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潜规则/谎言走遍世界/鼓吹中国特色民主超美国/杨振宁美国演讲谈文革/朝鲜战争
發佈時間: 2/25/2017 6:38:05 PM 被閲覽數: 150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潜规则(社会男女必须知晓!)



  

  01

  错误定律:别人都不对,那就是自己的错。

  

  02

  效果定律:在伤口上落泪和在伤口上撒盐,效果是一样的。

  

  

  03

  

  嫉妒定律:人们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飞黄腾达,而是身边的人飞黄腾达。

  

  04

  方圆定律:人不能太方,也不能太圆,一个会伤人,一个会让人远离你,因此人要椭圆。

  

  05

  

  口水定律:当你红得让人流口水时,关于你的口水就会多起来。

  

  06

  利用定律:不怕被人利用,就怕你没用。

  

  07

  

  成就定律:如果你没有成就,你就会因平庸而没有朋友;如果你有了成就,你就会因卓越而失去朋友。

  

  08

  馅饼定律:当天上掉下馅饼的时候,小心地上也有个陷阱在等着你。

  

  09

  错误定律:人们日常所犯的最大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0

  评价定律:不必好奇别人怎样评价你,想想你是怎样评价他的。

  

  11

  葱蒜定律:太拿自己当根葱的人,往往特别善于:装蒜。

  

  12

  流言定律:流言是写在水上的字,注定不持久,但是又传得飞快。

  

  13

  害怕定律:生手怕熟手,熟手怕高手,高手怕失手。

  

  14

  难过定律:为你的难过而快乐的,是敌人;为你的快乐而快乐的,是朋友;为你的难过而难过的,就是那些该放进心里的人。

  

  15

  傻瓜定律:把人家都当傻瓜,那一定是自己傻到了家。

  

  16

  

  吃亏定律:只要你不认为自己吃了亏,别人也就一定没占着便宜。

  

  17

  

  风雨定律:爱情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淡;友情经得起平淡,却经不起风雨!

  

  故事一:

  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感悟: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故事二:

  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后面的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感悟:让人觉得你可有可无,你被踢开的日子就不远了。

  

  故事三:

  一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手指。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禅师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

  感悟:我们的错误在于,因为外界的缘故而过多地改变了自己。

  

  故事四:

  曼德拉曾被关押27年,受尽虐待。

  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

  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

  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感悟:原谅他人,其实是升华自己。

  

  

  故事五:

  一个小镇中,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很快就繁华了。另一个小镇,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感悟:一味走别人的路,必将堵死自己的路。

  

  故事六:

  一只乌鸦在飞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鸽子。鸽子问:你要飞到哪?乌鸦说:其实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声不好,所以我想离开。鸽子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声音,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

  感悟:如果你希望一切,都能变得更加美好,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故事七:

  小和尚负责清扫寺院落叶,每天要很长时间才能扫完。有人对他说:“你打扫前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明天就不用打扫了。”小和尚觉得很对,就高兴地照办了,可第二天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感悟:活在当下。

  

  故事八:

  野猪和马一起吃草,野猪时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马十分恼怒,一心想要报复,便去请猎人帮忙。猎人说除非马套上辔头让他骑。马报复心切,答应了猎人的要求。猎人骑上马打败了野猪,随后又把马牵回去,拴在马槽边,马失去了原先的自由。

  感悟:你不能容忍他人,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backchina



高玉秋   诗:你已经把我的父母骗到老死了/轉載


  2017-02-23 独立评论
 
你已经把我的父母骗到老死了。
你也已经把我骗到暮日西沉。
你不能再骗我的儿子了。
更不要再骗我的孙子了。
说好给我的,
你都没有给我。
说好你不要的,
你却始终拿在手里。
你总说要为我服务,
可总是让我为你效命。
说好的让我当家,
可钥匙总拿在你手里。
这个世界已很奇怪
仆人不像仆人
主人不像主人。
主人没人做
都想当仆人。
我也不想当主人
我也不想当仆人
我只想当个公民。
我只要平等
我只要自由
我只要一个真共和。

——诗人 冯严波




10万+,正在毁掉新闻行业,毁掉互联网,毁掉年轻人


  

  

  10万+,正在毁掉新闻行业,毁掉互联网,毁掉年轻人

  作者:水木然

  微信号:smr8700

  

  ﹀

  有人说,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

  而我认为,这是一个把“内容逼成生意”的时代;

  信息传播,正在变成一门性价比极高的生意,首先击垮的就是100年来形成的新闻传播体制。

  回首从前,在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时代,虽然新闻行业依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至少还是有很多新闻工作者在追求真相;

  然而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我们惊讶的发现“100000+”成了所有自媒体人梦寐以求的追求,有人喜欢搞怪,有人公开发牢骚,有人喜欢危言耸听,一篇篇简单粗暴、哗众取宠、撕逼骂街的文章,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撕裂着社会。

  它满足了我们的猎奇、需要发泄的欲望,让我们上瘾、不可自拔。我们自古以来喜欢围观、跟风、人云亦云,这种特点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极致的发挥。

  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走遍半个世界。

  

  10万+,不仅成了新闻人、媒体人的魔咒和梦魇,更让无数的“能人志士”义无反顾的奔波在追求10万+的大道上。

  大部分自媒体的本质,都是一桩生意。做生意的思路是以最小的投入博取最大的回报,而且最快的回报,因此当一件大事发生的时候,大家不是去前线探究真相,而是喜欢猜测和评论,因为记者奔赴前线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于是,大家比拼的就不再是谁先快速报道真相,而是谁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传统媒体养记者,自媒体只养段子手。于是当很多传统媒体被自媒体干趴下的时候,我们也惊讶的发现: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记者越来越少了。

  一位评论人曹林说:

  “自媒体太多,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了。”

  这就是国内新闻媒体的尴尬:评论过剩,预测过剩,事实的传输能力严重不足。

  自媒体对热点如饥似渴的追逐,为了博取关注度,他们成了新闻事件的“远距离救火员”。以更快、更煽情、更刺激、更负面、更主观、更狭隘、更意见化而迅速传播,这伤害了新闻传播的职业道德,没有自律何谈自由?

  于是,整个社会都生活在一种惶惶不可终日、听风就是雨的状态里,这也是人心不安和浮躁的一大原因。

  而与此同时,很多记者、媒体人也被外界教唆着去创业做自媒体了,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10万+,是“内容创业”的原罪。

  媒体,是社会的眼睛。

  如今,自媒体越来越繁荣,但媒体已不复存在。

  不错,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但是当一个记者不辞劳苦的去现场采访,还要承担相当的现场风险,所写报道的传播量还不如某个自媒体、大V、明星等等随便抛出来一个段子的时候,这是是时代的可悲。

  以微博为例,它几乎全部沦为明星抒情的平台。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百姓,即使家里着火了,也不会有人去理会你;如果你是一个明星,哪怕随便放一个屁,都有很多人跟着去闻。

  如今,中国的明星那么多,大v那么多,拿到投资的段子手团队也那么多,你见过哪个自媒体是以报道真相为己任了?你见过哪个自媒体是以舆论监督和追逐真相为理想了?全部都在吹嘘自己的估值!他们的重点不再是写好一篇报道,而是研究如何能出来一个10万+……

  以前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现在是没有粉丝就没有发言权,你不觉的这太荒唐了吗?

  这是知识界觉醒的时代,也是新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舞台的时代,但是这也是一个魔鬼被唤醒的时代。

  我最受不了的是不断的有自媒体宣传自己拿了多少多少投资,估值多少多少,是什么让你们那么光明正大的出卖节操?

  我们一定要记住,一旦媒体商业化,被资本所绑架,媒体就将成为资本的帮凶,我们的眼睛也就被蒙蔽!

  

  它们宁可把钱花在如何创作出更牛逼的“段子”上,也不可能把钱花在如何真正的给我们带来“真相”上。尤其是那些积累了一定粉丝,就去拉投资的营销账号,它们到最后必定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是资本扩张的垫脚石。

  水木然认为:媒体以追求真相为最终目的,而自媒体以追求利益为最终目的。这才是两者的最根本区别。

  有人说存在即合理,只要满足了大家需求就是有价值。按照这种逻辑,黄赌毒都是人的需求,都是我们应该发扬光大的。

  《乌合之众》这本书是研究大众心理学的经典之作,作者就极其深刻到了意识到一件事:影响大众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扩散和传播的方式。掌握了影响群体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因此,这本书的最核心观点成了:群体最渴望的不是自由,而是被奴役。于是沉默的大多数会变成了随意便被引导的媒奴。

  

  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一语道破天机!

  凡是一味顺从我们内心需求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堆砌起来把我们埋没。那些无限附和人们欲望的东西,早晚会把大家推向深渊。

  只有坚持给我们警醒和明示的事物,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就像这篇文章,我明明知道它不会改变什么,但是我还是想表达出来,因为我们需要更多的、足以惊醒我们的真相!

  -END-

  欢迎关注“社会学博览”

  中国社会学高端读者聚集地

backchina



鼓吹中国特色民主超美国 高级五毛张维为遭批驳


 xlyyj 发表于 2017-2-23


中国官媒新华网和《红旗文稿》3月10日刊发旅欧学者张维为,日前在首尔与韩国学者,就中国政治和民主制度等问题进行的对话。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对此,有评论认为,这个人真的非常能说会道,但却是谎话连篇,你尽管上网去搜索,他的头衔很多,但却唯独没有其出生和年岁的准确记录,就连现在他人在哪里都是个问题。这也符合不少行骗者的一个共同特征。但从他牛皮哄哄地自吹,曾经担任过邓小平的翻译来看,这个人至少也应该有六七十岁了。
作者南京龙的文章说,被网友讥讽为“海外高级五毛”的张维为,在对话中有这样一段自白:我一直看好中国,看好上海,并早就考虑回上海定居,我的作品在国内也有大量读者,回家的感觉非常之好。当然,我在欧洲生活得也很好,只是回到故土,感觉更好。可见,说这话时这个人还在外国。跟那个旅居法国名叫宋鲁郑的外派五毛,属于同一个类型。
他们享受着文明世界的人们所拥有的,包括自由在内的,而中国人至今尚在苦苦争取的一系列基本权利,但却总是一个劲地拍中国马屁,睁着眼睛说瞎话。他们一方面做着迎合公权力的赚钱生意,一方面又可以捞到官方认可的社会地位,以便混迹于国际学术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张维为在对话中说:“如果比较中美两国的民主制度,我可以说,在程序民主上,双方都有很大的改进余地,但在实质民主方面,中国做的比美国更好,好很多”。
其理由是,“美国现在选举的参选率仅为55%左右,当选率则为52%左右,也就是说,100个选民中,只有55人参加选举,你得了55票中的52%的票,也就是20多票,这也能叫民主吗?从中国人的角度看,这是笑话”。张维为先生以参选率来衡量民主质量,甚至否定美国的民主,本身就是偏颇的。这也实在是无知者的荒唐论调。
对此,作者章文的文章点评说,在比较成熟的民主国家,参选率、投票率不高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况且对于3亿人的美国来说,55%的参选率实在不能算低了。因为在成熟的民主国家里,各种机制都已经完善,选举谁当总统似乎差别并不大。不仅如此,有研究选举投票的专家们总结发现,“投票率偏低”并非完全意味着选民的反对和厌倦情绪,有时“对执政党和政府感到满意”也会导致“投票率偏低”。大家觉得没必要换人时,自然也就不想去投票了。
尽管张维为在欧洲旅居多年,并自称到访过100多个国家。但在他的心目中,高投票率和高质量民主
居然是划等号的。难怪他如此自信,因为中国、朝鲜和古巴等国家的投票率,一直是位居世界前列的!如果说张维为先生不了解程序民主的要义,那么对于实质民主,他就更是在“胡说八道”了。例如,他说:“过去十年里,中国的人大密集讨论过三农问题,义务教育问题,医疗改革问题,养老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这都是民众真正关心的问题,然后再提出各种对策,这就叫实质民主,美国能做到吗”?
对此,章文的文章反驳说,首先,张维为先生所列举的中国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恰恰体现了中国“实质民主”的不足。正是因为没有民主机制的保护,广大农民、工人和妇女儿童的正当权益才屡屡被侵害。再以环境问题为例,近两年来肆虐全国的雾霾,就是政府一味发展经济,纵容污染企业的直结后果。同样是因为缺乏民主机制、无法对权力和资本形成有力制约,民众只能眼睁睁看着此类环境灾难的频频降临。
其次,即便是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也只能在每年一次、为期十天的两会上,才得以被重视被讨论,而不像美国等西方民主国家,其议员每天都可以听取和反映选民的心声,随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更关键的是,其中有些问题,竟然连续十年出现在中国人大会上,至今却依然无解,且进一步恶化。真不知道张维为先生何以得出“在实质民主方面,中国做的比美国更好”的可笑结论?!
张维为又说,与美国梦的一路下滑相比,中国梦则展现出了强劲上升的势头,这个趋势还可能继续下去。对此,南京龙的文章挖苦说,中国梦提出才两年,已经超越了200多年的美国梦。说这话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毕竟比屌丝周带鱼见多识广,他的话真真假假,揉合在一起,可以让当权者听得舒服,也可以让广大愚民凭空高兴一场。不但不损失他一根毫毛,还为自已捞取了诸多名利。
因此,张维为的文字垃圾才会在官方推动下全国热销,他再到国际上去蹿访的待遇也更加优厚,他会越活越滋润的。不过有一点跑不掉:即使终其一生活得滋润,他也是个骗子,最多在骗子前面加上“学术”两个字而已。综上所述,网友二蛋的点评说,我从来就不看这个人的文字,怕的是脏了眼睛。在张维为这个骗子前面加上“学术”的定语,都侮辱了这两个字,此人纯粹就是一个低级政治骗子而已!而网友闵竹则认为,张维为是中国流氓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众所周知,骗子是独裁者的暖男,不过他比戈培尔还相差很远,今后仍需继续努力。
backchina







13岁助孕14岁走穴,林妙可被谁毁了

(组图)


京港台:2017-2-23 10:02| 来源:奇葩江湖 |    


  这段时间各大高校的艺考初试结果已经出来了,备受关注的林妙可成绩也下来了,无缘北电和中戏,目前通过了南艺的复试。

  

  林妙可这次参加艺考被人关注,主要是因为当时她参加北影的面试之后,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一直摇头晃脑的。

  

  

  当时很多人都说林妙可这样太作了,仿佛一个小公主,但是林妙可是从小就这样,这种抬头傲娇脸十年都没变。

  这种神态放在小孩子身上或许会觉得可爱,但是出现在一个即将步入大学的小姑娘脸上的确有些违和。

  其实说到林妙可,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那个穿着红色小裙子,在奥运会上也毫不怯场的小女孩。

  

  当时全国上下,几乎没有人不喜欢这个喜庆的小姑娘,林妙可也因此走红,演了不少影视剧。

  

  她的身价也比之前高出不少,当时有人称她是中国第一童星。

  从这个时候开始,林妙可就开始频繁的参加一些活动,脸上的表情也跟现在一般无二,全都是天真可爱脸。

  后来有人爆出来林妙可当年唱歌是假唱,真正的声音是杨沛宜。林妙可也受到了一些质疑,但就算这样,林妙可手上的活动也没停过。

  如果只是参加一些活动也还好,但后来林妙可上学的时候就直接没去学校,而是去了剧组拍戏,虽然她的父母解释说只拍十几天,但是网友都觉得林妙可的父母是把她当成了吸金石。

  林妙可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妈妈来打理,在妈妈的眼里林妙可有天分,不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可惜了,所以林妙可的童年几乎就没有歇过。

  林妙可的妈妈还给她接过助孕的送子鸟活动

  

  13岁的时候现身给不孕不育的医院做广告

  还去酒吧走过穴

  

  还有为了体现男主痴情的感情戏,那时候林妙可才14岁

  

  她说不拿林妙可做赚钱工具,但这几天网上已经有人爆料,说林妙可的妈妈曾经找活动方要200块钱。

  

  王为念的确在节目上说过曾经带着两个童星去机场接何塞·卡雷拉斯

  

  结果到了时候,其中一个童星的妈妈要现场加钱

  

  结果王为念就让工作人员赶紧给了她200块钱

  

  虽然他没说童星是谁,但是当年去接人的的确有林妙可

  

  这件事在业内闹的观感很差,在别的小童星还在忙着学习的时候,林妙可就已经开始在这些活动中消磨她的灵气了。

  所以后来出现在观众视野的林妙可,平时的打扮都跟老干部一样。

  

  

  林妙可的妈妈说那是因为衣服都是她买的。

  

  可以说,林妙可的大部分生活都被妈妈“保护”住了,那这样一个被保护的女孩真的成长的非常好吗?

  她妈妈自己说过,林妙可直到初三才学会过马路。

  

  有记者问她,你的交际能力到底怎么样?她笑着摇了摇头。

  

  17岁的时候,不知感情为何物。所有的密码妈妈都知道。

  

  而她最引以为傲的天真可爱,其实被圈内的老前辈说过很多次。

  当时跟她搭档的濮存昕就曾经劝她,说话要自然一点,不要嗲着。

  

  他觉得林妙可应该去上学,想学的表演的话可以以后再去,现在的她急需停一停。

  

  一起拍《北方有佳人》的陈小艺也说她说话太嗲,私下还劝过林妙可的妈妈,让她不要这样说话,但是林妙可已经改不过来了。

  

  那个时候的林妙可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说话是嗲着的,陈小艺训她的时候她永远都是乖巧的说着婶婶。

  

  她说小孩子其实没有必要扭捏作态,只要表现本真就好了。

  

  这几年林妙可也经历不少波折,不管是被人黑的陪酒门

  还是几年前被人恶意ps不好的照片

  亦或是自己接一些不孕不育医院广告,都不该是一个未成年孩子经历的事情。

  看到林妙可现在这样就很容易想到王安石的伤仲永。有些人的确很有天分灵气,但是吃老本是靠不住的。

  林妙可在很小的时候就出现在公众眼里,家长的引导教育在她的成长中占的比重很大,但是很明显,在“进娱乐圈”这条路上,她的确走了弯路。

  并不想说林妙可的一辈子已经被毁了,因为她才18岁,这一次的艺考失败,对她来说只能是人生的一个失败经历,但也可能是她人生新篇章的开始吧。



朝鲜战争:中国得一失九(图)视频


作者:康振宇律师


p20160408220919326.jpg
朝鲜半岛夜景,南北韩界限分明。(网络图片)

朝鲜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才是一场真正的“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错上加错的是,官方至今不认错。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六十多年,至今中共官方不愿意对这场战争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中国总说日本不正视历史。事实是在“正视历史”这个问题上,日本跟中国根本没有可比性。

在我看来,朝鲜战争,中国得一失九。

一得:战场上没输

这很重要。政治经济外交其他因素下文讨论,既然已经上战场了,那就先打赢再说。这场战争,中国付出了几十万军人的生命和鲜血,数倍于敌军的伤亡人数,代价惨重。但是战争胜负的衡量标准,最终是是否完成战略任务。二战中,大多数局部战争,盟军的损失都比德军损失更大,但是盟军最终赢得了二战。朝鲜战争的胜负衡量,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纬度——50年志愿军参战前的维度,和53年停战时候的纬度,一目了然。

这样的战果绝不容易,值得国人自豪。

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要有强大的军队;强大的军队,从来不是纸面比出来的,必须是实战检验出来的。而且必须是外战,内战的胜利是拿不上台面的。一场外战强敌的胜利,可以保护国家几十年的安全。在国际上说话也有分量。

看看现在,中国GDP第二了,一圈小国轮流上门欺负,比中国近代史还窝囊。

朝鲜战争,中国军人战场上没打输,相反和世界最强军队打平。这是中国军人的骄傲,是国人的骄傲。

向那些打出中国国威的军人们致敬!

失一:数十万军人的伤亡

战场上的荣誉,是军人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按照《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和《抗美援朝战争史》中公布1953年8月15日志愿军作战处统计的作战减员数据,其中阵亡115,786人,战伤221,264人,失踪、被俘和投降29,095人,共计366,145人。非战斗减员382,741人。

打仗,必然会死人;军人参军,也都有为国牺牲的心理准备。问题是为什么去打仗,为什么去牺牲?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了吗?

没有!

只说几个简单的事实:

1、朝鲜战争,是北朝鲜先打起来的,而且是突然袭击,南韩一溃千里,几乎要被赶出朝鲜半岛。南韩向联合国求救,联合国军参战。这是美国要陈兵朝鲜半岛,威胁中国的节奏吗?

2、战前,如果美国真要在中国大陆谋求利益,直接在国共战争之中支持国军好不好,岂不是事半功倍?甚至还可以应国民政府的请求,来个理直气壮?

3、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和中国军队,都打成那样了,战火也没烧到中国境内。这理由还不足够吗?要是美国真想侵略中国,不早就把中国境内的补给线,以及工业中心沈阳长春等城市给炸了?

实际上,当年联合国军的总司令麦克阿瑟,正是因为想要轰炸中国东北,才被撤回国内的。

当年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四星上将布莱德利在参众两院对撤消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四项职务的听证会上说过“如果我们将战争扩大到中国,那将是在错误时间,错误的地方,与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上面这句话多年来被断章取义,被当做是中国战胜的标志。这种精神胜利法,比阿Q还不如,多么的滑稽!

历史是,北朝鲜突然向南韩发动进攻,阵线迅速推进,韩国无力抵抗,求救联合国。联合国军仁川登陆,阵线立刻北移,朝鲜招架不住,求救中苏。苏联不出兵,中国出兵,打了这场战争。

当时中国真正说的算的人,是毛泽东。虽然众多人反对,但最后是毛泽东拍的板。至于说毛的心路历程,是出于斯大林的压力,还是担心政权收到威胁,本文不去研究这个人的心理了。但后果是明显的,因为毛的决定,中国打了一场没有正面意义的战争,数十万中国军人命丧他乡。

还有,当年,美国是否打击中国本土,甚至是动用核武器,只在一线之间。如果美国国内政治上倾向麦克阿瑟的更多一些,战火很可能烧到中国境内。炸弹甚至原子弹,就会落在中国人民头上。所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了吗?没有!相比朝鲜战争之前,中国国防受到的威胁反而大大提高了。毛泽东打了这场战争,是把中国送到了何等危险的境地!

失二:与美国决裂

多年以来,官方口中,对美国一直是负面的评价。可悲的是,官方的言论,起到了不小的效果——太多的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连“国家、政府、政党”最简单的区别都不知道。官媒说“美国对中国不好”,很多人就附和,“美国对中国不好”。

美国对中国不好吗?

错了!

这个世界对中国最好的国家,就是美国。

请注意,是对中国,不是政府或者政党。

从退还庚子赔款建立清华大学,到帮助中国抗日,到帮助中国成为五常,到阻止苏联对中国核打击,到回复中国联合国地位,到监督中国人权,等等。就这些事情,如果少了一样,不知今天中国会是什么模样。

总是有人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或者是不得不看见的时候,说美国是利己主义是别有用心。我也不知道美国帮助清华大学,有什么大大的坏心。庚子赔款就算美国不退,中国又能怎样?日本都没退,中国也没拿日本怎样。

抛开动机,只说事实。美国对中国做的这些事,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没有第二个国家做出来过?在看得见的未来,有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够为中国做出类似的事情的?

没有!

美国才是中国的朋友。中国最应该交的朋友就是美国。

回到朝鲜战争。战前,中美是有过几年的蜜月期的。美国帮助中国抗日,这是战场上并肩作战打出来的关系。后来虽然有国共内战,但对中美关系没有实际影响。朝鲜战争,中国突然以美国为敌。美国人会怎么评价中国人,世界会怎么评价中国人,忘恩负义,中山狼?

如果60多年前的这场战争,没有和美国交恶,那中国今天又会是什么模样?

失三:与西方决裂

当年帮韩国打仗的,可不止美国一家,而是联合国军。联合国军,是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共16个国家的作战部队,以及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的医疗队组成。另有日本作为后勤基地。好家伙,与二十多个国家为敌,比慈禧太后还厉害。

所以说,所谓“抗美援朝”,口号是不对的,实际是“抗联合国援朝”。只提“抗美”,是在忽悠的。

还有,联合国军出战,有联合国决议。而中国出兵,联合国后来也有决议,定义成“侵略”。

这让当时和之后的中国外交,是何等的被动!朝鲜战争之后很长时间,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严厉制裁封锁,严重影响中国经济政治。

失四:纳入苏联的怀抱

时间刻度往回拨一点,到国共内战。公认的是,当时的斯大林,不希望中国统一——不愿意身边出现一个强国。国共战争之后,大陆统一,本可以甩开苏联,独立发展。可是一场朝鲜战争,中国不得不投入苏联的怀抱。

要还苏联的债(毛泽东听斯大林的去打仗,中国还苏联的债),买苏联的设备,买苏联的旧军舰,甚至是国家法制建设、部门设置、教育体制等等都是照搬苏联模式。恶果影响至今。

然后中苏交恶。中国被西方国家制裁之后,又被苏联抛弃。

如果外交二选一的话,美国,苏联,选谁?看标准:和美国关系先坏后好的国家有多少,和苏联(俄罗斯)先好后坏的有多少?跟着美国走,富裕起来的国家有多少,跟着苏联(俄罗斯)走,穷的叮当响的又有多少?咱们不讲主义不看大棋盘,只看事实,这还用比较吗?

二战之后,其实中国的国际环境是相当好的。一战、二战,中国都站对了队伍。中国和美国和欧洲和亚洲的关系,底子都很好——一起扛过枪的关系是最铁的。二战过后,才二十年,中国再放眼望去,连个靠谱的朋友都没有。谁的责任?

失五:​朝鲜人民生活苦难

失六:朝韩人民对中国的仇视

很多人总说,朝韩人最恨日本人。我更担心,朝韩人更恨的是中国人。当年,要是中国不出兵,那么朝鲜半岛就统一了,半岛人民就应该全都过上韩国人现在的生活;而中国出兵了,北朝人民水深火热,南韩呢,每天生活在炮火威胁之下。历史的侵略,和现实的威胁,哪个更深刻?

有个段子,说美国想打谁就打谁,俄罗斯谁打我我打谁,中国谁打我我骂谁,朝鲜谁打我我打韩国。

这不是段子,这是事实。

朝鲜的国防战略,就是绑架韩国,拉韩国垫背。现在又加上了核捆绑。

朝鲜半岛,迟早会统一。到时候朝韩人民一算账,北朝人民的苦难,南韩人民的心惊胆战,谁造成的?

失七:失去对朝鲜的控制

回想一下画面,电影上甘岭,集结号,以及“抗美援朝”的纪录片。中国军人浴血奋战,艰苦卓绝,荡气回肠,可歌可泣……

朝鲜军队在哪里?

我是没看过的,哪位看过了请来教我。

不应该是中国军人朝鲜军人并肩作战的场景吗?

当时朝鲜军队,已经基本废了,也就不挑理了。问题是,53年停战之后,中国军队不应该继续驻守朝鲜吗?美军就驻军了一直到今天,中国为什么不驻军?理直气壮又理所当然。

退一步讲,就算理不直气不壮,又能怎样?反正“侵略”的骂名已经背了。那么多的人还能白死吗?

中国没有驻军,很快,朝鲜战争,变成了朝鲜领袖领导下的胜利。到今天,中国已经失去对朝鲜的控制。

失八 :中国面临朝鲜核威胁

假设一下,中国不出兵,美军打到鸭绿江边。继续假设,美军把核弹头布置到了半岛。对比当前,朝鲜拥有核武器,哪个对中国的威胁更大?

一个强大而理性的人,和一个弱小的不理性的但是拥有强大武器的人,哪个威胁更大?

美国是很理性的(民主国家多数理性)。朝鲜的核武器都玩到这个程度了,美国也没有把核导弹运上韩国陆地。我不知道中国的表态“半岛无核化”,在这里有多大作用。向着自己人说一句,就当是作用很大吧。其实对于美国来说,核弹头上岸与否,没有实际区别。有的是办法把原子弹扔到朝鲜境内。但是不上岸,这个姿态,是很明显的。所以说美国是理性的。

朝鲜,谁敢说是理性。

一个自由搏击世界冠军,和一个拿着菜刀的疯子,哪个更危险?

失九 :大饥荒和文革

朝鲜战争,中国军人死伤近百万。可是,更大的灾难还在等着中国人。

战前,中国刚刚打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原本最需要的是休生养息,可又打了这样一场大战。中国在此期间发生了大规模的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接近万倍,最终以1955年发行新币1元换旧币1万元而结束。同时为了筹集战争军事物资,中国对内实行了严格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和户籍管理体制;为了战备,又大炼钢铁。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三年大饥荒几千万中国农民非正常死亡。

战后,所谓“打赢了美国”,把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推上极致。直到今天,很多人崇拜毛,都把朝鲜战争当做重要依据。可是,朝鲜战争,只是美国的一场局部战争,中国却是赌上了全部家当;美国确实鼻青脸肿,可中国是打残了。如果说“抗美援朝”是毛泽东的功绩,那么军人死伤近百万,国内饿死数千万,又是谁的责任?

集权程度越高,国家危险越大。正是利用其个人影响力,毛泽东发动了文革。又是一场大灾难。

我们至今还活在文革的阴影里面。也就是说,我们至今活在朝鲜战争的后果里面。

不失不得:台湾


有人说,中国因为打了朝鲜战争,失去了当时武力收回台湾的机会。这个说法不对。别说台湾,当年连金门都打不下来。就算拿下金门,台湾又完全是另一回事。当年的大陆军队,强项是陆军,海军空军弱到可以忽略。而登陆战,恰恰需要大规模的海陆空部队彼此配合掩护。五十年代的大陆,缺乏相应军力。

即使是后来军力提高了,也难说。打仗不是算数,朝鲜战争之前也没人看好中国。兵凶战危,战事没有必胜的道理。说中国打台湾必胜的人,建议研究下苏芬战争。

结语 :中国的暧昧态度

对比美俄中三国的内政外交,美国政府是对内软,对外硬;俄罗斯政府是对内硬,对外也硬;中国是对内硬,对外软。就像南海的岛屿纷争,真正需要的是强硬地给他几下子,问题立刻解决;说什么“搁置争议”,越搁置争议越大。

因为国力问题,中国在国际上多数问题上都态度暧昧,国内国际也都看习惯了。就连钓鱼岛问题也是暧昧。不然你倒是上岛啊!

只有在朝鲜问题上,中国的暧昧,是国际社会不能忽视的。因为中国是在朝鲜打过仗的,还是不宣而战。谁都知道,不解决中国问题,朝鲜问题无法解决。

而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就是暧昧,就是拖,就是希望保持现状,继续把朝鲜当做缓冲带。可是现在朝鲜已经缓冲出原子弹了,这已经威胁到中国的核心安全。再拖下去,全世界眼看着中国继续保护朝鲜,这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利益会造成何种影响,而朝鲜又会玩出什么东西,谁能保证?

篇幅很长,感谢看完。如果说中国在朝鲜战争中还有什么得失,大概要问燃烧弹了。

朝鲜战争《韩战》1.5小时彩色记录片(完整版) 大陆禁片

backchina

网络睿语



1971年杨振宁美国演讲谈文革全文:应该向中国学习



京港台:2017-2-24 11:17| 来源:中国观感集 |




  1971年9月21日,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专题)在美国纽约(专题)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表题为《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的演讲。演讲中,杨振宁谈了自己对文革(专题)的看法,同时他还提出了“美国应向中国学习”的观点。本文摘自《留美华裔(专题)学者重访中国观感集》,七十年代杂志社出版。

  

  一、演讲正文

  谢谢各位。

  有人提醒我今晚会有很多听众。但我还是料不到这么挤迫。几分钟前,我提议应付挤迫的最好办法就是宣布把我的演讲改为物理学演讲。(笑声)好了,笑话说完了。让我说一句。这次美国人民方面,对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所表示的强烈兴趣,正显示出了两国人民之间有一种真诚的希望和需要彼此互相了解。

  在我开始谈到中国的现况之前,我首先要报道一下我这次旅行的目的和程序。在四月中,我知道父亲因病重入院留医的消息,(其实他在三月时已曾一度失去了知觉,现在仍在上海医院里,)同时间,美国国务院又宣布解除那二十年来对中美来往的封锁,于是我就想:为什么我不借此机会回去探亲呢?而且还可以了解我曾在那里度过了二十三年的、久别了的中国的今天的真实状况。

  旅行中国的四个星期中,我在上海与北京分别逗留了约两个星期。有一天,我还到过离上海三至四百哩的合肥,我在那里诞生并且曾经度过六年的童年时光。此外有一天我还到过一个叫“大寨”的著名模范人民公社,我很想了解今日中国如何解决农业问题。在北京和上海,我分别参观了三间大学,就是上海复旦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我还有机会参观了中国科学院的三间研究机构,那是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理学研究所及核物理研究院,前两者在上海,后者则在北京。有一天我问及我在北京的接待人,我在三十年代就读的母校,崇德中学是否仍在。他们回去查问了一下,第二天便告诉我:这学校仍然存在,不过现在改称北京第三十一中学,于是安排了给我去参观一天。

  我发觉今天的中国是完全地改变了,和二十六年前我所认识的中国已完全不同。而这也就是我今天晚上想报道的事。在我还没有分别指出这些大变动之前,我想归纳一下我所见到的变化,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一点,就是:“精神”。

  用四个星期的时间来访问阔别了二十六年的中国,经验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希望尽量报道在中国各方面的体验,好让你们也分享我经历过和看到过的每一件事物。但是在这样的一个“线性的”演讲中,是很难办到的。

  对于在座的大学生来说,先从教育和研究方面谈起似乎是最适合的。我在前面谈到的第三十一中学,位于北京市中心,以前是一所男生寄宿学校,现在学生增加到一千六百人,等于原来数目的四倍了。我最感兴趣的,并且也是跟这里的大学有戏剧性的不同的,就是文化大革命后的教育观念。文化大革命是在六六年中期开始的,到一九七〇年已大致上成功结束。一种新的革命观念正在和教育制度结合起来。文化大革命不但改变了政治,甚至改变了国家其他各方面的行政。

  

  2014年6月25日,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出席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的讲座(图源:新华社)

  我从第三十一中学及几间大学的学校当局和教育革命小组成员的口中知悉:在影响教育制度方面,文化大革命的三大原则是:一,教育群众为全中国人民服务,而不是训练特权阶级为他们自私的目的而工作。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番四次申明哲学的新方法是废除旧传统的刻板的教育方式。三,学生决不能用蛀书虫方法学习,而提倡用一种有创造性的与最实际的方法来学习。要对学习内容产生热情,要落实这点。例如,许多小学与中学都同一些小工厂挂钩。而学生们就在工厂里实习。我曾看见有许多八年级的学生在替一间汽车厂整顿数以哩计的电线,那车厂提出了规格要求。那些孩子已在这里工作了三天,他们对工作很热情,而且还发明了很多扎线的新方法。以增加工作效率。在另一间工厂,一些学生用最原始的方法制造照相机,他们用实验室里的镜头及一些木板制造,又利用这架照相机摄制了一个印刷电路团,而按此制成了线路板。显然地,他们大都表现出热烈而兴奋的学习工作精神。我曾经问过他们的课程制度,知道有八个月在学校上课,一个月在工厂里,另一个月在北京附近的农场里,还有两个月便是假期。

  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在中学和大学里一起实行着。例如清华大学,重访这间大学对我特别有意义,因为我父亲是那里的教授,而我也在这大学里长大,所以我对校园中的一切,甚至是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现在校园扩大得多了、而且建筑物也增加了很多,这些新增的建筑物全部都是在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初期建成的,在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六八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所大学曾经历过一个大动乱。

  我感到惊奇的是我看见人们谈到文化大革命时都似乎毫不紧张,而且表现得很轻松。事实上,他们还乐意以此为话题。因此,我也觉得文革已成过去了。文革对于清华大学本身也有很大影响,事实上,大家熟悉的红卫兵就是在这所大学里诞生的。在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九日,一群清华大学附中的学生在会议后决定自称为红卫兵。他们那时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要消除没有依照毛主席路线办事的高层政治官僚。这种思想和行动很快传遍了整个中国。在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到处都出现了红卫兵。在清华大学,红卫兵占据了学校的行政部门,跟着其中产生两个派系,引起了很多混乱,彼此发生争执。而且一些青年继续地占据校中楼宇,甚至产生械斗,因此学校里的物件曾遭毁坏。他们指给我看一处屋顶,在红卫兵用自制武器互相打架时遭捣毁,至今仍未重建。在一九六八年初,他们都感到有些混乱,有些学生离开学校,剩下数百名最热心的学生还逗留在占据的校舍中,他们每天都打架。(笑声)在一九六七年七月,当外边已解决于党领导问题后,三万个工人开始开进清华园,他们不携带武器,只带来两句口号,用中国话来说,就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译注:杨氏讲时先用中文,后用英文译意。)这庞大的人群包围了校舍。学生开火,有五个工人牺牲,七百人受伤。但工人还是不采用武力还击。结果这些学生见到工人的人数实在太多,在第二天就投降了。这两派的学生领导人现在仍在校内,其中两个微笑的小伙子,我还给他们拍了照,只可惜照片给这里附近的一间照相店丢失了。我很生气,不过我还没有要求他们赔偿。(笑声)

  

  

  

  

  

  

  

  我要举一个在大学里关于理论联系实践的例子,就是我在四十年代初期的一位同学。黄昆教授,他在理论固体物理学方面有专门的研究,在英国曾与密士.邦(Max Born)在一起,他现在是北京大学的一位物理学教授。他告诉我,他大部分的时间在离校园不远的半导体工厂里工作,他说在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因为在以前,对他来说,一件半导体元件只是纸上作业,现在能观察这些东西的制造过程,这对于指导工厂里的学生和工余的工人们认识这些元件的原理,都是很有用处的。

  教育上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的招生制度。要是认为这里的美国学校的招生制度,算是革命性的话,那么他们就更应去中国学习。中国的教育制度是十年制的,前五年是小学,后五年是中学,孩子们在七岁左右入学,比美国的孩子迟了一年,在十七岁左右中学毕业,毕业后就被分派到各个工厂或农村工作。他们也可以自愿参加解放军。使我起先感到奇怪的是,这也是极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但解放军只能容纳很少人,而且服役只有三年,三年后就要让位给新人,因此很少人能参加解放军。那些不能投入解放军的青年,便会在农村或工厂中工作,经过两、三年工作后,若被认为适合,就会被同一公社的社员和行政人员选派到大学去读书。这样的竞争也很激烈,因为中国现在有七万个公社,假如每个派出一个学生,那么,大学里就会有七万个学生。我问大学里的教授,关于这方面的实行情况,他告诉我现在其中还有很大的困难,因为过去他们从未处理过这一类的学生。

  经过讨论后,我深切地感觉到用这种形式选择出来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具有非常良好的求学动机,而我也相信他们一般智力程度和以前任何旧制度下的学生一样的好。由于这些学生的学识背景很不同,因此带来许多教学上的困难。教授们要不断地重新编写课本和学习新方法来适应学生的需要,并绝常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紧密配合。

  正如我前时提过,我访问了三间研究机构,在核物理研究所里,他们给我看过一些朴实的仪器,有一座范德格拉夫静电加速器(Van de Graaff generator),一座回旋加速器,和一座核子反应堆。这些都是五十年代时在苏联帮助下建造的,显然这些仪器都并不怎么先进。他们告诉我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时,科学研究工作曾停顿了至少两年,近来才重新开始。在好几次同他们的谈话中,我得到两项结论。一、中国科学家一直都很有信心地工作,无论他们决定造些什么加速器,他们都有能力制造?二、中国科学家正热烈地讨论着应该造些什么加速器。从他们问及我关于制造一座重离子加速器的事情看来,我猜他们正在建造这一种。

  有人问我想不想看看用针刺麻醉来动手术的情形,我说好的。于是有一天早上我就被带到北京北部的第三医学院去参观了四个手术。最复杂的是替一个年约二十五至三十岁的年青妇人从腹部除去肿瘤。手术长达九十分钟。针灸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一种医学,但在十五年前才有医生发现用针灸来麻醉可产生最大的效果。起先一些医生认为:针灸可以镇痛,为什么不能用来作手术麻醉呢?他们开始尝试将针灸用于简单的手术上,例如扁桃腺的割除等,结果非常成功。此后他们就以针灸来代替以往的麻醉方法。现在针刺麻醉正普遍地施行在一切手术上,甚至长达六至八个小时的脑手术,也可用针麻而顺利成功。所谓“针刺麻醉”,是这样的。先让病人躺在手术床上,用针刺在身体的特别位置,针头深入约为两公分,针尾与一电极相接,另一电极则放在病人背部,然后接上一副用电池发动的电力脉冲波产生器。这副机器产生锯齿形脉冲电流,电力在十二至十五伏特间,频率约为每分钟一百至一百五十周波。我同时又见到病人的脚趾也正以同样的频率颤动。(笑声)通电后大约二十分钟,假如顺利的话,手术可以开始进行了。我曾问他们,针刺位置要求的准确性如何,他们的答复是大约在几个毫米左右。当时,我看见针插在那妇人的小腿上,医生问她:有没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她说有。有没有从小腿蔓延到脚趾?她说有。有没有向上蔓延到大腿去?她说有。我问医生:一旦她说没有,你们怎办?(笑声)他们的答复是:在传统针灸学上,这样便是“得不到气”(Connected),为了要达到得气,我们会将电力的频率改变一下,或在更多的情形下转移针灸的位置约数毫米。二十分钟后,医生们认为病人已准备好了,我问他们怎么知道二十分钟就已经足够,他们说:“因为我们已替四十万个病人施过手术了。”(掌声及笑声)在割开她的肚皮时,我正在跟病人谈话,病人的脸上连一点异样的神色也没有,所以我知道她是没有感到痛苦的。我问她有些什么感觉,她说她只觉得有些东西似乎在触动她的胃部,但并不觉得痛。后来我在上海生理研究院问好几位医生有关针刺麻醉的理论如何,他们告诉我,痛苦是由于神经细胞上传进电波的结果,因此想到了两种电波互相干扰的理论,一种是来自电极,另一种是来自割切的伤口。在猫的身上试验的结果,说明这理论可能是正确的。但他们仍未有打算公开这理论。四十万病人是一个庞大数目,因此医生们很有信心和容易知道针刺麻醉对哪些手术最成功,对哪些手术没有那么成功。他告诉我,一般来说,施头部的手术效率最高,而对胃部手术效率最低,总的效率大概是百分之九十。假如遇到针刺麻醉无效时,他们当然会替病人注射麻醉针。关于中国采用针刺麻醉的方法。在医学上有三大原因:

  (一)对医生或护士们而言,针灸比平常的麻醉方法易学,因为一旦学懂了几种针灸的施用位置后,其余的就很简单了。

  (二)病人在手术后,把针拔去,对病人方面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

  (三)因此据统计,病人能迅速复原。

  有人告诉我,卫生部认为针刺麻醉的理论研究将是明年的一个大课题。除了针灸外,第二个大课题便是节育问题。由于中国人口多,节育的研究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节育用品广泛地为中国人民采用着。中国的医生教导人民采用药丸,除了二十二天生效的一种外,还有一种是每月只服一次的。当生物化学研究所的人问我,国外是否有更新的避孕方法时。很可惜,我未能提供更好的方法。(笑声)在医学的某些领域上,今天的中国明显地是比其他国家更进步的,其中之一便是堕胎的方法。例如外国所普遍使用的真空吮吸法,原是首先在上海使用的。我在上海的一间妇科医院里问一位女护士,他们有些什么困难。她告诉我,他们所处理的大多数是堕胎手术。不过,他们还在继续研究新方法,在这方面他们都充满信心。在必要时。怀了六个月身孕的妇女也可以安全堕胎。当我问及成功率时,她想了一会儿,然后说,直到现在,还未有一个母亲在施手术时遇到严重困难的。

  此外,值得中国医生骄傲的是他们能够用新的植皮方法把严重烧伤的人救活过来。以往的观念,若一个人有三分一的皮肤被烧伤,他就会由于细菌感染而必然死亡。但今日中国已有了精巧的解救方法。有一个实际例子是医生救活了一个有百分之九十皮肤被烧去的人。他们向我讲述了那种植皮方法。因时间关系,我们不打算在这里详细讨论。还有,中国亦发展了断肢接驳方法,这些病例数年前也曾在报上提过。但现在这方法已发展到:若有人断了一只手,那么只要把断手藏在冰箱里,二十四小时内替这个人动手术,只要位置妥当,正确地接上动脉,那个人的手就会回复原状。

  我到过大寨,你们大概都知道,那是山西省的一个典型农村。也访问过五七干校,一个位在北京北面二十哩较小的农场。那里的人主要是种植农产品,并在冬季农闲时盖搭房屋。一句最流行的口号是:“自力更生”。例如那里所有的房屋都是该校的成员建的。在那里的学生有银行职员、教师、北京卫生部的职员等。他们轮流在那里住上一月、两月或半年不等。他们告诉我,自从来这里工作后,才发觉农务是一连串的斗争。当那些庄稼生长时,便会遇上昆虫及天然灾害的危险。所以,在收获时,他们就感到份外愉快。他们还很熟练地向我背诵了一连串数字,如他们本社的、郊社的、全国的以及全世界近数年来的亩产量,就像在这里的人谈论股票行清一样。

  大寨的故事是家传户晓的。它位于山西最干旱的地方。由古代直至近代都屡受水灾、旱灾等损害,人们经常过着艰苦的生活。我还记得在二十年代,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听到过山西的一场大旱灾,据估计,当时死了五百万人。现在的中国是不会再有河流泛滥出现,在这村里,人们不住窑洞而改住石屋和砖屋。他们很骄傲地告诉我怎样用原始的但很有效的电动吊车搬运石块上山。使人叹服的是在这四百二十人的村子里,他们的田在亩产方面竟比以前附近的村落多两倍。当我问他们成功的妙方时,他们说这全靠有毛主席思想的正确领导,因此他们才能做正确的事。

  今天中国普遍的生活条件依然很低,但最低限度不会感到粮食缺乏。农村和城市都是这样。不仅是米及面粉不缺乏,蔬菜及水菓也是极多的。当我在北京、上海、合肥等地的街上行走时,我看到这现象。价钱方面也很便宜。我还留意学生们、工人们及农民们吃些什么。我曾经同大学生们一起吃饭。在上海,我还在一间柴油机厂与工人们吃饭,我觉得那里的伙食比我们这里学生食堂的伙食还好一些。(笑声和掌声)

  后来我知道那些食物好吃的一些原因。其实在中国很多方面都朝这重要的一点走去,就是现在全国的每一个人做事都以“为人民服务”为基本原则。如果厨师们煮的食物不好吃,就不是“为人民服务”,就会受到大众的批评。(笑声)因此他们必须为人民尽力服务。

  在中国,棉布供应仍然是不甚充足的,但人造纤维则不会缺少。因此棉布是定量供应的。短缺的情形不严重,但总之也得要布证才可购买。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在七八月间我看见男子们穿白衬衫和深色裤,许多妇女穿白色衬衫和长裤或裙子。在上海大约百分之三十妇女穿裙子,穿裙子的妇女中,大约百分之三十是有图案和颜色的。西方人经常说中国人“单调”,因为他们穿得“单调”。我想夏天不会那么显著,冬天可能是颜色深一点。他们会穿蓝色或灰色的厚棉衣。

  至于住屋问题,比较起欧美和日本,这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普通房子就没有那么多的地方,在大寨我参观了一些房屋,它们大都有两个大房间,一间用来烧饭和进食,另一间作为厅和卧室,都是很整洁适当的,而且都很朴素。他们说房屋方面的供应还未足够。但我有一个印象,中国政府和极大部分的中国人民决定,这些困难应等到中国工业发展较为优良时,才会解决。

  另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就是中国在农产品方面现在已能做到前所未有的自给自足了。事实上中国也输出粮食。中国向澳洲及加拿大购买小麦,这是事实,但这只因为中国也输出大量稻米来换取外汇。中国政府和农民很有信心地认为粮食的增产在短期内会很迅速。当我接触到许多农民和谈起耕种的时候,他们向我指点着各种不同的上地上的农作物,都被小心地插上分类标签,以此来试验哪一种植物最能适应哪一种土壤。这使我很感动。我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同二十六年前的农民相比较。以前的农民承受了数千年的传统,他们往往认为他们的祖先是贫穷、挨饿的,但他们却仍然会因循着祖先的旧路走去。相比之下,我们可以见现在的中国农民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转变是何等的巨大。

  今天中国的工业生产比美国要低。在同周恩来总理的谈话中,我知道中国工业在一九七〇年的生产总值大约是九百亿美元,而中国的人口则是美国的三倍半。他们向我指出,在过去的十二年内——即整个六十年代——中国的工业进步并不十分突出。但值得自豪的,就是从前很多靠外国进口的工业制品,自六十年代起中国却能够迅速地做到完全自给自足。他们说还这可要感谢赫鲁晓夫呢,(笑声)在六十年代,中国工业的成就是能够出产各种不同种类和精细的制成品。由于这一点,我深信他们能制造任何类型的加速器。

  也许我应该谈一谈那本小红书。(笑声)首先,很明显地,这本小红书已不再被人展示,作为形式上的强调表现。事实上,我唯一见到人们公开拿着小红书的场合,就是在每次演完剧,当全部演员从幕后出来接受观众的鼓掌和说“再会”的时候,这时候演员的手里都拿着这本小红书。我在去中国之前曾读过这本书,我相信你们如果读过,也会和我的感觉一样,觉得它里面只是些简单的和很普通的话罢了。然而在中国生活了四个星期后,我才发觉自己先前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在这本书里面所写的语句虽然普通,它的实际意义对中国人来说却是非常深远的。在今日的中国,从国家政策,到学校制度,以至个人的行为表现,都从这本书里面得到指导。难怪中国人民都说毛泽东主席是大海航行上的舵手。

  举一个例子,我有好几次提到“为人民服务”已成为全中国人民生活的主调。这句话不但出现在小红书中,在中国许多地方也都可以看到。比如在北京长安街有个叫中南海(专题)的地方,据报导毛主席是住在那一区的一所有围墙的房子里。在中南海入口处有一幅大墙,相当于一幅门帘,这是北京建筑的特色,就在这幅全红色的大墙上面也可以看到由毛主席亲笔题的“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大字。到中国几天后,我就体会到这句话的巨大意义。因为这句话不但是同事们每天谈论的主题,而且也是他们每个人每天不论在公共场所或私下里用来批评自己以及批评别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标准。

  有一种流行想法,以为生活在强调“为人民服务” 的气氛下,一定使人成为奴隶,不能笑,心情一定不会是轻松愉快的。我自己也是存着这种想法进入中国的。后来,我发觉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有一次我去参观我故乡合肥的一间纺纱厂,厂内有一万二千工人,当时引导我参观的是厂的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他应当算是全厂最高第一负责人了。但当我提出问题时,十多个围着我们的工人都一齐争着开口回答,这时候,一种既轻松又愉快的心情使我感到奇怪。后来在晚上我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感到奇怪?我发觉自己以前的想法是:中国的制度强调人民的工作和自我牺牲,这样生活会很紧张。现在我了解到这种想法是不真实的。我又问自己:为什么不真实?我不是一个研究社会学相历史学的人,又不是研究政治的,所以得不到正确的答案。但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现在中国政府在制订政策时,很能注意到中国的过去传统。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产生了固有的传统,这不是已成过去,而是仍然存在的。我认为——这可能是我片面的了解——中国的领袖懂得怎样引导人民的力量和一切活动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让我再举两个例子。人们也用很美丽的书法把小红书的其他一些句子写在墙壁上,其中一句是:“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如果你去参观医院、大学或任何研究机构,也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标语。

  另一句话正恰当地说出了今日中国的外交政策,那句话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译者按:杨氏先用中文说,后又自己译成英文。)据赖斯顿的报导,中国总理周恩来很关心将来亚洲的军事力量的均势,他很注意:一,日本的军力,二,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我曾被邀请、而我自己也想去看两部日本电影。一部是描述日本与俄国在一九〇五年所发生的大海战的,另一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与美国的海战片。这两部电影有许多地方都明显地表示出:在日本,有一撮人对建造海军大感兴趣,这可能是一个自然的倾向,但使我吃惊的是,在其中的一部电影中,有一个日本将军说:“满洲(即中国东北三省)是日本的生命线”。这句话没有受到处理,依然留在那里,这句话就好比——幸而没有这样一部德国电影——今天的德国人不加注释地说:“捷克是德国的一部分”,其含意是相同的。完全可以理解,中国人对这些事都极端敏感,我希望各国领袖们都能对此加以小心处理。

  也许我应该结束我的演讲,给你们看看我的幻灯片了。我拍了成百张的幻灯片,但在这里我只预备了二十五张给你们看。在我结束以前,我想总结一下我所得到关于中国人的精神的印象。在我居住的旅馆房间内,挂有毛主席写的一首诗。在日夕相对的两个星期当中,我对其中的两行特别欣赏。这大概是因为我认为这两行正集中表现了今日中国人民在政治形态上表现出来的雄心和期望。我的译文肯定是很差的,尤其是中文诗与英文诗在音韵方面和抑扬顿挫方面的分别,使中文诗的气势很难用其他语言表现出来。但我也愿意试试。这两句诗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意思是:“Aspiring to heroic goals sacrifices we dare make. Creating a brightnew world , stars, moon and sun will order changed. ”谢谢大家!(热烈鼓掌)

  二、杨振宁介绍他在中国所拍摄的幻灯片

  △这是早上六点钟北京近郊的一条街道,有许多男女骑着自行车上班。有人告诉我,北京有一百五十万架自行车。

  △我的家乡合肥街道的一个角落。我还记得这个角落——一个中世纪式的地方,有许多小铺子。

  △这是北京第三十一中学,我曾在这课室里念第八班。

  △这个女学生正在运用校办工厂的小刨床。

  △这一班正在上英文课。中国强调,没有任何行动和任何读物是不带政治性的,因此我们看到他们的课本里有很多政治性文章。

  △这是我曾提过的那一家在合肥的纺纱厂,里面有工人一万二千名。我还记得,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全市甚至连电力也没有呢。

  △北京的大街。左边的是人民大会堂,不同地区及职业的代表在里边开人民代表大会。它能容纳一万名代表。

  △上海黄浦江一景。

  △在北京,一些男孩子用黏胶捕蝉。我问他们怎样处理那些蝉,他们答不出来。(笑声)

  △这是北京的一间回教食物店,现在北京已没有回教庙宇,但仍有人守着回教的斋戒。

  △这是一所幼儿院。我对一个保姆说:“替小孩拍一张行吗?”她说:“行!行!”孩子们争着走过来对我说:“替我拍一张!”“替我拍一张。”(笑声)

  △这是大寨的一所小学。那里的学生每天都要从事一小时劳动。这些女孩子挑着石块,这些石块是用来制石灰盖房子的,背景的房子都是那四百个农民在冬天建的。

  △中国军队招收青年男女,这是两个在军队里的女孩子。

  △上海的一个女护士。

  △背后是故宫,正宫后边是煤山,三百年前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在这里自杀。

  △故宫后院是一个博物馆。这博物馆常常挤满了人。我的向导告诉我,在星期天,通常有三万人前来参观。

  △这是博物馆的一角,自一九五八年,他们不断地把它修建,你们可以看见有一边已经改建了,另一边则仍然保持原状。

  △外国谣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过激的红卫兵破坏了很多古物及建筑物。我猜中国政府为了要表示这种说法的不正确,很自豪地展示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的古物。

  △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古物,名为金缕玉衣(译注:杨氏用中文讲这四个字,后又自己译成英文),在很早的历史上就有记载,但在两年前才有人见过它。它是在离北京不远的地方发现的。这件衣服是由金和玉编织成,包裹着公元前两世纪的一个藩王和他的妻子。当时他们以为如果有了这些金缕玉衣,尸体就不会腐烂。但我们发觉他们已片体不存了。(笑声)

  △这是一幅颐和园的美丽风景。

  △这里的一个女病人左右腿上各扎着三根针,你们还可以看到那些电极。我也买了一些这样的针,但收拾行李时忘记了带,我已请母亲给我寄来。

  △这是施手术时的情形,他们用一张布屏遮着,使病人看不见手术的进行。

  △如果你在北京的大街上走,你会看到这样的北京填鸭馆子。他们是把菜单挂出来的。附带说一句,赖斯顿被施手术时所住的医院,离这馆子很近。(笑声)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七亿人口,而这七亿人口中有百分之七十是农民。我最感满足的就是给这位农民拍了这样一张照片。在他的脸上,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他有无穷的工作能力,毫无苦楚的表情,活跃,沉实,刚毅,就是这些质素造成一个永恒的中国。谢谢大家!(热烈的掌声)

  三、杨振宁回答听众的提问

  问:在中国,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是怎样?女人是不是和男人做同样的工作?假如你曾注意到的话,那么在家庭里工作的分配情形如何?

  答:问题是问我所观察到在中国的男女地位是怎样,尤其是有关于他们怎样参加工作方面。我个人认为,与其他社会比较,这里(美国)妇女解放运动提出的所有要求,中国现在的社会已差不多全部实现了。(笑声)但是,男女仍不是完全平等的。例如:在公社里,每一个社员都会得到起码的口粮,除此以外,每人还可得到一些钱。公社向政府出售余粮及生产品,得到的钱,除留下一部分基金作建设农村之用外,余下的便分给社员们。每人所应得的数目是由以下方法解决的:每人先自己提出工作的所值是多少,最后的数目则由大众评议所决定,这个制度称为“自报公议”。(译注:这里杨氏讲中文)根据这个制度,男性比女性收入多。(笑声)但是根据我所读过的《毛主席对斯诺的谈话》,其中有说及毛主席认为这不是一个公正的制度,他相信最后一定会采取对妇女有利的适当行动,好使妇女的平均收入可以比得上男子。

  问:在那四个星期里面,你对文化的水平所得到的印象是怎样?

  答:我相信你所说的“文化”是指艺术、音乐、戏剧等。你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在中国,戏剧、音乐,都正在进行革命。事实上,所有的艺术形式也在革命。基本的原则是:假如不为人民服务,就没有艺术。你可以同意,亦可以不同意这种概念。但我认为,在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中,正需要全国一致努力去建立一个既现代化而又生气勃勃的社会。在这个方向上加以强调,是意料中事。现在,有几个剧本及交响乐曲已编写完毕,对中国的古老京剧、西方的芭蕾舞,也加以革命性及大胆的合并。我看过几个这样的戏,觉得中国的新京剧是非常有趣味的。在创作过程中,人民是以下列方式参加的。所有这些一新戏剧都在集体的努力下不断改进,而结果是,所有中国观众对每一出戏都极为熟悉,他们可以立刻指出什么地方已有了改动。然后他们便在热烈地讨论为什么要改动这个地方。那些改动可能是在内容方面,也可能是在故事方面,也可能是在某一个演员的动作方面。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地熟悉剧本,这使我感到惊奇。也许这种惊奇是不需要的。因为假如你在北京扭开收音机,你就会听到这些新戏剧的演唱。戏剧数目大约有十二至十五个。它们不断地重复播放,你是一定会听到的。

  也许另外一个回答你所提问题的方法是这样:在一个早上,我曾很小心地写下,处于上海市中心,在我母亲的家里,我可以听到一些什么其他的声音呢?时间是早上八点,据记忆所及,我的记录是这样的:有一组老人、妇女及小孩子来到附近,他们携带了扩音机说道:“就在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使中国再也没有苍蝇存在了。”(笑声)这一组人走后,四周环境最突出的声音似乎是一种撞击声,我并不清楚这是什么声音。(笑声)这可能是人们在建造防空洞。因为在中国,这是十分重视的工作。也可能是其他声音,我没法分辨出来。然后,我感到有点惊奇,我连续地听到以下的声音:我听到一个青年在练习小提琴。说不定他不是一个青年,但我认为是青年的可能性会较大。(笑声)然后我听到一个女孩子在练习京剧的声音,跟着又不断地听到有人在练习钢琴。也许这是因为我母亲的房子距离上海的一间音乐学院并不太远的关系。(笑声)但是,我也曾看到青年男女骑自行车时带着他们的小提琴。

  问:在你去中国访问以前,许多年来你都一直支持台湾(专题),可是,你在今天的演讲中,对中国毫无非议之处,你能否告诉我们这种态度的转变?还有从你跟周恩来等人的谈话中,有没有任何迹象,毛主席已经逝世?

  答:对于你问题的最后部分,答案是否定的。请你重复前一部分问题,我没完全听懂你问题的意义。

  问:在你去中国访问以前,许多年来你都一直支持台湾!!

  答:我不知道这话是哪里听来的。

  问:他要问的是:“你现在是否相信社会主义?”

  答:我的态度是以事实为主。我到过这个国家,而发觉这是使人十分兴奋的,事实上,我对你讲出我所见到的是什么。无可怀疑,在中国,在物质上,很多方面仍然有着很大的需求。但我发觉到最令人感动的是在精神方面。回过头来看看美国这个国家,我怀疑是否因为过分注重物质享受,因而使到这个国家失去那份使她有今日成就的精神了呢?(掌声)

  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死了多少中国人?你有没有一个数字?

  答:我并没有具体的数字。但是他们告诉我,而我也相信他们,这个数字是非常少的。正如我曾告诉你们,在清华大学,有五个工人在我所描述的情形下身亡。在此之前,当学生分成两派打斗的期间,大约有十五个学生死亡。这个数字已占了全北京死亡人数的很大部分。他们告诉我,在内燃机厂,发生过一件很著名的事,就是这个工厂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曾发生大打斗,有一人死亡。

  问:你刚才提到过你会多讲一些关于解放军的情形,可是你没有再讲。

  答:对不起,我忘记说了,中国的少年们差不多全都喜欢参加解放军。我当然是感到惊奇的。但后来我了解到,中国军队在全中国人民当中是被认为最有组织、最有纪律和具有最佳装备的一群。在军队日常所干的工作中(军队包括海军及空军),大部分是农村的实际生产工作,或在军办农场、军办工厂中干活。当然也有为了巩固国防而受的训练。但是,大部分时间是花在生产工作中的。例如:很多农业方面的发展是由军队开始的。当参观农村时,他们告诉我,将稻草变成饲料喂猪的新方法便是由一个解放军战士所发明的。他们又曾经告诉我说:“建筑北京的地下火车。有一半工作是由解放军承担的,而另一半则由工人负责。”

  问:由你对红卫兵的分派以及跟工人冲突的描述,我有一种感觉,好像在那边政治组织的形成是相当自由的,是否这样呢?

  答:我并不认为我会肯定答复这问题。文化大革命,尤其是对城市的居民来说,是一个动荡的经验。在那里,市民们是最受影响的。他们承认,在城市和大学中,曾经非常的混乱。事实上,所有大学都有大约四年时间停了课,直到一九七〇年,部分大学才再开始招收新生。中学也很受影响,但程度较轻,它们平均停课约一年。至于小学,则停了几个月。在农村中,除了一些特殊地方外,生活基本上跟平常差不多。可是,在城市中,毫无疑问,人们是感到混乱的。人们并不真正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而学生们,在极其热心的情况下,每人都采取某一些自己的立场。所以我曾问过几个我所遇到的大学人员:“假如是这样的混乱,为什么整个制度不会垮下来呢?”对这个问题,我并没有得到一致的回答。而我也并不期望会有一致的答案。但是将所有的答案归纳起来,我得到以下的结论:事实在显示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混乱发展到最高峰是因为人们不知道主要政策的方向是怎么样,经过了一段时间,毛主席便会指出哪一派的方向是正确。对中国人来说,他有历史的根源,有魄力,有威望,于是大部分的中国人便会跟随他所讲的政策走。我个人认为,文化大革命所以不会导致不幸的局面,这也许是最主要的因素。我可能估计错误,但这是我的结论。

  问:你从老百姓当中,有没有听到关于尼克松将访华的事情?

  答:套用一句惯用语:“我很高兴你问这个问题。”(笑声)因为我认为,在这里,我们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有一些很流行的见解是全部错误的。一般的印象是:在中国,人民完全不知道外边在发生什么事。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印象。在去中国之前,我也有这种观念。但是,中国有一份名叫《参考消息》的报纸,每天销数五百万份,这是一份四页的报纸,里面刊载的全是外国通讯社的新闻。我每天都阅读这份报纸。你会看到合众国际社的报导,看到《纽约时报》的文章,尤其常见的是不同意见的社论译文。当我在那里的时候,有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刊载于苏联的《真理报》,是由阿拔里图先生执笔的,他是莫斯科的美国问题研究院院长。因为这是第一篇关于苏联对美国总统访问中国反应的非官方报导,与官方报导略有出入,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消息。这篇文章我第二天就在中国的这份《参考消息》的头版看到,还有一个资料性的小附录,说明谁是阿拔里图先生。当我回来后,翻开旧的《纽约时报》,看到在同一天中,《纽约时报》也是以头版刊登这文章,只不过是语言不同罢了。(笑声)而且也有一个资料性的小附录,描述阿拔里图先生是什么人。(笑声)

  问:你所提到的中国过去二十年来在物质上的进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下的精神面貌的进步,你认为在二十年的资本主义下,这种情形是否同样有可能发生呢?

  答:正如我告诉过你的,我并不是学社会科学的。我认为在中国所发生的事是一个奇迹。假如你曾问我,我对中国二十六年前的印象是怎么样,我就会联想到目前这种转变是不可能的。当然,这样想是错了。我并不能解答,是否会有另外一个制度能产生同样的奇迹。但我极表怀疑。

  问:节育运动在中国推行的效果如何?

  答:在城市中,这明显地是非常有效的,因为我曾问过我所遇到的大学人员及工人们,我知道节育运动在城市非常成功。在农村中,中国的领袖们自己也承认,这并不十分成功。我曾记得在某处看过一些报导说,在农村中只有百分之四十的妇女采用避孕丸。

  问:你是否认为这已经很接近所谓Zero-population control?

  答:因为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这本身已使到人口大量增加。所以我认为,即使是采用最有效的节育方法,中国的人口暂时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直至年龄分布稳定下来。

  问:对于今天的中国政府,怎样使传统的中国习俗适应于现代社会,我很感兴趣。

  答: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问题,我不知道怎样回答。我只能够说,我觉得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家,你并不只是看到古迹,或古老的建筑物,你会看到有数千年历史的风俗习惯。但同时,中国又是一个非常年青的国家,教育革命的精神当然是跟这里所提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不过这里并没有像中国一样认真和彻底地实行起来。在中国,你时常都可以观察到古老的习惯和古老的见解,同时你也觉察到有新的见解混合在一起。这种现象的出现是自然的。我认为那种社会之所以符合实际,是因为领袖们极清楚地知道,所有过去的好东西和有用的东西,都一定要保存下来,只有那些在旧社会中也应该扫除的才会遭受禁止。

  问:目前中国的学校里有哪些体育运动?譬如对乒乓、篮球和足球的兴趣如何?

  答:各种运动都有人在玩。中国人说:“中国的篮球并不十分好”。(轻笑声)但乒乓球是相当好。(笑声,掌声)或许我应该再附加一句,我发觉中国人在强调每一个行动都应该以是否为人民服务来加以评定,这使中国产生了一代具有非凡质素的领导者。我所遇到在大学里、中学里、及工厂里的领导者们,都是比较年青的,他们大约是四十岁左右,很少是六十五岁。我发觉他们很有信心,而同时又非常谦虚。他们公开地承认,中国仍然是非常落后的,但是中国以一致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一定可以赶上去的。

  问:在你和周恩来总理的谈话中,有没有提到台湾问题和中国的统一问题?

  答:我们并没有特别讨论过这个题目。唯一的涉及,是我曾问过周总理,关于在未来一两年间,美国与中国是否有机会建立外交关系。他说:“这当然是有机会的。一切都要看美国对台湾的态度而定。”但他跟着说,“中国对台湾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在我逗留中国期间,我认识到——我认为我是对的,假如我错了,我会感到非常诧异——中国的领导人并不经常发表声明,但一旦发表后,他们是坚定不移的。所以,假如联合国的代表们说:即使台湾仍然在那里,共产党政府也会出席联合国。我认为这些人完全不懂得中国共产政府的基本心理及基本原则。

  问:中国对于南中国海的钓鱼台列屿的立场如何?

  答:我并没有问过这问题,假如我的理解没有错误,我认为中国政府的立场已重复地在报章上出现过。我没有问过这问题,亦没有人特别向我提及过。噢,既然你问这个问题,我有一个附加按语。在我曾经提过的日本电影《日本海大海战》中,你或许会记得,当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绕过非洲,向日本海进发,日本方面极想知道它们的正确位置。在电影故事中,是说由一日本渔船发现俄国舰队,——我不知道这是否真实。但在银幕上,我看到——因为我懂得汉字——那艘日本渔船的名字是“尖阁”,即日本人对钓鱼台的称呼。

  问:你曾说妇女解放运动在中国已经真正的实行了,可是在你放的幻灯片里,只有护士没有医生。医生之中女性所占的百分比如何?在大学里,百分比又如何?

  答:女医生的数目很多。在医生群中。女性是比男性多。例如,我所看到替那个妇女施手术的几个医生。就全是女性。我所遇到的护士也全是妇女。(笑声)但是我也遇到许多物理学家,其中很少是女性。

  问:在中国什么似乎都与政治有关,在刚才你放的那个教英文的幻灯片里,有说到美国的,究竟说些什么?

  答:那张幻灯片的焦距可能不对。那些字是有关毛主席的思想的,而不是抨击美国的。不是说抨击美国的标语没有;但至少在一九七一年的七八月,像这样的标语并不最普遍。

  问:中国对于发展基本科学的态度又怎么样呢?

  答:毫无疑问,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后,科学研究是着重于实用方面的。例如,我曾与上海生理研究所的人谈过,他们告诉我,在过去的两年间,在研究的方向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说: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找寻新课题最主要的方法是详细地阅读外国文献,试看能否在理论上或实验上找出漏洞,假如找到漏洞,便立刻跳进去看看能搞些什么出来。这个倾向在文化大革命后期被批评为没有建设性。因为追会使中国科学家们致力研究外国社会里所产生的问题。目前的努力是试图找出现在中国在工业发展上所须要解决的问题。在生理研究所方面,这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正在研究有关人民健康的问题。在物理学方面,尤其是高能物理学(High Energy physics),我曾与一些人谈过,得到以下的印象:在中国,研究高能物理学的人很少,所以没有压力去使他们改行。究竟有没有人再进入这个领域是值得怀疑的。但已从事研究的并不感到有任何压力要他们放弃。他们在那里所受到的压力是远比这里小,这里的物理学家正在被迫放弃高能物理学。(笑声、掌声)

  问:在旅途中,你参观及搜集资料时,有没有受到任何限制?

  答:完全没有。我所要求参观的,他们全让我看到。除了个别一两个地方,无论到那里,都允许拍照。一个例外是他们问我是否有兴趣去看在北京市中心的地下防空洞,我欣然同意,在进防空洞前,他们请我将照相机留下。还有一两个地方,他们告诉我说不能拍照。在乘搭飞机时,任何人都不许拍照。

  问:你去过台湾没有?如果有的话,能否比较一下台湾的情况?

  答:我从未到过台湾,我不知道。但是从所阅读的书报中,我猜目前台湾的平均生活水平有可能比中国大陆为高。

  问:有个美国作家哈里逊.沙里士贝利(Harrison Salisbury)写一篇文章,说苏联可能一两年内会进攻中国,而且说苏联把中国的东北视为他们东部的势力中心。在中国是否看到这篇文章?

  答:你所提到的文章,我并没有看过。虽然在数星期前,我曾看过有关它的介绍。中国的领袖们当然是熟悉这文章的。关于边界纠纷问题,中国的领导人及人民都是非常注意的,虽然我没有正式提问过,毫无疑问,目前的防空洞计划主要是因为苏联威胁的结果。事实上,美国有很多人知道,一九六九年九月,苏联方面盛传以核武器攻击中国。这件事西方知道。当我在中国时,他们告诉我,在一九六九年九月及十月间,政府下令在城市中没有具体工作的人疏散到农村去。

  问:请你报导一下关于人民的工余生活。

  答:中国人民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八小时。但因需要费时间在路上,所以化的时间,总的来说要多一点。但也有鼓励逾时工作的。当然这是没有工资的。(笑声)据我观察所得,自愿逾时工作的人数是很多的。很可能一般人的印象是:这个制度是可笑的,是一个奇怪的强迫制度。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实际的制度。至少在中国没有人觉得这是强迫的。人们在平日辛勤地工作,在周末则到公园游玩,也有乘公共汽车到各处游览。在上海的内燃机厂中,我见过一个工人。后来,他们告诉我,这个老工人非常能干,在周末,他去钓鱼,通常是收获最多;去放风筝,便会有一群小孩围着他。所以我以为,中国人也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地休憇。

  问:中国是否容纳得下在海外的一些中国学生?

  答:如果你指的是空间,中国当然有足够的地方。我并没有向周总理提过这问题,完全不知道政府在这方面的态度是怎么样。我只能够说,经过了近百年的屈辱后,中国现在的政府是极其自尊的。这个政府认为要树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假如中国政府曾经说过什么,那就一定会实行。它是拒绝乞求的。事实上,在中国两天后,我曾对一些大学人士说:“与美国比较起来,中国在精神上是一个真正了不起的国家,而美国的了不起则是自然资源及物质极其富裕。假如美国愿意无条件地送价值十亿美元的钢铁给中国,这对中国是否会有好处呢?”而答案是:“我们不要。”于是我就跟他们争辩,我问他们是否过于偏激。想想看,十亿美元的钢铁可以做些什么。因为只要看看钢制物品的价目,我知道中国仍是缺乏钢材。但经过在中国旅行四星期后,我开始想:教导人民不要这些赠与,其价值岂不是比十亿美元钢铁的本身还大吗?

  问:你们有没有谈到越南问题?

  答:没有,我们没有特别提到越南,唯一相关的地方是,周总理问我美国人民是否相信尼克松会从越南撤退。

  问:当你谈到中美关系时,他说到台湾问题,可是他不提到越南?

  答:他完全没有提到这问题,理由是:我认为中国人民和领导人都相信美国准备从越南撤退。

  问:美国又在轰炸北越了。

  答:我从报上知道了。

  问:你考虑回到中国去住吗?为什么?

  答: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很令人鼓舞的国家,我在前面说过,我在那儿住过二十三年。到目前为止,我在这个国家也住了二十六年了。我同时喜爱这两个国家,我喜欢她们的优点,嫌恶她们的缺点。在这里,我有我的工作,我的孩子在这里长大,在这里上学。我对这个学校、学生和教授们负有责任。我想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徐邦泰:七七级/毛晚年更信任江青/汉武大帝/中国人噩梦的开始/团长带头轮奸百余女知青
  • 徐邦泰:忆秦娥/江青:除刘未除邓后患无穷/《长城》美国首映遭恶评/走向灭亡的西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