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論说文集》培根:伟人、野心家,还是無恥小人?
發佈時間: 5/2/2017 1:42:38 PM 被閲覽數: 55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培根:伟人、野心家,还是無恥小人?


由 毒藥APP 發表于 文化


他在這起伏升沈的宦海裏,凭他的敏銳的觀察和强健的腦力,写出具有像《論说文》那樣的內容和風格的文章,是很可理解的。但是論说文只是培根著作的一小部分。我們接觸到他的其他主要著作的时候,得到的突出的印象是他立志闳伟,掌握的知识汪洋浩瀚,思想周密而銳利。他的著作包括哲學、曆史、法律、文學各方面。他立意要重新考察和研究自然,創建新哲學,来代替舊的、统治了整個中世紀的亚裏士多德的哲學。……




弗兰西斯·培根


Nam et ipsa scientia potestas est.(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宗教沈思录》


我們也許讀過培根的短小精悍的論说文(Essays),覺得他是個熟谙世故、饶有识見的哲人和政治家,又是個文筆簡练、思路缜密的散文家。他第一次出版的《論说文集》只有十篇,那时他已經36 歲,後来又陆續增加,並對最初的十篇作了修改。到第三版,即最後一次出版是在他死前一年,足見他一生對于政治、人情、處事、經營、修身這些问題一直很注意,這和他的身世和志趣是密切相關的。


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 的父親尼古拉• 培根爵士(Sir Nicholas Bacon)在亨利八世朝廷做過官,瑪麗女王在位时(1553—1558),因爲他信新教,丟了官,伊利莎白一世时,任掌玺大臣。培根18 歲时,父親去世,這时他已經從劍桥大學畢业,在倫敦學法律。他是次子,没有繼承權,必須自己谋生(他經常債務纏身),從头做起。可能是經他的姨夫、伊利莎白的財務大臣老勃利勳爵(Lord Burgley)的活動,他在1584 年当上了下議院議员,此後勃利也許因爲他的清教徒傾向,盡管他一再請求,就不再提拔他了。但他從小就生活在大官僚群裏,耳濡目染,熱中功名利禄。在官場,他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以至背叛朋友,忘恩負義。但是终伊利莎白一朝,他未得重用,只有一次,在審判女王寵臣埃塞克斯伯爵叛國案时,他被破格准許參加審判。在審判過程中,培根出了大力,把他過去的恩主定了罪。在蘇格兰的詹姆斯六世即位爲英格兰王(稱詹姆斯一世)後,培根又是曲意奉承,终于做了檢察長、掌玺大臣,1621 年晉封子爵,一直做到官這個最高官階,這时他57 歲。三年後他被控受賄,自己也承認贪汙失职,從此罷了官。後人對他這些表現都是不齒的。十八世紀詩人蒲伯罵他“你若愛才,培根才華照人,他是人類中最有智慧、最光輝、最卑鄙的一個”。十九世紀麥考利(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論培根的文章也發揮了蒲伯這一判斷。



培根著作中的插图


奇怪的是像培根這樣一個人,一方面積極鑽營,看風使舵,一心想做大官,而且终于做了大官,一方面又熱心從事學術和科學研究,而且成爲一個劃时代的哲學家;一方面是趨炎附势的政客(所谓time-server),一方面又是真理的追求者(所谓truth seeker),豈不矛盾?


培根自己認爲他的真正志趣在學術。早在1592 年他31 歲初入仕途时,就曾写信給他的姨夫勃利勳爵说:“坦白地说,我在官場的志趣是有限的,而在哲理方面的志趣却汪洋無際,我把一切知识都納入我的領域。”他写信的目的是要求勃利资助他做學術研究。但实際上他是很熱心做官的,直到因贪汙罷官才不得已而下台。熱心仕宦和熱心科學只在时間上有矛盾,這反映在他的巨著一直停留在未完成的状態上。但從思想上说没有什么矛盾。




他從事政治活動,這裏面当然有個人野心。他一直口口聲聲说要爲女王以及後来的詹姆斯一世效勞,這裏有個人野心的成分,但不可否認也有爲“國”效勞的成分,或者说“愛國”的成分,就是他所说的爲了“不列顛的伟大”。有了權力、地位就可以爲國效勞,而且不止于爲國效勞,还可以爲全人類效勞,作出贡獻。這種“雄心壮志”完全符合资産階级上升时期的精神状態。


權力地位象征力量,“知识就是力量”,两者是達到同一目的的不同手段。有了權力,可以统治人類社會,有了科學知识可以置大自然于人的统治之下(Regnum hominis),利用自然,繁殖財富,而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但是“我們現在掌握的知识連教我們去希求什么都不夠”這是典型的文藝复兴时期的、一心“向上”的“巨人”的精神状態。他的論道德修養的論说文也好,他的政治活動也好,他的哲學著作也好,並不存在什么矛盾,而是统一在對力量的追求上,也统一在注重实際上。


培根写過一部《隨筆》或《散記》(Commentarius Solutus,1608)這是他用一周时間,把他一生中的追求和实踐,就記憶所及,信筆写下的紀录。例如,他記下爲了某件可能發生的事,他是如何作了長期准備的;他又如何不避困難完成眼前某項任務,並表示准備做更困難的工作;他还觀察自我,糾正自己的過失或不足,如改進自己说话时的聲音和姿势;他健康不佳,記下如何保持個人健康,觀察身上出現的大小症候。 他还記下他的收入、支出和債務,如何管理和處理自己的土地和珠寶,以及新建一些花园的設想等等。在這些日常瑣事的紀录中,突出的两個想法却是要改造哲學和实現“不列顛的伟大”。




不論勤奮、堅毅、自我剖析、關心個人健康和財産也好,或者愛國和改造哲學也好,都貫串着一種科學的和重实際的精神。爲了实際,可以不顧一般的所谓道德,不擇手段。這是典型的文藝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這種精神在培根出生前30年就已經由馬基維裏理論化了。馬基維裏说:“有些事,表面看很符合道德,实行起来却使君主毀滅;有些事,表面看来不道德,却能使他得到安全和繁榮。”



 


图書簡介



《十七世紀英國文學》,楊周翰著,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4


《十七世紀英國文學》是楊周翰先生從廣闊的視野和全新的角度研究17世紀英國文學的一部力著,把17世紀的英國文學放在曆史的背景下考察,以一些雖然影響深远但却少人问津的作家爲切入點,揭示了17世紀英國文學的風尚和思潮,發掘出17世紀英國文學在思想史和文學史上的獨特意義。它從一個全新的角度重写了英國十七世紀文學的曆史,楊周翰先生並非囿于經典文學,而是把一些不爲以往的文學史家所關注的文類和文化現象,例如悼亡詩等,納入自己研究的范圍,並從中國學者的獨特視角出發比較研究了中國古代的悼亡詩,從而得出了一些全新的結論。


作者簡介



楊周翰(1915—1989),中國莎士比亚研究的拓荒者,当代中國比較文學奠基人,學貫中西的比較文學和西方文學研究大師,西方古典文學、英美文學翻譯家。先後执教西南聯大、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曆任北京大學教授、英國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社科院外文所學術委员會副主任,同时他也是中國莎士比亚研究會第一屆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一屆會長,國際比較文學協會第十一屆副會長。主編有《世界文學》《外國文學》《中國比較文學》等多種核心刊物。主要著作有《十七世紀英國文學》《攻玉集》《镜子與七巧板:比較文學論叢》等;並譯有《埃涅阿斯紀》《變形記》《詩藝》《蓝登傳》《亨利八世》等作品。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sg/culture/6kkknm.html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嘉莉·詹金斯和她的新书《爱是什么,爱可能是什么》
  • 这5本心理学经典,让你不再逃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