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波尔布特和他的红色乌托邦/这就是中国阶层/人类祖先有多残忍/谢选骏:怎样摆脱废垃社会的宿命
發佈時間: 3/7/2017 6:14:40 PM 被閲覽數: 28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波尔布特和他的红色乌托邦




1998年4月15日,波尔布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个传奇而充满矛盾的人生终于告一段落。

  

  他曾是柬埔寨的最高领导人,但也是实行恐怖统治的独裁者;他出生在农民世家,却从小在皇宫长大;他是地道的柬埔寨人,却在法国接受了改变其一生命运的高等教育;他以巨大的权威掌控着“红色高棉”,却行事低调隐秘,以至于他登上国家总理的宝座时,世界仍对他一无所知。

  今天,波尔布特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当年让人闻之色变的“红色高棉”的代名词。这位当年的游击队领袖没有格瓦拉般的四海为家的精神气质,也不拥有普拉巴卡兰以卵击石式的斗争审美,更从不把坤沙式的独立王国当作终极目标。他自称政治领袖,但他的几乎每一个决策都走向极端,并造成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大灾难。当世人纷纷惊诧他的暴虐时,却又发现这个农民模样的政治领袖其实是一个温和的普通人。

  一

  邮轮的返航

  故事要从1949年8月从西贡起航的牙买加(Jamaique)号远洋轮船讲起。这个时候正是东南亚的雨季,潮湿的空气和不断鸣响的汽笛是繁忙的西贡码头留给人们的最深印象。法国人已经在这里统治了将近一百年,处处都是法式风格的建筑和邮轮,只有那一张张行色匆匆的面孔才能让你意识到这里是离法国万里之遥的亚洲。

  在踏上牙买加号的人群中,有21个身份特殊的柬埔寨年轻人。不久前,柬埔寨政府特地在首都金边为他们举办了饯行晚宴—作为新一批法国留学奖学金的获得者,他们是这个饱经苦难国家的天之骄子、未来希望。在这些踌躇满志、前景光明的青年精英中,一个叫做沙洛特绍(SalothSar)的年轻人显得毫不起眼。在其他赴法留学的同学眼里,身材高大但相貌平平的沙洛特绍性格朴实、低调腼腆,谁也不会想到数十年后的他竟会成为一个在祖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当然,那时他已经改用了新名字:波尔布特。

  波尔布特出生在柬埔寨的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家境殷实,衣食无忧。他两岁那年,家里的表姐被选入皇宫成为王妃,更是一举让这个家跃入了社会上层。不久,波尔布特的大哥洛特颂(Lothsuong)依靠这层关系在皇宫谋得职位,并在四年后带着年幼的波尔布特来到首都居住。按照柬埔寨的传统,波尔布特出家6年,并在寺院里接受了基础教育。这个从农村来的小沙弥第一次体验到了集体生活。还俗后,特殊的家庭背景和他本人的良好成绩使他在同龄人的竞争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更重要的是,他早早地接触到了一批后来成为他亲密战友的同学们:乔森潘、英萨利、符宁、胡荣、宋成……这些红色高棉元老的相似求学经历为这个后来掀起血雨腥风的组织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既是沙龙,也是家庭,最后才演变成会党。

  最初,这个后来成为柬埔寨共产党中坚力量的小团体更像一个沙龙。留法期间,这批对祖国前途命运感到深深忧虑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地被共产主义理论吸引住了。不到一年时间,波尔布特就在巴黎加入了共产党,并成立了海外第一个“柬埔寨马克思主义小组”。包括波尔布特在内的柬埔寨留学生几乎天天都要举办讨论会,用全新的视角分析祖国的形势。有趣的是,这个带有沙龙色彩的学生团体竟开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家庭色彩—除了深厚的同学情谊,波尔布特和后来担任民柬外交部长的英萨利甚至娶了两姊妹为妻,成为了姻亲。而到了红色高棉后期,领导层中更是充斥着“第一代”领导人的各路亲戚。浓厚的家庭色彩也是红色高棉核心权力层保持长期“共进退”的重要原因。

  当然,无论这个巴黎时期的学生团体是沙龙还是家庭,最终它都将卷入革命的洪流,化身为一个会党,或者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帮会。当1953年,波尔布特登上了和他前往法国时搭乘的同一艘邮轮“牙买加号”返回祖国的时候,他对这个“会党”的雏形已经有了构想。

  二

  “大哥”的崛起

  当时的柬埔寨,刚刚从法国殖民者手里取得独立,被称作“独立之父”的西哈努克亲王声望如日中天。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和日趋激烈的冷战对抗,西哈努克亲王正努力在大国的夹缝中寻找国家发展的机遇。虽然已经获得独立,但柬埔寨国内的政局依然非常动荡。一方面,由越南支持的“高棉解放运动”及其它反对现政权的派别不断向政府发起挑战,另一方面,西哈努克日益感到自己正在丢失对核心权力的控制--他的朝中重臣朗诺和施里玛达一步步攫取了实权,并获得了美国的支持。

  此时返回祖国的波尔布特已经自认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了。虽然他的公开身份是一名“进步知识中学”的法语教师,但实际上,他已经和陆续归国的同学们一起开展了大量建党的准备工作。1960年9月,“柬埔寨劳动党”在金边举行的一次秘密会议中正式成立。原印度支那共产党的元老杜斯木当选总书记,波尔布特则被选为中央委员,跻身党的核心层。两年后,杜斯木神秘失踪,波尔布特接任党的总书记。

  

  红色高棉领袖波尔布特

  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杜斯木的失踪和波尔布特有关,但如此蹊跷的事件后来还是遭到了许多人的怀疑。但无论如何,当时波尔布特给出的解释是“杜斯木同志遭到敌人绑架后失踪”,并一举掌握了柬埔寨劳动党的最高权力。从此,这个雄心勃勃的革命组织终于展现出它“会党”乃至“帮会”的一面:全党无条件服从一个领导者、杜绝任何党内反对派的存在、制定明确的党派纲领。15年后,波尔布特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曾说:“1962年,党的路线被明确。一,进行民族革命,从柬埔寨消灭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二,进行民主革命,从柬埔寨社会中铲除封建地主、反对的买办资本主义制度。”

  随着这个从事秘密地下活动的新生党派逐渐浮出水面,西哈努克政府加大了清剿力度。很快,波尔布特和他的亲密战友们的名字登上了柬埔寨全国通缉令,而且特殊的意识形态也让他们正式开始背上“红色高棉”的标签。但区区一纸通缉令已经阻挡不了波尔布特走向革命的步伐了。波尔布特和战友相继离开金边,进入丛林地区,正式开始游击生涯;“柬埔寨劳动党”也被更名为“柬埔寨共产党”。随后,他以柬埔寨共产党总书记的身份访问了河内和北京。更具意义的是,波尔布特在党内有了新的称号:“一号兄弟”(BrotherNumberOne),简言之,就是“大哥”。

  接下来的几年里,波尔布特深深体会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并积极扩大武装力量,静待时机。至1970年初,红色高棉的根据地总人口已经接近100万,包括游击队在内的武装力量以超过5万人。

  

  柬埔寨共产党(红色高棉)领导人

  1970年3月,机会来了。朗诺发动政变,罢黜正在苏联访问的国家元首西哈努克。几乎走到穷途末路的西哈努克亲王不得不辗转来到北京,在北京成立了“民族团结政府”,对抗国内政变成功的朗诺势力。波尔布特敏锐地抓住了机会,与彼时的敌人西哈努克结成了同盟,共同反抗朗诺政权。由于越战的战火此时已经烧到柬埔寨,柬埔寨国内对于美国的敌视空前高涨,波尔布特和西哈努克捐弃前嫌建立的联盟迅速成为了国内反抗力量的核心。

  仅用了5年的时间,红色高棉游击队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竟一步步拖垮了受美国援助和武装的朗诺军事力量。法国记者索恩在红色高棉的“解放区”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抵抗武装在军事素质和武器装备方面都算不上先进,但游击队的指挥官非常强调纪律的作用……没有战事的夜晚,会举办各种会议和训练班。课程的语言非常简朴,主要集中在阵线的政治路线方面……这些刚进入训练班时可能连民族团结阵线是怎么回事都说不清楚的农民,居然能够在半个月后满口的政治术语,对敌我关系和各派矛盾说出一套完整的看法……”

  

  红色高棉领导人脖子都围着格子巾、坐高级车

  1975年4月,战局日趋明朗,波尔布特的游击队节节胜利,包围首都金边。朗诺以及大部分的政府官员、外国使节纷纷从波城东国际机场起飞,逃离这个即将被红色高棉统治的国家。如奥斯卡获奖影片《战火屠城》(TheKillingFields)描述的,4月17日,当红色高棉武装进入金边,市民们惊讶地发现,这些扛着重机枪、身上挂满子弹的战士们竟大多还是十四五岁的孩子。他们脸上看不到“解放”首都的喜悦,相反,他们的神情显得冷漠、警惕,对这座古老的城市充满了敌意。

  三

  “安卡”的实验

  对于“一号兄弟”来说,舞台终于搭好了。

  就在红色高棉游击队抵达金边的当天,人类历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计划开始实施了,从此掀开了红色高棉执政的序幕:包括金边在内的所有城市的居民全部撤离,撤往农村进行劳动改造。于此同时,“安卡”宣布,柬埔寨即日起正式废除货币、市场和私有财产制度。

  “安卡”在柬埔寨语中是“组织”的意思。波尔布特一直奉行“秘密”原则,不但自己行事低调隐秘,甚至连“柬埔寨共产党”这一称号都从未公开使用。一直以来,这个组织称自己为“柬埔寨革命组织”,直到1977年才正式公开。而“安卡”,实际上就是最高权威波尔布特的代名词了。

  “安卡”发出的命令从来都是得到绝对服从和执行的。为了安抚百姓,金边的广播里开始陆续传来解释性的消息:“美帝国主义即将对金边进行轰炸,出于安全考虑,全体市民需要撤离,谁也不准留下……不准携带任何行李,因为不久后就可以回家了。”


backchina





这就是中国阶层——你根本不知道世界有多残酷

 

  来源:新财富杂志

  作者:风吹江南(ID:jrjnfq)

  1

  先说两个故事。

  第一个: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第二个:美国废除黑奴前,美国南方种植园的白人奴隶主特别喜欢榜出一个黑人模范,说他辛苦工作,任劳任怨,所以每个月可以多获得一些粮食和报酬。而对于那些吃不上饭,对奴隶主不满的人则批评他们工作不认真,没法养活自己的家人是因为自己工作不够努力。

  这两个故事,前一个傻,后一个坏。“为何不取消对穷人的补贴和福利以激励他们上进”这一问题就兼有前者的傻劲和后者的坏劲。

  它不仅把穷人之所以穷完全归结于穷人不努力不上进,是活该,而且认为只要取消了对穷人的补贴,穷人就会上进努力工作,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为之提高。

  我想,他们大概是把自己当成奴隶主了。

  2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喜欢标榜自己的痛苦。比如说早上七点钟起床去上班,晚上十点才回家,比如说为了考研笔记做了整整一抽屉,一大早去图书馆占座,把真题集一页页翻过去,唰,唰。

  可是他们困了可以靠在办公椅上休息一会,饿了可以去学校食堂吃一顿再回来工作,在温度适宜的空调房里,书桌里,电脑前,做着和书籍有关的事情。

  这就叫努力,这就叫痛苦了吗?

  太原富士康的流水线员工忙的时候每个小时要加工900个产品,平均每个产品的加工时间不能超过4秒,整整十个小时的上班时间里,每一秒钟都必须站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做着机械又重复的工作。很多员工承认,“感觉像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然而他们不会离开,因为他们知道,富士康就是流水线工厂中的麦肯锡,离开了这里,他们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单位了。几十米之隔的富士康保安常常羡慕地看着他们,表示自己也想去做工人,但因为犯错太多,只能来做保安。

  2012年,一个普通的富士康工人如果一天只工作10个小时,那么他的工资是“令人羡慕”的1800元。所以他们平均每周工作时长超过60个小时。

  

  大同黑煤窑的工人的工资就稍微要高一点。每天6点天没亮就要下去拉煤,一直拉到晚上没办法工作了为止。从地下七八百米的地方把几十斤重的煤运上来,一名工人每天可以得到一百元左右的报酬,大致等于什么事都不用做的实习生每天的报酬。除了工作环境艰苦,工人们还要面对矿难塌方,老板拖欠工资,自己身体扛不住等风险。即使如此,在被问到是否辛苦时,从四川农村来的陈姓工人还是这样说:

  “这里比在家乡要好上10倍,这儿干一年,比得上在家乡干6年”

  

  珠穆朗玛峰脚下的夏尔巴人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提供向导服务。他们为登山者背负行李辎重,遇到危险的难以翻越的障碍搭人墙让雇主通过。这样他们每年可以赚取4000美元的工资。为了这换算成人民币4万元不到的收入,许多夏尔巴人都死在了登顶珠峰服务的路上。

  “我的朋友和兄弟都死了,事实上最后能活下来都靠运气。”夏尔巴人巴桑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唯一赚钱的方法。”

  

  那么,当你吹着空调,坐着地铁,上过大学,用过电脑,在城市里做着还算体面的工作时,面对着这些为了基本的生存挣扎的底层人民又有什么立场说“应该取消穷人的福利来激励他们上进呢?”

  你要知道,他们中的不少人,别说识字,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而你甚至可以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

  有的人可能每天都和中央领导一起去吃打卤面,有的人可能和正厅级干部说一句话就能回去吹上半年。

  这就叫阶层,代表着受到的教育,接触到的信息,能触及的圈子完全不同。而以上三点,是影响赚钱的最大因素。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1998年,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六个地方,在不同的城市去打工。为了确保她能真实体验当地底层人民生活,每到一处她隐瞒自己身份,断绝和过去朋友来往,全靠1000美元的积蓄开始。不过她还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必须要有一部自己的车子,否则太不方便了。在美国养车成本真比国内便宜太多,这个有车族一样可以是穷人。

  在这些地区,一个没有学历的普通人能找到的工作一般时薪是6~7美元,一天八小时工作下来,也就是50美元,一个月工作25天也就是1250美元。  

  但是如果想离工作地点近一点的话,往往房租就得占到600美元以上,这对一个月收入1000多美元的人负担太重了。

  所以她不得不到离工作地点几十公里的地方租房,但这样养车的成本,还有吃便宜且没有营养的快餐,一个月还得400~500美元买食物和汽油。然后,然后就所剩无几了。

  在一个陌生城市最开始找工作的几天会更难,因为还没找到稳定的住处,不得不去旅馆过渡几天,这几天的住宿会很快把1000美元积累耗光,等找到工作,拿到第一笔薪水,钱得赶紧支付房租。

  

  芭芭拉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

  她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困局:

  1.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2. 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3. 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

  4. 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

  5.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是的,换了六份工作,不管多么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未来,在沃尔玛也不行。一个可笑的事实是,她们这些在沃尔玛做服务的人,买不起在沃尔玛做促销的商品。

  这就是阶层。

  当你看到一个贫寒子弟在北京辛苦打拼,最后终于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拿到20万每年的税前薪水,却因为要还全家人为了供他上大学借的债,照顾卧病在床的老父亲而不得不依然每天省吃俭用。而另一个富人子弟仅仅通过出租家里的房子就年入20万时。

  当你发现马化腾的父亲是盐田港公司上市董事,97年的时候开着奔驰给马化腾做账。柳传志的父亲是人民银行,国贸委高层。王石岳父是广东省副省长时。

  你会感到这就是阶层。

  

  3

  原先英国人也认为贫穷是因为懒惰,是种罪孽,比如《贫困法》要求接受救济的穷人必须在贫民工厂(Poor House)干活,工作条件比普通工厂恶劣得多、获得的薪酬也低得多。

  目的就是刺激这些穷人走出去自食其力。一位英国教授回忆,他小时候家边有个贫民工厂,有些老人谈之色变、甚至不要走近那里,看到那房子就魂不附体。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进去。

  后来经济危机一来,许多被大家公认勤劳节俭的“体面”家庭也破产,流离失所,和之前那些贫困的人没什么两样。

  终于他们意识到,贫穷不是一种懒惰,不是罪孽。贫穷是一种不幸,需要救助。

  一是因为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其实和底层的距离并不遥远。他们往往有着收入不算高但还算体面的工作,辛辛苦苦攒了十多年钱,终于还清了房贷,车贷,成功从一个底层后代变成了一个中产阶级,转而自信心爆棚,喜欢指责世界上的穷人为何不努力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

  其实一场天灾,一场人祸或者一场大病就能让他们上演“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的闹剧。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既没有很快重新聚集起财富的能力,周围也没有真的可以无私帮助自己的中产朋友。自己有的只有一双勤劳的手,以及不断辛苦劳动攒下的点点积蓄。

  现在这些积蓄没了,于是中产梦碎,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这时他们才像英国人一样意识到,贫穷离他们这些“伪中产”并不遥远。

  所以啊,救助穷人不但是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是救助我们自己。

  况且,真把无产者逼急了。听说过这句话吗?

  “无产者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4

  以上是文章,以下是一些吐槽:

  中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兴起了一股屠戮底层人民的风气。

  “你弱你有理”,“我为什么不给你点赞”,“我为什么不帮助你”“我为什么不借给你钱”“我为什么对你见死不救”,“你不过是圈子弱,家里穷,智商低”,“我为什么不和穷人交往”,“又穷又丑的男人肯定花心”,“穷人一定也人品坏”。

  这些文章大行其道,每天每夜都在揭露或真或假的所谓“穷人原罪”,先是把底层人民的心态充分解构,然后明确指出不要和底层人民来往。最近又冒出来“你穷是因为你不努力”这样的论调,开始诛底层人民的心。

  

  于是那些起早贪黑,为了生存努力挣扎的底层人民就这样被他们打入了懒惰,贪婪,不值得帮助,没有智商没有情商活该灭亡的无间地狱,仿佛把他们打到底层还不够,还要踩上千万只脚才罢休。

  这些人我就想问问你们,你们觉得自己姓赵吗?

  如果不是。

  灰烬与尘埃又为什么要互相憎恨呢?

  延

  伸

  阅

  读

  残酷的世界:你没穷过你不懂!

  这不是鸡汤,也不是砒霜。

  只是从纷繁复杂的现状中,抓住背后的暗潮涌动,分析我们将面对的未来:

  社会即将分层,你将会在第几层?

  1、你的下一代将被迫逃离家乡?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句话出自《圣经·马太福音》25章29节,后人以此为典故,归纳了“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马太效应是世间最冰冷的规则,却又无处不在。

  当“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的话题在网上大热时,以各省人口流动的大数据为依据,得出了一个残酷的结论:

  1. 大都市就像抽水机,不停地从落后省份抽取劳动力,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就会像今天的日本一样,无数村庄和城镇凋零衰败,但东京和大阪都市圈繁华依旧。

  2. 在人口负增长的时代,大都市将毫不留情地吸干周边地区的血液,以便自己能够生存。

  3. 残酷吗?不,因为这是年轻劳动力自己用脚(投票)投出的结果。

  

  (图片来自“城市数据团”)

  

  大都市拥有优质的政治资源、商业资源、教育资源、人力资源……

  这些优质资源吸引着无数优秀的年轻人,而优秀的年轻人将推动大都市的繁荣发展,从而让大都市获取更多的资源,于是形成了一个优势迭代的良性循环,这就是马太效应中的强者愈强。

而由人口迁徙引申出来的推论,则更加触目惊心:

  1. 你还能在这些选择(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中犹豫,说明你无比幸福,因为你们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可能不会再有任何选择的机会。

  2. 假如你最终选择留在了一个生活安逸风景如画的小城镇上,你也许会幸福地过完一生;

  3.但在你的子女到了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很可能他们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逃离他们终将衰落的家乡。

  文中所谓的“无比幸福”其实“无比残酷”。

  因为大都市在攫取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在用高额的房价和户籍制度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挤到繁华都市的边缘,将他们赶到逼仄的地下室,脏乱的出租房,直到他们梦碎的那一天,收起行囊,滚回家乡,然后他们的下一代再背起行囊,逃离家乡。

  这就是马太效应的另一面,弱者愈弱。

  2、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作者汤玛斯·皮克提认为,当今的资本回报率已经大于经济的增长率,这将会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聚集。

  也就是说,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验证了这一点。

  

  最近30年,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收入都有所增长,但是高收入群体(政企管理者、金融从业者、IT从业者)的收入增长更快。

  投资财富的积累犹如滚雪球,同样的速度下,雪球越大体积增长越快。

  

  当王健林“先赚它个一个亿”的小目标刷屏时,你有没有算过:王健林身家2600亿,一个亿只占他总资产的0.04%,对他而言真的只是一个小目标啊!

  而对于没有家产且年收入十万的年轻人而言,一个亿的小目标也不算太难,也就是不吃不喝工作1000年而已。

  3、寒门再难出贵子

  1980年,一个农民家的孩子踏进了北大的校门,邻里乡亲都以他为荣。

  可他到了北京之后才发现:

  1.自己没读过课外书,跟不上同学的聊天话题;

  2.穿衣搭配非常土,女生找他扛包打水,理由居然是为了让自己的男朋友休息一下;

  3.做个自我介绍,也被当众嘲笑,说他普通话讲得像日语;

  4.除了插秧是能手,他一样都拿不出手。

  就是这样一名农家子弟,他创办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机构,他入选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业领袖”,他的名字叫俞敏洪。

  寒门出贵子,逆境出英才,俞敏洪的人生经历书写了读书改变命运的传奇。

  

  (俞敏洪照片对比)

  可是,如果俞敏洪再晚生几年会怎样?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年~2005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

  1. 80年代中后期是农家子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时代,三成以上的北大学子出自寒门;

  2.90年代中期农家子弟的比例开始下滑;

  3.2000年之后,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仅占一成多。寒门子弟进名校的通道正变得越来越窄。

  农家子弟的名额都被谁占了?

  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于2012年刊登了一篇研究报告《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

  报告通过研究50年数据,得出了一个让全社会哗然的结论:

  90年代后,考上北大的精英子弟比例快速攀升,这些社会精英只占全社会人口的1.7%,却有40%的北大学生诞生于这样的精英家庭。

  寒门再难出贵子,精英扎堆进名校,这是马太效应的又一次胜利。

  为什么80年代是农家子弟的黄金年代?因为高考是1977年才恢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太效应日趋明显。

  4、绝望的底层,高喊读书无用

  前几天,有读者转给我一篇“半城”的文章,标题是《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在此之前,我早已在朋友圈刷到了这篇文章,因为标题实在太刺眼,而刺心的是,它反映的难道不就是现实吗?

  作者余秀兰借中科院社会学博士后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越贫穷越认同“读书无用”。

  村庄贫困层认同度62.32%、农村中间层37.24%,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认同比例最高,于是作者用了这样的小标题来描述底层人民对待教育的态度——绝望的底层人民:干脆放弃高等教育。

  作者的结论对吗?

  对,虽然情理难容,但却在意料之中,不信我论证给你看:

  论据之一:家里越穷,读书的代价越高。

  2014年《经济学人》的一项报告指出:包括书本费用在内,高中三年的学费动辄数千美元——这往往超过了贫困农村家庭一年的收入。

  论据之二: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

  2014年,瑞典隆德大学的薄家珉(Benjamin Lillebrohus)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

  2012年复旦大学新招收的农村学生占比为10.36%,同济大学占比18.98%,天津大学28.14%,吉林大学32.27%,西北师范大学59.85%,南昌大学43.68%,喀什大学(原喀什师范学院)56.98%。

  就像《南方周末》2011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的那样:“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难以被逆转。

  论据之三:学校越差,越难找到好工作。

  当社会的教育起点越来越高,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时,好工作的门槛也必然越来越高。

  毕业生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人才市场中所有竞争同一岗位的人,所以对于三流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已不再是笑话。

  另一方面,无论寒门学子为上大学背了多少债,付出了多少代价,企业顶多只会表示遗憾,仅此而已。

  对于底层人民而言,教育的高成本,低收益,导致了他们对教育的绝望。

  5、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

  当“读书无用”的声音在底层日益高涨时,社会中上层却在教育的投入上更加疯狂。

  今年上半年,一篇名为《北京的无奈: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的文章在各路家长的朋友圈疯狂转发。

  当主流媒体炮轰课外班是培养应试教育的机器时,作者透露了他孩子在辅导班的课程:

  语文由北大的老师上课,孩子读的是《大学》和《春秋》,但很多内容讲的其实是历史,而且是把中国历史发生的事情与外国历史横向对比,带有文化和哲学的启蒙。

  英语则是新东方的名师上课,孩子从自然拼读开始,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讲英语故事。

  数学则是国内985名校的毕业生授课,小学低年级的奥数就足以让文科生缴枪,但孩子学会了就会有乐趣。

  作者称儿子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晚上八点课外班下课,赶回家还要写作业,做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一般是儿童读物,一周读完一本,一个月读完一套,内容包括科技、历史、地理等等。

  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家长很残酷,居然把孩子逼得那么苦,说好的快乐教育呢?可更残酷的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孩子自己要求的。

  一般控制他晚上十点要睡觉,但他经常会比这个睡得晚,孩子才七岁啊!真的很担心,每次都对他说你不想学了课外班就不要上了,但他总是不愿意,他有一个目标,就是能够赢了老爸,要有他会他老爸不会的内容。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耐人寻味:成功真的不是一代的积累。

  更耐人寻味的是:龟兔赛跑,如果兔子拼命向前跑,会怎么样?

  答案依然是马太效应。

  6、社会越发达,阶层越固化

  《人生七年》是BBC的一部纪录片,它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英国孩子,记录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从7岁开始,每七年记录一次,一直到他们的56岁。

  这项历时49年的研究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7岁本该是个天真烂漫的年纪,但不同阶层孩子已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上流社会:John和Andrew就已经养成了阅读《金融时报》、《观察家》的习惯,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会上顶级的私立高中,然后读牛津大学,再然后进入政坛。

  中产阶层:男孩会拥有自己的理念,如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女孩则想着长大嫁人生子。

  底层社会: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而贫民窟出生的Paul,甚至把“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当成了自己的人生愿望。

  49年之后,他们已是56岁。

  上流社会:John成为了企业家并致力于慈善事业,Andrew成为了律所合伙人,他们的孩子继续接受着精英教育。

  中产阶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依然是中产,也会有个别滑落到了社会的底层。

  底层社会:Paul成为了泥瓦工,Symon则成为了司机,他们生了一大堆儿女,儿女中的大部分人继续在底层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在一个百废待兴的社会,弯道超车,一夜暴富都成为可能,但社会一旦进入到发达又稳定的阶段,阶层的分化和固化将变得日趋明显。

  哈佛公开课《公平的起点是什么》中指出:“即使是努力本身,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幸运的家庭环境。”

  两位罗斯福总统都毕业于哈佛,“布什家族”四代都是耶鲁校友,小布什在竞选的时候甚至开玩笑说:“我继承了我父亲一半的朋友。”

  上层社会的人脉、财富、精英意识、教育资源等等,父传子,子传孙。

  而社会中下层的孩子,在公立学校接受了所谓的“快乐教育”后,构成了新一代的社会中下层。但不管怎样,发达社会至少能为他们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

  这是社会稳定的另一种形态。

  7、社会即将分层,你将会在第几层?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荣获2016年的雨果奖。

  雨果奖是世界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项,堪称科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可《北京折叠》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社会隐喻:

  顶层操控规则,中层高节奏工作,而底层的穷人,将连被剥削的价值都不再会有。

  当底层人民对着邻里乡亲高喊读书无用时,阿尔法狗已经战胜了李世石,一场“人工智能”的革命正悄无声息地到来。

  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换人”是必然的趋势,当一批又一批“自动XX机”进入各行各业之后,社会对蓝领的需求将大幅降低。到了那一天,那些放弃教育的底层人民,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这是政府要考虑的问题。

  而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更关心的问题是:这个社会还有打破阶层的可能吗?

  有,当然有!

  即便是在阶层高度固化的英国社会,在纪录片《人生七年》中,依然出现了一个人,他打破了阶层的天花板成功晋升精英,他就是Nicolas ——一个农夫的儿子,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然后成为了美国名校的教授。

  十四分之一,从概率上来算,约为7%。

  无独有偶,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美国物理学会院士巴拉巴西在《爆发》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类行为的93%是可以预测的,而剩下的那7%无法预测的人则改变了世界。

  书中没有给出7%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但至少他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世界上永远存在这样一类人,他能够超越自己的家庭、血缘、环境,他能够挣脱时代对他的束缚,让世界另眼相看,这一类人被称为英雄。

  那么问题来了:社会即将分层,阶层正在固化,而你,能成为英雄吗?
backchina







你若知道人类祖先有多残忍,你就明白人类现在有多孤独






 一万两千年前,我们智人祖先无意之中从俄罗斯走到了阿拉斯加,这可完蛋了,美洲生物以属为单位灭绝。

  北美47个属里灭绝了34个属,南美60个属里灭绝了50个属。

  仅仅两千年的时间就从北美最北端的阿拉斯加,一路疯狂地血洗到了南美最南端的阿根廷火地岛。

  文字有所删节,推荐您直接观看视频

  

  进击的智人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 袁硕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席”(ID:yixiclub)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袁硕。

  我平时喜欢在网上叫自己河森堡,之所以给自己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我特别崇拜一个德国的物理学家海森堡,但是我觉得他的知识就像汪洋大海,我的知识就像涓涓小河,所以他是海森堡,我是河森堡。

  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四十多个讲解员,久而久之,我们这些讲解员就会产生自己比较专长的领域。有的同事比较擅长讲青铜,有的比较擅长讲瓷器,有的擅长讲隋唐史、秦汉史,而我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时代就是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的上古洪荒格局,是后来文明诞生以后的历史绝对无法比拟的。其实我今天之所以想向大家介绍这段历史,是因为今天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段历史巨大的惯性之中。

  我们今天的故事是从这件文物开始的,北京猿人头盖骨。

  

  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前至20万年前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附近。成年男性北京猿人和我们现代人相比,他的眉脊粗壮,吻部前伸,没有前额和下巴,样子长得比较像猿,所以被称为猿人。

  

  每次讲到这儿,我都喜欢在展厅里问来参观的观众,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大家都说北京人是我们的祖先嘛,我们从他进化而来的。

  严格来说,北京猿人和我们现代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北京猿人的生物学分类是直立人,而我们现代人的生物学分类是智人。智人和直立人是人属之下的两个不同的人种,两者之间是有生殖隔离的。所谓的生殖隔离,指的就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之间无法繁育出有生育能力的健康后代。

  给大家举个例子,直立人和我们智人之间的关系就好像马和驴之间的关系,马和驴之间通常是不能繁育后代的。二者就算是生出了骡子,这个骡子也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所以今天在场的每个人体内都没有流淌着北京猿人的血,我们和他们之间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成年男性北京猿人的身高据推测在一米五六左右,但是他的肌肉非常发达,体格非常强壮。尽管体格强壮,但是他们的身体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有一个研究古人类的朋友告诉我,他们闲得无聊就把圆珠笔架在北京猿人的眉毛上,他们有那个复原模型。眉毛上能架根儿笔啊,大家可想而知这眉毛有多高。但是北京猿人的脑门直接就挫平下去了,再加上他的骨壁是我们现代人骨壁的两倍厚,脑容量只有今天在场诸位的三分之二多一点。这造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北京猿人智商低下。

  说白了,就是比较傻。傻到什么程度?北京猿人作为人类的一种,在旧石器时代竟然没有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换句话说,他们作为人类还有天敌。当时北京附近有一种猛兽,叫剑齿虎,它就是北京猿人的天敌。早上北京猿人出山洞打猎晚上没回来,死外边了,让剑齿虎在外边吃了。

  

  大约在距今20万年前的时候,北京猿人开始逐渐地消失在东亚地区。他们去哪了?或者说为什么消失?我们一会儿再来说这个问题。现在,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件文物上,那就是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我不知道大家在上中学历史课的时候,有没有人觉得这件文物不太对劲。大家看,这块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为什么只有眉骨以上的位置?眉骨底下的脸为什么没有?眼睛那个位置为什么没有?

  

  我曾经问过上百个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没有人能给我靠谱的答案。其实是因为这个知识非常冷僻,在这儿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是一个非常醒脑的故事。

  当时主持研究工作的并不是中国学者,而是一位来自德国的古人类学家魏登瑞。有一天,魏登瑞在研究北京猿人骨骼化石的时候,发现一件事特别奇怪。

  大家看,人是一个脑袋,两个胳膊两条腿,所以就算这人死了变成尸体、变成骨头最后乃至变成化石,头骨跟四肢骨的数量至少也应该是1:2才对,一个脑袋两个胳膊两条腿嘛,这才是正确比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发现的所有的北京猿人骨骼化石里,头骨跟四肢骨的数量无法构成1:2的正确比例——头骨太多了,四肢骨的数量却不够。

  当时魏登瑞就提出了很多假设。第一种假设是是不是考察队员粗心大意,把有些化石落在现场了,没拿回实验室研究?这应该不可能。考察队对现场进行了非常全面认真仔细地挖掘,别说那种大块骨头了,就连碎牙和骨头碴子都从土中筛出来拿回实验室研究了,落一条大腿在现场,这不太可能。

  魏登瑞又想,是不是野兽嘴欠,看到一点骨头就顺嘴给叼走了?他想了想说也不太可能。因为首先这就是化石,不是什么新鲜骨头,上面没肉可以吃。而且就算是野兽真嘴欠,也应该把所有的骨头都叼走吧,不可能还小心翼翼地专门留下脑袋然后把四肢给叼走。

  后来魏登瑞发现,这山洞底下连着一条长长的地下河,他想是不是有时候这河水的水位太高了,水漫上来把骨头给冲走了?他想了想,这也说不通。因为水是没有意识的,不可能哗啦一下冲过来专门绕开脑袋只把别的骨头冲走了。

  所有的可能性都排除了,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性,也是最恐怖的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在几十万年前北京房山区那个山洞里,有北京猿人拎着别人脑袋回来了,所以山洞里头盖骨的数量明显过多。当时魏登瑞顺着思路往下一想,果然发现在头骨上有明显石器打砸的痕迹:左眉弓让人拿石器削开了,头顶被石器砸穿了,后脑被石器击漏了。

  魏登瑞立刻就想起了一件他觉得毛骨悚然的事。什么事呢,在太平洋地区,无论是波利尼西亚地区,还是美拉尼西亚地区、密克罗尼西亚地区,太平洋海岛上食人部落的食人风俗非常常见。

  

  脑袋怎么吃呢?诸位,人的额头其实是非常非常硬的,脑门这个位置有多硬?我有12年的格斗训练经验,空手道在全国都拿过名次。我的经验告诉我,其实人的手并不适合当武器用,就算是把它握成了拳头,手的强度都是不够的。

  所以当时那些食人部落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脑门这么硬怎么吃?没关系,他们是吃人的专家。他们找几块大石头咵嚓一下,把人脸给砸碎了。大家知道人这儿都有眼睛有鼻子有嘴,这儿是镂空的,有窟窿,这一块结构可不稳定。当时那些食人部落吃剩下的人脑袋都这样。

  在山洞里发现了五块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无一例外都是这样的。所以可想而知,在几十万年前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那个山洞里发生了怎样的惨剧。那个山洞里曾经生活着一个食人魔,他喜欢到附近去猎杀别的北京猿人,把人杀了以后尸体大部分就地享用,脑袋用钝石器割下来拎回山洞里继续去吃。

  刚才我为大家介绍了这么半天北京猿人,但是大家其实应该记住一点,就是北京猿人并不是我们的祖先。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发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北京猿人和我们在基因上有传承关系,这是目前为止最严格的人类学说法。

  北京猿人为什么最后在东亚地区消失?目前为止这件事其实在学术界尚无定论。有些学者认为也许是在旧石器时代的气候突变,使得北方更加寒冷、南方更加干旱,他们可能是灭绝于气候突变。有些学者认为,也许北京猿人是在寄生虫和疾病困扰之下逐渐走上了穷途末路。当然了,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北京猿人之所以最后在东亚地区消失,是因为后来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又发生了更加恐怖的事情。什么事,这恐怕就得从头开始讲起了。

  我相信很多观众家里养过一些小宠物,但是只要大家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咱们今天养的这些小宠物里头,仓鼠有很多种仓鼠,兔子有很多种兔子,龟有很多种龟,鹦鹉有很多种鹦鹉,那人为什么就只有一种呢?曾经我在展厅里问过同学们这个问题,那些同学告诉我说人不止一种啊,这不是有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吗。

  其实判断两个个体算不算一个物种,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在于这两个个体之间有没有生殖隔离。今天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听说过哪两个人之间有生殖隔离,没法互相生孩子,所以今天这世界上就只有一种人。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需要从这个“属”字开始说起。所谓的属指的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简单来说,今天我们一些在生殖上彼此存在着隔离的物种,如果在很久以前它们的血脉可以追溯到某个共同祖先身上的话,那么我们就在生物分类时把它们划分为一个属。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狮子、老虎、豹子及美洲豹,它们今天彼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但是它们的血脉都可以追溯到距今640万年前的某个共同祖先身上,所以我们在给生物分类时就把它们全部划分为了豹属。

  

  那么我们人属的故事又当从何开始讲起? 1973年11月底,一支国际考察队在埃塞俄比亚的阿尔法谷底发现了一些古猿化石,通过观察这只古猿的膝关节角度,这些人类学家惊讶地发现这只雌性古猿在生前竟然是直立行走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可以称得上是我们全人类的祖奶奶。

  没多久之后,他们就在营地里开办了一个盛大的party以示庆祝。在这个party上,有一个录音机一直大声循环播放着这首曲子。从此之后,这只南方古猿阿尔法种个体就被考古学者们亲切地称呼为Lucy,而Lucy也正是我们人属故事的开始。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The Beatles Acoustic Trio - Come Together (Remastered 2015 Edition)

  

  在Lucy之后的300多万年的时间里,Lucy的子孙后代陆续地离开了非洲,走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要想活命自然就得演化出相应的特质以适应当地的环境,这些在世界各地独立进化的Lucy的子孙们,就是我们人属的成员。

  目前为止在人属之下到底有多少个人种,这件事没有定论,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些新的人种。但是今天,我为大家重点介绍其中四个重要人种,分别是匠人、佛洛勒斯人、尼安德特人以及智人,也就是我们。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觉得好像是南方古猿进化成了直立人,直立人又进化成了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又进化成了我们。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误的观点,是因为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这世界上自始至终就只有一种人类,人类是单线程发展的。其实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刚才我提到的那几个人种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图。

  

  大家可以看到,在Lucy之后经过了一些早期人种的过渡,大约在距今180万年前的时候出现了刚才我们提到的第一个重要人种匠人。为什么这个人种重要呢,因为大家可以看,匠人这个人种有一部分离开非洲朝东边去了。这支东去的匠人一分为二,一部分进入到了东亚,成为了刚才我们提到的直立人,就是北京猿人的祖先;另外一部分则进入了东南亚,在这儿成为了一会儿我们要提到的另外一个人种佛洛勒斯人的祖先。

  而留在非洲的匠人也没有停止他们的演化,而且经过了先驱人的过渡之后成为了海德堡人,而海德堡人又是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共同祖先,所以匠人这个人种非常重要。他正好站在一个进化的十字路口上,很多古人类的血脉都可以追溯到他的身上。

  2003年,印度尼西亚的佛洛勒斯岛上发现了八具奇怪的尸骨。这些尸骨非常奇怪,都是成年人的尸骨,但是身材特别矮小,所以最开始学者不以为然,觉得这就是侏儒症患者的尸骨,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学者惊讶地发现,这些尸骨的主人在生前竟然属于人属之下,一个原来从来没有被人发现的新的人种,所以就用发现地的名字来给这个新的人种命名,从此之后这个新的人种就被称为佛洛勒斯人。

  可以跟大家说,成年男性佛洛勒斯人,平均身高就一米,脑容量是现代人的三分之一,女性还不到一米,就几十厘米高。因为他们的身材太矮小了,所以欧洲学者在研究他们的时候,给他们起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异名,叫霍比特人。

  



 其实佛洛勒斯人的祖先跟我们现代人身高差不多,但是他们祖先迁移的时候地球上特别寒冷,海平面恨不得比现在低100米,所以印度尼西亚的岛和岛之间是连着的,他们直接步行走到了佛洛勒斯岛上。走到岛上之后地球又变暖了,海平面又涨上来了,他们就被困在了那个岛上。

  刚才大家也看到了,小岛的面积非常小,相当于台湾岛的三分之一大,所以物资非常紧缺。凡是那种身高体大、饭量特大的人和动物,适应不了环境全完蛋了,能活下来的人和动物身材都特别矮小,因为他身材小消耗得就少。岛上一切的东西都变成袖珍版,人是小矮人,象是小矮象。大概到了距今18000年前到12000年前的时候,他们逐渐走向了灭绝。但是,印度尼西亚当地的一些民间传说给人类学家提供了非常有意思的线索:

  相传到18世纪的时候,按照咱们中国时间线都清乾隆嘉庆年间了,在印度尼西亚的雨林深处还曾经生活着一些神奇的小矮人。这些小矮人有时候会从雨林深处走出来,和当地人进行交流,甚至想学习当地人的语言。但是他们脑子不行,脑力不够,一直没能学会当地人的语言。

  而且他们的文化处于石器时代,是没有道德观念的,所以经常从雨林深处走出来,偷一些当地人的粮食,偷一些生活物资。这本来就让当地人已经非常不爽了,结果有一次这些小矮人做得太过分了,他们偷走了当地人的孩子,而且把小孩抓走之后还吃掉了。当地印尼农民一直把他们追到了雨林深处的那个山洞里,然后一把火把这些小矮人集体烧死在了山洞里。

  所以大家可想而知,也许按照当地的民间传说提供的线索,可能都到了200多年前的时候,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人属之下的另外一个人种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人类的进化历史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而且那个传说的结尾可谓意味深长,那个传说的结尾说,在混乱的屠杀之中,有一对小矮人趁乱逃进了雨林深处,从此下落不明。所以今天一些学者浪漫地猜测,也许在印度尼西亚的雨林深处还有他们的身影在活跃着。

  其实我是不太相信的,因为就算逃出去俩人,还得正好是一男一女,他们得多努力才能让这个族群繁育下来,所以我觉得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刚才我为大家介绍佛洛勒斯人的时候,相信大家能感觉到这些小矮人和我们现代人相比差距太大,他们无法对我们构成任何实质上的威胁。但是在我们智人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其实遭遇过一个强有力的劲敌,我们曾经和他们之间展开过激烈的冲突,甚至还一度处于下风。这个曾经击败过智人的人种,被称为尼安德特人。

  

  成年男性尼安德特人平均身高在一米六五到一米六八之间,其实跟我们现代人差不多,但是尼安德特人极度强壮。欧洲学者在研究尼安德特人的时候,发现他们特别喜欢居住在山洞里,所以就给他们起了一个名字叫穴居人。但是后来欧洲学者惊讶地发现,他们居住的那个山洞经常是从熊那儿抢过来的。

  而且尼安德特人可不傻,他的脑容量比智人还大,他们也会制作工具,也会使用火。十万年前的时候,我们智人曾经试着第一次走出非洲,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但是更有可能是因为尼安德特人太过强大了,我们祖先刚一离开非洲立刻就遭到了尼安德特人的迎头痛击。我们智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又蜇伏了三万年,大约在距今六万多年前到七万多年前的时候,智人第二次走出非洲。

  这次可不一样了。这次智人携带着精密的语言,精良的石器,强大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以及过人的免疫能力。尼安德特人发现无论如何也无法阻止智人了。我们的祖先大量地离开非洲,进入尼安德特人的地盘,这两个人种在大规模接触以后会发生什么事,人类学家原来给出两种猜想:

  第一种猜想是两个人种一见如故、相亲相爱,从此就像童话故事的结尾那样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当然了,第二种想法就比较现实了,就是两个人种势同水火、彼此仇恨,最后我们智人对尼安德特人发动了种族灭绝。

  

  其实这两个答案都是对的。我们智人确实是对尼安德特人进行了种族灭绝,大约在距今两万五千年前到三万年前的时候,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个尼安德特人死在了伊比利亚半岛,今天的西班牙境内,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尼安德特人了。但是他们的基因搭上了我们的顺风车,今天在场的所有观众,包括我在内,其实都是纯种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混血后代,纯种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在基因上存在着1%-4%的交融。

  有的观众可能会说等会儿,你刚才不是说生殖隔离吗,俩物种之间应该有生殖隔离,怎么又基因交融了,这是怎么回事啊?两个物种之间是不是有生殖隔离并不是非黑即白两种绝对的情况,他们中间还有一个灰色地带。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都是海德堡人的后人,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逐渐地产生了生殖隔离,但是就在这两个物种渐行渐远藕断丝连的时候,中间他们又有了一腿,所以我们在场的每个人都是纯种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混血后代。

  

  而且他们那基因还挺讨厌的,今天很多人像什么2型糖尿病、抑郁症、上瘾、血栓之类的,这些都是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有关系。他们那基因在石器时代是好基因,在那个时候挺好的,能给生活带来便利,但是今天就不行了,已经开始给我们添麻烦了。

  动画片《疯狂原始人》里头那个男主角的人设就是智人,克鲁德那一家子,就是劲特大但是傻呵呵那一家子,他们就是尼安德特人。所以大家在参加完这次活动以后回去再看那个动画片,一定会觉得意味深长。

  

  我身后是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沙漠。很多喜欢作死的人在撒哈拉大沙漠里办那种极限运动,但是它有一个条例特别有意思,就是如果你参加这个活动,你作为选手首先要垫付自己的尸体运输费,就是把自己的运尸钱交了,组委会或者赛事举办方他怕你死在沙漠里没人给你收尸,所以先把自己的运尸费交了。比赛结束的时候发现你没死啊,那就再把那个运尸费退还给你。所以可想而知撒哈拉大沙漠气候环境极为恶劣。

  而且这么巨大的可怕的一个大沙漠横贯北非,正好把非洲出口给挡上了。有这么讨厌的一个大沙漠横贯北非,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生物要想离开非洲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撒哈拉大沙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产物,但并不是永远这样。大约在距今十万年前的时候,赤道地区空气受热上升得特别猛烈,这样一来就把副热带高气压带推向了纬度更高的地方,如此一来撒哈拉地区就摆脱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迎来了大量的降水,撒哈拉大沙漠很可能变成了撒哈拉大湿地。

  

  挡在非洲出口的那个讨厌的大沙漠也就消失了,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撒哈拉地区以南的人或者生物离开非洲了。所以我相信,当时生活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我们智人祖先,脸上的表情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智人祖先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有一步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距今四万五千年前的时候,智人祖先登陆澳大利亚。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亚和欧亚大陆在地理上是长期隔离的,所以生态系统之间彼此也隔离,四万五千年前我们智人登陆澳大利亚以后,一定会见到一些别说今天的我们,就连当时的他们都闻所未闻的奇怪物种。

  比如说有像老虎一样的掠食者,还有像大狗熊一样的双门齿兽。澳大利亚当时的生态系统逗到什么程度,就是除了鸟类和爬行动物以外,这些大型动物肚子这儿都长一育儿袋,就跟袋鼠似的,能把自己幼崽放进去。

  

  这种有袋动物本来是澳大利亚生态系统的最高主宰者,但是智人登陆澳大利亚以后,整个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重新洗牌。24种体重超过50公斤的大型动物灭绝了23种,剩了一种,就是袋鼠,其他的全让我们智人给掐巴死了。而且我们智人当时疯狂到什么程度,澳大利亚曾经在旧石器时代有一种特别可怕的大蜥蜴,叫古巨蜥。现在发现的证据可以证明古巨蜥的长度已经达到7米,好几吨重,就跟恐龙一样。但是在我们智人祖先面前也是枉然。

  

  大家知道白令海峡那儿经常连着,那块要不然是零下六十度,要不就是海平面一降直接陆路就通了。一万两千年前,我们智人祖先无意之中从俄罗斯走到了阿拉斯加,这可完蛋了,美洲生物以属为单位灭绝。北美47个属里灭绝了34个属,南美60个属里灭绝了50个属。仅仅两千年的时间就从北美最北端的阿拉斯加,一路疯狂地血洗到了南美最南端的阿根廷火地岛。那些我们都没见过的奇怪生物,像什么猛犸象、乳齿象、大地懒、巨型骆驼、拟狮,这些猛兽的尖牙利爪在我们智人的面前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智人恐怖到什么程度,给大家再举一个例子。刚才我为大家介绍北京猿人的时候曾经说过,北京猿人有一种天敌是剑齿虎,但是大家想一想,今天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剑齿虎了。有化石证据显示,剑齿虎就是在我们智人扩张的时候从地球上消失的。

  

  我曾经看过一集《动物世界》,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东非塞伦盖蒂大草原上有一群狮子正在吃一头角马,吃得满脸是血,非常满足,突然有一只狮子站起来,看远处有几个马赛族猎人,手持着长矛和弓箭就朝这些狮子走过来。哇,这些狮子立刻表现出极度恐惧的样子,撒腿就跑。狮子逃跑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地平线的远方,这时候镜头转过来拍这些马赛人,然后赵忠祥老师那深沉富有磁性的嗓音响起来,他说:

  千百年来的生存经验告诉了这些草原之王,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当年剑齿虎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成为了国家博物馆里的化石。大家恐怕不知道马赛人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存在,马赛人是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民族,平均身高两米,裸眼视力可达8.0。欧洲人给他们测视力的时候,发现视力表对他们没用,他们不理解那视力表是干什么用的,就是这儿长俩人肉望远镜。

  最要命的就是马赛族曾经有一个习俗叫猎狮,男孩15岁的时候要去杀一头狮子,把狮子尾巴剁下来,拿这些狮子尾巴就知道你是成年人了,可以成家立业了。所以马赛人曾经在非洲草原上看见狮子恨不得追上去弄死。后来还是肯尼亚政府出面说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保护狮子。所以今天马赛人已经放弃了他们猎狮的传统,但是大家感兴趣可以去马赛马拉看一看,依然是非常有魅力的一个民族。

  其实大家刚才看到的是智人征服世界的线路图,从最北端的阿拉斯加的彻骨极寒,一直到最南端的潘帕斯草原的奔腾兽群,我们智人仅仅用了两千年的时间就血洗了整个美洲,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个物种。

  

  

  说到这儿的时候我其实挺感慨的,今天大家可以看很多影视明星喜欢做一些公益广告,他们说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因为这个环境被破坏了,所以物种大规模灭绝。没错,他们说得很对,今天物种确实是在以非常快的速度灭绝。但是这个广告让很多人有一种误会,就觉得我们发展了工业,工业破坏了环境,造成物种大规模灭绝,发展工业以前我们跟这个世界相处得好着呢。胡扯。其实这个世界上非常多的物种是我们祖先在旧石器时代灭绝的。

  最后我想跟大家总结的一点,就是尽管今天很多人戴着眼镜、打着领带、拿着书本,看着还挺斯文的样子,其实我们智人是一个非常凶狠恐怖的物种。我们对别的物种绝不留情,别说对别的物种绝不留情,对别的人种都绝不留情。别说对别的人种,对咱自己都绝不留情,我们智人疯起来连自己都打,就是仅仅因为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恨不得就把对方斩尽杀绝。

  今天这个世界上确凿无疑地发现只有两种哺乳动物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对同类实行种族灭绝,一个是我们智人,还有一个就是黑猩猩。有人说狼也可以,但是目前为止这件事有争论。所以大家可想而知我们是怎样凶狠残酷的一个物种。

  但是每次给大家讲到最后的时候,我都会给他们一些希望。没错,我们智人确实是非常凶狠残暴的一个物种,但是好在后来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我们发明了很多美好的东西。

  

  我们发明了科学,发明了艺术,发明了礼教,发明了法律,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这些美好的东西去压制我们内心中真正阴暗恐怖的那一面,这当然也是我们智人最后的尊严所在。
backchina




 北极天翁 发表于 2017-3-5 12:53 |

这个文章早已过时,已经被印度和中国的考古否定了,非洲的黑人人种都是南亚去的,东亚的人种与南亚的人种是同时存在的,小矮人的历史不是几百万年而是几千万年前的恐龙时代就存在了,小矮人不是现代人的祖先而是分支但他们曾遍布世界各地,远古的人种类别应该远远超过现在考古的发现,远古各人种间是残酷的敌对关系。最早走向联合形成氏族的人种是东亚人种,形成氏族后人种就稳定下来了。





谢选骏:怎样摆脱废垃社会的宿命



2017年3月06日 
       
                       作者:谢选骏
    
    为什么中国思想定要横遭贬损,而自由主义与专制主义这两种红毛们的夸夸其谈却被封为治国的圭臬?这都是因为欧洲中心论的作祟,使洋奴思想在现代中国不幸扎了根,并使中华沦丧,到了亡国灭种的地步。其实,即使“天下国家”(实际上等于消解了国家的世界大同,之类的观念,也更是“中国文化视野的保留节目”:古代中国人“世界大同”的思想,比之埃及人、亚述人、波斯人、罗马人“世界帝国”的思想,更为宽宏大量,因而更有文化的感召力、心理的凝聚力。因此是“更富于现代性”的,这当然更能对未来的世界秩序的形成,产生重大意义。中国人,由于两千年父辈历史的陶冶,早已是世界主义者了;因此,对现代中国来说,不是世界主义太少,而是世界主义太多。对未来中国来说,重要的不是“走向世界”,而是“走向自己”,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开始“走向民族”,才能进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程序!只有走向了民族的天性,恢复了自己的面目,世界才变得具有意义。
    
     现在,还没有,中国的建筑、中国的音乐、中国的心灵······现在,还没有,中国的诗曲、中国的颂歌、中国的爱恋、中国的憎恨······现在,还没有,中国的精魂、中国的良知、中国的道德原则······现在,还没有,中国的意志、中国的世界──或毋宁说,中国走向自己民族然后走向世界的现代意志,还没有生长出来!所以中国的地士荒芜······中国的泉水干枯······中国的山岳颓废······中国的原始森林退化为低矮的灌木丛······中国的飞鸟落尽,中国的走兽死绝。这都是因为,还没有一颗中国的心──中国的万物之源,尚未再度兴起。
    
     我们渴望心的种子萌芽,以其无声的生长,扫尽一百年的纷扰、无序,一千年的污秽、不义。新心──信心──新星,针砭中国的麻痹,注入欢腾的生命!中国走向自己民族然后走向世界现代的意志,将由此起。于是,有了建筑,有了音乐,有了心灵;有了诗曲,有了颂歌;有了爱恋,有了憎恨;精魂、良知、宽容、道德原则,破茧而出,汇聚今日的衰败中原。
    
     中国的灾难啊,我深深祝福你!如果你真能收获如此的圣果,那你在二十世纪所蒙受的一切不白之冤,就变成值得称颂的!让我们含泪感谢这样的咒语,凭着果敢的自我牺牲,夺取命运之宰的青睐!
    
     是的!中国必须过一种紧张的生活,方能走向自己,方能真正得救!各色人等、各种人类物质,都在一种刻不容缓的陶冶中,一种严肃到严厉地步的重压下──拼命旋转······充分淘汰······重新凝聚······他们斩钉截铁地决断着······竭尽全力地奔忙着······默默无语地服从、毫无顾忌地创造······一切懒散惰怠之风、因循守旧之习,一扫而光。中国重新团结为一个抛弃虚文、抛弃鬼话、抛弃闲混、抛弃阳奉阴违的贵族国家!
    
     多美!──一个紧张的中国!多美!──一个团结的中国!我们渴望,为你而忙碌,为你而忘掉一切,为你而大笑着,哪怕受苦。我们渴望,为你而死去,只愿你早日出头!
    
     中国人!回到民族思想的原点!民族思想的原点,使我们得以超越一切英雄人格,实现完满的、非人格的王道。
    
     当王国时代的高贵精神在我们身上流还,贵人的命运而不是亡国奴的命运,就会降临中国。当鲜血淋漓的跋涉,终于开辟了宪政时代的精神田园,中国才能走向世界,赢得世界的尊敬。
    
     那一天,将有一个民族横越沙漠和海洋,高唱颂歌,迎接生命与死亡。他们像蚁群涌过火堆,欣然无畏,穿越民族的壁垒。一直禁锢他们强大精力的重重枷锁,终于被无情地粉碎。阻遏他们伸张正义的内忧外患,各个击破。
    
     在这热血沸腾、兴奋不眠的历史时刻,人们被辽阔壮观的视野陶醉了。这个民族因而忘却了死亡、忘却了痛苦、忘却了罪恶、忘却了一切令人胆战心惊的东西:不是通过传统宗教的涤罪作用,而是通过新型哲学的饮酒功能。
    
     他们的歌声,仿佛临终的安魂曲;他们的步伐,犹如自信的梦游者。他们以超然镇定,一一干完他们最勇敢的先行者不敢尝试的冒险、他们最富想象的先知者不曾设计的事业······
    
     走出沙漠、越过大洋的民族,你们比摩西麾下的以色列人更艰辛!因为你们不是十二个部落,而是十二亿人!你们不是混沌初开的原始民族,而是腐败透顶的费拉居民;你们面对的不是没落的埃及法老,而是现代化地球的疯狂痉挛!
    
     坚忍的民族!你们的苦难终于有了报偿。在渡过沙漠的旅程中,你们锤炼了自己的品质、提升了自己的品位、重塑了自己的品行、明确了自己的品性!那两百年间“死亡线上的挣扎抽疯”(一八四〇──二〇四〇年),所炼成的盖世三品,比我们祖先的五千年传统,具有决不逊色的内力。
    
     是沙漠的艰辛,激起我们克服沙漠的勇气。是沙漠的绝境,逼使我们开辟绿洲的运动!我们知道,一切成功的“反抗侵略”的活动,必定导出“反侵略”的结果。秦人是这样反抗关东各国的;俄国人是这样反抗蒙古人的;日本人是这样反抗朝鲜人的;日耳曼人是这样反抗罗马人的;罗马人是这样反抗迦太基人和希腊人的;希腊人是这样反抗波斯人的;甚至侵略成性、黩武为业的亚述帝国,也出于对巴比伦人数百年压力的总反击!
    
     我们知道,现代世界各种族──各国家──各民族──各阶级的佼佼者们,梦寐以求的事业,只能由最善于承受艰辛的人们去完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时刻,已经不远。不过,这并非“国际主义”促成,而是由秦人、罗马人这样的“被压迫民族”来实现,这,就是历史的报应。“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经?泰卦》)──信矣哉!欧洲古典文明的“全世界无产阶级”,就是“罗马公民”,现代文明的“全世界无产阶级”,将由谁来主导?
    
     被压迫的民族啊,你们在绝望的沙漠中熬炼出来的结晶,不会白费。对沙漠的反应和回忆,是你们持久的激励。让我为你们衷心祝福!让我们为你们的行为扩张,辟开思想的角度!我们是为你们,而活着的。
    
     那一天,将会有新的《雅》《颂》,从中国的大陆深部流出,文明的废墟,变成文化的绿洲。那一天,新的民族将说着新的语言。他们饶舌,仿佛在操练一种战略。人们也许知道他从哪里来,却不知晓他向哪里去──他对世界的关怀,并不能使人们宽慰;因为他所开启的一切,过于巨大,以致托出无限的未知。
    
     这基于某种宗教吗?或者,仅仅基于某种纯朴的感情。它是世界政治的陈旧总谱?或者,是某个民族的新兴意志。但无论如何,它不再是黄河流域几个小小部族的娱悦品,它的范围,也不再限于汉字文化圈──它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殖,还会改变地球的气候,过度的工业化也许缓和。它不像文中子的“雅颂摹本”那样湮灭无闻,消失在历史的湍流中;因为它不是临摹,不是发自个人的怀古幽情。它不是文字的工夫,甚至不是深厚的教养;而是某种原始的吼叫,一种孩提般的喧闹:仿佛一轮朝日,突然耀眼四方,仿佛雪巅崩溃时的隆隆巨响。
    
     “教育”的压迫、“风度”的榨取、“学识”的奴役、“修养”的阻碍──都不足抵挡他的前进。他刺破历史的青天,舔舐清纯的眼泪,掠过稠密的鲜血。透明的精力、空灵的魔术,为他伴舞。新的光合过程将产生新的种族、新的文明!
    
     新的《国风》和新的《雅颂》一同兴起──作为世界喜剧的开场白。它的《前言》说:“历史其实是喜剧。至于悲剧,只是喜剧的间隙。所以,视悲剧为恶兆的成见,将被歼灭。”新的《国风》是新民族破土而出的爆裂声。所以,它来自悲剧,但不固执于悲剧。
    
     中国民族的天良、中国文化的冲动,呼吁我们:为结束近代中国的苦难、耻辱,一定要以新的体验,去开辟新的道路!为了不让重大的牺牲付诸东流,或者仅仅是为了“回报的必要性”,也必须这样做!这样,大地在我们脚下,正展开多么新奇而辉煌的远景──让我们为了它,而忍受眼下的坎坷!让我们从悲剧的优美中,获得本体的安慰!
    
    ······
    
    在上述“思想风暴”喧嚣三十年以后······
    
    断了脊梁骨的中国网民们开始谈论废垃社会的概念了:
    
    什么是费拉民族?
    
    老看见说中国是典型的费拉民族之类的话,为啥呢?
    
    10条网民评论
    
    冷哲, 个人公众号“冷风吹牛”
    
    我记得在知乎看到过一个有趣的问答。
    
    似乎问的是,中国人缺乏逻辑的表现是什么。
    
    答者说:把很多国家都普遍存在的缺点当作中国的特色。(谁记得这个答案在哪里请告知一下)
    
    因为这个回答太过地图炮,所以没有点赞。不过我国确实是有那么一批人,总觉得中国人就是低劣,处处都不行。他们把很多普遍存在的问题,当作中国独有的问题来看待,并因此推论出一大套理论。
    
    “费拉顺民”这个概念的流行,说白就是某某人从斯宾格勒的书中所抽取的一个概念,恰好符合了以上说的这类人的想象,然后这些人忽然觉得自己对自己种族的贬低居然还是有理论依据的,中国这种“劣等民族”居然还有一个学名,真是高大上。于是便在这部分人里流行起来。
    
    ————————————————————————————————
    
    费拉这个词其实就是Fellah的音译(也有称费拉欣,这是Fellah的复数Fellaheen、Fellahin的音译),这是个阿拉伯语的词汇,指的是农夫、种植者。
    
    欧洲人往往用这个词表示中东、北非地区的佃农,而在中东地区这个词则往往表示自耕农。
    
    这个词本身并无贬褒意味。
    
    如果你给一般人讲“费拉民族”,可能别人会以为是说这个民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
    
    斯宾格勒使用费拉民族(Fellah People)这个概念,指的是一个曾经创造了伟大文明的民族,在文明覆灭后的孑遗。他们往往生活在其他民族的统治之下,虽然有辉煌的历史,但却充满了虚无感。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长久的平庸和犬儒。
    
    比方说斯宾格勒说,当西欧人还基本是原始人的时候,犹太人就基本已经是费拉了
    
    “While the Jews were already almost fellaheen, the Western peoples were still almost primitives.”
    
    在斯宾格勒看来,一个民族的发展是:原始民族-文明民族-费拉民族。换言之就是一个民族从原始走向辉煌,然后走向衰落。与正在拥有伟大文明的民族相比,费拉民族缺乏雄心与抱负,缺乏意义。他们的只是平淡的一天天的生活。与辉煌文明期那种波澜壮阔的历史相比,费拉民族的时代像一潭死水,往往一个世纪就这么过去了,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事件。他们生活在文明的边缘,被当前处于兴盛期的文明民族所统治。
    
    至于说有的朋友提出费拉民族“极端诡诈残忍怯懦犬儒,从嘲笑道德、天真、同情心等行为中获得最后满足,视无耻为机智灵活足羡。最终,愚昧、勇敢且正直的征服者席卷而来,感到脚下并非人类,善者不过家畜、恶者纯属虫豸”
    
    这就以偏概全了。
    
    ————————————————————————————————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中国人现在可以称为费拉民族吗?
    
    我认为显然不能。
    
    在斯宾格勒眼中,费拉民族与文明民族的基本差异,在于其生活只是一种毫无目的、毫无计划的随遇而安(a planless happening without goal)。费拉民族没有雄心、没有意志,不明白自己的存在有何意义。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才会衍生出全民族的虚无主义,犬儒主义。因为生活是无目的、无计划、无意义的,那怎么能不虚无呢?
    
    换言之,虚无和犬儒,是一种如同一潭死水一样的现实造成的衍生物。
    
    如果对比一下中国,在对比一下欧洲,很多人会非常强烈的感受到,中国社会普遍的浮躁和急功近利。这完全不是一个费拉民族的特征。
    
    与其说中国人现在像是费拉民族,不如说更像是处在伟大文明前夜的原始民族。
    
    某某人对中国社会的判断来源于两个事实:第一,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伟大的文明但是早已衰落;第二中国现在确实存在犬儒。
    
    中国文明的辉煌期的确过去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会迎来第二个辉煌期。当然,历史上还没有一个民族拥有过两次伟大文明阶段(英国的文明交给了美国来继承,英国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费拉化了),但就我看来,中国人恐怕将会成为第一个这样的民族/国族。
    
    中国社会虽然犬儒,但并不虚无。费拉民族那种“没有目标、没有计划、随遇而安”在当前中国人身上是看不到的。相反,中国充满着帝国前夜的那种躁动,十年以上的官方项目规划随处可见。航天总工们谈论的远期规划甚至是他们自己有生之年恐怕都看不到实施了。世界级的工程遍地都是,世界最大强子对撞机已经进入规划阶段,世界最深物理实验室正在扩建。到处都是大计划、大视野、大工程。远期规划比比皆是。对外方面四处出击,实际控制范围不断外扩。国内谈论的是未来几十年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在其中的地位和角色。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在毕业后第一次踏入职场的时候更重视的不是起薪,而是能够获得的历练,往往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雄心壮志。
    
    这是费拉民族应该有的迹象么?这是a planless happening without goal吗?这太有goal了,这plan比当前伟大文明还多······
    
    所以显然不是。
    
    某某人所看到的,是中华文明这棵枯树,但是他没有看到的是在这课枯树上发出的无数的新芽。
    
    如果我们谈论的是清末的中国,也许可以说得上是费拉民族。但谈到现在的中国,这么一个因为大发展、大目标而浮躁到极点的社会,实在是和费拉没有半点相似之处。
    
    所以,这更像是一个处在伟大文明前夜的民族和国家,和费拉简直没有可能更不同了。
    
    “费拉民族”这词早就脱离原本的含义,变成一个符号了,符号是啥含义Perry Song概括的很准确。从知识积累的角度,这种主观色彩浓厚的词没有什么了解的价值,从站队选立场区分敌友的角度,倒不妨了解一下这个词是谁在用谁在反对。
    
    ————————————————————————————————————
    
    我认为不需要说得太复杂。
    
    “费拉”这个词本来是形容被外族统治的埃及人的。其引申义——也是现在网络用得最多的意思,就是——
    
    无法产生王者的人群。这里的王者是指天下心悦诚服而往归的君主,而不泛指所有的统治者。
    
    某某人观点的一个技术性的核心,就是观察社会是否具有“凝结核”,这种凝结核,就是人们往归的对象。他的观点都次第围绕这个展开。
    
    ————————————————————————————
    
    “费拉民族”根本不是严谨的学术概念,民科小圈子发明的黑话借以自娱,不过是用莫名其妙的音译词伪装高大上的感觉罢了,大概相当于把微软叫做米可若索芙特。
    
    看到有人把Spengler和decline of the west搬出来当挡箭牌,还是多说两句吧。
    
    传统史学或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体, 或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传记体, 或以年代为中心的历史编纂体,《西方的终结》文明形态史学因主张以文明或文化为研究单位而独树一帜。而后汤因比和亨廷顿不仅继承了这种文明视角的研究方法,还延续了这一“文明忧患论”的论调。
    
    斯宾格勒的逻辑是:世界其他文明都有生命周期——西方文化也逃不过衰落命运——德意志民 族要奋起拯救西方。
    
    另外斯宾格勒认为魏玛时期的议会政治是法国和美国的舶来品,不适合德国国情。英格兰人作为维京海盗后裔的那一套跟德国条顿武士的精神根本不吻合,他甚至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成为“英国社会主义”,认为德国需要的是与威权政治强人政治相结合的国家 社 会 主 义。(《决定时刻:德国与世界历史的演变》、《普鲁士精神与社会主义》)
    
    老实讲,这一套要是都付诸实现的话,德国国家机器的力量要比纳粹时期凶残。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他本人对纳粹政府十分失望,认为希特勒不是英雄,而是“歌剧院的男中音”,预言第三帝国终究灭亡。他的书还被纳粹查禁过,虽然里面夸了墨索里尼的强人政治是“恺撒主义”。(咦?)
    
    所以英美粉还是洗洗睡了吧,斯宾格勒眼中能代表西方精神的是“浮士德精神”好么?
    
    有趣的是斯宾格勒在本书中驳斥了“西欧中心论”,称这种论调为“历史的托勒密体系”,而自己将世界划分为具有独立地位的八大文明才是“哥白尼发现”。相应的,汤因比对中国文化赞誉有加,亨廷顿则将儒家文化圈视为基督教文明在末日决战中的对手,怎么也看不出来轻贱的感觉。
    
    当然斯宾格勒本身也有短板,历史细节硬伤比较多,当时被学界一顿猛喷,比如韦伯和卡西尔。尤其书中数学和物理的部分向来为人诟病。
    
    另外由于他的理论被戈培尔借用过,他本人对墨索里尼的态度也比较暧昧,所以在战后被自由主义者打入另册。所以。.活跃在知乎的自由主义分子呢?你们才应该是本题的答题主力啊!
    
    ————————————————————————————————————
    
    这都不懂啊。
    
    费拉民族指的就是奴化,顺民,没有自我意识和道德感的人群(注意,他们是有组织的,要警惕!)。
    
    具体体现有:
    
    1,对社会现状失去了进一步分析的能力,将解释历史和现状的权力让渡给被翻译化学术名词扭曲掉的大脑。
    
    2,对本民族,本文明的历史和核心利益、概念丧失了学习能力,将现代化的话语权和行为权交予外邦。
    
    3,这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跪舔他们心中的某个道德标杆。殊不知丧失了自我意识,并选择了一个虚构神像的群体,恰恰是最没有道德感的人,因为道德的前提是自尊。太祖讲,打着红旗反红旗,说的就是费拉民族。他们口口声声务必尊崇的那个对象,实际上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而他们为了让自己在人格上还能活下去,就不得不把承载他们虚幻理念的这个对象具象化,例子有高呼毛zx万万岁,一句顶一万句的某些人,高呼盎格鲁人最好,西方拯救东方的某些人,他们遵从的对象虽然有区别,但那种跪舔的动作是没有区别的——都一样的恶心,可鄙和自我陶醉。
    
    4,费拉民族喜欢玩弄概念,就如这个描述他们自己的词汇也是他们不经意间制造出来的那样,费拉民族是脱离现实,人民和历史的,不制造文字幻觉,就不足以让谬误披上真理的外衣。有人问,玩弄概念和哲学家发明概念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玩弄概念的人会批量制造出其实毫无必要的概念,比如费拉民族,这个词完全可以用蛮夷,野蛮人,夷狄蟲类等替代,但是他们却不得不这样做,原因如下:
    
    蛮夷的对立面是华夏,而野蛮人的对立面是罗马,费拉民族的对立面是什么呢?是一个从未存在于历史上的,却成为费拉民族跪舔标杆的盎格鲁人。
    
    相信我,真正的英美学术圈是不敢这么干的,把自己描述为盎格鲁人,然后把全世界描述为费拉民族,这已经不是要不要脸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脑子的问题了。
    
    也请同样相信我,只有费拉民族(这本是一个虚构的概念),和其对立面盎格鲁人(这同样是一个虚构概念)的仆从(这是双重的虚构概念),才能做出这么令人愉悦的事情来呢——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原本上,费拉民族的概念是虚构的,不完善的,学术网络化的产物,而由于这批概念制造者的出现,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你看,这同样是一种毫无自我意识和道德感的殉难啊。
    
    愿你们的神盎格鲁人能够垂怜你们的灵魂——如果还有的话。
    
    ————————————————————————————————————
    
    因为每个文明都有一些自命"怀才不遇"的人,这其实本质上是教育普及后的结果,教育普及,文字普及,书籍和知识大爆炸获取异常容易后,一个天分平平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知识分子",读了几本小说就觉得自己特有文化了的"知识分子"尤其多。而普通人毕竟还是普通人,所以特容易"怀才不遇"。
    
    结果,在其他人创业、奋进的时候呢,这种"知识分子"却处在一个比较劣弱的状态,各种不得意。而不得意"知识分子"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一方面是读各种所谓人文读物的时间——你让他们读个高等数学那是要亲命了,另一方面是把读了的人文读物转化成文字在网上卖弄的时间。什么事能让不得意的、劣弱的个体得意呢?太简单了,对本民族/异民族的地图炮呗。而对本民族的地图炮又更容易让自己显得那么卓尔不群,而且逻辑上还能自洽:支那人都是劣等人,费拉民族,都是劣弱的,我劣弱只是因为我是劣等人的一员而已。我和你们这些劣弱的不同,我认识到支那人都是劣弱的人呢,我是先知,我跳出来看你们这些劣弱的人,我去抱优秀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大腿了,我指出谁比你优秀,那么我就取得了比大多数支那人优等的地位,网上一群同样失意的更劣弱的人看到了,哇,好有道理呀,太有"思想"了,于是唯马首是瞻,那些劣弱的人也籍此获得了更高的地位,从而可以读博士去了。
    
    所以,什么费拉民族啦,什么阿姨学啦,基本上就是一个正常民族中的一群劣等人再多读了几本小说后以为自己是知识分子,不甘心自己的劣弱地位而作出的无聊努力而已。就算这个民族真的劣等,它们也只是更加劣等而已。
    
    ————————————————————————————————————
    
    人说中国人是费拉民族,就是在说《丑陋的中国人》,说X国人是费拉民族,那么就是在说X国人是“丑陋的人”,但凡是有些文化的中国人,多半听过丑陋的中国人这种说法,你只要替换一下,就可以马上明白数卷残编在说什么,其实和日本人的“支那猪”是差不多的意思,这丑陋不是面目的丑陋,而是精神的落后,这种说法,一般用于形容敌人,正如“支那”本就代指中国,而日本人使它成为了贬义。
    
    那么我们就回答了题主问题的第一部分,什么是费拉民族?费拉民族就是精神落后的丑陋民族,在这帮人的眼中,中国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丑陋民族,所以就有《丑陋的中国人》这种书。
    
    最近我在知乎上频频看到“费拉民族”这个词,以前也见过,但是没有深入了解,今天用了一下功,终于明白了这帮造反书生说的“费拉民族”是个什么玩意,他们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掉书袋,用一些大家听不懂的东西来装B唬人,其实都是老阿姨缠杂的臭裹脚布,比如跟店小二讨论茴香豆的四种写法,但实际上店小二们根本不尿,于是他们就要说什么,民智未开!百姓需要启蒙!民主之路任重而道远!埋怨民众素质低,不能理解圣贤(指他们自己)。
    
    使用费拉民族这种词来说某些人,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说法,费拉民族在我国古文里的同义词,就是和君子相对的那个“小人”,和“华夏”相对的那个“蛮夷”。
    
    ————————————————————————————————————
    
    君子者,有智有德有位者也,贵;小人者,无德无智无位者也,贱。
    
    所不同的是,我国的“小人”“贱民”可以通过学习而进步,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君子,比如周处这种蛮人,我国的传统就是学习,我国的圣贤都是教师,只提倡落后的向先进的学习,不认为谁就比谁高贵,谁就应该永远统治谁,历史上既有胡服骑射,又有孝文中兴,“华夏”和“蛮夷”都是互相学习,最终趋同,不再有分别和争端;近代史上,即便是清朝这个被视为封建落后的帝国政府向西方进行国家级别的“学习”就有两次,但是光侧重科学,不提倡民主(政治方面)的洋务运动失败了,而光侧重民主(政治方面),不提倡科学的戊戌变法也失败了,经历两次失败以后,中国人并没有自暴自弃,像伊斯兰世界一样回归原教旨主义(数次复辟失败),疏远西方文明不向他们学习,而是再接再励,在新文化运动(又是文化)中提出科学和民主并重的学习方向,无数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使得中国重返大国之位,世界瞩目,及至21世纪的今天,坐二望一,早已不是那个八国联军随意欺辱的东亚病夫了,具体分析可见这两个答案:伊斯兰因素会阻碍伊斯兰国家现代化么?怎么区分宗教和封建迷信?
    
    而费拉民族不是神选,不得神宠,愚昧、落后、残忍,所以命中注定下贱,受先进民族欺负压迫,永无出头之日,在世界末日被创世神惩罚(包括我们中国人),做先进民族(盎格鲁撒克逊征服者)的仆从,是英国人上天堂的垫脚石,这就是费拉民族该得的待遇,最适合的命运。
    
    但我中华文化不同,我国的圣贤孔子自述:“吾少而贱,故能多鄙事。”
    
    但后来他学有所成之后,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正是一大创举,也是他的伟大之处之一,而中国的数千年历史,从来没有像欧洲那样持续区分种族和阶级,由一统的帝国最终融合出一统的民族,彼此之间不再有这种区分和争斗,正是由于这种思路,当然,由于大一统之后就会变得内战很少,更没有宗教战争,对于科技的需求也就不那么强烈,这是我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乱世促使科技进步,是历史的规律之一,蒙古西征传播四大发明,一战发明飞机,二战发明原子弹,莫不如是。
    
    之所以说这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思维方式,是因为这种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人类用这种方式来区分自己和异己,“好”和“坏”,而具体到基督教世界,主要指欧洲,就有基督徒和异教徒的区分,伊斯兰教则称为穆斯林和卡费勒。熟悉基督教历史的人很容易发现历史中基督教是如何从被迫害转变为迫害异己的,而近代的文艺复兴虽然在很多方面打败了基督教,但是千百年的习惯性思维仍然继续,贵族和平民,《旧约》中的埃及人、罗马人这些无神眷的异教徒和犹太人有神眷的区分,《新约》中,和神订立新约的基督徒和只订立过旧约的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再到二战时候的日耳曼人和犹太人,二战后的白人和黑人、白人和有色人种,这种区分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欧洲人的思维,并且传播到了中国,这就是费拉民族之说大行其道的原因,它为欧洲人迫害、掠夺自己的兄弟和邻居提供了理论武器,因为这种区分下,人群是没有办法融合、进而和平的,平民再上进,也比贵族低贱,异教徒再善良,也不会受到上帝眷顾,异端再敬仰上帝,也要上教廷的火刑架,黑人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取得白人的社会地位,费拉民族怎么进步,也不可能超越“愚昧、勇敢且正直的盎格鲁撒克逊征服者”,更何况在这个理论下指导下前者没有超越后者的机会。
    
    而那些“费拉民族”里智力与心胸不够的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在生活中遇到物质或精神的挫折,然后接触到其他文明,产生一种美好的幻想,从精神上被所谓“勇敢且正直的盎格鲁撒克逊征服者”所征服,深深地认为自己的父母、亲戚、邻居、乃至于同胞,都是低劣的、愚昧的、残忍的家畜和虫豸,就是柏杨和Perry Song这类人,他们认为,仅仅靠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智慧和努力,绝不可能成为先进民族,绝不可能摆脱愚昧,上不了天堂,能去的只有地狱,而他们自己作为这个民族的“先知”,是有功的,偏偏他们又掌握了一定的文化,就像小孩玩枪,往往会伤到自己人。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这个噩梦。
    
    这是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里的原话: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当然,我们在感情上也不得不这样认为,否则就难以活下去了。但世界上还有另一个伟大的民族,就是盎格鲁撤克逊。这个民族为世界文明建立了钢架,像他们的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和司法独立、司法陪审制度等热,为人类社 会,建立了一个良好结构,这是它对文明所做出的最大贡献,也是西方社会能够在政治上走 向合理公平的原因之一。无论如何,再浪费的选举,总比杀人如山、血流成河要好。对於西方一些好的东西,我们必须有接受的勇气。有人说西方的选举不是选举人才,是在选举钱, 而这种钱不是一般人所可以负担得起的,即使这样,浪费金钱,也比浪费人头要好。
    
    你看,柏杨的冷饭、数卷残编的忽悠和Perry Song的答案如出一辙,他们都把盎格鲁撒克逊征服者的一切都看做圭臬,而因为吃不上肉,没长上不受欺负的脸,于是对自己的亲人、同胞的探索、牺牲和努力视作无稽之谈,这种人在文学作品里也很常见很熟悉,金庸名著《天龙八部》里有一位马夫人,看看她是怎么对待她爹的:
    
    “我好生失望,坐在雪地里放声大哭。我天天好好放羊,就是想穿花衣衫,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我又哭又叫,只嚷:‘爹,你去把羊儿夺回来,我要穿新衣,我要穿新衣!’”
    
    萧峰听到这里,一颗心沉了下去:“这女人如此天性凉薄!她爹爹摔伤了,她不关心爹爹的伤势,尽记着自己的花衣,何况雪夜追赶饿狼,那是何等危险的事?当时她虽年幼不懂事,却也不该。”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亲人同胞也受了苦,只顾着自己的感受,对同类的痛苦和无知没有一点同情心,反而对他们失望,进而鄙视,仇恨他们,有的是智商问题,比如柏杨,有的则是人性问题,比如《三体》里的叶文洁,以及伊文斯的地球三体组织,这是个人主义发展到极致,极端重视个人感受,忽视集体利益的结果,最终结果居然是中国一国内部的文革导致了全地球人类灭亡,何其荒谬!圣母也是同样的心理,他们只看见树叶,看不见森林,比如拦车救狗的狗粉,只看见自己的狗叫唤,反而看不见司机在高速停车危害公共安全,他们已经超越人类,到达了做狗的境界,这也是为什么题主老看见说中国是典型的费拉民族xx之类的话的原因,这是问题的第二部分,以点代面,以缺点代全面,是他们思维的显著特点。

    
    他们的认识已经异化,把自己不当人类,把亲人不看做同胞,自认高贵高尚,其实自私自利到了极点,伊文斯就是这样的人:他的自述
    
    在我十三岁的生日时,父亲问我将来的打算,我说没什么,我只想当个救世主而已。
    
    这是人类心理成长的一个阶段,婴儿期的极端自恋,自认万能,并且极端注重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作为judge这个世界的标准,他对海鸥的感情,也和狗粉对狗一致,他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巨婴。
    
    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
    
    伊文斯这个巨婴的暴怒,后果就是他要毁灭世界,但在他看来,这却是一种拯救,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疾病。
    
    三体里的这段话,完美诠释了他们的心理特点,竟然有这么多的人对人类文明彻底绝望,憎恨和背叛自己的物种,甚至将消灭包括自己和子孙在内的人类作为最高理想,这是地球三体运动最令人震惊之处。
    
    地球三体叛军被称为精神贵族组织,其成员多来自高级知识阶层,也有相当一部分政界和经济界的精英。三体组织也曾试图在普通民众中发展成员,但这些努力都告失败。对于人类的负面,普通人并没有高级知识阶层那样全面深刻的认知;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的思想受现代科学和哲学影响较少,对自己所属物种本能的认同感仍占强势地位,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背叛,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但知识精英们则不同,他们中相当多的人早已站在人类之外思考问题了。人类文明,终于在白己的内部孕育出了强大的异化力量。
    
    数卷残编为什么要推崇“贵族”,因为他们其实只是自认高贵的屌丝,不能在财富和地位上高贵,就要在精神上超越,为“贵族”摇旗呐喊,对现实极度不满之后,只有意淫才能满足这些逆向民族主义者们,他们是个人和环境的原因共同作用的产物。
    
    数卷残编的理论就是要将人这些原子建立成一个金字塔,社会划分成不等的几层,每层是个政治共同体,塔尖和上层都要固定,下层也不能动,贵族永远都将是贵族,P民永远都将是屌丝,无论是财富,精神,还是社会地位。这倒是和孔子推崇“君子”治“小人”有点像,但是孔子是两千五百年前的人了,却还能提出有教无类的先进思想,而毛泽东对他进行了扬弃,“孔学名高实秕糠”就是他的评价,但是儒家思想和精神对他的影响,早已深入骨髓,他批判的是孔子政治上静止的观点,吸收了儒学里积极的部分。依据辩证法,事物都是运动的,人这些原子即使构成了金字塔也不会永远安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终将使得金字塔倒塌,更别说这个结构本来就是不稳定的:以他们的能耐,原子堆不成金字塔,因为原子式的店小二们对茴香豆的第四种写法不会感兴趣,只有“老阿姨”们,才会倚此炫技,殊不知别人早就觉得臭不可闻了。
    
    当然,只看见森林,忽视树叶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不好的,所以还是中庸之道比较合适,我对我们中华文化有信心。
    
    费拉民族们,你们还在等“愚昧、勇敢且正直的盎格鲁撒克逊征服者”来“拯救”你们么?
    
    一种从历史垃圾堆里提炼的精华。这也是清末以来知识分子焦虑病的新时代变种。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方法。这种焦虑更是加入了西方文明衰落的焦虑不安。
    
    不过是一群对本国不抱希望的极右们的意淫而已。
    
    中国人从不相信什么高贵低贱这套言论,民间传统就是相信努力奋斗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民族,这一点真不知比什么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好到哪里去了。呵呵,出身高贵出生低贱,有多远给我滚多远。
    
    ······
    
    谢选骏指出:上述关于“费拉民族”的讨论本身,就是中国这个“废垃社会”确实存在的证据。而匿名的网民,就是典型的填充费拉社会的废物垃圾。
    
    “砖头四国”(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国的英文首个字母连起来与英语单词的砖头也就是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砖头四国”)之所以能在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其前提就是全球社会正在加速走向“费拉化”的过程。不论是以前的“文化民族”如“文明国家”,还是以前的“原始民族”如“野蛮国家”。
    
    值得注意,“砖头四国”(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全是所谓的“费拉社会”:巴西来自天主教遗民,俄罗斯来自东正教遗民,印度来自莫卧儿帝国遗民,中国来自满清遗民。
    
    “砖头四国”之所以能在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其前提就是全球社会正在加速走向“费拉化”的过程。与此相应,这也是希腊等欧猪五国(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爱尔兰Ireland、希腊Greece、西班牙Spain,这五个欧债危机国家,其英文国名首个字母的组合“PIIGS”,类似英文的猪PIGS)加速沉沦的理由所在:这五个国家全是天主教和东正教国家。现在,它们从原先就不甚匹配的“发达国家”的宝座上摔了下来。
    
    怎样摆脱废垃社会的宿命?
    
    这正如问说“怎样摆脱地心引力”?
    
    “怎样摆脱地心引力”?承认受到地心引力的控制是人类的先天局限。
    
    怎样摆脱废垃社会的宿命?承认废垃社会的宿命是中国国情的的来源。 [博讯来稿]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赵高/蒋经国戈尔巴乔夫/中正立身/30个常见问题/中国人稍有权威便耀武扬威/开国上将之子叛逃台湾
  • 老了/孔捷生:我的芳邻 /谢选骏:文革宣传再度来临/黎安友:中国中产阶级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