,却读了不少书,而且注意观察政治风潮,对党内的不少事件都有所分析并在笔记中加以抨击。不过他蛰居在阴暗的不通风的密室之中,所写的许多格言、箴语、散记和感想,多数是对毛泽东的动向和好恶进行揣摸,许多判断和推测,都充满了恶毒、讥讽和近似谩骂的语言,很难想像这位自1928年上井冈山便与毛泽东有特殊关系的人,竟会有这样的情感。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徐焰等编著,原题:林彪蛰居八年后为何突然跳出来要夺权?节选
    
    据知情者说,林彪是在苏联治疗过程中,因医生使用药物过量,损伤了神经机能,才形成了怕水、怕风、怕感冒、容易拉肚、出汗等一些后遗症。林彪到北京后,在“林办”有两位保健医生,一位是北京医院的蒋保生,一位是总后卫生部的王之敬。可是林彪又不大相信医生,喜欢自己翻看《本草纲目》等医药书籍,从中选药吃。有时他很固执,要某种药吃,而医生又认为不合适或吃多了对他的健康不利,就想办法用代用品骗他哄他使用。
    
    在林彪养病的时候,叶群等人对外都说“首长”的身体很健康,秘书关光烈因为向军委办公厅主任萧向荣汇报林彪怕水、拉稀,连山水画都不想看的事,就被认为泄密狠狠批了一顿。这种既养病,又对外声称身体还好的办法,显然是为日后出山做舆论准备。
    
    据警卫说,林彪的心脏、肝、肺等主要器官都没有毛病,只是容易出汗、拉肚子。夜间穿衬衣睡觉,常被汗湿,出汗就容易感冒,只好注意控制室内温度,及时增减衣服。夏天温度高些,冬天温度低些。林彪没有盖过棉被,只盖毛巾被。北京医院院长经研究嘱咐说:盖一幅毛巾被可增加4℃;穿一件华达呢中山服也可增加4℃,身边的保健人员大体上按这个要求掌握温度,多数时间掌握在21℃左右。
    
    林彪被批判后,外界的小道消息盛传他有吸毒问题,据他身边长期担任警卫的李文普讲这是言过其实。在50年代,林彪偶尔打过杜冷丁的针药,是因为吃狗肉拉肚止泻才使用。从1964年后的7年多,再没有见他打过杜冷丁、兴奋剂之类的药针,有时打针是注射丙种球蛋白。林彪睡眠不好,常吃安眠药片,有时一夜连吃3次。有一次在天安门出席欢迎西哈努克大会上讲了错话,是因为夜里服了3次安眠药,头脑还未完全清醒所致,属于少有的差错。
    
    虽然林彪的生活习惯古怪,对警卫人员倒是并无苛求,容易伺侯。他吃的饭菜很简单,专门有一个厨师给他做饭,但有点偏食,吃的肉菜如感觉肚子不舒服拉稀,以后就不吃。平时的主食,就是吃点肉饼、青菜、馒头。林彪因身体瘦弱,脸色发白,后来并不愿陪同毛泽东接见红卫兵,可不陪又不行。有一次他在天安门陪毛泽东走到下面金水桥与红卫兵见面,几乎走不回来,到了难以支撑的程度。
    
    尽管林彪身体不好,却绝没有像一些人所描绘的那样,“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到了“一阵风就能吹倒”的可怕程度。到了80年代以后,有的人说他“有精神病”、“行动失去控制能力”、“听任叶群摆布”,也是不真实的。
    
    一些人夸大林彪的病情,并加油添醋,是想迎合读者好奇的趣味。有的人则是为了说明林彪是一个病体垂危的“重病号”,对叶群、林立果的罪恶活动“不可能知道”,“没有责任能力”,“林彪在叶群手上有时就像线牵的木偶”,甚至想以此说林彪是被“劫持”去苏联的,以改变已经定论的历史事实,这显然是极其错误的。
    
    林彪因推说身体不好,解放后长期处于休养状态,在50年代以后他若真是这样躺下去,倒真是会在历史上全功而退,留下美名,可叹的是,这样一个在党中央常委中的头等病号却又在一个个历史关节点上跳上政治舞台,做了一幕幕令后人感到可悲的表演。到了后来,在投机失败后,林彪又从北戴河出逃,结果葬身于异国荒丘。
    
    林彪此人从功臣变为祸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应该说,是极“左”的风潮不断升高和他本人野心权欲的随之上涨,导致了后来那幕令人感叹的悲剧。
    
    1951年林彪曾接替周恩来主持了几个月中央军委工作,随后便病倒,一直休养不参加工作。在1958年的八届五中全会上,他却当选为中央副主席,不工作的病号反而当选一事多少有点出人意料。
    
    在这8年间林彪虽然一直养病,却读了不少书,而且注意观察政治风潮,对党内的不少事件都有所分析并在笔记中加以抨击。不过他蛰居在阴暗的不通风的密室之中,所写的许多格言、箴语、散记和感想,多数是对毛泽东的动向和好恶进行揣摸,许多判断和推测,都充满了恶毒、讥讽和近似谩骂的语言,很难想像这位自1928年上井冈山便与毛泽东有特殊关系的人,竟会有这样的情感。
    
    林彪内心明知极“左”的一套错误,却比别人更卖力地鼓吹,还表现出极其旺盛的理论“创造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如关心政治者,都会记得“政变”论、“两杆子(枪杆子、笔杆子)”论、“天才”论、“顶峰”论,都是林彪独出心裁的发明。
    
    在搞个人崇拜时,林彪又装出最虔诚的姿态,有诸多登峰造极的令人作呕的表演。他那种“语录不离手”,而且每次出场都以特殊地手法挥动的形象,经过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更是记忆犹新。
    
    这种极端的两面派手法,真反映了品质的极度恶劣!
    
    干这种虚伪的歌功颂德勾当,只能有一个目的,便是取得毛泽东的更大信任,就此攫取更大权力。在自己已经处于“一人之下,八亿人之上”的时候继续狂热地搞这一套,便只是为了夺取最高权力。(《北戴河往事追踪报告》,徐焰等编著,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中共集體造假的鐵證:《毛澤東選集》真相


佚名


1995年6月中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中央黨校聯合向中央書記處提出了書面報告《關於〈毛澤東選集〉中著作原稿的審核、考證意見》。根據該報告披露:《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的160餘篇文章中,由毛澤東執筆起草的只有12篇,經毛澤東修改的共13篇,其餘諸篇全是由中共中央其他領導成員,或中共中央辦公廳以及毛澤東的秘書等起草的。

~~~===≡≡≡⊙⊙≡≡≡===~~~

《毛澤東選集》成書經過《毛澤東選集》所收的“著作”,大部分是中共在不同時期的各種書信、電報、文件,以及領導人所作的演講稿匯編而成的。原來在“解放區”只是印成小冊子傳閱。到了40年代後半期,“東北解放區”有了像哈爾濱這樣的城市,這些小冊子就匯編成了厚厚的《毛澤東選集》。大陸建政後,中央成立了“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並於1951年10月12日出版了第一卷,1952年4月10日出版了第二卷,1953年4月10日出版了第三卷,1960年10月1日出版了第四卷。

1951年10月12日出版第一卷時,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在書前冠有“本書出版說明”,說:“這部選集,包括了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各個時期中的重要著作。幾年前各地方曾經出過幾種不同的《毛澤東選集》,都是沒有經過著者審查的,體例頗為雜亂,文字亦有錯訛,有些重要的著作又沒有收進去。現在的這部選集,是按照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所經歷的各個歷史時期並且按照著作年月次序而編輯的。這部選集盡可能地收集了一些為各地方過去印行的集子沒有包括在內的重要著作。選集中的各篇著作,都經過著者校閱過,其中有些地方著者曾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正,也有個別的文章曾作了一些內容上的補充和修改。”

從這個出版說明,不難看出,整個《毛選》的定稿,是毛澤東親自參與了的。既然如此,選集中的每一篇文章當然都是毛澤東本人認定是自己的著作無疑了。

~~~===≡≡≡⊙⊙≡≡≡===~~~

中共官方宣佈的對《毛選》審核、考證結果。但是,44年後,經過中共有關部門的審核、考證,卻發現在《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的160餘篇著作中,由毛澤東執筆起草的只有12篇,經毛澤東修改的有13篇,其餘諸篇全是由中共其他領導成員、中共中央辦公廳以及毛澤東的秘書等起草的。這是上述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中央黨校聯合向中共中央書記處提出的書面報告《關於〈毛澤東選集〉中著作原稿的審核、考證意見》所披露的。經審核、考證、查證,《毛澤東選集》中的若干著作,分別由以下人士起草:

瞿秋白、周恩來、任弼時、王稼祥、張聞天、謝覺哉、董必武、林伯渠、劉少奇、艾思奇、陳伯達、康生、胡喬木、陸定一、楊獻珍、鄧力群等,

以及毛澤東的秘書、中共中央辦公廳有關班子的成員。

~~~===≡≡≡⊙⊙≡≡≡===~~~

該報告披露的對《毛選》一至四卷中若干著作審核、考證結果如下:

◆《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此文為1929年12月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的決議的部分,是周恩來起草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選》中說此文是毛澤東於1932年1月5日的一篇通信,實際是瞿秋白寫的指示信件,由毛澤東,滕代遠、周逸群在紅軍中宣講的。

◆《反對本本主義》,此文為1930年5月,由劉少奇為中共中央起草的對黨內領導幹部的宣傳、教育文件。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毛選》稱本文為毛澤東於1936年2月為總結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經驗寫的,實際上是當時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為總結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由張聞天和周恩來起草,由毛澤東出面在紅軍大學的演講稿。

◆《實踐論》(1938年5月)、《矛盾論》(1937年8月),《毛選》說這兩篇論文都是毛澤東寫的,曾由毛澤東在延安的抗日軍政大學作過講演,實際上是由周恩來、林伯渠、王稼祥、康生、陳伯達等人起草的,毛澤東只是作了修改,就成了毛澤東寫的了。

◆《為了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此文為毛澤東於1937年5月7日在中共全國代表會議上所作的總結報告,但文稿實際上是由中共中央書記處起草的,張聞天、周恩來作了修改。

◆《論持久戰》(1938年5月)、《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1938年5月),前者為毛澤東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的演講稿,實際上,這兩篇文章都是由周恩來、張聞天、林伯渠、康生等起草,董必武也參加了修改,曾被定為黨校的中心教材。

◆《論新階段》,毛澤東於1938年10月,代表中央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作的政治報告,文稿是由王稼祥、康生起草的。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1939年12月),本文是由中共中央書記處集體起草的,後經周恩來、劉少奇、王稼祥、康生等人修改,曾被定為黨校的中心教材。

◆《新民主主義論》,此乃毛澤東於1940年1月9日在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的演講,文稿是由中共中央委託康生、陳伯達、艾思奇等人起草,經中央集體討論定稿的。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後的時局》(1941年3月18日)《關於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總結》(1941年5月8日),《毛選》稱這兩篇均是毛澤東為中共中央寫的對黨內的指示,實際上是中央委託周恩來起草的,董必武也參加了部分意見。

◆《改造我們的學習》,此文為毛澤東於1942年5月19日在延安幹部會議上所作的報告,文稿是由康生起草,經王稼祥修改的。當時是以中共中央學習研究組的名義發表的。

◆《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前者為毛澤東於1942年2月1日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的演講,後者為毛澤東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幹部會上的講話。這兩篇文章都是由林楓起草的,陳雲、李富春等人參加了修改。

◆《論聯合政府》,此文為毛澤東於1945年4月20日在中共第七屆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的政治報告,文稿由康生、艾思奇、胡喬木等人起草,任弼時、張聞天、劉少奇等作了修改。

◆《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6月30日),此文為慶祝中共建黨28週年的專論,文稿是由中共中央集體起草的,主要執筆人是陳伯達、艾思奇和鄧力群。

~~~===≡≡≡⊙⊙≡≡≡===~~~

《毛選》著作權的爭議從未中斷,綜觀以上各篇文章,完成的具體情況,並不完全相同;但不是毛澤東寫的,最後都變成毛澤東寫的了。就這一點來說,毛本人是知情的。因為最後成書時他本人是親自審定過的。這就構成“知識產權”的侵權問題。當然,那個年代,無論是毛本人還是其他任何執筆者的頭腦中,都沒有“知識產權”意識。儘管如此,在中國傳統的道德觀念中,文責自負,君子不奪他人之美,應該說對上述侵權行為還是有道德上的規範和約束的。也許正是出於這個原因,關於毛澤東著作的署名問題,在中共內部也是一直存在著不同意見和爭論的。早在1945年6月,中共七屆一中全會對這一問題曾有過以下兩點非常不合情理的決議:

一、凡是有毛澤東同志演講的、由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審閱的文件,在編印時要用毛澤東同志名義;

二、凡是過去已由毛澤東同志名義發表的著作,一律不再更改或增加其他作者的名字。

1956年11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陳伯達、康生曾提出《堅決捍衛毛主席著作光輝思想》的意見書,提出:“黨內有人企圖否定毛主席的地位、否定毛主席思想是全黨的指導理論”,為此於1956年11月中旬召開的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再次做出決議:

一、全黨要維護以毛澤東主席為首的黨中央權威;

二、毛澤東同志著作是毛澤東思想的集中表現,是毛澤東同志的革命工作經驗的結晶。

1980年9月,習仲勛、譚震林、徐向前等五人向中共中央提出,再重新出版《毛澤東選集》時,應當做出澄清:哪些是其他人的著作,哪些是中共中央集體的著作,哪些是中央文件。

1985年2月,中共中央黨校12名主任級教員及25名學員聯署向中共中央、胡耀邦提出關於《毛澤東選集》中若干著作是其他人的著作問題。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也提出“是否在《毛澤東選集》再版或重新出版時,作出適當的更正、闡明”。對此,李先念、王震、宋任窮等人作了批示,指出:“這是一股逆流”,“黨內一直有人要否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問題出在領導層”,“黨內右傾思潮發展到了危險的地步”。王震當時為中共中央黨校校長,在黨校黨委會上破口大罵:“誰敢否定毛主席光輝的一生,誰敢反對毛主席著作,就撤他的職,開除他的黨籍;誰敢當我面否定毛主席,我就用槍來回答。”(見1985年3月中共中央黨校《簡報》)

1992年初,胡喬木在重病期間,曾對來探望的楊尚昆、喬石、溫家寶提出:關於毛澤東著作,黨內一直有分歧,應當做出全面審核,哪些是毛澤東親自著作的,哪些是以毛澤東名義發表的,哪些是中央其他同志著作的,哪些是在編輯過程中被牽強地肯定下來的。

胡喬木提出:毛澤東著作中三篇名作(俗稱《老三篇》)──《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和《為人民服務》,甚至毛澤東詩詞中最有代表性的《沁園春雪》,即那首“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並要求恢復用他胡喬木的名字。

1993年6月初,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中央黨校,曾聯合向中共中央書記處提出過兩份報告,一份是《關於毛澤東著作整理出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另一份是《關於胡喬木和其他人士對毛澤東著作的意見的處理》。前者披露:經過五年來的工作、訪問、考查、翻閱、核實關於毛澤東生前470多篇著作,包括講話、報告、會議決議、論文、電報稿、社論、按語與批示等,一共有250多篇不是毛澤東親自起草或作修改的。其中有160多篇報告、講話、電文、社論是由其他中央領導同志、中央秘書局(辦)和中央工作人員起草完稿的。毛澤東僅僅對部分報告、講話作過審閱或批上“同意”,“好”或簽上“毛澤東”三字。

1994年1月18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就上述報告曾作過三點批示:

一、中央一貫認為,《毛澤東選集》中的理論、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革命工作的結晶,不是個人的。

二、審核、考證《毛澤東選集》原稿的作者、原稿部門、發稿時間與場合的工作是必要的。

三、一些情況以內部掌握為宜,以免引起混亂和爭議。

而對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中央黨校於今年6月中旬又提出書面報告《關於〈毛澤東選集〉中著作原稿的審核、考證意見》,中共中央書記處今年7月21日又作了三點批示:

一、維持原有的決定是正確的,一旦更改會有大的影響;

二、《毛澤東選集》中的理論、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革命工作經驗的結晶;

三、審核、考證結果資料存檔留作參閱用。

——原载:《看中國.看史海.紅朝歲月》 


独立评论


作者: 博讯螺杆   专制文化的老传统嘛,皇帝的圣旨诏书哪有亲笔写的?都是内臣代拟 2017-02-18 12:08:27  [点击:48]
《三国演义》里提到的“孟德新书”,能被张松一字不差的倒背如流,那就说明书不是曹操自己写的,而是谋士们代笔,结果天下谋士(高级知识分子)本是一家,早就私下里流传互相欣赏,搞起学术讨论了,这当然是在说故事,但其中道理却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毛泽东作为中共老大,是全党的政治需要,黑社会组织,没有老大怎么可以?毛的党内地位本来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众星捧月”的结果。老大是大家捧起来的,那么被老大预杀预夺也是活几把该,自找的。传说中的胡乔木临终要求澄清知识产权一事,如果是真,那也是他老糊涂,当初没有老毛的名义,他的歪诗能引起那么大轰动?郭沫若柳亚子们等一众花瓶腐儒,捧的不是《沁园春》,是毛泽东的臭脚。




林徽因被贊最有良心小三,蔡琴十年無性婚姻終不悔,三毛為愛痴狂對象不是荷西……我究竟錯過了什麼





最近,小夥伴們都在追什麼《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盛讚大冪冪演技進步了…



嗯,給大冪冪贊一個。自從有了真人秀,明星們玩玩鬧鬧的就把錢賺了,確實也沒誰在乎演技了。


好在,在鮮肉橫行的貴圈,不屑於上真人秀的老戲骨們,終於也有地方玩了,這不,都來

《見字如面》

了。






姑娘們,都看過了沒?


這檔節目被譽為

「綜藝界的一股清流」

,其實在小拉看來,也是唯一一檔需要杠杠演技的綜藝節目。



節目形式真心簡單,就是請明星來讀信。



紅磚背景牆前,一張小講台,圍了幾排觀眾席。讀信人就站在講台後,面朝觀眾讀信。







這樣一說,覺得怪無聊的,一點噱頭都沒有。



不過,這正是考驗讀信人演技之處。

一封別人寫的信,要用自己的聲音,把它讀得有聲有色,讓觀眾聽得津津有味,隔著時間與空間,與寫信人見字如面。



想想也是real困難的一件事啊。

做得好就是有情懷有文化,做不好就是大寫的尷尬。



還好,倒是有成功案例在先的。






節目來自於

最會裝逼的國度——英國

倫敦很有名的一個活動,叫

Letters Live

,也是請了很多老戲骨來,在共濟會大廳為觀眾朗讀各個時代的信件。



比如卷福朗讀過圖靈的幾封書信,還有一位二戰士兵塵封的情書……





抖森朗讀過英國作家Gerald Durrell寫給妻子的情書……





「甘道夫」伊恩爵士,朗讀過一位少年寫給母親的出櫃信,中途還數度哽咽…





其他被朗讀過的信件還有:



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寫給丈夫的絕筆信;



印度領袖甘地寫給希特勒呼籲和平的信;



英國女王寫給艾森豪威爾總統的司康餅配方等等,

逼格也是real高了去了。



回到咱們中國版Letters Live《見字如面》,同樣也下足了工夫。






首先是人,

請來的嘉賓讀信人,一水的中國影視圈的演技擔當,良心頂配:



張涵予、張國立、何冰、歸亞蕾、王耀慶、林更新、蔣勤勤等

,一看就跟外面的妖艷賤貨不一樣。





尤其是這爺倆搭檔讀曹禺和黃永玉的信件往來,甚至受到黃老先生本人的讚賞。



其次是信。



節目組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從博物館、研究機構甚至個人收藏的上萬封信件中,一輪輪的篩,最後選出了90餘封。







於是,我們就聽見了

李小龍的家書,白求恩的遺書,蔣介石的情書,李白的求職信,蔡琴的公開信……甚至是張愛玲寫給王家衛的信。



小拉不才,只聽懂了情書,情書,和情書,分享幾則——






第二期,蔣勤勤讀民國女神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分手信,特別入戲:






————


我走了,帶著記憶的錦盒,裡面藏著我們的情,我們的誼,已經說出和還沒有說出的話走了。



我怕,怕您那沸騰的熱情,也怕我自己心頭絞痛著的感情,火,會將我們兩人都燒死的。



我降下了帆,拒絕大海的誘惑,逃避那浪濤的拍打……



我忘不了,也受不了那雙眼睛。上次您和幼儀去德國,我、爸爸、西瀅兄在送別你們時,火車啟動的那一瞬間,您和幼儀把頭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邊,她張著一雙哀怨、絕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著我。我顫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靈的底蘊,那裡藏著我的知曉的秘密,她全看見了。


————







當時女神年方二八,隨父遊歷歐洲。在英國,懷春少女遭遇浪漫詩人徐志摩的強烈追求,心動不已。



氮素,彼時,徐志摩與張幼儀仍是夫妻,所以說徐志摩那個渣渣啊。



林徽因雖痛苦,但仍然給徐志摩寫了封「訣別信」。



這封信也讓吃瓜群眾們力贊林徽因

「民國最有良心的小三」

,因為她看到了張幼儀的「哀怨、絕望、祈求和嫉意」,並做出了分手的選擇。




第一期,歸亞蕾老師讀蔡琴在前夫楊德昌死後的一封公開信《讓他活在我的歌里吧》:





————


深埋在我心底,長久不願再去回想曾經對他的記憶,突地襲上來;我脫口輕喊出一句:楊德昌!你怎麼可以這樣就走了呢?!



我深深的感謝上帝,讓我與他轟轟烈烈的愛過……



作為一個曾經的伴侶,我們一起年輕過、奮鬥過。作為一個女人,他給我的寂寞多過甜蜜。



至於我們所有過往的點滴,我自己品嘗,就當作我活著時永遠的秘密,隨著他的逝去與世長辭。


————







十年無性婚姻,以楊德昌與前妻離婚為開端,再以楊德昌另娶他人為終點,實在是狗血。



楊德昌給這段婚姻下了

「十年感情,一片空白」

的結論。但蔡琴卻一直堅持:

「我不覺得是一片空白,我有全部的付出。」



痴情蔡琴更是寫道:「早知道他生命這麼短暫,我願意早點跟他離婚,放他好好享受他的生命」。




第六期,歸亞蕾老師讀三毛寫給王洛賓的信:





————


萬里迢迢,為了去認識你,不是偶然,是天命,沒法抗拒的。



我不要稱呼你老師,我們是一種沒有年齡的人,一般世俗的觀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尊敬與愛,並不在一個稱呼上,我也不認為你的心已經老了。



回來早三天,見過了你,以後的路,在成都,走得相當無所謂,後來不想走下去,我回來了,閉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沒有辦法,照片上,看我們的眼睛,看我們不約而同的帽子,看我們得手,還有現在,在家中,蒙著紗巾的燈,跟你都是一樣的。



你無法要求我不愛你,在這一點上,我是自由的。


————






寫信的這一年,三毛47歲,王洛賓77歲,30歲的鴻溝也不能阻隔三毛熾熱的感情。但遺憾的是,王洛賓卻沒有給出同樣熱情的回應,不久,三毛為愛而去……



唉,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當然,除了情書,還有很多有趣有料有歷史意義的信,聽著感覺錯過了好多「歷史」和「內幕」啊,目測追完這檔節目一整年的裝逼資本都有了~



還沒來得及看的姑娘,趕緊的吧~



張國立王耀慶讀黃永玉與曹禺往來書信




(本文視頻及圖片來自網路,謝過~)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近君子/毛岸英/伪科学家钱学森/反右既非阴谋也非阳谋/民运的死结/林彪肺部被击穿好
  • 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个蠢货/五四运动真相/中国需要一次立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