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夏明:担心习近平承袭毛邓时代的所有悲剧/政治局21个高学历 只有他们4个没注水
發佈時間: 11/28/2017 8:03:18 PM 被閲覽數: 29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夏明:担心习近平承袭毛邓时代的所有悲剧



2017年11月27日




    夏明:担心习近平承袭毛邓时代的所有悲剧


    习近平在香港阅兵式上,2016年6月30号路透社提供
    
    【公民论坛 】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至今已一月有余,中国主席习近平进一步确立了其新的领导地位。随着习近平思想写入党章,有关习近平比肩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说法便不胫而走。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形成将开启怎样的未来?中共领导层人事布局遵守了怎样的规则?如何解读习近平倡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等话题始终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我们请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夏明先生就此阐述一下他的观点。
    
    法广:首先请谈谈,您认为习近平是否能与毛邓比肩?
    
    夏明: 习近平的政治抱负是要跟毛邓放在一起。可以看到,他把江泽民和胡锦涛基本上忽略不计了。我认为他跟毛邓可能会有相似处,但是可能也会有许多的不同。我们说的相似性就是,作为共产党的领袖,毛通过革命的手段为中国获得了独立,至少给中国带来了一个发展的机会。但是最后,毛把中国引向了经济的崩溃。尤其是中间的大饥荒和文革,在人类历史上来说,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另一方面,邓小平否定了毛泽东的许多做法,把中国引向新的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可以说邓小平把中国变成一个发展型国家。但是在最后的时期,邓小平没法改变在中国的整个经济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人民提出的新的诉求, 也就是说他们对整个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出新的诉求。尤其是政治和民主方面的诉求。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国家跟社会的矛盾冲突,没法解决。所以邓小平最后使用了开枪的方式,就是六四的屠杀。
    
    目前习近平从某种程度来说,想用毛泽东的大革命的方式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又想避免邓小平也曾经遭遇过的,就是目前社会跟国家的紧张局面。所以,习近平没有找出比毛泽东或者邓小平更好的方法。我现在担忧的是,邓小平和毛泽东所有的悲剧恐怕都会在习近平的任期内出现。也就是说,要么习近平通过目前的意识形态上的绝对走向,而且中国现在这种非常幼稚的、非常荒唐的地步,我们从海外来看,觉得是非常的疯狂、幼稚和愚蠢。但是他居然会这样去走。如果这样走,我真的担心,最后习近平可能会比毛泽东和邓小平-从历史反面上来说-恐怕更可怕。也就是说习近平有可能把中国一方面带向贫困和饥饿,另一方面,他最后如果要想收场,他恐怕会动用军队,动用国家的暴力机器来镇压。这点,如果习近平想把他自己放到跟毛和邓的比肩这种高度的话,我觉得从历史的反面上来说,他可能会得到成全。
    
    但是,我想说一句,据说习近平有马列主义政治思想教育的博士头衔,他应该读过马克思写的《路易ˑ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在里面讲黑格尔,说黑格尔说:历史总是重复的。马克思说:但是黑格尔忘了一句,第一次的历史往往是以悲剧的形式出现,第二次就以滑稽剧出现。我担心习近平恐怕会走到马克思在《路易ˑ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里边所讲的这个道理。
    
    法广:与历届党代会相比,“十九大”是否有其特殊性?从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形成,如何预测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
    
    夏明: 十九大有一个很大的特殊性,你可以看到中国现在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人也经历了将近四十年的经济发展,应该说给中国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发展的机会。但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习近平和他的一班人提出的所谓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到来,他提出了一个宏大的规划,可以看到:他是非常雄心勃勃。事无巨细,他都要去管。中国共产党跟毛泽东相比,成为了一个控制世界第二大经济、而又想继续成为极权主义的政党。这一点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可以看到:习近平把他的团队撮合在一起,他们想干一个宏大工程,具有乌托邦的狂想,而且他在对世界的整个态度上,有强烈的反智主义和反普世价值。如果我们仔细地看习近平配备的人,这代人,包括政治局里边,三分之二的基本上都是他的、要么跟他一起下过乡的、要么跟他一起同过窗的、要么是跟他一起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与他共事、是他的下属的。
    
    他们这批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我把他们叫做“泥鳅人格”。泥鳅跳上了龙门。因为所有这些人,在成年时期,也就是说他们价值观形成的时候,大概就是青、少年时期,基本上要么是工人、要么是农民,要么就是下乡青年,要么就是小职员,他们所有的学历基本上都是没有经过很好的本科的训练,所谓“研究生”的头衔,基本上都是属于在职的,或者是党校的,或者是函大、夜大、在职培训的,等等、等等。因此可以看到,这批人恰好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77年、78年,培养出一大批精英人才相比,这批人恰好是老三届以后的,应该说从学历上、知识水平上、智力上来说,都不应该是最好的。但是这批人恰好是通过他们泥鳅般的人格、油滑、钻营,可以在非常恶劣、肮脏的环境下生存,最后走向权力顶峰。所以我对这批人要想把中国引向非常光明的前景,抱怀疑的态度。而且这批人形成一个强烈的嫉贤妒能的结果,也就是说,这批人他们之所以能够上去,他们把许多经过了邓小平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教育出现改革,中国的科学的春天到来开始培养的第一批各种人才,其实这些人把他们是不断地打压的。所以可以看到八九-六四造就了一个很重要的分野:一批具有真才实学、具有良知、正义感的学者,逐渐被这个机器进行了逆向的淘汰。劣币驱逐了良币。所以,现在中国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这批掌管权力的政治精英,他们是不是中国最具有能力的、最具有感召力的、最具有创造力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大问号。
    
    但是这批人现在又雄心勃勃,要用毛泽东和邓小平反面的一些东西,要把中国推向一个他们想要去的方向。而这个方向,也就是他们所说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已经证明,共产主义这条路是一条死胡同。但是这批人就要把整个十四亿人往一个死胡同绑架,在这种情况下,我担心未来中国的五年, 中国继续会发癫痫病、中国继续会出现各种痉挛,而且中国的经济会继续往下倒退。我真很担心中国在未来的五年以后,会走向什么样的黑暗方向。但是如果中国人、中国的精英还能够忍受未来的五年由这么一批人来统治的话,那我觉得中国、中华民族的命数确实可能天定了。
    
    法广:本次新的领导班子成员中,一位颇为引人注目的人物,就是辅佐了三代领导人的智囊人物王沪宁。作为一名理论家,王沪宁为什么能够坐上中共最高权力第五把交椅?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夏明: 如果我们系统地梳理一下王沪宁的各种思想,尤其是读了他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应该是由他负责起草的,而且由他的班子来做的。另外十九大结束以后,新华社发了篇长文,叫“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王沪宁作为主管中共宣传的最高领导人,他也指出了一些非常明确的走向。由此看来,尤其要知道,王沪宁也是江泽民、胡锦涛的理论智囊。在江泽民时期,他提出“三个代表”,“三个代表”就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功利主义的东西。而且他是想把整个西方的文化或先进的文化,能够把它调和起来。能够把中国新生的工商资产阶级拉进党内,所以他就把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等等代表最多数人的利益全部糅合在了一起。这样形成三个代表。因此“三个代表”是共产党向社会民主党的一个移位。而且“三个代表”是共产党想逐渐放弃所谓工人阶级为主导的工农结合的这么一个政党的性质。
    
    但是今天可以看到,王沪宁在辅佐习近平的时候,把“三个代表”给抛弃了。明确提出共产党的先锋性质,就是以工人阶级为代表。勿忘初心,这是他的说法。我们还看到在胡锦涛下面,王沪宁提出了“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显然是要应对中国目前出现的各种社会的矛盾。而且要通过比较平和的方式,比较和理、理性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可以看到,习近平的政治报告提出的“四个伟大”里面,第一个“伟大”,就是“伟大斗争”。我读了一下习近平在政治报告中,用了23次“斗争”这个词。所以就可以看到,“和谐社会”已经被抛弃了。“伟大的斗争”成为中国未来的主旋律了。 从这些转移和反映中,就可以看出王沪宁是怎样一个人,说到实质,王沪宁就是一个理论的变色龙。他没有最终的自己的理论的坚守,没有最终的理论的根基,让他能够看准某一个北斗星,把中国引向一个全新的方向。相反,他只是看准最高领导人作为他的主子,最高领导人想要什么,他就给他提供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王沪宁就是一个与魔鬼签约的一个浮士德。就是这么样一个教授,为了已经得到的荣耀,已经得到的权力,已经得到的财富,特别想让自己永久保得青春,不仅占有女人,而且要占有权力,永久地要让青春继续下去,永久过这种所谓的青春期永久的浪漫。他现在对权力也是这么一种关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其实把自己的根本的、理论的根本的原则背弃了,理论的根本的原则也是不要危害、不要作恶,不要与魔鬼签约。但是今天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或者中国大批的理论家以及宣传人员,不仅是王沪宁,他体现了目前中国非常多的一批理论人才,包括长期居住在法国的像宋鲁郑这些人,基本上都属于一类人。
    
    法广:习近平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张,您对此作何解读?
    
    夏明: 我认为他要做的,其实是要建立一个极权国家,他想用一种紧急状态法的方式把中国统治下去。他目前的一个基本的作为,就是为了中共的这么一群寡头,这群人可以控制中国的整个人民和庞大的经济,为自己的寡头集团利益服务。这个寡头集团利益,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里边的这么几十万人。他的这些主张其实并没有什么新意。如果仔细地看欧洲的法西斯运动,尤其是德国的法西斯运动,他们都提出了相同的主张。但是另外要注意到,在欧洲的二战以后,其实通过二战已经证明,这些法西斯的主张,这些通过极权国家或者紧急状态走不通的路,中国政府今天还想继续走。他们没有看到,二战以后,像德国通过《基本法》,法国通过“第五宪法”,已经把民主,尤其把议会民主的一些弱点都给矫正了。但是今天就是在反对所谓的西方的体系,是相互扯皮,是多元,是没法做事的这种口号下,中国的政府想建立一个所谓的领导人、有核心的、可以集中、有效率的、极权的这么一个国家,这一点就是已经完全忘记了历史的教训和历史的成功的经验。当然了,如果他现在他有了大权在握,他可以集中权力干大事,但是中国的历史经验是:集中权力,最后干的是大坏事。这一点我觉得恐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的结局。
    
    法广RFI 流芳




政治局21个高学历 只有他们4个没注水




2017年11月28日


     来源:自由亚洲
    
    

政治局21个高学历 只有他们4个没注水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成员们的“高学历”统计:这25人中,多数还都有着多所院校学习的经历。在这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至少有7人(占比28%),拥有硕士学位的至少有14人(占比56%),拥有大学学位的至少有2人(占比8%)。也就是说,大学以上学历的占比92%。
    
      而如上统计中的七大”博士“,即习近平,李克强,李希,黄坤明,杨洁篪,蔡奇、陈全国,包括李克强在内,没有一个是正经八百的,那怕只是一年半载的集中时间在校学习的货真价实的正经学历,全部是所谓的“在职博士”。至于“硕士”学位就更是笑柄。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的七个常委被多篇中共官方媒体吹捧为“全部都是高学历”,其中习近平和李克强是博士,其他五人中有四个硕士,一个“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令人捧腹的是,这四个硕士中,除王沪宁而外,其他三个都是一生中从未经历过一天校园生活的。习近平的博士虽然是在福建当省长期间靠“不脱产学习”从远隔数千公里的北京的清华大学拿到的,大学学历也是“工农兵大学生”,但所有当年的“工农兵大学生”也都有至少两年时间的全日制校园生活,而栗战书和韩正两人是否有高中学历笔者无从查考,而他们的的大学本科都是所谓的“夜大学”,而汪洋的大学本科则是自己在老家安徽当市长时获得的中央党校的“函授本科”。
    
      最近几天,因为好几个颜色的幼儿园虐童事件和北京市强迫驱离“低端人口“令该市最高端的蔡奇饱受抨击。
    
      把在北京市含辛茹苦讨温饱的数百万农民工和“外地商贩“列为”低端人口“自然令人联想起印度的种姓制度。在那些”低端人口“面前,堂堂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北京市委书记无疑是”高端人口“里的最高”种姓“,不但职务高,而且学历也是最高,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里的七大”博士“之一。
    
      蔡奇和他口中的英明领袖习近平早期经历十分相似,都是知青时期”被贫下中农考验过关,吸收入党“,然后被“推荐上大学”。
    
      蔡奇日后是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的留校工农兵学员。当年凭高考进大学的七七、七八和七九三级大学生毕业留校者都记得那些留校工作或者教学的工农兵学员的境遇是多么的尴尬,所以蔡奇识时务者为俊杰,于1983年调到福建省委当了干部。从升任福建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那年开始,他先后成为福建师范大学的“在职硕士”和“在职博士”。笔者在北京市委供职的一位朋友说,蔡奇去年上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和代市长时,中组部官员介绍他时特别强调了他是“经济学博士“,就是前北京市长,王歧山的连襟儿孟学农抨击的那种典型的“水博士”或者说是“注水博士”。
    
      “注水”一词被中国人所熟知是因为“注水肉”的出现,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注水肉是人为加了水以夸大重量增加牟利的生肉,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常见的一种劣质产品。现在也用来泛指有夸大成分的事物。”
    
      公平地讲,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25人里,理论水平,也可以说成是真正的“文化程度“最高的,肯定是王沪宁和刘鹤,另外还有两个真硕士,也就是正经八摆地在校园里完成了两至三年全日制研究生课程的,一个是王晨,另一个是陈希。
    
      前几年笔者曾在中共官媒上读到一篇文章,说是与学生、商人和文化人的学历造假比起来,更让人震惊的,是《中国青年报》揭露的高官们凭借权力制造假学历。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现在的官员们一窝蜂地"攻读博士",那些手握重权的省长、市长、司局长、县处长们、甚至有实权的乡长科长们,什么都不放过。过去的以权谋私只在金钱、职位和美色上,现在又扩展为以权谋学位,不仅要权财色应有尽有,更要用高学历的知识标志来包装,这样才算真正的功德圆满。至于由此造成的"学术",则不在他们的关心之列。反正腐败已经深入和普及到所有领域,高校和学术界有什么理由保持清高!
    
      该文揭露说:官员们读学位、拿博士文凭,决不会"十年寒窗苦",而是轻松加愉快,只要报上名,被学校列入博士生名单,就算大功告成。他们既不用参加统一的正式考试,也不用按时上课和埋头于学术,更不用为毕业论文发愁,党和国家的大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准备考试、上课、读书、写论文。毕业时,想找个操刀手简直太容易了,有太多的饱学之士愿意效劳,作出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至于学术尊严和学者良知,怎么能比得上权力好用!
    
      孟学农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时,被问到对官员时兴在职读博士的问题。一向言行谨慎的孟却发出怒吼:“有些人读什么博士?图虚名,招实祸。”稍停又意犹未尽说:“真想建议中组部把这些博士招来,考一下。(最近揭露的)好几个贪官都是博士。”可能觉得此话火头太猛,最后他又平和一下说:“我是抨击那些不学无术、注水的博士。”
    
      当时曾有外界评论文章认为:孟学农在两会炮轰官场“注水”学历,质疑某些高官读博士是“图虚名”,直言最近落马的贪官好几个都是博士。中共政坛不少政要都顶着博士头衔,实为做官时“在职”修读,包括总书记习近平、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等,孟此言无疑隔山打牛,直捅这些政要痛处。
    
      谁都知道,习近平之前的两任总书记虽然谁都没有习近平的“学历”高,但他们的本科学历都是货真价实,所以他们在位时虽然官员向高校索取在职硕士、在职博士证书或者是接受高校“学历馈赠”的的现象泛滥,但媒体抨击此等现象时不必介意“尊者讳”
    
      2002年9月人民网曾刊登一篇文章,说是全国各级组织部门将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通过在职学习持有并载入档案的学历、学位证书,进行一次认真的检查清理,对那些在文凭上弄虚作假的少数干部将彻底暴露,一旦发现以不正当手段谋求学历的干部,党的纪检部门将会对其严肃处理。
    
      该人民网文章抨击道:有学历,有高学历本是件好事,但为什么一到官场就变味了呢?其原因就是高学历可以给官员带来好处。一是可以提高身价。因为一旦有了“研究生”、“硕士”、“博士”的名号,在一定程度上便可以修补其本来面目,可以掩盖其知识方面的缺陷,可以起到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吓唬百姓的作用。于是,在高学历面前,有人尸位素餐,还要以“稳重”面目示人;面对听众有人离了讲稿讲不了三分钟,还要作大智若愚状,总要让人产生错觉:这位领导同志有这么高的学历,有这么高的学位,还会是等闲之辈?二是升迁有了资本。现在提拔干部总是不恰当的强调学历,注重文凭,所以拿到了高学历高学位的官场人士,在考察时总会被上面多看几眼,在同等条件下,高学历高学位升迁的概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由于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于是,有人一升官就长“学问”,一长“学问”就再升官。
    
      笔者去年曾在本专栏发表《中共官场从政策源头鼓励伪学历、假学历》一文,介绍了当时已经被下狱的前辽宁省委书记王珉的所谓“妄议”中央,其实就是对习近平本人大不敬,自认为他王珉自己才是是真正的,“货真价实的学而优则仕”,在挖苦中共政坛的那些“在职硕士”和“在职博士”时,取笑了习近平,说是越没有真才实学,越没有底气的干部,越是要弄上个“在职硕士”,“在职博士”头衔为自己充门面。
    
      是否真有其事,姑妄听之,但因为要避“尊者讳”,官场上的学历腐败谁还敢反?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自由來自抗爭到底/惊闻刘云山儿子被调查!文宣大佬要倒了
  • 达赖喇嘛:西藏不独,盼和中国一起/党课:基督教的功能和中华民族的脑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