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多地养老金告急 光明网评:若不行动风险或蔓延/台灣13年 異議人士燕鵬的民主路
發佈時間: 12/10/2017 9:10:33 PM 被閲覽數: 120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多地养老金“告急” 光明网评:若不


行动风险或蔓延

【博闻社】中国人社部11月底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显示,中国多个省份养老金告急,其中最严重的是黑龙江省,不仅当期收不抵支,而且累计结余已“穿底”。报告显示,黑龙江省2016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90亿元,支出1210亿元,当期收不抵支320亿元。由于2015年还结余88亿元,2016年总欠账232亿元。黑龙江省成为全国首个养老金结余被花光的省份。

北京《新京报》12月7日报道说,黑龙江的养老金告急有其历史必然性。东北重工业中的国有企业,一直承担着“企业办社会”的重要职能。现代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时,为了缓解当时企业转轨的改革阻力,社保养老基金都采取的是记账制,养老金“欠账”也从那时开始。不过,东北养老金背后的根本问题,其实并不出在历史,而是出在未来。报道认为,东北养老金入不敷出僵局产生的关键在于人口的变化,即年轻人不断流失。2000年和2010年的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的人口流失已达400万人。

现在美国的中国经济学者程晓农12月8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就业率太低,才是造成东三省养老金告急的根本原因,

“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原因是它的就业率太低。所谓年轻人口离开黑龙江,其实是因为黑龙江没有就业机会。因为黑龙江原来主要的企业是以国营企业为主,国企逐渐的衰败,大批的工人或者提早退休,或者下岗,最后都转成了领取养老金的人口。而年轻人在当地找不到新的就业机会,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黑龙江。所以根本问题在于黑龙江经济不振。这个现象不是黑龙江一个省的问题,东北三省都是这样,西北多个省区也是这样。”

光明网评多地养老金“告急”:若不行动,不保证风险不会蔓延

老人越来越多,养老问题日渐切迫。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2016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5058亿元,比上年增长5717亿元,增长19.5%;基金总支出31854亿元,比上年增长6041亿元,增长23.4%。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从各地情况看,有13个统计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可支付月数已不足1年,而黑龙江省的累计结余已为负数,赤字232亿元。

赤字的烦恼、“穿底”的风险,叫人为老有所养问题捏了把汗。不过,理性认识养老金支付能力,先得看到两个基本点:一是,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并不算大。据报道,在党的十九大“满足人民新期待 保障改善民生”记者招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现在养老保险基金每年大概当期结余有4000多亿元,累计结余是4万多亿元,可支撑16个月的发放。这16个月,足以酝酿出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

二是,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亏空的现象未必会转相染易。比如黑龙江省的养老保险现状,其实有其历史必然性。黑龙江省既有重工业国企扎堆而致的“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因素,亦有青壮劳动力“孔雀东南飞”后抚养比逆变的现实肇因。亏空早已欠下,宕机只是个时间点而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曾表示,黑龙江是现在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最困难的一个省份,它的抚养比是1.3:1;广东的抚养比最高,是9:1。这种经济性失衡的问题,其实一定意义上是养老保险非全国统筹状态下的制度失公。

总的来说,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区域性“穿底”,既不能代言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命运,亦不能推而广之到其他地区。但它扎扎实实为养老金支付能力提了个醒:若再不采取科学而有效的行动,“穿底”风险未必不会呈现蔓延态势。就比如说,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20多年前建立的,当时人口抚养比是5:1,而今已经持续下降到2.8:1。世易时移,事异则备变。

当前,在北欧高福利国家几近破产的世界语境下,在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3亿的现实背景下,如果我们还畏首畏尾地在政策上纠结、在得失精确的利益上算计,“狼”或许真的就要来了。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最后一只靴子该早日落地,这是区域公平的第一步,亦是化解燃眉之急的关键一步。据称,考虑到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难以一步到位,2018年将启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中央调剂制度。由此,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终于有了具体方案,不过,要化解地方“小九九”与全国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显然还要在推进力度和推进举措上更为雷霆。

现在,改善养老保障三个支柱的内在关系已成为基本共识,“生娃养老”“国家养老”这些口舌之争应止歇了。放眼全球,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应该在养老保障中各自具有合理的比例。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少数舆论曲解其为“甩包袱”,这是个误会,丰富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供给的养老保障思路,只是来得有一些晚,而企业年金的补充养老保险,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是强大的“第二支柱”。因而,人们对养老保障三支柱有基本认知,是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前提共识。

解决养老金支付能力问题,说到底无非开源节流四个字。划拨国有资产、入市保值增值、提升覆盖面等,是“开源”;延迟退休、适度降低待遇等,是“节流”。眼下来说,“开源”的痛感和相对难度应该较小。

古人云,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托底养老金支付能力不能再纸上谈兵了,钱的问题,不要指望完美决策来让各方皆大欢喜——民生为大、秩序为上,这是基本的底线。如果继续推诿扯皮、韧性博弈,关键性节点一过,小麻烦也许会迁延成大问题。

光明网/自由亚洲电台




台灣13年 異議人士燕鵬的民主路


2017-12-08

台灣13年 異議人士燕鵬的民主路



來自山東青島的大陸異議人士燕鵬(左2)和妻子(右2)以及女兒、女婿在澳洲。(燕鵬提供)中央社記者周慧盈 106年12月6日來自山東青島的大陸異議人士燕鵬(左2)和妻子(右2)以及女兒、女婿在澳洲。(燕鵬提供)中央社記者周慧盈 106年12月6日

台灣是他們的喘息之地專題(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台北6日電)總有些人,生命中的磨難,多過一般人生。13年前從山東青島來到台灣的大陸異議人士燕鵬即是如此。

1980年代,結識家鄉一位亦師亦友的民運人士後,燕鵬人生軌跡自此轉向,從一個出身中共官員家庭、「根正苗紅」的共青團成員,踏上了追尋民主之路。

在中國大陸特殊的政治體制下,任何對民主的思考和行動,隨之而來的往往是無情牢獄之災。燕鵬也不例外。

2001年,燕鵬因協助友人突破網路封鎖,將宣揚民主理念和抨擊中共的文章,發送到網站和國外媒體,遭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獲刑一年半;刑滿出獄後,2004年6月,在警方嚴密監控下,他先從青島到廈門,再靠著坐船和遊泳逃到金門,並歷經波折到了台灣。

為何選擇台灣?燕鵬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一方面當時沒有護照,無法去西方國家,所以想到了地理上最近的台灣,另外也是久聞寶島的自由民主而心生嚮往。

「但是來到金門的當天,自由夢就破滅了。因為我是從軍事管制區大膽島上岸,所以當晚就被投入監牢。更被軍法『擅闖軍事堡壘』起訴,求刑『死刑或無期』。」

2004年6月從金門抵台後,燕鵬先是在俗稱「靖廬」的移民署新竹收容所待了8個月,隨後在台灣人權促進會協助下暫時棲身宜蘭。

身無分文的燕鵬隔年到了台北,因為沒有身分證不能工作,當時曾有媒體披露燕鵬露宿街頭,好強的他卻不承認。

「我還打電話向那個記者抗議,我白天在公園長椅上睡覺,晚上去誠品看書,我在公園洗澡洗衣服,在大賣場和夜市試吃吃到飽,怎麼會是露宿街頭?」

在民進黨籍立委居中協調下,燕鵬之後獲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每月新台幣5000元的生活補助金,兩年後增至兩萬元。燕鵬說,他很感念中華民國政府的照顧之情,卻對接觸到的一些官員感到不解。

「有位官員告訴我,我們不會讓你很舒服,讓你很舒服,以後(其他異議人士)都來了怎麼辦?」並當面指燕鵬沒有利用價值,從態度上就知道他不愛台灣,幫助他是浪費資源。

隨著時間推移,燕鵬的反共立場漸獲認可,但這位朋友口中的「小牌民運人士」,卻因現實因素在求助過程中飽受打擊。

家鄉有妻子稚女的燕鵬,來台後持續向官方申請協助居留或前往第三國,期間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曾邀請他赴美,卻遭阻擋,理由是「我們不會讓你走,不會讓台灣做為你去歐美的跳板。」

燕鵬說,官方表達願協助他赴某個中美洲國家,但他認為那不是真正的民主國家,歷經艱辛離開中國的目的豈是如此。

最窘迫潦倒時,他曾在颱風期間幾乎3天沒東西下肚,「餓得眼睛都綠了」。旁人偶爾在公園或哪裡留下的一片麵包,就成了救命草。

台灣生活的某些時間點,在燕鵬記憶中已經模糊,但有幾個日子他絕對忘不了:2010年6月獲神學學士學位,5年後道學碩士、神學碩士畢業(雙碩士畢業),2014年8月開始以牧師身分傳道。

這些榮耀時刻來臨前,在大陸就受洗為基督徒的燕鵬,來台後也參加了教會活動。



來自山東青島的大陸異議人士燕鵬(右)在台灣考上神學院,苦讀8年拿到兩個碩士學位,並成為傳道牧師。圖為他為一位癌症末期病人受洗。(燕鵬提供)中央社記者周慧盈  106年12月6日來自山東青島的大陸異議人士燕鵬(右)在台灣考上神學院,苦讀8年拿到兩個碩士學位,並成為傳道牧師。圖為他為一位癌症末期病人受洗。(燕鵬提供)中央社記者周慧盈 106年12月6日

第一個接觸的是台北市某個著名教會,卻因他大陸異議人士的身分而遭排擠;因緣際會下,燕鵬在中和雙和崇真堂尋獲歸屬感,更在教會和教友鼓勵下考上神學院。8年苦讀,如願成為傳道牧師。

來台第10年,燕鵬終於等到長期居留權。第12年,拿到中華民國身分證。第13年,燕鵬飛至澳洲投奔女兒女婿,並以依親名義和妻子申請澳洲居留權。

燕鵬在越洋電話中談起這段轉折時說:「台灣不能給我太太身分,所以我們只能來女兒這申請居留。」

他表示,台灣雖然沒有難民法,但簽署了國際人權公約,其中賦予申請政治庇護者配偶團聚權,而他為妻子的申請,卻遭拒絕。

燕鵬直言,踏上台灣土地後,他對不同執政黨的許多作法感到失望,如今更因妻子無法獲得台灣居留權一事而絕望。

那麼,後悔當初的選擇嗎?

「走過的路,不存在後悔不後悔。」

他提到在金門面臨死亡陰影時,為他義務辯護的律師陳為祥、顧立雄,來台後替他爭取補助金的立委李昆澤,「收容」他的教會,還有在他最落魄時不吝送暖的友人…「在台灣,正面的比負面的多。」

這位當初毅然跳船遊泳到金門的反共人士,去年剛做了外公,如今更加珍惜與親人相聚的每個時刻。

他感嘆:「如果我太太能來台灣,我們不會去澳洲申請依親。」

只是,燕鵬強調自己不會放棄台灣的身分,「我歷經千辛萬苦才拿到中華民國身分,絕對不會放棄。我還要常回台灣,那裡有我的良師益友。」1061206



來自山東青島的中國大陸異議人士燕鵬(前排右6)在台灣考上神學院,苦讀8年拿到兩個碩士學位,並成為傳道牧師。(燕鵬提供)中央社記者周慧盈 106年12月6日來自山東青島的中國大陸異議人士燕鵬(前排右6)在台灣考上神學院,苦讀8年拿到兩個碩士學位,並成為傳道牧師。(燕鵬提供)中央社記者周慧盈 106年12月6日


來自山東青島的大陸異議人士燕鵬(右)在台灣考上神學院,苦讀8年拿到兩個碩士學位,並成為傳道牧師。(燕鵬提供)中央社記者周慧盈 106年12月6日來自山東青島的大陸異議人士燕鵬(右)在台灣考上神學院,苦讀8年拿到兩個碩士學位,並成為傳道牧師。(燕鵬提供)中央社記者周慧盈 106年12月6日
中央社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北京驱赶低端人口升级 大批民众走上街头抗议示威(图)
  • 在微信群里乱说话构成寻衅滋事 可能会被警方拘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