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中国奴才们/你若情深,我必意重/君子与小人/项羽先输在哪一步/善良的人总是快乐
發佈時間: 2/21/2017 8:48:47 PM 被閲覽數: 17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你若情深,我必意重(深度好文)

  

  时间是一把戳穿虚伪的刀它验证了谎言,揭露了现实,淡化了承诺,你只要问心无愧的做人,一切自有命运安排。

  

  当你感觉被欺骗,被敷衍,束手无策的时候,学会淡然一笑,该来的总会来!

  看淡得失,倘若认真,你就输了!告诉自己,人生最尴尬的事:就是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不惑之年,学会放手,你若有心,我何尝无心,你若无心 ,我随遇而安。

  

  手指脏了,大可不必把手指砍掉;帽子小了,大可不必把头削掉;证明鸡蛋是否变味,大可不必把它全吃掉。

  

  对生活执着,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对工作执着,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对爱情执着,是一种人生中的美丽!

  但在应该放手的时候不放手的话,就会使自己不堪重负而活得很累。

  

  当快乐之门关上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另一道门为你打开

  要灭苦,先破执,不固执于追求;不以强硬为手段,不以拥有为目标;心没有负担故无重,没有挂碍,才能自由自在。

  

  所谓心事,不过一时不如己意,

  执着于自己描画的理想,一有落差,即生烦恼。

  人生一场,别人追屋逐堡,你只要花棚石凳,小坐微醺,自得其乐。住宅舒适方便就行了,何必非要楼上楼下。

  

  一首歌,一杯茶,养养花,享受自然之美。

  我们都是来去匆匆的过客,只不过是到世间走一遭,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






闫红:鸿门宴上,项羽先输在哪一步? 


 

  翻开名著见真相

  

  你真的读懂了吗

  文 | 闫红

  ▍一

  中学时背过那篇《鸿门宴》,说是怀王曾与诸将有约,先入关中者王之,但对于自恃实力强大的项羽来说,这是一句废话。当他来到函谷关外,发现刘邦已经占据关中,立即就生气了。他打下函谷关,发出号令:明早让士卒吃个饱饭,我们去攻打灞上的刘邦军队。

  项羽的叔叔项伯的通风报信,让刘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二天一早,他亲自到项羽帐中请罪。

  他表白自己无意与项羽为敌,当然项羽也没错,都是小人挑拨的。项羽说:“就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跑来跟我说的,不然,我哪会这么干?”

  当年读到这句,只觉得项羽这人不厚道,随随便便就把曹无伤给卖了,刘邦后来逃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弄死曹无伤。

  很多年后,再看这句话,发现项羽不厚道还在其次,当他说出这句话,他和刘邦之间的格局已然改变,原本占足上风的他,已经落了下风。

  项羽当时拥兵四十万,又以破釜沉舟的一战,成为令人肝胆俱寒的传奇,刘邦只有十万兵力,因此不敢提怀王之约,忍气吞声只求项羽放自己一马。

  占据绝对优势的项羽完全可以付之一笑,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可他居然认真地解释起来,一认真他就输了,这意味着他被带入刘邦的语境,不由自主地想要扮演刘邦替他塑造的那个光明磊落只是偶尔失察的角色,刘邦将他的境界抬上去了,他没法也舍不得下来,只好供出曹无伤。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会将人带沟里,到此时,范增再怎么明示暗示,要他干掉刘邦都是徒劳,项羽只顾这一时的伟岸形象、良好气氛,哪里还记得什么天下大业啊?

  据说人生里的重要时刻,常常是一生的缩影,项羽在许多重大关口上的失误,正与他陷入细节,而缺乏大局观有关。

  

  ▲ 汉代墓室壁画《鸿门宴图》

  ▍二

  他初出道时,曾攻打襄城,打得挺艰难,最后还是硬攻下了。这是一件好事,项羽却有本事变成一件坏事,他将襄城军民曾经本能的坚守,视为对自己的敌意,报复性地,将全城老小活埋了。

  观者为之悚然,怀王后来不让项羽去往关中,就是因了襄城的前车之鉴,怕他祸害沿途百姓,“不可遣”。倒是刘邦,“素宽大长者,可遣。”

  可见,如果项羽能够宏观地看待襄城军民的反抗,而不纠缠于“我被拒绝”的细节,他就有望先入关中,顺理成章地封王,而不用从刘邦手里巧取豪夺,落下背信弃义的名声。

  有意思的是,项羽一方面如此残暴,另一方面,连刘邦的下属高起、王陵都对刘邦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项羽也说过“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这岂不是与怀王说法相反?

  非也,热情与残酷,在项羽身上互为表里,他有期待,就有失落,会随着对方的反应,随时转化。

  当他感觉到对方的友善,就会殷勤备至,体贴有加,当他感觉到被冒犯时,则是很激烈的报复——在现实中你也常常能看到类似情形,那些动不动暴跳如雷的,骨子里常常是讨好型人格,当他释放的善意没有得到他觉得应该得到的回应,会突然从海水变成火焰,要将一切烧成灰烬而后快。

  这类人没有洞察外物的能力,外物之于他们,只是一面又一面镜子,他们期待镜子说,你是最英雄最伟大的,他们不自觉地整理衣冠,让自己看上去更美;假如镜子里呈现的他们不尽如人意,他们就会觉得这面镜子太不友善,深恶痛绝之。

  热衷于顾影自怜的项羽珍惜眼前人,下属生个病,他亲自来到病床前,嘘寒问暖,送食送药——这画面是不是好眼熟?他能直接从这面镜子里看到自己的仁慈与善良,眼泪不只安慰了下属的病痛,还冲刷了自己的内心,低成本地完成了一场道德消费。

  但他不愿意封赏有功者,这种付出,太公事公办,下属纵然感谢,也不会特别感性,成本又那么高,项羽难免迟疑又迟疑。

  他因此也不愿意待在关中,即使在此处有利于称霸天下也罢,家乡人民才是更好的镜子,能多角度地照出他的伟岸,这种对于镜子的热爱,远超过他对天下的向往。

  ▍三

  刘邦深知他这一点,明白怎么给他下套。

  鸿门宴上,低声下气,烘托他的良好感觉。后来俩人再度翻脸,项羽要烹了刘邦的父亲,刘邦说:咱俩曾经约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要是烹了老爹,也请分我一杯羹。项羽虽然气得当时就要杀了刘老爹,但经项伯一劝即止,只怕心中也不是没有顾忌的。

  项羽最终被一个叫侯公的人说动了心,放还了刘邦家眷,如今我们已经不知道侯公是怎样巧舌如簧,但可以想象,他必然掌握了对项羽最有效的催眠术。

  最善于点中项羽软肋的还是韩信,在垓下,韩信让汉军唱起楚歌,当楚歌从四面响起,项羽就像被韩信远程遥控了一样,立即确认楚地已经被汉军占领。

  他没有去看地图,也没有召来将士分析战况,他的反应非常戏剧化,和美人慷慨悲歌着道别,假如他的心是一座城池,这城池几乎毫无防守,任人长驱直入。

  

  ▲ 京剧《霸王别姬》

  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就像刘邦的成功也是必然的一样。

  刘邦的内心也是一座城池,看似内无武器,可以随意进入,其实外松内紧,壁垒森严。他清楚自己的利益点之所在,不会被他人的说法左右。当初他老丈人吕公看上他,正因为这一点。

  吕公当年迁居沛县,沛县豪杰都去送礼道贺,贺礼不满一千钱的只能坐在堂下。刘邦当时是个亭长,不大看得起这些小吏,很没正形地在自己的名贴上写上“贺钱万”,一文钱不带就进去了。

  有人说他这是脸皮厚,我更愿意理解为他对这种规矩的一种调戏,不自卑,不瑟缩,不接受,但也不对抗,用他的方式与之周旋,内心没有足够的定力,还真的不能如他这般喜感。

  吹胡子瞪眼都是表象,他的内心始终固若金汤。比如他的老乡雍齿,仗着出身好,看不起他,刘邦恨得牙根子直痒痒。但是,当张良建议刘邦封赏自己最讨厌的人以稳定军心时,刘邦二话没说就先给雍齿封侯,强大如他,不会真的被这些细枝末节伤到,雍齿的看得起看不起,又能怎样?

  ▍四

  俱往矣,成功的刘邦失败的项羽皆尘土,生为凡人,我们没那么多关键时刻,但有时,也会犯下和项羽一样的错。

  多年前看到一篇报道,说某大师出国,看中了一双鳄鱼皮鞋,让售货员拿下来看,售货员见他黄皮肤,爱答不理的,大师怒而买下店里最贵的一双鞋,让售货员大跌眼镜。

  在当时,这个故事是从“给国人长脸”的角度讲述的,但看了还是忍不住想,大师真的喜欢那双鞋吗?售货员也没吃亏啊。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就是买鞋,最后变成了“我要让她看得起”,这算不算另一种意义上的买椟还珠?

  以后大师看到那鞋是什么心情?是郁闷?还是得意?就算得意,仍然是有害的,因为这证明,你的情绪容易被别人所左右,会随着别人的眉高眼低而改变,你的免疫系统是有缺陷的,即使暂时安好,人生里总有顺逆,你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我们的一生里,有多少时间耗费在这种争辩、解释、申诉中?把一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说还不够,夜不成寐,心中雾数如匪浣衣。

  说到底,还是内心的城堡不够坚实,我们无遮挡地站在天地间,别人骂我们,就会骂到我们身上来,别人给予我们暗示,我们就接收,我们总是通过别人的目光看自己是什么样子,有时会觉得委屈,想要论证“我不是这样”。

  但这种论证,本身就是一种不自信,争执也好,内耗也罢,当你不能从乱麻般的细节里跳出来,居高临下地掌控自己的人生,纵然外表强悍,内心依旧弱小。

  改变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把那个哲学问题给世俗化:“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我很知道我是谁,所以我不在乎你认为我是谁,别想跟我飙戏,我不会扮演你希望的那个人;我知道我从哪里来,我的出发点是什么,蒙我没那么容易;当然,最重要的是我明白要到哪里去,我会一直朝那个方向去,任谁,也没办法把我带偏了。

  把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了,你的城池大抵可以稳固了。进可以无所畏惧,退可以坐看云起,建立一个独立而无待的个体,自己内心没有挂碍,在他人眼里也会很Nice。






这10个细节,看清身边的君子与小人



到底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君子和小人究竟如何区分呢?其实「德行」是君子和小人的最大区别。下面小编和友人们一起学习,领略一二。

1、看人品: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君子有自我反省、自立自强的特质,寻找自我的不足,从而改正缺点不断进步。而小人则从来不会检讨自己,总是把错误和责任推给别人,自己则永远不会有进步。

2、看抉择: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走投无路时,仍然坚持原则;换了是小人,就胡作非为了。能否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仍然坚持原则和底线,不仅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也是真君子和伪君子的区别。

3、看交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君子无论和什么人交往都能以公正之心对待众人,不拉帮结派;小人却总是喜欢和自己相近的人结成小圈子,排斥异己,结党营私。

4、看利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重的是道义,而小人看重的却是利益。遇到问题或者面临选择,君子会首先以道义的标准去衡量;而小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获利,这是君子和小人思考问题或者做选择时的最大区别。

5、看是非: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相反。品德高尚的君子有仁爱之心,凡是别人的事情符合道义的,君子不仅乐见其成,更愿意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达成美好的目标。但如果是不合道义的,君子一定不会为虎作伥。



6、看言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很常见的。君子能够容忍不同的想法、意见,并且不会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与人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但是,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7、看气质: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教我们「主要看气质」。君子气定神闲,没有骄矜之感;小人傲慢、自大,带有攻击性,充斥着骄矜的气息。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坏事情绪低。这是人之本性,但也要注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看胸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惧不安。心胸的宽广与否是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志之一,而心胸是否宽广并非先天性的,需要靠后天的培养与自身的努力。孔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的胸襟宽广,对人宽容,没有仇怨。小人的心里时常有鬼,永远惴惴不安。

9、看志向: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向上即是向善,不断改正错误,追求道义;向下即是不知改过,不知修身养性,日见其颓废。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向上走总是困难的,要付出很多努力;向下走很容易,但结果却是毁掉了自己。

10、看追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君子和小人所思考和忧虑的东西都不一样,所采取的行动自然也就不一样,最终的结果更是天壤之别。





中国奴才们的神逻辑



摘要 在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知识者那里,没有谁可以当他们的主子,他们是自己的主人。
最近看到耶鲁大学校长斯密德特的一段话,觉得说得太精辟太到位了:“中国太小了,容不得一点风骨与真正的思想,尤其是,这个国家最令人不能理解处:一群奴才总认为另一群不愿做奴才的人是叛国者。因为中国的奴才们都有这样的一个逻辑:凡是不肯向自己主子下跪磕头的,必是外面有了新主子。”
对于这个“中国奴才们的神逻辑”,经他点明,顿时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确乎如此,但凡你有“不合主流”的思想观点,立马就有人给出判断:“与境外势力勾连”或者“受境外势力渗透”。至于有没有证据,似乎不在论证之列。好像在咱们本土,就产生不了“有别于主流”的思想观点,有点商榷,有点异议,有点探讨,必是“受人蛊惑”,那个“人”,一定是在境外。
“境外”是个贬义词?是个敌对场?那么友好邻邦呢?友谊国度呢?在我的常识里,咱们从精神到物质,都与“境外”分不开。物质层面就不用一一举例了,从交通工具到家用电器,都是从境外舶来的;而精神层面更是如此:马恩列斯、牛顿爱因、歌德肖邦、弗洛伊德……或为执政党的指导思想,或为人类知识的传播教主,或为人文艺术的经典源泉。如果用形象一点的比喻,马克思他老人家何尝不是中国执政党的“老主子”和“老祖宗”?
“主子”之谓,有虚有实,倘若是“精神主子”,很难坐实,也很难追究;但有“组织形式”的主子,例如拨经费,有团队,那就另当别论。不过在我看来,我周遭见到的风骨文人和正气汉子,不要说与“实质性主子”无半毛钱干系,就是“境外势力”刻意拉拢,他们也不屑于成为附庸。他们只是在践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陈寅恪先生题写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上的十个大字,也铭刻在一群有良知的知识者心中。
他们不愿做奴才,包括不愿做思想的奴才,于是那些习惯于做奴才并奴性深入骨髓的“中国奴才们的神逻辑”就开始发作,认定:“凡是不肯向自己主子下跪磕头的,必是外面有了新主子。”问题是,在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知识者那里,没有谁可以当他们的主子,他们是自己的主人。但道不同不相与谋,那些“一日不可无主“的人,浸淫于形形色色的“下跪磕头”之中而习以为常,认为“没有主子”是不可思议的。于是,一定要给你按上一个“新主子”。
遂想到几年前,身为广东省委书记(现为副总理)的汪洋说了一句“名言”——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他诚恳地说:“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虽然说的是“一以贯之”的大白话,但还是产生了石破天惊的效果,各大报纸将他的名言上了头条。可见,“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已然成为“集体无意识”和“政治正确”,现在竟然由党的高级干部亲口提出“破除”,大伙一时还有点不适应。这是不是意味着:老百姓已经习惯了“大话”与“真话”的分离?直到看见“诚恳状”,才会勉强相信“真话”的几分靠谱。
汪洋的这席话,就是告诉人民一个常识:你们才是真正的主人,党和政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咱们是“中国人民”,不是“中国奴才”。让喜欢当奴才的去当奴才吧,咱们渐渐学会当主人吧——从找到“主人翁感觉”开始。如果有人要用“中国奴才们的神逻辑”来绑架你、威胁你,说你“必是外面有了新主子”,你不妨仰天大笑或微微一笑,回曰:“外面在哪儿?你去问问马克思吧!”
文/编辑  by  刘德注
图片  by  网络
转载于政治视野之光:hlw166








善良的人总是快乐,感恩的人总是知足


  

  善良的人总是快乐,感恩的人总是知足: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包括感恩逆境和敌人。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当挫折、失败来临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如果我们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树上小鸟的轻唱,太阳无私的光明与热能,路旁花朵的芬芳,都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

  

  “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谁能想到这段豁达而美妙的文字,竟出自一位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高位瘫痪的残疾人——世界科学巨匠霍金。命运之神对霍金,在常人看来是苛刻得不能再苛刻了。可他仍感到自己很富有:一根能活动的手指,一个能思维的大脑……这些都让他感到满足,并对生活充满了感恩之心。因而,他的人生是充实而快乐的。

  

  对生活、对世界、对身边熟悉和陌生的人、对我们的朋友和对手,真的要感谢他们给了我们这样一份精彩的生活。

  

  真诚地感恩逆境,它是一次人生的淬火,让我们得到锤炼;它是一个课堂,让我们学会了刻苦、忍耐、淡泊和宽容;它是一块“试金石”,使我们体味真正的友谊,真正的朋友,体味一个冷暖人生;它是一笔财富,经历了它,会让我们精神富有,终生享用。逆境砺炼心志,教会我们体味真诚,体味人生,让我们心存感恩,在人生的道路上风雨兼程。

  

  其实,幸福的感觉不是由处境和外在的条件决定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感恩的心。想想我们得到过的爱,哪怕它并不多;想想亲人、朋友,甚至是不相干的人为我们做过的事,哪怕它只是举手之劳;想想早晨扑面而来的清新的空气,想想拂过我们额前发丝的调皮的风儿……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谢生活?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有了它,你会平和面对动荡不安,积极应付挫折困难,于寒冬里感受到暖意,在风雨中体会到幸福。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懂得感恩并知恩报恩,才是天下最富有和最快乐的人。




backchina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宋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西江月(词牌名)_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view/74037.htm
西江月》调名源于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清季敦煌发现唐琵琶谱,犹存此调,但虚谱无词。兹以柳永 ...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法国古典建筑/徐志摩爱情诗/《毛澤東選集》真相/林彪从功臣变为祸首
  • 近君子/毛岸英/伪科学家钱学森/反右既非阴谋也非阳谋/民运的死结/林彪肺部被击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