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苏智良主编教科书事件/忆78年高考/李龙牧叶春华教授
發佈時間: 7/20/2017 11:54:25 PM 被閲覽數: 42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苏智良个人作品

近年主要著作有:《中国毒品史》、《慰安妇研究》、《日军性奴隶》、《海上枭雄——黄金荣与上海社会》、《禁毒全书》(主编)、《中国简史》(主编)、《罪孽滔天——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主编)、《日本历史教科书风波真相》、《血泪慰安妇》(原著者)、《当代人类社会问题》(主编)、《日本历史教科书评析》(副主编)、《近代上海黑社会》(合作)、《上海日军慰安所实录》(合作)、《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合作)、《去大后方——中国抗战内迁纪实》(合作)、《追索——朴永心与她的姐妹们》、《日本对海南的侵略及其暴行》(合作)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所研究的毒品史、“慰安妇”问题等前沿课题,被国内外媒体大量报道,主要有:新华社、《半月谈》、央视《东方之子》、《东方时空》和《新闻调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中国新闻社报道》、路透社、共同社、法新社、中央社、韩国联合通讯社、TBS、BBC等。

苏智良慰安妇研究

专攻上海近代史、毒品史、黑社会史的苏智良,为了开启慰安妇这一段被抹去的历史真相,十几年里他遍阅相关日伪档案、日军老兵回忆、战时报刊等资料;为了采集证人证言、搜集资料,他从东瀛到上海,从白山黑水到黄土高原,从冰封北国到炎炎海南,几乎跑遍大半个中国;他登上东京、海牙、华盛顿、多伦多等城市的讲坛,追究日本政府的战争责任,呼吁资助曾被迫做慰安妇的老人;他不辞劳苦,每年专赴日本参加法律诉讼,为受害老人索求赔偿;他写成我国第一部全方位探讨中国妇女受辱史的专著——《慰安妇研究》。被誉为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第一人。苏智良觉得,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历史的真相。 苏智良受聘南京利济巷纪念馆馆长:中国该有慰安妇主题纪念馆[5] 

苏智良主编教科书事件

编辑
竞标得到上海“二期课改”教材编写项目
曾主编上海版(沪版)高中历史教科书,2001年末,以苏智良为首的历史组竞标得到上海“二期课改”教材编写项目。该教材在2003年开始在上海近百所中学试用。2006年9月1日,《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周看(Joe Kahn)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评论新教科书中毛泽东领导革命、阶级斗争的内容相对减少,摩根银行、比尔·盖茨、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内容进入教科书。政治英雄让位给了经济英雄。该文被广泛转载。
被严厉批评,被迫辞职
2006年10月,部分北京学者开始批评沪版历史教科书,甚至不惜上书中央,认为此书在“淡化意识形态”、 “在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学术方向上都存在严重错误”。2007年5月,上海市教委决定2007年9月入学的高一新生必须使用一套新的历史教科书。除苏智良外,原来的编写组成员均未能获批进入新的编写组,在这种情况下苏智良辞去高中历史教材主编职务。苏智良主编的历史教科书,很有可能是新中国教育史上最短命的教科书。
余秋雨等人力挺
与网民激动的反对意见不同,学界普遍对新版教科书表示欢迎。对于上海教科书引发的风波,余秋雨在一个公开场合演讲时批评教育部道:“在这个文化乱糟糟的时代,我们缺乏一种鲜明的文化态度和文化选择,这样就很难有明确的文化形象。不能为了求稳就不敢表达自己的态度。就像前段日子上海改了历史教科书,是个很大的进步。可是面对一些质疑声,我们为什么不大声亮出我们的观点呢?”
教育部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北京师大朱汉国也觉得将教科书问题“拔到政治点上来讲,跟意识形态扯上边,根本没有必要”。
朱学勤也认为用文明史来代替阶级斗争史,用社会生活的变化来代替王朝体系的演变,用文明来代替暴力,用千百万普通人生活的演变代替少数帝王将相的历史,这是非常大的进步。他还表示 那种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的气氛,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和教条式的背诵法,所以他认为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比较大的突破。
著名学者、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指出:上海推出新版高中历史教材曾引起争议,我认为上海的教材尽管有缺点,但它是一个很可贵的探索。当时的美国媒体称“用盖茨替代毛泽东”等报道是片面的,这个片面的报道被一些人作为理由,给上海方面施加压力,甚至扣上反动、颠覆等帽子,虽然没有强令禁止,但最后这一版教科书还是停用了。这是很可惜的。上海版教材的可贵之处就是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历史,基本观点还是有进步的,没有把历史仅仅看成是政治或阶级斗争,另外,编排的文字也不错,应该说更受学生的欢迎。有人用“教材编辑的时间太仓促”作为停用理由,这个很可笑。大家要的是结果,如果不完善可以继续修订,编两三个月和编一个月又有神马关系呢?反过来看,我们有些编写得更仓促的读物都在用,这又作何解释?
苏智良教授主编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仍在上海市范围内使用。





高考故事|苏智良教授忆78年高考:

考完吃了碗美味的粉蒸肉


2017-06-08  来源: 澎湃新闻网(上海)
       

(原标题:高考故事|苏智良教授忆78年高考:考完吃了碗美味的粉蒸肉)

2006年苏智良重返插队的婺源县秋口公社黄源村,在知青宿舍前与老支书李灶焰合影 本文图均来源文汇
【导读】“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两座丰碑,一座是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抗战内迁的大学教育,一座是恢复高考的77、78级大学生。”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老系主任王斯德教授曾这样说过。恢复高考40年了,今天是高考第一天,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苏智良教授讲述了他参加1978年高考的往事。
1978年7月,我是在插队落户的江西省婺源县参加高考的。那里,现在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但在饥饿和贫困的年代,与其他农村别无二致。
江西婺源
对我和许多希望进入大学的知青而言,渴求学习知识,提升自己,进而为社会做些贡献。而在当时的农村,几乎无书可读,我们读得最多的,除了《毛泽东选集》、鲁迅的著作,便是《朝霞》和《学习与批判》杂志。高考的准备,只有上海亲戚寄来的几册油印的复习资料,数月之间,白天干农活,晚上就着油灯看历史、地理、政治、数学资料,这些复习资料后来几乎翻烂,可以背诵了。
《朝霞》(左)和《学习与批判》(右)
从我所在的秋口公社到县城,足足有50公里地。记得当时先搭了一程拖拉机赶到公社,然后再坐长途汽车赶到县城参加高考。考试结束后,自己犒劳自己进了一个小饭店,吃了一碗美味的粉蒸肉,记得价格是4角5分,那可是插队5年中难得的、奢侈的享受了。
今天看来有些荒唐的是,当年我高考的志愿是这样填写的:第一志愿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志愿复旦大学,第三志愿北京大学。这种违反常识、常理的倒填志愿的初衷,就是想确保能进入大学。后来如愿进入了华东师大历史系。
令人遗憾的是,1978年的春天,在海量的知识青年、尤其是“老三届”中,不少人思想还没有转弯,他们还坚持着“改天换地”的理想,而没有报名参加高考。78级可以说是共和国高教史上大学生年龄最大的一届学生,像我们班级,1946年出生的老大哥就有好几位,有的大学生父亲和小学生儿子一起欢度寒暑假。由于没有赶上高考,不少老知青后来在1979年的返城风中回沪,顶替老迈的父母进入工厂。其中有不少人后来又下岗、提前退休,人生极其坎坷。其实,他们之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是非常优秀、完全可以考上大学的。
回到上海,进入中山西路华东师大后不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华东师范大学中山西路校区
记得2012年在我们本科毕业30年庆典上,历史系老系主任王斯德教授讲过一段精辟的话语,他说:“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两座丰碑,一座是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抗战内迁的大学教育,一座是恢复高考的77、78级大学生。”
是的,在日本侵略中国的生死存亡之际,中国东部的百所大学千里迢迢,奔赴西部。有的大学在日军的轰炸下,损失惨重,但仍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办学,培养出李政道、杨振宁等一代杰出的人才。而在文革十年浩劫后,百废待兴,各行业急缺人才之际,77、78包括79级,填补了这一空白。他们富有底层社会生活的宝贵体验和现代专业知识,从而为中国延续至今的改革开放时代,注入新的活力,至今仍活跃在高教、卫生、司法、工商、行政等领域,施展才华,贡献人生,他们是中国近40年改革开放事业的主力军之一。此不仅是吾辈之幸,实乃中国之幸也。 
(原题为《苏智良:1978年在最美的乡村,我搭拖拉机、坐长途车参加高考》)

(原标题:高考故事|苏智良教授忆78年高考:考完吃了碗美味的粉蒸肉)



李龙牧

 

李龙牧(1918~1996),男,笔名龙漠、农慕之,北京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复旦大学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教授,复旦大学新闻系原副主任,上海市编辑学会原副会长。


李龙牧(1918~1996),笔名龙漠、农慕之,北京市人。

民国26年(1937年)12月在武昌省立高级中学求学。
民国27年(1938年)起在武汉江西前线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
民国31年(1942年)12月起,先后任湖南衡阳《大刚报》、《力报》编辑、编辑主任,昆明《云南日报》编辑,汉口《大刚报》主笔。
民国35年(1946年)5月到上海参加筹备出版《新华日报》、《群众》杂志工作。
民国35年(1946年)7月担任上海《文汇报》、《文萃》杂志编辑。
民国36年(1947年)7月起在长沙担任《新潮日报》、《湖南日报》、《晚晚报》、《实践晚报》主笔。
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1950年1月任长沙《大众晚报》总主笔。
1950年1月~1954年11月,历任新闻总署研究室秘书、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室编辑、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
1954年11月~1957年11月为中共中央党校新闻班讲师。
1957年12月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工作,初任教员,后评为副教授。
李龙牧(中)和舒宗侨(右)、余家宏(左)李龙牧(中)和舒宗侨(右)、余家宏(左)
1961年9月,复旦大学首次招收新闻学研究生,由李龙牧副教授任导师。
1961年12月~1966年6月期间,任复旦大学新闻系副主任。
1963年2月,由李龙牧等主持制订《新闻系教学和科研工作规划要点》。
1963年10月~1966年9月借调去北京工作。
1978年8月~1980年11月再次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副主任,(期间1978年8月~1979年9月主持系务)。
1981年4月~1986年1月任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曾任上海市编辑学会副会长。1985年晋升为教授。
1995年4月获邹韬奋园丁奖特等奖。[2-3] 

李龙牧个人作品

编辑
主要著作有《共产主义在实践中》、《五四时期思想史论》多部,其中《中国新闻事业史稿》一书,获得1979~1985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奖。[2] 
李龙牧《中国新闻事业史稿》李龙牧《中国新闻事业史稿》





.复旦大学教授/叶春华 


 

  叶春华,男,1929年5月出生,浙江 黄岩人。教授。1955年毕业于上海 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副主任、新闻学院新闻系系主任等职。政府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主要贡献:80年代以来曾5次受聘担任全国好新闻评委会、中国新闻评委会的复谰委员和定评委员;60多次担任上海市、 浦东新区和浙江省等各类好新闻评委人才复评委员、定评委员与专家组负责人;并先后受聘担任《上海广播电视文科月刊》、《上海食品信息报》、《上海工业经济报》、《上海家庭报》、《消费报》、《东方航空报》和甘肃兰州《晚报研究》杂志的顾问。从教40余年来,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报纸编辑》、《新闻写作》、《新闻业力基础》、《报纸研究基础》和《新闻分析原理与应用》等。其中,《新闻分析原理应用》课是新闻业务的提高课,属国内首创,开讲10年来,受到学生和新闻工作进的广泛欢迎和好评。1986年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乾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1996年获中国新闻教育学会颁发的韬奋园丁二等奖。主要著作有《新闻写作》、《报纸编辑》、《新闻学基础》,(主编之一)、《新闻业力基础》(合著)和《新闻采写编评》(合著)。大型论文有《揭批“四人帮”控制时期〈人民日报〉的反动编排》、《人民日报》1978年3月31日。 《新闻分析原理与应用》一书,正在整理撰写中。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中央党校副校长总结出中国官场三大定律 实在太精辟了
  • 北京大学沦为被打的落水狗/自由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