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习近平发动厕所革命/官媒撂下狠话:张阳自杀想一了百了不可能
發佈時間: 11/30/2017 7:11:09 PM 被閲覽數: 18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官媒撂下狠话:张阳自杀想一了百了不可能




2017年11月30日


    
    来源:上观新闻
    
    
官媒撂下狠话:张阳自杀想一了百了不可能

    
    一些问题官员自杀企图丢卒保车,把线索掐断以保护更多的既得利益者。
    
    新华社近日发布消息,11月23日上午,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原主任张阳接受组织谈话期间,在家中自缢死亡。解放军报发文痛斥,“张阳以自杀手段逃避党纪国法惩处,行径极其恶劣。”
    
    张阳畏罪自杀是因其涉贪腐大案。近年来,官员非正常死亡事件不时曝出消息,这与反腐不断加码关系密切,而自杀背后的逻辑又绝非“想一了百了”那么简单。
    
    自杀并不意味着“案结事了”,反腐也不会成为“烂尾楼”。
    
    官员非正常死亡分析
    
    新华社消息中,2017年8月28日,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对张阳进行组织谈话,调查核实其涉郭伯雄、徐才厚等案问题线索。经调查核实,张阳严重违纪违法,涉嫌行贿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犯罪。接受组织谈话期间,张阳一直在家中居住。11月23日上午,张阳在家中自缢死亡。
    
    这一事件可谓爆炸性消息,主角是一名位高权重的军队上将,如何看待其非正常死亡现象?
    
    署名“钧正平”的评论文章指出: 张阳身为党和军队高级干部,丧失理想信念、丧失党性原则、丧失法纪敬畏、丧失道德底线,台上台下两种表现、人前人后两副面孔,嘴上喊忠诚、背后搞贪腐,是典型的“两面人”。其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给党和军队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玷污党的形象、玷污军队形象、玷污政治工作形象、玷污领导干部形象。张阳以自杀手段逃避党纪国法惩处,行径极其恶劣。
    
    由于官员身份的特殊性,每一次相关事件的报道,总会激起不小的社会舆论。有学者通过分析公开报道的贪腐官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后认为,近年来反腐高压之下,问题官员的腐败空间逐步受到压缩,进而无处遁形,致使其走投无路“以死谢罪”。
    
    然而,在官员非正常死亡中,自杀所占比例并不高。有研究者分析了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所有官员自杀事件的114例报道,其中有97例(85.1%)提及了自杀原因。在提及自杀原因的报道中,35例(30.7%)官员自杀事件归因提及“精神疾病”,21例出现“接受调查、涉嫌违纪、畏罪自杀”等关键词,占比18.4%。
    
    这是因为,除了涉及贪腐之外,很多官员由于工作压力、升迁压力以及身体、情感等原因,也会选择自杀。
    
    从自杀方式看,跳楼、坠楼和自缢是自杀官员普遍选用的方式,而自杀的地点一般都是比较隐蔽的地方,比如家中或家附近以及办公室,也有选择去野外或酒店、宾馆。
    
    问题官员自杀背后的逻辑
    
    有句俗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但这些贪官选择自杀,可见已经到了生无可恋、走投无路的地步。
    
    有的是以自杀结束腐败“质问”。问题官员自知无法逃脱法律的惩罚,心理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对于位高权重的官员自杀,不能等同于普通人自杀,要将他们的自杀与整个社会反腐败的“大气候”联系起来。
    
    一个高官走到自杀这一步,往往是因感到自己罪孽深重,难逃法网,已不指望有“奇迹”发生的可能。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国反腐败的态势:越来越严厉,越来越动真格。
    
    还有一些问题官员之所以死念萌生,表现出如此的“脆弱”,除自知难逃罪责之外,更是心存幻想,企图以死来保护自己的非法所得,造福家人。
    
    还有的是以自杀履行腐败“契约”。有学者指出,在日益复杂的官场腐败中,逐渐形成契约式的“腐败利益共同体”或“腐败生死同盟”。一些问题官员自杀企图丢卒保车,把线索掐断以保护更多的既得利益者。
    
    一旦东窗事发,便按照协定自杀,家里的事由其他人承担下来。这样,一个人自杀使更多的人得到了保护,但是这只会让活着的腐败分子会更加肆无忌惮。
    
    死了就“一了百了”了?
    
    人死了,案子还会继续查下去吗?就像张阳一案中,他涉嫌行贿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犯罪的赃款如何处理呢?追缴工作是否会随着嫌疑人的死亡而停止?显然不会停止。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一旦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正在调查的案件将不再被起诉,也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因为从实体上讲,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已经消失。
    
    但如果案件还涉及其他共同犯罪人,则在对死亡嫌疑人处理之后,还有其他人和案件本身需要处理,不可能因为其中一名嫌疑人的死亡使得整个案件终结。同时,被认定为赃款和违法所得的财产,将继续被法院追缴。
    
    以徐才厚案为例,2014年10月27日,军事检察院对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涉嫌受贿犯罪案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2015年3月15日,徐才厚因膀胱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终末期,全身多发转移,多器官功能衰竭,医治无效在医院死亡。
    
    徐才厚病亡后,对其涉嫌受贿犯罪案如何处理?军事检察机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在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检察机关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徐才厚病亡后,军事检察院对其作出了不起诉决定,受贿犯罪所得依法处理。
    
    那么,犯罪所得又当如何处理?2012年,刑事诉讼法在修改时,首次规定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对一些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或死亡,不能参加到正常的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可向法院申请没收其违法所得。
    
    今年6月,江苏扬州中院开庭审理山西省政府原副省长任润厚涉嫌受贿、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违法所得没收申请案。任润厚并没有出庭。因为早在2014年8月29日,任润厚被宣布调查;1个月后,他即死亡。
    
    一个月后,扬州中院公开宣判,裁定依法没收其违法所得1295万余元人民币及部分外币合计人民币910万余元。
    
    这无疑彰显了不会让反腐败成为“烂尾楼”的决心——任何一笔从人民那里非法获得的财产,都会从腐败分子的“地下仓库”追缴后还于人民。



习近平发动厕所革命 评论指效毛泽东除四害




2017年11月28日


    习近平发动厕所革命 评论指效毛泽东除四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路透社
    
    (法广RFI 香港特约记者麦燕庭)被嘲笑可以用臭得用鼻子去找的中国厕所,终于让中共总书记习近平闻到了,他已作出指示,要来一场「厕所革命」,让民众用上卫生厕所。学者认为,厕所确是要改善,但更严重的是下水道问题,搞不好将是舍本逐末。另有评论暗指习近平此举是要与毛泽东的「除四害」相提并论。
    
    中国厕所向来为人诟病,更吓怕不少外地游客,中国国家旅游局遂由2015年起推动旅游公厕改造行动,到今年10月底,新改建旅游区厕所有6.8万座,比原订的三年计划超标两成。旅游局其后在本月19日的「世界厕所日」公布新的三年计划,由明年至2020年,将在全国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6.4万座,推动旅游业上新台阶。
    
    改善旅游厕所后,普通市民的卫生厕所问题终于成为政府议程。官媒报道,习近平近日为厕所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指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民用上卫生厕所。
    
    新华社更发表时评,指「小厕所关系大民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补齐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这块短板,美丽中国的“颜值”才能更高。
    
    世界厕所组织中国区专员白琳表示,中国的厕所覆盖率不差,但污水处理系统则未达国际标准,若要改善中国的厕所,必须先提升污水处理系统,否则污水将威胁城市脆弱的地下水系统。他续称,中国中西部不少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乡镇和农村的公厕,其污水系统都没有接上管道,而是直接流入地下。
    
    另外,部分水厕更因水资源问题而将排泄物用胶袋收集后再运往其他地方处理。
    
    北京的独立学者章立凡接受《苹果日报》访问时亦同意,下水道是中国城市更严重的问题,可惜管理者对此置若罔闻。而习近平搞厕所问题,是要建立其事事躬亲的领袖形象,亦可把厕所革命列入习其中一项重要政绩 – 环境治理的成绩内。
    
    而英文版的《日本经济新闻》更引述称,有人把习近平这场厕所革命与毛泽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发起的「除四害」(消灭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倡议相提并论。
    
    习近平向来被指效法毛泽东,欲建立其个人权威,以致中国有走文革回头路的倾向。

 


上兩條同類新聞:
  • 除习近平外,中共历史上还有过哪些领路人/上将张阳家中自杀 媒体挖出了哪些细节
  • 北京市长在香港被问低端人口,转身就走/图解:北京最新清理整治行动,影响范围有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