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中共删主席任期限 台媒:有期限才不合理/没有种的国度,咋会有男子汉?
發佈時間: 2/25/2018 6:58:54 PM 被閲覽數: 13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中共删主席任期限 台媒:有期限才不合理(图)


文章来源:
           



习近平出身“根正苗红”(图源:新华社)

中共已提请全国人大审议修宪建议,提及将国家主席与国家副主席的“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规定删除。

对此,有台媒评论称,在中共“服从党中央”等思维下,国家主席的合理性自然是跟党走、跟党的核心走,对这一职务划定任期“反而不合理”。

中共中央委员会2月25日提请,将在3月全国人大审议的修宪建议,其中修改部分包括宪法序言文字表述调整,以及行政体制新增“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相关条文增修。此次序言修改中,外界议论最多是第七十九条第三款,将相关规定中的国家主席与副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说法删除。在执政问题上,虽然宪法原第一条第二款只说“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但此次已新增“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台湾中央社就此评论称,在中共“党大于国、宪法是为党服务、全党服从党中央”的思维下,国家主席代表国家、政府,任期合理性自然是跟党和党的核心走,“划定届期反而不合理。”从政治意义的深远程度而言,这一任期修宪建议可以视为此次修宪的最主要特点。

除了这一修改,此次修改还包括:序言第十段原“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

中共前领导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已实行40周年,此次将“革命和建设”改为“革命、建设、改革”, 有分析认为是习近平新时代一种新的“阶段论”定性。

除此之外,序言第七段还提及依法治国相关建设,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此次修宪还指出当前与未来的理论指导思想,序言第七段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不仅新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纳入其前任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而序言第七段还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新增“贯彻新发展理念”一词。中央社认为,从此次修宪内容看,要义就是在“新”,目的是界定告别过去,迎向“新时代”。

报道认为,习近平出身可以看出,父辈当年追求的“新中国”现代图景在其主政期间有可能实现。“新时代与新思想是习近平作为共和国之子,要实现的未竟中国梦。”



没有种的国度,咋会有男子汉?



作者:农家苦  于 2018-2-25 --贝壳村


很久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在寻找男子汉,也一直在不停地塑造男子汉,可是,至今希望渺茫。

女人们寻觅男子汉,真可谓用心良苦,用力如虎。她们跨过了高山,越过了海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可就是不见她们心目中那个理想的郎。

那么,中国男子汉究竟去了哪里?他们是如何从历史上消失的呢?

经过多年的观察思考、搜寻探索,还有占卜打卦,我终于找到了个中原因——原来呀,我们中国的男子汉,竟然是被自己不小心活埋了。

或许是报应,因为封建时代他们欺压妇女太甚,罪孽深重;或许是自裁,因为他们丢掉了半边天,无地自容;更有可能是,西风东渐水势浩大,中国男人属土,土人不敌,被水淹没了。

当然,最直接的原因,乃是纵欲过度,精尽而亡,因为自从那个代表“人种”的汉字消失以后,中国就再也找不到男子汉了。

,这个字念sóng,原义指精液,引申义有“软弱无能”、“胆小怕事”、“调皮捣蛋”、“丑陋不堪”、“窝囊”、“孱头”等等。

男人的阳精,就是人的种子。种子与果实,外形上是相似的。小麦的种子原是小麦;大豆的种子还是大豆。同样,人的种子里面一定有人。这是古人的朴素认识,也是这个汉字的由来。“尸”下一“从”,尸,代表尾部,从,代表精液中的两个小人,男左女右,过从甚密。

无独有偶,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人也普遍认为精子里面有已经成形的婴儿,女人的子宫不过是“孵化器”而已。



因为人的种子里面,这俩人尚未成形,所以,人们在口语中,就喜欢把长相、性格、品德、能力都不象人的家伙,骂为~样、~包、~货、~人。举例来讲:

窝囊——“窝”在“囊”中出不来,多憋屈,多没用!囊,指阴囊,人种精液之所在地,大本营。

小人——指人品、道德不似人、不近人、不类人的坏种,也就是精液里面那对未成形的男女。“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名言中的“小人”,其原义所指,亦在于此。

网络嗔语“熊孩子”——熊,实际上乃是sóng的沿淮土音。

,这个字《辞源》里没有收录,说明它是个后起字,古籍中没有。但《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说明它是个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字。现代男女,尤其北方人,口语中时常用到,但不知为何计算机的汉字输入系统却没有这个字,无论用哪种输入法,五笔还是拼音,都打不出来。

语言,语言,语不离言,言不离语,语和言是不能分开的。既然现代口语中有这个字,用这个字,而且生动活泼,使用频率贼高,那书面之言为什么不让用、禁止用、输不进,也打不出呢?

字打不出来,害得人们只好用“尸从”俩字代替。“尸从”让人联想到“师从”,“人子”在外形和秉性上师从“人爹”,子肖其父,这倒也没什么大碍。但被逼无奈之下改用“怂”、“熊”,其形、声、韵都走样了,岂不是鼓励人们造假吗?文字是文化文明的载体,文字造假,其它方面还能有真实的东西存在吗?

汉语口语中,有那么多脏字、俚语都被保留了下来,为什么单单不让这个干净的字存活,不肯给中国爷们留种呢?到底是谁,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活埋了中国男人的“种子”?

要知道,这个字是专为男人造的。男人有一条铁律:床上功力即等于生存能力和发展动力。这一点,古人似乎在造字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大丈夫床上不施雨露,如何开疆拓土?安得国泰民安?

尽管中国爷们一向讲究养精蓄锐,多御不泄,但也不信还精补脑那一套。脑子动的再多,心思用的再深,总不至于学那莉莉丝(Lilith),吞吃自己的种子吧?中国爷们自古有采阴补阳的恶习,但谁看见中国女人采阳补阴了?

“种子”对人的健康十分重要,为人惜福当惜种。古都洛阳有句俗语:少小不惜~~,到老喝~也不中。如果每个做父亲的,都能把这句话传授给他年轻气盛、放荡不羁的儿子,让他儿子细水长流,健康到老,这是多么有益的父爱仁德、家教典范啊。可惜,字打不出来,箴言也就淹没了,以至人到中年,哀鸿遍野,女傍小鲜肉,男求老中医。

亡国灭种。亡国,通常会引起灭种。可是我们的国未亡,我们的种子却被自己灭了。一个没有种的国度,怎么可能找到男子汉?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习近平:任何组织或个人不能有超宪法的特权(图)
  • 十九大后接连开了3次中全会 中央到底出了啥大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