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美国突然宣布取消6月份SAT海外考场/华裔二代真心话引发全球华人深思
發佈時間: 2/25/2017 10:40:10 PM 被閲覽數: 198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美国突然宣布取消6月份SAT海外考场 中国考生措手不及


央视



SAT考试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的重要参考。然而就在2月23日,美国大学考试中心给每一位注册了2017年6月参加SAT考试的学生发了一封邮件,通知考生将取消美国本土之外的所有国际考场的考试,这其中包括了中国学生经常去的香港、新加坡、泰国、台湾等地区的考场。

6月份的SAT考试对于想要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因为如果想申请排名前30的美国大学,最重要的就是早申请,而早申请的截至日期是11月1日或者11月15日。虽然10月份还有一次SAT考试,但那是今年的最后一次机会,一旦考的不理想,就没有机会再考。所以绝大部分的中国考生都会选择参加6月份的这次考试,此次美国主办方突然宣布取消本土之外的所有国际考场,对于申请2018年秋季入学的中国申请者而言影响不小。

在考生们收到的邮件中,主办方同时宣布2017至2018以及2018-2019年国际SAT考试由原来的六次减少为四次,考试日期分别为2017年的10月,11月和2018年的3月、5月。





作者: 胡平   ZT:华裔二代真心话引发全球华人深思!

 2017-02-22 独立评论



ZT:“为了孩子,不要移民这里!歧视严重!”华裔二代真心话引发全球华人深思!

2017-02-20 西风烈

来源:海外华人论坛

本文由一名在美国长大的华人男子发表于某著名海外网站,引发了全球华人网友的热烈讨论,不少海外华人读了之后也深有感触。

我7岁就和父母从老家山西移民到美国东岸,长在美国,深度了解美国文化,而成年之后拼命补回中文的一个有事业野心和打拼精神的30岁小伙子,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多年以来,很多中国父母穷极一生做着一场移民到美国的梦。这些父母认为美国空气质量高,生活富足,收入可观,孩子在美国也能取得比中国更好的未来。

为了这个梦,他们不惜一切地把孩子带到美国,甚至直接来美国产子——这样孩子直接能获得美国护照,从出生那天直接成为梦寐以求的 “美国人”。

无数的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因为年龄小而适应能力强,在美国长大一定会享受无数的色彩和发展机会。 “为了孩子的未来” 被中国家长当作最重要的移民原因之一。

但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大部分中国父母决定把年幼的子女带到美国的时候,实际上根本没弄清楚在美国文化(甚至西方文化)长大究竟对华裔孩子到底有多么大的负面影响,对他们的归属感,认同感,搭建人脉圈子的能力,将来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多大的打击。

首先,很多移民美国的中国父母,大多时候,对美国社会对华裔的态度和待遇一窍不通。他们执着地认为,中国空气污染,教育系统压力重大,地域歧视泛滥,风俗不健康,人们普遍素质欠佳,等等原因造就了他们对美国的浓厚向往。他们对美国的知识和了解一般都是从其他中国朋友,网上,电视等等渠道听到的。但是这种信息来源是片面的。

中国父母听不到美国华裔遭受的苦难和不公等待遇,各种日常生活之中的歧视。关于美国长大的 ABC (美籍华人)的生活真相他们更从来没接触过。所以中国父母有什么依据来一味,执着地认为让子女变成“美国人”就一定对他们将来利大于弊呢?

实际上,我很少(甚至都没有)见到美国长大的ABC亲自站出来告诉中国父母他们自己在美国长大的感受——大部分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孩子一般不会太多中文,由于他们从小就缺乏汉语环境,听不到看不见中文,哪怕周末再努力地去“中文学校” 补自己的母语也往往不够。孩子渐渐得就把中文完全忘光了,长的个炎黄子孙的脸,而一句中文都说不出来。

这些ABC没法和他们的中国父母交流,更没法将作为美籍华人的真实感受分享给他们的父母和说中文的朋友。反而,因为中国父母听不到子女的心声,就误以为子女都活得非常滋润,认为子女一定已经完全融入美国主流白人圈子了。



但是ABC在美国生活的普遍没有父母认为的那么滋润!

大部分ABC不和父母交流心声,不意味着他们都活得比中国长大的孩子好。

虽然他们不用呼吸中国污染的空气,也不需要榨尽脑汁披星戴月地背唐诗宋词,但是长在美国的ABC们普遍遭受隐形的心理迫害:

1)永久的文化隔阂, 2) 终身摆脱不了的二等公民待遇(特别是华裔男生), 及3)消除不掉的种种事业障碍。

这些隐形的弊端对孩子构成很长期的压力和迫害,父母至少应该深度了解一下孩子在美国的真实情况,多和孩子交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而不要一味去否认这些负面因素,自私地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而遗弃了对孩子的关照和协助。

文化隔阂:永久,且难以避免

1)长在美国的华裔孩子遭受永久性的文化隔阂,没有体验过的中国父母很难完全理解

美国虽然有很多好处,想象的那么公平。在美国长大的ABC虽然英语和白人一样流利(经常会比他们更好),但是由于他们长得一张中国脸,几乎融入不进美国主流文化。

ABC大部分还是和其他ABC一起玩儿。虽然小时候还是能交到各个种族的朋友(我小时候也有白人朋友,黑人朋友,等等)但是成年之后很少看到ABC能在主流白人圈子里如鱼得水。和语言无关——西方文化很歧视我们中国人这种长相。

美国文化认为华裔没有白人优越,设定了诸多很难推翻的刻板印象——只会埋头苦干,没有领导能力,不善言辞,没有人格魅力。很多白人,包括媒体人,都会公开嘲笑华裔的体型不如白人强壮,笑话华裔眼睛小,不如白人好看等等很恶劣的讥讽。


(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典型偏见:眯缝小眼睛,送中餐外卖)

读初中和高中的华裔孩子则很容易受其他种族孩子的欺负,步入社会之后也会经常受到很多变相的歧视。总而言之,这些负面因素积少成多,能使很多ABC失去自信,播撒失败的种子。

由于上述诸多原因,ABC在美国实际上就是活在一个文化狭缝之中。

他们虽然长在美国,学了英语,但是永远不会被视为真正的 American。同时,他们也融入不了中国人的圈子。我读大学之时,亲自看到ABC被中国留学生嘲笑——为什么长的中国人的脸而中文一句都不会说?

ABC 既不被美国圈子欢迎,同样也不被自己的中国人接纳,这种文化隔阂和绝望的感受是中国父母没法了解的,但中国父母一定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

很多中国父母一直逼迫孩子去努力融入美国主流,但是我今天想让所有中国父母知道:哪怕你的再努力融入美国圈子,你终究不会成功。美国人一看我们的中国面孔就把我们视为外人了。一个有中国面孔的黄种人,不管你英语再地道,是融入不进美国核心白人圈子的。美国人就从来没想把我们中国人当成自己的人看。“孩子稍微再努力一把就能融入白人圈子”不过是个妄想。

融入不了美国圈子,但是同时也失去了中国圈子的精神支持,ABC身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况且,这种尴尬几乎没法解决,因为孩子在美国长大那几年已经耽误了他们学好中文的那段日子了。

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移民海外的父母一定要了解这种处境对孩子有多大的打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心态健康实际上都取决于有自己的圈子。人都得有归属感,有一个自己不受歧视的群体。

移民到美国的父母不经意得就把子女这个很重要的“归属感”和“圈子”掐掉了。没有圈子,没有认同感,对大部分人的心理有长期的伤害,甚至能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甚至自杀。

二等公民身份:终身如影随形

2)长在美国的华裔孩子终身摆脱不了二等公民的身份

把孩子早年带到美国的父母没意识到,来美国的行为就等于剥夺了子女将来回中国的选择。

这个选择实际上很重要。为什么? 每个人都得有个家乡。

如果父母强迫孩子“虽然长得一张中国脸”,但是只能在西方国家生活。这意味着孩子只能在白人主导的社会之下而生存。华裔在美国普遍被视为二等公民,比白人低一档次(甚至比黑人都低)。

父母能接受这种现实,那也是因为这恰恰是他们实行自己的选择权的结果。况且,很多父母以后也能回国,所以他们心里有底,觉得美国再不舒服也是他们“选择”来的,大不了以后回国。

但是ABC就不一样了。ABC没有选择。他们什么都没做,父母给他们设定的就是终身只能作为白人之下的二等公民,连个回国逃避美国白人的歧视这种选择都没有。

一个人有选择而不行使,和没有选择,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美籍华人年龄大了越会感到对家乡的渴望,但是他们终究没有真正的家乡。中国人也不认他们,美国人也不认他们。他们没有家乡,无法落叶归根。他们一辈子只能忍气吞声地当美国的二等公民,受到重重的压抑和歧视。这是一个很凄惨的事实。

此外,美国对华人的歧视在华裔男生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大部分中国父母不知道,但是美国主流白人尤其不尊重中国男生。白人很喜欢开中国男生的玩笑,觉得中国男生长得没他们好看,体型没有他们强壮,眼睛小,丁丁小,等等。

中国男生在美国一般从小就受到很多外国同学的欺负和侮辱,对孩子关键成长期的自信有很大的隐形损害。


(白人经常模仿这个姿势嘲笑中国人的小眼睛)

ABC男生在美国普遍来讲一点社会地位都没有,找对象特别困难,长大后在职场和社会一样继续受很多人的欺负。再加上华人在美国没有丝毫政治地位,没有政客代表,华裔男生只能忍气吞声,连个抗议的渠道都没有。

华裔男孩子在美国各个领域都吃亏,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是占优势的。在这个方面,华裔女生更受白人男生欢迎,但是华人男生普遍来讲既不受白人男生欢迎,更不受白人女生的欢迎(有调查显示中国男生在美国找对象要比白人男生、黑人男生、甚至拉美男生难得多)。


(某网站做的统计,亚裔女生和白人男性最受欢迎,亚洲男性无人问津)

所以有儿子的中国父母一定要意识到,把儿子带到美国就是让后代失去了他们做为男生应该有的尊严和地位。对ABC男孩子将来的自尊心有很大的破坏。

失去文化背景,难以成功

3)其三,早年移民美国而失去中国文化和背景对孩子将来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打击

ABC“不伦不类”的身份在商业,政治,法律,创业,甚至科技界均遭很大的劣势。主要原因就是这些领域的发展都与人际关系密不可分,不是谁考试分数最高谁就能干得好。

但是ABC恰恰就是在人际关系上特别吃亏,因为他们既不能融入美国圈子,也不能融入中国圈子。这些领域的发展很依赖于客户,政客,投资者打成一片。在这种拼关系的残酷竞争下你光有好成绩半毛用都没有。因为ABC的背景与本地白人和来自中国人的背景都无法对接,他们自然会遇到发展瓶颈,因为没法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也没法和他们达成共鸣。

所以父母得小心,把孩子带到美国,有可能就等于切断了孩子未来创造事业的翅膀。

本人就在常青藤大学读的本科,在美国读完了大学在纽约和香港的投行均工作过。本人发现的事实就是如此,白人和在中国长大的孩子都混得相当不错,可以搭建圈子,有锦绣前途可言。但是ABC却很尴尬,白人客户也不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中国客户也不认他们为中国人,对有野心的ABC来说这是个莫大的问题!

这种天花板是ABC几乎没法克服的,不管ABC再努力也没用,因为两边主流文化都不认他们。可惜的是我周围好多ABC都是我见过最刻苦,最能干的人,但是就凭他们身份上吃亏而在好多领域都屡遭天花板。

对孩子来说,父母这么早就割断了孩子的文化根源是极其不负责任和自私(伤害孩子)的行为。将来孩子受的苦是说不出来的一种苦,没人能理解的一种孤独的痛苦。

在美国,我认识很多ABC学习非常出色成绩很优越但是就是发展不起来,然后父母也不懂或者不想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反而弄得孩子终身孤独和无路可走。

出国,请三思而后行

总之,我的目的就是从一个ABC 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一下中国孩子在美国长大的真相。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别认为孩子在美国长大就能轻轻松松融入美国社会。别认为虽然中国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弊端,就等于来美国之后所有在中国的担忧就魔术般的消失了。

让孩子在美国长大对他们是个很大的挑战,对他们心理的伤害很深。在我看来,还不如让孩子高高兴兴做个中国人,在中国长大好。将来孩子成年之后可以自己来美国呀。为什么非要这么着急把他们带到一个本身就瞧不起中国人的西方国家,让他们在种族歧视的阴影下长大?

我们有着中国人的脸,再努力融入西方文化也是个徒劳。无论孩子再努力,英语说得再好,也不一定能融入美国社会,因为他们长得一张中国人的脸。

然而,父母得意识到,在他们忙着想让孩子融入美国之时,同时也失去了孩子本来应该有的中国身份和背景。这种愚蠢的选择使孩子没法将来有回祖国发展的途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孩子在中国或者美国都终身陌生,以后中国发展得再好孩子也没法回去生活,享受作为中国人的荣誉和尊严!

上帝既然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就应该骄傲,自豪地做我们的中国人,而不是强迫孩子当一个本身就当不了的西方人。




作者: 杨巍   少抱怨自己所无的,多珍惜自己所有的 2017-02-24 19:00:44  [点击:53]
我相信此文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也不会适合所有的cases.

与其猜测此文的真假,不如各自带回去让自己家的ABC或者FOB看看,(假设他们已经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并看得懂中文,)问问他们的评论或感想,也算是亲子间的关心和交流吧。对ABC或者FOB在人生中会有什么境遇,心里有所准备,总是件好事,或是值得做的事。

每一种出生环境,都有其有利或不利因素,或曰走运或坏运,绝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理想环境,因此让孩子学会在非理想条件下成长,把“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看成常态,还是挺重要的。

此文的作者应该说也混得不错了,读藤校,做投行。如果留在中国,教育条件可能没那么好,即使也能混到这一步,厮杀也要激烈得多,还要拼爹。现在可能事业或爱情上有点不如意,就抱怨不该父母不该送他来美,甚至天下的父母都不该这样,多少有点片面。

还是要学会感恩,学会接受,换换角度看问题。

再说,西方社会也在不断变化,亚裔的地位,总的来讲还是在不断提高。

至于亚裔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欺负”嘛,我希望这会有助于他们对学点东方武术感兴趣,希望父母给他们创造些这方面的条件,不要只看见学钢琴。

作者: 娜娜   胡先生是逗大家玩儿吧? 2017-02-23 04:33:03  [点击:205]
拿这种文章占地方。一看就不是ABC 写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完全不一样。那区别有如读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和外国翻译文学作品。文章是靠中式思维的推理做的结论。最大漏洞是这货连什么是ABC 都不懂。孩子们都知道,在美国生的以叫 American Born Chinese 成为ABC。七岁随父母来美的孩子叫FOB (Fresh Off the Boat)。真在美国生活过的他(她)绝不会弄混,自称前者。这还是我孩子告我的哪。

作者: 新大陆人   当今世界,只有两国国民不去英德系白人主导的米国社会中讨生活。 2017-02-23 01:26:24  [点击:248]
当今世界,只有两国国民不去英德系白人主导的米国社会中讨生活。
一个西方,法国,法佬是欧陆第一老牌大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感。
法国可以说小米国的接生婆,法国以此为荣,但法佬并有移民米国成一大族群。
相反,小米国成立后,移去米国最多的日尔曼主体德国人。因为小米国初成时,
神圣罗马帝国正为拿破仑所肢解,日尔曼系的小王国小公国都各自为政,
日尔曼人还没有本族自尊感,大家都争先趋后地往涌入米国,成了米国白人
第二大群体,现米帝川大大的祖父可说德系移民中最后一大批。
德国统一后,德国成欧陆大国,民族自尊感大增,德人移民米国就速降了。
因此,当今米国是英德系白人主导的社会。
其他欧陆的爱尔兰,南欧意大利,中东欧斯拉夫系成第三群体的白色苦力。
另一个特别小群体,那就是从沙皇时代俄国植民地波兰乌克兰移民到犹太人。

东方,那就是倭国。倭国自身锁国,早期没有移民。米国打开倭国大门,
倭人也没有移民,倭人只是维新,是为明治维新。1945年,倭国战败,
米国植民管治。以此来讲,倭国人可争先移民米国,但倭人还是明治自尊
的余热不少,坚持建设自已国家,到了60年代,倭国经济飞起来,倭人
想移民米国就更少了。因此,在米倭人群体是很少的,不超过50万人。

相反韩国,虽然韩国也讲民族自尊,但毕竟生活水准低,加上是米国盟国,
移民方便,借60年代米国黑人民权的光开放移民,大批韩国移民米国,加上
第一代韩人多生孩子,匪区黄俄开放前,在米韩人族群可谓黄人第一大群,有200万左右。

第二大,就是民国植民地台湾,一部分大陆外省人,最出名的赵小兰一家。
二部分台湾本省人,成就大的得诺奖的李远哲。约有100万人。
黄俄匪区开放后,如德国统一前各邦小国,及前苏俄帝国倒台后共产各国一样
争先趋后移民国米国,现在可能有300万人。
两岸三地的在米华人已超400万,已超在米韩人,成第一大族群。

多说一句,如无毛猴子在49年盗国,或民国有江南,则现在米国华人可能会
超过1000万,成为一大群体。则在米华人的会自己一块独乐天地。

新大陆人 "女人靠嫁。" 2017-02-23 00:55:20 [点击:74]
女人靠嫁。
赵小姐高嫁了共和党白右老政客才混出来了。
如赵小姐在白左民主党群里混出来才算有点本事。
洛家辉,华人第三代,在白左民主党混出来了。
白人内部受欺的是爱尔兰人,爱尔兰肯尼迪在白左民主党出来选上总统,
是整个下等白人与黑人的荣光。由此,08年,在奥黑与希拉里之间,
民主党大佬肯尼迪参议员宁愿支持奥黑,奥黑躺着选上总统。
-(某网站做的统计,亚裔女生和白人男性最受欢迎,亚洲男性无人问津)-

作者: 刘因全   我感觉那篇文章不是ABC写的,倒像是新华社记者写的。 2017-02-22 22:19:13  [点击:95]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美大学华裔女校长老照片暴露PLA上校军衔 FBI介入调查
  • 美女留学归来在街边洗碗卖早点/杨振宁的道行/祝社长82时也找个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