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五月花公約/让人窒息的习近平时代总会过去/中国自贱外交要不得
發佈時間: 11/19/2017 10:19:49 PM 被閲覽數: 20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张三一言   從五月花公約看民主產生條件 2017-11-13


從五月花公約看民主產生條件

張三一言

[一] 五月花的基本事實。
五月花的成員原本已經移民荷蘭的英法愛各國底曾貧民,共102人;其領袖是威廉·布拉德福德(William Bradford)和威廉·布魯斯特(William Brewster);
五月花時間在1620年9月6日開航,同年11月11日在北美洲鱈魚角附近靠岸(66天);
他們到美洲的目的是弗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改變貧窮命運;
他們的宗教信是基督教(“分離教派”Pilgrim)虔誠徒;
他們的思想原則是政治上是忠顺臣民,效忠君愛國,效忠詹姆斯國王陛下。

[二] 五用花的歐洲人到美洲建立民主美國與信上帝忠皇帝無關
五月花的基本事實和他們思想行為,我們看不到宗教對美國人建有因果關係。
有人提出的理由是,因為先有信基督教的歐洲人到美洲,之後才有建立民主美國。
但是,這不足以證明基督教是建立民主美國之因。因為人們也可以說:因為先有食牛扒的歐洲人到美洲,之後才有建立民主美國。難道食牛扒也成為建立美國之因?
如果信基督教的歐洲人到美國建立基督教皇國,起碼立法規定基督教是美國國教,才可以說基督教建立民主美國。事實並非如此。
移民美洲的歐人建立民主美國與信宗教無關,與忠皇帝也無關。移民者建立的是自由民主博愛(人權)的美國本身就完全否定了忠君的觀點。
建立民主美國與信基督教、忠詹姆斯國王無關、不是因果關係,那麼,是甚麼原因令到美國建立民主國而不是皇國?

[三] 五用花102移民者的政治現實是建立民主美國的原因
因為102人中雖然有領袖,但是沒有特權領袖,所以,需要訂立大家願意遵守的公約以達目的。在大家的權利權力責任相等條件下,需要用平等原則維繫團結協同行動,於是,出現“公約面前人人平等”的《五月花號公約》。
因為平等,沒有特權,所以,在法律面,人人必須守法;客觀上是置法律於人之上、法管人;是法治之原。
而平等原則需要民主程序才能實現。五月花公約主導建立平等的美國,實察上也是民主主導下建立民主的美國;所以美利堅合眾國是民主之國。
當時移民美洲本身沒有多少利益,更沒有特權;他們只是正在爭取利益,也就是責任多於利益、責任重於利益。
平等地民主地由大家負擔責任,總比把重責自攬上身明智。要求大家共同分擔責任,唯有民主程序能實現這一任務,這一現實促使這些移民傾向民主,必須民主。這是建立民主美國根本原因。
可以這樣說:這個《五月花號公約》的平等思想和當時的政治現實,促使歐洲移民建立民主的美利堅合眾國。

[四] 五月花102移民者思想有助建立民主美國
五月花號往美時在1620年,早前168年的法國大革命時始於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精神,把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的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仍然激勵移民美國的歐洲人。美國人的這種精神可以從幾個重要文件中查證。
美國獨立宣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美利堅合眾國入籍宣誓效忠:我謹宣誓效忠美利堅合眾國國旗及效忠所代表之共和國,上帝之下,未可分裂之國度,自由平等全民皆享。
星条旗 (美国国歌):星条旗却将要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土,勇士的家乡。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簡稱:第一修正案):禁止美國國會制訂任何法律以確立國教;妨礙宗教信仰自由;剝奪言論自由;侵犯新聞自由與集會自由;干擾或禁止向政府請願的權利。該修正案於1791年12月15日獲得通過,是美國權利法案中的一部分,使美國成為首個在憲法中明文不設國教,並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國家。
移民美洲的歐洲人把自由民主平等博愛思想、精神付諸於建立民主美國。
可見,移美歐人不是用基督教建立民主美國,而是用自由民主平等博愛思想、精神建立民主美國。

[五] 小結
平等是民主之源、民主之原。
只有在力量均等的人、人群、團體、政黨,而且,這些力量不圖消滅對方建立自己獨大實力,同時還要有共同目標;在這樣條件下,才或許能建立民主制度。當時的美洲移民正好具體這些條件,也碰上好運氣,偶然地建立了民主的美利堅合眾國。
其次,也是必不可少的是建國者們有自由民主平等思想。
有了這兩個基本條件,才可能建立民主國家;而且只是可能,不是必然。

20171112

附《五月花號公約》: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4%E6%9C%88%E8%8A%B1%E5%8F%B7%E5%85%AC%E7%BA%A6
  





中国自贱外交要不得!给钱还求人拿 /汉评




2017年11月15日

    
    作者:汉评
    


    尼泊尔将取消中国援建25亿美元的水电站项目。明摆是中国送大钱,尼泊尔还摆架子提拿钱的条件。
    
    泰国高铁也是,中国不计成本给人白造,泰国还不断加大要求。
    
    给人钱还要求人拿,何必自轻自贱如此?
    
    因为领导提了一带一路,外国人利用中国人急于拍领导马屁心理,漫天要价。
    
    要明确一带一路是建立在互利基础上的,不是一味当冤大头。 [博讯来稿]



让人窒息的习近平时代总会过去




间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上报
    
    

让人窒息的习近平时代总会过去


    
    2016年5月6日,《中国经济:每个人都需要知道的东西》一书的作者葛艺豪接受了《纽约时报》采访,在被问及中国经济的前景时,他表示:下次党代会召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确认一件事情了:习近平究竟是一个忠实的经济改革者,还是主要只对政治控制感兴趣。
    
    如今,一年半过去,可能不仅葛艺豪,而是绝大多数的中国问题观察者都得出了相同的答案:习近平确实“主要只对政治控制感兴趣“,更对个人集权感兴趣,而这也就预示着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领域相当暗淡的前景。
    
    成功的烦恼
    
    为什么习近平对于政治控制如此感兴趣?说起来,这其实是一个成功的烦恼。
    
    自所谓改革开放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共一方面依靠市场成分提供经济增量,一方面则通过政府管制、要素价格扭曲等方式,系统地攫取私有部门的经济成果,以维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改造强化社会控制体系,以支援政权存续。这一策略至今是有效和成功的。
    
    对于此一成功,中共并不是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市场化首先在事实上否定了中共既有的意识形态,形成了价值真空;市场化也基本摧毁了单位制和公社制,促成了广泛的人员流动,体制随之失去了针对民众个体的直接控制手段,成为了一种外在、异己的存在;此外,市场化还促成了自为的经济和生活空间,民间自我价值和认同开始形成。换言之,毛时代体制对社会的深入渗透和掌控一去不返,一种二元格局已悄然形成。
    
    新生社会力量处于利益被党国体制系统地攫取、权利被系统地压制的状态,与中共既有体制具有与生俱来的对立一面,因此,既有的专政体制与新兴社会力量的关系,始终是当代中国政治中最为核心的一组矛盾。如何压制、消化新兴社会力量的挑战,也就成为党国体制最为迫切的任务。
    
    习近平对于政治控制的兴趣,并非仅仅是个人偏好的产物,而更多是这一矛盾日益突出之下,维持体制存续的需要。
    
    习近平的新时代
    
    提高政治控制,在胡锦涛的第二个任期就已经开始明显化,刚性维稳手段与日俱增。习近平在这一时期已经成为接班人,进入到中共最高领导层,2008年奥运会,习近平作为奥运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其直接领导的奥运安保工作,已经具有了高度动员、不留死角的风格,并成为此后各项重大活动的标准范本。也因此,从胡锦涛到习近平,在提高政治控制这一点上,是相当平滑的过渡。
    
    但是,自习近平上台以来,相比胡锦涛时代,却给人予更加窒息的感觉,且每况愈下。之所以如此,大概又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胡锦涛被公认弱势,受江泽民的余威笼罩,胡锦涛从未具有充分的权威,习近平则通过反腐迅速个人集权,具有了很高的政治权威;
    
    其次,习近平对于提升政治控制又具有更加坚决的态度,和更加清晰的指令:“敢于亮剑“、“刀把子要掌握在党的手里“、“底线思维“、“竟无一人是男儿“······均透出一股杀气腾腾的寒意;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习近平对于提升政治控制有一套完整的思路,并不像刚性维稳那样处于见招拆招的被动态势。几年下来,习近平的思路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出,其试图通过对体制的一元化整顿,提升体制效能,进而实现对社会空间的管控和对新兴社会力量的持续压制。事实上,这一思路事实上早就被写入习近平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表述为“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近期更被修入了党章。
    
    个人权威和鲜明的态度,与一整套完整的思路结合,不仅会鞭策强力部门在执行时更加坚决和主动,也消除了其它任何想像的空间,不仅传达出一种逼人的寒意,也予人一种全面的窒息感,这正是习近平新时代的基本面相。
    
    在过去的5年里,习近平新时代的窒息面相已经展露无疑,一方面,是体制一律,清除任何异己声音,从“七不讲“到“央视姓党“再到“不许吃饭砸锅“,脉络非常清晰。就在日前,习近平在接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时,又公然说:“教育就是要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
    
    中国体制内群体包含公务员、事业单位(教育、科研、医疗卫生、媒体等等),以及国有/公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近一亿人之多。因是之故,大陆的知名自由化份子如公共知识分子、媒体人、法学家等等,其实都属于体制内,通过收紧体制约束,强化一律,中国自由化的动能,相当部分也就随之消失。
    
    一方面,是严厉压制社会异动,持续清除异己分子。中共有所谓黑五类的提法,包括异议人士、维权律师、网络领袖、地下宗教、弱势群体(访民),从习上台以来的趋势不难看出,体制是以刘瑜所说的“垃圾处理“的方式,从“清网行动“到“709律师劫“,体制将这些人士逐一地排除出当下的社会生活,等待他们的不外出国、进去(监狱)或自我消声这三条出路,而最后输出的效果却都是一样的。
    
    官员奴化、体制内驯化、体制外可见的反对消失,在可以预期的一段时间内,习近平的新时代必然呈现出这样的窒息面相。
    
    新时代的局限
    
    不过,习近平的新时代的窒息面相背后,也有其局限。
    
    首先,既然提升政治控制是成功的烦恼,中共作为市场化的最大赢家,中共体制内群体也从中获得了最大化的个人利益,那么,很难设想中共会逆转市场化,相反,习近平一直强调的“四个自信“中,就内在地包含了丁学良所说的“政府管制的市场经济“这一内容。
    
    没有市场化成分所持续提供的经济成果,也就没有所谓的“中国模式“。想像中共会逆转市场化、放弃私有部门的活力,跟想像中共会主动自由化政改一样荒谬。英国《经济学家》的文章也认为,“恐惧习近平会不利于私有企业是言过其实了“。
    
    而只要受政府管制的市场化依旧存续,那么,既有的二元格局就将继续。党国体制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就仍旧是外在、异己的存在,并不具有直接有效的支配能力。
    
    一些论者如裴敏欣也认为,习近平的权力存在悖论。在裴敏欣看来,由于中国官方意识形态缺乏基本的说服力、大多数民众在经济上独立于体制(私有部门经济比例已达到60%,就业人数更是远超过这个比例),且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与党国体制并没有什么交集,这就导致了,尽管习近平是世界上最大的党国体制中最有权力的党魁,但他想要真正改变中国社会的能力,却可能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不足。
    
    新时代不是终点
    
    大体上,我认为裴敏欣的上述判断是成立的。习近平不可能逆转市场化,也就难以避免上诉局限。凭借暴力、组织和资源,党国体制固然能够成功地压制社会,同时持续消解新兴社会力量,但实际上只能是压制有余,形塑无力。根本的二元化之下,中国政治的核心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而只是被推迟或暂时冻结了。
    
    这样的推迟或冻结,纯粹建立在体制的资源吸取能力、组织效能和暴力手段之上,简单粗暴的背后也就隐藏着根本的脆性,习近平的个人集权更进一步放大了这一脆性,或许并不存在可见的反抗,但内在的张力和撕裂势必扩大,一旦出现经济危机这样的情势逆转,习近平的新时代就将遭遇真正的考验。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增速放缓、债务比例持续攀升、人口红利失去,创新受到制度抑制等诸多症状,习近平对政治控制的偏好,只会加剧这些症状,指向总体危机的爆发,因此,习近平新时代确实是寒冬的降临,它吹落了所有的树叶,但冬天总会过去,这一个让人窒息的新时代,并不是终点。而是开始。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十月革命的遗产/中国才是大麻烦/文革宣传再度来临/后美国时代谁来填补亚太权力真空/皇朝末世?
  • 刘少奇遭迫害致死48周年/醒眼看美国:目前还是强大得让中国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