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陈寅恪:四海无人对夕阳/《人民的名义》曝光中国政治生态/大发明家 也曾心术不正
發佈時間: 4/18/2017 12:37:34 AM 被閲覽數: 169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陈寅恪:四海无人对夕阳



2017年4月17日



    来源:新浪读书 
    
     民国时期,陈寅恪被称为“公子的公子、教授的教授”。前一句意指陈寅恪出身名门,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臣;父亲陈三立是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获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后一句自然是说他学问的博大精深,位列“清华四大导师”,连冯友兰、朱自清、吴宓这样的名教授都坐在下面认真听讲。王国维投湖自尽后,陈寅恪赶来,大礼跪拜,所书那篇悼文的两句话成了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座右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890年7月3日,陈寅恪生于湖南长沙,祖母黄夫人以其生值寅年,取名寅恪。由于家学渊博,陈寅恪儿时启蒙于家塾,学习四书五经、算学、地理等知识。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去世后,陈家迁居南京,在家中开办思益学堂,延聘国学大师授课,陈三立约定,一不打学生、二不背死书,完全新派做法,深得张之洞的赞赏。陈寅恪读书,非一气呵成而不欢,经常晚上在蚊帐里藏一小油灯,久而久之,对眼睛伤害很大。
    
    1902年,十二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游学生涯。在巢鸭(位于今天的日本东京)弘文学院,他与鲁迅同居一室,后来却只字不提此事,倒是鲁迅在日记里颇多记载与其哥哥衡恪在矿路学院同学,对他一直都很欣赏。1905年,陈寅恪因患脚气病辍学回国,在上海吴淞复旦公学读了几年。其间,他给蔡锷当秘书,与同学林伯渠为湖南督军谭延闿做过事,终究与官场格格不入,也甚少与人提起此事。
    
    陈寅恪考取欧洲官派留学生,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等就读,一战后还去了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他的聪明不必说了,可以背诵十三经;所学也属偏门,季羡林对陈寅恪的读书笔记做了精心研究,六十四大厚本中,涉及二十二种工具语言,包括历史、经济学乃至高等数学,称得上“泛滥无涯”。更奇特的是,陈寅恪没有拿过一张文凭,只凭兴趣读书,如此任性,举世应无第二人选。他说:“考博士并不难,但想到要在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而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就觉不 值。”
    
    官派留学生活苦,吃饭都是AA制。有回赵元任夫妇请他吃饭,端上来一盘炒腰花,陈寅恪一口未动,杨步伟奇怪地问:“在柏林时,你不是顿顿都吃这个吗?”
    陈寅恪一笑,说:“还不是因为便宜嘛。”在德国那会儿群贤毕至,陈寅恪与傅斯年、金岳霖、俞大维、徐志摩等人隔三差五地聚会,没钱也不影响谈学问,穷乐呵。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梁启超提名了陈寅恪。校长曹云祥问:“他一无大部头著作,二无博士学位,怎么能做导师呢?”梁反问道:“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吗?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就这样,刚满三十六岁的陈寅恪回国来到清华,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列,成为民国时期学界的一大佳话。
    
    和其他留洋归来的教授不同,陈寅恪没有西装革履、眼镜手杖,通常都穿着长袍,戴着一顶遮耳皮帽,走进教室时,还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各种书籍和资料,像一个进错屋子的书店老板。上课第一天,他作了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意指由于梁启超、王国维的缘故,你们与康圣人、溥天子都结缘了。同时,话锋一转说:“我今后有三不讲——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气概之大,溢于言表。
    
    1929年,“四大导师”去其三,唯有陈寅恪留守,中文、历史、哲学三系全都聘请陈寅恪为教授,成为美谈。某年中文系招收新生,陈寅恪出的考题非常简单,一篇命题作文《梦游清华园》、一个对子“孙行者”,借以考究中文功底。原拟的标准答案是祖冲之,结果有个叫周祖谟的考生答出“胡适之”,甚是得当,陈寅恪由是判断他将来必定了得。
    
    早在1919年,吴宓在哈佛刚刚认识陈寅恪时叹服道:“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此言在清华流传甚广。有次给学生讲解各国文字的演变,问及手中葡萄酒的掌故,陈寅恪随口道来,原产地、流派、支络,讲得一清二楚,收尽崇拜的眼神。日本史学权威白鸟库吉研究中亚史遇到疑难问题,遍求未解,曾向德、奥知名学者求助,均未能解决。柏林大学乃推荐陈寅恪,陈寅恪几句话道破。
    
    胡适在日记中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就连自视甚高的刘文典后来也承认,西南联大文学院真正的教授只有“两个半”,他自己只能算半个,他公开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盖棺论定之语却是傅斯年说的:“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七七”事变后二十二天,日军逼近清华园。陈寅恪八十五岁的父亲陈三立悲愤交集,这位在梦中狂呼“杀日本人”的老人绝食五日而亡。陈寅恪守孝四十九天,因为悲恸过度,右眼视网膜脱落。守孝期满,医生建议他留在北京做手术并休养,而他宁愿失明也要到南方去。逃难期间,他途经长沙、香港、蒙自、昆明等地,大量手稿、书籍遗失。20世纪40年代,他创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主要著作时,几乎全靠记忆。
    
    1941年,应许地山邀请,陈寅恪到香港大学任教,不久香港沦陷。有日本学者给军部写信:“不可为难陈寅恪,务必照顾陈家。”当时的物资极为匮乏,日军司令部便派人送去很多面粉和罐头,但陈家坚决不要,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日本宪兵这边往屋里搬,陈寅恪和夫人唐筼那边往外扔。后来,陈寅恪只身赴西南联大教学,日本飞机时来空袭,师生们便跑向防空洞。陈寅恪却表现出了幽默感,作对联曰:“见机而作,入土为安。”
    
    1945年,陈寅恪作《忆故居》: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陈寅恪一生病弱阴郁,全赖妻子坚韧豁达。他们结缘颇有趣。在清华,陈大导师三十八岁了,总赖在赵元任家蹭饭,杨步伟便热心起来。一次,陈寅恪看到一副对子,落款“南注生”,当即道出这是台湾第一任巡抚唐景崧的后人,不久便娶了当时已三十岁的才女唐筼。二人育有三女,家务全由夫人操持。他们一生颠沛流离,始终相依为命。
    
    1969年,陈家因受“文革”影响,被扫地出门,迁至一所四面透风的平房居住。陈寅恪衰弱得只能进一点流食,偶见亲友,躺着已说不出话来,只是眼角不断有泪流出,望者无不凄然。同年10月7日晨五时三十分,陈寅恪溘然长逝,时年七十九岁。时隔四十五天,唐筼也追随而去。
    
    1981年,陈寅恪的学生蒋天枢受其生命之托,用十八年时间整理出版了《陈寅恪文集》,并退还了古籍出版社的一千元稿费,说学生哪能要老师的钱。 _(网文转载) 博讯





官场水太深!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曝光中国政治生态



美国之音



  会看戏的看门道,不会看戏的看热闹。《人民的名义》这部剧的要害不在于反腐,因为不管尺度有多大,也不可能将2012年以来的中国反腐成果如实再现于银幕,比如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将家那16亿钞票与传说中的巨大翡翠墙;不管如何编写台词,编剧都不可能去追问腐败的根源源自制度与中华文化。那么这部电视剧抓住观众的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有上千种答案,就我而言,这部戏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政治资源”与“政治平衡”两个听起来冠冕堂皇的关键词,展示了中国极其恶劣的政治生态。

  政治资源的前世:靠山与政治保护关系

  电视剧里反复提到“政治资源”这一概念,剧中最先用这概念的人是汉东省公安厅长祁同伟,他评判别人在官场是否硬气时,喜欢用“他有政治资源”一词。他的老师、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一语点破:“你说的政治资源,不就是指政治靠山么?”

  这部戏通过高育良与祁同伟两个人展示了“政治资源”的重要性与代际传递关系。

  高育良本是个汉大政法系的大学教授,他的从政有两大机缘,一是赶上了80年代,即中共提拔干部讲究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之时,这是学者教授从政最佳的“天时”。江泽民、胡锦涛及两届中央及省领导就是这样进入政坛的;二是遇上了“贵人”——当时的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梁群峰将他引入政坛,这是“人和”。梁退休后,高育良很快为自己找到了新的靠山,为省委书记赵立春的儿子赵瑞龙批了月亮湖美食城与湖岸花园的项目,用自己掌管的公共资源为赵公子挖掘“第一桶金”开了路,纳了投名状,让自己的政治资源得以长续,从此在赵立春的荫蔽下步步高升,进入了省常委领导班子,担任了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

  高育良与其首席大弟子祁同伟的关系,反映了中国政治的两条潜规则:一是资源的代际传递,二是中共党内的政治帮派关系 。

  高育良与祁同伟有两道羁绊:一是师生关系,二是高育良想报答恩人梁群峰的知遇之恩。高亲口对祁同伟说,出于对梁书记的报恩,他在祁同伟升迁的每个节点上,都适时让祁得到提拔,最后做了至关重要的省公安厅长。在高育良看来,祁同伟虽然有不少缺点,但关键是靠得住,能为已所用。

  祁同伟是农家子弟,在大学时期也曾经是像向日葵一般清纯向上的阳光青年,更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学生尖子,担任学生会主席一职。但残酷的生存法则让他不得不被迫接受了梁璐父女强加给他的政治婚姻。

  这类故事我知道不少,只是细节不同。剧中所述梁璐父亲梁群峰为了女儿婚事将男方逼到山穷水尽这份上,我还没听说过。政治婚姻的男主角既是为了谋求政治资源而娶,当女方的政治资源枯竭或男方不再需要时,婚姻的存续也确实困难。这种通过婚姻谋求政治资源的现象多了之后,在经济学中发展出一个细小分支,即研究资源的世代转移。资源世代转移的大意是:资源的代际传承关系可以通过父母与子女、还可以通过岳婿关系。祁同伟通过与梁璐的婚姻,以及自己与高育良的师生关系(包括高对其岳父的报恩心理),为身为农家子弟的自己经营了一份丰厚的“政治资源”。

  被用来做为官场失败者的易学习,老实肯干能干、廉政爱民、顾全大局,就是因为没有政治资源,也不跑不送不善于从无到有地经营政治资源,结果成了一位在区县级位置上苦干辗转28年而不得升迁的人。 当然,好比“王子与公主”类型的童话一样,本着“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圣训,《人民的名义》给了易学习一个光明的结尾: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终于在亲自考察易学习的能力、人品之后,决定将其列为表彰的区县干部第一名,并破格提拔易学习为吕州市委常委兼代市长。

  关于政治资源,我还得再补上几句:如今中国官场中这“政治资源”,与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的“找靠山”、文革(专题)时期的“拉关系”(前苏联的“关系学”)、上世纪90年代一度引进的“政治保护关系”,说的其实是同一现象,只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概念,以及政治学、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源概念之后,觉得用“靠山”、“关系”等词土得掉渣、用“政治保护关系”则太负面,于是与时俱进,改用比较中性、听起来也还文雅的“政治资源”。

  政治平衡:容忍腐败与互相包容

  20集以后,剧情进入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前妻欧阳菁被捕,“打破政治平衡”与“破坏改革的大好形势”这两个用语也随之出现了。最先说出这话的剧中人物还是祁同伟,但却是“汉大帮”高育良、赵瑞龙等人的共识:被视为汉大帮成员、从北京下放的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长候亮平抓了市委书记李达康的老婆,就打破了汉东省原有的政治平衡,此举必会引起李达康的报复,破坏了汉东省改革的大好形势。

  这听起来非常光鲜的话含有两重意思:

  “政治平衡”在此处的真实含义是:各种“政治资源”垄断的权力类别不同,每个帮派都有自己的权力领域,各方守着自己的地盘,不捞过界,心照不宣地利用权力享用公共财,即共同“闷声发大财”。

  “改革的大好形势”,在官员的行话里,并非与官媒宣传用语同义,特指一些权贵及其利益集团将利用“改革”达成的财富占有格局称之为“改革的大好形势”。

  正如我20多年以来一直提出的那样:中共1949年以后的历史,先是利用暴力革命化私为公,改革以来则是利用权力化公为私。利用权力化公为私就是中国人熟知的“腐败”,学术化一点叫做“寻租”。这种明目张胆、家国一体的掠夺式腐败始于邓小平时期,江、胡时期则成为统治集团内部的默契。这种默契就是统治集团内部对腐败的高度容忍与不同帮派、山头之间的互相“包容”,《人民的名义》一剧用“政治平衡”与“改革的大好形势”来概括这一现状。

  这种政治平衡在一级政府共事的同僚中极为重要,是官场利益集团“闷声共同发大财”的必要前提。也因此,李达康用专车送刚离婚的妻子欧阳菁前往国际机场的途中,欧阳被候亮平派车拦截抓捕之后,高育良与祁同伟等人不但没有幸灾乐祸之感,反而心生忧惧,担心候亮平此举会导致李达康对汉大帮的报复。祁同伟更认为这是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在汉东省重新洗牌之举,想让李达康和高育良自相残杀。高育良最器重的前秘书、现任京州市中级法院副院长的陈清泉被抓之后,更是被高、祁一致视为李达康的报复行动。副国级领导、曾在汉东担任省长、省委书记长达20多年的赵立春的儿子赵瑞龙连夜从北京赶来要见曾任其父秘书的李达康,认为不能在山水庄园抓人,让他太没面子(实际上是怕他们的腐败链条被打开一个缺口)。祁同伟希望双方休战,促请高育良去劝说李达康,不要打破政治平衡。祁更希望高育良提醒一下学生侯亮平,让他明白职场潜规则。但老谋深算的高育良只能无奈地表示:自己没有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最后做个小结,《人民的名义》一剧的主题确实不是反腐,而是展示中国丑恶的政治生态。与周梅森过去的反腐剧相比,《人民的名义》对中国的官场文化展示得更深刻,在编剧、制片人、导演、演员的倾力演绎之下,他们在划定的红线圈内,让观众在官员的官话、场面话中,看到了今天中国的政治生态。至于这种生态是怎样形成、是否能够通过反腐杜绝,已经超出了一部电视剧能够拷问的范围。我本人一直认为中国的腐败既源于政治制度(制度性腐败),也有文化传承(路径依赖)。






这些改变历史的大发明家 也曾有“心术不正”的时候?


哒哒

我们的很多虚伪行为,都会让未来的人类疑惑。比如他们可能想知道,为什么每个学校的孩子都知道莱特兄弟造出了飞机,却不清楚谁拍出了第一部色情电影?哪怕看小黄片的频率比坐飞机高得多。

未来的学生们不用着急,你们不会因为历史书上多出的人名而头痛:因为那些用各种新奇发明推动社会发展的天才,以及用各种烂点子推动自渎术发展的淫才——往往是同一个人。

No.1发明电影放映机的人同时发明了——



与其说是发明家不如说是专利抢注家的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获得了创造电影摄像机的荣誉。实际上,在爱迪生注册“电影摄像机”专利时,他并没能真正造出电影摄像机来。保住爱迪生晚节的家伙是他的一个聪明又淫荡的下属,威廉·迪克森。



威廉·迪克森的帽子里装着——色情


威廉·迪克森接受爱迪生的安排进行电影摄像机的研制工作,他设计了一个系统让35毫米胶片不断通过镜头,以拍摄动态的图像。35毫米这个数字听上去很熟悉,因为这就是如今的电影胶片标准。然后威廉·迪克森进一步发明了一种早期的电影放映机,即我们说的西洋镜,供人们欣赏那些新奇的连续镜头。

威廉迪克森深知男性的需求,发明了迪克森西洋镜后不久,他就为观众们带来了历史上第一部在票房上获得成功的大片:“管家看到了什么?(What the Butler Saw)”

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管家最想看到的东西,和如今你想看的没有任何区别。这部定格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小黄片,不是因为早期的赛璐璐胶片容易发黄,而是因为影片的内容——展示了一个躁动的管家(读作:你)从钥匙孔里窥视主人举办脱衣舞宴会的场景。

当时的西洋镜总是放在街边供人观赏。“管家看到了什么”是如此的受欢迎,以至于绅士们宁愿冒着在大街上挺着吉吧到处走的危险,也要凑到迪克森西洋镜前来一探究竟。最后人们干脆就把迪克森西洋镜叫做管家偷窥机。



迪克森西洋镜的高回报成为了一个经济学话题


威廉·迪克森还拍摄了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并进一步成立了第一个电影制片厂。这个工作室自然的发展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色情电影制作基地,这个淫气四溢的风骚小基地中涌现出了人类第一批引人入胜的两性电影佳作。

如果任何东西有可能被用于色情业,那么它最初就会被用于色情业,电影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迪克森西洋镜也播放过一些正经的东西比如说赛马什么的,但谁他妈的关心?如果没有开天辟地的“管家看到了啥”,这台机器绝对不会如此的受人欢迎。毕竟那是少数几个能让一位十九世纪的绅士观赏女性裸体的地方之一。

No.2出版第一部科幻杂志的人同时也出版了第一本性杂志



科学元素与幻想故事的结合已经被现代人普遍接受。在一百多年前,虽然已经有了凡尔纳之类的科幻大师,但实际上并没有“科幻小说”这样一种说法。雨果·根斯巴克是第一个意识到,妇女搞机器人的故事是不适合放进女性情感读物或者惊悚小说类别中的。

雨果·根斯巴克(顺便说一下,他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发明家,拥有80多项专利)创造了术语“科幻小说”,并出版了第一本专门刊登此类文学的杂志——《惊奇故事》。这件事对科幻界的影响如何?没错,科幻文学界的最高荣誉——“雨果奖”,就是以雨果·根斯巴克命名。



双峰上的轮船。这是隐喻吗?


雨果在科幻小说界的成就过于耀眼,以至于大多数人都忘记了他的另一个正业:发行美国第一本广泛刊登的性学杂志,《性学》。

请记住这是超级古板的1933年,绝对不会以对性的宽容态度出名。虽然非法的黄色小报纸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雨果想用自己的方式,科学地、幻想地谈论这个问题。《性学》研究的绝对不只性行为,大部分文章由医学和社会学博士撰写。这些学者们全力以赴,对同性恋鸡、人兽交、怎么搞法国妓女,以及如何制造一根能射精的假吉吧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重要话题进行了科学研究。

记住,根斯巴克内心是个科幻迷。除了上述那些乏味的科学探讨之外,你还可以读到有三个乳房的神奇女士、长尾巴的男人(这TM与性有什么关系)、吸血鬼色情狂以及希特勒的性生活,或者了解一场古怪的、充满蒸汽朋克风格的人体实验。所以一篇文章究竟是发表在《惊奇故事》还是《性学》上,基本上是看雨果先生的心情如何。



变异射线能帮你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性


当时的人们是多么饥渴?连这种杂志都能出版上三十年。不过在《花花公子》问世后,《性学》就迅速地衰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关心严肃的科学问题,只是需要找一本最合适的杂志对着撸而已。

No.3 工业橡胶的发明者也发明了安全套



人们很容易记住查尔斯·固特异,如今一个最著名的轮胎品牌仍以他命名。如果没有固特异发明的硫化橡胶,现在的汽车可能还需要装木头轮子。

在早年的生活中,固特异疯狂的痴迷于如何将又硬又脆的天然橡胶转化为更持久,更有用的产品。通过一连串差点要命的事故、极端的贫困、被亲友认为是精神病,以及被债权人告到坐牢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固特异很可能在偶然间发现了橡胶的硫化工艺。从轮胎到手表带再到鞋,硫化橡胶被证明革命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固特异公司不是固特异创立的,他穷到没法创立公司


在19世纪之前,如果你幸运地得到与异性OOXX的机会,需要在JJ上套上一截动物大肠,或者在大腿上绑一个黄鼠狼睾丸;如果你足够幸运也足够喜爱东洋文化,可能会拥有一个乌龟壳雕出的小桶——以前的人们试图利用此类法术来避免梅毒传播,直到有了固特异和他柔软的硫化橡胶。

你没猜错,硫化橡胶被发明的第一时间就被用来制作安全套。对于安全套的使用感受你的二号大脑最有发言权,它很快就意识到了橡胶套相比于乌龟壳的优势并将其大量普及。

固特异橡胶安全套和如今的安全套还是有一点区别。事实上,他们只会包住你的小头头,虽然稍有不适,但确实符合成本效益以及可重复使用的原则。这些安全套还不够柔软以贴合每一根JJ的尺寸,所以人们不得不去医生那里测量以定制最适合自己的套套。通过一位权威来得知自己的JJ尺寸在本地区的排名,简直就是每个男性梦寐以求的事情。



安全套合不合适,只有JJ知道


1851年,固特异带着自己的橡胶制品参加展览会并取得了巨大的轰动,连英国女王都给他颁发了勋章。可惜的是Charles Goodyear并没有赶上自己的好年头,他的硫化橡胶制造工艺并不复杂,很快被所有人仿制。债权人以发明得不到收益为由将他告上法庭,这次他挂着女王勋章进了牢房。 直到去世时,固特异仍然背着数十万美元的债务。

查尔斯·固特异在1976年入选了发明家名人堂,只是在他的生平介绍中并没有提及安全套的事情。作为一个有远见的发明家,固特异是如此的造福人类,虽然轮胎破裂事故消灭了大量人口,但他也用安全套破裂事故让人口增长的更多。如果你的满月照片里父母表情沮丧,固特异很可能就是你的救命恩人。



做一个捅破安全套的骑士如何?


多么伟大的人物啊。读了这个故事,您此后每次使用安全套时,脑海里一定只会想着同一个人——查尔斯·固特异。

作者:中立的手指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地球另一面很变态/近距离的罗丹思想者/用上帝的视角看世界/让官员不寒而栗
  • 多瑙河/皇权之下的反腐困局/民国那些惊心动魄的司法大案/抓特务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