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落花诗词/周恩来书法/中朝关系/范蠡归隐/美到极致的语言/庄子的遊与道
發佈時間: 4/20/2017 10:39:42 PM 被閲覽數: 41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50部世界名著中经典句子,哪一句触动你的心?


30首最美落花诗词,从暮春看到初夏


  曲江

  唐·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画堂春

  宋·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点绛唇

  宋·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寄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浪淘沙令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浣溪沙

  宋·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落花

  宋·朱淑真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葬花吟

  清·曹雪芹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夹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摸鱼儿

  宋·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同元明过洪福寺戏题

  宋·黄庭坚

  洪福僧园拂绀纱,旧题尘壁似昏鸦。

  春残已是风和雨,更著游人撼落花。

  

  欸乃歌戏王穉川

  宋·黄庭坚

  花上盈盈人不归,枣下纂纂实已垂。

  腊雪在时听马嘶,长安城中花片飞。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宋诗是唐诗之后的另一个高峰。宋代诗坛涌现了很多足以与唐贤相抗衡的大家。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宋诗、学习宋诗,诗词世界诗享课堂特开设宋诗系列课《北宋经典诗歌选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学习。

  

backchina




看看开国总理周恩来这幅书法,真没想到!


水煮历史

  

  共和国的开国领袖中,很多人在书法方面都有相当的造诣。

  也许周恩来的书法在他的赫赫功勋之中实为不显,但从下面这副“上马杀贼,下马学佛”的作品中,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作为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另一面。

  

  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事实是,周恩来那沉着凝重、雄俊伟茂的行书,与毛泽东潇洒险峻、奇逸开张的草书,堪称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书法艺术中的两枝奇葩!

  一、周恩来信札手迹

  

  

  

  

  

  

  

  

  

  

  

  

  

  

  

  致宋庆龄书(1949年6月21日)

  

  致达赖喇嘛书(1956年7月12日)

  二、周恩来楷书字帖

  

  周恩来楷书字帖

  《周恩来楷书字帖》选字源于青少年周恩来就读天津南天学校时的作文手迹。字体多为小楷或行楷,笔力遒劲,用笔娴练,字型端正。

  一九九七年九月,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辑出版了周恩来中学时期的五十二篇作文手迹。如今,这批作文手迹已成为人们学习与研究周恩来早期思想及书法的珍贵资料。

  

  很明显,青少年周恩来的书法得益于王羲之、颜真卿等书家的笔法和神韵,字体间有王书的秀丽、颜书的浑厚,夹有明清考举专用馆阁体的规整,还显有朴实、庄重、内圆外方的魏隶笔意。

  那时的周恩来已经练就了成功的楷书,既入了帖,不泥古人,又出了帖,在[革新]和[革心]思想指导下,以超人的聪颖智慧,汲取了前人书法艺术的精华,融入个人灵感及对汉字书法的理解与追求,形成了人们现在看到的风格独到、充满魅力的创新书体。

  

  

  

  

  

  摘录自潘新明编著《周恩来楷书字帖》

  三、周恩来题词

  

  1913年周恩来离开东关模范学校时为郭思宁题词

  

  

  为郭思宁题词(1917年8月30日)

  注:周恩来作为职业革命家,在其充满风雨险恶的生涯中,用过许多化名,如伍豪、飞飞、翔宇、冠生、周少山、胡必成等等。其中,以“伍豪”最出名。

  

  为林卓午题词(1940年5月9日)

  

  行书条幅为芝英女士作

  

  闻鸡起舞

  

  档案工作

  

  为皖南事变死难烈士题词(1941年1月17日)

  

  为皖南事变题词(1941年1月17日)

  

  

  

  为《天津青年报》题词(1957年5月2日)

  

  为广播事业创建二十五周年题词(1965年11月15日)

  

  为纪念抗战两周年给《新华日报》题词(1939年7月7日)

  

  为王缁尘题词

  

  1959年为新落成的北京火车站题词试笔

  

  1952年10月17日周恩来总理为塘沽新港第一期建设完工开港题词

  

  为《学文化》创刊号题词

  

  为《民族画报》题字

  

  为“人民海关”题字

  

  为《世界知识》杂志题字

  

  1958年7月2日周恩来总理为广东新会劳动大学题写校名

  

  

  录李白诗(1958年3月)

  

  录徐悲鸿画马句

  

  党员守则

  

  1956年1月周恩来总理代毛泽东主席为外国朋友祝寿拟写的题词手稿

  

  1955年12月7日周恩来关于迎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高潮的题词。

backchina





中朝关系惊天内幕

  

  最近10年到20年中国对朝鲜政策有一些问题,总是给人一种好像被谁牵着鼻子走感觉。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很大程度历史的神话束缚了我们的头脑,束缚了决策者的头脑。一个什么样的历史神话?——中朝关系是历史上用鲜血凝成的牢不可破的中朝关系,“中朝传统友谊”、“唇寒齿亡”形容词非常多,如此说法讲了60年,所以至今仍根深蒂固。

  对此,我的学生对我介绍说,网上大家对这个问题提出很多疑问:真是兄弟关系?真的是鲜血凝成的友谊吗?现在怎么凝不到一块去?这需要我们对历史进行深刻分析和深刻检查。这几年我看了很多材料,试图对中朝关系的历史脉络、外交特征、性质做出判断。如果我们判断比较准的话,对过去发生过什么事,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过什么事,中国又是怎么处理的,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如果对这个历史过程有一个大致了解,可能会对今后、现在有一个借鉴作用。

  我先从1940年代讲起,之前就不用讲。中朝关系很古老,到晚清前,朝鲜大多时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后被日本人统治了40年时间(1905-1945年)。日本人之后是苏联人,自1945年苏联红军占领北朝鲜后一直到1949年苏联撤军,在这4年中基本是苏联人说了算;再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因为朝鲜战争,中国在朝鲜有很大的发言权,直到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走,朝鲜才真正说了算。所以朝鲜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形成很晚,具有自己独立地位的时间很短。一会儿我给各讲故事就会知道,他想做什么事,一会儿老大哥来了,一会儿老二哥来了,他做的事都不算数,都得重来。朝鲜现在有一些行为和心态得分析它的历史过程。

  在1945-1949年,中国跟朝鲜基本上没有直接的高层关系,因为中国内战,朝鲜支持中国共产党;但在基层,主要是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被苏联占领,朝鲜执行的政策就是苏联政策。那时苏联对中共是支持的,但又不能公开支持,就通过朝鲜起作用。比如朝鲜是林彪的仓库、庇护所、转移基地,四野部队跟国民党打仗,打不过往就往两个地方跑:一是朝鲜,二是中国大连。如此国民党不敢追,因为朝鲜是另一个国家,大连则有苏联占领,所以它是庇护所也是仓库。军队打仗,没有一个稳定的基地不行。而战略物质放在朝鲜比较合适,用得着就过江拿,拿回来再打,要不然借道朝鲜绕过去,比走东北方便得多。包括伤病员都在朝鲜治病。所以在东北战场,朝鲜给了中共提供很大的帮助,但多大程度上是朝鲜本身做出的决定很难讲,因为那时是苏联远东军第25集团军驻扎朝鲜,整个朝鲜都在苏联军政府指挥下、安排下活动,以及通过大连港给中共运物资、武器、弹药。这时期,双方大体上保留在这样一个层面。出面联系的是当时的东北军区,至少中共中央没有直接出面;而朝鲜跟国民政府更没关系。所以,这个阶段,与中国国家层面没有直接关系。
backchina





范蠡:除了归隐,我别无选择!



范蠡“功成身遂”的成功形象一直被后人所推崇。然而《国语》和《史记》中所塑造的范蠡形象却有着不同之处。

  

  一充满智慧的政治家形象

  范蠡形象在《国语·越语》中完全是一个正面的人物。

  他在越王勾践打了败仗之后,不仅提出了实用的劝谏,而且身先士卒,甘愿充当吴国的谋士。他的政治才能被推崇与勾践的慧眼识英才是密不可分的。

  早在吴越争霸时,范蠡与文种分析了天下大势,料定能够争雄的只有吴、越两国,他们最先去的是吴国。

  但他们在吴国呆了一段时间没有被重用,就转向了越国。后来,他们得到了越王勾践的重用,才有机会实现他们的政治才能。

  1、天、地、人之论

  越王勾践在刚即位不久,就想建立一番功业。他想通过攻打吴国,争夺霸主的地位。范蠡认为攻打吴国需要积攒一定的基础才能开战,他提出了著名的“天、地、人”的论证。

  “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这是他在勾践攻打吴国前,劝谏勾践不要打仗说的话。但此时的勾践脑中充满了打仗的兴奋,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谏,结果惨败而归。

  收到了教训的勾践,知道固执的后果很严重,就认真的向范蠡请教。他向勾践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未盈而溢,未盛而骄,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与人。”

  勾践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还没有打仗的时机还不够成熟,这个时候打仗不合天时。范蠡下面就开始陈述如何才能使勾践灭吴做到天时、地利、人和。

  自越国攻打吴国惨遭失败到彻底打败吴国这段时间,是越国修养生机的一段时间。

  范蠡就是靠他的天、地、人的理论使越王勾践等待时机成熟,他说“时不至,不可强盛;事不究,不可强成。”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他一次次地延迟越王勾践灭吴的时机,以致发怒。范蠡却用机智的语言化解了勾践的疑虑。“天应至也,人事未尽也。”他又用“人事与天地相参”的理论,让勾践耐心的等待。

  就这样,范蠡用他的天、地、人的理论化解了自己的一次次危机,也使勾践找到了最好的时机灭吴。

  

  2、知人善任

  《国语》中的范蠡形象最大的优点就是知人善任。文本中最能突显范蠡知人善任的章节,就是他几次都举荐大夫文种,使得文种的才华得以彰显。

  越王勾践初次委任国事与范蠡时,他却推辞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内,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

  其实,按常理说在国内当官要比在其他国家舒服得多,更何况还是要去强大的吴国,这个时候被派到外国当官,无疑是件苦差事。但范蠡知道治理国内的事情,文种更是个专家,而他更适合当外交大臣。

  范蠡在吴国做了三年的外交使臣返回国内后,勾践为了使范蠡尽心效力于自己,再一次地向范蠡提出,让他来治理国家。这次,他同样把善于治理内政的文种推了出来。

  他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时节三乐,不乱民功,不逆天时,五谷睦熟,民乃蕃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因阴阳之衡,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兵胜于外,福生于内,用力甚少,而名声章明,种亦不如蠡也。”

  这两次的进谏,不仅使文种和他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且使文种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范蠡不仅能战胜于千里之外,而且可以知人善任、举贤任能。这不仅说明他深谙兵法,而且更会用人。

  3、把握战机

  范蠡认为打仗一定要遵循天时、地利、人和,他的这一形象也是在出谋划策中彰显的。

  他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导结合儒家的用兵之道的战略思想,在与勾践的交谈中尽显出来。

  勾践第一次向吴国宣战的时候,范蠡极力劝谏:“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

  《老子道德经》中有:“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道家认为天地是最能长久的,因为他们有谦虚的美德。

  儒家认为做事应该遵循天时地利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范蠡为了等待最好的战机他竟然让一代过往等了十年,这个时间对于一个亟待报仇挽回君面的越王勾践来说,是多么地漫长啊。

  在这十年里,他不但整天为了积蓄力量忍气吞声,而且在卧室挂一枚苦胆,每日舔一下,让自己不要忘却打了败仗的耻辱。

  勾践在这十年中很多次向范蠡发问打仗的时机,范蠡总是说:“强索者不详”“人事未至,天未应也。”“天地未形,其事未成。”“人事未尽也”这些理由第一次说,是真真实实的理由,说上三次以上就会被误以为借口。

  勾践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发怒了“妄其欺不谷也?”

  范蠡以他坚定的理论“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止住了勾践的怒火,也使战争熬到了最佳时机。

  

  二看破红尘的陶朱公形象

  司马迁根据《国语》范本,重塑了范蠡的形象,给功成身遂的范蠡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1、看破人性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写了一封信告诫大夫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这一段话不仅表现出范蠡有一双慧眼,能看出越王勾践的为人可以共患难,但不可以共享乐。它更加说明范蠡是个敢进勇退的大丈夫。

  事实证明,范蠡功成身退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范蠡走后不久,越王就摄于文种在国人面前的威严将文种刺死了。恐怕此时,文种才想明白可以立功但不可以鞠躬的道理。

  

  2、看破钱财和名利

  古语说:“钱财乃身外之物。”这句话恐怕很多人都会说,但很少人能做到。范蠡就做到了这一点。

  范蠡在离开越国之后到了奇国,他改名换姓为鸱夷子皮。经过一段时间苦身戮力的耕作,就置下了千万家产。齐国人听说他是个大贤人,就想立他为宰相。

  他却认为这是不祥的预兆,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详。”

  他就立刻辞去相位,散尽了他的钱财,移居到了定陶。如果他不认为钱财和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又怎么会走得那么洒脱呢?

  3、看破生死

  范蠡从齐国再次移居到定陶时,又一次更换了姓名,叫陶朱公。

  他在定陶县没有多长时间又积攒了很多财富,他在定陶经常周济贫苦百姓。

  范蠡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爱财吝啬,二儿子放荡不羁经常惹祸,三儿子出手大方却很贪玩。

  有一次他的二儿子不小心烦了杀人罪,按当地律法要受死刑。

  范蠡认为:“杀人而死,职也。”

  一般人听说儿子犯杀人罪都会痛心疾首,想方设法营救,而他却说他的儿子该死。可见,生死问题已经不能够影响到他。

  他的二儿子犯了杀人罪,需要千金解救时,他说小儿子去救能把儿子救出来,大儿子去救一定救不出来。因为小儿子从小就出手大方,花钱没概念。而大儿子喜欢斤斤计较,比较爱财。

  他明知道大儿子去了,二儿子就回不来,最后还是让大儿子去了。

  果然,大儿子带着小儿子的棺材回来了。

  这个时候,家人都痛哭流涕,而只有陶朱公一个人笑,还说:“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他的亲生儿子死了,居然还能笑出来,而且是在意料之内。如果陶朱公没有看破生死,又怎么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三《史记》与《国语》中范蠡形象不同的原因

  同是范蠡,在《史记》和《国语》中却有着不同的人物形象,这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

  1、时代思潮的影响

  《国语》产生在战国后期,正是百家学术思想争鸣的时代。

  当时正是战乱时期,法家学术思想盛行,所以作者在塑造范蠡这一人物形象时,不仅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计策,而且将儒家、道家的思想也融入其中。

  这样,范蠡不仅仅是一国的谋士,更是思想的集大成者和运用者。他的战争理论及用人观念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战神的化身。

  《史记》产生于西汉时期,当时的社会刚刚经过秦始皇暴政的摧残,百废待兴,所以黄老思想比较盛行。

  范蠡之所以在《史记》中能够看破人性、看破财权、看破生死,与当时的社会风尚有着莫大的关系。

  2、作者的意愿

  《国语》的作者至今颇有争论,但据现有典籍记载,作者都标注为左丘明。相传,左丘明双目失明后,将以前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

  本文猜测关于范蠡的传闻肯定也是残缺不全的,左丘明之所以这样写也与当时社会多隐士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许多隐士不愿出来做官。出来做官的名士也都想功遂身退。

  范蠡这一成功范例无疑是众多名士的仰望的典范。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可以说几乎是一个神。

  范蠡在《史记》中已经看破了红尘,迁徙三次都成名天下,把名、利、财、生命都视之如尘土。

  文中记载:“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

  司马迁本人作为史官,不但没有立功,没有成名,还因为一句劝谏获了宫刑。这对他来说,是多么难以承受啊。范蠡的神圣形象也是司马迁有心造就的。

  他在文中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

  司马迁想如果他的君王想勾践一样贤明,能虚怀纳谏,自已也一样可以扬名后世。






中国的古诗词,倒着念起来,居然也美哭了!


 来源:书画苑

  ID:ishuhuayuan

  你知道吗,中国的古诗词,倒着也能念!

  这种诗叫做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几篇经典的回文诗,一起来感受一下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1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词:

  《虞美人·寄怀素窗陈妹》

  作者:张芬

  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

  欲将愁怨赋诗歌,叠叠竹梧移影、月迟迟。

  楼高倚忘长别离,叶落寒阴结。

  冷风留得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张芬是清代的一位女作家,她写这首词来遥寄故友的思念。知道这首词最神奇的地方在哪里吗?

  试一试从最后一个字倒读,刚才的词就成了一首诗: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留。

  冷风结阴寒落叶,别离长望倚高楼。

  迟迟月影移梧竹,叠叠诗歌赋怨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这就是回文,正着读和倒着读都能读的通,而且都很有美感,中国古代的诗人们真是厉害啊!

  2

  接下来请大家继续欣赏几首回文诗。

  五绝回文:

  特点:全诗每句五字,原诗为五绝格式,然后可逆读成诗。

  《冬寒》作者:陆龟蒙

  静烟临碧树,残雪背晴楼。

  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

  倒着读:

  舟行对月寒,戍极侵天冷。

  楼晴背雪残,树碧临烟静。

  五律回文:

  特点:原诗为五律格式,每句五字,共八句,反读也可成诗。

  《泊雁》作者:王安石

  泊雁鸣深渚,收霞落晚川。

  柝随风敛阵,楼映月低弦。

  漠漠汀帆转,幽幽岸火燃。

  壑危通细路,沟曲绕平田。

  倒着读:

  田平绕曲沟,路细通危壑。

  燃火岸幽幽,转帆汀漠漠。

  弦低月映楼,阵敛风随柝。

  川晚落霞收,渚深鸣雁泊。

  

  七绝回文:

  《题织锦图》作者:苏轼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倒着读:

  空阁绣帘疏映雨,暮边城远雁随人。

  桐枯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七律回文:

  《牡丹》作者:张淮

  华浮月夜静飞神,妙出天工夺画真。

  斜叶趁风摇翅蝶,艳姿嫌酒病心人。

  霞翻丽质晴烘日,露浥微香暖涴尘。

  家世古称应独魏,花飘未尽占芳春。

  倒着读:

  春芳占尽未飘花,魏独应称古世家。

  尘涴暖香微浥露,日烘晴质丽翻霞。

  人心病酒嫌姿艳,蝶翅摇风趁叶斜。

  真画夺工天出妙,神飞静夜月浮华。

  

  3

  接下来这篇是通体回文,最奇妙的地方在于顺着读是丈夫思念妻子,倒着读是妻子思念丈夫。

  《两相思》作者:李禺

  枯眼遥望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着读: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望遥眼枯。

  最后这个就更厉害了,一首回文诗可以拆成四首!

  这是原诗:

  《四时山水诗》 作者:吴绛雪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原诗的每一句通过顺读、跳过三字顺读、倒读、跳过三字倒读,就可以分别拆成四句诗,分别描写春、夏、秋、冬的景色。

  《春景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景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景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景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拆开之后形成的四首诗,依然都是回文,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这些古诗词倒着也能念,有没有惊到你呢?

  PS:前段诗词大会超级火,大家也来留言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几句诗词吧。

backchina





那些美到极致的语言


1.梁实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2.海明威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3.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4.顾漫说:一个笑就击败了一辈子,一滴泪就还清了一个人。一人花开,一人花落,这些年从头到尾,无人问询。

5.毕淑敏说: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6.七堇年说:人生如路。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

7.徐志摩说: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8.徐志摩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9.朱德庸说:人生就像迷宫,我们用上半生找寻入口,用下半生找寻出口。

10.顾城说:我从没被谁知道,所以也没被谁忘记。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

11.村上春树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12.徐志摩说:如果真相是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13.村上春树说:如果我爱你,而你也正巧爱我。你头发乱了时候,我会笑笑地替你拨一拨,然后,手还留恋地在你发上多待几秒。但是,如果我爱你,而你不巧地不爱我。你头发乱了,我只会轻轻地告诉你,你头发乱了喔。这大概是最纯粹的爱情观,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如若错过,便护他安好。

14.海子说:生命中有很多东西,能忘掉的叫过去,忘不掉的叫记忆。一个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隐藏得太久,时间太久了,人就会变得沉默,那时候,有些往日的情怀,就找不回来了。或许,当一段不知疲倦的旅途结束,只有站在终点的人,才会感觉到累。其实我一直都明白,能一直和一人做伴,实属不易。

15.席慕容说:我们都是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

16.余秋雨说: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17.沈从文说: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18.独木舟说: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刺青爱人,大火不能熄灭,众水不能淹没。

19.张爱玲说: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

20.三毛说:如果我不喜欢,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喜欢,千万富翁也嫁。

21.庄毅说:原来,爱一个人,就是永远心疼她,永远不舍得责备她。看到她哭,自己的心就跟针扎一样;看到她笑,自己的就跟开了花儿一样。在爱情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软肋。

22.夏木说:你说你懂得生之微末,我便做了这壮大与你看。你说再热闹也最终离散,我便做了这一辈子与你看。

23.七堇年说:我的感情碰洒了,还剩一半。我把杯子扶起来,兑满,留给第二个人。他又碰洒了。我还是扶起,兑满,留给第三个人。感情是越来像一杯酒。感情是越来越淡,但是他们每个人,获得的都是我完整的,全部的,一杯酒。
backchina




庄子的“遊”与“道”

 

  庄子的“遊”与“道”

  文/王锺陵

  有两个概念是贯串《庄子》内七篇的:一是“遊”,二是“道”。前者可以说是《庄子》一书的代表性概念,后者则是《庄子》一书最根本的概念。辨明它们在内七篇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无疑对恰切、深入地理解“内篇”各篇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这两个贯串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正可以视为内七篇以至全本《庄子》整体性的一个标志。

  一

  “遊”字从第一篇的题目《逍遥遊》起,直贯串到《应帝王》篇“体尽无穷,而遊无朕”句。这是用“遊”字者;还有虽未用“遊”字却具有“遊”义者。本文综合两者来加以说明,当然是以前者为主。

  庄子虽坚持“遊”义,但其“遊”义在各篇中并不相同。古今庄学家迄今未曾明白的是,《逍遥遊》篇其实讲了两种逍遥遊。第一种是神人、圣人、至人那种“无待”的逍遥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遊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种逍遥遊,说的是顺万物之性,遊于变化之中,以达于辽阔自由的境界。其虽有顺物随化的前提,但由于前面所描写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所展现的是一幅极为辽阔的景象,因而给人以一种大自由境界的感受。第二种逍遥遊,是在植于“无何有之乡”的大树之下“逍遥乎寝卧”,而“不夭斤斧,物无害者”(《逍遥遊》),亦即以存身为目的的逍遥遊。

  《齐物论》那种万物浑然、物化一体、打破彼我是非的玄思,自然也是一种遊,并且就其范围之无所不包——“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而言,比之《逍遥遊》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境界,还更为广大。因为这是一个合极高、极大、极久而为一,不加分察的境界。

  《养生主》将《逍遥遊》中海阔天空的、“广莫之野”的遊,转变为现实的人间之遊——以“无厚入有间”,“因其固然”而遊。

  《人间世》中的“乘物以遊心”,又是这种人间之遊的变形——从不乏踌躇满志,到充满一种危苦的情调;从虽然是钻空子却有其自主性的“遊”,变而为顺应外物来变化其思想;从遊而不仅不折刃,十九年之久还若新发于硎,到以无用为大用。以无用为用的遊虽然也可以说是《逍遥遊》中大樽“浮乎江湖”的具体化,却又没有了那样一种自信的口吻。《逍遥遊》写世外,《人间世》写世内,入世之文自必深述其艰难也。

  《人间世》“叶公子高将使于齐”寓言中“乘物以遊心”一语,显然源自《逍遥遊》所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遊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句,只是在一个艰危的环境中,已然消泯了旷望的气象与自信的气度。不过,“遊心”这一概念的形成还是有价值的。《德充符》的“遊心乎德之和”,《应帝王》的“遊心于淡”,《骈拇》篇的“遊心于坚白同异之间”,《田子方》篇的“遊心于物之初”,《则阳》篇的“遊心于无穷”,均源于此。而《外物》篇中的“心有天遊”显然也是“遊心”概念的升华。

  因而,到《德充符》中,残丑者之遊就成了一种内遊:“遊心乎德之和”,“遊于形骸之内”,以一种自我麻醉式的“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德充符》)来消解遭受伤残的人生不幸。

  于是,只有靠精神力量来取得生存的平等性与超越性,庄子乃倡大内心,高置内德,复以“圣人有所遊”(《德充符》)一语,腾踔而上,拓展开一片阔大的视野。这样,残丑者之“遊”,乃与世俗之滞明显对立,它表示一种超脱之行和一种高远的思维取向,因而成为一种独特的、不同于世俗的思维和行事的方式。

  这样,在《德充符》篇申徒嘉、无趾这两个寓言中,不仅兀者申徒嘉取得了与执政子产的平等地位,而且兀者无趾还取得了对鄙薄批评他“不谨”“犯患”的孔子的超越性。“闉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的寓言,进一步表述了全人为丑,而丑人为美的观念。庄子将残丑视之为德充之符,更是有意地逆向于世俗之见,以高扬残丑者的生存价值。此非“遊”之思,无以致之也。

  由此可以看出,《德充符》中的“遊”,虽然有着阿Q式的存在遗忘与存在遮蔽,却也在给残丑者以自尊的同时,体现了审美的多元性与灵动性,展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九方皋相马,不辨骊黄,脱略外形,直取神理。因为有了此种思维方式,才能有“知为孽,约为膠,德为接,工为商”(《德充符》)这种对于文明发展弊病的反思,并进而认定了人的本真的存在:“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德充符》)至此,“内篇”之“遊”站上了一个理论的高度,重又具有了一种高瞻的气象。

  出于《人间世》“乘物以遊心”的顺世与《德充符》“圣人有所遊”的超世,《大宗师》中便有了“遊方之内者”与“遊方之外者”的区隔。超世的极致便是对于生命存在的解脱性的领会——“圣人将遊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大宗师》),这一领会的内涵为:从忧生患死这种戚戚于个体生命之存亡的人生状态,上升到对于万化周流之博大性的领悟。这是拘孪之人生的解脱,是人生境界的飞跃。而人生境界总是导引着一个人的具体的人生状态。

  于是,孟子反、子琴张之治丧,乃能“临尸而歌,颜色不变”(《大宗师》),并以“是恶知礼意”(《大宗师》)回答子贡的责备,而孔子则称赞两人为“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遊乎天地之一气”(《大宗师》)者。以造物为偶,自然明白万化通同为一的道理,从而能够摆脱世俗之礼。

  “以善处丧盖鲁国”(《大宗师》)的孟孙才,治丧“有骇形而无损心” (《大宗师》),存处丧之名而无其实,此亦有“遊”意也。

  庄子的高世之“遊”,向着政治领域的延伸,便是《应帝王》篇中所说:“遊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立乎不测,而遊于无有者也”。这两句话是说,置身于淡漠的境界,顺着事物自然的本性,而不要以个人的私意来教化社会。不固守于一时、一己之见,而能与物推移。

  从个体之顺物,到要求治世者之与物推移,其中的逻辑是一致的,然而,“遊”的含义却变而为虚化统治者之统治,故谓“体尽无穷,而遊无朕”(《应帝王》)。这句话是说,明王之治,天下万物尽为包容;因其任物,而无有治理之迹象。此无为而治之“遊”也。唯虚化统治者之统治,弱者方能有其逍遥,即依其本性而生活,亦即《德充符》篇所说的“独成其天”者也。

  由此《应帝王》中的“遊”,乃与《逍遥遊》中的“遊”相贯通了。

  二

  “道”的概念,在《庄子》中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其含义也多变,但是众多的庄学家们似不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在对《庄子》的注释与研究中,便形成了不加区别、不管语境、乱加套用地以一个“道”的概念——并且,他们之谓“道”的概念又仅仅限于本体的意义——去解释众多理论问题的现象。

  “道”字在《逍遥遊》篇中不存在,《齐物论》中方始使用这个概念,并且,主要集中在其第二段中。《庄子》第一次出现“道”字,是在《齐物论》篇的“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这四个设问句以及紧跟着的答语“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中。这里的“道”字的含义,应从其答语“道隐于小成”句中索解。“小成”者,成之小者,与大成相对;成,有成形、成功二义。因此,这一“道”字乃表示未有成形、未有成功的整体,亦即大成是也。在这一节的上文,庄子说到“鷇音”,鷇音因其没有具体内容,从而也就无所谓小成、真伪、是非。因此,所谓大成者,乃无具体规定性的整体。这个“道”字是成亏之论的根由。小成者,道之亏也,故谓之“隐”。成形、成功,皆有其具体性;有了某种具体性,那大成之“道”就不存在了。

  《齐物论》第二处出现“道”字,是在“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句中。彼此不成对待即是道的枢纽,枢纽者,关键是也。这是说,彼此不成对待,是破除彼此更相是非与是非之间纠缠不休的关键。道枢,即下文之“两行”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道”字,其含义是一种对待与处理事物的态度。

  《齐物论》第三处出现“道”字的句子为:“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前半句是说,路是走出来的,这是用的“道”字的常用义,它并非一个哲学概念。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句,是《齐物论》篇第四处出现“道”字的所在。这里的“道”字,说的是事物的统一性。

  《齐物论》篇第五处出现“道”字的句子是:“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句谓浑然不觉,此谓之道也,这是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此句是与紧接着的下文“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是相对的。劳神明为一,则非浑然不觉,联系下文朝三暮四的寓言,则此劳神明之意乃指颠倒名物之为用也。因此,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即是不去劳神明、辨名物,以炫其一曲之明。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此句是《齐物论》出现“道”字的第六处。此句也是第二段中最后一处出现“道”字的句子。此句将“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句的意思给显豁地表现了出来。“夫言非吹也”一节虽“道”“言”并论,却偏重在“言”上。这是针对其时物论繁兴的局面而产生的侧重。物论繁兴呈示了一个分裂而混乱的世界。故庄子此处要强调世界的整体性与浑一性,强调当彼此各自彰显其所是所非时,浑一的道就愈益亏损了。一方面浑一的道在亏损,另一方面障蔽也就形成了。

  除了作道路讲的“道”外,“道”在《齐物论》第二段中共三个含义:世界的整体性与浑一性;事物的统一性;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总括而言,《齐物论》第二段之谓“道”,乃是一种认识论意义的“道”,而非本源性意义的“道”,亦即不是一种脱离了人的认识和存在的形而上的“道”,将这两种“道”区别出来,对于把握《庄子》的“道”论是十分重要的。认识世界本是统一的,从而采取止小明、无偏倚、不对立的行事方式,此即本段之谓“道”的含义也。

  《齐物论》第三段中“夫道未始有封”一节为外篇之羼入,除这一节外,在第三段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所说“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遊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这两句话中,有两个“道”字。“不缘道”,不行道之谓也,儒墨以行道为己任。此“道”字显然意指某种学说与主张。“妙道之行”之“道”,乃指一种行事方式或曰理想人格。

  要之,“道”在《齐物论》中,除了作为“道路”的基本义项外,还有五种不同的含义,而其核心含义则是成亏之论所由产生的世界的整体性与浑一性,以及事物的统一性。整个“内篇”中,“道”的含义,以《齐物论》篇最为丰富,亦最具哲学性。

  《养生主》中只有一处用到“道”字。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进乎技的“道”,从表层说,明白技中之道,即是对于运用此技的方法或曰规律有了认识,它是对于技的抽象和提高,此进乎技也;从深层说,它是指的养生之理,亦即处世之理。


 


上兩條同類新聞:
  • 顧聖嬰/國民黨「起義」投共後/高岗自杀绝密内幕/杂谈人民的名义/聪明人才会蠢
  • 油画第一村/一个人可以同时走两条路/佛教与虚无主义/300多万知识分子是怎么变成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