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從這些頂尖學者的自信看習近平政府的自信
發佈時間: 7/26/2017 1:31:00 PM 被閲覽數: 197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未普評論】從這些“頂尖學者”的自信看習近平政府的自信(上)



【未普評論】從這些“頂尖學者”的自信看習近平政府的自信(上)

【未普評論】從這些“頂尖學者”的自信看習近平政府的自信(上)




6月20日,幾名中國學者與美國傳統基金會學者在華盛頓對話,題目是《中國在世界的新興地位和美中關系》。中國知名網站轉載了會議參與者、複旦大學教授陳平寫的文章,標題爲“華盛頓:中國頂尖學者自信對話美國鷹派智庫”。這些“頂尖學者”對當今世界格局和美中關系的一些看法很有意思,可能在相當程度上代表了習近平政府的看法。


傳統基金會是美國著名的保守派智庫,它的始終如一的保守主義主張,爲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所欣賞所采納。此時舉行兩國學者對話,對了解特朗普當政下彼此之間的分歧很有意義。參與“6.20”對話的美方學者有傳統基金會總裁Edwin Feulner(富爾納)等。中國學者有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中心主任林毅夫、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中心首席顧問于品海、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賈慶國,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陳平,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創建人孫哲等。


陳平稱,中方代表都是民間學者,只代表個人的觀點,不代表政府部門。這個說法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若從立場、主張和政策影響力等方面來看,他們中的一些學者與政府過從甚密。譬如,林毅夫的很多觀點就與官方相互呼應,或與中國官方政策一致,比如國企改革、宏觀調控等。正因爲如此,林毅夫也許可稱做沒有官方頭銜的“官方經濟學家”。此外,清華大學教授孫哲,乃上海曙光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當然,問題不在于這些“頂尖學者”是否有官方頭銜,是否拿政府津貼,而在于他們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習近平政府的看法。傳統基金會之所以對這些學者感興趣,肯定也是對他們的政府背景及其對政府的影響力感興趣。


從陳平的文章及文中涉及到的衆學者的觀點看,筆者以爲,這次與傳統基金會的對話,一方面展示了這些中國學者的自信,另一方面又進一步增加了他們的自信。這種自信一方面反映了習近平政府的自信,同時也進一步增加了習近平政府的自信。


這些自信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學者們認爲,美國已經失去國際話語權的領導地位,中國已經取而代之。比如,美國主導的全球化如今已經轉變爲中國主導的全球化,國際秩序的話語權從美歐中改爲中美歐,美國關注的議題不再是自由化和人權,而是中國特色的全球化是否會挑戰或取代美國的領導地位,美中關系的走向是競爭還是合作。這種國際格局和國際秩序的演變對中國有利,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在中國發展和中美關系方面出現的最重要的分水嶺。


他們還認爲,中國發展模式挑戰並改變了經濟學的思維範式,並否定了西方新自由主義的“制度趨同論”和西方中心論的“普世價值”。陳文說,中國的分區試驗也比西方的議會制度更有效地解決技術換代過程中,廢除舊規建立新規的社會轉型。這就改變了經濟學的思維範式,如熊彼特的“創造性毀滅”,哈耶克的“自發秩序”等,而中國提出的“經濟複雜性”,則否定“制度趨同論”和“普世價值”。


還有,他們認爲,美國精英處于普遍的焦慮之中,而中國精英則顯得普遍樂觀,這進一步增加了他們的自信。在這次對話中,中國學者以自信樂觀的姿態全面質疑西方的基本理論,而美方學者根本提不出新的理論來解釋世界格局的劇變。陳文因此而建議,如果美中雙方接受多元演化的世界觀,就不難理解當代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找到包容而非排他性的思路,解決中美與世界面臨的問題。


下一節將以筆者分析爲主。


(文章僅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立場和觀點) 自由亞洲電台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薛理禹:为什么明代的覆灭不可避免/中國留學生攜女友在麥當勞用餐 遭白人老太太惡語相向
  • 哈佛骇人发现:小孩做不做家务对今后的人生影响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