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书华
“按上级要求,请各位租户及早尽快找房,多余房租、按实际租住时间给予退还。”从上周四开始,类似的“赶人”通告,在北京被拍成一张张相片,陆续在社交媒体上流传。这段引用的通告文字,语气还稍微和缓。
北京在近期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新建区发起大规模清理拆除,被认为是2008年筹备北京奥运之后最引人注目的大规模城市清理行动。
事件的近因是11月19日大兴区的一起公寓火灾。大火造成19人死亡后,北京逐渐展开40天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根据官方媒体报道,行动特别锁定消防“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工业大院、散乱污企业、违法建设等区域。
因为这批清整行动,从上周末以来,有大量北京居民,一夜间因此流离失所。一张张遍布各个行政区的紧急拆除通告,也开始在网上流传。
在这波清理整治行动之下,到底有多少小区受到影响?通过志愿者提供、网络搜集的拆除通告或媒体报道,FT中文网与澎湃新闻合作,整理并核实从11月25日到27日、3天内超过上百张的通告,尝试画出一张北京宏观图、三张微观地图,用数据记录下这次清整行动的最新影响范围。

135条有效信息,清理整治点集中在北京四环与五环之间,若按行政区来划分,其中朝阳区33处、大兴区22处、丰台区20处、昌平区20处、海淀区16处、通州区16处、顺义区7处、西城区1处。



—— 原载: 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