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未普:西方對中國徹底幻滅?/德語媒體:誰來重振西方民主?
發佈時間: 3/22/2018 11:26:44 AM 被閲覽數: 129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未普:西方對中國徹底幻滅?







中國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至今仍馀波蕩漾。就在中國官媒不遺馀力地爲此辯護的同時,歐美諸國毫不客氣地表達對中國失望甚至絕望的感受。

美國、德國、法國等國的政學兩界人士和媒體不約而同地批評習近平此舉。他們批評中國持續的經濟進步,伴隨的卻是政治上的倒退,退向黑暗的毛時代;批評習近平憑借毛澤東之後獲得的最大的政治權力,完善壓制體系,打壓批評者,管制互聯網,實現對民衆的奧威爾式完美掌控。他們還批評現在的中國就像古羅馬帝國一樣,打造一個神一樣的統治者,其目的就是走上一條霸權主義、甚至是帝國主義的道路。

習近平意圖長期執政甚至永久執政的修憲努力,對一直對中國抱有希望的歐洲領袖來說,無疑是一記響亮的耳光,讓他們大夢初醒。一年前,全球菁英聚集在瑞士達沃斯論壇,爲特朗普借民粹主義浪潮當選爲美國總統並抨擊全球主義而淒淒惶惶之際,與會的習近平承諾,如果美國不再領導全球體系,中國願意領導,這讓歐洲官員和商界領袖非常振奮。

未料一年後,中國取消了國家主席任期制,歐洲對中國的希望幾乎因此而徹底幻滅。從西方媒體披露的消息看,現在歐洲領袖幾乎沒有人相信,中國還會成爲一個西方早先設計的"負責任的利害相關者",也沒有人相信習近平會像他承諾的那樣,做個全球主義和全球體系的捍衛者,更沒有人相信,中國會朝西方式的民主法治發展。

他們甯願相信中國是個威脅。許多歐洲領袖指控說,中國以重金投資中歐和巴爾幹半島國家,企圖分化歐盟。這些領袖也對中國在軍事、間諜活動和海外投資策略的攻勢感到憂心。所有這些"中國威脅",並非是最近才發生的新鮮事,但在習近平成功地修憲成爲無限期的統治者之後,歐洲領袖真正感受到了"明確與現實的危險"("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同樣,習近平意圖長期執政甚至永久執政的努力,讓美國社會對中國的正面印象,幾乎蕩然無存。《紐約時報》三月初刊發一篇"美國對中國幻滅:習近平持續掌權或加劇兩國沖突",列舉了美國社會各個階層對中國幻滅的現狀。

過去,美國的精英階層包括外交官、學者和商界人士一直普遍認爲,中國正在逐漸與美國融合,因此,美國應該努力控制兩國之間的任何沖突,美國老百姓對中國也普遍抱有好感。如今,這種社會共識已經破裂。精英階層和老百姓對中國的態度,因爲習近平的無限期執政而急劇惡化。習近平對權力的緊抓不放,"加深了中國與世界自由民主國家之間本已存在的裂痕"(《紐約時報》,2/28/2018)。

其實,早在過去兩年,美國人對中國的幻滅就已經開始了。不管是中國在南海炫耀武力、在美國的大學校園進行政治宣傳、竊取企業機密,還是進行網絡審查,用美國前政府官員的話,中國已經疏遠了美國一個又一個選民群體。但習近平修憲後,就連那些對中美關系最樂觀、最滿懷希望、在某種程度上最浪漫的美國人也不得不正視中國的新情況了。

前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說,在美國,"最先對中國感到幻滅的是軍隊,然後是媒體、知識分子和民間團體,現在連商界人士也感到悲觀"。美國商界過去一直是美中兩國關系的潤滑劑,他們敦促美國帶領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並積極遊說,反對對中國實施懲罰性貿易措施。但多年難以打入中國承諾開放的市場,且飽受企業機密和知識産權被竊之痛,現在很多美國公司已精疲力竭,悲觀失望了。

鑒于此,若說習近平的修憲努力,是壓垮中西關系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能並不爲過。習近平進軍世界的全球野心和行動,可能因此會遭遇到西方史無前例的圍追堵截。

習近平修憲,聰明乎?愚蠢乎?


——RFA




德語媒體:誰來重振西方民主?


以集權獲取效率的中國威權模式,為什麼不應該成為主導世界的發展模式?面對中國的不公正貿易戰略,歐盟又應該怎麼辦?這些是德語報刊評論版所關心的話題。


China Nationaler Volkskongress 2018 in Peking | Präsident Xi Jinping (Reuters/J. Lee)




(德國之聲中文網) 最新一期的德國《明鏡週刊》以"習近平有些過分"為題,刊發駐華記者撰寫的社論指出,注重發展的中國威權體制固然擁有效率優勢,但是卻並不是國際新秩序的合適模式。


"對於我們歐洲人而言,習近平大搞個人集權並不是關鍵問題。西方人對中國的前途幾乎已經沒有影響力。如今的中國,已經在政治、經濟、學術等層面挑戰帶著西方烙印的世界秩序。北京想要輸出其所謂的'注重發展之獨裁'模式,在世界許多地方,這種模式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人。"


China Solar - Nachbarschaft in Dezhou (Imago/Xinhua)

面對各種問題,中國政府似乎總是能找到解決方案。圖為山東德州的一片居民樓,屋頂鋪滿太陽能電池板。


"而讓中國模式具有如此吸引力的,其實並非獨裁,而是發展;並非其統治方式,而是其取得的成果。自1978年以來,中國的經濟持續增長,年均接近10%。每年都新增1300萬個就業崗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幾乎實現了充分就業。固然,經濟奇跡也造成了很多問題,但是中國政府總是能夠找到具體方法來糾正這些問題。比如醫療、新能源、空氣汙染、貧富差距。北京計劃在今後兩年讓最後4300萬民眾脫離貧困;而中國曾經有著8億貧困人口。只要沒有天災、戰爭、金融危機,中國政府將能夠實現這一目標。"


"現代中國一直是威權體制。但是,過去40年的成就,還是因歸功於鄧小平的謹慎開放、集體領導制、權力制衡機制。這恰恰和習近平現在所做的相反。讓中國強大的,是鄧小平的功勞,而非習近平一項又一項的倒車決定。"



"另一方面,讓西方衰弱的,並非是民主的缺陷或者是民主的泛濫,而是因為民主國家在很多問題上現在拿不出具有說服力的解決方案。令人感到無比尷尬的大型工程延誤、經濟困難人群與社會主流的疏離、面對阿拉伯等地區沖突時的戰略缺失:西方國家缺少具有前瞻性和實效性的社會、經濟、外交政策。而在過去幾十年,歐美國家在這些方面本是出類拔萃的。這種局面,就造成了中國與西方在全球形象上的差異。北京顯得堅定、富有行動力、自信得甚至有些傲慢。而西方則顯得分裂、徬徨,充滿怨恨地忙於解決自身的問題。"


"但是,習近平的強權國家模式,卻並不適用於國際新秩序。要實現良好的治理,並不需要獨裁,而是需要更完善、更高效、更具前瞻性的民主體制。美國的馬歇爾計劃、西德的東方政策、現代福利國家體系、歐洲一體化,西方國家的這些裡程碑式成就,都是由民主國家政府實現的。這些成就,讓許多當年的獨裁政體紛紛效仿:智利、韓國、西班牙、台灣。即便是中國,也曾經多年學習西方模式,而不是像今天這樣鄙夷地認為西方模式已經'過時'且'失敗'。"


"西方沒有必要對中國採取守勢,西方也不能將中國當作敵人。不論中國今後是由強權還是民選議會治理,不論它今後是極權還是民主:化解當今世界的危機、處理全球化的後果,都離不開中國。而要證明民主政治比威權政治更具可持續性,則只能靠我們西方人自己。"


Mögliche Handelsbeschränkungen der EU für Importe aus China (picture-alliance / dpa)

歐洲企業在中國市場受到不公正待遇由來已久


週二出版的德國《商報》則關注了歐洲企業在海外遇到了越來越多的困難。該報以"歐洲企業日益受到政治的侵害"為題,刊發評論,呼籲歐洲國家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實施更為嚴格的關鍵行業外來投資審核制度,保護歐洲的經濟利益。


文章注意到,盡管中國檯面上支持自由貿易,卻在本國市場對外國企業設置許多准入壁壘,同時又指導本國企業收購西方企業來實現本國的技術飛躍。作者認為,相比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習近平推行的其實是戰略經濟民族主義,而歐洲卻還在擔心強硬反制措施有損市場開放之原則。"尋找盟友、強化世貿組織的作用,歐洲當然在這方面做得不錯。但是,堅持原則不能誇張到幼稚的程度。要是別人屢屢犯規,你卻只是一遍遍地對別人宣讀規則,這樣做顯然是不夠的。"


"歐盟委員會已經足夠頻繁地警告中國,不能再繼續不公正對待歐洲投資者。幾乎在每一次發言中,都會提到對等原則。但是,歐中雙方的投資協議卻毫無進展。因此,歐洲現在有足夠理由加大對華施壓力度。"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com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四大势力注定习近平不会做终身领导人/RFA独家:莫名其妙的一局棋——评2018人大修宪(鲍彤)
  • 谢选骏:刘晓波盟友王希哲承担了国安特务/【wONdEr|專訪余英時】容不下虛假 曾誓言永不踏足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