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俯瞰中国/龍椅,為誰而設/回顾半个世纪前的68五月风暴/美国的中东浑水战略
發佈時間: 4/27/2018 10:31:24 AM 被閲覽數: 351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从空中俯瞰中国各地风景名胜 画面美得令人窒息(组图) 


参考消息



  俯瞰中国太美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4月12日报道,从城市到高山,沙漠到海滩,一组俯拍的中国风景照惊艳了世界。



  南京,秋天小湖边的树林。



  北京,冬日的长城。



  四川宜宾,蜀南竹海中的龙吟寺。



  上海,雪后的豫园。


    
  云南元阳,梯田。



  香港,太平山附近的高楼大厦。



  云南大理,洱海上的小普陀岛。



  中国西北,戈壁中的沙丘。



  贵州,最大的苗族村落。



  江苏镇江,一家油醋厂。



  陕西西安,雪后森林。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贵州,途经安顺的高铁。







【專欄】​龍椅,為誰而設?




紫禁城是古代皇權的中心,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而金鑾寶座則是中心的中心。在這裡,無數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粉墨登場——皇帝的加冕典禮、婚禮以及冊封太子的文告、軍事戰役的委任等等,都是以之為核心展開的。許多人窺伺著這把龍椅,許多人為了它絞盡腦汁,許多人為了它命喪黃泉。(圖/創用CC授權)
紫禁城是古代皇權的中心,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而金鑾寶座則是中心的中心。在這裡,無數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粉墨登場——皇帝的加冕典禮、婚禮以及冊封太子的文告、軍事戰役的委任等等,都是以之為核心展開的。許多人窺伺著這把龍椅,許多人為了它絞盡腦汁,許多人為了它命喪黃泉。(圖/創用CC授權)


據北京媒體《資產新聞》報導,北京市拍賣行拍賣了一套仿製的金鑾寶座——龍椅,其價值高達一億八千五百萬元。這把仿照故宮太和殿禦座的龍椅,由北京首飾廠製造,共花費了二十八公斤黃金和五倍重的寶石,它的價值由北京國有資產管理局進行了準確的估算。


許多年以來,故宮博物院一直擁有複製禦座的唯一權力。這次仿製,工廠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從設計製作、鑲嵌到調動大量的技術工匠辛勤勞動,一環扣一環。完成之後,龍椅有128釐米長、120釐米寬、72.5釐米高,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金銀細絲鑲嵌製品。工廠的負責人宣稱:「我們選擇紫禁城裡的金鑾寶座,是基於它巨大的歷史象徵性。」設計者們在設計寶座的時候,就打算讓它成為「中國歷史年代精華部分的典型象徵」,讓它「處於平民與皇帝、人與龍、人與神之間的中國式觀念的聖約地位」。


為了這個傑作不留下難以消除的遺憾,工廠使用了最好的原料。被選用的超過四千粒珠寶和鑽石,多是從南非、斯裏蘭卡和其他地方進口的。


據介紹,在龍椅後面的屏風上,九條龍都使用了純銀並裝飾了鑽石。龍椅的靠背有十三條龍的外形,其中有兩條威嚴地騰起形成中央,一條龍口含紅寶石,另一條龍則是藍寶石。黃金腳臺上的兩條龍是對稱的,他們互相面對著和追逐著一隻貓眼。龍椅的椅座部分是純綠玉的,不透明有色的半寶石環繞在龍椅的底部,這裡還裝飾著二十八條飛龍。龍椅每一邊的寶塔形的佛香燭臺上,都覆蓋著最好的黃金屋簷鋪瓦雕刻。


整個龍椅雕刻了六百條龍,以致於只有通過高度放大鏡才能夠看清楚細節部分。龍椅是正在出現和正在消失的群龍的奇妙組合。而平臺基座,則是由重達六十一公斤的紫檀木構成,有著黃金的底部和白銀的頂邊。國家輕工業部原部長于珍,曾評價這一仿製的龍椅是「一九四九年以來已經完成的最好的工藝傑作」。


從工藝美術的角度說仿製的龍椅是「超級精品」,當然是毫不誇張的。拍賣行也認為,這一藝術品「包含了歷史、藝術誘惑」,「具有相當的工藝收藏價值和金融投資價值」。然而,當我讀到這篇報導的時候,總是覺得味道不對:為什麼要花費如此巨大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製造一把「龍椅」呢?「龍椅」所代表的,究竟是中國文化、中國歷史的哪些層面呢?在背後支撐「龍椅」的價值體系究竟是什麼呢?


我至今還記得若幹年以前看過的義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特魯奇的作品《末代皇帝》。末代皇帝溥儀剛剛3歲的時候,就被強迫按在了太和殿的龍椅上。舉行加冕儀式的時候,孩子哇哇大哭,他的王爺父親說:「別哭,別哭,快完了!」果然,大清王朝的江山很快就終結了。以後是一連串的革命,被特赦的溥儀成了故宮博物院的館員。晚年,他作為解說員站到了已經被欄杆圍起來的龍椅前,那一時刻是中國二十世紀,最具有戲劇性的時刻。


我看到那個場景的時候,心裡很感動——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人的命運,而且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專制與民主、黑暗與光明、桎梏與自由之間的艱難選擇和奮勇抗爭。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的,不僅是一個末代皇帝,還包括他和他前輩們享受過的龍椅。


故宮博物院裡的真龍椅,換過明、清兩代的二十多位主人。紫禁城是古代皇權的中心,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而金鑾寶座則是中心的中心。在這裡,無數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粉墨登場——皇帝的加冕典禮、婚禮以及冊封太子的文告、軍事戰役的委任等等,都是以之為核心展開的。許多人窺伺著這把龍椅,許多人為了它絞盡腦汁,許多人為了它命喪黃泉。皇帝們坐在上面簽字平定叛亂,千萬顆人頭落地;皇帝們坐在上面揮舞著權杖,外面頓時血流成河。可以說,龍椅是東方專制主義的最典型象徵,也是中國人無邊苦難的最集中體現。


複製龍椅、拍賣龍椅、爆炒龍椅,預示著一種可怕的徵兆。這種徵兆就是:專制主義陰魂不散,國人對皇權、對迷信、對殺戮還有著數千年來積澱下來的天然親近感。人們對龍椅感興趣,當然不僅僅是對它的製作工藝感興趣,而是對它所代表的權力感興趣。許多公司、企業的老總躍躍欲試,其實也是出於內心深處一種極其隱秘而又極其強烈的衝動:當皇帝、當毛澤東、當最高領袖、當掌握無限權力的人。今天雖然無法(或者說很難)實現這一願望了,但是如果將這個複製的龍椅,買回來自己坐坐,豈不是人生最大的成就?


作為世界性的潮流,民主化可謂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誰也無法阻擋。但是,就民族心理而言,中國依然處在陰暗的專制時代,依然在「吃人」與「被吃」的迴圈中鬼打牆,習近平成功地邁向帝制一大步,就表明中國的政治模式並未現代化。從長袍馬褂變成西裝革履,僅僅是一次視覺上的「改良」,而精神上的革新卻尚未開始。


許多公司老總、中央和地方的官員,在自己的權力範圍之內,則一手遮天,為所欲為,儼然是一個「小皇帝」、「土皇帝」。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的中國,許多表面上看起來實行西方「現代管理模式」的企業,骨子裡卻依然是專制主義的那一套——老闆過有尊嚴的生活,而職員過沒有尊嚴的生活;老闆過有人格的生活,而職員過沒有人格的生活。黨政機關的情形也是一模一樣,官僚們過著有尊嚴的生活,而老百姓們過著沒有尊嚴的生活;官僚們過著有人格的生活,而老百姓們過著沒有人格的生活。


在中國,有人坐在龍椅上,有人跪在龍椅前。那些有「貴族」的地位而沒有真正的「貴族精神」的「高等華人」們,內心其實是無比陰暗的,他們把自己看成是奴隸主,而把別人看成是奴隸。他們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核心,讓其他人圍繞著自己。上層社會是如此心態,下層社會也是同樣的心態。在底層,恨是最根本的情感。對現實的極度絕望,最後必然歸結到一個「恨」字上。


前不久,合肥市在發行福利彩票的過程中,爆發了大規模哄搶商場的事件。人們在哄搶過程中體現出的瘋狂,讓人不寒而慄。能夠拿走的一定拿走,拿不走的還要砸個稀爛。陳勝當年「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感歎,至今仍然是大多數底層民眾的想法。這種想法既天真又邪惡。


複製的天價龍椅一問世,立即如同一石掀起千層浪。讚美者多,而疑問者少。財大氣粗的人想買回家,據為己有;一貧如洗的人則無比羨慕,流著口水閱讀報紙,恨不得馬上來一次革命,趁著革命的混亂,像阿Q一樣把龍椅搬回家中。這恰恰暴露出一百年前譚嗣同所批判的民族性中最陰毒的一面。譚嗣同在《仁學》一書中指出:「二千年來君臣一倫,尤為黑暗否塞,無復人理,沿及今茲,方愈劇矣。」他明確提出,中國要得救,必須拋棄「獨夫」,實行「民主」,打破專制主義的那一套愚民之法,讓萬民獲得精神上、思想上的徹底解放。


譚嗣同慷慨就義已經一百年有餘了,然而,他所追求的一切,依然沒有在中國的大地上生根發芽。中國人頭頂上的辮子被剪去了,但中國人心靈深處的辮子依然存在;紫禁城裡的那把龍椅沒有人在坐了,但無形的龍椅依然盤踞在人們的精神空間裡。龍椅上還坐著當年的幽靈們,洋洋得意地向萬民揮手致意。


假如大多數中國人還對龍椅念念不忘、還希望自己上去坐一坐,那麼我很難對中國的未來表示樂觀。因為這一現象只能說明,中國人的封建意識還濃得化不開,中國人的民主意識還淡得看不見。這一現象也說明,中國人對血腥、對暴力依然持一種變態的審美立場。那些製造龍椅的專家說,龍椅體現了中國歷史的精華部分,我想追問:難道閹割、裹腳、淩遲是「精華部分」嗎?難道沒有骨頭的膝蓋,和只會說「奴才」和「喳」的嘴巴,能夠代表我們文化的精華嗎?


我對龍椅及其類似的東西從來就沒有什麼好感。我從來不覺得它有什麼「美」的地方,正如我對紫禁城沒有什麼好感一樣——在我的眼中,紫禁城沒有任何輝煌燦爛的色彩,相反它的每一塊磚頭裡都透露出陰風慘慘的氣息,它吞噬了無數鮮活的生命。紫禁城和紫禁城中的龍椅,代表著醜陋的強權,而不是美好的心靈;代表著罪惡的專制,而不是崇高的自由;代表著卑鄙的陰謀,而不是高尚的競爭;代表著人對人的統治,而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愛。


崇拜「龍椅」的民族,就是崇拜那種沒有信念支撐之權力的民族,這樣的民族其未來是黯淡的——它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都在施展陰謀詭計的過程中,被全部消耗乾淨了。法國政治學家路易.博洛爾在《政治的罪惡》一書中寫道:「強權的大行其道使人民對公理失去了信心,摧毀了人民對正義的信念,它極大地鼓舞了野心家和失去社會地位的人大膽冒險。」他特別強調邪惡的「天才」、「英雄」的破壞性,而中國人恰恰是最崇拜這類「天才」和「英雄」的。中國的歷史觀就是天才和英雄的歷史觀:「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歷史觀。我們崇拜龍椅,其實是崇拜坐在龍椅上的那個獨裁者、那個吸血鬼、那個屠夫;我們崇拜龍椅,其實是崇拜龍椅背後的那整套不把人當人看待的 「吃人」的文化、政治和經濟體制。


每一次龍椅的主人更換,都是以犧牲千千萬萬普通人的生命為代價完成的。對此,博洛爾論述說:「做一個充滿政治野心的強有力的天才人物,不僅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物,反而會給他所統治的人民帶來災難,因為天才的政治人物往往蔑視道德、無視正義、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中國近代以來一直存在著「英雄崇拜」的風尚,這是習近平深受民眾愛戴的根本原因。因為中國長期的積弱,許多人希望出現強人,有的文人將亞歷山大、秦始皇、穆罕默德、成吉思汗、明太祖和拿破崙六個人,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看待。而康有為的弟子、維新志士劉楨麟卻清醒地看到了這六個「英雄」的本質,他在《地球六大罪案考總序》中指出:「亞歷山大之破波斯,前後十餘年,殺人三十萬,囚虜奴役,轢屍磔體,怨毒次骨,又何功業之有?秦始皇之併六國,絕人廟祀,殘人種類,偶語者棄市,獲譴者彜族,甘為獨夫,馴至滅亡,又何功業之有?穆罕默德起無行市儈,欺人立教,殺人傳道,其淫凶不仁,乃至掠處女以萬數,奴僕至七萬人,教宗不振,坐將澌滅,又何功業之有?成吉思汗率其匈奴愚悍之性,滅國四十餘,殺人五百萬,妻妾五百餘人,淫掠子女,焚滅詩書,為聖教所不容,黃種所不共,又何功業之有?明太祖揭竿斬棘,乘便倖獲,乃酷刑非法,而假手於治亂以文其奸,妒害功臣,而目為奸黨以鉗人口,殘忍陰凶,報復後嗣,又何功業之有?拿破崙攘據大位,兩亂法國,用兵十九年,殺人數百萬,一敗於俄,四敗于英,戰禍之慘烈,為地球未有,卒乃身為俘虜,幽死荒島,又何功業之有?」


這六個反問是擲地有聲的。建立在血泊之中的功業和龍椅,以及維繫這種功業和龍椅的文化闡釋系統,是現代文明最大障礙。這一文化理念不是以「人」為本位的,它不尊重人的生命和價值,把人看作是實現某一目的可以犧牲的「中間物」。「人」被抽空了,正義也就被抽空了。在龍椅面前,單個的人是無足輕重的。即使是龍椅的主人,也成了受到龍椅控制和支配的人——龍椅亙古不變,而主人卻像走馬燈一樣變化著。龍椅的亙古不變,也就是專制和暴力的亙古不變。


什麼時候每個中國人都把龍椅,當作純粹的文物看待了,什麼時候中國才有可能實行真正意義上的憲政;什麼時候每個中國人都沒有當皇帝的願望了,什麼時候中國人就有希望過上自由而幸福的生活。


民報




回顾半个世纪前的68五月风暴



2018年4月16日


    回顾半个世纪前的68五月风暴


    法国68年五月风暴RFI
    
    (法广RFI 罗拉)今年是法国68年五月风暴发生50周年。法国各大媒体对半个世纪前发生的这场波及全社会的风潮进行反思。68年由学生运动开始,工人和法国不同阶层加入的抗议行动,至今影响法国社会。的确,五月风暴中有学生,工人领袖,也有政界人士,而且在游行最高潮期间有1100万人参加,因此五月风暴属于法国公众的历史记忆,当年那些20多岁,属于婴儿潮出生的一代挑战戴高乐政府代表的权威。现在看来,法国68年五月风暴改变了法国社会劳资关系,推动了法国社会上如女权等方面进步,当然五月风暴也有其局限性。
    
    法国68年五月风暴是一件比较复杂的历史事件,如何一个小规模的学生运动逐渐演变成社会风潮,演变成为社会冲突 ?对如何评估五月风暴至今犹存的在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力,对此法国人看法不同,68年五月风暴也颇具争议。
    
    五月风暴的背景
    
    68年法国已经逐渐远离了二战的阴影。法国经济复苏,社会状况良好,而且失业率不高。但是,那些二战后出生的,属于婴儿潮的法国年轻人不满,他们认为法国戴高乐代表的保守给他们过多的压制。
    
    68年五月风暴学生会负责人之一Brice Lalongde 告诉法国电视24台,我们对学校不满,因为我们属于婴儿潮时代出生,大学没有准备好接收我们,大学教室经常是非常拥挤。我们感到教师居高临下,每天教程都有变动,法国教育部要改革大学。
    
    68年五月风暴发生了什么
    
    现在回顾68年五月风潮的事件发展,从顺序上来所,可以把有把五月风暴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阶段从5月3日到13日,属于学生阶段,其标志是在13日学生大罢课。第二阶段从5月13日到27日,属于工人等不同社会阶层参加游行抗议行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在5月30日香榭丽舍大街举行反戴高乐政府的大游行。在27日,蓬皮杜主导的劳资谈判,以推出(Accords De Grenelle)。第三阶段,从5月27到6月30日,,随后在政府解散议会后进行重新选举为标志。当然,五月风暴的导火索从3月中旬南特大学的大学生们要求男女可以在宿舍互访为要求受到拒绝为导火索。随后,学生罢课运动从南特大学转移到巴黎拉丁地区的索邦大学 。
    
    随后在5月3日大学生们在不同左翼团体的号召下,参加“反帝”游行的学生,上百人受到巴黎警察逮捕,而且警察还查封了索邦大学。从此,学生自发的抗议行动与警方公开的冲突不断发生,让上万名学生在巴黎拉丁区筑起街垒,工人也加入学生的行动,而且抗议行动迅速蔓延到社会其他阶层,从巴黎蔓延到法国其他城市,全法国有数百万人参加,曾经让法国中断通讯,交通受阻,让社会一度陷入瘫痪。
    
    法国电视5台最新推出的纪录片,邀请当时68年五月风暴的见证人如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前总理巴拉迪尔和戴高乐的一位孙子等见证,展示当时法国街头不同的抗议行动。显示戴高乐政府68年五月风暴的突发事件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应对此次突发事件。该记录片简述,面对学生们的要求戴高乐立场强硬,不愿意让步,而持有温和态度的总理蓬皮杜倾向与学生谈判,但是蓬皮杜也不能确定当时68年五月风暴学生行动的未来走向。法国政府让步,索邦大学重开校门,学生们没有复课,抗议行动没有结束,而且索邦大学吸引着法国人,学生和民众日夜探讨的地点。
    
    从5月中旬开始,法国汽车制造雷诺工厂的工人也加入了学生运动,开始罢工,要求改变待遇。在蓬皮杜政府的斡旋下,在没有学生代表参与的情况下,在25日召集主要工会领导和资方代表,在劳动部协商,并于27日达成了“格勒奈尔协议”,承诺提高最低工资35%,让工会进入企业等协议。也就是在五月下旬,蓬皮杜政府作出更多让步。随后民意出现转变,巴黎举行了支持戴高乐政府的游行。五月三十日总统戴高乐解散议会,六月三十日以戴高乐派政治力量以压倒性多数赢得议会选举而告结束。
    
    68年五月风暴的几个特性
    
    一些学者指出,五月风暴属于西方社会中二战之后发生的最大规模也最为引人注目的社会运动。特别是五月风暴运动是一个自发运动,也没有明确的无政治目的,更没有统一的组织,而且行动的持续时间相当短暂,当时经历了五月风暴人回忆说,行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大家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
    
    当时不满的学生游行,当年运动的最重要的学生领袖之一哥本迪本也不认为五月是一场革命,而且表示,幸亏学生运动没成功,没有推翻当时的法国政府。
    
    五月风暴没有在政治上立刻取得具体成果,而且众多的政治诉求反而让当时法国左派更加分裂。一些学者指出,五月风暴后出现法国女性解放,法国社会更加开放,企业中劳资关系进一步改善,让法国工人的待遇和保护进一步提高,这都与当时的五月风暴不无关系。
    
    而且68年五月风暴中如出现Europ1电台 等,也改变了只有隶属法国政府电台电视台的情况,当时的一些学生成为现在媒体和广告集团负责人。
    
    五月风暴后,让法国的政治,社会空间更加扩大,宽松,民主参与意识加强。众多人参与的五月风暴行动,人们意识到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对于Brice LaLonde来说他当时参加的五月风暴最重要的一点是参加行动的人没有互相残杀。如在五月中旬,罢工进行了一段时间,社会瘫痪,开始缺少汽油,一些大城市食品供应紧张。虽然警察用催泪瓦斯驱散游行抗议者,也有受伤人,警察有暴力的行为,但是当时戴高乐政府没有出动军队开枪镇压,没有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特别是抗议者和政府对峙双方的阵营中都有温和者。
    
    五月风暴影响今法国社会
    
    其实,法国68年五月风暴不仅仅是法国一国的孤立行动。68年世界其他国家也发生不少群众参与的游行抗议行动。如东京学生风暴,意大利学生罢课,美国学生运动及黑人民权领袖路德金遇刺引发的社会运动和稍后的反越战浪潮等。在东方共产主义阵营,波兰的华沙,捷克的布拉格都涌动出变革之风。也是正是在68年,美国承认越南战争失败,同意在巴黎同越南谈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国68年五月风暴的确也是新旧世界的一个交叉点。
    
    当然,那些曾经参加过五月风暴行动的一些年轻人,进入社会,掌控一些如媒体,广告等企业的职权。现在,那些参与五月风暴的人们已经逐渐开始退休,当然,一些人还继续影响法国社会党政治走向,如他们支持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前进运动”政党。




美国的中东浑水战略

作者:walkalongg  于 2018-4-25 --贝壳村



 

现在是春秋不是战国,灭国求地这种事适合于赵简子的时代。

一战二战为什么美帝大占便宜,从偏居一隅一跃而成为世界中心?因为英法德这帮欧洲老财在资本时代,还纠结于旧的土地宝藏格局,只有美国一家的战略对头。只有美国意识到,到了资本时代,金融,市场,科技和人才是国运的要点。欧洲兴盛了几百年的老底子不是打两仗就打没了的,人才科技尤在,穷是不会穷,几年就能缓过来。但美帝占了战略制高点,欧洲就再也找不回大国的地位,只能跟着美帝混了。

现代世界,再没人出兵为抢资源了。前几年澳洲巴西弄点矿山就牛得不行不行的,好象全世界都求着他们似的,现在傻了吧。连澳大利亚总理都不知怎么忽然想起用中文喊澳大利亚站起来了?话说我觉得天朝有点欺负他,这家伙用中文喊,分明是打左灯向右转的架势,想同时讨好天朝和美国的,以为天朝还“外国人管那京剧叫北京噢培拉”,双挑大指说OK,就美得屁颠屁颠的呢,这可是太祖的名言响彻澳洲议会啊,多牛!结果拍马拍到蹄子上讨个没趣,让天朝当个人样子晒给全世界看。这也是资源再仗不住的另一解说。

资源不能再当奇货可居,就连炒得烫手的芯片,象秦异人那样养几年,就是大白菜。。。当然阿三那种土鳖整不明白,还拿冰天雪地的不毛之地当宝贝,山地师弄一大堆,十几万年轻力壮的好汉子搁雪山上吃饭堆肥,早晚把国家前途都拖垮了。

有人分析美帝先炸叙利亚,然后就伙同以色列灭了伊朗。这就偏得更远了。美国因为伊朗核计划,制裁它那么多年,忽然就主动给它松了绑,是为了出兵灭了它?现在美国手里边还剩下的两个法宝,不就是金融和军力么。就是要老毛子伊朗帮忙把中东弄乱了,打仗才能卖武器卖佣兵收保护费,才能把美国的优势使出来。

小兵张嘎里边的罗金宝说得好,灭了老毛子伊朗,甚至灭了天朝,能当饭吃吗?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友谊的黑暗面: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美国:中国人永远也读不懂
  • 上海,比虚构更神奇的城市/戲劇化人格違常/隐瞒共产党员身份可能触犯美国移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