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官媒:北大校长一个鹄字,带来的点赞和思考/北大120周年校庆典礼上校长读白字后的致歉信令人喷饭
發佈時間: 5/5/2018 10:16:29 PM 被閲覽數: 23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北大120周年校庆典礼上校长读白字后的致歉信令人喷饭



作者:bobzhou  于 2018-5-6 --贝壳村

 



 


这两天大家广泛讨论的,是5月4号北大120周年校庆典礼上,校长林建华先生致辞当中,屡屡出现读错字的情况。详情请参考:

 

 


 

后来林建华校长又通过北大BBS发布了一封致歉信,来表达对自己失误的歉意。致歉信的全文如下:

 

亲爱的同学们:

 很抱歉,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说实话,我还真的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我想,我的这个错误会使很多同学和朋友失望,觉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应该文字功底这样差。说实话,我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这次出错是把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

 上中小学时,正赶上文革,教育几乎停滞了。开始的几年没有课本,后来有了课本,也非常简单。我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统。我生活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农场,只有几十户人家。现在人们很难想像当时的闭塞状态,农场离县城几十公里,距离虽不能算远,但乘马车要一整天时间。当时不但没有现在发达的互联网,连像样的书都很难找到。最近,我刚出了一本书《校长观念-大学的改革与未来》,其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情况: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小学五年级,几年都没有课本,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语录和老三篇。十几岁时是求知欲最强的时候,没有其他的书,反复读毛选和当时一本干部培训用的苏联社会主义教程。我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最初都是通过读毛选和后面的注释得到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当时都读过,中学政治课又学了一遍。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这些概念都滚瓜烂熟,也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

 我很幸运,77级的高考语文考试作文占了80分,词句和语法只有20分,否则我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我只是在考试前的几天,读了一本语法方面的书,刚刚知道什么是主语和谓语。语法概念不清,上大学之后学英语也多费了很大的劲。

 我写这封信,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想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只是想让你们知道真实的我。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另外,我还想告诉大家,我所有重要讲话,也包括上面提到的那本书,都是自己写的,其中的内容和思想都是我希望大家了解的。

 我是会努力的,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

 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再次致以歉意!

 热爱你们的校长林建华

 

贴完林校长的致歉信,谈一谈我的看法。

 说起来,林校长曾执掌浙大,而大家知道我大学本科就是在浙大念的。当年林建华从重庆大学调任浙大校长时,就当了一次「网红」。

 不过那时林先生当网红和今天完全不同,毕竟他本身没有犯过任何过失。当年主要是因为浙大校友不满「一个重大的校长竟然可以来执掌浙大?凭什么?」,才闹得满城风雨,甚至出现了浙大校友联名上书教育主管部门请求撤销任命的情况。当然后来这些「努力」并未奏效,林先生顺利到浙大走马上任。

 后来林先生回到母校执掌帅印,想必是小了些阻力。但始料未及的是,北大也算不上一个好坑,尤其是考虑到学生有「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林校长要把北大治理好,难度也非同一般。随即发生的一系列跟北大有关的舆论事件,证明了这一点。

 言归正传,让我们回到林建华校长这封致歉信上来。

 林先生写了很多,但我给大家翻译一下,主要内容其实就是这样:

 1) 大家好,我念错了字,我道歉。

2) 但这是因为我所处的年代基础教育不完善造成的,我读书的时候很多字就没学过。

3) 现在我年纪大了,以后要学很多不认识的字,恐怕也是很困难的。

4) 我很失望,你们都在关注我念错了字,但却没有关注我传递的思想。

 

不吹不黑,客观地讲,我认为林校长敢于公开道歉,这个行为本身是非常可贵的,是值得大家肯定的。但道歉信通篇表达的态度和立场,是缺乏诚意,缺乏担当,也是缺乏风范的。

 错了就是错了,不要找任何理由和借口。认错,然后采取行动去改错。

 而我们的林校长呢,虽然也是认错了,但是通篇致歉信里,除了前两段在表达歉意(甚至也不明显和彻底),其他主要内容都是在解释,解释为何会犯错。然后把锅甩给了基础教育,甩给了时代,甩给了年龄。

 依我看,这就和公司里员工迟到和老板这样解释没什么两样:

 对不起老板,我迟到了。

 但主要是因为交通太堵塞,我堵车堵了两个小时!还有我身体不太好,今天早上又起晚了。另外还有下雨,路也比较滑。未来我也不能保证一定不会迟到,因为这些情况我也不能保证不会再发生呀。

 如果我是林建华校长,道歉信里我根本不会提基础教育阶段的问题,更不会说我年龄大了学生僻字困难,我只会检讨错误,并提出整改方案,然后请师生和社会监督。这才是一个大学校长应该有的担当和风范。

  还有一个有趣的点,林校长说

 “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

 恕我直言,这简直太有损一个中国顶级大学校长的形象了。现在的时代,哪怕一个最普通的职场白领,也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和新技术新知识新模式赛跑,一个堂堂北大校长,怎么好意思说自己年纪大了,很难进步了呢?

  

不能因为你是校长,你说的东西错了我就不敢说不能说。也不能因为你是校长,你发了一个致歉信,人们就该统统接受和包容。更不能因为你是校长,就能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找理由去开脱。

 大学校长,尤其是北大校长,应为一般人士之表率。真诚希望在林校长的领导下,北大可以越来越好,为中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表率人才。

 

今天北大校长念错字,不由让人又想起了台湾三大政党领袖来访问时,我们著名大学校长们的著名表现……

去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应邀在清华大学发表激情演讲,回答清华学子的提问,两次提到人文,其情殷殷,其辞切切。反观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却畏畏缩缩,没有中国第一学府掌门人的学术气质。在互赠礼品环节,顾秉林向宋楚瑜赠送的是一幅小篆书法,内容是黄遵宪的诗《赠梁任父同年》:

        “寸寸河山寸寸金,

   瓠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

   精卫无穷填海心!”

颔联首字读作“kua”,上声,分离、割裂之意。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后两句表示要像精卫填海一样,担负起救国的大任。由于诗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向香港社会人士发表演讲时,也引用了这一首诗,引起在场人士的强烈共鸣。  在念这首诗时,清华校长一字一顿,磕磕巴巴,念到 “侉离分裂力谁任”时,就被 “侉”字卡住了,后经人提醒才得以圆场,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场面相当尴尬。

不仅如此,在主持过程中,顾秉林还结结巴巴,几次中断修正,到了最后更是洋相出尽,把向宋楚瑜赠送礼物说成“捐赠”礼物,现场一片嘘声。此情此景,让直播机前的亿万电视观众也感到震惊和失望。要知道台湾也有清华大学,也在那里看着呢。

然而,清华的表演还没有结束。当晚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江永教授,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宋楚瑜大陆行》节目中侃侃而谈,大出风头,让我们大吃一惊。当介绍到《寸寸河山寸寸金》书法礼品的时候,他胸有成竹地说:“这是某某人所书写的‘小隶’。”

哇塞,一种新的书体诞生了,中国从来只有小篆,何曾有过小隶?紧接着,刘教授又即兴朗诵了《寸寸河山》全诗,遗憾的是刘教授没有看过直播,当读到“瓠离分裂”的时候,他再次壮烈牺牲,把它们读成:“瓜离分裂。”

清华历来人文荟萃,国学大师,文坛巨匠不乏其人。不知王国维、陈寅恪等大师,九泉之下,作何感想?

然而,台湾新民党主席郁慕明来了。他发表演讲的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民大学的校长出来了。我们提心吊胆,胆战心惊。

果不其然,人大校长纪宝成在欢迎郁慕明的致辞中说: “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又一个大学校长,在台湾同胞面前倒下来了,纪校长显然犯了常识性的错误。“七月流火”出自《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的确切含义是  “天气转凉了”,不是形容 “天真热”,更不能形容热情。这是高考中最常见的一个成语。

似乎是挑动我们脆弱的神经,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又来了。这次被打脸的是厦门大学。

有感于被授予厦门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兴高采烈的连战发表即席演讲。才华横溢的连先生,慷慨激昂,激情洋溢,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显示了深厚的国学功力。演讲过后,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请连战先生题字,连战先生挥笔题写了“泱泱大学止至善,巍巍黉宫立东南”。

结果朱崇实校长当场念了白字。把“黉宫立东南”错念成了“皇宫立东南”,台下还一片掌声,赞叹声。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黉门”是学校的古称,“黉”古音与“宏”同音,普通话读音与“红”同音。古有“身入黉门,天子门生”的说法。堂堂大学校长竟然对教育领域的古称一无所知,实在是令人汗颜,惭愧,羞耻,无语。

 

 (转载)




官媒:北大校长一个“鹄”字,带来的点赞和思考


京港台:2018-5-6 11:53| 来源:人民网 |     

 
   
 

  

  这两天关于北京大学校长的舆情有些跌宕起伏,泾渭分明。四日,为了一个一不小心易念错的“鹄”字,调侃,批评,甚至是讽刺,瞬间形成舆论热点。五日,出乎意料,林建华校长发出了一封态度诚恳、情真意切的道歉信,舆论和跟帖风向瞬间跳转,网民和读者对林校长大都给予了正面而热情的回应。林校长在信中陈述经历,直面缺点,主动认错,不掩饰,不矫情,不诿过。道歉需要勇气,写信表明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当然值得点赞。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日常工作中,写错字,念错字,时常有之。只是在一些特殊场合,对于一些特殊人物,大众关注度会高一些,网民要求会严格一些,情理之中,不足为怪。对于北大(专题)、北大校长而言,既有光环照耀,同时又有聚光灯照射,更应小心翼翼,严防出错。

  众所周知,这些年被不幸“中枪”的官员和名人不在少数。有时因为写错字、念错字、说错话的网络舆情,热闹一阵也就过去了。《论语》中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在现实中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官员真把自己当“官”,有的名人真不怕自己“出名”,明明错了,东拉西扯,百般辩解,死不认错,最后洋相百出,下不了台。记者在采访时,偶尔遇到有的领导不小心念错字、说错话,就会直接而善意地指出,一般情况下领导都会虚心接受,表示感谢,从而成为了诤友、良友。

  习总书记多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强化互联网思维,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发生深刻变化,网络舆情也是瞬息万变,来时如风,猝不及防。

  如何学网用网,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如何面对网上的批评和议论,对广大领导干部都是现实挑战和能力考验。在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面对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评头论足和狂轰滥炸,有的敌视心态,傲慢应对;有的躲网怕网,不敢应对;有的不懂装懂,胡乱应对。其后果可想而知,必定引起网民质疑连连,造成舆情愈演愈烈,并引发次生舆情灾害。

  当然,广大网民欣喜看到,如今的网络生态已是风清气正,天朗气清。许多领导干部、包括众多名人对当前的网络舆论和舆情环境有了更为理性和透彻的认识,对来自网络、特别是移动端的舆情反映能够妥善应对。国家宏大,疆域辽阔,思想多元,众说纷纭,天灾人祸,变幻莫测。既要保持清醒头脑,又要有应对之策。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领导干部而言,该面对的坦然面对,不用回避。该说的必须说,说真话实话。该做的马上做,用行动取信于民。

  每当太阳升起,都有许多事情发生,有好事,也有难事。每当打开电脑和手机,都有许多舆情面对,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用诚恳的、诚实的、诚心的态度解决每一个问题,办好每一件实事,给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给人民一份合格的答卷。

  文 | 余清楚

 


上兩條同類新聞:
  • 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 校友送礼物被指似灵车(图)
  • 北大校长读错字的道歉信被批内容不合格 错上加错